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Social Phobia among College Students:The Mediating Effect of 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Perfectionism
1
作者 Shuai Lv Zhaojun Chen +3 位作者 Jian Mao Hui Wang Peibo Wu Yujuan Ha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2024年第6期491-498,共8页
Objectives: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self-esteem(SE)and their social phobia(SP),as well as the mediating role of 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FNE)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perfectionism.M... Objectives: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self-esteem(SE)and their social phobia(SP),as well as the mediating role of 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FNE)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perfectionism.Methods:A convenience sampling survey was carried out for 1020 college students from Shandong Province of China,utilizing 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self-esteem,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perfectionism,and social phobia.Data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SPSS PROCESS macro.Results:(1)college students’self-esteem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predicts their social phobia(β=−0.31,t=−10.10,p<0.001);(2)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partially mediates the relation between self-esteem and social phobia among college students,with the mediating effect accounting for 48.97%of the total effect(TE);(3)the mediating role of 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is moderated by perfectionism(β=0.18,t=7.75,p<0.001),where higher levels of perfectionism strengthe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Conclusions:Perfectionism moderates the mediating effect that 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plays,establishing a moderated mediating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ESTEEM 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PERFECTIONISM social phobia
下载PDF
Associated Factors and Impacts of Social Phobia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among Student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Parakou (UP) 被引量:1
2
作者 Anselme Djidonou Francis Tognon Tchégnonsi +3 位作者 Thierry Adoukonou Iréti Nethania Elie Ataïgba Chérifath Nawale Assa-Issa Prosper Gandaho 《Ope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6年第2期151-157,共7页
Background: Social phobia disrupts students in their academic career.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ork was to study this anxious disorder impact on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among student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Parakou (... Background: Social phobia disrupts students in their academic career.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ork was to study this anxious disorder impact on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among student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Parakou (UP). Study methods: It was a descrip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with prospective data collection among 363 students recruited through systematic random sampling from April to June 2015 at the campus of the UP. A questionnaire including the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 (MINI), the Liebowitz social anxiety intensity evaluation scale and the ASSIST was used for data collection in compliance with recommended ethical principles. Results and Conclusion Social phobia prevalence among students from the campus of University of Parakou was 11. 6% [CI<sub>95%</sub> = 10. 9 - 21. 2]. Its intensity was moderate (66.7%), medium (23.4%), severe (7.1%) and very severe (4.8%) only among female students. Moreover, gender, rural or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field of study were statistically associated with this social phobia which reduced academic performance by 57.1%, among the studied population. However, 42.9% were not influenced in any way. Addiction to alcoholic beverages (23.8%) and anxiolytics (9.5%) were used to overcome the disorder. Although the risk of dependency to these substances was low, adverse effects on their health and socio-professional future were to be taken seri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phobia STUDENTS IMPACTS Academic Performance UP/Benin
下载PDF
Instruments for the assessment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Validation studies
3
作者 Flávia de Lima Osório José Alexandre de Souza Crippa Sonia Regina Loureiro 《World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2年第5期83-85,共3页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observed in the literature over the last decade regarding the validation of instruments for the assessment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in the Brazilian context. Particularly outstanding in this ...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observed in the literature over the last decade regarding the validation of instruments for the assessment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in the Brazilian context. Particularly outstanding in this respect is the production of a group of Brazilian investigators regarding the psychometric study of the following instruments: Liebowitz Social Anxiety Scale, Social Phobia Inventory, Brief Social Phobia Scale, Disability Profile, Liebowitz Self-Rated Disability Scale, Social Phobia Safety Behaviors Scale and Self-Statements During Public Speaking Scale, which have proved to be appropriate and valid for use in the adult Brazilian population, representing resources for the assessment of social anxiety in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situ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anxiety social phobia Instruments VALIDATION SCALE
下载PDF
Role of ethnicity in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among health science students
4
作者 Philip De Jager Sharain Suliman Soraya Seedat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4年第7期265-271,共7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ethnicity in 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symptom severity, depression and substance use or abuse, in health sciences' students.METHODS: This was a c... AIM: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ethnicity in 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symptom severity, depression and substance use or abuse, in health sciences' students.METHODS: This was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of 112 1st, 2nd and 3rd year students from the Faculty of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s at Stellenbosch University, Cape Town, South Africa. The self-reported Social Anxiety Spectrum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assess for SAD. The Social Phobia Inventory(SPIN) was adapted to a version called the E-SPIN(Ethnic-SPIN)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ethnicity. Two sub-questions per stem question were included to assess whether SAD symptoms in social interactions were ethnicity dependent. Substance use was assessed with the Alcohol UseDisorders Identification Test and Drug Use Disorders Identification Test, and depression with the Centre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RESULTS: Of 112 students who completed the E-SPIN questionnaire, 54.4%(n = 61) met criteria for SAD, with significantly more females than males meeting criteria. Ethnicity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AD symptomatology, but there was no effect of ethnicity on the rates of drug and alcohol abuse in 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SAD. Overall significantly more students with SAD met criteria for depression compared with students without the disorder. CONCLUSIO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SAD is prevalent regardless of whether interactions are with individuals of the same or different ethnic group. However, ethnicity may be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social anxiety for some ethnic groups. SAD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major depression but not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drug or alcohol ab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ANXIETY social phobia ETHNICITY STUDENTS South AFRICA
下载PDF
青少年社交恐惧症状的可控性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勇 黄越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6-729,766,共5页
社交恐惧症状作为社交恐惧症的早期表现,近年来在青少年群体中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这一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现有研究表明,准确识别与干预社交恐惧症状,能够有效缓解其给青少年带去的负面影响,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同时,深... 社交恐惧症状作为社交恐惧症的早期表现,近年来在青少年群体中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这一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现有研究表明,准确识别与干预社交恐惧症状,能够有效缓解其给青少年带去的负面影响,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同时,深入分析国内外青少年社交恐惧症状的现状,探索其影响因素和有效干预策略,不仅是预防和治疗社交恐惧症的关键,也是推进“健康中国行动”道路上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研究将通过回顾青少年社交恐惧症状的生理、心理和社交行为表征,从人格、家庭、学校和社交媒体等方面探讨青少年社交恐惧症状的可控性因素及相关干预措施,为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社交恐惧症状 可控性因素 心理干预 心理健康
下载PDF
社交焦虑:概念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美雯 吴善玉 +3 位作者 郭泽英 刘飞 王佳媛 许惠靖 《循证护理》 2024年第4期632-635,共4页
目的:通过文献对社交焦虑的发展状况、应用、定义属性、案例、前因、后果等进行系统分析,从大学生的角度厘清我国社交焦虑的概念内涵。方法:依据Walker及Avant概念分析法,进行社交焦虑的概念分析。对社交焦虑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的... 目的:通过文献对社交焦虑的发展状况、应用、定义属性、案例、前因、后果等进行系统分析,从大学生的角度厘清我国社交焦虑的概念内涵。方法:依据Walker及Avant概念分析法,进行社交焦虑的概念分析。对社交焦虑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描述。结果:根据几个与社交焦虑相关的定义、相关文献研究中重复出现的社交焦虑特点以及DSM-Ⅴ社交焦虑诊断标准,得出社交焦虑概念的特征是主观上表现为对负面评价的恐惧、过分害怕别人凝视、出现生理反应(表现为面色发红、颤抖、出汗)。结论:通过Walker及Avant的概念分析法,得出了一个清晰的社交焦虑概念。理解社交焦虑的特征、前因及后果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提高认识,更好地识别社交焦虑,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典型案例的描述有助于更好地识别社交焦虑的特征。进行社交焦虑的概念分析,可有效开展心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识别高危人群,提高社交焦虑人群的社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 社交恐惧症 社交焦虑障碍 概念分析 大学生
下载PDF
李长达基于“闭户塞牖”理论辨治社交恐惧症的经验总结
7
作者 胡淑琴 崔云龙 李长达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3期71-73,116,共4页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特征是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出强烈的焦虑和恐惧,通常伴有回避行为。尽管现代医学提供了许多治疗方法,但许多患者仍难以克服这一问题。因此,许多学者开始寻求中医治疗。古今医家论治社交恐惧症多从“肾主...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特征是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出强烈的焦虑和恐惧,通常伴有回避行为。尽管现代医学提供了许多治疗方法,但许多患者仍难以克服这一问题。因此,许多学者开始寻求中医治疗。古今医家论治社交恐惧症多从“肾主恐”的角度出发去辨证,而李长达教授却从《素问·移精变气论篇》中发现闭户塞牖与社交恐惧症的症状相似,“闭户塞牖”理论是一种独特的中医理论,对于辨治社交恐惧症具有显著效果。该理论强调通过内养神志、调理气机、针灸治疗、中药调理和心理疏导等方法达到社交恐惧症的辨治目的。且从古籍中诸多闭户塞牖的描述中发现社交恐惧症其标本在肝胆,因而从胆所属之少阳病出发,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以治疗本病疗效显著,今予简述并附验案2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恐惧症 闭户塞牖 少阳病 柴胡桂枝干姜汤 名医经验
下载PDF
青年“社恐”的标签化:离异、顺承与自主
8
作者 王波伟 李津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4年第5期38-48,共11页
网生代青年的“社恐”由病理化转向流行化。文章基于标签化理论和社会性格理论,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描绘“社恐”标签泛化的现实图景,阐释青年“社恐”的划分及其标签化机制。根据社会性格顺承度与“社恐”标签认可度,... 网生代青年的“社恐”由病理化转向流行化。文章基于标签化理论和社会性格理论,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描绘“社恐”标签泛化的现实图景,阐释青年“社恐”的划分及其标签化机制。根据社会性格顺承度与“社恐”标签认可度,可将青年“社恐”划分为离异型、顺承型、自主型三类。以自我刻板印象和自我锚定双路径进行“‘社恐’者自我—内群体原型”比对,构建青年“社恐”标签化机制,进而剖析青年在“社恐”标签认同后的自傲、逆标签及去标签等行为。文章旨在引导青年理性认知“社恐”标签的内涵,建立真实的社交自我认同,培养个体自主性以消解“异常”标签引发的困扰,使其成长为具备社交自信和人格自信的“新兴”成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恐 标签化 认同 反叛
下载PDF
社交恐惧的解构与突破:基于青年主体话语叙事的分析
9
作者 张睿 胡晓江 彭向东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4年第5期49-59,113,共12页
本文旨在揭示“社交恐惧”这一青年“流行精神症候”的生成机制及群体画像。基于对豆瓣小组的虚拟田野调查,本文识别出两类“社恐”叙事模式:回归型“社恐”叙事与逃离型“社恐”叙事。回归型“社恐”的生成源于复杂的社交圈层、匮乏的... 本文旨在揭示“社交恐惧”这一青年“流行精神症候”的生成机制及群体画像。基于对豆瓣小组的虚拟田野调查,本文识别出两类“社恐”叙事模式:回归型“社恐”叙事与逃离型“社恐”叙事。回归型“社恐”的生成源于复杂的社交圈层、匮乏的社交能力及媒介化社交对现实社交的挤压。这类青年表现出对回归“正轨”的渴望,或借助各类自助性的想象疗法自愈,或在“病友”抱团取暖的关系中互相治愈,折射出青年身份认知、呈现、反身性确认的自我认同困境。逃离型“社恐”是在现代社交边界感与传统黏稠社交的冲突及个体化趋势消解了部分社交需求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类青年表现出对社交的厌恶与回避,他们以“病人角色”获取天然豁免权,“研发”更多社交“症状”,营造集体欢腾,其本质是人设符号的自我建构与对既定社交权力格局的挑战。两类迥异的“社恐”话语叙事生产,呈现同样渴望高质量联结的现代性孤独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恐惧 话语叙事 回归型 逃离型
下载PDF
电针辅助药物治疗社交恐惧症的疗效观察及对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张新宇 杨柳 武长继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621-626,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辅助帕罗西汀和舒必利治疗社交恐惧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电生理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0例社交恐惧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采取心理疏导,对照组予口服帕罗西汀和舒必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电针辅助帕罗西汀和舒必利治疗社交恐惧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电生理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0例社交恐惧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采取心理疏导,对照组予口服帕罗西汀和舒必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另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电生理指标(MMN波幅、MMN潜伏期和N2靶潜伏期)、自主神经功能指标[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两正常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个数所占百分率(PNN50)和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iebowitz social anxiety scale,LSAS)评分、自评焦虑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评分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和治疗后,试验组MMN潜伏期、N2靶潜伏期、LSAS评分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MMN波幅及SDANN、RMSSD和PNN5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辅助帕罗西汀和舒必利治疗社交恐惧症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调节神经电生理和自主神经功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针药并用 恐惧症 社交 焦虑 预后 神经电生理
下载PDF
“社恐”青年的生存境遇与正向引导策略
11
作者 韩秀霞 《科教文汇》 2024年第23期180-183,共4页
“社恐”一词作为被符号化的社交新形态,从个体体验迅速引发群体性情感共鸣。“社恐”青年享受着媒介化社交的便利、可控,但因“过滤气泡”现象导致“社恐”心理固化,沉溺于媒介化社交而将情感交流极化,还会依赖鸵鸟式心态规避社交压力... “社恐”一词作为被符号化的社交新形态,从个体体验迅速引发群体性情感共鸣。“社恐”青年享受着媒介化社交的便利、可控,但因“过滤气泡”现象导致“社恐”心理固化,沉溺于媒介化社交而将情感交流极化,还会依赖鸵鸟式心态规避社交压力。对此,我们既要从总体上尊重青年成长规律,也要对个体进行关爱和引导,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社恐 社交心态
下载PDF
大学生“社恐”现象的心理机制与有效应对研究
12
作者 谢龙龙 辛欣 《科教文汇》 2024年第21期177-180,共4页
社交恐惧是一种在社交活动中因心理上强烈的消极、恐惧及自我保护意识而产生的带有逃避性质的生理反应。在当今社会,社交恐惧已成为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交恐惧的影响尤为深... 社交恐惧是一种在社交活动中因心理上强烈的消极、恐惧及自我保护意识而产生的带有逃避性质的生理反应。在当今社会,社交恐惧已成为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交恐惧的影响尤为深远。大学生正处于人生重要的转型阶段,他们不仅要承受学业压力,还要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问题。社交恐惧不仅限制了他们的社交活动,还可能影响学业表现和未来的职业发展。研究显示,在大学生群体中,社交恐惧的发生率颇高,这不但与大学生个人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还对社会的整体发展产生影响。该文旨在研究大学生社交恐惧的心理机制,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助力大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提高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交恐惧 人际关系 心理机制 应对策略
下载PDF
社会交往焦虑量表和社交恐惧量表的修订 被引量:63
13
作者 叶冬梅 钱铭怡 +1 位作者 刘兴华 陈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翻译并修订社会交往焦虑量表(SIAS)和社交恐惧量表(SPS),并考察其心理测量学特征。方法:对1300多名北京市大学生进行测查,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建立北京市大学生常模。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SIAS和SPS... 目的:翻译并修订社会交往焦虑量表(SIAS)和社交恐惧量表(SPS),并考察其心理测量学特征。方法:对1300多名北京市大学生进行测查,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建立北京市大学生常模。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SIAS和SPS的单因素结构拟合较好。SIAS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74,分半信度为0.862,重测信度为0.863;SPS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04,分半信度为0.865,重测信度为0.849。以被试在负性评价恐惧量表上的得分为效标,SIAS和SPS量表的效标效度分别为0.514和0.479。结论:SIAS和SPS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作为我国对社交焦虑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交往焦虑量表 社交恐惧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在社交焦虑障碍评定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8
14
作者 潘集阳 张继辉 +5 位作者 马萍 梁华君 王厚亮 陶炯 温盛林 张晋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6-210,共5页
背景在过去20年,越来越多的量表应用于评估社交焦虑障碍。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iebowitzSocialAnxietyScale,LSAS)在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中应用广泛,尤其对社交焦虑障碍药物治疗疗效的评估优于其他量表[3],同时该量表是唯一一个将社... 背景在过去20年,越来越多的量表应用于评估社交焦虑障碍。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iebowitzSocialAnxietyScale,LSAS)在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中应用广泛,尤其对社交焦虑障碍药物治疗疗效的评估优于其他量表[3],同时该量表是唯一一个将社交焦虑障碍的回避症状及害怕症状分开评定的量表。因此我们探讨LSAS在评定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与正常人群的信度及效度,以及该量表在医生评定及患者自评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别。方法本研究收录在2002年10月至2003年11月期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门诊求诊的未经治疗的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作为患者组,所有患者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共5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40例,女性15例。年龄为18~37岁,平均(26.2±4.8)岁,病程2~12年,平均(5.5±4.3)年,均为社交焦虑障碍的广泛亚型。收录中山大学168名社交恐怖症量表分小于24分的大学生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92例,女76例,年龄为20~22岁,平均(21±0.8)岁。所有研究对象均填写由作者翻译成中文的LSAS(中文版LSAS)及自编的一般情况量表。在正常对照组中随机抽取31名学生于4周后重测LSAS量表以观其重测信度。在55例患者中随机抽取33例在自己完成量表后和一名精神科医生会晤。该精神科医生就患者的情况使用LSAS量表评分。并比较自评与医评得分的可能差别。结果①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的LSAS总分与24条项目的Cronbathα信度系数分别为0.83及0.77;②LSAS总分及各因子分在31名正常对照组4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68~0.79;③LSAS对判别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与在校大学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0.03,以总分大于35分为界来判断有无社交焦虑障碍,其敏感度为0.77,特异度为0.81;④患者组LSAS总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6.6±28.3与29.1±17.3比较;P<0.001);⑤对33例患者既行自评又行医评,自评与医评得分无明显差异(64.1±30.1与61.9±23.8比较;P>0.05)。⑥无论在患者组还是在正常组,LSAS的总害怕分均高于总回避分(分别为36.8±14.1与30.0±16.0比较及16.5±9.4与12.6±9.6比较;P<0.001)。结论LSAS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及重测信度,在评定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与正常人群中有很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并且我们建议LSAS自评总分大于或等于35分者为可能有社交焦虑障碍。LSAS在患者中的医评与自评结果无明显差异,所以临床上可使用患者自评代替医评以节约时间。我们的结果也显示出患者与正常人群的害怕症状明显均高于回避症状,因此我们认为害怕症状可能先于回避症状出现,并且可能是对社交的害怕(负性思维)导致了回避症状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障碍 社交恐怖症 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社交恐怖症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40
15
作者 林雄标 胡纪泽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 :探讨社交恐怖症 (SPH)病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其与患者个性特征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 :SPH组和正常对照 (NC)组各 6 0例 ,入组时按要求填写防御方式问卷 (FDSQ)、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EMBU)和艾森格人格问卷 (EPQ)。结果 :... 目的 :探讨社交恐怖症 (SPH)病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其与患者个性特征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 :SPH组和正常对照 (NC)组各 6 0例 ,入组时按要求填写防御方式问卷 (FDSQ)、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EMBU)和艾森格人格问卷 (EPQ)。结果 :SPH患乾的中间型和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因子分 (分别为4 90± 0 5 9和 4 71± 0 92 )显著高于NC组 ( 3 86± 0 98) ,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 ( 5 36± 1 0 9)显著低于NC组 ( 5 80± 0 81) ,回避等防御机制分 ( 6 6 2± 1 35 )显著高于NC组 ( 5 72± 1 78)。SPH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明显低于NC组 ,惩罚、拒绝和过度保护因子分明显高于NC组。EPQ结果 :SPH患者神经质标准分 (SN)显著高于NC组 ,外向标准分 (SE)显著低于NC组。相关分析结果 :SPH患者父母拒绝、否定和过度保护养育方式以及EPQ神经质个性特征与中间型和不成熟防御机制的使用显著相关。结论 :SPH患者更多使用中间型和不成熟型防御机制 ,并与个性缺陷和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SPH患者较之正常人特征性使用回避等防御机制 ,此乃SPH临床症状产生的病理心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恐怖症 心理防御机制 父母养育方式 相关因素
下载PDF
社交恐怖症患者的认知特征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30
16
作者 林雄标 胡纪泽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3-425,共3页
目的 :对社交恐怖症 (SPH)病人的认知特征及其与社交焦虑症状、个性特征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SPH组 5 0例和正常对照 (NC)组 60例 ,入组时按要求填写惧怕否定评价量表(FNE)、社交苦恼与回避量表 (SAD)艾森克人格问卷 (E... 目的 :对社交恐怖症 (SPH)病人的认知特征及其与社交焦虑症状、个性特征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SPH组 5 0例和正常对照 (NC)组 60例 ,入组时按要求填写惧怕否定评价量表(FNE)、社交苦恼与回避量表 (SAD)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EMBU)。结果 :SPH患者的FNE和SAD分 (分别为 113 3± 13 2和 2 0 2± 4 8)显著高于NC组 (分别为 81 7± 17 1和 8 5±4 4)。EPQ结果 :SPH患者神经质标准分 (SP)和精神质标准分 (SP)显著高于NC组 ,外向标准分 (SE)显著低于NC组。SPH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明显低于NC组 ,惩罚、拒绝和过度保护因子分明显高于NC组。相关分析结果 :SPH患者组FNE分与SAD、和EPQ的SN显著正相关 ,与EMBU各因子分相关不显著。结论 :SPH患者惧怕否定评价的认知特征是社交焦虑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且与神经质个性特征密切相关 ,与父母教养方式无直接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恐怖症 认知特征 社交焦虑症状 个性特征 父母养育方式
下载PDF
童年期虐待、应对方式、自尊与青少年社交恐惧症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麻爱华 于相芬 +2 位作者 刘西俊 董俊玲 王相立 《精神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童年期虐待、应对方式、自尊与青少年社交恐惧症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与青少年社交恐惧症的起病年龄、病程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110例青少年社交恐惧症患者(病例组)以及142例健康对照(对照组)进行童年期... 目的探讨童年期虐待、应对方式、自尊与青少年社交恐惧症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与青少年社交恐惧症的起病年龄、病程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110例青少年社交恐惧症患者(病例组)以及142例健康对照(对照组)进行童年期虐待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28 item Short Form,CTQ-SF)、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评估,并对青少年社交恐惧症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的评定。结果相对于对照组,病例组CTQ-SF总分及其各维度分、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分更高(P<0.05),SES评分更低(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SAD分与CTQ-SF总分及其各维度分、消极应对分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与积极应对分、SES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童年期虐待水平、情感虐待(EA)、情感忽视(EN)、消极应对、自尊为影响青少年社交恐惧症发病的因素,且CTQ-SF总分、EA分、EN分与青少年社交恐惧症患者的起病年龄成显著负相关(P<0.01),EA、EN的严重程度与病程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青少年社交恐惧症患者有更多的童年期虐待经历。童年期虐待水平、情感虐待、情感忽视、消极应对、自尊为影响青少年社交恐惧症发病的危险因素,积极应对是青少年社交恐惧症发病的保护因素,且童年期虐待经历越多,其起病年龄越早,经历的情感虐待、情感忽视越多,其病情越严重、病程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社交恐惧症 童年期虐待 应对方式 自尊
下载PDF
社交焦虑个体外显与内隐自尊的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肖崇好 黄希庭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9-292,共4页
社交恐惧图式理论、社交恐惧模式、和社交恐惧认知行为模式等认知理论,都认为社交恐惧产生于不良的自我图式。为了探讨社交恐惧个体是否具有不良的自我图式,要求40名高社交恐惧个体和30名低社交焦虑个体完成了自尊量表和内隐联想任务。... 社交恐惧图式理论、社交恐惧模式、和社交恐惧认知行为模式等认知理论,都认为社交恐惧产生于不良的自我图式。为了探讨社交恐惧个体是否具有不良的自我图式,要求40名高社交恐惧个体和30名低社交焦虑个体完成了自尊量表和内隐联想任务。结果发现:高社交恐惧个体在自尊量表上的得分显著低于低社交恐惧个体,但在内隐自尊上,他们都有积极的自尊,且无显著差异。这一研究结果不支持社交恐惧的认知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恐惧 外显自尊 内隐自尊 内隐联想测验
下载PDF
中文版社交恐怖症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被引量:13
19
作者 肖融 吴薇莉 张伟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477-479,共3页
目的:评估中文版社交恐怖症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成都市大中学生社交恐怖症流行病学研究中确诊的155名社交恐怖症患者和1765名正常对照者完成中文版社交恐怖症量表,对其中30名学生间隔2周后重测。结果:中文版社交恐怖症量表间隔2周... 目的:评估中文版社交恐怖症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成都市大中学生社交恐怖症流行病学研究中确诊的155名社交恐怖症患者和1765名正常对照者完成中文版社交恐怖症量表,对其中30名学生间隔2周后重测。结果:中文版社交恐怖症量表间隔2周的重测信度为0.887,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8895,Cronbachα系数为0.8940。截断值为19,此时的灵敏度为76.13%,特意度为78.47%。因子分析的结果提取出四个因子。结论:中文版社交恐怖症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区分效度和结构效度,值得进一步修订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版社交恐怖症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大学生的媒体多任务操作与个性及不良情绪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杨晓辉 朱莉琪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7-282,共6页
目的:调查大学生媒体多任务操作的特点、与媒体多任务操作相关的个性因素,以及媒体多任务操作与抑郁、社交恐怖等不良情绪的关系.方法:在北京某大学BBS上发帖,通过网络在线问卷调查238名大学生.使用媒体使用问卷(MUQ)测查媒体使用... 目的:调查大学生媒体多任务操作的特点、与媒体多任务操作相关的个性因素,以及媒体多任务操作与抑郁、社交恐怖等不良情绪的关系.方法:在北京某大学BBS上发帖,通过网络在线问卷调查238名大学生.使用媒体使用问卷(MUQ)测查媒体使用情况及媒体多任务操作程度(即媒体多任务操作指数,MMI),用感觉寻求量表(SSS)、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社交恐怖症量表(SPIN)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查个体感觉寻求水平、抑郁水平、社交恐怖水平和人格特点.结果:本组大学生MMI均值为(3.2±1.4).男生比女生花更多时间进行信息搜索(中位数:1.3 h vs.1.0 h)和游戏(中位数:0.7 h vs.0.2 h),女生比男生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社会交互(中位数:1.9 h vs.1.6 h)和看电影(中位数:1.3 h vs.1.0 h),均P≤0.05.MMI得分与媒体使用的总时间、SSS的放纵欲望和厌恶单调得分、精神质得分、CESD得分、SPIN得分均正相关(r=0.18~0.31,均P<0.05).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感觉寻求和人格等因素后,MMI仍能解释抑郁3%的变异和社交恐怖2%的变异.结论:大学生在一个媒体活动的时间段内平均同时进行多种媒体活动;男生和女生偏好不同的媒体活动.高感觉寻求水平和高精神质水平的个体更倾向于进行媒体多任务操作;媒体多任务操作和抑郁及社交恐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多任务操作 感觉寻求 人格特点 抑郁 社交恐怖 不良情绪 现况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