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同时测定新疆少花龙葵中绿原酸和芦丁的含量 被引量:3
1
作者 热萨莱提.伊敏 买买提.吐尔逊 塔伊尔.麦孜尼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4年第11期908-910,共3页
目的:采用超声波提取,建立同时测定新疆少花龙葵中绿原酸和芦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安捷伦HC-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50:50);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0 mL·m... 目的:采用超声波提取,建立同时测定新疆少花龙葵中绿原酸和芦丁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安捷伦HC-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50:50);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0 mL·min-1,低压梯度洗脱.结果:绿原酸和芦丁质量浓度分别在6.25~ 150 μg·mL-1(r=0.999 8)和6.25 ~ 150 μg·mL-1(r =0.999 9)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2% (RSD=1.3%,n=5)和100.9%(RSD=1.4%,n=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准确、可靠,适用于同时测定新少花龙葵中绿原酸和芦丁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少花龙葵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绿原酸 芦丁
下载PDF
萘乙酸诱导野生药食两用植物少花龙葵插条生根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思梅 杨和生 +2 位作者 刘惠娜 廖富林 许良政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8,共4页
以野生药食两用植物少花龙葵为材料,在室内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处理浓度萘乙酸(NAA)、插条类型及插条留叶方式对少花龙葵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20 mg/LNAA处理下,诱导少花龙葵半叶嫩枝和半叶硬枝形成不定根的适宜浓度分别是5... 以野生药食两用植物少花龙葵为材料,在室内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处理浓度萘乙酸(NAA)、插条类型及插条留叶方式对少花龙葵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20 mg/LNAA处理下,诱导少花龙葵半叶嫩枝和半叶硬枝形成不定根的适宜浓度分别是5 mg/L和20mg/L;少花龙葵嫩枝和硬枝分别在其适宜NAA浓度处理下,均以缺叶插枝的生根效果为差;少花龙葵嫩枝在5 mg/L NAA处理下以全叶插枝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100%;少花龙葵硬枝在10 mg/L NAA处理下半叶与全叶插枝的生根效果较为一致,生根率均为9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药食两用植物 少花龙葵 插条 不定根 萘乙酸
下载PDF
少花龙葵种子萌发特性及其果汁对小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许良政 李坤新 +2 位作者 廖富林 刘惠娜 杨和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09-2114,共6页
对少花龙葵的成熟果实采用3种采种方式,于室内测定水分、温度、光照条件对不同采种方式所得种子的发芽影响,并就少花龙葵的果汁对小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少花龙葵种子于25℃恒温下浸种8h后吸水达到饱和,其适宜发芽... 对少花龙葵的成熟果实采用3种采种方式,于室内测定水分、温度、光照条件对不同采种方式所得种子的发芽影响,并就少花龙葵的果汁对小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少花龙葵种子于25℃恒温下浸种8h后吸水达到饱和,其适宜发芽温度为20℃~25℃,萌发受黑暗抑制;(2)3种采种方式中以捣烂果实后种子不从果实取出并不清洗而直接晾干的采留种方式最佳;(3)少花龙葵果汁原液和其5~10倍稀释液抑制广东小白菜种子发芽,20~50倍稀释液则促进其萌发,表明少花龙葵果汁具有化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花龙葵 广东小白菜 种子 萌发 化感作用
下载PDF
褐脉少花龙葵毛状根的诱导、培养及其澳洲茄胺的产生 被引量:7
4
作者 吴晓凤 施和平 TSANG Po Keung Eric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3-191,共9页
利用发根农杆菌的遗传转化和液体培养技术,研究了褐脉少花龙葵(Solanum nigrum L. var. pauciflorum)毛状根的诱导和离体培养及其澳洲茄胺的产生以及液体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N源和钙的消耗变化。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ATCC15834感染褐脉少... 利用发根农杆菌的遗传转化和液体培养技术,研究了褐脉少花龙葵(Solanum nigrum L. var. pauciflorum)毛状根的诱导和离体培养及其澳洲茄胺的产生以及液体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N源和钙的消耗变化。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ATCC15834感染褐脉少花龙葵叶片外植体5 d后产生毛状根,感染25d后,约90%的叶片外植体产生毛状根。毛状根能在无外源生长调节剂的MS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自主生长。PCR扩增结果显示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rolB和rolC基因已在少花龙葵毛状根基因组中整合并得到表达。所产生的毛状根能产生药用次生物质澳洲茄胺,其含量约为非转化植株根的1.3倍,达到582.05μg/g干重。少花龙葵毛状根液体培养0-5 d内处于生长迟滞期、5-15 d为快速生长期、15d后进入生长平台期。培养基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在毛状根液体培养过程中被逐渐吸收和消耗,至培养15 d时铵态氮被消耗殆尽,而硝态氮仍剩余44.7%;培养基中钙的浓度在培养过程中虽逐渐降低,但在培养25d时仍未被完全消耗,其浓度约为起始浓度的43.5%。该结果为今后设计合适的培养基来规模培养褐脉少花龙葵毛状根生产药用次生物质澳洲茄胺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根农杆菌 褐脉少花龙葵 毛状根 澳洲茄胺 氮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