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韵发音部位认知探源 被引量:5
1
作者 储泰松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3-124,共12页
等韵学上的发音部位一般是指唇舌牙齿喉五个,通过考察唐末以前的汉文文献,可知汉人对发音部位的认知过程颇为曲折复杂。它是在梵文悉昙章的启发下发展成熟的。魏晋以前,汉语还没有完整的五音概念,随着悉昙学的兴起与繁荣,人们对汉语发... 等韵学上的发音部位一般是指唇舌牙齿喉五个,通过考察唐末以前的汉文文献,可知汉人对发音部位的认知过程颇为曲折复杂。它是在梵文悉昙章的启发下发展成熟的。魏晋以前,汉语还没有完整的五音概念,随着悉昙学的兴起与繁荣,人们对汉语发音部位的认识逐渐清晰,并借用了悉昙章的五音分布模式,建立起汉语五音的分析体系,有了等韵图的雏形。同时,等韵在吸收悉昙章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味地照搬照抄,而是根据汉语自身的特点做了较大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韵 五音 发音部位 悉昙章 中古音
下载PDF
论反切起源问题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渭毅 《菏泽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自反和合音字不是反切。自反不过是一种偶合现象,并不说明造字先民已经掌握了反切法,人们真正意识到自反是在反切通行以后。合音字记录的是语言中的一个词,是人们自发拼读的结果。反切受悉昙的直接影响而产生。汉末,随着佛教传入中国,... 自反和合音字不是反切。自反不过是一种偶合现象,并不说明造字先民已经掌握了反切法,人们真正意识到自反是在反切通行以后。合音字记录的是语言中的一个词,是人们自发拼读的结果。反切受悉昙的直接影响而产生。汉末,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胡僧、汉僧和佛教徒从胡文转译的梵文拼音跟汉字读音的对比中通悟了拼音原理,用双声叠韵法来分析汉字字音,发明了反切。《鸠摩罗什法师通韵》是现存最早反映悉昙跟双声叠韵关系的汉语文献,据此可以推断汉末在华僧人领悟双声叠韵法的一些情况。最先把反切运用于文献注音并加以提倡和推广的是服虔、应劭等汉末的一批学者,至于魏世,反切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切 东汉末年 自反 合音字 悉昙 双声叠韵 《鸠摩罗什法师通韵》
下载PDF
《悉昙要诀》引《切韵》系韵书考 被引量:1
3
作者 覃勤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68-71,共4页
《悉昙要诀》引书保存了中古时期流传到日本的《切韵》系韵书的面貌。与今存《切韵》系韵书比较,内容有同有异。引文所据版本跟今存各本有部分不同。
关键词 《悉昙要诀》 切韵 唐韵 引用
下载PDF
阁院寺文殊殿正面的门窗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翔宇 丁垚 《建筑师》 2015年第4期91-99,共9页
涞源阁院寺文殊殿是辽代木构建筑中最晚发现的一座,其正面还保存有相当一部分古老的格子门窗。门窗里的图案及其组合,是辽代特有的,具有明确的宗教意义,其中的悉昙梵字更是东亚木建筑门窗中的孤例。这些图案重新定义了文殊殿14m×5... 涞源阁院寺文殊殿是辽代木构建筑中最晚发现的一座,其正面还保存有相当一部分古老的格子门窗。门窗里的图案及其组合,是辽代特有的,具有明确的宗教意义,其中的悉昙梵字更是东亚木建筑门窗中的孤例。这些图案重新定义了文殊殿14m×5m的正面形象,体现了辽代显密圆通佛教的宇宙观,而且可能与建筑被以特定位置的观看——这一宗教活动紧密相关。而精细绘画般的立面设计本身,也成为宗教观念和艺术极为发达的突出表现,这种立面设计的手法与水准,在中国古代建筑实例中都是罕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阁院寺文殊殿 门窗 悉昙梵字 辽代佛教 立面设计
下载PDF
悉昙文字与反切起源
5
作者 覃勤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79-82,共4页
悉昙字母是古代印度的一种文字。考察悉昙字母音节结构、拼合原理并跟汉字反切法相比较,可以看出反切产生不受梵文拼音原理影响。
关键词 悉昙 反切 起源 影响
下载PDF
《文心雕龙》的“双叠”论 被引量:2
6
作者 戚悦 孙明君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2,共12页
《文心雕龙·声律》是六朝声律理论中现存最为完整的经典文献,但对它的研究还很不够,且对其中不少问题的认识似是而非。尤其是对刘勰的“双叠”论,即“双声隔字而每舛,叠韵离句其必睽”之说,以往既未能区分双声叠韵词和双声叠韵字,... 《文心雕龙·声律》是六朝声律理论中现存最为完整的经典文献,但对它的研究还很不够,且对其中不少问题的认识似是而非。尤其是对刘勰的“双叠”论,即“双声隔字而每舛,叠韵离句其必睽”之说,以往既未能区分双声叠韵词和双声叠韵字,更将其与“八病”说中的一些内容相混淆,进而误读“辘轳交往,逆鳞相比”之喻,以致把刘勰的批评之语当成了肯定之辞。事实上,连用双声叠韵字的做法在六朝颇为盛行,此与“双反”这种独特的语言现象有关,而其又与“悉昙”的传入密不可分。作为文论家,刘勰反对那些故意拼凑双声叠韵字的做法,认为那样会使得文章声势不顺,从而破坏抑扬顿挫、自然流畅的韵律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声律 双声叠韵 双反 悉昙
下载PDF
选堂老人20世纪汉学交游考——高罗佩篇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珏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5,10,共6页
选堂老人的学术生涯中,与国际汉学界顶尖学人交游频繁,该文考述其与荷兰汉学名家高罗佩的交游,介绍高罗佩的汉学成就,并就两位汉学大师均有大成就的古琴学和悉昙学两个方面,考述其交游切磋之雪泥鸿爪。
关键词 饶宗颐 汉学交游 高罗佩 古琴 悉昙
下载PDF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梵文真言陀罗尼经幢的刻立与不空三藏后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庆卫 《文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2-106,共5页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梵语陀罗尼经幢,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中尼文化交流的象征,故多命名为"中尼合文陀罗尼真言经幢"。本文通过对经幢刊刻内容的分析,以为其当称作"梵文真言陀罗尼经幢",唐建中二年(781)刻立于大兴善寺,其...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梵语陀罗尼经幢,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中尼文化交流的象征,故多命名为"中尼合文陀罗尼真言经幢"。本文通过对经幢刊刻内容的分析,以为其当称作"梵文真言陀罗尼经幢",唐建中二年(781)刻立于大兴善寺,其性质和尼泊尔没有关联,而应该与不空碑同属于不空三藏卒后的礼仪纪念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空三藏 悉昙体梵文 陀罗尼经幢
下载PDF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藏西夏本悉昙字陀罗尼集
9
作者 聂鸿音(译) 《西夏研究》 2020年第S01期106-116,共11页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收藏有两册悉昙字陀罗尼集的木刻本,原系彼得?科兹洛夫蒙古—四川探险队(1907—1909)在黑水城所得。本文提供了SI6563号刻本的文献学描述和大略的时代,并分析了其内涵,提出用悉昙字写成的梵语文本是据汉字佛...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收藏有两册悉昙字陀罗尼集的木刻本,原系彼得?科兹洛夫蒙古—四川探险队(1907—1909)在黑水城所得。本文提供了SI6563号刻本的文献学描述和大略的时代,并分析了其内涵,提出用悉昙字写成的梵语文本是据汉字佛教咒语的返译,同时给出了陀罗尼的转写并指出了返译中的讹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陀罗尼 悉昙 西夏 刻本 音译
下载PDF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藏哈喇浩特所出SI6564号陀罗尼集
10
作者 孙颖新(译) 《西夏研究》 2021年第2期102-106,共5页
本文刊布的木刻本音译自汉文,是用悉昙字写成的梵语陀罗尼构拟本。该刻本为科兹洛夫在蒙古—四川考察期间(1907—1909)于哈喇浩特所得。根据佛教陀罗尼文本的分类,可以判定SI6564号藏品为当地编著的佛教陀罗尼集。
关键词 佛教 陀罗尼 悉昙字 西夏 哈喇浩特 音译
下载PDF
沈约“四声说”与转读、悉昙关系的再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良五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09-116,共8页
沈约"四声说"与佛教之关系是学界研究的一大热点,以往的研究往往将四声的发现与四声的运用混为一谈,很难得出恰当的结论,因此,应该将二者分别开来。从四声的发现来看,沈约虽不是最早的发明人,但却是较早掌握四声规律的作家。... 沈约"四声说"与佛教之关系是学界研究的一大热点,以往的研究往往将四声的发现与四声的运用混为一谈,很难得出恰当的结论,因此,应该将二者分别开来。从四声的发现来看,沈约虽不是最早的发明人,但却是较早掌握四声规律的作家。四声的发现与掌握,可以从梵文悉昙中的十四音来深入探讨。从沈约著作以及沈约与周颙的交游当中,都可见沈约对悉昙十四音的了解。从四声的使用来看,沈约是最早提出将四声使用到诗文创作当中的人,这一诗乐分离的趋向,颇类似于佛教梵呗式微与佛经转读兴盛的这一情况。转读对声乐美的重视以及转读的某些声法,可能启发了沈约对四声的重视,甚至影响了沈约运用四声的某些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约 四声说 转读 悉昙
下载PDF
梵汉对音与汉语语音认知 被引量:1
12
作者 储泰松 陈云聪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7-616,640,共11页
随着佛经的传入及翻译,汉人在研习梵文的基础上,对汉语语音的认知由笼统到细微,且能突破表意文字的束缚进行汉语语音结构分析,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创举。基于对梵文字母及其拼合方式的认识,汉人总结出汉梵两种语言语音系统存在的差异;通过... 随着佛经的传入及翻译,汉人在研习梵文的基础上,对汉语语音的认知由笼统到细微,且能突破表意文字的束缚进行汉语语音结构分析,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创举。基于对梵文字母及其拼合方式的认识,汉人总结出汉梵两种语言语音系统存在的差异;通过比较,对汉语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介音与韵尾、音节拼合及其变化的认知也逐渐清晰起来,并最终以韵图的形式完整勾勒出汉语语音系统。可以说,梵汉对音是感知汉语语音系统的重要催化剂,是观察汉语语音系统的重要参照物,是奠定汉语语音研究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汉对音 梵文 悉昙 语音系统
原文传递
《韵诠》五十韵头三考——《韵诠》研究之六
13
作者 朱炜 尉迟治平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1,共11页
悉昙佛经可以反映《韵诠》五十韵头的音类和音值。《韵诠》对《切韵》系韵书的韵有分有合,韵所辖韵字也有不同。《韵诠》调整韵依据的是当时的实际语音,并制订有系统的处理体例。
关键词 《韵诠》 五十韵头 音类 音值 悉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