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eative Treason in Shirly M.Black’s Translation of Chapters from a Floating Life
1
作者 ZHOU Xu WANG Peng-fe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2年第12期1239-1245,共7页
Fu Sheng Liu Ji is a collection of autobiographical essays written by Shen Fu and it occupies a rather important place in the notebook literature of the Qing Dynasty,which has also been widely translated and spread ab... Fu Sheng Liu Ji is a collection of autobiographical essays written by Shen Fu and it occupies a rather important place in the notebook literature of the Qing Dynasty,which has also been widely translated and spread abroad.So far,there have been four English translation versions.Based on the theory of creative treason,this paper analyzed Black’s English transl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choice of content and the restructure,culture and language.It has been found that,as a result of the translator’s conscious or unconscious creative treason,translations may have the effect of engaging readers of the target language,transmitting the cultur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facilitating literary exchange,but they may also have caused misinterpretation by readers and the loss of Chinese cultural ima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ative treason chapters from a Floating life BLACK
下载PDF
On the Translation Aesthetics of Lin Yutang from His Translation of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2
作者 赵蔓青 《海外英语》 2018年第8期150-151,共2页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is an elegant autobiographical prose. The English version of Lin Yutang is honored as one of the classic translations. As the first translator to embrace"aestheticism"from the...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is an elegant autobiographical prose. The English version of Lin Yutang is honored as one of the classic translations. As the first translator to embrace"aestheticism"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in Chinese history,Lin Yutang put for ward three standards for translation, namely,"fidelity, coherence and beauty", and proposed translation aesthetics in his article On Translation. By interpreting Lin's translation work of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from the aesthetic aspect,this paper analyzes Lin Yutang's standards for"aesthetic"translation, which refers to the beauty of sound, sense, conception, form and spirit, and also reveals his enlightening contribution to translation theory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 Yutang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translation aesthetics
下载PDF
概念转喻视域下《浮生六记》英译研究
3
作者 兰满露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8-81,94,共5页
结合概念转喻理论,研究中外译者的《浮生六记》英译差异,可以为概念转喻翻译的认知手段和影响因素提供解释性理据。研究表明:中外译者在事物与部分之间的转喻、事件转喻、范畴与其特征之间的转喻、行为转喻、容器转喻和地点转喻等多个... 结合概念转喻理论,研究中外译者的《浮生六记》英译差异,可以为概念转喻翻译的认知手段和影响因素提供解释性理据。研究表明:中外译者在事物与部分之间的转喻、事件转喻、范畴与其特征之间的转喻、行为转喻、容器转喻和地点转喻等多个角度都体现出翻译差异。译者的文化背景和译者在翻译中的识解型式是形成概念转喻翻译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转喻 《浮生六记》英译本 翻译差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人生态度取向与翻译的选择及策略——谈林语堂《浮生六记》的翻译 被引量:34
4
作者 葛校琴 季正明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1-74,共4页
“文化转向”将翻译研究从语言层次的规定性研究转向文化关照下的描述性研究。林译《浮生六记》说明 ,译本的选择与翻译主体的性格气质、人生态度取向紧密相关。在翻译策略上 ,林译既有归化 ,又有异化 ,并非如温努提认为的那样译者选取... “文化转向”将翻译研究从语言层次的规定性研究转向文化关照下的描述性研究。林译《浮生六记》说明 ,译本的选择与翻译主体的性格气质、人生态度取向紧密相关。在翻译策略上 ,林译既有归化 ,又有异化 ,并非如温努提认为的那样译者选取一种方法并一以贯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浮生六记 翻译选择 归化 异化
下载PDF
汉语重叠词的突显意义及其在翻译中的识解型式——《干校六记》重叠词英汉语料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吉荣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34,共5页
《干校六记》的重叠词有着明显的突显意义。这些带有主观记量的中量表述及其语法异位的语用动机,有利于系统分析句法异位的话语构建及其语义指向。澳大利亚译者、中国译者和美国译者对《干校六记》重叠词的翻译采取不同的策略,有的倾向... 《干校六记》的重叠词有着明显的突显意义。这些带有主观记量的中量表述及其语法异位的语用动机,有利于系统分析句法异位的话语构建及其语义指向。澳大利亚译者、中国译者和美国译者对《干校六记》重叠词的翻译采取不同的策略,有的倾向于静态的、被动的、概念化的表现,有的倾向于动态的、主动的和深度的主观化体验,有的突显空间概念,有的突显过程概念,还有的突显动作、时间和空间三维立体体验。这些策略突显了不同的翻译识解型式,彰显了翻译的体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重叠词 突显 翻译识解 《干校六记》
下载PDF
译者中心论与翻译文本的选择——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 被引量:11
6
作者 翟红梅 张德让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运用"译者中心"论,从译者与原文、原语世界及译语世界三者的关系入手,分析林语堂选择英译《浮生六记》的原因,指出林语堂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具体实施对翻译文本的选择,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关键词 译者中心 文本选择 林语堂 《浮生六记》
下载PDF
从《浮生六记》等作品的英译看翻译规范的运作方式 被引量:25
7
作者 孙会军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7-71,共5页
本文通过对《浮生六记》等作品的英译进行分析,发现为了使弱势文化的文本顺利进入处于强势的目的语文化,并较容易地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文本的选定以及翻译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所选择的文本一方面不能与目的语文化的各种规范形成激烈... 本文通过对《浮生六记》等作品的英译进行分析,发现为了使弱势文化的文本顺利进入处于强势的目的语文化,并较容易地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文本的选定以及翻译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所选择的文本一方面不能与目的语文化的各种规范形成激烈的冲突,另一方面还要符合目的语文化读者对源语文化的期待,同时还应能够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心理需求。翻译策略一般以归化翻译为主、异化翻译为辅,一方面方便目的语读者对原作的理解与接受,另一方面则适度满足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的"异质性"、"差异性"特征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生六记 好逑传 目的语文化 规范 期待规范
下载PDF
林语堂《浮生六记》中文化负载词的语用评估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新 朱艳丽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08-113,共6页
具有民族性的文学作品往往包含大量的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一直是翻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语用翻译理论主张从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两方面达到翻译等效,这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即使从语用评估的角度,以《浮生六... 具有民族性的文学作品往往包含大量的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一直是翻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语用翻译理论主张从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两方面达到翻译等效,这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即使从语用评估的角度,以《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为例,探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负载词 语用翻译 《浮生六记》
下载PDF
寻求文化荣耀的译者姿态——《浮生六记》林译本文化翻译策略新解 被引量:17
9
作者 汪宝荣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6-121,共6页
译者姿态理论是最新的社会翻译学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某些译作的文本细节(尤指选词措辞等翻译决策)体现出一种力图"寻求文化荣耀"的译者姿态,为研究者解释译者采用的某些翻译策略提供一种新的分析工具。本文运用该理论对《... 译者姿态理论是最新的社会翻译学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某些译作的文本细节(尤指选词措辞等翻译决策)体现出一种力图"寻求文化荣耀"的译者姿态,为研究者解释译者采用的某些翻译策略提供一种新的分析工具。本文运用该理论对《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中某些文化翻译策略做出新的解释。通过个案研究发现,林语堂对他视为荣耀的中国传统文化采取忠实的保留性翻译策略,对他认为不荣耀的文化信息予以删减或淡化,这体现出其旨在寻求中华文化荣耀的译者姿态。译者姿态理论适用于解释具有中华文化身份的译者从事的中华文化外译实践,其应用范围具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姿态 寻求文化荣耀 林语堂 《浮生六记》 新解
下载PDF
改写理论三要素对翻译的影响——以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白桦 胡雅洁 《中州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05-108,共4页
20世纪8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开始"文化转向",翻译研究的中心从语言层面开始转向文化层面。美国翻译理论家、比较文学家和翻译家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了改写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改写,受到意识形态、诗学观和赞助人三要素的... 20世纪8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开始"文化转向",翻译研究的中心从语言层面开始转向文化层面。美国翻译理论家、比较文学家和翻译家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了改写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改写,受到意识形态、诗学观和赞助人三要素的操纵。安德烈·勒菲弗尔提出的改写理论倡导翻译的文化转向,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本文从改写理论三要素入手,以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中的翻译活动,探讨意识形态、诗学观和赞助人三要素对其翻译工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烈·勒菲弗尔 改写理论 林语堂 《浮生六记》
下载PDF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以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漪涟 张顺生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8-44,共7页
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一直都是英汉互译中的重点和难点。林语堂英译的《浮生六记》给灵活处理汉语文化负载词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分析研究林语堂的翻译处理手段表明:林语堂的翻译成功之处在于既注重突显异域语言文化的异质性,又注重突显异... 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一直都是英汉互译中的重点和难点。林语堂英译的《浮生六记》给灵活处理汉语文化负载词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分析研究林语堂的翻译处理手段表明:林语堂的翻译成功之处在于既注重突显异域语言文化的异质性,又注重突显异域语言文化的艺术性,切合其提出的忠顺美翻译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浮生六记 文化负载词 翻译
下载PDF
《论语·侍坐》真实性献疑 被引量:4
12
作者 董楚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7-80,120,共5页
《论语》里的《侍坐》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与全书的"语录"体例大异其趣。它不是生活实录,而是艺术虚构,堪称中国古小说萌芽。如果以生活实录的标准来衡量,它在情节上有不少硬伤,在思想观点上与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不符。但是... 《论语》里的《侍坐》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与全书的"语录"体例大异其趣。它不是生活实录,而是艺术虚构,堪称中国古小说萌芽。如果以生活实录的标准来衡量,它在情节上有不少硬伤,在思想观点上与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不符。但是,朱熹等宋明学者夸奖狂士曾皙,宣扬《侍坐》的玩世态度,把"各言其志"误读为各言其乐,以休闲娱乐取代儒家的人生之"志",其消极影响于今尤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侍坐》篇 生活实录 艺术虚构
下载PDF
中国古代散文题材领域的新拓展——从李渔的《一家言》到沈复的《浮生六记》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强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1-96,共6页
李渔的《一家言》与沈复的《浮生六记》均以浅显的文言赋"闲情"、记"浮生",表现普通人的生活艺术、生活趣味、生活经验以及悲欢哀乐的生活情感,以性情中人的敏感领悟生活的哲理。沈复受到李渔的影响,《浮生六记》... 李渔的《一家言》与沈复的《浮生六记》均以浅显的文言赋"闲情"、记"浮生",表现普通人的生活艺术、生活趣味、生活经验以及悲欢哀乐的生活情感,以性情中人的敏感领悟生活的哲理。沈复受到李渔的影响,《浮生六记》中包含着一部浓缩的《闲情偶寄》。李渔与沈复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坐标意义在于:清代散文之一类,以《一家言》和《浮生六记》为代表,早已突破一般的"家务事、儿女情"的范围,将散文题材的领域推广到世俗日常生活的一切方面,构成了中国古代散文题材领域的又一次大的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家言》 《浮生六记》 李渔 沈复散文
下载PDF
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跨文化解读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巍 宋启娲 刘媛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24-126,共3页
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堪称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译作,为西方读者广为接受,甚受好评,是中西跨文化交流的成功典范。从文化补偿、文化借用、文化替换三个方面对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翻译策略及方法进行跨文化解读。
关键词 林语堂 《浮生六记》 翻译策略及方法 跨文化解读
下载PDF
《浮生六记》的现代意识 被引量:3
15
作者 褚大庆 《东疆学刊》 CSSCI 2009年第1期50-54,共5页
19世纪问世的《浮生六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和地位。作为一部清代中后期的小说,在中国小说由古典向现代形态发展的过程中,显示出了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它蕴含了丰富的现代性因素即自由、平等、独立、自主等意识,这在某种... 19世纪问世的《浮生六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和地位。作为一部清代中后期的小说,在中国小说由古典向现代形态发展的过程中,显示出了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它蕴含了丰富的现代性因素即自由、平等、独立、自主等意识,这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它所产生的时代。这正是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生六记》 文学史 现代意识
下载PDF
顺应论观照下《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赏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少彬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88-91,共4页
从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论视角举例评析了《浮生六记》的林语堂翻译版本,并指出林译文与语境关系和语言结构高度顺应,其选择过程做到了动态顺应。在此基础上,强调顺应论对翻译实践与翻译批评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浮生六记 顺应论 林语堂 翻译
下载PDF
《浮生六记》的山水园林境界 被引量:4
17
作者 程小青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615-619,共5页
沈复的《浮生六记》笔墨纯净,明莹韶秀,以神写形地呈现出了空灵、幽雅、朴逸、委婉等丰富的境界。他的表达方式十分质朴,却能于质朴中传达出浓厚的江南色彩。江南的清艳与幽微,自然与深婉都展现在了他的笔下。
关键词 《浮生六记》 山水园林 境界
下载PDF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细读”林语堂《浮生六记》之翻译 被引量:2
18
作者 熊宣东 冯文坤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8年第2期104-107,共4页
本文运用I.A.Richards的"细读"理论,分析了《浮生六记》原文的字、词、句和篇章结构特点,并针对文化专有项的讨论,揭示林语堂翻译的政治经济学,论证文学翻译‘似’与‘半’的本质内涵。
关键词 林语堂 《浮生六记》 翻译 细读
下载PDF
论《浮生六记》陈芸之悲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丽珈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20-23,31,共5页
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时代,女性的命运必然是悲剧性的,因此生活在封建时代的《浮生六记》中的女性,其命运也一定是悲剧性的。本文拟通过陈芸之悲的探析,以期人们对封建时代的女性之悲有较为深入、具体的理解,并进一步认识旧时代旧制度吞... 以男权为中心的封建时代,女性的命运必然是悲剧性的,因此生活在封建时代的《浮生六记》中的女性,其命运也一定是悲剧性的。本文拟通过陈芸之悲的探析,以期人们对封建时代的女性之悲有较为深入、具体的理解,并进一步认识旧时代旧制度吞噬美好人性之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生六记》 陈芸
下载PDF
林语堂的翻译思想及其英译《浮生六记》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兴文 史志康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35-40,共6页
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上世纪三十年代所写的一篇见解深刻独到的翻译论文——《论翻译》里。首先就其论文中阐述的翻译思想本身进行评介,然后以最见其翻译功底的英译作品《浮生六记》为基本素材来分析林语堂是如何把他的翻译思... 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上世纪三十年代所写的一篇见解深刻独到的翻译论文——《论翻译》里。首先就其论文中阐述的翻译思想本身进行评介,然后以最见其翻译功底的英译作品《浮生六记》为基本素材来分析林语堂是如何把他的翻译思想成功地应用于翻译实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翻译思想 《浮生六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