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粳稻品种的演替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郭莹 李志瑛 +4 位作者 翟荣荣 叶靖 王文颇 叶胜海 王健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浙江省作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较早地开展了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浙江省种植的品种基本涵盖了各种水稻类型,其中粳稻是主要的种植类型,尤其是晚粳稻。虽然自杂交水稻出现后,常规水稻面积占比日益减小,但由于晚粳稻兼顾产量和品质,... 浙江省作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较早地开展了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浙江省种植的品种基本涵盖了各种水稻类型,其中粳稻是主要的种植类型,尤其是晚粳稻。虽然自杂交水稻出现后,常规水稻面积占比日益减小,但由于晚粳稻兼顾产量和品质,在生产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晚粳稻产量影响最大的4个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可以通过增加穗粒数和有效穗数以及千粒重来提高产量。除了产量的提高之外,稻米品质也成为了晚粳稻育种的主要目标,因此,现在的育种工作已经将米质作为重要育种目标。本文主要通过对浙江省近20 a通过审定的晚粳稻品种进行生育期、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的分析,总结浙江省粳稻品种的性状变化,以期为浙江省的粳稻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晚粳稻 品种 产量
下载PDF
杂交晚粳稻新品种的灰色综合评判筛选
2
作者 张建英 朱国富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525-530,共6页
对30个杂交晚粳稻新品种进行单晚栽培筛选,并用灰色综合评判法对8项性状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甬优1540、甬优12等10个品种的灰色综合评判值(G)>0.65,为优等品种;甬优69、甬优15等11个品种的G介于0.60~0.65,为良等品种;甬优7826、甬... 对30个杂交晚粳稻新品种进行单晚栽培筛选,并用灰色综合评判法对8项性状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甬优1540、甬优12等10个品种的灰色综合评判值(G)>0.65,为优等品种;甬优69、甬优15等11个品种的G介于0.60~0.65,为良等品种;甬优7826、甬优1516等9个品种的G<0.60,为差等品种。据此,提出甬优1540、甬优12、甬优7850等10个综合性状优良品种可在浙北嘉兴生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晚粳稻 新品种 灰色综合评判 筛选
下载PDF
2023年单季晚粳品种筛选
3
作者 徐建庭 方忠坤 徐乐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9期11-15,共5页
为鉴定单季晚粳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进一步筛选适宜当地推广种植的麦茬粳稻品种,满足种植需求,本研究选取10个水稻新品种,以嘉优5号作为对照,开展2023年单季晚粳品种筛选试验。每个品种重... 为鉴定单季晚粳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进一步筛选适宜当地推广种植的麦茬粳稻品种,满足种植需求,本研究选取10个水稻新品种,以嘉优5号作为对照,开展2023年单季晚粳品种筛选试验。每个品种重复种植3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13.3 m^(2),田间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对10个品种及对照的产量、米质、抗病性及其他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适宜在研究区及周边地区种植的高产粳稻新品种有5个,分别是W214176、W217682、W097、W227962和W098;抗性品种3个,分别是申优531、W220096和W220130;优质稻品种1个(W2225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晚粳 麦茬 粳稻高产 抗病性 粳稻品种
下载PDF
上虞区常规连作晚粳稻品种对比
4
作者 顾淑华 罗高明 朱化虹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795-798,共4页
绍兴市上虞区是浙江省粮食主产区,种植的主要模式为双季稻,常年种植双季晚稻面积大,但目前种植的连作晚稻存在品种单一、主栽品种种植年限长等不足,迫切需要引入熟期适中、优质高产、抗性较强的新品种作为主栽品种,为连作晚稻的稳产高... 绍兴市上虞区是浙江省粮食主产区,种植的主要模式为双季稻,常年种植双季晚稻面积大,但目前种植的连作晚稻存在品种单一、主栽品种种植年限长等不足,迫切需要引入熟期适中、优质高产、抗性较强的新品种作为主栽品种,为连作晚稻的稳产高产奠定基础。为此,2022年该地区引入秀水7204和春江166等4个新品种,进行大区对比。结果表明,参试新品种熟期、产量、抗性等均优于当年的主栽品种,适宜在上虞区作为双季晚稻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晚粳稻 品种 生育期 穗部性状 产量
下载PDF
2022年泰兴市早熟晚粳稻品种比较试验
5
作者 梁秀梅 杨卫建 +2 位作者 罗敏 向玲洁 栾书荣 《北方水稻》 CAS 2023年第6期37-40,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泰兴市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加速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步伐,通过选用10个早熟晚粳稻品种开展比较试验,对其生育期、丰产性、抗倒性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全面考察。试验结果表明,武香粳168在泰兴地区的种植表现极佳,产量位居第1,具有... 为筛选出适宜泰兴市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加速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步伐,通过选用10个早熟晚粳稻品种开展比较试验,对其生育期、丰产性、抗倒性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全面考察。试验结果表明,武香粳168在泰兴地区的种植表现极佳,产量位居第1,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晚粳稻 新品种 产量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利用农垦58衍生系研究浙江省晚粳产量和植株形态的改良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丹英 章秀福 +3 位作者 李华 徐春梅 钱前 廖西元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903-2909,共7页
【目的】阐明晚粳稻产量与植株形态的关系。【方法】以农垦58及其衍生系为材料,通过在同一生态条件下的种植试验,比较不同时期水稻品种的产量、叶部、茎部和穗部性状,分析近几十年浙江省晚粳品种改良过程中产量及植株形态的演变,并进行... 【目的】阐明晚粳稻产量与植株形态的关系。【方法】以农垦58及其衍生系为材料,通过在同一生态条件下的种植试验,比较不同时期水稻品种的产量、叶部、茎部和穗部性状,分析近几十年浙江省晚粳品种改良过程中产量及植株形态的演变,并进行产量和植株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浙江省晚粳产量增加最快的阶段是60年代,此阶段的水稻品种类型可分为穗粒兼顾型和穗数型;70年代后产量增幅较慢,品种多为穗粒兼顾型。在植株形态中,近代品种(育成年份1985~1995年)的剑叶长度、上3叶的叶基角小于早代品种(1985年以前育成),倒3叶长度、剑叶和倒3叶的宽度大于早代品种;近代品种较矮,各节间长度均小于早代品种,但茎秆密度和单位叶鞘重于早代品种,而着粒密度高于早代品种。植株性状和产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剑叶和倒2叶的长度、上3叶的叶基角和叶片曲率、倒1和倒2节节间长度与产量存在显著负相关,结实率与产量显著正相关。【结论】水稻产量的提高和植株形态的改良有很大的关系,提高浙江省晚粳单产的可行途径是在保持高结实率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每穗粒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粳 衍生系 产量 植株形态
下载PDF
近20年来浙江省晚粳稻和晚糯稻品种推广应用概况及今后育种方向 被引量:44
7
作者 姚海根 姚坚 +1 位作者 汤美玲 陈自平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55-159,共5页
分析了浙江省近 2 0年来晚粳、糯稻品种的推广应用情况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趋势 ,今后育种方向是在继续增加产量潜力、优化品种的基础上 ,开展多种类型。
关键词 晚粳稻 糯稻 品种 推广应用 育种方向
下载PDF
江西省2018年晚粳区试品种的DNA指纹图谱以及遗传相似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贺国良 付高平 +8 位作者 彭从胜 邓伟 朱珊 杨宙 魏永清 陈丽妹 沈林军 沈显华 黄仁良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3-852,共10页
利用农业行业标准(NY/T 1433—2007)中公布的24对SSR引物构建江西省2018年27份晚粳区试品种以及4份籼型晚稻区试对照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并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24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14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对引物可检测到4.75个等位基因... 利用农业行业标准(NY/T 1433—2007)中公布的24对SSR引物构建江西省2018年27份晚粳区试品种以及4份籼型晚稻区试对照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并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24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14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对引物可检测到4.75个等位基因,引物的各等位基因在样品间的PIC值变化范围为0~0.374 7,平均值为0.171 1。聚类分析表明,31份水稻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19~0.77。当相似系数约为0.19时,江西省2018年晚粳区试品种与籼型晚稻区试对照品种分成两组;当相似系数约为0.39时,晚粳区试品种分为4组。指纹图谱数据表明,晚粳区试品种的指纹差异都在2个位点以上,不存在近似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晚粳 SSR引物 DNA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下载PDF
5个籼粳杂交晚稻品种在南县地区比较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邱献谊 李广华 +5 位作者 曾国军 李红 符艳春 赵建辉 陈淀娥 徐一兰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8-10,共3页
为探明适宜于南县双季晚稻生产的优质高产籼粳杂交稻品种,以当地双季晚稻主栽超级杂交稻H优518为对照,分析比较籼粳杂交晚稻品种甬优1540、春优84、甬优538、甬优9号、甬优12号等在南县地区的生育期、产量、抗性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 为探明适宜于南县双季晚稻生产的优质高产籼粳杂交稻品种,以当地双季晚稻主栽超级杂交稻H优518为对照,分析比较籼粳杂交晚稻品种甬优1540、春优84、甬优538、甬优9号、甬优12号等在南县地区的生育期、产量、抗性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供试籼粳杂交品种全生育期均长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12、9、6、20和12 d;水稻产量均高于对照,分别比对产增产6.4%、14.6%、11.3%、5.1%和11.9%;经济效益均明显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21.5%、41.6%、33.5%、18.5%和3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籼粳杂交 品种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秀洲区单季杂交晚粳稻新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严冬晖 《中国稻米》 2014年第6期84-86,共3页
秀洲区是浙北晚粳稻主产区,为选择适宜本区作单季直播稻种植的杂交粳稻新品种,组织引进了一批杂交粳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为大面积生产上选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浙优18、甬优538、春优84等3个品种丰产性较好、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 秀洲区是浙北晚粳稻主产区,为选择适宜本区作单季直播稻种植的杂交粳稻新品种,组织引进了一批杂交粳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为大面积生产上选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浙优18、甬优538、春优84等3个品种丰产性较好、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可以在本区扩大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晚稻 杂交粳稻 品种比较试验
下载PDF
适宜采用机械化插秧技术栽培的单季晚稻品种筛选试验及其灰色评判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瑾 龚晓春 +5 位作者 张晓伟 范文俊 康早 李金海 孔燕 李金泉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28-30,33,共4页
对12个晚粳稻新品种进行机械化插秧单晚栽培筛选试验,并用灰色评判法对11项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丙08-503、秀水114灰色综评值G>0.85,为1级品种;丙08-519、丙08-077、丙07-075的灰色综评值0.8≤G≤0.85,为2级品种;嘉乐优2号等7... 对12个晚粳稻新品种进行机械化插秧单晚栽培筛选试验,并用灰色评判法对11项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丙08-503、秀水114灰色综评值G>0.85,为1级品种;丙08-519、丙08-077、丙07-075的灰色综评值0.8≤G≤0.85,为2级品种;嘉乐优2号等7个品种的灰色综评值G<0.8,为3级品种。中熟晚粳秀水114、短生育期晚粳丙08-503为适宜应用机械化插秧技术栽培的当地晚稻首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晚稻 机插秧 晚粳品种 综合性状 灰色评判
下载PDF
单季晚粳需肥特性
12
作者 邱德均 周家驰 +2 位作者 张洪南 杨锦昌 邱向东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73-80,共8页
选取江苏、浙江两省80年代初期育成,太湖地区推广的6个单季晚粳品种为材料,进行尿素N肥试验,通过对产量和产量变化机制的分析,将单季晚粳划分为3种类型:(1)高肥优势型高敏感品种;(2)中肥优势型中敏感品种;(3)低肥... 选取江苏、浙江两省80年代初期育成,太湖地区推广的6个单季晚粳品种为材料,进行尿素N肥试验,通过对产量和产量变化机制的分析,将单季晚粳划分为3种类型:(1)高肥优势型高敏感品种;(2)中肥优势型中敏感品种;(3)低肥优势型低敏感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单季稻 粳稻 氮肥 敏感性 产量
下载PDF
晚粳新品种宣鉴90-1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13
作者 胡振大 汪德安 +4 位作者 龚任俊 王美琴 唐小马 苏瑶 张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1期61-61,92,共2页
晚粳新品种宣鉴90—1,一般单产6000kg/hm2左右,高产田块单产达7500kg/hm2。比鄂宜105增产6.9%~7.6%。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米质优良。
关键词 晚粳 栽培 选择育种 粳稻
下载PDF
双季晚粳“绿粳58”品种特点及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14
作者 范光发 张建 娄辉 《园艺与种苗》 CAS 2020年第4期57-58,共2页
阐述了双季晚粳"绿粳58"的品种特性,并从种子处理、播种、施肥、水分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方面对其直播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晚粳稻 绿粳58 品种特点 播前消毒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浙江省12个常规晚粳稻品种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9
15
作者 翟荣荣 叶胜海 +4 位作者 朱国富 叶靖 陆艳婷 俞法明 张小明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26-3633,共8页
为进一步明确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中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利用Pi2、Pi9、Pi5、Pi40、Pib、Pita、Pi25、Pi41、Pikm和Pigm 10个抗瘟基因的功能标记,对12个常规晚粳稻主栽品种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Pib、Pi25、Pi40和P... 为进一步明确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中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利用Pi2、Pi9、Pi5、Pi40、Pib、Pita、Pi25、Pi41、Pikm和Pigm 10个抗瘟基因的功能标记,对12个常规晚粳稻主栽品种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Pib、Pi25、Pi40和Pi41等4个抗性基因在这些供试品种中的分布频率高达100%;Pi2和Pikm的分布频率均为58.33%,Pita、Pi5、Pi9和Pigm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0.00%、33.33%、25.00%和0;12个供试水稻品种中,‘浙粳29’、‘浙粳86’、‘浙粳99’和‘秀水134’含抗性基因多达7个,而‘浙粳88’含抗性基因仅有5个。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77处,‘浙粳99’、‘浙粳86’、‘嘉58’和‘秀水134’可以聚为一类,说明‘浙粳99’和‘浙粳86’对稻瘟病有较强抗性。本研究初步确定了12个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的抗性基因分布情况,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聚合更多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培育广谱抗稻瘟病新品种(系)新品种提供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晚粳稻 稻瘟病 分子标记 抗性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