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nustech上颌窦底开孔钻在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孙振宇 陈光 +3 位作者 张明睿 王道富 冯颉 刘慧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上颌窦底开孔钻在种植上颌窦提升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9例种植修复上颌后牙缺失需要上颌窦提升手术患者,男7例,女2例,平均年龄51.6岁,平均牙槽骨高度7.8mm。通过CT扫描三维重建分析、模型手术分析精确测量种植区域牙槽嵴... 目的:观察上颌窦底开孔钻在种植上颌窦提升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9例种植修复上颌后牙缺失需要上颌窦提升手术患者,男7例,女2例,平均年龄51.6岁,平均牙槽骨高度7.8mm。通过CT扫描三维重建分析、模型手术分析精确测量种植区域牙槽嵴顶到上颌窦底的距离,计算出种植体与上颌窦底的接触位置,测量种植体这一位置的直径,再通过骨质分类预定好上颌窦底开孔直径,制作种植手术导板进行种植导航手术,先用先锋钻钻至距上颌窦底1mm深度,然后换上选定直径的上颌窦底开孔钻,逐级扩大种植窝洞同时收集开孔钻槽沟上的自体骨屑,最后将种植窝洞预备到术前设计的直径并将上颌窦底皮质骨钻开一定直径大小的圆孔,提升上颌窦粘膜后植入收集到的自体骨或/和人工骨后安放种植体,检查初期稳定性。术后即刻CT检查植入方向、植骨情况、粘膜穿孔情况。结果:上颌窦底开孔后粘膜完整,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好;CT检查种植体与骨组织接触紧密,种植体尖端为骨粉和粘膜覆盖包绕,粘膜完整连续无破溃。结论:通过螺旋CT三维重建分析和快速成型模型手术来获得牙槽嵴顶到上颌窦底的精确距离对于用上颌窦底开孔钻在上颌窦底钻出特定直径的孔至关重要,没有骨折的上颌窦底骨质能增强种植体初期稳定性,术中取出自体骨屑可以减少人工骨粉的使用,提升术中粘膜完整无穿孔,方法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提升 上颌窦底开孔钻 牙种植 骨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