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滴灌条件下施氮量对黄瓜-番茄种植体系中土体NO_3^--N淋洗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学军 赵营 +3 位作者 任福聪 陈晓群 吴礼树 胡承孝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7-162,共6页
为了解不同氮肥用量对土壤NO3--N淋洗的风险程度,合理指导温棚蔬菜施肥和灌溉,2005~2006年在宁夏引黄灌区滴灌条件下,以轮作体系下的温棚黄瓜-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土壤溶液定位提取、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化肥施氮量15... 为了解不同氮肥用量对土壤NO3--N淋洗的风险程度,合理指导温棚蔬菜施肥和灌溉,2005~2006年在宁夏引黄灌区滴灌条件下,以轮作体系下的温棚黄瓜-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土壤溶液定位提取、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化肥施氮量150 kg/hm2(低氮)、300 kg/hm2(中氮)、450 kg/hm2(高氮1)、600kg/hm2(高氮2)及有机肥和不施肥(CK)处理,研究滴灌条件下施氮量对土体中NO3--N淋洗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低、中或高氮处理下,黄瓜-番茄轮作周期中,滴灌施肥对0~30 cm土壤溶液NO3--N含量变化的影响明显;在高氮处理下,由于番茄季较强的滴灌量,土体中NO3--N不断向下淋洗至90 cm土层;与CK处理相比,单施有机肥会造成的土壤NO3--N向深层淋洗。因此,提出每茬蔬菜推荐施氮量控制在300 kg/hm2左右为宜,在冬春茬后期4~6月份减少滴灌次数是减少土体NO3--N向下淋洗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黄瓜-番茄轮作 土壤溶液 no3^- -N含量
下载PDF
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产量构成和土壤NO_3^--N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周娜娜 《中国马铃薯》 2010年第2期91-93,共3页
在滴灌条件下对比研究了不同氮水平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的产量构成和土壤NO3--N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产量和商品率都先上升后下降,氮水平在180 kg N.hm-2时最高;大部分块茎大小分布都集中在4.5~7 c... 在滴灌条件下对比研究了不同氮水平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的产量构成和土壤NO3--N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产量和商品率都先上升后下降,氮水平在180 kg N.hm-2时最高;大部分块茎大小分布都集中在4.5~7 cm范围内,还有一定的增产空间;氮素量对薯块的大小影响很大,而对畸形薯所占比例的大小没有规律性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淋失程度加深,土壤中的NO3--N含量逐渐增加,各施氮水平下随着土层的加深又有不同程度的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水平 马铃薯 产量构成 土壤no3--n含量
下载PDF
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块茎和土壤NO_3^--N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忠荫 周娜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857-6857,6871,共2页
[目的]为马铃薯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N1:传统氮肥施用量;N2:80%推荐氮肥施用量、N3:推荐氮肥施用量、N4:120%推荐氮肥施用量4个氮水平,研究不同水平对马铃薯块茎和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马铃薯块茎内NO3--N含量随施... [目的]为马铃薯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N1:传统氮肥施用量;N2:80%推荐氮肥施用量、N3:推荐氮肥施用量、N4:120%推荐氮肥施用量4个氮水平,研究不同水平对马铃薯块茎和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马铃薯块茎内NO3--N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均未超标。N2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块茎NO3--N为431.56 mg/L。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淋失程度加深,土壤中的NO3--N含量逐渐增加。各处理土壤NO3--N含量随土层的加深有不同程度的递减。N2处理的氮素供应与马铃薯对N素的吸收基本达到了平衡。[结论]随着氮水平的提高,马铃薯块茎和土壤中的NO3--N含量均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水平 马铃薯块茎 土壤 no3^- -N含量
下载PDF
Mehlich 3法在新疆棉花土壤养分分析中的应用
4
作者 曹晓倩 吕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65-1469,共5页
【目的】评价Mehlich3法(以下简称M3法)测定新疆棉区土壤速效有效磷、钾、铜、锌、锰等的可行性。【方法】用Mehlich3通用浸提剂测定新疆石灰性土壤中有效养分,对目前较普遍适用于棉花土壤的浸提方法与M3法相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浸... 【目的】评价Mehlich3法(以下简称M3法)测定新疆棉区土壤速效有效磷、钾、铜、锌、锰等的可行性。【方法】用Mehlich3通用浸提剂测定新疆石灰性土壤中有效养分,对目前较普遍适用于棉花土壤的浸提方法与M3法相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浸提棉花土壤有效态P、K、Cu、Zn、Mn含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6 6、0.903 2、0.844 6、0.785 6和0.977 6;M3浸提剂测得各元素有效态含量均高于常用浸提方法测得各元素有效态含量,其中有效Mn的相差是最大的,达3倍,而Zn的结果相差不大。【结论】对M3方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精密度测定后认为M3方法结合ICP测定精密度高,结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hlich3通用浸提剂 棉花土壤 有效态元素
下载PDF
Effect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pplication on soil nitroge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rain yield of oil flax 被引量:1
5
作者 Dong Liu Zhengjun Cui +4 位作者 Bin Yan Yuhong Gao Bin Wu Wenzhen Li Junyi Niu 《Oil Crop Science》 2020年第2期62-68,共7页
In order to identify effects of nitrogen(N)and phosphorus(P)on soil nitroge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rain yield of oil flax,a two-factor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in typ... In order to identify effects of nitrogen(N)and phosphorus(P)on soil nitroge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rain yield of oil flax,a two-factor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in typical semi-arid and hilly-gully area of Loess Plateau with 3 replicates in 2013 and 2014.Two levels of N application included 150 kg/hm2(N2)and 75 kg/hm2(N1).P application included 150 kg P2 O5/hm2(P2)and 75 kg P2 O5/hm2(P1).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soil nitrate nitrogen(NO3-N)and ammonium nitrogen(NH4+-N)contents in 0-60 cm soil layer,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NO3-N accumulation(SNA)and grain yield of oil flax were analyzed.Results showed that SNA increased with evaluated N application rate in different soil layers(0-20 cm,20-40 cm and 40-60 cm).With the increased P application,SNA increased at N1 level but decreased at N2 level.SNA under N2 P1 treatment increased by 73.33%in 2013 and 74.97%in 2014 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control treatment(CK)at maturity stage.Grain yield of oil flax also increased by 44.27%in 2013 and56.55%in 2014,compared with CK under the same treatment.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NA in different soil layers were respective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grain yield.In conclusion,this research suggested that the optim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ate was 150 kg N/hm2 and 75 kg P2 O5/hm2 in the Northwest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 flax NITROGEN PHOSPHORUS soil NH3--n soil NH4+-N Grain yield
下载PDF
不同水氮措施对芹菜-白菜轮作体系中氮素利用与土壤NO_3^--N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学军 陈晓群 +2 位作者 罗建航 吴礼树 胡承孝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06-910,共5页
在宁夏引黄灌区灌淤土设置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水氮措施对芹菜-白菜轮作体系中的氮素利用与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灌溉的W2N3(推荐施氮)处理与传统灌溉(W1N3)(推荐施氮)的处理相比,芹菜的产量、吸氮量分别高12.2%、14.7%,白菜的产量、... 在宁夏引黄灌区灌淤土设置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水氮措施对芹菜-白菜轮作体系中的氮素利用与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灌溉的W2N3(推荐施氮)处理与传统灌溉(W1N3)(推荐施氮)的处理相比,芹菜的产量、吸氮量分别高12.2%、14.7%,白菜的产量、吸氮量分别高22.4%、4.4%。在氮素平衡方面,推荐施氮处理氮素损失比传统施氮损失分别低53kghm-2(传统灌溉)、30kghm-2(节水灌溉)。节水条件下推荐施氮处理的土壤剖面上的无机氮残留浓度,减少量分别达到3~13kghm-2。节水灌溉下与传统灌溉相比,节水灌溉的土壤残留硝态氮的含量均比传统灌溉低,而且主要分布在0~60cm表层,推荐施氮量的土壤残留硝态氮的含量又比习惯施氮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水氮措施 芹菜-白菜 氮素利用 土壤no3^- -N
原文传递
连作对土壤质量及硝态氮含量、菜心产量和品质的级联影响
7
作者 穆晓国 王翰霖 +7 位作者 李海俊 徐垒 王继涛 张达林 毕雪婷 徐佳鑫 高富成 叶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69-1881,共13页
为探索露地连作菜心(Brassica chinensis var.parachinensis)产量和土壤状况变化,开展了以土壤重金属累积、土壤肥力和土壤结构的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菜心产量的主次因素顺序为土壤结构、土壤重金属累积和土壤肥力;土壤... 为探索露地连作菜心(Brassica chinensis var.parachinensis)产量和土壤状况变化,开展了以土壤重金属累积、土壤肥力和土壤结构的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菜心产量的主次因素顺序为土壤结构、土壤重金属累积和土壤肥力;土壤重金属累积和土壤肥力交互作用、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交互作用均对菜心产量的影响显著(P<0.05),其他因素交互影响不显著。影响土壤硝态氮含量的主次因素顺序为土壤重金属累积、土壤结构、土壤肥力,其中,土壤重金属累积和土壤结构交互作用对硝态氮的影响显著(P<0.05)。经响应曲面法得出:当土壤重金属累积综合指数(SHI)<1.0、土壤肥力综合指数(SFI)≥6.5、土壤结构综合指数(SSI)≥1.95时,菜心产量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为了验证模型准确性,进行了Logitic回归分析,将3个连作年限与SHI、SFI、SSI、产量、硝态氮含量进行了拟合。基于这一分析,进一步预测了连续种植5年、9年和13年后这些指标的预测数值。测定品质指标发现,连作5年、9年和13年的各项指标预测值和实测值的RMSE值均小于0.83,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连作年限≥5年时,菜心产量、品质和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下降(P<0.05),且较Box-Behnken模型优化值降低。因此,当菜心连作年限不超过4年时,土壤才有较高的生产力来保证菜心稳产和较优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 重金属累积 土壤肥力 土壤结构 硝态氮 产量与品质 菜心
下载PDF
覆膜与降雨类型对土壤水分及NO_3^--N淋失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任瑞 于兴修 +4 位作者 徐苗苗 张家鹏 胡砚霞 王伟 汉强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352-4359,共8页
在丹江口库区青塘河五龙池小流域,以黄棕壤横垄种植玉米为例,设置覆膜与无覆膜两种处理,采用田间小区实验研究覆膜与降雨类型对0~30 cm土壤水分和NO-3-N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处理土壤含水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增加,与无覆膜相比覆膜可降低... 在丹江口库区青塘河五龙池小流域,以黄棕壤横垄种植玉米为例,设置覆膜与无覆膜两种处理,采用田间小区实验研究覆膜与降雨类型对0~30 cm土壤水分和NO-3-N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处理土壤含水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增加,与无覆膜相比覆膜可降低0~10、10~20、20~30cm土层中的含水量.不同降雨类型对覆膜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有区别,小雨时3层土壤间差异显著,含水量随土层加深急剧增加;中雨时10~20cm比0~10 cm、20~30 cm比10~20 cm分别高50.80%、6.62%,0~10 cm土壤含水量显著低于10~20 cm和20~30 cm;暴雨时含水量随土层加深增幅变小;覆膜土壤土层越深土壤含水量受降雨的影响越小.覆膜可降低0~10、10~20 cm土层中的NO-3-N淋失量,分别降低40.74%、24.48%,但会增加20~30 cm的淋失;两处理土壤NO-3-N淋失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增加.不同降雨类型对覆膜土壤NO-3-N淋失的影响也有区别,小雨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淋失量增多;中雨时,0~10、20~30 cm NO-3-N淋失量分别为10~20 cm的1.75、8.41倍;暴雨时,0~10、20~30 cm分别比10~20 cm低18.97%和60.69%.土壤中NO-3-N淋失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且随土层加深含水量对NO-3-N淋失的影响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 降雨类型 土壤含水量 no3^--n淋失 丹江口库区
原文传递
少免耕对灌溉农田冬小麦/夏玉米作物水、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48
9
作者 江晓东 李增嘉 +3 位作者 侯连涛 王芸 王雪 颜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0-24,共5页
土壤耕作可影响土壤硝态氮的淋失、土壤的贮水量和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为了研究少免耕在冬小麦套作夏玉米一年两熟灌溉农田对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采用了5种土壤耕作体系(常规耕作无秸秆还田、常规耕作秸秆... 土壤耕作可影响土壤硝态氮的淋失、土壤的贮水量和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为了研究少免耕在冬小麦套作夏玉米一年两熟灌溉农田对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采用了5种土壤耕作体系(常规耕作无秸秆还田、常规耕作秸秆还田、旋耕秸秆还田、缺口圆盘耙耕秸秆还田、免耕秸秆覆盖)在山东龙口进行了田间试验。利用烘干法测定了土壤含水率,利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了土壤硝态氮的含量。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耕作,少耕特别是旋耕还田方式能够增加土壤贮水量、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全年作物产量,提高土壤0~60cm层次硝态氮含量、减少硝态氮的淋失。以旋耕还田为主的耕作体系可以在该地区应用,而免耕覆盖则不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免耕 灌溉 作物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硝态氮
下载PDF
包膜控释尿素(追施)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薛高峰 张贵龙 +2 位作者 孙焱鑫 陈延华 廖上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7-384,共8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苗期和返青期追施释放期为30d和60d的包膜控释尿素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在冬小麦苗期和返青期追施释放期为60d包膜控释尿素(N60N60),能显著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增强植株对N、P、K养...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苗期和返青期追施释放期为30d和60d的包膜控释尿素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在冬小麦苗期和返青期追施释放期为60d包膜控释尿素(N60N60),能显著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增强植株对N、P、K养分吸收,增加籽粒产量。与不追肥(CK)处理相比,N60N60处理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重分别提高33.21%和67.84%;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12.77%~25.20%;植株茎叶N、P、K含量分别增加63.55%、37.08%和6.91%,籽粒N、P、K含量分别增加8.56%、31.18%和24.49%;小麦穗长、穗粒重、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分别增加14.14%、27.00%、39.32%和48.01%。在返青期追施1次包膜控释尿素,N0N30优于N0N60处理,叶绿素含量增加1.50%~3.04%;植株茎叶N、P、K含量分别增加12.37%、12.25%和1.26%,籽粒N、P、K含量分别增加0.50%、5.69%和9.74%;小麦穗长、穗粒重、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分别增加2.84%、11.81%、11.65%和6.61%。同时,包膜控释尿素施用能明显减少硝态氮向土壤深层渗漏数量,减轻对地下水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控释尿素 追施 冬小麦 生长发育 土壤硝态氮含量
下载PDF
节水减氮对温室土壤硝态氮与氮素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若楠 武雪萍 +3 位作者 张彦才 王丽英 陈丽莉 翟凤芝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5-704,共10页
【目的】针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肥水超量施用问题,以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实现温室菜田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研究节水减氮在温室蔬菜生产中的增效潜力,推荐适宜水氮用量。【方法】采用当地典型种植茬口冬春茬黄瓜一秋冬茬番茄,在沟灌方式下设... 【目的】针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肥水超量施用问题,以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实现温室菜田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研究节水减氮在温室蔬菜生产中的增效潜力,推荐适宜水氮用量。【方法】采用当地典型种植茬口冬春茬黄瓜一秋冬茬番茄,在沟灌方式下设计农民习惯灌溉(W_1,>100%田间持水量)和减量灌溉(W_2,75%-95%田间持水量)2个灌水水平;农民习惯施氮(N_1)、较农民习惯减氮25%(N_2)、减氮50%(N_3)和无氮(N_0)4个氮肥水平,对应黄瓜季施氮1200、900、600和0 kg·hm^(-2),番茄季施氮900、675、450和0 kg·hm^(-2),共W_1N_1、W_2N_2、W_2N_3、W_1N_0和W_2N_05个水氮用量组合处理,3年6季定位研究蔬菜关键生育期0-100 cm土体硝态氮动态变化,分析氮素平衡和经济效益,推荐合理水氮用量。【结果】农民习惯水氮管理W_1N_1处理土壤硝态氮积累明显,并向土壤深层迁移。节水减氮W_2N_2处理3年0—60 cm土层硝态氮供应保持在相对适宜水平,平均硝态氮含量为53.3—80.9 mg·kg^(-1);0-100 cm土体硝态氮未出现明显积累,平均含量较W_1N_1处理下降13.9%-31.1%;氮素表观损失下降56%,氮肥利用率提高2.4-3.3个百分点,并保持较高的经济效益。依据0-2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与产量之间的显著回归关系,获得最佳产量土壤硝态氮含量黄瓜为37.4-72.9 mg.kg^(-1),番茄应低于90 mg·kg^(-1)。根据蔬菜氮素需求量和关键生长期适宜的土壤硝态氮含量,结合根区土壤水分监测,推荐与供试条件相近的温室,沟灌冬春茬黄瓜产量160-180 t·hm^(-2)下灌水450-550 mm配合施氮600 kg·hm^(-2)较适宜,秋冬茬番茄产量70-80 t·hm^(-2)时灌水170-200 mm配合施氮250 kg·hm^(-2)较适宜。分析水氮减施增效原因为:节水20%-30%使土壤硝态氮趋近根区分布,节氮50%降低土壤剖面硝态氮积累,节水20%-30%配合减氮50%将根区硝态氮供应维持在适宜水平的同时,降低进入损失途径的氮素,从而实现增效。【结论】华北平原沟灌温室黄瓜-番茄农民生产现状节水减氮潜力较大。优化水分管理是实现氮肥减施增效的关键,在合理灌水量下,推荐适宜的施氮量是水氮减施增效的有效措施。较农民习惯管理节水20%-30%配合减氮50%,能有效降低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保持较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蔬菜 水氮用量 土壤硝态氮含量 氮肥平衡 经济效益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氮素积累与转运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12
作者 郑成岩 于振文 +2 位作者 王东 张永丽 石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03-1311,共9页
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条旋耕(SR)、深松+条旋耕(SRS)、深松+旋耕(RS)、旋耕(R)和翻耕(P)5个耕作方式处理,研究了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氮素积累、分配和转运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深松+条旋耕和深松+旋耕处理... 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条旋耕(SR)、深松+条旋耕(SRS)、深松+旋耕(RS)、旋耕(R)和翻耕(P)5个耕作方式处理,研究了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氮素积累、分配和转运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深松+条旋耕和深松+旋耕处理小麦开花至成熟期20—140 cm各土层的土壤含水量较低;拔节期之后的小麦氮素吸收强度、开花和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成熟期氮素向子粒中的分配比例及开花期营养器官中贮存的氮素向子粒中的转运量均高于条旋耕和旋耕处理;深松+条旋耕和深松+旋耕处理成熟期氮素向子粒中的分配量高于翻耕,翻耕高于旋耕和条旋耕处理。2)深松+条旋耕和深松+旋耕处理成熟期0—80 cm各土层的土壤硝态氮含量低于翻耕处理,翻耕低于旋耕和条旋耕处理,条旋耕最高;深松+旋耕在120—160 cm土层的土壤硝态氮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各处理在160—200 cm土层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3)深松+旋耕和深松+条旋耕的子粒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最高且两者无显著差异,翻耕次之,旋耕和条旋耕低于上述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氮素利用、子粒产量和土壤中硝态氮的淋溶,深松+条旋耕为最佳耕作方式,可供生产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小麦 氮素积累与转运 土壤硝态氮含量 子粒产量
下载PDF
滴灌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对小麦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13
作者 郭丽 王丽英 +4 位作者 张彦才 史建硕 李若楠 王艳霞 任燕利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7-213,共7页
为探明华北地区山前平原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小麦合理的氮肥运筹。于2013-2015年2个小麦生长季,设置4个滴灌施氮量(N0-不施氮、N1-120 kg/hm^2、N2-240 kg/hm^2、N3-360 kg/hm^2)处理,研究滴灌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对小麦氮素吸收积累和土壤... 为探明华北地区山前平原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小麦合理的氮肥运筹。于2013-2015年2个小麦生长季,设置4个滴灌施氮量(N0-不施氮、N1-120 kg/hm^2、N2-240 kg/hm^2、N3-360 kg/hm^2)处理,研究滴灌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对小麦氮素吸收积累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N1、N2和N3处理的小麦干质量及产量较处理N0显著增加,N1、N2和N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施氮量对小麦茎秆的氮含量影响较大,但对籽粒氮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处理N3的小麦总吸氮量分别显著高于处理N0、N1和N2,但处理N1和N2之间无显著差异;氮肥收获指数以N2处理最高,氮肥当季回收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均表现出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施氮量超过240 kg/hm^2,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且随种植年限的延长更加明显。采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获得小麦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238.46~250.78 kg/hm^2,经济施氮量为174.28~207.18 kg/hm^2。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该条件下小麦滴灌经济施氮量以174~207 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滴灌 水肥一体化 施氮量 氮素吸收 土壤硝态氮
下载PDF
生育期水分调控对甘肃河西地区滴灌春小麦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6
14
作者 张雨新 张富仓 +2 位作者 邹海洋 陈东峰 范军亮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7-605,共9页
【目的】针对河西地区水资源短缺、作物水肥利用效率低等问题,研究滴灌施肥条件下生育期土壤水分调控对河西地区春小麦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以期探索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土壤水分调控模式。【方法】以春小麦‘永良4号’为试验材料进行... 【目的】针对河西地区水资源短缺、作物水肥利用效率低等问题,研究滴灌施肥条件下生育期土壤水分调控对河西地区春小麦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以期探索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土壤水分调控模式。【方法】以春小麦‘永良4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根据前期的滴灌施肥试验,施氮量为N 180 kg/hm2,在春小麦生育期设置5个土壤水分下限(W1、W2、W3、W4和CK)控制水平,研究生育期土壤水分调控对河西地区滴灌春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和转运及根区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1)一定的施肥水平下,土壤水分下限的增长会增加各处理小麦的生育期总灌水量,以充分灌溉(CK)处理最大,分别比W1、W2、W3、W4处理高26.6%、15.0%、9.3%和4.8%。2)灌水量的增加会促进小麦植株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同化,与W4处理相比,W1、W2、W3处理的氮素吸收量分别显著减少29.3%、23.0%和15.5%,CK与W4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3)成熟期各处理小麦营养器官中氮素吸收量以CK处理最大,分别比W1、W2、W3、W4处理高28.2%、28.6%、19.2%和12.7%,但其子粒中的氮素吸收量比W4处理显著低10.4%。开花期后营养器官中的氮素向子粒的转移量和转移率均以W4处理最大,分别比W1、W2、W3、CK处理显著增加40.4%、28.0%、10.6%、10.0%和6.8%、3.5%、1.3%、6.9%,但W4处理小麦氮素转移量对子粒的贡献率最小(76.2%)。随着土壤水分下限的增加,各处理氮素吸收效率、氮素生产效率及氮素收获指数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均在W4处理下获得最大值。4)在一定施肥水平下,灌水量的增加会加大硝态氮向土壤深处运移,不利于小麦植株对土壤硝态氮的吸收利用。5)生育期土壤水分调控对小麦根区土壤硝态氮含量有显著性影响,成熟期0—100 cm土层内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以W4处理最小,分别比W1、W2、W3和对照(CK)处理减少9.6%、7.2%、6.6%和1.4%。【结论】适宜的土壤水分调控更有利于小麦植株对土壤养分的吸收,综合考虑氮素吸收、分配及土壤硝态氮等因素,W4是基于本试验条件下河西地区滴灌春小麦最佳土壤水分下限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土壤水分调控 氮素吸收和利用 土壤硝态氮
下载PDF
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小麦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马兴华 于振文 +2 位作者 梁晓芳 颜红 史桂萍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5-98,共4页
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的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小麦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底追比例均为5:5,处理2(纯氮施用量为168kg/hm^2)与处理1(纯氮施用量为240kg/hm^2)比较,处理2成熟期植株中土壤氮素的积累... 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的施氮量和底追比例对小麦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底追比例均为5:5,处理2(纯氮施用量为168kg/hm^2)与处理1(纯氮施用量为240kg/hm^2)比较,处理2成熟期植株中土壤氮素的积累量,肥料氮的利用率均高于处理1的,但处理2的土壤硝态氮含量低;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纯氮施用量均为168kg/hm^2,氮肥全部用于拔节期追施的处理3与处理2比较,处理3成熟期植株中土壤氮素的积累量,籽粒蛋白质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和0~40cm土层土壤硝态氮的含量均高于处理2的;肥料氮的利用率和籽粒产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成熟期不同处理0~6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均低于播种前,在60~80cm土层形成累积峰并高于播种前,但80cm以下层次与播前相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施氮量 底追比例 氮素利用 土壤硝态氮含量
下载PDF
不同水分、施氮量对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刘微 赵同科 王丽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30,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和灌水量情况下土壤中硝态氮的动态分布。结果表明,土壤剖面的硝态氮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施氮量水平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中硝态氮含量递减。在冬小麦的整个生育期中,拔节期的追肥...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和灌水量情况下土壤中硝态氮的动态分布。结果表明,土壤剖面的硝态氮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施氮量水平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中硝态氮含量递减。在冬小麦的整个生育期中,拔节期的追肥灌水有助于硝态氮向土壤深处移动,甚至有可能淋洗出根层,对地下水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土壤 硝态氮 含量 分布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无机氮和土壤脲酶的影响 被引量:37
17
作者 赵鹏 陈阜 李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5-169,共5页
为研究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无机氮和土壤脲酶的影响,2006-2007年小麦生长季在河南省滑县进行了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生长后期,10~30 cm土层,秸秆还田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低于秸秆未还田的处理,秸秆还田有利于冬小麦... 为研究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无机氮和土壤脲酶的影响,2006-2007年小麦生长季在河南省滑县进行了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生长后期,10~30 cm土层,秸秆还田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低于秸秆未还田的处理,秸秆还田有利于冬小麦对土壤硝态氮的吸收和利用。秸秆还田影响了土壤铵态氮的分布,提高了土壤铵态氮含量。冬小麦生长前期和成熟期,秸秆还田处理土壤脲酶活性较高,生产管理中应减少氮肥施用;进入抽穗期和灌浆期,秸秆还田处理土壤脲酶活性较低,应增加氮肥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冬小麦 土壤硝态氮 土壤铵态氮 土壤脲酶
下载PDF
氮肥施用时期及基追比例对土壤矿质氮含量时空变化及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2
18
作者 武际 郭熙盛 +1 位作者 杨晓虎 黄晓荣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382-2387,共6页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时期和基追比例对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变化及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氮肥施用时期和基追比例对0~2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时期和基追比例对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变化及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氮肥施用时期和基追比例对0~2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有显著影响;与氮肥全部基施处理相比,氮肥施用时期后移和基追比例的增加,明显提高了氮肥吸收利用率,减少了小麦全生育期土壤氮素的表观盈余量,同时显著改善了小麦籽粒品质;但对籽粒产量影响不显著,孕穗期追施比例过大导致产量显著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和生态效益,以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3:2为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肥施用时期 基追比例 硝态氮含量 铵态氮含量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灌水量对不同小麦品种籽粒品质、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8
19
作者 张永丽 于振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5-158,174,共5页
选用强筋小麦济麦20和中筋小麦泰山23两个品种,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不灌水(0 mm)、灌水180 mm,240mm和300 mm 4个处理,研究了灌水量对籽粒品质和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180 mm和240 mm的处理比不灌水和灌水300 mm的处... 选用强筋小麦济麦20和中筋小麦泰山23两个品种,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不灌水(0 mm)、灌水180 mm,240mm和300 mm 4个处理,研究了灌水量对籽粒品质和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180 mm和240 mm的处理比不灌水和灌水300 mm的处理提高了强筋小麦济麦20的籽粒谷蛋白含量、谷蛋白含量/醇溶蛋白含量比值(谷/醇比值)、谷蛋白大聚合体(GM P)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延长了面团稳定时间,改善了籽粒品质;中筋小麦泰山23的不灌水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高于灌水180 mm,240 mm和300 mm的处理,但是GM P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两品种的籽粒产量均以灌水240 mm的处理最高,但泰山23灌水180 mm的处理与灌水240 mm的处理无显著差异。随灌水量增加,土壤中的硝态氮向深层土壤的淋溶增加。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品质、产量和土壤中硝态氮的淋溶,济麦20和泰山23可供生产中参考的灌水量分别为180~240 mm和18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灌水量 籽粒品质 籽粒产量 土壤硝态氮含量
下载PDF
灌水量和时期对高产小麦氮素积累、分配和转运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4
20
作者 郑成岩 于振文 +1 位作者 王西芝 武同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24-1332,共9页
在每公顷产9000 kg小麦的高产条件下,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W0)、底墒水(W1)、底墒水+拔节水(W2)、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W3)、底墒水+开花水(W4)5个灌溉处理,每次灌水60 mm,研究了灌水量和时期对高产小麦氮素积累、... 在每公顷产9000 kg小麦的高产条件下,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W0)、底墒水(W1)、底墒水+拔节水(W2)、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W3)、底墒水+开花水(W4)5个灌溉处理,每次灌水60 mm,研究了灌水量和时期对高产小麦氮素积累、分配和转运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不灌水处理(W0)相比较,灌水处理显著增加了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子粒氮素积累量和开花后营养器官氮素向子粒的转移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成熟期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开花后营养器官积累的氮素向小麦子粒转移量和转移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W2处理最高。2)随着小麦生育进程的推进,0—2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先降低后回升再降低,在拔节期最低。成熟期,W0处理0—40 cm土层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灌水处理;随灌水量的增加,100—16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W2处理显著低于W3和W4处理;160—200 cm土层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3)随灌水量的增加,氮素吸收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生产效率先增加后降低,W2处理最高;而氮素利用效率则呈逐渐降低趋势,其中W0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W2、W3、W4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氮素利用、子粒产量和土壤中硝态氮的淋溶,底墒水和拔节水各灌60 mm的W2为最佳处理,可供生产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量和时期 小麦 氮素积累、分配和转运 土壤硝态氮含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