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phron-sparing surgery for small renal cell carcinoma
1
作者 Yongsheng Li Shaoxing Zhu Weizhong Cai Shiping Chen Qiyong Li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09年第3期207-211,共5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nephron-sparing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small renal cell carcinoma. Methods: From August 1 997 to October 2008, 48 cases of small renal cell carcinomas were conf...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nephron-sparing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small renal cell carcinoma. Methods: From August 1 997 to October 2008, 48 cases of small renal cell carcinomas were confirm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 and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Of the 48 cases, there was 1 patient with bilateral tumors, 8 with solitary kidney tumors, 1 with unilateral tumor and a damaged contralateral kidney, and 38 with unilateral tumors and a normal contralateral kidney; 9 underwent tumor enucleation and the remaining patients received partial nephrectomy. Results:There were no local tumor recurrences and/or tumor metastasis at a mean followup of 60 months. Conclusion: Confirming conclusions from other centers, we have found that nephron-sparing surgery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small renal cell carcinom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ll renal cell carcinoma nephron-sparing surgery kidney neoplasms
下载PDF
Primary small cell carcinoma of kidney after renal transplantation: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被引量:4
2
作者 Hsiang-Ying Lee Wen-Jeng Wu +5 位作者 Kun-Bow Tsai Jung-Tsung Shen Mei-Yu Jang Hsun-Shuan Wang Shu-Fang Chang Li-Jiun Tsai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5期608-611,共4页
Extrapulmonary small cell carcinoma (EPSCC) is a rare neoplasm comprising 2.5% to 5% of small cell carcinomas (SCCs).Bladder SCC is the most common site of genitourinary tract.Primary renal SCC is extremely rare... Extrapulmonary small cell carcinoma (EPSCC) is a rare neoplasm comprising 2.5% to 5% of small cell carcinomas (SCCs).Bladder SCC is the most common site of genitourinary tract.Primary renal SCC is extremely rare.We report a case of primary SCC of the kidney which is rarely reported in the urinary tract and presents an aggressive clinical picture.A 59-year-old female visited a urologic clinic with complaint of persistent left flank soreness 10 years after undergoing renal transplantation.Abdominal computed tomography showed a left renal pelvis tumor.After the patient received left nephroureterectomy with bladder cuff resection,her pathology results showed SCC.After surgery,she received adjuvant systemic chemotherapy,and her recovery has been uneventful as of 8 months.Primary renal SCC presents with an advanced tumor stage and a short median survival period,therefore early intervention and close follow-up are recommen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DNEY small cell carcinoma (SCC) EXTRAPULMONARY renal pelvis carcinoma
下载PDF
RSK4小分子抑制剂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作用研究
3
作者 马静 彭阳 +2 位作者 许军鹏 刘一雄 范林妮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800-804,共5页
目的核糖体S6蛋白激酶4(RSK4)在肾透明细胞癌中高表达,并与预后相关,提示其可能为肾细胞癌(RCC)恶性进展的关键激酶分子之一,并有望作为一个新的潜在的激酶治疗靶点。方法初步合成并筛选出一个特异性针对RSK4的小分子化合物;利用Western... 目的核糖体S6蛋白激酶4(RSK4)在肾透明细胞癌中高表达,并与预后相关,提示其可能为肾细胞癌(RCC)恶性进展的关键激酶分子之一,并有望作为一个新的潜在的激酶治疗靶点。方法初步合成并筛选出一个特异性针对RSK4的小分子化合物;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加药后RSK4及其下游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核糖体蛋白S6(rpS6)等底物的活性并筛选出一个抑制作用最强的药物;利用Transwell及CCK-8检测加药后RCC细胞系侵袭迁移及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我们前期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库中筛选出对RSK4具有强抑制作用的3个小分子并通过改变结构得到5种药物。经过筛选,体外实验发现CZ-54可以特异性抑制RSK4及其下游rpS6、GSK-3β底物的活性,抑制RSK4后可以显著降低肿瘤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迁移能力。结论RSK4在RCC中高表达,而特异性的小分子激酶抑制剂CZ-54可以抑制RSK4及下游分子的表达,从而降低RCC的增殖及侵袭迁移能力,为临床上晚期及难治性RCC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RSK4 小分子激酶抑制剂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小肾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罗涵云 王元林 +5 位作者 徐述雄 储铸钢 王晓东 姜浩 王强 宋赏 《西部医学》 2023年第1期111-114,120,共5页
目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小肾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21年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小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开放式肾部分切除术)48例和观察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57例。对比两... 目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小肾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21年1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小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开放式肾部分切除术)48例和观察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57例。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肾功能、肌酐水平、生活质量、并发症、切缘阳性及复发/转移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eGFR水平低于术前和观察组(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eGF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肌酐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功能领域、总体健康状况评分比对照组高,症状领域、单项项目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切缘阳性及转移情况(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小肾癌治疗中可行性高,对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均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部分切除术 后腹腔镜 开发性手术 小肾癌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与螺旋CT在小肾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林世鼎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1期72-75,共4页
目的:比较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螺旋CT在小肾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闽清县总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2例疑似小肾癌患者开展研究,先后予以DCE-MRI、多层螺旋CT(MSCT)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D... 目的:比较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螺旋CT在小肾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闽清县总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2例疑似小肾癌患者开展研究,先后予以DCE-MRI、多层螺旋CT(MSCT)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DCE-MRI及MSCT对小肾癌诊断及术前评估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对比各Fuhrman分级者DCE-MRI及MSCT各项参数值情况。结果:病理结果发现,92例疑似患者中阳性60例,阴性32例;DCE-MRI检查发现阳性58例,阴性34例;MSCT检查发现阳性50例,阴性42例。DCE-MRI诊断小肾癌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MS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确诊为小肾癌的60例患者当中,病理分级是Ⅰ级、Ⅱ级的38例作为低级别组,Ⅲ级、Ⅳ级的22例作为高级别组。高级别组在DCE-MRI检查中的K_(ep)、K^(trans)和V_(e)水平高于低级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组在MSCT检查中显示的肿瘤直径长于低级别组,平扫期、皮髓期、实质期和排泄期CT值高于低级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SCT比较,DCE-MRI在小肾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更高,对于开展后续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小肾癌 术前评估 诊断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构建富血供超小肾癌与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鉴别诊断的简易预测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曹娜 黄渤琪 +1 位作者 刘志民 王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构建的简易预测模型对富血供超小肾癌(usRCC)与富血供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fAML)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富血供超小肾肿瘤(直径≤2 cm)的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病理类型将患者分为us...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构建的简易预测模型对富血供超小肾癌(usRCC)与富血供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fAML)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富血供超小肾肿瘤(直径≤2 cm)的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病理类型将患者分为usRCC组33例和mfAML组38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CT影像学表现以及相关CT定量参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对usRCC与mfAML具有鉴别意义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基于CT影像组学的简易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关CT定量参数和简易预测模型对usRCC与mfAML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usRCC组囊变坏死、假包膜征、实质期不均匀强化者占比均高于mfA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RCC组皮质期CT值、皮质期净强化CT值和实质期净强化CT值均高于mfA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皮质期CT值、皮质期净强化CT值、实质期净强化CT值鉴别诊断usRCC与mfAML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2、0.718、0.803。囊变坏死(OR=2.537,95%CI:1.125~4.358)、实质期强化均匀性(OR=3.872,95%CI:1.327~7.259)、实质期净强化CT值(OR=3.593,95%CI:1.290~7.518)均是对usRCC与mfAML具有鉴别意义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这3个CT影像组学变量构建简易预测模型。ROC曲线显示,该模型鉴别诊断usRCC与mfAML的AUC为0.890(95%CI:0.804~0.976),敏感度为87.88%,特异度为76.32%。结论基于CT影像组学构建的简易预测模型对usRCC与mfAML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可为临床制订小肾肿瘤诊疗策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供超小肾癌 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CT影像组学 简易预测模型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鉴别小肾癌与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7
作者 王睿婷 钟莲婷 +4 位作者 潘先攀 陈磊 曾蒙苏 丁玉芹 周建军 《中国临床医学》 2023年第6期940-945,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期相MRI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鉴别小肾癌(small renal cell carcinoma,sRCC)与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fat-poor renal angiomyolipoma,fp-AML)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9例sRCCs与35例最大径≤4 cm的fp-AML... 目的探讨基于多期相MRI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鉴别小肾癌(small renal cell carcinoma,sRCC)与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fat-poor renal angiomyolipoma,fp-AML)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9例sRCCs与35例最大径≤4 cm的fp-AMLs。分别在T_(2)WI(T_(2)),增强前(UP)、皮髓质期(CMP)、实质期(NP)T_(1)WI图像上手工勾画全肿瘤感兴趣区(volume of interest,V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以7∶3划分训练集(n=86)与测试集(n=28),采用t检验、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aximal relevance and minimal redundancy,mRMR)算法、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方法(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进行特征选择,分别建立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价模型的分类性能。结果分别从T_(2)、UP、CMP、NP和4期相整合图像中获得4、12、3、11、15个最优子集特征。基于NP或4期相整合影像组学特征联合LR构建的模型鉴别效能最佳;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分别为0.956、0.986,在测试集中的AUC均为0.881。结论基于多期相MRI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在鉴别sRCC和fp-AML中具有较高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小肾癌 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下载PDF
透明细胞癌可能性评分v1.0和v2.0的应用价值对比
8
作者 郝雨薇 高升 +6 位作者 张潇月 崔梦秋 丁效蕙 王鹤 杨大为 叶慧义 王海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0-806,共7页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癌可能性评分(ccLS)v1.0和v2.0对肾脏实性小肿瘤(SRM)中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经病理证实SRM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检查资料,并收集首都医...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癌可能性评分(ccLS)v1.0和v2.0对肾脏实性小肿瘤(SRM)中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经病理证实SRM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检查资料,并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于2019年1月1日~2021年5月17日行肾脏MR检查的SRM病例。6名放射科医师经ccLS培训后分别运用v1.0和v2.0版本进行独立评分。运用随机效应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合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评估ccLS v1.0和ccLS v2.0诊断ccRCC效能,运用DeLong检验比较两者曲线下面积(AUC)差异。运用加权Kappa检验评价评分结果一致性,并采用Gwet一致性系数对加权Kappa系数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共纳入691例患者(700个肿瘤),其中,男491例(71.1%),女200例(28.9%),年龄54±12岁。对SRM的评分结果显示:6名医师运用ccLS v1.0和v2.0诊断ccRCC的合并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1%、76.8%、77.7%、90.2%、55.7%和80.9%、79.3%、85.1%、93.4%、60.6%。ccLS v1.0和ccLS v2.0诊断ccRCC的合并AUC分别为0.859(95%CI:0.149,0.793)和0.897(95%CI:0.223,0.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cLS v2.0阅片者间一致性稍高于ccLS v1.0(平均κ=0.60和κ=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LS v2.0诊断ccRCC应用价值优于ccLS v1.0,可以考虑用于辅助影像医师日常诊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肾脏小肿瘤 透明细胞癌可能性评分 肾透明细胞癌
下载PDF
转录通读环状RNA rt-circ-HS促进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和肾癌细胞增殖与侵袭
9
作者 许云屹 苏征征 +8 位作者 郑林茂 张孟尼 谭珺娅 杨亚蓝 张梦鑫 徐苗 陈铌 陈雪芹 周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7-227,共11页
目的:鉴定肾癌细胞中由染色体14q23上相邻基因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和小核RNA激活复合多肽(small nuclear RNA activating complex polypeptide 1,SNAPC1)形成的转录通读RNA及转录通读环状RNA(read-thr... 目的:鉴定肾癌细胞中由染色体14q23上相邻基因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和小核RNA激活复合多肽(small nuclear RNA activating complex polypeptide 1,SNAPC1)形成的转录通读RNA及转录通读环状RNA(read-through circular RNA HIF1α-SNAPC1,rt-circ-HS),研究rt-circ-HS在肾癌细胞及组织样本中的表达、对肾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对其亲本分子HIF1α的调控机制。方法: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Sanger测序检测不同肿瘤细胞中由HIF1α-SNAPC1形成的转录通读RNA和rt-circ-HS的表达。构建不同类型的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组织芯片共437例,用原位杂交检测rt-circ-HS表达。采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和人工过表达质粒干预rt-circ-HS,用细胞计数实验(cell counting kit 8,CCK8)、EdU掺入实验、Transwell细胞迁移和细胞侵袭实验分别检测rt-circ-HS对肾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用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干预rt-circ-HS对亲本分子HIF1α和SNAPC1表达的影响。构建包含rt-circ-HS、HIF1α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与微小RNA 539(microRNA 539,miR-539)结合序列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rt-circ-HS、HIF1α3′UTR与miR-539的结合。结果:发现一个新的rt-circ-HS,由HIF1α外显子(exon)6-SNAPC1 exon 2转录通读本产生,在肾癌细胞786-O中高表达。Sanger测序证实rt-circ-HS全长1144 nt,包括HIF1αexon 2-exon 6和SNAPC1 exon 2-exon 4,是一个新的转录通读环状RNA。原位杂交结果显示,rt-circ-HS在RCC中阳性表达率为67.5%(295/437),在不同类型RCC中表达率不同。发现miR-539是HIF1α的转录后负调控分子;rt-circ-HS作为分子海绵与miR-539结合,竞争性抑制miR-539与HIF1α3′UTR的结合,解除其对HIF1α的转录后负调控作用,促进亲本分子HIF1α表达及肾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结论:rt-circ-HS作为分子海绵结合miR-539,抑制其对HIF1α的负调控作用,促进亲本分子HIF1α表达及肾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通读环状RNA HIF1α-SNAPC1 肾细胞癌 低氧诱导因子1Α 小核RNA激活复合多肽1 微小RNA 539
下载PDF
后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_(1b)期肾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子瀚 曾伟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_(1b)期肾癌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1年1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90医院行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治疗的52例T_(1b)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后腹腔镜辅助下小...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_(1b)期肾癌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1年1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90医院行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治疗的52例T_(1b)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后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25例(小切口组),常规后腹腔镜手术27例(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患侧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手术时间、肾缺血时间、术中失血量、切缘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小切口组与常规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切缘阳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患者在术中肾缺血时间、集合系统破损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患肾eGFR等方面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_(1b)期肾癌,综合了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的优点,可以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术后患侧肾功能的损害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安全可靠,可使患者最大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_(1b)期肾癌 后腹腔镜 保留肾单位手术 小切口技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小肾癌的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1
作者 穆梦娟 于杰 +6 位作者 梁萍 于晓玲 韩治宇 程志刚 刘方义 翟红燕 李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2-627,632,共7页
目的:评估微波消融治疗小肾癌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从2006年4月~2015年10月,我科收治的140例小肾癌患者151个病灶(平均直径2.8±0.8 cm)经超声引导经皮水冷微波消融治疗。小于2 cm的肿瘤使用一根微波消融针,大于... 目的:评估微波消融治疗小肾癌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从2006年4月~2015年10月,我科收治的140例小肾癌患者151个病灶(平均直径2.8±0.8 cm)经超声引导经皮水冷微波消融治疗。小于2 cm的肿瘤使用一根微波消融针,大于或等于2 cm的肿瘤使用2根微波消融针。术后1,3,6月及之后每6个月行超声造影和CT/MRI检查进行随访。并通过时序检验统计分析评估短期及长期效果(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和局部进展率)。结果技术有效率(微波消融后1月增强影像显示完全消融)达到100%(151/151)。1、3、5年局部进展率分别为0.9%、2.0%、7.1%,1、3、5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6%、2.5%、7.9%。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4%、94.8%、89.5%,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8.4%、93.0%,83.1%。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数量(P=0.015)和肿瘤生长模式(P=0.049)是影响患者术后长期疗效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该大样本长期随访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消融治疗肾细胞癌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微波消融 小肾癌
下载PDF
小肾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比较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李维国 阮渊 +6 位作者 朱轶勇 荆翌峰 孙晓文 凡杰 鲁军 夏术阶 唐孝达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B超、KUB+IVP、增强CT、MRI以及超声造影在小肾癌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小肾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小肾癌患者的B超、CT、IVP、MRI检查结果,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中35例患者的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和增强CT结果作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B超、KUB+IVP、增强CT、MRI以及超声造影在小肾癌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小肾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小肾癌患者的B超、CT、IVP、MRI检查结果,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中35例患者的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和增强CT结果作对比研究。结果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诊断小肾癌的准确率分别是:B超81.6%、CT94.7%、MRI87.9%、KUB+IVP23.6%、超声造影97.2%。超声造影与螺旋CT对于小肾癌的诊断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超是筛选小肾癌的首选方法,螺旋增强CT为小肾癌定性、定位诊断提供重要参考,超声造影对小肾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肾癌 诊断 超声造影 CT扫描
下载PDF
小肾癌的螺旋CT诊断 被引量:8
13
作者 丁庆国 陈振湖 +1 位作者 胡春洪 丁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421-424,共4页
目的 :分析小肾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表现 ,探讨其扫描计划。材料和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 1 7个 ,行螺旋CT平扫和皮质期、实质期及肾盂期增强扫描 ,分析其表现。结果 :1 7个癌灶中 ,平扫 1 1个等密度 ,稍高密度及低密度各 3... 目的 :分析小肾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表现 ,探讨其扫描计划。材料和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 1 7个 ,行螺旋CT平扫和皮质期、实质期及肾盂期增强扫描 ,分析其表现。结果 :1 7个癌灶中 ,平扫 1 1个等密度 ,稍高密度及低密度各 3个 ,2个伴斑点样钙化。增强扫描皮质期 7个癌灶与肾皮质增强程度相近 ,1 0个癌灶皮质期增强程度低于肾皮质 ,1 4个癌灶邻近肾皮质显影模糊或中断 ;实质期 ,肾盂期癌灶增强程度下降 ,肾盂期癌灶境界显示清晰 ,1 5个癌灶邻近肾盏或肾盂有受压征象。结论 :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肾癌是非常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扫描计划应包括平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灶 小肾癌 肾盂 螺旋CT 增强扫描 诊断 平扫 中断 显示 斑点
下载PDF
超声及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小肾癌诊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任俊红 郭发金 +3 位作者 王向阳 蒋文莉 马娜 王川予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超声造影以及增强CT在小肾癌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小肾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直径小于4cm肾占位患者的B超、CT检查结果 ,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中20例小肾癌患者的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和增强CT结果作对比研究。结... 目的探讨超声、超声造影以及增强CT在小肾癌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小肾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直径小于4cm肾占位患者的B超、CT检查结果 ,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中20例小肾癌患者的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和增强CT结果作对比研究。结果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诊断小肾癌的准确率分别是:B超78.18%、CT92.73%、超声造影90.00%。超声造影与螺旋CT对于小肾癌的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超是筛选小肾癌的首选方法 ,螺旋增强CT为小肾癌定性、定位诊断提供重要参考,超声造影对小肾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肾癌 超声 超声造影 增强CT
下载PDF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曹国洪 许乙凯 阳红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10期904-907,共4页
目的:评价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小肾癌(≤3cm)的螺旋CT资料及病理结果。结果:21例小肾癌中实性18例,囊实性2例,囊性1例。增强扫描动脉期(皮质期)15例呈明显全瘤性强化,幅度... 目的:评价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小肾癌(≤3cm)的螺旋CT资料及病理结果。结果:21例小肾癌中实性18例,囊实性2例,囊性1例。增强扫描动脉期(皮质期)15例呈明显全瘤性强化,幅度等于或稍高于肾皮质,其中5例轻中度强化,稍低于肾皮质,5例呈不均匀或分隔状强化或边缘强化,1例呈明显边缘强化。静脉期(皮髓质分界期)强化稍低于肾皮质。髓质期及肾盂期强化迅速减退,呈“快进快退”改变。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肾癌的诊断中较常规CT有明显优越性,多数小肾癌动脉期强化明显,实质期强化迅速减退,肾盂期呈更低密度,呈“快进快退”表现,这一强化形式有定性意义;加扫静脉期图像有利于观察小肾癌与正常肾皮质强化模式的区别,避免假阴性或假“驼峰肾”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肾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增强扫描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比较 被引量:14
16
作者 付红 罗晓辉 +1 位作者 王禾 王恺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79-481,共3页
目的探讨3种常用影像学方法(B超、多层螺旋CT、MRI)在小肾癌临床中的应用并比较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病理学证实小肾癌患者的B超、螺旋CT、MRI检查结果,进一步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对3种检查结果作对比研究。结果 3种影像学检查在... 目的探讨3种常用影像学方法(B超、多层螺旋CT、MRI)在小肾癌临床中的应用并比较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病理学证实小肾癌患者的B超、螺旋CT、MRI检查结果,进一步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对3种检查结果作对比研究。结果 3种影像学检查在小肾癌的诊断中准确率分别为:B超82.35%(56/68)、MRl 82.05%(32/39)、螺旋CT 93.85%(61/65),B超及MRI对于小肾癌的诊断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层螺旋CT具有显著优越性,准确率显著高于前两者(P<0.05)。结论临床中可综合应用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B超可用于小肾癌的筛查,MRI对小肾癌集合系统判断及与肾盂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增强CT可作为小肾癌定性、定位诊断最重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肾癌 诊断 B超 螺旋CT MRI
下载PDF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附11例报告)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阳 符厚圣 +2 位作者 康新立 陈湘 陈志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例小肾癌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肿瘤直径2.0~4.0cm,平均3.0cm。观察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阻断方式及时间、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效果。结果 11例...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例小肾癌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肿瘤直径2.0~4.0cm,平均3.0cm。观察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阻断方式及时间、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效果。结果 1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20~160min,平均140min。术中出血50~250mL,平均120mL。肾动脉血流阻断时间25~45min,平均30min。术后住院5~7d,平均6d。11例小肾癌切下肿瘤后的切缘均为阴性。术后随访3~12个月,复查B超、CT均未见肿瘤残留及复发,静脉尿路造影提示患侧残肾功能良好。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替代开放手术治疗小肾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 小肾癌 肾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MSCTA联合术中超声在小肾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宋殿宾 王志勇 +3 位作者 张晶晶 李红阳 马光 刘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联合术中超声在小肾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影像学显示肿瘤直径≤4.0 cm的小肾癌患者55例,其均采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根据术中是否行超声,将其分为超声组(28例)和非...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联合术中超声在小肾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影像学显示肿瘤直径≤4.0 cm的小肾癌患者55例,其均采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根据术中是否行超声,将其分为超声组(28例)和非超声组(27例)。左肾肿瘤33例,右肾肿瘤22例;肿瘤直径为1.5~5.0 cm,平均3.0 cm。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热缺血时间、微小癌灶发现率、术后漏尿、切缘阳性率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功能。结果超声组手术时间少于非超声组(P <0.05),超声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非超声组(P <0.05);超声组术中热缺血时间少于非超声组(P <0.05);中转开放手术例数超声组少于非超声组(P <0.05)。微小病灶检出例数:超声组1例;非超声组0例;术后漏尿例数:超声组0例,非超声组1例。切缘阳性率:超声组为0.0%,非超声组为3.7%。超声组术前、术后患肾GFR分别为(55.1±7.2)和(53.1±7.7)ml/min(P>0.05),非超声组术前、术后患肾GFR分别为(55.8±7.0)和(50.4±6.5)ml/min(P>0.05)。结论术中超声可快速准确的定位肿瘤组织,尽可能的保留肾单位、减少切缘阳性率,有利于术后患肾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肾癌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术中超声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亚雄 杨璐 +2 位作者 党笑坤 朱胜 宋晓东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553-554,共2页
目的探讨小肾癌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以期提高超声对小肾癌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小肾癌患者术前超声检查结果及病例资料,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本组小肾癌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8%(92/96);声像图表现为肾... 目的探讨小肾癌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以期提高超声对小肾癌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小肾癌患者术前超声检查结果及病例资料,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本组小肾癌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8%(92/96);声像图表现为肾实质内均可见异常回声区,其中肾外形改变者72例,CDFI显示瘤体血流丰富者72例,少血流者20例,其中无肾脏外形改变仅表现为血流丰富的小肾癌20例;误诊4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小肾癌的二维声像图及血流分布状况,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小肾癌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小肾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小肾癌3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莫承强 蒋双键 +4 位作者 李柏谋 毛晓鹏 谢晓燕 丘少鹏 吴荣佩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743-747,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小肾癌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行T1a期肾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32例患者,记录年龄、性别、射频消融时间、住院天数、病理结果、术后并发症、术前后血清肌酐值、术前后肿瘤...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小肾癌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行T1a期肾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32例患者,记录年龄、性别、射频消融时间、住院天数、病理结果、术后并发症、术前后血清肌酐值、术前后肿瘤最大径等,观察临床疗效及优势。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平均年龄(60.1±15.4)岁,射频消融治疗时间(16.9±6.7)min,住院天数(2.5±2.0)d,2例(6.3%)出现并发症。消融术前后血清肌酐值、肿瘤最大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15.6(1~5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5例肿瘤复发,首次消融成功率84.4%,予行二次消融后随访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是一种安全有效、对肾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方法,在孤立肾、双肾多发肿瘤、肾肿瘤术后局部复发、不能耐受部分切手术等患者的小肾癌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射频消融 小肾癌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