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双线圈除颤电极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童琳 蔡琳 +1 位作者 邓晓奇 李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3期1273-1278,共6页
目的分析单线圈和双线圈除颤电极临床疗效的区别。方法从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VIP,CNKI数据库收集与所有与单线圈和双线圈除颤电极临床效果比较有关的文献,由两位评价者按照相关限定条件进行筛选,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 目的分析单线圈和双线圈除颤电极临床疗效的区别。方法从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VIP,CNKI数据库收集与所有与单线圈和双线圈除颤电极临床效果比较有关的文献,由两位评价者按照相关限定条件进行筛选,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RevM 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3项临床研究6 273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有6项是随机对照试验,其余为非随机对照试验。阈值测试结果提示单线圈组除颤阈值高于双线圈组(95%CI 0.2~1.29;P=0.007)且单线圈组高除颤阈值发生率高于双线圈组(95%CI 1.29~5.08;P=0.007),单、双线圈组室速/室颤时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一次除颤成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95%CI 0.96~1.05;P=0.81),单线圈组总病死率略高于双线圈组,但是差异不显著(95%CI 0.75~1.26;P=0.85),单、双线圈组电极故障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95%CI 0.48~18.44;P=0.24)。结论单线圈除颤电极在阈值测试中的除颤阈值高于双线圈电极,同时单线圈除颤电极高阈值的发生比率高于双线圈组,两者在室速/室颤时一次除颤成功率、总病死率、电极故障率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由于本研究纳入的研究有6项为非随机对照试验,仍需一定量的、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颤 单线圈除颤电极 双线圈除颤电极 META分析
下载PDF
单、双线圈除颤电极临床效果的比较
2
作者 童琳 蔡琳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6年第6期660-663,共4页
除颤电极是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双线圈除颤电极的使用一直远远多于单线圈除颤电极。然而随着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临床应用时间的延长,术后电极相关并发症以及电极拔除风险的问题,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除颤电极的选择问... 除颤电极是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双线圈除颤电极的使用一直远远多于单线圈除颤电极。然而随着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临床应用时间的延长,术后电极相关并发症以及电极拔除风险的问题,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除颤电极的选择问题。这里将单、双线圈除颤电极在除颤阈值、全因死亡率、自发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一次除颤成功率、电极故障率、电极拔除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线圈除颤电极 双线圈除颤电极 心律转复除颤器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
下载PDF
具有心房感知功能的单线圈除颤电极导线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临床应用
3
作者 刘菁晶 林文华 邸成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 观察新型具有心房感知功能的单线圈除颤电极导线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A+ICD)心房感知的稳定性、心律失常鉴别的准确性和除颤的有效性.方法 入选自2015年4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在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植入具有心房感知功能... 目的 观察新型具有心房感知功能的单线圈除颤电极导线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A+ICD)心房感知的稳定性、心律失常鉴别的准确性和除颤的有效性.方法 入选自2015年4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在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植入具有心房感知功能的单线圈除颤电极导线的患者7例.术中测试心房P波振幅和心室起搏阈值、阻抗及R波振幅.术后通过家庭监测或门诊程控的方式获取导线状态参数、心律失常的发生及诊断治疗情况,对心律失常诊断正确性根据腔内心电图进行判断.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A+ICD,成功率100%.无论术中、术后随访测试心房感知、心室起搏感知各参数均在满意范围;能准确鉴别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或心房颤动(房颤),减少误放电;单线圈除颤对于室性心律失常单次发作成功率100%.结论 A+ICD能长期有效地对心房进行感知,准确进行室速、室上速或房颤的鉴别诊断,减少误放电,单线圈除颤的设计并没有增加除颤失败的风险,可以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线圈除颤导线 心房感知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