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no-Japanese Seminar on Asian Situation and Peace in the New Century held in Beijing
1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2002年第3期3-4,24,共3页
关键词 sino-japanese Seminar on Asian Situation and peace in the New Century held in Beijing
下载PDF
A Case for the Modifiability of the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 Examining the Varying Positions of the U.S. and Britain Over South Korean Participation
2
作者 Yi Tae-Ji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0年第2期75-91,共17页
Through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documentation of relevant U.S.foreign relations and other official documents of the period around the Korean War,this paper aims to prove that in the early negotiation process of the 19... Through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documentation of relevant U.S.foreign relations and other official documents of the period around the Korean War,this paper aims to prove that in the early negotiation process of the 1951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the United States maintained that South Korea should participate in signing the treaty and that the U.S.changed its position because of the resilient British opposition to South Korean participation,which in turn was motivated strongly by the British concern over its strategic interests in East Asia and its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the newly communized China.In particular,the Chinese intervention in the Korean War and the communist recapture of Seoul provided the impetus for this shift in the U.S.position that led to the exclusion of South Korea from the treaty.Because the substance of the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 was dictated by the exigencies under the Korean War and the Cold War and lacks the“Grotian spirit of international law”underlying the founding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 and the United Nations,the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 does not contain sufficient merit to be worthy of permanent compliance,which leaves open the possibility of modification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 the US-Japan security treaty British OBJECTION to South KOREAN PARTICIPATION COMMUNIST China the KOREAN WAR the Cold WAR the 1905 Protectorate treaty Grotian spirit of international law
下载PDF
The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 and the Problems Regarding Japan’s Exemption from Blame for the Colonization of Korea
3
作者 YI Tae-Ji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18年第1期33-50,共18页
The 1951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 was the one and only international opportunity that would have allowed demanding for Japan’s responsibility of the colonization of Korea.However,the United States did not demand of... The 1951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 was the one and only international opportunity that would have allowed demanding for Japan’s responsibility of the colonization of Korea.However,the United States did not demand of such to be done.Soon,Korea and Japan resumed their diplomatic relationship and had their first summit in 1952.After numerous negotiations,finally in 1965,the“Korea-Japan Treaty”was agreed upon.Even in this treaty,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lonization was different for both countries and ultimately resulted as an unresolved issue.This is because of the Japanese dependence to the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On the other hand,the League of Nations,founded in 1920,believed that the systemat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law was vital to keeping international peace.Therefore,they put much effort in and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the codif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law.The“Report on the law of Treaties”which was completed in 1935,noted that the“1905 Protectorate Treaty”,which was the ultimate treaty that led to Korea being annexed by the Japanese,was one of the three treaties that had no effective standing.This decision was carried out to the 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 1963 and became a Resolution after being submitted to the General Assembly in the end of the same year.Using the decisions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 and the United Nations as evidence,this paper critically reviews the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s lack of reviewing the Japanese responsibility of the colonization of Ko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ctorate treaty of November 1905 International peace activists in 1900s The Second Hague peace Conference William T.Stead FRANCIS Rey James Garner Manley O.Hudson Harvard Draft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reaties
下载PDF
Jordan's King Hussein's Peace Initiative and the Treaty with Israel: Overcom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Pressures
4
作者 Jacob Abadi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2015年第9期642-659,共18页
关键词 国际关系 外交 外交行政 外交政策
下载PDF
深刻理解邓小平外交思想,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5
作者 杨伯江 金嬴 《东北亚学刊》 2024年第4期10-20,143,共12页
2024年8月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也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6周年。邓小平外交思想指导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战略,并在对日外交实践中得到充分展现。邓小平高度重视发展中日关系,始终将其放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与... 2024年8月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也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6周年。邓小平外交思想指导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战略,并在对日外交实践中得到充分展现。邓小平高度重视发展中日关系,始终将其放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与国际战略全局中来谋划和推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习近平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础,擘画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引领中日关系健康发展大方向。中国的国家利益决定了推动中日关系发展的总体走向,中日关系的具体实际又决定了实现目标的路径选择与方案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深化务实合作、促进认知重构、增进战略互信是基本思路与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外交思想 中日关系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人类命 运共同体
下载PDF
被遮蔽的胜利——巴黎和会中国签订对奥《圣日耳曼和约》过程研究
6
作者 于泽洲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32,共14页
一战结束后,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与巴黎和会。在和会的筹备阶段及初期,中方将“废止特权”与“平等原则”作为对德、奥条款的核心底线,并随着会议进程的深入不断推进对德、奥具体问题的解决。然而,在拒签德约后,奥约问题成为北京政府... 一战结束后,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与巴黎和会。在和会的筹备阶段及初期,中方将“废止特权”与“平等原则”作为对德、奥条款的核心底线,并随着会议进程的深入不断推进对德、奥具体问题的解决。然而,在拒签德约后,奥约问题成为北京政府及代表团关注的重点,其能否顺利签订关乎中国战后的国际地位。北京政府更是明确将奥约签订一事与加入国联绑定,并寄希望于英、美方面的帮助。是时,和会中各国针对奥约的主张、态度不一,陆征祥和顾维钧等人通过积极协调、斡旋,最终使得奥约顺利签订,中国也以此成为国际联盟创始会员国之一。总体来看,中方在签订奥约的过程中表现积极主动,加入国联也符合一战后北京政府提升国际地位的需要。但从长远结果来看,中国朝野上下所期许的“战后新秩序”并未因为国联的成立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奥和约 巴黎和会 陆征祥 北洋政府 国际联盟
下载PDF
明史料中关于白莲教徒叛逃土默特部分问题辨伪
7
作者 杨小勇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0期124-127,共4页
明嘉靖年间,明蒙边境因绝贡事件导致冲突升级,最终酿成庚戌之惨剧。而将明蒙关系推向不正常化的关键因素,则来自于叛逃至土默特地区白莲教众的唆使与挑拨。《世宗实录》《万历武功录》《赵全谳牍》《云中处降录》等史料对这段历史均有... 明嘉靖年间,明蒙边境因绝贡事件导致冲突升级,最终酿成庚戌之惨剧。而将明蒙关系推向不正常化的关键因素,则来自于叛逃至土默特地区白莲教众的唆使与挑拨。《世宗实录》《万历武功录》《赵全谳牍》《云中处降录》等史料对这段历史均有描述。吕明镇起义作为大同地区白莲教徒外逃的历史起点,在起义时间、参与人员以及外逃原因方面上述文献记载各有不同;而弟子赵全作为嘉靖中后期推动明蒙冲突升级的重要人物,承继师命潜伏隐蔽,秘密煽动教民反叛,事发被迫入蒙描述,文献史料记载大相径庭。以文献资料对比和史学理论分析,来初步对吕赵等人物及事件进行甄伪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明镇起义 赵全入蒙 隆庆和议
下载PDF
1949—1978年天津市对日交往历程、特点及启示
8
作者 邹宇 《日本问题研究》 2024年第3期37-45,共9页
1949—1978年天津市对日交往是中日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外事服务国家外交工作的典型表现。天津市30年的对日交往,符合中日关系发展的整体脉络和阶段性特点,也经历了“初始交往”“民间交往”“半官半民”“正常交往”四个发展阶... 1949—1978年天津市对日交往是中日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方外事服务国家外交工作的典型表现。天津市30年的对日交往,符合中日关系发展的整体脉络和阶段性特点,也经历了“初始交往”“民间交往”“半官半民”“正常交往”四个发展阶段,体现了和平友好的交往主题和互惠互利的交往原则,为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建立最初联系、推动中日民间往来、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做出了贡献,也为改革开放后的天津市对日交往提供了实践经验。1949—1978年以天津市为代表的地方对日交往奠定了中日民间交往的基础,为促进中日友好,巩固和发展中日关系做出了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市 日本 中日关系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下载PDF
1947年澳大利亚筹备对日和约时南沙群岛的档案搜集与立场
9
作者 金康玲 王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4,共10页
1947年初澳大利亚为维护国家利益提议尽早缔结对日和约,并组建太平洋和约筹备委员会具体负责拟定对日和约草案。在对日领土处置时为了厘清战时为日所占之南沙群岛的归属情况,澳大利亚初步搜集了1939~1946年有关南沙群岛“争议”各方主... 1947年初澳大利亚为维护国家利益提议尽早缔结对日和约,并组建太平洋和约筹备委员会具体负责拟定对日和约草案。在对日领土处置时为了厘清战时为日所占之南沙群岛的归属情况,澳大利亚初步搜集了1939~1946年有关南沙群岛“争议”各方主张、日本占领南沙时的声明与英法反应、战时日本对南沙的开发利用和战后中国政府收复南沙群岛史实等6份核心档案,在此基础上,综合研判后形成南沙群岛归属上中国已实控、法方态度不明及其军事战略价值有限的认知。为此1947年7月9日筹备委员会拟定的对日和约草案只规定了日本放弃南沙群岛,未写明其归属。不过,7月15日澳大利亚驻南京公使馆发给澳外交部的第341号函电旗帜鲜明地指出,除却中国对南沙群岛提出最早主张外,因为岛上居民主要是中国渔民这一事实,别无任何可靠的权威依据,同时排除了法国对南沙群岛提出“主权诉求”的可能。尽管澳大利亚的上述立场最终未写入新一轮的对日和约草案,但其内部函电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中国拥有南沙群岛主权的认可,无疑是不可否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对日和约 1939~1946年涉南沙档案 澳驻南京公使馆第341号函电 《南中国海中的群岛:南沙、西沙、东沙和中沙》 南沙群岛
下载PDF
英国在签订《旧金山对日和约》过程中关于中国台湾条款的态度演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吟风 《台湾历史研究》 2023年第4期110-121,共12页
英国关于《旧金山对日和约》中国台湾条款的态度经历了三个阶段:战后初期,英国虽企图借“中国台湾人的人权”,插足《对日和约》草案中中国台湾条款的确定,但坚持认可《开罗宣言》的法律效力;在《对日和约》草拟期间,英国认可《开罗宣言... 英国关于《旧金山对日和约》中国台湾条款的态度经历了三个阶段:战后初期,英国虽企图借“中国台湾人的人权”,插足《对日和约》草案中中国台湾条款的确定,但坚持认可《开罗宣言》的法律效力;在《对日和约》草拟期间,英国认可《开罗宣言》,不赞成《对日和约》仅规定日本放弃中国台湾,但面对美国施压,英国有妥协的准备;英美就《对日和约》直接谈判期间,英国接受了美国“只谈日本放弃中国台湾而不言归属”的方案。这一时期英国对中国台湾问题的态度具有明显的双重性,既力主在《对日和约》中规定“中国台湾归还中国”,又有顺应美国的一面。最终美国的态度产生了压倒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中国台湾 《旧金山对日和约》
下载PDF
为了东亚的和平与繁荣:维护日中间的稳定合作
11
作者 王晓博(译) 《东北亚学刊》 2023年第3期1-6,145,共7页
从古至今,日中两国紧密联系,尽管有过战争和教训,但随着日中邦交恢复正常化和《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两国关系回到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正轨。自20世纪80年代起,日中关系出现变化,历史因素产生重要影响,此后两国关系在曲折中走过... 从古至今,日中两国紧密联系,尽管有过战争和教训,但随着日中邦交恢复正常化和《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两国关系回到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正轨。自20世纪80年代起,日中关系出现变化,历史因素产生重要影响,此后两国关系在曲折中走过了40多年。近年来,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日中关系又迎来新挑战。要实现东亚的和平与繁荣,离不开日中两国的稳定合作,两国应进一步加强对话并加深相互理解与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中关系 和平与繁荣 日中和平友好条约 一个中国原则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对日和平条约》拟定期间美国对南海诸岛处置政策的嬗变
12
作者 金康玲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3-23,共11页
1947—1951年美国在拟定《对日和平条约》期间对南海诸岛的处置政策经历了三个时期。1947年3月对日和约草案写入了日本放弃的领土包括南海诸岛,该方针延续至1949年12月;1949年5月美国确定了对日和约简单的总体要求后,1950年8月草案即删... 1947—1951年美国在拟定《对日和平条约》期间对南海诸岛的处置政策经历了三个时期。1947年3月对日和约草案写入了日本放弃的领土包括南海诸岛,该方针延续至1949年12月;1949年5月美国确定了对日和约简单的总体要求后,1950年8月草案即删除了南海诸岛的内容,直至1951年5月美英联合草案达成;在法国的建议下,1951年6月新草案加入了西沙群岛和南威岛,8月草案又将后者改为南沙群岛,并最终于9月提交对日和会。美英两国对南海诸岛权属模糊和战略地位微弱的认知,是条约草案精简时剔除南海诸岛的主因,后来法国利用美英共同“反共”的心理,又成功地说服英美两国将西沙和南沙群岛纳入。美国未确定岛屿的归属是对战时国际文件精神的背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日和平条约》 南海诸岛 美国 日本 法国
下载PDF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回望与思考
13
作者 刘德有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23年第3期1-16,I0002,共17页
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署和正式生效,是继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两国关系史上又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它符合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和平友好的共同愿望,也符合两国人民和亚太地区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回望从两国关系正常化到和平友... 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署和正式生效,是继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两国关系史上又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它符合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和平友好的共同愿望,也符合两国人民和亚太地区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回望从两国关系正常化到和平友好条约缔结的曲折过程,“反霸条款”问题成为条约迟迟未能签订的主要原因。在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的决断下,中日友好终于结出硕果——成功地实现了缔约。《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灵魂是和平友好,中心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条约的精神必须不折不扣地得到信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中日关系 中日邦交正常化 缔约谈判 反霸条款 和平友好
下载PDF
美日同盟的出现与冲绳问题的产生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静静 张英姣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83,共9页
近数年来,围绕着驻冲绳美军基地,特别是普天间基地问题,美国、日本中央政府、冲绳地方政府两国三方之间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和争执。冲绳的民众为支持地方政府的政策再次掀起要求美军基地撤离的大规模群众运动。战后以来冲绳人一直在抗争... 近数年来,围绕着驻冲绳美军基地,特别是普天间基地问题,美国、日本中央政府、冲绳地方政府两国三方之间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和争执。冲绳的民众为支持地方政府的政策再次掀起要求美军基地撤离的大规模群众运动。战后以来冲绳人一直在抗争试图减少基地甚至是实现无基地化,60多年过去了,冲绳仍然生活在基地当中。那么,冲绳问题在战后之初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从美日同盟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可以看出,美日同盟的出现导致了冲绳问题的产生。《旧金山对日和约》结束了日本被占领状态,同时《美日安全条约》的签订确定了美日安保体制的法律框架,对冲绳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旧金山对日和约》第三条也成为美国统治冲绳的法律依据。也就是说,《旧金山和约》和《美日安全条约》结束了美日之间的敌对关系,并开启了两国之间的同盟关系,与此同时,美日安保体制的确立也就意味着冲绳问题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日同盟 冲绳问题 《旧金山对日和约》 《美日安全条约》 杜勒斯 吉田茂
下载PDF
赫德和中法和约 被引量:4
15
作者 廖宗麟 张壮强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82-86,共5页
中法战争期间 ,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积极插手中法谈判 ,在不同的阶段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在充当法国侵略者的帮凶遭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坚决反对后 ,他在照顾中国利益的基础上 ,促成了中法两国签订了和约 。
关键词 赫德 中法和约 中法战争
下载PDF
对日和约与朝鲜停战谈判 被引量:8
16
作者 沈志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75,共10页
朝鲜战争的爆发迫使美国最终确定了单独媾和的对日和约新方针,并且期待战局好转而实现对日媾和;美国为了阻止中国出席旧金山会议,在对日和约签订之前采取了拖延谈判的策略;旧金山会议后美国急于停战,而因对日和约在远东陷入困境和被动... 朝鲜战争的爆发迫使美国最终确定了单独媾和的对日和约新方针,并且期待战局好转而实现对日媾和;美国为了阻止中国出席旧金山会议,在对日和约签订之前采取了拖延谈判的策略;旧金山会议后美国急于停战,而因对日和约在远东陷入困境和被动局面的苏联和中国却决心在停战谈判中坚持强硬的和不妥协的立场,以便在朝鲜战场吸引和消耗美国的力量。这就是在冷战大背景下对日和约与朝鲜停战谈判之间的微妙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对日和约 朝鲜战争 停战谈判
下载PDF
雅尔塔条约体系在处理钓鱼岛争端上的国际法地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丹 何笑青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4年第4期77-87,共11页
在钓鱼岛争端的论战中,日本官方回避《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为代表的雅尔塔体系法律文件在确定战后东亚领土中的地位,反而将《旧金山和平条约》作为日本对钓鱼岛"主权"主张的条约法依据。本文结合历史学对"雅尔塔... 在钓鱼岛争端的论战中,日本官方回避《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为代表的雅尔塔体系法律文件在确定战后东亚领土中的地位,反而将《旧金山和平条约》作为日本对钓鱼岛"主权"主张的条约法依据。本文结合历史学对"雅尔塔体系"的研究,侧重从国际法尤其是条约法角度,重点考察和论证"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雅尔塔条约体系的"强行法"特质,并分析这些条约与钓鱼岛问题的紧密关联,以批驳日本的官方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尔塔条约体系 钓鱼岛争端 旧金山和约 条约法
下载PDF
朝鲜半岛和平协定与和平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志工 安小平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8年第2期30-36,共7页
2007年以来东北亚局势的重大变化,使签定取代1953年朝鲜半岛《停战协定》的《和平协定》时机日渐成熟。签定新协定的主体应是朝、韩、美、中四方。达成新协定的主要障碍在于实现持久和平的途径,尤其是美国的立场与政策。只有从"停... 2007年以来东北亚局势的重大变化,使签定取代1953年朝鲜半岛《停战协定》的《和平协定》时机日渐成熟。签定新协定的主体应是朝、韩、美、中四方。达成新协定的主要障碍在于实现持久和平的途径,尤其是美国的立场与政策。只有从"停战机制"转向签订《和平协定》,建立和平机制,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才能得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半岛 和平协定 和平机制 东北亚 停战协定 区域安全 朝鲜战争
下载PDF
中国南海断续线:产生的背景及其效用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李金明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1年第1期41-47,共7页
中国南海断续线是在1933年法国占领南沙九小岛、二战后法国继续占领西沙群岛,以及菲律宾企图把南沙群岛并入其国防范围内的背景下产生的,其目的是,向世界公布中国在南海的管辖范围,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在1951年《旧金山对日和约... 中国南海断续线是在1933年法国占领南沙九小岛、二战后法国继续占领西沙群岛,以及菲律宾企图把南沙群岛并入其国防范围内的背景下产生的,其目的是,向世界公布中国在南海的管辖范围,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在1951年《旧金山对日和约》草案中,美英故意不提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归还问题,为以后的南海领土争端埋下了祸根。在这种情况下,南海断续线起到了一定的效用,它不仅反映了南海诸岛是在中国领土范围内的历史事实,而且是对《旧金山对日和约》领土处理的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海断续线 南海问题 《旧金山对日和约》
下载PDF
试论近代德国教育改革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平 冯超英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91-93,共3页
德国从一个政治上四分五裂、经济上落后的国家 ,发展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 。
关键词 柏林大学 德国 工业化 教育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