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成功概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1
作者 张明亮 温冠宇 +4 位作者 范存波 关博文 宋清丽 张海涛 王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27,共8页
基于激光雷达方程和天空背景噪声估算公式推导出近红外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成功概率的计算公式,仿真研究了该公式中大气透过率和天空背景噪声的影响因素,经数据拟合,得到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成功概率的归一化表达式。在此基础上,仿真... 基于激光雷达方程和天空背景噪声估算公式推导出近红外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成功概率的计算公式,仿真研究了该公式中大气透过率和天空背景噪声的影响因素,经数据拟合,得到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成功概率的归一化表达式。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太阳高度角、目标天顶角、目标轨道距离和目标横截面积对目标探测成功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目标探测成功概率随太阳高度角升高而减小,随目标轨道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随目标天顶角的增大而减小,当目标天顶角增加到70°时,目标探测成功概率开始急剧下降;目标轨道距离固定的情况下,目标探测成功概率随目标横截面积的增大而增大。该研究对提高空间碎片的观测效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 近红外空间碎片激光测距 太阳高度角 目标天顶角
下载PDF
中国地区冬季积雪遥感监测方法改进 被引量:32
2
作者 郑照军 刘玉洁 张炳川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2期75-84,共10页
该文概述了卫星遥感积雪监测原理,介绍了积雪判识方法,对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已有的业务化极轨气象卫星冬季旬积雪监测算法和流程进行了改进。经过比对,设计了新的可见光太阳天顶角订正模式,针对NOAA-16/AVHRR3和FY-1D/MVISR重新确定了... 该文概述了卫星遥感积雪监测原理,介绍了积雪判识方法,对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已有的业务化极轨气象卫星冬季旬积雪监测算法和流程进行了改进。经过比对,设计了新的可见光太阳天顶角订正模式,针对NOAA-16/AVHRR3和FY-1D/MVISR重新确定了积雪判识变量及相应的动态积雪检测阈值,提出了概率积雪判识方法,结合多光谱阈值法建立了概率结合阈值(Probability Combined with Threshold,PCT)的积雪判识方法,并以该算法为基础建立了新的业务化积雪动态遥感监测系统。同时,用新算法对部分历史产品重新做了处理,并简要分析了1996至2003年中国地区冬季积雪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 判识 业务化 中国地区 极轨气象卫星 动态遥感监测 太阳 冬季 AVHRR 卫星遥感
下载PDF
被动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气体浓度时Ring效应的影响及修正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英华 谢品华 +3 位作者 司福祺 彭夫敏 窦科 李素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3-417,共5页
基于散射光、利用痕量气体指纹吸收特性反演气体浓度的方法称为被动差分吸收光谱法(passive DOAS)。因其具体结构简单,易于平台搭载等优点近年来获得了长足发展。被动DOAS中利用太阳散射光作为光源解析大气污染气体柱浓度时,会受到太阳... 基于散射光、利用痕量气体指纹吸收特性反演气体浓度的方法称为被动差分吸收光谱法(passive DOAS)。因其具体结构简单,易于平台搭载等优点近年来获得了长足发展。被动DOAS中利用太阳散射光作为光源解析大气污染气体柱浓度时,会受到太阳弗朗和费光谱的"填充线"即Ring效应的强烈影响,尤其是对浓度很低的痕量气体,致使不易获取其浓度、影响其测量精度。文章以反演大气中NO2气体为例,介绍了稳定天气条件下Ring效应造成的影响、分析了Ring效应影响与太阳天顶角的关系,提出了根据不同太阳天顶角选取不同Ring光谱参与拟合的修正方法,并且利用该处理方法反演了在3天稳定天气条件下不同仰角下的斜柱浓度。实验证明该修正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光 痕量气体 Ring效应 被动差分吸收 太阳天顶角
下载PDF
冬小麦冠层光谱的方向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雪红 田庆久 沈润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00-1605,共6页
二向性反射因入射和观测的角度变化而变化,合理选择遥感观测角度、太阳天顶角等为提高遥感应用精度提供可能。通过采用各向异性因子和各向异性指数定量分析了冬小麦冠层窄波段二向性反射率及NDVI的方向性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主平面内二... 二向性反射因入射和观测的角度变化而变化,合理选择遥感观测角度、太阳天顶角等为提高遥感应用精度提供可能。通过采用各向异性因子和各向异性指数定量分析了冬小麦冠层窄波段二向性反射率及NDVI的方向性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主平面内二向性反射率的各向异性最强,垂直主平面最弱,其他平面介于前两者之间;可见光波段反射率随观测天顶角的敏感性大于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对太阳天顶角的敏感性随着观测天顶角的增大而增大。前向NDVI整体上大于后向,且NDVI随着太阳天顶角的增大呈增大趋势。为了减少观测方式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应尽量选择近红外波段和小太阳天顶角,估算结构参数时应尽量选择主平面进行遥感观测,在利用NDVI估算生物物理参数时尽量远离"热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 二向性反射率 主平面 观测天顶角 太阳天顶角 NDVI
下载PDF
影响太阳总辐射各主要因子的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白建辉 王庚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83-488,共6页
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地区1990年1—12月晴天与实际天气条件下的太阳辐射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得到了描述晴天和实际天气条件下的太阳总辐射的一种关系式,并着重分析了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各因子的主次作用。
关键词 太阳总辐射 太阳天顶角 水汽 气溶胶
下载PDF
偏振遥感测量中土壤偏振度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初探 被引量:4
6
作者 杜嘉 赵云升 +1 位作者 宋开山 吴太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07-710,共4页
偏振是光的一种基本性质。不同地物或同一地物不同状态产生不同的偏振态,且与波长密切相关,因此探测目标地物偏振信息正成为遥感目标识别的新手段。推导了当光倾斜入射到土壤表面时偏振度与太阳高度角之间的函数关系,总结出其中的变化... 偏振是光的一种基本性质。不同地物或同一地物不同状态产生不同的偏振态,且与波长密切相关,因此探测目标地物偏振信息正成为遥感目标识别的新手段。推导了当光倾斜入射到土壤表面时偏振度与太阳高度角之间的函数关系,总结出其中的变化规律。太阳高度角是影响辐照度的主要因素,研究土壤偏振度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可以为土壤偏振遥感解译提供重要参数,对地物的精确识别和反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偏振度 太阳高度角 偏振遥感
下载PDF
偏振遥感中水面溢油偏振度随太阳天顶角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杜嘉 赵云升 +1 位作者 宋开山 韩阳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8-421,共4页
水面溢油是最常见的水体污染源之一,在反射、散射和透射电磁辐射的过程中,将表现与它们自身性质有关的偏振特性。因此,对水面溢油的多角度偏振信息探测成为水体定量遥感的一种新手段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了光倾斜入射到溢油表面时,其反射光... 水面溢油是最常见的水体污染源之一,在反射、散射和透射电磁辐射的过程中,将表现与它们自身性质有关的偏振特性。因此,对水面溢油的多角度偏振信息探测成为水体定量遥感的一种新手段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了光倾斜入射到溢油表面时,其反射光存在偏振现象,并进一步推导了偏振度与太阳天顶角之间的函数关系,总结出其中的变化规律。太阳天顶角是影响辐照度的主要因素,研究偏振度随太阳天顶角的变化规律,可以为偏振遥感解译提供重要参数,对溢油的精确识别和反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遥感 多角度 水面溢油 偏振度 太阳天顶角
下载PDF
探测天顶角与太阳天顶角对卫星红外探测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蔡明 田昌会 +4 位作者 杨百愚 范琦 王斌科 王伟宇 屈绍波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为了分析不同探测环境对卫星红外探测的影响,推导了倾斜探测路径下目标与背景在探测器入瞳处的辐照度对比度计算公式。计算了目标在海天背景下不同温度、不同高度、不同太阳天顶角、不同探测天顶角条件下,目标与背景在0.75~14μm波... 为了分析不同探测环境对卫星红外探测的影响,推导了倾斜探测路径下目标与背景在探测器入瞳处的辐照度对比度计算公式。计算了目标在海天背景下不同温度、不同高度、不同太阳天顶角、不同探测天顶角条件下,目标与背景在0.75~14μm波段的红外单色辐射照度对比度。分析指出:太阳天顶角对红外探测的影响主要在2.7μm以下波段,探测波长大于2.7μm可不考虑太阳的影响。目标在5 km以下、探测天顶角在60°以上继续增加时,探测波段变窄,不可探频段增宽;目标在10 km 以上,探测天顶角变化对探测影响很小。这些结论可用于指导卫星红外探测波段选择与探测结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红外探测 目标与背景对比度 海天背景 探测天项角 太阳天顶角
下载PDF
太湖遥感反射率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钱昊钟 赵巧华 +3 位作者 何金海 孙德勇 姜雨薇 陶蓉茵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1年第4期100-107,共8页
基于2010年10月4—8日在太湖全湖范围32个样点的水体光学参数和理论数值模拟结果,研究了太阳天顶角θ、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的比值b/a及表征光场分布的参数Q对太湖遥感反射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遥感反射率随θ的增大而增大,且当θ较小... 基于2010年10月4—8日在太湖全湖范围32个样点的水体光学参数和理论数值模拟结果,研究了太阳天顶角θ、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的比值b/a及表征光场分布的参数Q对太湖遥感反射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遥感反射率随θ的增大而增大,且当θ较小(0°~20°)或较大(80°~89°)时,其变化对遥感反射率增幅的影响较小;当b/a增大时,遥感反射率也随之增大,二者变化趋势呈显著正相关;Q较大时(如6~7),其变化对遥感反射率增幅的影响较小;Q较小时(如2~3),其变化对遥感反射率增幅的影响明显;遥感反射率随Q的增大呈递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反射率 散射系数 吸收系数 光场分布 太阳天顶角
下载PDF
大太阳天顶角下水色卫星叶绿素遥感探测能力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豪 何贤强 +1 位作者 陶邦一 王迪峰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8-140,共13页
本文利用考虑地球曲率的矢量辐射传输模型PCOART-SA,对大太阳天顶角下叶绿素浓度的卫星遥感探测极限能力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太阳-传感器几何参数,尤其是太阳天顶角对叶绿素浓度变化的探测极限能力影响较大;大太阳天顶角下,卫星... 本文利用考虑地球曲率的矢量辐射传输模型PCOART-SA,对大太阳天顶角下叶绿素浓度的卫星遥感探测极限能力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太阳-传感器几何参数,尤其是太阳天顶角对叶绿素浓度变化的探测极限能力影响较大;大太阳天顶角下,卫星对叶绿素浓度变化的探测能力下降十几倍。在典型陆架水体(叶绿素浓度为1μg/L),低太阳天顶角(30°)时,叶绿素浓度变化探测极限为0.012 8μg/L(约为原浓度的1.2%),而大太阳天顶角(80°)时,探测极限为0.136μg/L(约为原浓度的13.6%)。相比于太阳天顶角,观测天顶角增大造成的叶绿素浓度探测能力衰减较小。叶绿素浓度越高,吸收作用越强,对卫星遥感器的辐射探测灵敏度、定标及大气校正精度的要求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传输模型 水色遥感 PCOART-SA 大太阳天顶角 叶绿素
下载PDF
MODIS L1B数据的辐射定标及太阳天顶角订正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靖斐 周汝良 +1 位作者 李绍辉 丁琨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77-81,共5页
针对MODIS L1B级数据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图像几何校正、卫星参数定标、太阳天顶角校正,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完成对MODIS L1B级数据辐射定标以及太阳天顶角订正,期望提供MODIS数据深层次应用的基础。
关键词 MODIS 预处理 辐射校正 天顶角订正
下载PDF
Improvement of Surface Albedo Simulations over Arid Regions 被引量:4
12
作者 鲍艳 吕世华 +2 位作者 张宇 孟宪红 杨胜朋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81-488,共8页
To improve the simulation of the surface radiation budget and related thermal processes in arid regions, three sophisticated surface albedo schemes designed for such regions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Biosphere- Atmos... To improve the simulation of the surface radiation budget and related thermal processes in arid regions, three sophisticated surface albedo schemes designed for such regions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Biosphere- Atmosphere Transfer Scheme (BATS). Two of these schemes are functions of the solar zenith angle (SZA), where the first one has one adjustable parameter defined as SZA1 scheme, and the second one has two empirical parameters defined as SZA2 scheme. The third albedo scheme is a function of solar angle and soil water that were developed based on arid-region observations from the Dunhuang field experiment (DHEX) (defined as DH scheme). We evaluat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riginal and newly-incorporated albedo schemes within BATS using the in-situ data from the Oasis System Energy and Water Cycle Field Experiment that was carried out in JinTa, Gansu arid area (JTEX).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control run by the original version of the BATS generates a constant albedo, while the SZA1 and SZA2 schemes basically can reproduce the observed diurnal cycle of surface albedo, although these two schemes still underestimate the albedo when SZA is high in the early morning and late afternoon, and overestimate it when SZA is low during noontime. The SZA2 scheme has a better overall performance than the SZA1 scheme. In addition, BATS with the DH scheme slightly improves the albedo simulation in magnitude as compared to that from the control run, but a diurnal cycle of albedo is not produced by this scheme. The SZA1 and SZA2 schem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surface absorbed solar radiation by nearly 70 W m^-2, which further raises the ground temperature by 6 K and the sensible heat flux by 35 W m^-2. The increased solar radiation, heat flux, and temperature are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ations that those from the control run. However,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se three variables is not found in BATS with the DH scheme due to the neglect of the diurnal cycle of albedo. Further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during cloudy days the solar radiation simulations of BATS with these three schemes are not in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ations, which implies that a more realistic partitioning of diffuse and direct radiation is needed in future land surface process si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d region bare soil surface albedo solar zenith angle (SZA) BATS
下载PDF
太阳高度角对图像能量的影响及其校正 被引量:2
13
作者 栗琳 胡勇 +2 位作者 巩彩兰 祝令亚 赫华颖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1-17,共7页
在研究以太阳光为主的可见光波段的大气辐射传输过程中,成像时遥感器位置的变化导致了太阳高度角有所变化,从而使图像接收的能量有所不同。阐明了太阳高度角的基本概念并利用辐射传输模型Modtran5定量分析了不同太阳高度角对遥感器入瞳... 在研究以太阳光为主的可见光波段的大气辐射传输过程中,成像时遥感器位置的变化导致了太阳高度角有所变化,从而使图像接收的能量有所不同。阐明了太阳高度角的基本概念并利用辐射传输模型Modtran5定量分析了不同太阳高度角对遥感器入瞳处能量的差别,在总结其他学者研究天顶角校正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不同天顶角时刻的辐射能量同0°天顶角的辐射能量的关系模型,从而实现校正。校正后的入瞳处辐亮度同原0°天顶角辐亮度对比,校正结果相对误差小于1%,结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高度角 方位角 大气辐射传输模型 校正效果
下载PDF
面向高光谱大气臭氧传感器的多观测几何条件下紫外辐射模拟及对TOMS V8算法臭氧初值估算模型改进与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春光 王维和 +3 位作者 杨文博 田庆久 卢山 陈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979-2984,共6页
新型高光谱大气臭氧传感器大多计划搭载地球静止轨道平台,其对大视场范围和时间范围内的臭氧总量提取提出了更高的需求。TOMS V8算法在低轨卫星大气臭氧传感器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但其在大观测几何条件下的提取精度不足,因此如何提高T... 新型高光谱大气臭氧传感器大多计划搭载地球静止轨道平台,其对大视场范围和时间范围内的臭氧总量提取提出了更高的需求。TOMS V8算法在低轨卫星大气臭氧传感器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但其在大观测几何条件下的提取精度不足,因此如何提高TOMS算法在新型传感器上的提取精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MODTRAN大气辐射传输模型模拟了晴空场景TOMS算法标准廓线各观测几何条件下的地球紫外后向散射辐射,分析了各观测几何条件下后向散射辐射亮度与臭氧总量拟合模型,并根据模型拟合精度情况,得到了不同观测几何条件下后向散射辐射随臭氧总量的变化关系,提出了改进的臭氧总量初值估算模式。对改进模式与传统模式的臭氧总量初估结果表明,传统模式依赖于指数模型的拟合精度,而改进模式依赖于对数模型的拟合精度,指数模型和对数模型均表现出高的拟合精度,但对数模型的拟合精度比指数模型在整个臭氧浓度范围内平均高约0.9%。改进模式使臭氧总量初估的总体精度得到改善,RMSE降低约0.087%~0.537%,并且在较大观测几何和臭氧总量低值区(175~275DU)间则更加显著。在臭氧总量低值区间以及较大观测天顶角和太阳天顶角条件下,改进模式具有更高的估算精度和更大的适用范围。该改进的臭氧总量初值估算模式可为日后TOMS算法的更新提供支持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总量 TOMS V8算法 地球紫外后向散射 太阳天顶角 观测天顶角 DU
下载PDF
高精度太阳位置算法及在太阳能发电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马健 向平 《新技术新工艺》 2008年第2期59-61,共3页
在基于微控制器的主动式跟踪太阳能发电中,需要计算出太阳位置,以此跟踪太阳提高发电效率。而对于开环控制的太阳跟踪系统中,太阳位置的计算精度更为重要。文中根据1998年Jean Meeus出版的《天文算法》中计算天体方法,给出了计算太阳位... 在基于微控制器的主动式跟踪太阳能发电中,需要计算出太阳位置,以此跟踪太阳提高发电效率。而对于开环控制的太阳跟踪系统中,太阳位置的计算精度更为重要。文中根据1998年Jean Meeus出版的《天文算法》中计算天体方法,给出了计算太阳位置具体方法,此方法在2000年前后1000年范围内累计误差不超过0.003°,完全能够满足太阳跟踪的需要。文中还根据此算法计算了太阳赤经和太阳赤纬,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给出了在太阳能发电中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太阳赤经 太阳赤纬 水平角 高度角
下载PDF
高精度太阳位置算法及在太阳能发电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健 向平 《水电能源科学》 2008年第2期201-204,共4页
在主动式跟踪太阳能发电系统中,要求精确计算太阳位置以实现跟踪并提高发电效率。根据JeanMeeus《天文算法》计算天体的方法给出了计算太阳位置的具体方法,得出太阳位置的累计误差不超过±0.000 3°,完全满足太阳跟踪的需要。... 在主动式跟踪太阳能发电系统中,要求精确计算太阳位置以实现跟踪并提高发电效率。根据JeanMeeus《天文算法》计算天体的方法给出了计算太阳位置的具体方法,得出太阳位置的累计误差不超过±0.000 3°,完全满足太阳跟踪的需要。应用此算法计算了太阳赤经和赤纬,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太阳能发电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高,误差小,易编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太阳赤经 太阳赤纬 水平角 高度角
下载PDF
太阳天顶角对太湖恰在水面下辐照度比影响的定量分析
17
作者 陶蓉茵 赵巧华 +4 位作者 孙德勇 邱辉 钱昊钟 姜雨薇 季春华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1-168,共8页
恰在水面下辐照度比变化与吸收系数、散射系数和太阳天顶角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太阳天顶角对太湖恰在水面下辐照度比的定量影响程度尚不明确.为此,本文基于2010年5月太湖27个样点的水体光学参数和理论数值模拟,对太湖水体的情况进行研究... 恰在水面下辐照度比变化与吸收系数、散射系数和太阳天顶角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太阳天顶角对太湖恰在水面下辐照度比的定量影响程度尚不明确.为此,本文基于2010年5月太湖27个样点的水体光学参数和理论数值模拟,对太湖水体的情况进行研究.理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太阳天顶角分别在0°~25°和70°~89°区间内变化时,对恰在水面下辐照度比增幅影响较小,增幅相差不到10%;而当太阳天顶角在30°~70°之间时,对辐照度比增幅影响很大,增幅为13.13%~52.19%.同时,利用实测数据对理论结果进行线性相关验证表明,此数值研究整体上符合太湖的实际情况.因此,对水体光学特性以及光对水生生态系统驱动作用研究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太阳天顶角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度比 吸收系数 散射系数 太阳天顶角 太湖
下载PDF
风云三号D星的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的轨道间数据融合技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鄢俊洁 王燕婷 《气象科技》 2021年第2期149-156,共8页
FY-3D极轨卫星搭载的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载荷具有最高分辨率达250 M的可见光遥感图像,包含了丰富的植被、山区等地表信息。风云三号卫星对遥感应用监测等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作为极轨卫星,FY-3D每间隔102min覆盖一轨数据,由于每轨... FY-3D极轨卫星搭载的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载荷具有最高分辨率达250 M的可见光遥感图像,包含了丰富的植被、山区等地表信息。风云三号卫星对遥感应用监测等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作为极轨卫星,FY-3D每间隔102min覆盖一轨数据,由于每轨数据的卫星天顶角、太阳高度角等条件存在差异,再加上风云三号是星上实时定标,每条轨道也存在定标上的差异,因此在全球拼图时不同轨道反射率数据亮度差异明显,有很明显的缝隙,再加上云的移动和变化,因此不同轨道间的云数据也明显出现断层,从而影响整个MERSI-II全球数据的应用,尤其在植被监测、城市热岛监测的应用上更是影响精度。本文以风云三号D星业务系统的全球拼图浏览系统为工作平台,创新提出了基于一定优选算法,利用卫星天顶角进行轨道间数据融合的技术,设计和开发了相应的工程化模块,来消除轨道间数据差异,业务实践证明,该技术效果明显,可显著提高后续MERSI-II载荷的遥感产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三号D星 卫星天顶角 太阳高度角 标定 数据融合
下载PDF
中纬热层大气质量密度经向结构差异研究
19
作者 王慧 张科灯 万欣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573-3579,共7页
本文利用CHAMP卫星以及全球电离层-热层模型(GITM)来研究太阳活动低年(2007—2009年)中纬热层大气质量密度(ρ)的经度结构变化.结果如下:(1)ρ存在明显的经度单波结构(单峰和单谷),且南北半球反相,波峰和波谷随着地方时增加... 本文利用CHAMP卫星以及全球电离层-热层模型(GITM)来研究太阳活动低年(2007—2009年)中纬热层大气质量密度(ρ)的经度结构变化.结果如下:(1)ρ存在明显的经度单波结构(单峰和单谷),且南北半球反相,波峰和波谷随着地方时增加而向东移动;(2)模拟表明离子拖曳效应在ρ结构差异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欧亚地区电子密度经度差异性较弱,不足以影响ρ经度分布,导致该地区ρ经度差异不明显;(3)在磁中纬地区,太阳天顶角的经度差异可达20°~30°,太阳光加热的经度不均匀性是导致ρ经度差异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层大气密度 离子拖曳 太阳天顶角 经度变化
下载PDF
An Improved Method for Correction of Air Temperature Measured Using Different Radiation Shields
20
作者 CHENG Xinghong SU Debin +6 位作者 LI Deping CHEN Lu XU Wenjing YANG Meilin LI Yongcheng YUE Zhizhong WANG Zijing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460-1468,共9页
The variation of air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errors using two different radiation shields (DTR502B Vaisala,Finland,and HYTFZ01,Huayun Tongda Satcom,China) was studied.Datasets were collected in the field at the Daxi... The variation of air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errors using two different radiation shields (DTR502B Vaisala,Finland,and HYTFZ01,Huayun Tongda Satcom,China) was studied.Datasets were collected in the field at the Daxing weather station in Beijing from June 2011 to May 2012.Most air temperature values obtained with these two commonly used radiation shields were lower than the reference records obtained with the new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s (FRP) Stevenson screen.In most cases,the air temperature errors when using the two devices were smaller on overcast and rainy days than on sunny days; and smaller when using the imported rather than the Chinese shield.The measured errors changed sharply at sunrise and sunset,and reached maxima at noon.Their diur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naturally,related to changes in solar radiation.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record errors,global radiation,and wind speed were nonlinear.An improved correction method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approach described by Nakamura and Mahrt (2005) (NM05),in which the impact of the solar zenith angle (SZA) on the temperature error is considered and extreme errors due to changes in SZA can be corrected effectively.Measurement errors were reduced significantly after correction by either method for both shields.The error reduction rate using the improved correction method for the Chinese and imported shields were 3.3% and 40.4% higher than those using the NM05 method,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ation shield measurement error impacts of solar zenith angle improved correction metho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