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novatory technical cooperation between Sino-Russian lndustries
1
作者 孙长雄 叶元煦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0年第4期72-74,共3页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for China and Russia to change the existing small scale and level bilateral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for better by breaking away from traditional thoughts and formulating new thoughts on de...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for China and Russia to change the existing small scale and level bilateral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for better by breaking away from traditional thoughts and formulating new thoughts on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suggests the need to develop all azimuth and multi level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with emphasis on industrial cooperations to develop the leading industries of these two countries in accord with the strategic partnership between these two countries for the 21 century to suit the changes in the formation of new multi pole international order, and concludes the industries in these two countries can be made structurally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and coexistent with the leading industries by developing steady and reliable industrial cooperative relation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strategic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o russian RELATION innovatory TECHNICAL cooperation multi POLE international order
下载PDF
Study of Overseas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Sino- Russian Cooperation Agriculture Park of Jilin Province
2
作者 Rong Wang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4年第10期85-87,共3页
关键词 农业园区 海外市场 吉林省 合作 “走出去”战略 农业产业化 国际竞争力 农业企业
下载PDF
Influence of the Agreement on Enhancing International Arctic Scientific Cooperation on the approach of non-Arctic states to Arctic scientific activities 被引量:1
3
作者 LIU Han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2018年第1期51-60,共10页
As the third legally-binding instrument of the Arctic Council, the Agreement on Enhancing International Arctic Scientific Cooperation was signed in May 2017 and entered into force on 23 May 2018. The Agreement not onl... As the third legally-binding instrument of the Arctic Council, the Agreement on Enhancing International Arctic Scientific Cooperation was signed in May 2017 and entered into force on 23 May 2018. The Agreement not only reduces obstacles to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operation and promotes the movement of people and equipment across borders for th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Arctic scientific knowledge, but also provides an improved international Arctic legal environment for conducting Arctic scientific cooperation based on UNCLOS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However, the observer states, the NGOs and IGOs, as well as Permanent Participants are rarely mentioned in this Agreement. This article chooses one group, non-Arctic states, as a case in point in order to critically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this new Arctic scientific cooperation agreement. It argues that the non-Arctic states are left behind at the original legal situation and trapped in an inferior status in Arctic science.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non-Arctic states, especially those with competitive research abilities, should appeal for amendment of the Agreement to allow wider access to research areas and data sharing, especially when cooperating with the eight-member states of the Arctic Council. Also, non-Arctic states should take the Agreement as the reference when signing bilateral agreements with Arctic states so as to safeguard their interests when conducting Arctic scientific activities. Moreover,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other fora as well as various bilateral scientific projects can assist non-Arctic states to strengthen the relations with the Arctic states and build trust in the Arctic Counc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tic Council scientific cooperation agreement science diplomacy non-Arctic states Arctic scientific activities sino-russian cooperation
下载PDF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深化中俄能源合作的法律机制构建
4
作者 哈书菊 曹熹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6-34,共9页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国竞争激烈和地区冲突频发的背景下,加强中俄能源合作对于增进双方政治互信、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实现社会稳定和环保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举措。随着中俄能源合作从传统能...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国竞争激烈和地区冲突频发的背景下,加强中俄能源合作对于增进双方政治互信、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实现社会稳定和环保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举措。随着中俄能源合作从传统能源交易扩展至全产业链,现行法律框架已不足以支撑日益加深的合作需求,无法有效应对复杂局面和挑战。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引领下,亟须构建全面的法律机制,以深化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这需要坚持能源安全、能源主权、互惠互利以及绿色发展的原则,全面统筹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安全多重维度,完善能源对话机制,加强投资保护,建立价格协商机制,探索生态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中俄合作 能源合作 能源安全 法律机制
下载PDF
黑龙江与俄远东地区对外经贸合作现状分析
5
作者 梁敏 陈红梅 周妍博 《北方经贸》 2024年第7期39-43,共5页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展经贸合作有着天然的区位优势,目前两地的对外经贸合作现状呈现经贸合作依赖于中俄两国政府推动、主要以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方式为主、双方投资合作进程缓慢等特点;可以通过建立沟通机制、加强俄语经贸...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展经贸合作有着天然的区位优势,目前两地的对外经贸合作现状呈现经贸合作依赖于中俄两国政府推动、主要以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方式为主、双方投资合作进程缓慢等特点;可以通过建立沟通机制、加强俄语经贸人才的培养等措施,以进一步加强两地经贸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贸合作 中俄合作 自贸试验区 经贸合作区 对外直接投资
下载PDF
中俄媒体合作的理论模型建构——基于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的扎根分析
6
作者 赵永华 姬家悦 窦书棋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45-54,112,共11页
本研究从合作传播的视角出发,探究中俄媒体合作实践的内容、模式、机制与效果。通过对15位中国驻俄记者、俄罗斯媒体人和学者的访谈资料进行扎根分析,得出了“合作基础-生产机制-传播落地”的理论模型,并分别围绕合作基础、生产机制和... 本研究从合作传播的视角出发,探究中俄媒体合作实践的内容、模式、机制与效果。通过对15位中国驻俄记者、俄罗斯媒体人和学者的访谈资料进行扎根分析,得出了“合作基础-生产机制-传播落地”的理论模型,并分别围绕合作基础、生产机制和传播落地展开分析,阐述了模型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在中俄媒体合作实践中,浅层次的合作以资源互换为主,深层次的合作则以创造共同的信息空间和话语空间为核心。在浅层次合作中,中俄共建的新闻信息交换平台在失衡的运作模式下变成了一个新闻驯化的微缩场景。在该平台上,俄罗斯媒体筛选中国媒体提供的国际新闻时,遵循的标准是符合国家意志、国家利益和身份。在俄罗斯媒体的框架下,来自中国媒体的大部分新闻事实被过滤。基于失衡的信息交换平台的媒体合作不利于两国共同价值的传播与全球问题的解决。深层次的媒体合作围绕共同话语空间的创造,中俄已构建了较为安全的信息空间,且具备发展为中俄两国共同话语空间的潜力。双方媒体在保持协调关系的条件下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打造信息产品,助力中俄人文交流,为中俄全方位合作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合作 媒体合作 合作传播 扎根分析
下载PDF
协作反制与和而不同:中俄应对美国网络霸权“双遏制”的策略研究
7
作者 赵秀赞 王高阳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9,共15页
虚拟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新场域。美国网络霸权以技术、制度和文化为三大支柱,同时对中国和俄罗斯两大战略竞争对手进行“双遏制”,给两国带来持续性战略压力。为此,搭建以技术、制度和文化为基本参考系的解释框架,分析中俄两国... 虚拟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新场域。美国网络霸权以技术、制度和文化为三大支柱,同时对中国和俄罗斯两大战略竞争对手进行“双遏制”,给两国带来持续性战略压力。为此,搭建以技术、制度和文化为基本参考系的解释框架,分析中俄两国应对美国网络霸权策略的异同之处,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就同质性而言,面对美国网络霸权这一共同的外部性压力,中国与俄罗斯协作反制,政策目标基本一致。两国均强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缩小对美技术差距;加强国际治理合作,重视国际机制;积极倡导网络主权,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另一方面,就异质性而言,基于各自有别的物质力量、自我定位以及对外理念等内部性因素,中俄两国“和而不同”,在应对美国网络霸权的政策工具选择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中国更加强调技术升级,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创设世界互联网大会等新兴机制,倡导并推动建设“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俄罗斯则通过进行断网实验发展非对称网络攻防能力,对自身所参与的网络空间治理机制进行强硬改革,并将更多注意力集中于国内。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之下,中国与俄罗斯采取“和而不同”的协作反制模式,为共同应对美国网络霸权、推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体系更加公平正义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俄三边关系 网络霸权 协作反制 和而不同 “双遏制”
下载PDF
中俄“长江-伏尔加河”经贸合作性质及路径的选择 被引量:1
8
作者 江争红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36-43,107,共9页
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合作,从合作性质来看,属于非毗连跨境次区域经济合作;从合作目标来看,更强调两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并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要求;从合作路径来看,更适合走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建设。因此,中俄“长江-伏尔加河”... 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合作,从合作性质来看,属于非毗连跨境次区域经济合作;从合作目标来看,更强调两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并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要求;从合作路径来看,更适合走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建设。因此,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合作机制从形式上看有更加松散、更少约束、更加灵活、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特征,与我国当前构建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和优化经济发展空间的战略构想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合作 次区域经济合作 贸易便利化 “一带一路”
下载PDF
构建“异托邦”:俄罗斯北极旅游空间开发的前景展望
9
作者 吴浩添 罗颖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2024年第2期26-35,86,90,共12页
在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背景下,两国区域经济合作日趋深入。本文以“异托邦”理论视角下的旅游空间开发为依托,重新审视俄罗斯北极地区的异质性,探讨其旅游空间的构建策略。同时,我国粤港澳大湾区积极对接国际市场,寻求参与北极开发... 在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背景下,两国区域经济合作日趋深入。本文以“异托邦”理论视角下的旅游空间开发为依托,重新审视俄罗斯北极地区的异质性,探讨其旅游空间的构建策略。同时,我国粤港澳大湾区积极对接国际市场,寻求参与北极开发利用的机会,在旅游领域同俄罗斯北极地区已开展初具规模的合作。考虑到粤港澳地区独特的优势和俄罗斯北极地区的发展需求,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基础,有望为北极旅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托邦 俄罗斯北极 粤港澳大湾区 旅游空间 中俄合作
下载PDF
新地缘政治环境下中俄农业合作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10
作者 于涛 王顺吉 胡国强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期38-42,共5页
在俄乌局势影响下,全球农产品贸易面临严峻挑战,国际农产品供应关系更趋复杂,局部地区农产品供给不平衡问题更加凸显,俄罗斯农产品出口遭受西方全方位限制,拟与中国开展广泛的农业合作。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农业资源互补性强,合作基础牢固... 在俄乌局势影响下,全球农产品贸易面临严峻挑战,国际农产品供应关系更趋复杂,局部地区农产品供给不平衡问题更加凸显,俄罗斯农产品出口遭受西方全方位限制,拟与中国开展广泛的农业合作。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农业资源互补性强,合作基础牢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使两国贸易联系更加紧密。新地缘政治环境下,中俄深化农业合作要加强沟通、优势互补,扩大贸易规模及贸易范围,积极推动建设农业合作试验示范区,持续提升两国农业合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 中俄关系 农业合作
下载PDF
中俄关系中的东亚因素(1992-2002)
11
作者 孙翠萍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9-54,共6页
中俄友好是中俄两国对东亚和平与稳定的巨大贡献。1992-2002年是冷战后中俄关系发展的奠基性阶段,《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中俄关系史上的里程碑。东亚因素在中俄关系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东亚因素中,既有多边合作组织的发展,又存... 中俄友好是中俄两国对东亚和平与稳定的巨大贡献。1992-2002年是冷战后中俄关系发展的奠基性阶段,《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中俄关系史上的里程碑。东亚因素在中俄关系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东亚因素中,既有多边合作组织的发展,又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涉东亚多边合作组织的发展为中俄战略协作关系的发展提供了舞台。上海合作组织是中俄两国共同推动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明确支持俄罗斯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东亚地区的不稳定因素体现出东亚和平格局的脆弱性,需要发挥中俄两国的建设性作用。中俄两国在朝核问题上的立场相近,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做出了努力。在日美强化军事同盟的历史背景下,强化中俄战略协作是有效的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关系 东亚 多边合作组织 不稳定因素
下载PDF
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区合作机制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立伟 杨慧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34,共9页
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区合作机制作为中俄非毗邻地区的跨境合作尝试,于2012年开始酝酿,2016年正式成型。该合作机制具有丰富中俄区域合作内涵、打造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连接平台、助力中俄区域发展平台构建,以及为中... 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区合作机制作为中俄非毗邻地区的跨境合作尝试,于2012年开始酝酿,2016年正式成型。该合作机制具有丰富中俄区域合作内涵、打造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连接平台、助力中俄区域发展平台构建,以及为中俄战略对接提供路径等多重现实意义。但是,该合作机制也存在着两地地理距离较远、投资饥渴与投资恐惧矛盾并存、交流传统较差、合作协调机制不健全和存在负面社会心理因素等问题,限制了两地合作进程的推进。因此,补足两地之间发展短板对于加快中俄地方合作进程、丰富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伏尔加河” 地区合作 非毗邻 中俄关系
下载PDF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俄语教学课程体系重构的探索--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蜀涵 张琦 夏婷 《科技资讯》 2021年第36期132-135,共4页
"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俄语教学课程体系是中俄合作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尝试和发展阶段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恰恰是修正和优化俄语教学课程体系的良好切入点。... "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俄语教学课程体系是中俄合作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尝试和发展阶段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恰恰是修正和优化俄语教学课程体系的良好切入点。找对病症,对症下药,完善俄语教学课程体系对于中俄合作办学的长足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该文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中俄合作办学背景下俄语教学课程体系重构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俄语教学 存在问题 课程体系重构
下载PDF
中外合作办学下高职院校俄语课程教学体系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4
作者 张琦 《西安轨道交通职业教育研究》 2021年第4期61-64,共4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与“一带一路”倡议曲提出,国际化技能型复合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职院校相继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高职教育随之趋向国际化,而高职俄语语言教学以其自身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本文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与“一带一路”倡议曲提出,国际化技能型复合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职院校相继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高职教育随之趋向国际化,而高职俄语语言教学以其自身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本文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俄语课程教学体系 应对措施
下载PDF
中俄旅游业合作发展理论、实践及对策研究
15
作者 陈瑾 卢小祁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7-138,共12页
中俄两国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俄之间的旅游贸易日益频繁,两国互为旅游客源国及旅游目的地。进入新发展阶段,继续深化中俄之间的旅游合作,是加快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纽带和桥梁。... 中俄两国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俄之间的旅游贸易日益频繁,两国互为旅游客源国及旅游目的地。进入新发展阶段,继续深化中俄之间的旅游合作,是加快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纽带和桥梁。通过梳理中俄旅游合作三大阶段发展历程,总结了两国旅游合作领域的主要成效,深入探究了中俄旅游合作面临的问题症结。据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完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升级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加强旅游品牌宣传推广、合作开发国际旅游市场、优化旅游贸易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旅游合作 发展历程 主要成效 深化合作对策建议
下载PDF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中俄“五通”合作的主要成就与未来展望
16
作者 李兴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3年第6期113-121,共9页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十周年,有必要对共建“一带一路”作一个阶段性总结。“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内容。十年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俄“五通”合作取...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十周年,有必要对共建“一带一路”作一个阶段性总结。“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内容。十年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俄“五通”合作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展望未来,中俄“五通”合作前景广阔,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五通”合作 中俄关系
下载PDF
中俄界江区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以黑河学院工艺美术专业为例
17
作者 王玉云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88-90,共3页
黑河学院工艺美术专业是中俄界江区域背景下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创新的重点,专业依据区域优势开展中俄合作办学,创建“中俄联合大课堂”“中俄民间互派工作坊”“2+2”设计基础与实践教学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专业实践研究成果... 黑河学院工艺美术专业是中俄界江区域背景下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创新的重点,专业依据区域优势开展中俄合作办学,创建“中俄联合大课堂”“中俄民间互派工作坊”“2+2”设计基础与实践教学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专业实践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及创业孵化,促进专业内涵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教育合作 界江区域 工艺美术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俄罗斯数字贸易发展及中俄合作建议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琪 《北方经贸》 2023年第2期7-9,共3页
数字技术发展加快了国际贸易的转型升级,数字贸易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当前俄罗斯数字贸易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以数字货物贸易为主,正在推进产业数字化以及数字产业发展。中国是俄罗斯重要的贸易伙伴,未来具有很大的数字贸易合作... 数字技术发展加快了国际贸易的转型升级,数字贸易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当前俄罗斯数字贸易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以数字货物贸易为主,正在推进产业数字化以及数字产业发展。中国是俄罗斯重要的贸易伙伴,未来具有很大的数字贸易合作潜力。本文对俄罗斯数字贸易现状与数字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加强中俄平台合作;拓宽产业链上中下游合作;协同推进全球数字治理与数字贸易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数字贸易 中俄合作
下载PDF
双碳目标约束下中俄石油能源合作博弈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丁萁 《中国林业经济》 2023年第6期16-22,共7页
基于“双碳”目标,石油能源行业降碳行动刻不容缓。采用动态博弈理论模型,以中国石油企业、俄罗斯石油企业、中国政府为三方主体,从碳交易价格、综合收益、减排成本、声誉损失、政府奖惩等方面定义各变量和参数,建立碳交易价格下中俄石... 基于“双碳”目标,石油能源行业降碳行动刻不容缓。采用动态博弈理论模型,以中国石油企业、俄罗斯石油企业、中国政府为三方主体,从碳交易价格、综合收益、减排成本、声誉损失、政府奖惩等方面定义各变量和参数,建立碳交易价格下中俄石油能源合作的复制动态方程,分析策略行为的博弈演化规律。通过分析可知:①碳交易市场可促进石油能源低碳发展,提高碳交易价格能增强中国石油企业积极减排的意愿;②俄罗斯石油企业选择协助时中国石油企业承担的声誉损失越大,中国石油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积极减排策略;③政府奖惩措施强度对中国石油企业选择积极减排策略的可能性呈正相关关系。从多方演化博弈视角提出了在政府与俄罗斯石油企业策略拉扯下中国石油企业最优减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石油合作 “双碳目标” 动态演化博弈
下载PDF
中俄跨境合作:未实现的历史机遇(二) 被引量:1
20
作者 臧颖(译)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12-14,75,共4页
在俄罗斯国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对地理位置偏远、经济欠发达东部地区的开发利用始终是国家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跨境合作。许多拥有共同边界,但彼此并没有一体化责任的国家均把跨境合作的理念和实践作为国家发展... 在俄罗斯国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对地理位置偏远、经济欠发达东部地区的开发利用始终是国家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跨境合作。许多拥有共同边界,但彼此并没有一体化责任的国家均把跨境合作的理念和实践作为国家发展的“武器”(手段)。无论是拥有共同边界,还是邻国的积极响应,这些因素都无法保证跨境合作取得成功,也无法保障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取得成效。俄罗斯远东地区跨境合作的发展进程,关键在于中俄跨境合作。中俄边境跨境合作的最新状况是深入理解当代中俄关系和中俄边境合作的共同规律和发展特点的重要支点。中俄边境合作的主要发展趋势和特点表现为“从自然上升到有序衰落”的过程。形成这一过程的主要因素是俄罗斯政府对远东地区实行严格监管政策,并且通过对俄罗斯远东地区与周边国家跨境合作的中心化和集中化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关系 地区发展 跨境合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