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互通背景下唐三彩人俑服饰探析
1
作者 徐佳钰 郑喆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11期69-72,共4页
对唐三彩人俑服饰进行探析,是在唐代丝绸之路文化互通的大背景下,首先从唐三彩人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追溯,运用图片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进一步分析唐三彩人俑文化交融的服饰特征,涉及服饰样式、色彩和文化互鉴,以及人俑服饰与唐代各族... 对唐三彩人俑服饰进行探析,是在唐代丝绸之路文化互通的大背景下,首先从唐三彩人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追溯,运用图片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进一步分析唐三彩人俑文化交融的服饰特征,涉及服饰样式、色彩和文化互鉴,以及人俑服饰与唐代各族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解读唐代文化交流融合对人俑服饰造型的影响,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提供一些灵感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三彩人俑 服饰特征 文化互通 异域元素
下载PDF
从“黄金之丘”服饰配件艺术探究丝绸之路多元因素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蕴锦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53-58,共6页
"黄金之丘"服饰配件艺术归属于希腊化时期中亚艺术范畴,但其所出土日月星辰金垂饰、龙形飞翼双马神守护国王金垂饰、格里芬混合中国龙狮虎造型的金扣饰等黄金饰品,体现了中国、波斯、西亚、中亚草原文化多元艺术要素。本文选... "黄金之丘"服饰配件艺术归属于希腊化时期中亚艺术范畴,但其所出土日月星辰金垂饰、龙形飞翼双马神守护国王金垂饰、格里芬混合中国龙狮虎造型的金扣饰等黄金饰品,体现了中国、波斯、西亚、中亚草原文化多元艺术要素。本文选取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黄金配饰作为研究对象,探寻希腊化时代中亚艺术的多元因素,并通过其造型特征与亚欧地区主要造型进行比较,找到丝绸之路东西文明某种共通的信仰,确立其服饰艺术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黄金之丘 服饰配件 文化交流 多元因素
下载PDF
《玲珑》杂志在中西服饰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竞琼 曹彦菊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12期19-22,共4页
《玲珑》杂志作为民国时期中西服饰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中国传统服饰与西方服饰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充分起到了“传播者”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玲珑》杂志所刊载的有关服饰与化妆的内容,概括阐述了在中西服饰交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服饰文化 文化交流 民国时期 《玲珑》 传播者 女性
下载PDF
弥生时代:中日服饰文化交流发展期 被引量:2
4
作者 竺小恩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53-57,共5页
讨论了弥生时代中日服饰文化交流的背景和途径——三次大的移民活动对中国文化东传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出土的纺织机械和纺织物、文献记载的纺织品为依据,指出倭国纺织水平的提高是接受中国秦汉时期先进纺织文化的结果;以出土服饰品,尤... 讨论了弥生时代中日服饰文化交流的背景和途径——三次大的移民活动对中国文化东传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出土的纺织机械和纺织物、文献记载的纺织品为依据,指出倭国纺织水平的提高是接受中国秦汉时期先进纺织文化的结果;以出土服饰品,尤其是汉铜镜为研究对象,指出弥生时期倭国的饰品及工艺制作水平在先进的汉文化影响下,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弥生时代 中国秦汉时期 服饰文化交流 纺织品 服饰品 汉铜镜
下载PDF
西潮东渐 洋装渐起——《玲珑》杂志中西服饰文化的传播者 被引量:3
5
作者 曹彦菊 《山东纺织经济》 2010年第3期78-80,89,共4页
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是推动服饰发展演变的重要动因,民国时期服饰的形成也不例外,更是当时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的产物。《玲珑》杂志创办时期,正值中国接受西方新思潮的启蒙和实施阶段,其所主张、宣扬的现代女性生活,实质上就是以西... 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是推动服饰发展演变的重要动因,民国时期服饰的形成也不例外,更是当时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的产物。《玲珑》杂志创办时期,正值中国接受西方新思潮的启蒙和实施阶段,其所主张、宣扬的现代女性生活,实质上就是以西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为基础,鼓励和引导她们通过社会的高尚娱乐活动来追求美好的生活。《玲珑》杂志作为民国时期中西服饰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中国传统服饰与西方服饰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充分起到了"传播者"的作用。本文就《玲珑》杂志所刊载的有关服饰与化妆的内容作较浅探讨,概括阐述其在中西服饰交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文化 文化交流 民国时期 《玲珑》 传播者 女性
下载PDF
明清时期贡赏制度与虾夷锦文化现象
6
作者 竺小恩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60-64,共5页
明清时期,在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地区分别实行贡赏制度和贡貂赏乌綾制度,以致中华服饰及大量丝绸锦缎东传日本北海道,形成了特有的"虾夷锦"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的形成促进了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它反映了两国... 明清时期,在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地区分别实行贡赏制度和贡貂赏乌綾制度,以致中华服饰及大量丝绸锦缎东传日本北海道,形成了特有的"虾夷锦"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的形成促进了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它反映了两国人民要求和平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贡赏制度 贡貂赏乌綾 虾夷锦文化现象 中日服饰文化交流
下载PDF
古坟时代:中日服饰文化交流形成第一次高潮
7
作者 竺小恩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47-52,共6页
公元4-6世纪,日本大和时代,也称古坟时期。这一时期中日两国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有较为频繁的交流。中日服饰文化交流也随之形成了第一次高潮。文章从3方面论述了此问题:一是日本向中国学习纺织、服装制作技术;二是从埴轮人物服... 公元4-6世纪,日本大和时代,也称古坟时期。这一时期中日两国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有较为频繁的交流。中日服饰文化交流也随之形成了第一次高潮。文章从3方面论述了此问题:一是日本向中国学习纺织、服装制作技术;二是从埴轮人物服饰形象看中国服装风格对日本服饰影响;三是金属器制作技术与饰品材料输入日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服饰文化交流 古坟时期 技术传播 埴轮服饰 饰品
下载PDF
日本奈良时代的唐制圆领袍研究——以正仓院所藏大歌袍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睿佳 邵新艳 《西部皮革》 2022年第19期44-48,共5页
圆领袍是中国隋唐时期男子主流服饰之一,并对同时期日本袍服产生影响。文章以日本正仓院所藏大歌袍为研究对象,结合唐代圆领袍的相关文物图像及文献资料,分析其形制、纹样和面料特色,进而探讨日本奈良时代袍服对中国唐代袍服多方面的承... 圆领袍是中国隋唐时期男子主流服饰之一,并对同时期日本袍服产生影响。文章以日本正仓院所藏大歌袍为研究对象,结合唐代圆领袍的相关文物图像及文献资料,分析其形制、纹样和面料特色,进而探讨日本奈良时代袍服对中国唐代袍服多方面的承袭。得出大歌袍不论是否直接出自唐朝,或由朝鲜半岛间接传入,亦或是日本匠人对唐代袍服的仿制,该服为中国唐代圆领缺胯袍形制和风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领袍 形制 纹样 面料 唐日文化交流
下载PDF
瑶族神像画服饰探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英晓 《皖西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40-143,共4页
瑶族神像画是宗教画,所描绘的神灵涵盖天府、地府、阳间和水府。画中神灵所穿服饰种类繁杂,服饰符号包罗万象且反映的历史久远。本文对瑶族神像画神灵服饰进行梳理,并通过历代封建政治经济体系对瑶族社会的影响、瑶族与各族之间的文化... 瑶族神像画是宗教画,所描绘的神灵涵盖天府、地府、阳间和水府。画中神灵所穿服饰种类繁杂,服饰符号包罗万象且反映的历史久远。本文对瑶族神像画神灵服饰进行梳理,并通过历代封建政治经济体系对瑶族社会的影响、瑶族与各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瑶族民间信仰等方面,阐述影响神像画服饰多样化现象的内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神像画 服饰符号 民间信仰 文化交流
下载PDF
服饰文化对民族交流的促进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严明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0年第10期92-93,96,共3页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各民族相互渗透与交流,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服饰。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不但能展示各民族的心理、气质以及性格等,还记载了民族发展的历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者。因此,服饰...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各民族相互渗透与交流,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服饰。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不但能展示各民族的心理、气质以及性格等,还记载了民族发展的历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者。因此,服饰文化具有民族性与时代性,尤其是对民族交流而言,服饰文化的力量不可低估。文章主要从服饰文化入手,探讨了服饰文化对民族交流的促进作用,以期助推民族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文化 民族交流 平台
下载PDF
中古时期西域服饰文化研究综述
11
作者 高彦 《吐鲁番学研究》 2022年第1期66-75,154-155,共12页
改革开放后,随着尼雅、和田、吐鲁番等地新出土的晋至元代社会文书的陆续公布,学界掀起了“高昌学”“龟兹学”“北庭学”的研究热潮,服饰学者也因此推出了不少力作。据笔者统计,仅西域服饰方面的著述,达百余篇,它们不仅是研究中古时期... 改革开放后,随着尼雅、和田、吐鲁番等地新出土的晋至元代社会文书的陆续公布,学界掀起了“高昌学”“龟兹学”“北庭学”的研究热潮,服饰学者也因此推出了不少力作。据笔者统计,仅西域服饰方面的著述,达百余篇,它们不仅是研究中古时期服饰文化的一手资料,还揭示和展现了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往、交流、汇融的生动场景。检索与课题相关的成果,拟为西域文化研究提供一份详实的理论资料,亦为文化润疆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些微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时期 西域服饰 民族风格 文化交流
下载PDF
“黄金之丘”出土服饰配件中的心形图案探源
12
作者 张唯雯 刘瑜 《服装设计师》 2019年第12期114-117,共4页
本文以"黄金之丘"出土的服饰配件作为研究对象,试探析服饰配件中心形图案的设计原型及其五瓣花组合造型的根源。研究发现,心形图案的设计原型及其五瓣花组合造型的雏形,可能来自古希腊装饰语汇中的棕榈饰、中国汉朝时期的云... 本文以"黄金之丘"出土的服饰配件作为研究对象,试探析服饰配件中心形图案的设计原型及其五瓣花组合造型的根源。研究发现,心形图案的设计原型及其五瓣花组合造型的雏形,可能来自古希腊装饰语汇中的棕榈饰、中国汉朝时期的云气纹以及埃及古王国时期圆花饰的流变。心形图案的诞生映射着世界各地区之间日积月累的频繁交往。地理上毗邻的民族因为商业贸易、战争、宗教等造成的思想、文化、习俗等不同方面的传播,出现了文化迁移即文化的相似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形图案 服饰配件 多元文化 艺术交流
下载PDF
东西方拼贴美学在现代服装中的表现研究
13
作者 贾昊桐 袁大鹏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12期89-94,共6页
东西方拼贴美学在两种不同文化语境下诞生,孕育出东方“八破图”与西方“拼贴艺术”两种拼贴文化。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拼贴美学在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表现,并归纳其在服装中运用的设计思维原则,进一步探讨东西方拼贴美学在现... 东西方拼贴美学在两种不同文化语境下诞生,孕育出东方“八破图”与西方“拼贴艺术”两种拼贴文化。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拼贴美学在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表现,并归纳其在服装中运用的设计思维原则,进一步探讨东西方拼贴美学在现代服装中不同表现的成因。研究发现,东西方拼贴美学促成二者表现技法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内涵与艺术审美不同,因此在服装中的表现形式也大相径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方文化 东西方拼贴美学 服装设计 文化交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