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卒中致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HOXA1 及SMAD3基因表达与认知功能和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佟玲 赵倩 +1 位作者 张淑艳 孙蜀宁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致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同源异性盒基因A1(HOXA1)、SMAD家族成员3(SMAD3)基因表达与认知功能和预后的关系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2月辽宁省金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致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同源异性盒基因A1(HOXA1)、SMAD家族成员3(SMAD3)基因表达与认知功能和预后的关系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2月辽宁省金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3个月后是否发生VD分为痴呆组(n=117)和非痴呆组(n=124)。根据痴呆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预后功能障碍分为Ⅰ级亚组(n=48)、Ⅱ级亚组(n=43)、Ⅲ级亚组(n=26)。Spearman相关性分析缺血性脑卒中致VD患者血清HOXA1和SMAD3基因表达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OXA1和SMAD3基因表达对缺血性脑卒中致VD患者预后功能障碍为Ⅲ级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痴呆组比较,痴呆组血清HOXA1和SMAD3基因表达均明显升高(t=30.176、16.855,P<0.001);缺血性脑卒中致VD患者轻度亚组、中度亚组、重度亚组血清HOXA1和SMAD3基因表达依次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8.625、153.360,P<0.001);与预后功能障碍Ⅰ~Ⅱ级亚组比较,Ⅲ级亚组患者血清HOXA1和SMAD3基因表达均明显升高(t=8.274、9.396,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致VD患者血清HOXA1和SMAD3基因表达与MMSE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564、-0.518,P<0.01);血清HOXA1、SMAD3及二者联合预测缺血性脑卒中致VD患者Ⅲ级预后功能障碍的AUC分别为0.772、0.831、0.899,二者联合的AUC大于单项指标(Z/P=2.001/0.045、2.116/0.034)。结论HOXA1和SMAD3基因表达与缺血性脑卒中所致VD患者认知功能和预后密切相关,且血清HOXA1和SMAD3基因表达在缺血性脑卒中所致VD患者预后功能障碍的预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 同源异性盒基因A1 smad家族成员3
下载PDF
Smads基因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2
作者 杨晓 黄培堂 黄翠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45-150,共6页
转化生长因子 -β( TGF-β)超家族通过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移行和凋亡而在脊椎动物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 SMAD家族是一类新发现的 TGF-β信号的细胞质内介导者 ,它们可将TGF- β信号直接从细胞膜转导入细胞核内 .受体激活的 SMAD... 转化生长因子 -β( TGF-β)超家族通过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移行和凋亡而在脊椎动物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 SMAD家族是一类新发现的 TGF-β信号的细胞质内介导者 ,它们可将TGF- β信号直接从细胞膜转导入细胞核内 .受体激活的 SMADs被特导性的细胞表面受体磷酸化后 ,与通用介导分子 SMAD4相互作用形成异源三聚体 ,转移至细胞核内并激活靶基因的转录 .抑制型 SMADs通过负反馈途径阻断或减弱 TGF- β信号 .SMADs通过与 TGF- β配体应答的启动子序列及其它转录因子和辅助活化因子相互作用而调节转录 .通过同源重组在小鼠中定位敲除Smads基因的研究已经开始揭示 SMADs分子在脊椎动物发育过程中的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 信号转导 smadS 体内转导 脊椎动物 发育
下载PDF
红景天甙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CBP、Smad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曾维政 吴晓玲 +2 位作者 蒋明德 王丕龙 褚桂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1-345,共5页
目的:研究红景天甙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CBP、Smad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SD大鼠90只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和红景天甙干预组(T组).以CCl4SC诱导肝纤维化,T组在造模同时给予红景天甙溶液ip.HE和Masson染色观察... 目的:研究红景天甙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CBP、Smad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SD大鼠90只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和红景天甙干预组(T组).以CCl4SC诱导肝纤维化,T组在造模同时给予红景天甙溶液ip.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胶原沉积情况,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Smad 3,Smad 7和CBP基因表达. 结果:T组肝脏组织学积分减少(2.1±0.3 vs 3.6±0.8, P=0.041),胶原平均面积显著减少(1 38±66 vs 691±189 μm2,P=0.046);肝脏Smad 7蛋白表达阳性率增加[(4.27±0.43)%vs(2.86±0.86)%,P=0.035, P<0.05];Smad 3mRNA表达阳性率减少(0.18±0.03 vs 0.62±0.23,P=0.026),CBP mRNA表达吸光度值亦明显减少(0.092±0.032 vs 0.235±0.025,P=0.00012). 结论:红景天甙能有效抑制Smad 3和CBP基因表达, 促进Smad 7表达,从而干扰肝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甙 肝纤维化 肝组织 CBP smad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Smads基因表达状况及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吴晓玲 曾维政 +2 位作者 蒋明德 秦建平 徐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37-1041,共5页
目的:研究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Smad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8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2组:正常组(C组,n=40)和模型组(M组,n=40).以CCl4sc法诱导肝纤维化,HE和VG胶原染色观察肝脏胶原沉积情况,原位杂交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肝... 目的:研究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Smad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8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2组:正常组(C组,n=40)和模型组(M组,n=40).以CCl4sc法诱导肝纤维化,HE和VG胶原染色观察肝脏胶原沉积情况,原位杂交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Smads分子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M组大鼠肝脏组织学积分显著增加(3.29±0.68vs0,P<0.05),平均胶原面积显著增加(290.86±89.37μm2vs56.12±21.45μm2,P<0.01),肝组织Smad4蛋白表达率较C组明显增加(4.27%±0.43%vs2.86%±0.86%,P<0.05),而Smad7蛋白表达虽然增加,但水平低下;Smad3mRNA表达A值明显增加(0.167±0.092vs0.010±0.002,P<0.05),Smad4mRNA表达A值也明显增加(0.241±0.098vs0.021±0.004,P<0.05),Smad6、Smad7mRNA虽然增加,但表达水平仍然低下.结论: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存在肝脏Smads分子表达水平的比例失调,TGF-Smad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smad基因 原位杂交法 大鼠 免疫组化法
下载PDF
小鼠Smad3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小鼠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程萱 徐晓玲 +3 位作者 沈善祥 周江 邓初夏 杨晓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8,共5页
采用PCR获得的Smad3cDNA片段作为探针筛选小鼠脑cDNA文库 .克隆了小鼠全长的Smad3基因 .对小鼠Smad3基因的全编码区进行了序列测定 .结果表明 ,小鼠SMAD3与人SMAD3氨基酸同源性高达 99% .与小鼠Smad2基因相比 ,碱基同源性高达 91 8% .No... 采用PCR获得的Smad3cDNA片段作为探针筛选小鼠脑cDNA文库 .克隆了小鼠全长的Smad3基因 .对小鼠Smad3基因的全编码区进行了序列测定 .结果表明 ,小鼠SMAD3与人SMAD3氨基酸同源性高达 99% .与小鼠Smad2基因相比 ,碱基同源性高达 91 8% .Northern杂交显示 ,Smad3基因在小鼠胚胎发育和各成体器官中普遍表达 .原位杂交显示 ,Smad3基因表达在小鼠胚胎期E16 5d的软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smad3基因 表达模式 同源性 基因克隆
下载PDF
转染Smad7基因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对Ⅰ、Ⅲ型胶原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6
6
作者 于鸿 陈琦 +2 位作者 刘晔 赵仲华 郭慕依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Smad7基因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sC)Ⅰ、Ⅲ型胶原(ColⅠ、ColⅢ)表达的影响,为试图运用Smad7对肾纤维化进行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经脂质体介导将含有Smad7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大鼠MsC,用G418筛选及Northern blot、Western b... 目的探讨Smad7基因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sC)Ⅰ、Ⅲ型胶原(ColⅠ、ColⅢ)表达的影响,为试图运用Smad7对肾纤维化进行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经脂质体介导将含有Smad7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大鼠MsC,用G418筛选及Northern blot、Western blot法鉴定;又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阳性MsC克隆ColⅠ、ColⅢ表达改变。结果成功建立稳定高表达Smad7的阳性MsC克隆(S-22与S-26),并证实两阳性MsC克隆ColⅠ及ColⅢ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被明显抑制,其中S-22克隆ColⅠ及ColⅢmRNA表达分别降低47%和56%,其蛋白表达分别降低65%和54%。结论Smad7可能通过抑制组织内ColⅠ及ColⅢ的生成而起到减轻肾纤维化进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细胞 smad 7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下载PDF
KLF4基因沉默大鼠肝星状细胞中Smad 2、3、7 mRNA及蛋白表达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涛 牛丽娟 +4 位作者 刘文宣 杨磊 李曼 曹丹丹 刘殿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1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Kruppel样因子4(KLF4)基因沉默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中Smad 2、3、7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并构建针对大鼠KLF4基因的3个干扰质粒(p GPU6-1、p GPU6-2、p GPU6-3),将质粒转染HSC-T6细胞,检测KLF4 mRNA及蛋白,筛选出... 目的观察Kruppel样因子4(KLF4)基因沉默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中Smad 2、3、7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并构建针对大鼠KLF4基因的3个干扰质粒(p GPU6-1、p GPU6-2、p GPU6-3),将质粒转染HSC-T6细胞,检测KLF4 mRNA及蛋白,筛选出沉默效果最好的重组质粒用于后续实验。将HSC-T6细胞分为A、B、C、D组,A组常规培养细胞;B组在培养液中加入TGF-β_1 50 ng/m L;C组转染重组质粒p GPU6-3;D组转染干扰质粒p GPU6-3 24 h后,再加入TGF-β_1 50 ng/m L。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的Smad2、Smad3、Smad7mRNA。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的Smad2、Smad3、Smad7蛋白和磷酸化Smad2、3(p-Smad2、3)蛋白。结果 B、D组细胞中Smad2、Smad3、Smad7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A组,C组细胞中Smad7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A组(P均<0.05)。C组、D组细胞中p-Smad2、p-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A组,Smad7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A组(P均<0.05)。B组细胞中Smad2、p-Smad2、Smad3、p-Smad3、Smad7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A组(P均<0.05)。结论 KLF4基因沉默后,HSC-T6细胞(包括被TGF-β_1激活的HSC-T6)中p-Smad2、p-Smad3蛋白表达下调,Smad7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抑制KLF4基因表达可能有抗纤维化作用,作用机制与抑制TGF-β_1/Smad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uppel样因子4基因 人肝星状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 基因沉默 肝纤维化
下载PDF
TGFβ1对转染Smad4/Smad7基因的大鼠系膜细胞Ⅰ、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杨琛 戴璐 +4 位作者 黄瑾 刘学光 陈琦 张秀荣 郭慕依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5-118,F002,共5页
目的 探讨Smad4 /Smad7信号蛋白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用下对大鼠系膜细胞 (MsC)Ⅰ、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经脂质体介导分别将Smad4 /Smad7基因瞬时转染体外培养的大鼠MsC ,并用免疫荧光、RT 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其转... 目的 探讨Smad4 /Smad7信号蛋白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用下对大鼠系膜细胞 (MsC)Ⅰ、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经脂质体介导分别将Smad4 /Smad7基因瞬时转染体外培养的大鼠MsC ,并用免疫荧光、RT 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其转染成功与否 ;再用Westernblot法分别观察转基因MsC及其在TGFβ1作用下 ,其Ⅰ、Ⅳ型胶原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 与转染空载体的MsC相比较 ,转染Smad4基因的MsC ,其Ⅰ、Ⅳ型胶原蛋白表达分别增强 1.2和 1.8倍 ,经TGFβ1作用后升高 1.8和 3.3倍 (P <0 .0 1) ;而转染Smad7基因的MsC ,其Ⅰ、Ⅳ型胶原蛋白表达分别下降 1.4和 1.9倍 ,经TGFβ1作用后则降低 1.7和 2 .4倍 (P <0 .0 1)。 结论 TGFβ1/Smad信号通路可从正反两方面调节MsC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转染 smad4/smad7基因 大鼠 系膜细胞 Ⅰ、Ⅳ型胶原 表达
下载PDF
腺病毒载体介导Smad3基因在秦川牛前体脂肪细胞中的过表达和沉默 被引量:4
9
作者 张乐 宁越 +2 位作者 李佩韦 王洪宝 昝林森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40-1850,共11页
旨在通过在秦川牛前体脂肪细胞中过表达和沉默Smad3基因,探讨其在秦川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从而为阐明TGF-β信号通路在牛脂肪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Ad5腺病毒改建的AdMaxTM重组腺病... 旨在通过在秦川牛前体脂肪细胞中过表达和沉默Smad3基因,探讨其在秦川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从而为阐明TGF-β信号通路在牛脂肪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Ad5腺病毒改建的AdMaxTM重组腺病毒包装系统成功重组获得了过表达腺病毒pDC316-EGFP-bSMAD3和干扰腺病毒pDC316-EGFP-ShRNA-bSMAD3-1405。感染牛前体脂肪细胞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Smad3基因及脂肪形成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将获得的具有较高滴度的过表达腺病毒pDC316-EGFP-bSMAD3感染秦川牛前体脂肪细胞3、6、9d后,分别较对照组Smad3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了1 031、1 286、633倍(P<0.001)。与对照组相比,高滴度干扰腺病毒pDC316-EGFP-ShRNA-bSMAD3-1405感染牛前体脂肪细胞3、6、9d后,Smad3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下调了70%、55%、57%(P<0.01)。油红O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结果均证明,Smad3基因抑制了前体脂肪细胞脂质积累并促使标志基因PPARγ、FABP4、C/EBPα和C/EBPβ的表达显著下调。综上所述,腺病毒载体介导体外表达载体可以成功的实现Smad3基因在秦川牛前体脂肪细胞中的过表达和沉默,并对秦川牛前体脂肪细胞的成脂分化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牛 smad3基因 前体脂肪细胞 腺病毒载体
下载PDF
荣昌猪BMP15基因通过TGF-βRⅡ激活SMAD4信号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易华山 马鲜平 +6 位作者 赵瑶 朱飘 刘骁 邓博远 吴昕炜 朱丹 崔燕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54-762,共9页
本研究旨在阐明荣昌猪BMP15基因在荣昌猪性成熟前不同发育期的表达特性及其与SMADs信号相关基因的表达关系。采集1月龄、3月龄及5月龄荣昌猪卵巢组织,利用qRT-PCR及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法分析荣昌猪不同月龄卵巢组织内BMP15基因表达及... 本研究旨在阐明荣昌猪BMP15基因在荣昌猪性成熟前不同发育期的表达特性及其与SMADs信号相关基因的表达关系。采集1月龄、3月龄及5月龄荣昌猪卵巢组织,利用qRT-PCR及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法分析荣昌猪不同月龄卵巢组织内BMP15基因表达及细胞定位特征;利用5月龄卵巢活组织添加重组人BMP15蛋白及TGF-β受体抑制剂(LY215799和LY2109761),应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析BMP15及SMADs信号通路相关基因SMAD2、SMAD3、SMAD4、SMAD7、TGF-β1、TGF-β2、TGF-β3、TGF-βRⅠ和TGF-βRⅡ表达特征及BMP15/SMADs信号通路。结果表明:从1月龄至5月龄,随着荣昌猪生长发育,卵巢组织内BMP15基因mRNA表达量呈上调表达(P<0.05);石蜡切片免疫荧光试验表明,5月龄卵巢组织卵母细胞周围颗粒细胞内存在BMP15蛋白荧光信号;从3月龄至5月龄的卵巢组织内BMP15、SMAD4、TGF-β1及TGF-βRⅡ基因在mRNA水平呈上调表达(P<0.05),而SMAD2、TGF-β2及TGF-βRⅠ呈下调表达(P<0.05);通过5月龄卵巢活组织添加重组人BMP15蛋白、TGF-βRⅠ/Ⅱ及TGF-βRⅠ受体抑制剂培养,发现TGF-βRⅠ/Ⅱ抑制剂(LY2109761)明显抑制TGF-βRⅡ受体蛋白的表达,TGF-βRⅠ抑制剂(LY2157299)不能抑制TGF-βRⅡ受体蛋白的表达。上述结果表明,荣昌猪BMP15基因在荣昌猪性成熟前的卵巢组织内呈上调表达,SMAD4、TGF-β1及TGF-βRⅡ也呈上调表达。本试验研究表明BMP15基因通过TGF-βRⅡ介导SMAD4信号分子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荣昌猪BMP15基因在卵泡发育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昌猪 BMP15 smad 卵母细胞 TGF-β
下载PDF
绵羊SMAD 4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丹 张新玉 +5 位作者 付佳棋 贾琪 张双双 崔成都 张立春 孙福亮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783-4792,共10页
【目的】克隆绵羊SMAD同源物4(SMAD4)基因并探究其在绵羊中的生物学功能,为研究SMAD 4基因在毛囊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小尾寒羊皮肤组织cDNA为模板,PCR扩增SMAD 4基因CDS区并克隆测序,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克隆绵羊SMAD同源物4(SMAD4)基因并探究其在绵羊中的生物学功能,为研究SMAD 4基因在毛囊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小尾寒羊皮肤组织cDNA为模板,PCR扩增SMAD 4基因CDS区并克隆测序,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MAD 4基因在小尾寒羊和新吉细毛羊心脏、肝脏、脾脏、肾脏、皮肤和肌肉中的表达量。【结果】试验成功克隆小尾寒羊SMAD 4基因CDS区,长1662 bp,编码553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绵羊SMAD 4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山羊和牦牛的亲缘关系最近,与鸡的亲缘关系最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SMAD4蛋白为不含信号肽的非跨膜蛋白,存在磷酸化和糖基化位点,属于亲水性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SMAD4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与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一致;蛋白互作分析显示,SMAD4蛋白与SMAD2、SMAD1、TGFBR1、TGFBR2、SMAD3等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MAD 4基因在绵羊中广泛表达;与新吉细毛羊相比,小尾寒羊心脏、脾脏和皮肤中SMAD 4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0.05),而肺脏和肌肉中SMAD 4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试验成功克隆绵羊SMAD 4基因CDS区,该基因在绵羊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小尾寒羊和新吉细毛羊心脏、脾脏、皮肤、肺脏和肌肉中存在显著差异。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探究绵羊SMAD 4基因调控毛囊发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smad 4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表达
下载PDF
TGFβ1与Smad 4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朋 曾维政 +4 位作者 苏晓妹 孙伟张 谭艳 谭勇 张伶 《实用癌症杂志》 2009年第5期473-476,共4页
目的探讨TGFβ-Smad信号通路中TGFβ1与Co-Smad(Smad 4)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及原位杂交法(ISH),检测41例肝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TGFβ1、Smad 4蛋白、Smad 4 mRNA的表达,以5例外伤性肝破裂手术切除... 目的探讨TGFβ-Smad信号通路中TGFβ1与Co-Smad(Smad 4)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及原位杂交法(ISH),检测41例肝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TGFβ1、Smad 4蛋白、Smad 4 mRNA的表达,以5例外伤性肝破裂手术切除标本作为正常对照。比较HCC组与对照组及HCC癌旁中TGFβ1与Smad 4蛋白、Smad 4 mRNA表达的差异,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中TGFβ1呈阴性表达,Smad 4蛋白、Smad 4 mRNA均呈阳性表达;HCC组织中TGFβ1阳性表达率为78.0%(32/41),癌旁组织中为95.1%(39/41),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Smad 4蛋白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8.8%(20/41),在癌旁组织中为78.0%(32/41),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mad 4 m RNA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1.2%(21/41),在癌旁组织中为73.1%(30/41),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肝组织比较,HCC组织中Smad 4蛋白和Smad 4 mRNA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降低(P<0.05);Ⅰ、Ⅱ级HCC组织与Ⅲ、Ⅳ级HCC组织Smad 4 m RNA阳性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Ⅲ、Ⅳ级阳性表达率较Ⅰ、Ⅱ级降低;Smad 4蛋白的阳性面积百分比、光密度及Smad 4 m RNA的阳性面积百分比癌旁组织均显著高于HCC组织(P均<0.05)。HCC组织中Smad 4蛋白、Smad 4 m RNA表达与TGF-β1表达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TGFβ1过表达、Smad 4表达缺失可能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TGFΒ1基因 smad 4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下载PDF
Smad及其结合蛋白在TGFβ信号传导中的功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海霞 朱大海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9-483,共5页
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细胞因子在细胞生长发育和分化、物质代谢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多功效性决定在细胞内必然存在复杂的TGF β信号传导通路。Smad是TGF β超家族信号传导的下游因子,介导TGF β信号从胞质中传入细胞核,特... 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细胞因子在细胞生长发育和分化、物质代谢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多功效性决定在细胞内必然存在复杂的TGF β信号传导通路。Smad是TGF β超家族信号传导的下游因子,介导TGF β信号从胞质中传入细胞核,特异性调节TGF β靶基因的表达。最近的研究发现与Smad结合的蛋白因子,包括转录因子、活化因子和抑制因子等在Smad特异性识别和调控TGF β靶基因表达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Smad通过与不同蛋白因子相结合形成复合体调控TGF β靶基因的表达可能是TGF β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 结合蛋白 信号传导 转化生长因子Β 细胞
下载PDF
Smad3在TGF-β1诱导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邓长柏 杨作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2792-2794,共3页
目的探讨TGF-β1及其信号转导分子Smad3在肌成纤维细胞(C2C12)增殖中的作用。方法TGF-β1作用C2C12细胞,对Smad3基因进行RNA干扰,用[3H]测定法检测TGF-β1诱导的C2C12细胞增殖。结果0、1、5和10ng/mLTGF-β1作用C2C12细胞后,其[3H]值(cp... 目的探讨TGF-β1及其信号转导分子Smad3在肌成纤维细胞(C2C12)增殖中的作用。方法TGF-β1作用C2C12细胞,对Smad3基因进行RNA干扰,用[3H]测定法检测TGF-β1诱导的C2C12细胞增殖。结果0、1、5和10ng/mLTGF-β1作用C2C12细胞后,其[3H]值(cpm/min)分别是(630±17),(907±19),(1493±25),(1808±24),F=3080.499,P=0.000。经200pmol/LsiRNA-Smad3转染24h,再用5ng/mLTGF-β1作用24h,测定细胞增殖,其[3H]值(cpm/min)分别是(464±30)(空白对照组),(1062±50)(内对照组),(428±38)(实验组),F=412.186,P=0.000。结论TGF-β1通过Smad3信号转导促进C2C12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siRNA-Smad3可以有效地阻断其信号转导而降低C2C12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基因 smad3 转化生长因子Β1 RNA干扰
下载PDF
Smad 4基因在鼻咽癌CNE2细胞中的突变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业臣 黄亚东 +1 位作者 张祥胜 李校堃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研究CNE2细胞中Smad4基因的突变。方法:运用RT-PCR方法从CNE2细胞中克隆人Smad4cDNA序列,然后与正常鼻咽组织及GenBank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NE2细胞中Smad4基因没有发生任何形式的突变。结论:CNE2细胞可能是一种非Smad4突变的... 目的:研究CNE2细胞中Smad4基因的突变。方法:运用RT-PCR方法从CNE2细胞中克隆人Smad4cDNA序列,然后与正常鼻咽组织及GenBank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NE2细胞中Smad4基因没有发生任何形式的突变。结论:CNE2细胞可能是一种非Smad4突变的恶性肿瘤,构建的含有人Smad4编码序列的重组质粒,为今后开展Smad4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 smad 4基因 鼻咽肿瘤 CNE2细胞 DNA突变分析
下载PDF
比较不同方法肝脏靶向性导入抗TGF-β_1 siRNA对肝细胞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涛 黄顺玲 +1 位作者 孙克伟 谭德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目的比较抗TGF-β1 siRNA靶向性进入肝细胞的4种转染方式在抗肝损伤与纤维化及对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影响中的效果差异,并探讨各自的优劣。方法已启动肝组织中的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的50只模型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尾静脉直... 目的比较抗TGF-β1 siRNA靶向性进入肝细胞的4种转染方式在抗肝损伤与纤维化及对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影响中的效果差异,并探讨各自的优劣。方法已启动肝组织中的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的50只模型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尾静脉直接注射组、脂质体包裹组、流体动力学法组和肝动脉插管组,每组10只;将构建的TGF-β1 siRNA质粒分别通过尾静脉直接注射、脂质体包裹、流体动力学法、肝动脉插管等方式导入肝脏靶细胞;分别检测血清指标ALT、AST、HA;取肝组织,HE染色病理检测;RT-PCR技术检测Ⅰ、Ⅲ型胶原、TGF-β1和Smad3 mRNA表达;免疫组化技术检测Ⅰ、Ⅲ型胶原、TGF-β和Smad3蛋白表达。结果抗TGF-β1siRNA质粒经过以上4种导入方法转染入靶细胞,均能有效地阻断大鼠肝组织中的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的传导(P<0.05);4种导入方法比较,肝动脉插管组与脂质体包裹组效果相当(P>0.05),优于尾静脉直接注射组及流体动力学法组(P<0.05),尾静脉直接注射组效果最差(P<0.05)。结论抗TGF-β1siRNA质粒经肝动脉插管途径转染,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外源基因肝脏靶向导入转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靶向性给药 小干扰RNA 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 基因转染
下载PDF
Wistar大鼠smad3 cDNA序列测定及其mRNA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平 熊仁平 +3 位作者 刘苹 赵艳 朱敏 周元国 《感染.炎症.修复》 2008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克隆和测定Wistar大鼠smad3基因部分序列,构建检测Wistar大鼠smad3基因表达的重组质粒标准品并建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方法:提取并培养Wistar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总RNA,逆转录(RT)-PCR扩增,将扩增产... 目的:克隆和测定Wistar大鼠smad3基因部分序列,构建检测Wistar大鼠smad3基因表达的重组质粒标准品并建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方法:提取并培养Wistar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总RNA,逆转录(RT)-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测序分析。用已测定序列的T载体作为标准品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对培养Wistar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smad3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测定Wistar大鼠smad3基因cDNA序列长415bp,其与人、家鼠、小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已被GenBank收录(DQ409172)。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在10^3-10^7拷贝数/μl的标准品梯度稀释范围内相关系数为0.98946。25ng/ml TGF-β1刺激后Wistar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smad3基因表达升高为PBS刺激对照组的1.5倍。结论:获得Wistar大鼠smad3基因序列并成功建立了smad3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为Smad3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3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复方ANBP启动修复基因Ski双向调节TGF-β/Smad对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丽 周忠志 +5 位作者 刘沐琳 陈港军 吉琳 杨乐 岳育民 邢琴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5813-5817,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ANBP(由仙鹤草、藕节、乳香、蒲黄组成)促进全层皮肤缺损小鼠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NBP组,每组随机分为6 h、3 d、7 d、14 d 4个时间点亚组,制备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造模后空白对... 目的探讨复方ANBP(由仙鹤草、藕节、乳香、蒲黄组成)促进全层皮肤缺损小鼠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NBP组,每组随机分为6 h、3 d、7 d、14 d 4个时间点亚组,制备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造模后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ANBP组创面覆盖复方ANBP粉末。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am和Mad同系物(Smad)2/3、Ski基因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TGF-β1、Smad2/3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从造模后6 h开始蛋白表达量逐渐升高,造模后7 d达到峰值,造模后14 d降低;ANBP组从造模后6 h开始蛋白表达量逐渐升高,造模后3 d达到峰值,造模后7~14 d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造模后3 d,ANBP组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造模后14 d,ANBP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TGF-β1蛋白表达量除6 h外,其他各时间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2/3蛋白表达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ki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从造模后6 h开始蛋白表达量逐渐升高,造模后3 d达到峰值,造模后7~14 d逐渐降低;ANBP组从造模后6 h开始到14 d蛋白表达量逐渐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造模后3 d,ANBP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造模后7~14 d,ANBP组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复方ANBP通过启动关键修复基因Ski双向调节TGF-β/Smad通路,从而促进小鼠背部皮肤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愈合 修复基因Ski 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通路 双向调节
下载PDF
Smad6和Smad7基因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云剑 赵景宏 +2 位作者 杨唐俊 张金海 蔡文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 :构建Smad 6和Smad 7基因腺相关病毒 (AAV)载体 ,并转染到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 ,采用BamHI和XhoI双酶分别将pcDNA3中的目的基因Smad6 /flag和Smad 7/flag融合基因片断切出 ,再克隆到质粒pAAV MCS中 ,... 目的 :构建Smad 6和Smad 7基因腺相关病毒 (AAV)载体 ,并转染到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 ,采用BamHI和XhoI双酶分别将pcDNA3中的目的基因Smad6 /flag和Smad 7/flag融合基因片断切出 ,再克隆到质粒pAAV MCS中 ,构建重组质粒pAA Smad 6 /flag和pAA Smad 7/flag。采用磷酸钙沉淀法 ,以重组质粒或pAAV LacZ以及pAAV RC、pHelper共转染HEK2 93细胞 ,产生均有传染性的病毒颗粒。再将此病毒颗粒转染到培养的人肾小管细胞中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Smad 6和Smad 7转移基因的表达。结果 :成功地构建Smad 6和Smad 7基因的腺相关病毒载体 ,并可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Smad 6和Smad 7。结论 :肾小管细胞能稳定、高效表达外源Smad 6和Smad 7,为今后建立Smad 6和Sm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 6 smad 7 腺相关病毒载体 TGF-β 基因转染 肾小管上皮细胞
下载PDF
胰腺上皮内瘤变和胰腺癌中TGF-β/Smads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突变分析
20
作者 郑建明 朱明华 +4 位作者 王炜 刘晓红 陈颖 龚志锦 林万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88-1091,共4页
目的:探讨TGF-β/Smads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胰腺上皮内瘤变和胰腺癌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激光显微切割、PCRSSCP和直接测序技术,检测各级别胰腺上皮内瘤变和胰腺癌组织中TGF-β/Smads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突变。结果:23例胰腺... 目的:探讨TGF-β/Smads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胰腺上皮内瘤变和胰腺癌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激光显微切割、PCRSSCP和直接测序技术,检测各级别胰腺上皮内瘤变和胰腺癌组织中TGF-β/Smads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突变。结果:23例胰腺癌中有2例分别存在Smad4基因(DPC4)第8和第11外显子的纯合性缺失;2例PanIN3病灶和5例胰腺癌中分别存在Smad4基因第8外显子、第11外显子,TβRⅡ基因第3外显子和Smad2基因第1外显子的突变。突变类型包括错义突变、移码突变和多聚腺苷酸A的缺失,且基因改变者的免疫组化结果与之完全一致。结论:TGF-β/Smads信号通路中Smad4基因(DPC4)改变在胰腺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上皮内瘤变 胰腺癌 TGF-β/smads信号通路相关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