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电池Sn-Co-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杨绍斌 孟洋 +2 位作者 沈丁 董伟 王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1-504,共4页
以金属锡粉(Sn)、金属钴粉(Co)和乙炔黑为主要原料,综合利用固相烧结和高能球磨的方法制备出Sn-Co-C复合负极材料,采用XRD、SEM、EDS和恒电流充放电等技术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和电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高能球磨处理后,Sn-Co-C复合材料颗... 以金属锡粉(Sn)、金属钴粉(Co)和乙炔黑为主要原料,综合利用固相烧结和高能球磨的方法制备出Sn-Co-C复合负极材料,采用XRD、SEM、EDS和恒电流充放电等技术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和电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高能球磨处理后,Sn-Co-C复合材料颗粒尺寸减小,首次放电容量显著提升,为476.8 m Ah/g;经过30次循环后可逆容量仍保持在394.4 m 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sn-co-c复合材料 固相烧结 高能球磨 负极材料 电性能
下载PDF
明胶对电沉积Sn-Co-C合金工艺的影响
2
作者 陈贞干 陈红辉 +2 位作者 杨基峰 黄小兵 周海容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23,共3页
探讨了在电沉积Sn-Co-C合金工艺体系中,明胶对三元合金工艺及镀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明胶的质量浓度控制在1.0~3.0g/L时,能得到耐蚀性好且光亮平整的Sn-Co-C复合镀层;当其质量浓度低于1.0g/L时,所得镀层非常粗糙且在基体上覆盖非常... 探讨了在电沉积Sn-Co-C合金工艺体系中,明胶对三元合金工艺及镀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明胶的质量浓度控制在1.0~3.0g/L时,能得到耐蚀性好且光亮平整的Sn-Co-C复合镀层;当其质量浓度低于1.0g/L时,所得镀层非常粗糙且在基体上覆盖非常不均匀;当其质量浓度高于3.0g/L时,溶液整体流动性变弱,镀层疏松,耐蚀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sn-co-c合金 电沉积
下载PDF
新型Sn-Co-C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
3
作者 杨绍斌 张建斌 +2 位作者 沈丁 杨红艳 沈婷婷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90-1492,共3页
以Sn粉、钴化合物和炭黑为原料,采用先固相烧结后球磨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Sn-Co-C复合材料。采用XRD、SEM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对材料的电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构分析表明,制备的Sn-Co-C复合材料晶粒尺寸均小于100 nm,属于纳米晶... 以Sn粉、钴化合物和炭黑为原料,采用先固相烧结后球磨的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Sn-Co-C复合材料。采用XRD、SEM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对材料的电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构分析表明,制备的Sn-Co-C复合材料晶粒尺寸均小于100 nm,属于纳米晶复合材料。电化学分析表明,当钴化合物为CoCO3时,制备的Sn-Co-C复合材料的首次脱锂比容量为257 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71.8%,循环25次后容量保持率为65.76%,具有较好的循环性和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Sn—Co-C复合材料 电性能
下载PDF
电沉积法制备Sn-Co-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4
作者 于东岳 张宁 +1 位作者 刘洋 于维平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7年第B11期17-21,共5页
本文分别采用柠檬酸和EDTA作为络合剂在COCl_2,SnCl_4溶液中用电沉积方法制备Sn-Co合金电极,然后在相同条件下在镀液中加入硬碳制备Sn-Co-C复合电极。充放电测试结果显示EDTA作为络合剂时镀层循环性能明显好于柠檬酸,且比容量也较高。Sn... 本文分别采用柠檬酸和EDTA作为络合剂在COCl_2,SnCl_4溶液中用电沉积方法制备Sn-Co合金电极,然后在相同条件下在镀液中加入硬碳制备Sn-Co-C复合电极。充放电测试结果显示EDTA作为络合剂时镀层循环性能明显好于柠檬酸,且比容量也较高。Sn-Co合金电极循环30次比容量保持率达91.6%,加入硬碳的Sn-Co-C复合电极比容量及循环性能较之Sn-Co合金电极都有了较大提高。电子探针结果表明EDTA作为络合剂的Sn-Co-C镀层中Sn、Co、C原子比例分别为61.8401%,22.3788%,12.5409%。SEM观察Sn-Co-C镀层表面为稳定的球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Sn-Co sn-co-c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Layer by layer synthesis of Sn-Co-C microcomposit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lithium ion batteries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向阳 邹幽兰 +2 位作者 杨娟 谢静 王松灿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326-331,共6页
Alloy anodes were studied for pursuing Sn-based microcomposite synthesis, assembly and performance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The self-assembled Sn-Co-C composites with nano-scaled microstructures were prepared via so... Alloy anodes were studied for pursuing Sn-based microcomposite synthesis, assembly and performance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The self-assembled Sn-Co-C composites with nano-scaled microstructures were prepared via solution method and carbothermal technology. The morphology and physical 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The as-prepared materials were assembled to half cell coin for the purpose of discussing the galvanostatic cycling, cyclic voltammetry and rate-capability performance. Results reveal that nanoscaled CoSn 2 alloys covered with Sn and C layer by layer are wrapped by cross-linked porous carbon network to form spherical microstructure. This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Sn-Co-C composites provides a possibl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s of Sn particle aggregation and poor electron transport, and has strong effect on improving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锡基 合成 扫描电子显微镜 循环伏安法 电化学性能 应用
下载PDF
化学还原-球磨法制备Sn-Co-C负极材料
6
作者 许琨 于维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79-80,91,共3页
采用化学还原法得到纳米级Sn-Co粉末,再经过与硬碳粉混合球磨得到Sn-Co-C复合粉体.复合粉体与锂片组成模拟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为558.4 mAh/g,首次充电比容量为338.5 mAh/g;循环30次后,放电比容量保持在348.2 mAh/g,保持率为62.4%;充电... 采用化学还原法得到纳米级Sn-Co粉末,再经过与硬碳粉混合球磨得到Sn-Co-C复合粉体.复合粉体与锂片组成模拟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为558.4 mAh/g,首次充电比容量为338.5 mAh/g;循环30次后,放电比容量保持在348.2 mAh/g,保持率为62.4%;充电比容量保持在335.4 mAh/g,保持率为99.1%.充放电比容量较硬碳提高3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还原 球磨 Sn—Co—C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非晶纳米晶双相结构Sn-Co-C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3
7
作者 曾爱文 刘志坚 +3 位作者 夏建华 李德仁 卢志超 周少雄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8-432,共5页
采用真空气雾化与高能机械球磨法结合,制备SnCoC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操作简单,时间短,易于实现工业化。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检测合金粉末及复合材料的相结构和表面形貌,结果发现碳的引入不会对合金相... 采用真空气雾化与高能机械球磨法结合,制备SnCoC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操作简单,时间短,易于实现工业化。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检测合金粉末及复合材料的相结构和表面形貌,结果发现碳的引入不会对合金相结构产生影响,它以无定形碳形式存在,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合金由晶态向非晶态转变,且颗粒变得均匀,部分颗粒尺寸甚至达到纳米级。将制得材料组装成模拟电池,测试其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球磨20 h的Sn-Co合金比未球磨的合金负极的比容量高且循环更稳定,而将合金与石墨球磨后,所得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一步提高,首次库仑效率最高达90.6%,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66.7%。分析可知:通过将锡钴合金弥散在无定形碳中,获得非晶纳米晶双相结构的SnCoC复合材料。非晶材料的各向同性,能够缓冲Li-Sn在合金化-去合金化过程中产生的结构和电场应力;纳米级尺寸的材料内部空隙多,有利于锂离子的扩散;碳材料除了稳定的结构外还可以提供一定的容量。这些有利因素结合起来,极大改善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 纳米晶 复合材料 sn-co-c负极
原文传递
水热-碳热还原原位合成锂离子电池Sn-Co-C复合负极材料 被引量:1
8
作者 曾小君 付任重 +4 位作者 朱演 吉鹏 陈会琴 陈晨 徐阳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共7页
以纳米二氧化锡、硝酸钴、脲、葡萄糖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原料,通过水热-碳热还原原位制备锂离子电池Sn-Co-C复合负极材料。通过XRD、SEM、EDS和TEM分析表明,原位生成的Sn-Co合金颗粒分布于纳米或微米尺度的碳球和碳纳米棒内部以及微孔... 以纳米二氧化锡、硝酸钴、脲、葡萄糖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原料,通过水热-碳热还原原位制备锂离子电池Sn-Co-C复合负极材料。通过XRD、SEM、EDS和TEM分析表明,原位生成的Sn-Co合金颗粒分布于纳米或微米尺度的碳球和碳纳米棒内部以及微孔碳基体之中。电化学测试表明,在50 m A·g-1电流密度下,Sn-Co-C复合负极材料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602.9 m Ah·g-1和867.1 m Ah·g-1,循环100次后其充放电比容量仍分别保持在350.4 m Ah·g-1和356.6 m Ah·g-1,平均每次放电容量衰减率仅为5.1%。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Sn-Co合金颗粒处于纳米或微米尺度的碳球和碳纳米棒内部以及微孔碳基体之中可以改善其导电性,并可以缓解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所导致的活性物质脱落,提高循环性能和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sn-co-c复合材料 水热法 原位碳热还原 负极
原文传递
电沉积法制备Sn-Co-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被引量:6
9
作者 于东岳 张宁 +1 位作者 刘洋 于维平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22,共3页
分别采用柠檬酸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络合剂在CoCl2、SnCl4溶液中用电沉积方法制备Sn-Co合金电极,然后在相同条件下在镀液中加入硬碳制备Sn-Co-C复合电极。充放电测试结果显示,EDTA作为络合剂时镀层循环性能明显好于柠檬酸,且比容... 分别采用柠檬酸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络合剂在CoCl2、SnCl4溶液中用电沉积方法制备Sn-Co合金电极,然后在相同条件下在镀液中加入硬碳制备Sn-Co-C复合电极。充放电测试结果显示,EDTA作为络合剂时镀层循环性能明显好于柠檬酸,且比容量也较高。Sn-Co合金电极循环30次比容量保持率达91.6%,加入硬碳的Sn-Co-C复合电极比容量及循环性能较之Sn-Co合金电极都有了较大提高。电子探针结果表明,EDTA作为络合剂的Sn-Co-C镀层中Sn、Co、C原子分数分别为61.8401%,22.3788%,12.5409%。SEM观察Sn-Co-C镀层表面为稳定的球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Sn-Co sn-co-c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原文传递
化学还原-球磨法制备Sn-Co-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
10
作者 许琨 于维平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14,共4页
采用化学还原法得到纳米级Sn-Co粉末,再经过与硬碳粉混合球磨得到Sn-Co-C复合粉体。能谱测试表明,样品Sn、Co、C原子分数分别为3.89%、1.47%、94.64%。SEM观察显示,50-100 nm锡钴微粒附着在片状的硬碳颗粒上。复合粉体与锂片组成模拟电... 采用化学还原法得到纳米级Sn-Co粉末,再经过与硬碳粉混合球磨得到Sn-Co-C复合粉体。能谱测试表明,样品Sn、Co、C原子分数分别为3.89%、1.47%、94.64%。SEM观察显示,50-100 nm锡钴微粒附着在片状的硬碳颗粒上。复合粉体与锂片组成模拟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为558.4 mAh/g,首次充电比容量为338.5 mAh/g。3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保持在348.2 mAh/g,保持率为62.4%;充电比容量保持在335.4 mAh/g,保持率为99.1%。充放电比容量较硬碳提高3倍左右。由分析放电曲线可知,第一次放电后在电极表面形成了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循环一次后该膜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还原 球磨 sn-co-c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原文传递
锂离子电池微孔Sn-Co-C负极的制备及其性能
11
作者 东栋 于维平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10,共5页
采用模板-电沉积法制备锂离子电池Sn-Co-C微孔负极。首先,采用聚合法制备PS球乳液。然后,再以柠檬酸、EDTA为络合剂,CoCl2、SnCl4为主盐,添加甲酸和PS球乳液的电解液中,电沉积制备Sn-Co-C微孔复合电极材料。随后采用EDS、XRD和SEM分析... 采用模板-电沉积法制备锂离子电池Sn-Co-C微孔负极。首先,采用聚合法制备PS球乳液。然后,再以柠檬酸、EDTA为络合剂,CoCl2、SnCl4为主盐,添加甲酸和PS球乳液的电解液中,电沉积制备Sn-Co-C微孔复合电极材料。随后采用EDS、XRD和SEM分析其元素成分、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最后采用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测试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电极表面的微孔可以缓解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所导致的活性物质脱落,提高循环性能和寿命。Sn-Co-C负极组成的电池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705.4和1105 mA.h.g-1,循环126次后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393.3和403.2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 sn-co-c复合电极 锂电池
原文传递
锂离子电池锡钴和锡钴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沈丁 杨绍斌 张淑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92-1896,共5页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锡钴二元合金和锡钴碳三元复合材料的结构、电化学性能、反应机理及制备方法。改善锡基材料的循环性能主要有3个途径:元素多元化,减小颗粒粒度,无定形化。仅靠上述单一途径很难达到产业化对循环性能的要求,因此多种途...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锡钴二元合金和锡钴碳三元复合材料的结构、电化学性能、反应机理及制备方法。改善锡基材料的循环性能主要有3个途径:元素多元化,减小颗粒粒度,无定形化。仅靠上述单一途径很难达到产业化对循环性能的要求,因此多种途径联合运用成为解决循环性能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锡钴合金 锡钻碳复合材料 无定形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Sn-Co/C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成志博 侯贤华 +3 位作者 邹小丽 胡社军 岳敏 黄友元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58,共4页
采用高温碳化裂解技术和高能球磨处理制备了改性的高容量Sn-Co/C负极复合材料.采用XRD、SEM、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等技术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和电话线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高能球磨处理后,Sn-Co/C出现非晶、纳米晶的混合组织.电极的首次... 采用高温碳化裂解技术和高能球磨处理制备了改性的高容量Sn-Co/C负极复合材料.采用XRD、SEM、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等技术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和电话线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高能球磨处理后,Sn-Co/C出现非晶、纳米晶的混合组织.电极的首次放电和充电容量分别为1 098.9和771.3 mAh/g,经100次循环后可逆容量仍保持在425.1 mAh/g.稳定后平均容量衰减率为0.18%.改性的Sn-Co/C具有更高的锂离子扩散系数,提高了合金材料的充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Co C负极材料 纳米结构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Sn_(0.35-0.5x)Co_(0.35-0.5x)Zn_xC_(0.30)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绍斌 沈丁 李强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2,共7页
采用固相烧结和球磨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Sn_(0.35-0.5x)Co_(0.35-0.5x)Zn_xC_(0.30)(摩尔分数x分别为0,0.05,0.10,0.15和0.20),考察了Zn添加量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烧结粉末样品的XRD分析表明,随着Zn含... 采用固相烧结和球磨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Sn_(0.35-0.5x)Co_(0.35-0.5x)Zn_xC_(0.30)(摩尔分数x分别为0,0.05,0.10,0.15和0.20),考察了Zn添加量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烧结粉末样品的XRD分析表明,随着Zn含量的增多,在CoSn主相基础上,先形成少量CoSn_2相,随后形成少量Co_3Sn_2,Zn和Sn相。大部分Zn原子固溶于CoSn相。电性能分析表明,随着Zn含量的增加,首次放电容量和充放电效率都呈现先增加而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当x=0.15时,首次放电容量和充放电效率都接近最大值,分别为343 mA·h/g和73.8%;经过25 cyc充放电后放电容量保持了首次放电容量的87.6%。这表明Zn原子固溶引起的晶格畸变和多种相生成导致相界数量的增多,加快了Li^+动力学扩散速度,从而显著改善了电化学性能。选择烧结粉末样品Sn_(0.275)Co_(0.275)Zn_(0.15)C_(0.30)进行球磨,晶粒和颗粒的细化使样品的放电容量显著提升,但对首次放电效率和循环性能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sn-co-c Zn添加 固相烧结 球磨
原文传递
SnCo_(1-x)Y_x/C纳米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绍斌 杨红艳 +2 位作者 沈丁 张建斌 董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95-1299,共5页
采用先烧结后球磨的方法制备SnCo1-xYx/C(x=0,0.03,0.1,0.3,0.5)纳米晶负极材料,考察了Y添加量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构分析表明,SnCo/C是由CoSn相和炭黑组成,对于SnCo1-xYx/C,当x=0.03时,出现了CoSn2相,当Y含量较高时,出现... 采用先烧结后球磨的方法制备SnCo1-xYx/C(x=0,0.03,0.1,0.3,0.5)纳米晶负极材料,考察了Y添加量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构分析表明,SnCo/C是由CoSn相和炭黑组成,对于SnCo1-xYx/C,当x=0.03时,出现了CoSn2相,当Y含量较高时,出现了Sn和Y2O3,CoSn与CoSn2相以纳米晶尺度均匀分布在颗粒中。少量Y固溶于CoSn和CoSn2相以及存在于它们的晶界或相界,其余大部分Y与O形成Y2O3分布在颗粒边缘。电化学分析表明,随着Y含量的增加,SnCo1-xYx/C的首次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x=0.1时,放电容量接近最大值,为378mA·h/g,循环性能达到最大值,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8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co-c Y 纳米晶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原文传递
电沉积制备锡钴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宁 于维平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13,共5页
采用电沉积法把Sn、Co原子沉积在硬碳颗粒上得到Sn-Co-C复合负极材料,然后球磨。XRD分析表明复合粉体由Sn、Co2C、CoSn2和C组成。电子探针测试表明试样中Sn、Co、C原子分数分别为2.9145%,0.6921%,95.3879%。SEM观察显示,锡钴粒子尺寸为5... 采用电沉积法把Sn、Co原子沉积在硬碳颗粒上得到Sn-Co-C复合负极材料,然后球磨。XRD分析表明复合粉体由Sn、Co2C、CoSn2和C组成。电子探针测试表明试样中Sn、Co、C原子分数分别为2.9145%,0.6921%,95.3879%。SEM观察显示,锡钴粒子尺寸为50~100nm,沉积在片状的硬碳颗粒上。试样与锂片组成模拟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为551.5mAh/g,充电比容量为309.4mAh/g。循环5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319.6mAh/g,充电比容量保持在281.6mAh/g。交流阻抗测试表明,在第一次放电后形成了固体电解质层膜,但循环一次后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球磨 sn-co-c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原文传递
模板—电沉积法制备锡钴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玺 于维平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24,共5页
以柠檬酸、EDTA为络合剂,CoCl2、SnCl4为主盐的基础电解液,首先在基础电解液中加入硬碳制备Sn-Co-C复合电极材料。SEM观察表明获得的Sn-Co-C复合电极表面为镶嵌C小颗粒的菜花状结构,C物理夹杂在Sn-Co合金中,硬碳的引入使得电极材料的循... 以柠檬酸、EDTA为络合剂,CoCl2、SnCl4为主盐的基础电解液,首先在基础电解液中加入硬碳制备Sn-Co-C复合电极材料。SEM观察表明获得的Sn-Co-C复合电极表面为镶嵌C小颗粒的菜花状结构,C物理夹杂在Sn-Co合金中,硬碳的引入使得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得到提高,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563.8和763.2 mA.h/g,而经过50次循环后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400.3和416.2 mA.h/g。然后,在基础电解液中加入甲酸,在聚苯乙烯微球(PS)为模板的辅助下制备孔状结构Sn-Co-C复合材料。获得的材料中Sn、Co、C的原子比分别为36.87%,2.82%,20.61%。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孔状结构的Sn-Co-C电极表现出更好的循环性能,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821.1和946.6 mA.h/g,循环第50次后充放电比容量为401和457.6 mA.h/g,循环第60次后充放电比容量为349.7和401.5 mA.h/g,放电比容量达到400 mA.h/g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电沉积 sn-co-c复合电极 孔状结构
原文传递
锂离子电池锡-金属-碳复合负极材料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浩文 马大千 +3 位作者 俞晓辉 杨红艳 孙艳丽 许鑫华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10-1122,共13页
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但由于其嵌锂容量低,已不能满足动力电池快速发展的需求。而锡可以与锂形成合金,有可能取代石墨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是单纯的金属锡在电池循环过程中发生巨大的体积变化... 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但由于其嵌锂容量低,已不能满足动力电池快速发展的需求。而锡可以与锂形成合金,有可能取代石墨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是单纯的金属锡在电池循环过程中发生巨大的体积变化,容易导致电极材料的粉化。而碳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储锂性能。为了充分发挥金属锡和碳材料的优势,锡-碳(Sn-C)复合材料得到了广泛研究。本文详细介绍了无定型碳、石墨(G)、石墨烯(GP)、碳纳米管(CNT)、碳纳米纤维(CNF)等碳材料作为惰性的导电基体与锡形成的二元复合物,阐述了锡与其它金属(M)形成的碳基三元、多元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通过总结近些年对锡碳复合物结构与性能的研究,相信多元复合和多种结构的应用是提高锡-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关键。其中,以Sn-Co-C为基础的多元复合负极材料最有可能走向市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锡碳复合物 金属 锡-钴-碳
原文传递
Facile hydrothermal and sol-gel synthesis of novel Sn-Co/C composite as superior anodes for Li-ion batteries 被引量:1
19
作者 Xiaoli Zou Xianhua Hou +3 位作者 Zhibo Cheng Yanling Huang Min Yue Shejun H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4年第23期2875-2881,共7页
As an anode material in lithium ion battery,the Sn-Co/C composite electrode material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and sol-gel methods,respectively.The resultant composites were mainly composed o... As an anode material in lithium ion battery,the Sn-Co/C composite electrode material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and sol-gel methods,respectively.The resultant composites were mainly composed of Sn-based oxides,nanometer Sn-Co alloy and carbon.Carbon and Co,acting as buffer materials,can accommodate to the large volume change of active Sn during the discharge-charge process,thus improving the cycling stability.Although charge/discharge curves revealed the excellent cycle performance for samples synthesized by both methods,composites obtained by the sol-gel showed a better dispersion effect of nanoparticles on the carbon matrix and possessed much more improved stable capacity with*624.9 mAh g-1over 100 cycles and that by hydrothermal method only exhibited*299.3 mAh g-1.Therefore,the Sn-Co/C composites obtained by sol-gel synthesis method could be a perfect candidate for anode material of Li-ion storage batt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锂离子电池 合成样品 阳极材料 凝胶法 水热法 溶胶 循环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