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西方思想对话的历史转型
1
作者 丁子江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25-36,共12页
在世界史上,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文明经过东西方不断的撞击与融合而得到发展,人类精神文明的正能量就是最终以各种形式和维度的"思想对话"得以互动、共存和发展。自然与人文社会各种领域的任何研究上升到最高度就是思想的研究。... 在世界史上,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文明经过东西方不断的撞击与融合而得到发展,人类精神文明的正能量就是最终以各种形式和维度的"思想对话"得以互动、共存和发展。自然与人文社会各种领域的任何研究上升到最高度就是思想的研究。几乎所有人类之间任何行为的交往和沟通都是一种广义的"对话",而只有最终上升到思想高度的"对话",才能真正引领人类社会。21世纪以来,东西方思想的对话处于一个历史的拐点。全球剧烈的社会转型、变革、冲突以及灾变等让人类进行了价值、理念以及各种诉求的重构,而不断影响东西方思想对话的宏观条件。在跨文化、跨领域、跨学科、跨方法的整合与解构中,西方人的"东方学"与东方人的"西方学"也随之经历了危机与挑战。西方中心主义与东方中心主义都不可能完全成为独自垄断世界的"一元文明"。东西方研究者必须拓宽新的视域,开创多维度、多层面、多坐标的研究方法与模式,应当共享多元性、建设性、开拓性、批判性、前瞻性的各种思想理念,并作跨学科、跨文化、跨方法和全球化的理论考察与思想探讨;从而融合东西方思想及其他非西方的思想,重建一个整合性、包容性和互动性的国际化思想观。中国的崛起将自身推向了东西方文明撞击的风口浪尖。自17-18世纪以来,两个术语"崇华派"与"恐华派",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又以新的解读分为了两种中国观或对华阵营。文章力图揭示和论证:东西方思想对话引领社会的多元发展;东西方思想对话的困境、危机与挑战;东西方研究的机遇、复兴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方对话 跨文化研究 崇华派 恐华派 多元文化主义 语言不可通约性 文化失语
下载PDF
Orientalism, "Yellow Peril," and the "New Yellow Journalism
2
作者 Josef Gregory Mahoney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6年第1期123-146,共24页
In this essay, I take the recent publication of several texts examining the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henomena of Sinophobia, Orientalism, and Sinologism as an opening for theorizing underlying and related issues i... In this essay, I take the recent publication of several texts examining the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henomena of Sinophobia, Orientalism, and Sinologism as an opening for theorizing underlying and related issues including pervasive anti-China biases in Western journalism and China's position therein. In addition to illustrating how the concepts of Orientalism arise from Western histor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foundations, I theorize what I call a "new yellow journalism" that has grown in tandem with "China's rise" and the threat this indicates to many Western observers, and how this threat and others like it have been met in the age of "new imperialism." I compare this new phenomenon with its historical antecedents, "yellow journalism" and America's emergence as a imperialism power with the Spanish-American War (1898), and note several key insights offered by recent critical analyses of that period, which together suggest a confluence of different players, including policymakers, new media business models, and what I describe as a type of public "corporatism" in which citizens, particularly Americans, function effectively as shareholders in maintaining hegemonic if not imperialist po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 Orientalism · Yellow peril - Yellow journalism - sinophobia Sinologism · New imperialism · Anti-China biases
原文传递
澳大利亚焦虑症话语下的中国 被引量:1
3
作者 董汀(编译) 《澳大利亚研究》 2018年第2期19-38,共20页
中国对于当今澳大利亚的贸易关系、资本流动、教育以及全球秩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澳大利亚关于中国的公共话语却陷入两种舆论的相互冲突之中:一种舆论是关于两国经济互补性的,另一种就是关于"恐惧"和"焦虑&q... 中国对于当今澳大利亚的贸易关系、资本流动、教育以及全球秩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澳大利亚关于中国的公共话语却陷入两种舆论的相互冲突之中:一种舆论是关于两国经济互补性的,另一种就是关于"恐惧"和"焦虑"。中国的发展导致澳大利亚社会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反应:一种认为中国的经济壮大"标志着其加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而应受到鼓励,而另一种则认为中国的发展是一种"威胁",需要加以防控。本文探讨的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话题,可称之为"中国焦虑症"(Changst)。作者们认为正是由于按照发展主义的逻辑(Chakrabarty,2000)和运用西方资本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历史的同质化而误读了中国。这种误读认为中国发展只能复制西方的资本主义模式,但是中国独特的资本流动形式打乱了西方的发展逻辑,因而导致焦虑。同样,这种话语认为中国社会及其教育体系处在准现代化时代,大批中国学生留学海外又让人"恐惧"其文化受到"污染"。本文通过六个澳大利亚的案例分析来探讨这种焦虑情绪,揭示中国与澳大利亚的交往如何产生了强烈而毫无根据的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发展 发展主义 中国投资 中国留学生 “恐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