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citric acid content on magnetic properties of BaFe12O19 powder prepared by sol-gel auto-combustion method
1
作者 钟敏建 徐国庆 +3 位作者 马洪良 周炯 岳中岳 何正明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7年第3期263-267,共5页
BaFe12O19 powders with nanocrystaUine sizes were produced by sol-gel auto-combustion method. The precursors were prepared under the molar ratios of citric acid to the metal nitrate of 0.5, 1.0 and 1.5. Appropriate eth... BaFe12O19 powders with nanocrystaUine sizes were produced by sol-gel auto-combustion method. The precursors were prepared under the molar ratios of citric acid to the metal nitrate of 0.5, 1.0 and 1.5. Appropriate ethylene diamine (C2H8N2) was added in order to adjust pH of 7. The ions distribution of citric acid at different pH explains the effect of citric acid in the starting solution. The XRD patterns of the as-burnt powders and annealing powders show different phases for different citric acid content. In addition, the lattice constants (a, c) derived from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 were changed from 0.58881 nm to 0.58997 nm and 2.32057 nm to 2.32296 nm respectively. The data from VSM indicated that the powder with high citric acid content took on good magnetic properties. Pure single BaFe12O19 of the specific maximum magnetization M(1 T)≈ 49.73 Am^2/kg, the specific remanent magnetization Mr ≈ 30.77 Am^2/kg and the coercive force He≈ 467 kA/m was produced when the molar ratios of citric acid to the metal nitrate was 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gel auto-combustion citric acid content magnetic properties
下载PDF
微量Mg掺杂对sol-gel制备Zn_(1-x)Mg_xO薄膜结构形貌及其透明导电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德福 胡跃辉 +3 位作者 陈义川 刘细妹 张志明 徐斌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20,共6页
通过sol-gel旋涂法在石英玻璃衬底上制备了不同Mg掺杂含量的ZnO薄膜,并运用XRD、SEM、UV-VIS、四探针等测试手段分析研究了Mg含量对ZnO薄膜结构及透明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Mg后薄膜仍保持六方纤锌矿结构并沿(002)方向择优生长,随... 通过sol-gel旋涂法在石英玻璃衬底上制备了不同Mg掺杂含量的ZnO薄膜,并运用XRD、SEM、UV-VIS、四探针等测试手段分析研究了Mg含量对ZnO薄膜结构及透明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Mg后薄膜仍保持六方纤锌矿结构并沿(002)方向择优生长,随着Mg含量的增加,结晶质量先变好,后变差,(002)峰位先向小角度方向移动,后又往大角度方向回升,薄膜晶粒尺寸变大,尺寸更加均匀,薄膜表面更加平整,当掺杂量增加至3 at%时,薄膜表面开始出现团聚现象;适量的Mg掺杂可提高薄膜可见光透过率和禁带宽度,透过率最高可达88.83%,增加至3 at%时,因散射和缺陷增多,透过率发生显著下降;由于Mg的金属性强于Zn而出现的burstain-Moss效应与缺陷带宽随着Mg含量而变化的共同作用,薄膜带隙出现先宽后窄再变宽的现象;四探针表征显示,Mg掺杂可降低ZnO薄膜的表面电阻,但仍具有较高的电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导电薄膜(TCO) Mg含量 溶胶-凝胶 光电性能
下载PDF
Sol-Gel法低温烧结NiCuZn铁氧体的磁导率、温度系数等性能与Zn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志全 廖杨 冯涛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06年第5期21-23,28,共4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i1-α-xZnxCuαFe2O4(0.15≤α〈0.25,0.1≤x≤0.65)铁氧体超细粉。测量了烧结样品的起始磁导率μi、Q值、比温度系数αμ/μi、居里温度TCμ、饱和磁化强度Ms、矫顽力Hc等与Zn含量的关系。给出了六个不同Z...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i1-α-xZnxCuαFe2O4(0.15≤α〈0.25,0.1≤x≤0.65)铁氧体超细粉。测量了烧结样品的起始磁导率μi、Q值、比温度系数αμ/μi、居里温度TCμ、饱和磁化强度Ms、矫顽力Hc等与Zn含量的关系。给出了六个不同Zn含量样品的磁导率温度曲线。发现随Zn含量的增加比温度系数αμ/μi化(20-60℃)由正到负。获得了μi〉1000、比温度系数αμ/μi〈1×10^-6/℃、居里温度TCμ=125℃、比损耗因子tanδ/μi〈2×10^-5的高导、低温度系数、低烧(880±200℃)NiCuZn铁氧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UZN铁氧体 Zn含量 低温烧结 溶胶-凝胶法 磁导率
下载PDF
荧光法测定铝溶胶中铝含量、氯含量分析方法探讨
4
作者 蔡军平 华燕莉 康华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9期77-80,共4页
对能量色散荧光光谱法测定铝溶胶中铝含量、氯含量进行研究。正确选择测试条件,考察温度对测定铝溶胶中元素的影响,并对准确性、重复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样品制备简单、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准确性较高、重复性较好,能... 对能量色散荧光光谱法测定铝溶胶中铝含量、氯含量进行研究。正确选择测试条件,考察温度对测定铝溶胶中元素的影响,并对准确性、重复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样品制备简单、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准确性较高、重复性较好,能满足铝溶胶中铝含量、氯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能量色散荧光光谱法 铝溶胶 铝含量 氯含量
下载PDF
无机建筑涂料的高分子有机物含量的测试方法——热失重法
5
作者 姜广明 肖凯巍 +3 位作者 郑仕超 高文才 冯艳 胡水 《工程质量》 2024年第6期40-44,共5页
无机建筑涂料的高分子有机物含量的测试,可以使用灰分法或热失重法。本文讨论了无机建筑涂料的组分的热失重特点,建立了无机建筑涂料的高分子有机物含量的热失重测试方法,并通过一组试验证明了高分子有机物含量与无机建筑涂料中的乳液... 无机建筑涂料的高分子有机物含量的测试,可以使用灰分法或热失重法。本文讨论了无机建筑涂料的组分的热失重特点,建立了无机建筑涂料的高分子有机物含量的热失重测试方法,并通过一组试验证明了高分子有机物含量与无机建筑涂料中的乳液添加量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建筑涂料 高分子有机物含量 热失重法 碱金属硅酸盐 硅溶胶
下载PDF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Nickel content on magnetic properties of Ni-doped ZnO 被引量:3
6
作者 REN Lingling JEUNG Won Young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z2期24-29,共6页
Magnetic properties of diluted magnetic semiconductors (DMSs), Ni-doped ZnO materials,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suring magnetization as functions of magnetic field. The Ni content affects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diluted magnetic semiconductors (DMSs), Ni-doped ZnO materials,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suring magnetization as functions of magnetic field. The Ni content affects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at low sintered temperature but it has few effects on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at high sintered temperature. The sintered temperature has great effects on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Ni/ZnO at high original mole ratio of Ni/Zn while it has slight effects on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Ni/ZnO at low original mole ratio of Ni/Zn whatever low or high sintered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luted magnetic semiconductor Ni-doped ZnO magnetic properties sol-GEL sintered temperature Ni content
下载PDF
硅溶胶固含量对Al_2O_3-SiC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乔婉 聂建华 +4 位作者 邱文冬 王立辉 尹玉成 梁永和 尹国恒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42,共4页
以5~3、3—1和≤1mm的特级矾土熟料及≤1mm的SiC为骨料,以白刚玉粉(≤0.074mm)、SiC粉(≤0.088mm)、活性α-Al2O3微粉和SiO2微粉为基质,在Al2O3-SiC浇注料常规配方的基础上,研究了硅溶胶固含量对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5~3、3—1和≤1mm的特级矾土熟料及≤1mm的SiC为骨料,以白刚玉粉(≤0.074mm)、SiC粉(≤0.088mm)、活性α-Al2O3微粉和SiO2微粉为基质,在Al2O3-SiC浇注料常规配方的基础上,研究了硅溶胶固含量对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硅溶胶固含量的增加,浇注料的流动性逐渐增大,初凝时间逐渐缩短,显气孔率略有减小,110和815℃热处理后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略有增大,1100和1400℃热处理后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略有减小,抗渣性能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溶胶 固含量 Al2O3-SiC浇注料
下载PDF
偶联剂改性废轮胎胶粉及其在力车胎胎侧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卢娜 辛振祥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93-98,共6页
胶粉是废轮胎回收利用的主导方向,但其与基质橡胶的相容性差,从而限制了胶粉的应用。通过硅烷偶联剂Si69和钛酸酯偶联剂201对胶粉表面进行改性,以期获得与生胶相容性良好的改性胶粉。改性胶粉溶胶含量测试表明:胶粉表面交联网络破坏,溶... 胶粉是废轮胎回收利用的主导方向,但其与基质橡胶的相容性差,从而限制了胶粉的应用。通过硅烷偶联剂Si69和钛酸酯偶联剂201对胶粉表面进行改性,以期获得与生胶相容性良好的改性胶粉。改性胶粉溶胶含量测试表明:胶粉表面交联网络破坏,溶胶含量增加。胎侧胶物理机械性能测试表明:在力车胎胎侧胶配方中,Si69和钛酸酯偶联剂201质量份分别为1.5和2.0时,胶粉改性效果最好,此时胎侧胶的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粉 偶联剂 改性 溶胶含量 物理机械性能
下载PDF
锑掺杂量对ATO纳米颗粒结构及其导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杨保平 钟小华 +3 位作者 张晓亮 崔锦峰 贾均红 易戈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93-1997,共5页
以SnCl4.5H2O和SbCl3为主要原料,采用sol-gel法制备了锑掺杂二氧化锡(ATO)纳米粉体。分别利用FESEM、XRD、FT-IR、XPS及四探针电阻仪对粉体形貌、晶体结构、元素组成和粉末电阻进行表征,考察Sb掺杂量对ATO粒子晶体结构、晶粒尺寸和导电... 以SnCl4.5H2O和SbCl3为主要原料,采用sol-gel法制备了锑掺杂二氧化锡(ATO)纳米粉体。分别利用FESEM、XRD、FT-IR、XPS及四探针电阻仪对粉体形貌、晶体结构、元素组成和粉末电阻进行表征,考察Sb掺杂量对ATO粒子晶体结构、晶粒尺寸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TO为(110)面择优取向的四方相锡石结构的纳米颗粒,当Sb掺杂量为15%(摩尔分数)时,ATO具有最小的粉末电阻率(12.85Ω.cm)。当Sb掺杂量≤28%时可得到完全掺杂的ATO,ATO的导电性与其中的Sb5+离子浓度有关,而且Sb含量在28%以下可能存在一个阈值,有利于固溶在SnO2晶格中的Sb形成Sb5+,使载流子浓度达到最大,因而表现出最佳的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纳米颗粒 Sb掺杂量 sol-GEL法 XPS 电阻率
下载PDF
再生活化剂420与活化体系并用对废胶粉再生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梅 刘娟 +1 位作者 孙鹏 辛振祥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62,共5页
分别研究了氧化锌、硬脂酸和硬脂酸锌对用420作再生活化剂时废胶粉再生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硬脂酸对废胶粉的再生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硬脂酸用量的增加,再生胶的溶胶含量先增加后降低,交联密度逐渐降低,门尼黏度明... 分别研究了氧化锌、硬脂酸和硬脂酸锌对用420作再生活化剂时废胶粉再生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硬脂酸对废胶粉的再生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硬脂酸用量的增加,再生胶的溶胶含量先增加后降低,交联密度逐渐降低,门尼黏度明显下降,并且停放30 d后门尼黏度的增加值呈减小趋势;再生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增大。综合考虑硬脂酸用量为0.9-1.2份(质量)时再生胶的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橡胶 再生活化剂420 活化体系 溶胶含量 门尼黏度 物理机械性能
下载PDF
复合纤维含量对精铸硅溶胶型壳强度及透气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芦刚 毛蒲 +2 位作者 严青松 纪超众 饶文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64-3170,共7页
采用陶瓷和尼龙复合纤维增强熔模精铸硅溶胶型壳,通过测试与分析复合纤维增强硅溶胶型壳的常温及焙烧后强度和透气性,研究复合纤维含量对硅溶胶型壳强度和透气性的影响规律,确定复合纤维含量与焙烧温度和型壳强度的关系,并通过SEM对型... 采用陶瓷和尼龙复合纤维增强熔模精铸硅溶胶型壳,通过测试与分析复合纤维增强硅溶胶型壳的常温及焙烧后强度和透气性,研究复合纤维含量对硅溶胶型壳强度和透气性的影响规律,确定复合纤维含量与焙烧温度和型壳强度的关系,并通过SEM对型壳试样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纤维对硅溶胶型壳强度和透气性的影响显著,当复合纤维含量小于0.6%(质量分数)时,硅溶胶型壳强度和透气性同时增大;当复合纤维含量大于0.6%时,型壳常温及焙烧后强度开始减小,焙烧后基体中孔隙率增加,型壳透气性继续增大;当复合纤维含量为0.6%、焙烧温度为1050℃时,型壳焙烧后强度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模精铸 硅溶胶型壳 复合纤维含量 强度 透气性
下载PDF
引氟量对含氟羟基磷灰石纳米晶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芬 张玲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9-561,共3页
采用Ca(NO3)2.4H2O-P2O5-NH4F-乙醇体系,利用溶胶凝胶法在600℃获得不同含氟量的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FHA)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纳米粉体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不同引氟量对衍射峰强度、晶面间距、晶格常数及粒度的影响,并从FHA形... 采用Ca(NO3)2.4H2O-P2O5-NH4F-乙醇体系,利用溶胶凝胶法在600℃获得不同含氟量的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FHA)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纳米粉体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不同引氟量对衍射峰强度、晶面间距、晶格常数及粒度的影响,并从FHA形成机理及结构构成方面解释了原因.结果表明,FHA主晶相衍射峰强度随引氟量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晶面间距(特别是(300)晶面)从2.8133逐渐减小到2.7894,而晶格常数在a轴方向上有明显逐渐减少的趋势,粒度也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氟量 含氟羟基磷灰石 纳米晶 溶胶凝胶 形成机理
下载PDF
蜂窝状陶瓷载体涂层的研究——Al_2O_3胶液的触变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清莲 吴善良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24-329,共6页
研究了制备蜂窝陶瓷涂层使用的AL_2O_3胶液的触变性以及影响胶液触变性的因素,并对胶液的触变性对蜂窝陶瓷涂层的上涂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影响胶液触变性最大的因素是含固量:若使胶液具有触变性,含固量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研究了制备蜂窝陶瓷涂层使用的AL_2O_3胶液的触变性以及影响胶液触变性的因素,并对胶液的触变性对蜂窝陶瓷涂层的上涂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影响胶液触变性最大的因素是含固量:若使胶液具有触变性,含固量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且含固量越高,胶液的触变性越明显;稳定剂、表面活性剂以及醋酸都影响胶液的触变性;而胶液的触变性有利于蜂窝陶瓷涂层的上涂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 胶液 触变性 三氧化二铝 汽车 催化剂载体
下载PDF
纳米碳溶胶对碱性土壤pH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梁太波 赵振杰 +4 位作者 王宝林 张仕祥 李玉磊 张艳玲 尹启生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8-962,共5页
采用土柱淋洗试验和土盆试验,研究了浓度分别为10、20和40 mg/L的纳米碳溶胶对碱性土壤p H、EC值和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碳溶胶能够明显降低碱性土壤p H和EC值,最大降低幅度分别达到0.49个单位和0.14 m S/cm,且纳米碳溶胶... 采用土柱淋洗试验和土盆试验,研究了浓度分别为10、20和40 mg/L的纳米碳溶胶对碱性土壤p H、EC值和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碳溶胶能够明显降低碱性土壤p H和EC值,最大降低幅度分别达到0.49个单位和0.14 m S/cm,且纳米碳溶胶浓度越高,降低效果越明显。纳米碳溶胶能够明显增加0~80 cm各土层硝态氮含量,3个处理平均增幅分别达到21.99%、27.34%和25.57%;但对铵态氮含量影响较小。纳米碳溶胶淋洗可提高各土层中有效磷含量,但不同浓度纳米碳溶胶在不同土层中表现效果不同,3个处理有效磷含量平均增加10.10%、13.72%和12.30%。纳米碳溶胶对土壤钾素有较好的活化效果,各土层速效钾含量均有明显增加,3个处理平均增幅分别达到6.62%、12.54%和13.18%。上述结果表明纳米碳溶胶能够明显降低碱性土壤pH和EC值,提高速效养分含量,对碱性土壤有较好的改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溶胶 碱性土壤 PH 电导 养分含量
下载PDF
S-苄基O-乙基黄原酸酯的合成及在废旧橡胶低温再生中的应用
15
作者 丛后罗 孙鹏 +3 位作者 王艳秋 朱信明 胡欢欢 李艳秋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6-299,共4页
以乙醇为溶剂,在常温常压下合成了S-苄基O-乙基黄原酸酯,用核磁共振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将其作为活性剂用于废旧橡胶的低温再生过程中,研究了其用量对再生胶的溶胶含量等工艺性能、混炼胶硫化特性及硫化胶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以乙醇为溶剂,在常温常压下合成了S-苄基O-乙基黄原酸酯,用核磁共振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将其作为活性剂用于废旧橡胶的低温再生过程中,研究了其用量对再生胶的溶胶含量等工艺性能、混炼胶硫化特性及硫化胶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苄基O-乙基黄原酸酯用量的增加,所制备再生胶的溶胶含量增大,交联密度和门尼黏度下降,但对混炼胶的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基本不产生影响,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则呈增大趋势。S-苄基O-乙基黄原酸酯对普通胶粉的再生具有良好的活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苄基O-乙基黄原酸酯 废旧橡胶 再生活性剂 溶胶含量 交联密度 拉伸性能
下载PDF
引氟量对含氟羟基磷灰石纳米晶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芬 张玲 《陶瓷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93-396,共4页
采用Ca(NO_3)_2·4H_2O-P_2O_5-NH_4F-乙醇体系,利用溶胶凝胶法在600℃获得不同含氟量的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FHA)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纳米粉体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不同引氟量对衍射峰强度、晶面间距、晶格常数及粒度的影响... 采用Ca(NO_3)_2·4H_2O-P_2O_5-NH_4F-乙醇体系,利用溶胶凝胶法在600℃获得不同含氟量的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FHA)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纳米粉体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不同引氟量对衍射峰强度、晶面间距、晶格常数及粒度的影响,并从FHA形成机理及结构构成方面解释了原因。结果表明,FHA主晶相衍射峰强度随引氟量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晶面间距(特别是(300)晶面)逐渐减小,而晶格常数及粒度在a轴方向上亦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氟量 含氟羟基磷灰石 纳米晶 溶胶凝胶
下载PDF
影响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杂化薄膜聚集态结构的因素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明艳 陈安营 牛颖 《绝缘材料》 CAS 2007年第5期1-3,7,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无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Sol-Gel)路线制备了聚酰亚胺/二氧化硅(PI/SiO2)纳米杂化薄膜。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表征了PI/SiO2的杂化薄膜的化学结构和微观形貌,讨论了硅烷偶联...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无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Sol-Gel)路线制备了聚酰亚胺/二氧化硅(PI/SiO2)纳米杂化薄膜。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表征了PI/SiO2的杂化薄膜的化学结构和微观形貌,讨论了硅烷偶联剂和加入的水量对PI/SiO2纳米杂化薄膜聚集态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偶联剂的加入提高了有机相与无机相的相容性。加入不同的水量对PI/SiO2杂化薄膜聚集态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当TEOS与加入的水量摩尔比为1∶6时,团聚的SiO2粒子的平均尺寸小于20 nm,有机相与无机相无明显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二氧化硅 溶胶-凝胶 偶联剂 水含量
下载PDF
初始含水率对SiO_2溶胶在两种木材中渗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敏洋 曹金珍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5年第6期34-39,共6页
采用两种粒径(30nm和150 nm)的Si O2溶胶真空浸渍不同含水率(绝干、气干、调湿)的欧洲赤松和南方松边材,比较其24 h内吸液率变化规律和24 h增重率,并通过质量法分析硅溶胶处理材轴向SiO2的浓度梯度,从而考察处理材的初始含水率对SiO2溶... 采用两种粒径(30nm和150 nm)的Si O2溶胶真空浸渍不同含水率(绝干、气干、调湿)的欧洲赤松和南方松边材,比较其24 h内吸液率变化规律和24 h增重率,并通过质量法分析硅溶胶处理材轴向SiO2的浓度梯度,从而考察处理材的初始含水率对SiO2溶胶在木材中渗透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木材均在绝干状态下吸液率最低,30 nm硅溶胶在气干状态下吸液率最高,而150 nm硅溶胶在调湿状态下吸液率最高。(2)初始含水率对增重率的影响与吸液率不同,30 nm硅溶胶在调湿状态下浸渍木材的增重率低于绝干状态,欧洲赤松气干状态的增重率最高。(3)初始含水率对试材中整体SiO2量的影响与增重率结果基本一致,欧洲赤松中SiO2轴向分布梯度远高于南方松,其渗透的均匀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SIO2溶胶 渗透性 初始含水率 粒径
下载PDF
两步溶胶-凝胶法制备钛硅复合氧化物及其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韵芳 孙彦平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6期54-58,共5页
采用两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钛硅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RD、FT-IR表征了其结构,并以甲基橙为目标物,详细探讨了煅烧温度、硅含量对钛硅复合氧化物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所制备钛硅复合氧化物粉体具有锐钛相与金红石相的混晶结构,适量硅的引... 采用两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钛硅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RD、FT-IR表征了其结构,并以甲基橙为目标物,详细探讨了煅烧温度、硅含量对钛硅复合氧化物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所制备钛硅复合氧化物粉体具有锐钛相与金红石相的混晶结构,适量硅的引入可抑制TiO2粒径的增大与晶相的转变;经FT-IR分析可知复合物中TiO2与SiO2发生键合作用形成了Si-O-Ti键。当硅含量为10%,煅烧温度为800℃时,钛硅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最佳,120min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到99%,表现出良好的降解活性。而催化活性的提高源于催化剂中异相结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硅复合光催化剂 两步溶胶-凝胶法 煅烧温度 硅含量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陶瓷坯体的抗弯强度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德庆 葛楠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49-54,共6页
通过改变单体浓度、交联剂以及固相含量,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和低熔点玻璃粉组成的陶瓷坯体.采用三点弯曲试验方法研究了单体浓度、交联剂以及固相含量对陶瓷坯体的抗弯强度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对试样断口表面有机物分布的均匀... 通过改变单体浓度、交联剂以及固相含量,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和低熔点玻璃粉组成的陶瓷坯体.采用三点弯曲试验方法研究了单体浓度、交联剂以及固相含量对陶瓷坯体的抗弯强度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对试样断口表面有机物分布的均匀性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陶瓷坯体的抗弯强度随着单体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当单体浓度从0.3 moL/L增加到1.2 moL/L时,陶瓷坯体抗弯强度从11.2 MPa提高到17.2 MPa.当单体与交联剂的比值增加到20后,陶瓷坯体的抗弯强度开始减小.坯体抗弯强度随着固相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固相含量由40%增加到53%时,陶瓷坯体的抗弯强度从14.1 MPa减小到12.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单体浓度 交联剂加入量 固相含量 抗弯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