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tential Insecticidal Effect of a Wasp (Polistes dominulus) and a Bee (Apis mellifera) Venoms in Controlling Spodoptera littoralis
1
作者 Reham Z. Sadek Shereen M. El Banna +1 位作者 Fayez M. Semida Samy M. Zalat 《Advances in Entomology》 2022年第4期300-319,共20页
Cotton leaf worm, Spodoptera littoralis,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rthropod pests that contribute to crop devastation of cotton. Previously, agricultural pests were controlled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ch... Cotton leaf worm, Spodoptera littoralis,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rthropod pests that contribute to crop devastation of cotton. Previously, agricultural pests were controlled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insecticides. However, insecticide-resistant insect populations emergence, as well as increasing concerns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health risks. Venomous animals introduce valuable sources of bioactive compounds which are employed for defence. Some of these toxins have high phyletic specificity, making them appropriate for use in IPM programs. This study aims to test the insecticidal effects of Polistes dominulus and Apis mellifera venoms. Crude venoms were examined for their insecticidal effect against cotton leaf worms by four different application methods including: leaf dipping, integument dropping, spraying, and injection. The data demonstrated a strong response to purified (Polistes dominulus) venom at an initial time than that of honey bee (Apis mellifera) which increases response with increasing the dose and the time interval. A dosage of 0.015 - 0.16 ml of both venoms had notably varied in LD<sub>50</sub> values on Spodoptera littoralis that showed higher wasp venom toxicity. Cotton leaf worms showed more susceptibility and mortality to the Polistes sp. venom than that of honey be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insects Honey Bee Yellow Jacket ENZYMES Pest Control Bio-insecticides Biological Control
下载PDF
Effect of Larval Topical Application of Juvenile Hormone on Caste Determination in the Independent-Founding Eusocial Wasp <i>Mischocyttarus consimilis</i>(Hymenoptera: Vespidae) 被引量:1
2
作者 Thiago S. Montagna Josué Raizer William F. Antonialli-Junior 《Ope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s》 2015年第2期174-184,共11页
Eusocial wasps are excellent models for understanding polyethism and division of labor among castes in social insect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mechanisms controlling caste determination in eusocial wasps. E... Eusocial wasps are excellent models for understanding polyethism and division of labor among castes in social insect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mechanisms controlling caste determination in eusocial wasps.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phenotype of queens in independent-founding (IF) eusocial wasps of the subfamily Polistinae can be partly fixed in the larval stage;however, this hypothesis has not yet been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 whether juvenile hormone (JH) affects pre-imaginal caste determination in the IF eusocial wasp Mischocyttarus consimilis (Hymenoptera: Vespidae). Analyzing morphometric and behavioral data, we demonstrated experimentally that females emerging from larvae that were treated with JH in the third instar had a significantly larger body size, spent more time in the nest, and were subject to less physical aggression from nestmates compared with females emerging from untreated control larva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henotype differences among castes in IF eusocial wasps can be partly fixed in the pre-adult stage and influenced by variations in the JH ti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vision of Labor Reproductive Strategy Independent-Founding social insects Polistinae
下载PDF
社会性昆虫社会身份识别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何旭江 杨晨 +2 位作者 王宇祥 王润彪 汪志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5-896,共12页
昆虫社会身份识别是指昆虫通过感知各种信息来辨别其他个体的身份,进而建立一定社会关系的生物学现象。社会身份识别对社会性昆虫的信息交流、天敌防御、社会分工、个体及群体生存和繁衍尤为重要。本文以蚂蚁、白蚁和蜜蜂等社会性昆虫为... 昆虫社会身份识别是指昆虫通过感知各种信息来辨别其他个体的身份,进而建立一定社会关系的生物学现象。社会身份识别对社会性昆虫的信息交流、天敌防御、社会分工、个体及群体生存和繁衍尤为重要。本文以蚂蚁、白蚁和蜜蜂等社会性昆虫为例,详细阐述了社会性昆虫的社会身份识别机制:社会性昆虫以信息素为关键线索,利用嗅觉实现社会身份的识别;社会性昆虫也通过其视觉观察同伴或天敌等个体的行为,实现社会身份的识别;社会性昆虫还能够识别特殊的声音信号和感知空气中的震波,并作为其社会身份识别的重要依据。此外,研究表明昆虫共生菌也参与调控社会性昆虫的身份识别。针对社会性昆虫身份识别是先天还是后天形成的这一争论,我们从基因、适应学习以及基因和环境互作等方面,阐述了昆虫可能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社会身份识别的观点。社会性昆虫是研究人类和动物社会行为学的绝佳模式生物。社会身份识别的研究成果不仅可深入解析社会性昆虫的生物学特性,也对人类及其他动物的社会认知进化以及各类社会问题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今后应加强以下两方面的研究:(1)探索社会性昆虫多样的识别方式,解码其更深层次的机制研究;(2)应用现代新型计算机技术,将社会性昆虫身份识别行为可视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昆虫 社会身份识别 信息交流 学习 识别机制
下载PDF
白蚁防治技术 被引量:54
4
作者 曹莉 赵瑞华 +1 位作者 陈镜华 韩日畴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2-347,共6页
白蚁是破坏性很强的社会性昆虫。文章从白蚁的探测和监测、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源物质防治和白蚁信息素的利用技术5个方面综述白蚁防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展望白蚁未来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 白蚁 防治技术 社会性昆虫
下载PDF
白蚁采食行为中的信息交流 被引量:10
5
作者 文平 嵇保中 刘曙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2-360,共9页
白蚁作为社会性昆虫,其采食个体间依赖各种信息交流机制进行联系与协作,其中包括踪迹、警戒、食物信息、同伴识别和助食等。通常的联系信号为挥发性或半挥发性化学物质或者一定频谱和功率的机械振动波。其中踪迹信息素、蚁源烃类、警戒... 白蚁作为社会性昆虫,其采食个体间依赖各种信息交流机制进行联系与协作,其中包括踪迹、警戒、食物信息、同伴识别和助食等。通常的联系信号为挥发性或半挥发性化学物质或者一定频谱和功率的机械振动波。其中踪迹信息素、蚁源烃类、警戒信息素、助食素和机械振动信号等都在白蚁采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白蚁采食过程中食物定向和食物品质信息的传达主要依靠腹板腺分泌的踪迹信息素,已发现有十二碳烯醇类、降碳倍半萜类和大环二萜类。蚁源的机械振动也在食物品质表达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食物品质的表达机制还不明确。白蚁采食协作的基础是同伴识别,蚁源烃类(C21~C35)是同伴识别的主要信息物质,采食个体分泌的助食素则可促成共同取食。警戒信息素传递白蚁采食的安全信息,通常为一些兵蚁源的萜类物质,但得到功能鉴定的结构还不多。近来研究还发现特殊的蚁源机械振动也可起到示警作用。已初步证实各种信息交流机制间存在交互作用,但交互作用的机理有待进一步解析。生物物理因素在白蚁采食行为中的作用值得更多重视。本文以白蚁的采食行为为线索,评述白蚁采食个体间信息交流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利用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蚁 社会性昆虫 采食行为 食物信息 信息交流 踪迹信息素
下载PDF
昆虫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文庆 汪延生 +1 位作者 王娟 郑小霞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357-360,共4页
昆虫是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类群。本文综述了昆虫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主要包括支撑家蚕和蜜蜂产业,服务绿色种植产业,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以及缓解蛋白资源短缺等方面。
关键词 昆虫资源 社会经济 产业
下载PDF
蜜蜂——新兴的模式生物 被引量:44
7
作者 郑火青 胡福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0-215,共6页
蜜蜂作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社会性昆虫,在诸如神经生物学和社会生物学等研究领域也具有很高的模型价值。蜜蜂基因组工程为深入认识蜜蜂的生物学特点,进一步发挥其在多个研究领域的模型价值奠定了分子基础。本文基于蜜蜂的生... 蜜蜂作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社会性昆虫,在诸如神经生物学和社会生物学等研究领域也具有很高的模型价值。蜜蜂基因组工程为深入认识蜜蜂的生物学特点,进一步发挥其在多个研究领域的模型价值奠定了分子基础。本文基于蜜蜂的生物学特点,介绍了蜜蜂作为模式生物所具备的优势,及其在学习和记忆、劳动分工、级型分化、免疫等热点领域的研究价值。通过总结和展望国内外蜜蜂生物学研究形势,呼吁国内相关各学科开展台作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经济昆虫 模式生物 卒十会性行为 学科交叉
下载PDF
昆虫诗话 被引量:6
8
作者 嵇保中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9-53,共5页
昆虫诗总体上可分为两类 :一类为现实主义作品 ,内容侧重于农事、物候、昆虫习性等 ,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另一类为浪漫主义作品 ,通过借物托喻 ,寄托诗人的思绪 ,形成特定的昆虫意象和文化内涵 ,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在评述了昆虫诗的基本... 昆虫诗总体上可分为两类 :一类为现实主义作品 ,内容侧重于农事、物候、昆虫习性等 ,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另一类为浪漫主义作品 ,通过借物托喻 ,寄托诗人的思绪 ,形成特定的昆虫意象和文化内涵 ,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在评述了昆虫诗的基本内容以及不同昆虫类群的意象和文化内涵基础上 ,也探讨了昆虫诗所体现的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诗 意象 社会价值 美学价值
下载PDF
约马蜂繁殖高峰期蜂巢的剖巢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叶祖云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0-12,共3页
约马蜂在福建为1种常见的中型马蜂.野外摘取盛夏繁殖高峰期的蜂巢,室内观察计数各类幼体数目,研究该蜂蜂巢的各种特征,结果表明:约马蜂8月下旬最大蜂巢巢脾直径可达23cm,有775个巢房,其中蛹房最多占33.8l%;产卵雌蜂与职蜂在外形上无法区... 约马蜂在福建为1种常见的中型马蜂.野外摘取盛夏繁殖高峰期的蜂巢,室内观察计数各类幼体数目,研究该蜂蜂巢的各种特征,结果表明:约马蜂8月下旬最大蜂巢巢脾直径可达23cm,有775个巢房,其中蛹房最多占33.8l%;产卵雌蜂与职蜂在外形上无法区别;在室温32℃下蛹历期12.5d,并据此推算卵历期4.3d,幼虫发育历期11.3d;马蜂的巢为单脾的裸巢,较为原始,第二代幼蜂已有1/3雄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马蜂 蜂巢 社会性昆虫 天敌
下载PDF
社会性昆虫品级分化的基因调控
10
作者 贺丽清 奚耕思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0-134,共5页
品级分化是社会性昆虫的主要特征之一,包括雌性分化为生殖个体和非生殖个体,这一分化过程是受基因调控的。目前对社会性昆虫品级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研究的报道较多,但是对这一分化的调控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对这些基因的来源还存在争议。文... 品级分化是社会性昆虫的主要特征之一,包括雌性分化为生殖个体和非生殖个体,这一分化过程是受基因调控的。目前对社会性昆虫品级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研究的报道较多,但是对这一分化的调控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对这些基因的来源还存在争议。文章对社会性昆虫品级分化相关基因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期对以后相关方面的深入研究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昆虫 品级 分化 基因
下载PDF
加强神农架森林病虫害防治,促进地区社会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万德 周建华 谈建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9-242,共4页
加强神农架林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可保护神农架珍贵的森林资源,促进当地森林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林业稳产增收,提高当地群众的造林护林积极性,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森林 病虫害防治 社会发展 神农架林区
下载PDF
两种重要储粮害虫的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世广 杨莉 +3 位作者 林华峰 张磊 沈宗海 许发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5期133-135,共3页
通过3种虫生真菌、2种苏云金杆菌粉剂(Bt-1和Bt-2)及48%乐斯本乳油对生活在小麦中的谷蠹、长角扁谷盗进行毒力试验,结果表明:Bt-1粉剂对两种储粮害虫具有较高的毒力,对谷蠹LD50为15.75ug/g,对长角扁谷盗LD50为8.06ug/g;三种虫生真菌对... 通过3种虫生真菌、2种苏云金杆菌粉剂(Bt-1和Bt-2)及48%乐斯本乳油对生活在小麦中的谷蠹、长角扁谷盗进行毒力试验,结果表明:Bt-1粉剂对两种储粮害虫具有较高的毒力,对谷蠹LD50为15.75ug/g,对长角扁谷盗LD50为8.06ug/g;三种虫生真菌对这两种害虫侵染力较弱,最高校正死亡率仅为55.0%。48%乐斯本乳油对两种储粮害虫的熏蒸效果较好,在0.80ml/L浓度下,谷蠹、长角扁谷盗死亡率均达到1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粮害虫 无公害防治技术 乐斯本乳油 虫生真菌 LD50 苏云金杆菌 校正死亡率 毒力试验 熏蒸效果 谷蠹 谷盗 侵染力 粉剂 小麦
下载PDF
胡蜂亚科昆虫生物学特性及控害效果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池成林 李强 马丽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39-1146,共8页
文章对胡蜂亚科昆虫的劳动分工、飞行节律、捕食行为、筑巢、交配与生殖分工、越冬习性、年生活史、天敌与微生物病害等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农林业上控害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文章对胡蜂亚科昆虫的劳动分工、飞行节律、捕食行为、筑巢、交配与生殖分工、越冬习性、年生活史、天敌与微生物病害等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农林业上控害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出建议:平衡对胡蜂亚科各属种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实时与国外有关机构进行信息分享,及时更新我国在胡蜂亚科昆虫研究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对利用胡蜂在农林业上进行控害的应用,应以胡蜂的生物学特性等多方面的科学理论为基础,加强研究和更新胡蜂饲养管理技术和改进现有技术缺陷,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应合理安排田间及林区内不同作物的种植模式,加强对胡蜂蜂群的合理管控与控害效果评价,从而促进利用胡蜂进行生物防治在生产实践中的推广应用,为今后发展农业生态新环境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蜂亚科 社会性昆虫 天敌昆虫 生物学特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白蚁与动物及微生物的共生类型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韦戈 阮付贤 +7 位作者 郑霞林 贾豹 陈正麟 刘吉敏 覃天乔 黄冬云 刘治山 陆温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0-804,共15页
综述了白蚁螱客的主要种类、共生关系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白蚁螱客中,已报道的动物种类达170种。在与动物的共生关系中存在偏利共生(宾主共栖和异种共栖)、互利共生和无关共生三种;在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中,存在与内生菌(原生动物、... 综述了白蚁螱客的主要种类、共生关系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白蚁螱客中,已报道的动物种类达170种。在与动物的共生关系中存在偏利共生(宾主共栖和异种共栖)、互利共生和无关共生三种;在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中,存在与内生菌(原生动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和外生菌(蚁巢伞菌等)间的互利关系。指出了白蚁与螱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并提出了今后可能的研究热点或方向,为白蚁的综合利用(如纤维素酶)及今后研究物种间的协同进化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昆虫 白蚁 螱客 共生 协同进化
下载PDF
利他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波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9-56,共8页
利他行为,是指生物个体的行为直接增加了另外个体的适合度,而降低了行为者自身的适合度。利他行为无需受益者对行为者行回报。回报则称为互利的利他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合作,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关键词 利他行为 亲缘系数
下载PDF
蜜蜂行为学研究概述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振芳 刘振国 +1 位作者 胥保华 王颖 《蜜蜂杂志》 2019年第10期5-11,共7页
蜜蜂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精细的社会性劳动分工,涉及广泛而复杂的行为表现和调控机制。近年来,在蜜蜂行为学领域开展的相关研究极大扩展了人类对于动物行为、生理基础和机理的认识,促进了动物行为学的发展。从蜜蜂主要的行为... 蜜蜂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精细的社会性劳动分工,涉及广泛而复杂的行为表现和调控机制。近年来,在蜜蜂行为学领域开展的相关研究极大扩展了人类对于动物行为、生理基础和机理的认识,促进了动物行为学的发展。从蜜蜂主要的行为表现、调控机制以及行为学研究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蜜蜂行为学研究的有关进展,旨在为人们理解和认识蜜蜂行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社会性昆虫 行为学
下载PDF
昆虫护幼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维亚 周江 +1 位作者 罗庆怀 李莉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107-110,共4页
为了在复杂生态环境中生存和繁衍,昆虫亲代往往会对子代表现出各种护幼行为,这对提高昆虫物种的存活率和适应性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关于昆虫护幼行为的研究已经涉及到昆虫纲的10个目50多个科,其中,多发现在膜翅目和等翅目等社会性昆虫... 为了在复杂生态环境中生存和繁衍,昆虫亲代往往会对子代表现出各种护幼行为,这对提高昆虫物种的存活率和适应性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关于昆虫护幼行为的研究已经涉及到昆虫纲的10个目50多个科,其中,多发现在膜翅目和等翅目等社会性昆虫中,而在半社会性昆虫中成虫抚育后代的习性也日益受到关注。为了充分了解不同昆虫种类的护幼行为机制,通过对比社会性昆虫与半社会性昆虫护幼行为的特点,从昆虫护幼行为的不同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及生态策略等方面综述昆虫护幼行为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昆虫 半社会性昆虫 护幼行为 表现形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昆虫个体大小对其种群生物学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韵姗 张静宇 蒋明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58-2168,共11页
个体大小是昆虫种群最直观的表型之一。很多研究发现,个体大小可对昆虫的许多生物学特性产生影响,由此影响昆虫种群的发展以及所在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根据最近20多年的相关文献,综述了个体大小对种群以下几方面的影响:成虫求偶、交配、... 个体大小是昆虫种群最直观的表型之一。很多研究发现,个体大小可对昆虫的许多生物学特性产生影响,由此影响昆虫种群的发展以及所在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根据最近20多年的相关文献,综述了个体大小对种群以下几方面的影响:成虫求偶、交配、生殖力及后代适合度,飞行及与飞行相关的其他行为如觅食、空中求偶和交配,摄食能力和食料种类,竞争和防御能力,抗逆性,以及社会性昆虫的劳动分工等。通常情况下,与同种内较小个体相比,较大的昆虫在生殖、飞行、抗逆性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有助于种群适合度的提高。最后提出了几点可供此领域研究参考的建议和应用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形 昆虫 生殖 飞行 觅食 竞争 抗逆性 社会分工
下载PDF
黑盾胡蜂蜂巢的解剖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飞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4期353-355,共3页
黑盾胡蜂是一种胡蜂科的社会性昆虫.在福建东北部于8月下旬解剖该蜂蜂巢,研究表明:巢中仅有1只后蜂(雌蜂),职蜂多达285只,雄蜂尚未出现;直径20cm的蜂巢中有4个巢脾,共有巢房1622个,其中蛹496房占30.58%,幼虫479房占29.53%,卵647房占39.8... 黑盾胡蜂是一种胡蜂科的社会性昆虫.在福建东北部于8月下旬解剖该蜂蜂巢,研究表明:巢中仅有1只后蜂(雌蜂),职蜂多达285只,雄蜂尚未出现;直径20cm的蜂巢中有4个巢脾,共有巢房1622个,其中蛹496房占30.58%,幼虫479房占29.53%,卵647房占39.89%,8月份该蜂产卵量大,正处于繁殖高峰期;幼虫具叩头求哺行为和反哺行为,最后一次蜕皮时脱去尾部丝质带成为未龄幼虫.黑盾胡峰个体增殖和群体增殖呈现有规律的年周期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盾胡蜂 蜂巢 社会性昆虫: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Susceptibility of male fire ants (Solenopsis invicta) to Metarhizium anisopliae
20
作者 Qiu Hualong Xu Jinzhu +4 位作者 Zhao Danyang Tian Longyan Yang Hua Lian Tao Qin Changsheng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5期100-105,共6页
Increasing evidences indicate that male haploid are more susceptible to parasites than female diploid(workers,alate females and queens)although the generality and reasons causing such susceptibility are still under de... Increasing evidences indicate that male haploid are more susceptible to parasites than female diploid(workers,alate females and queens)although the generality and reasons causing such susceptibility are still under debate.The male haploids in eusocial Hymenoptera are perfect for examining the susceptibility assumption and unveil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his assumption.In the present study,the males,workers and alate females of red imported fire ants(Solenopsis invicta)were challenged with entomopathogenic fungus Metarrhizium anisopliae.By measuring the LC50 values of M.anisopliae against different castes of S.invicta,we found that haploid males suffered from reduced disease resistance than diploid workers and alate females,a proof that haploid susceptibility was diminished in S.invicta.In this study we also examined the assumption that males invest less in innate immunity contributing to haploid susceptibility based on the transcript levels of genes encoding 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with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CR(qRT-PCR).We found that infection increased the mRNA levels of hymenoptaecin in females(workers and alate females),but not in males;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mRNA levels of defensin,transferrin or crustin between infected ants and control ants in each sxe/castes.However,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any resistance traits like behavioral and other immunological responses,are contributing to haploid suscept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insectS ANTIMICROBIAL PEPTIDE CASTES IMMUN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