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oncept Study of Recombinant Human Soluble Thrombomoduli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1
作者 Kenji Tsushima Toshiki Yokoyama +2 位作者 Tomonobu Koizumi Keishi Kubo Koichiro Tatsum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3年第11期488-495,共8页
Background: Recombinant human soluble thrombomodulin (rhTM) was approved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in Japan, and rhTM has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Disordered coagulation is a part o... Background: Recombinant human soluble thrombomodulin (rhTM) was approved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in Japan, and rhTM has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Disordered coagulation is a part of th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pathophysiology and thus we hypothesize that anticoagulant therapy may help. This preliminary study was to observe the safety of rhTM administr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n biomarker levels after the therapy for ARDS-patients. Objectives: Case series of ARDS-patients. Methods: Seventeen ARDS-patients that required ventilatory management were treated with rhTM and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data were collected including platelets, 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 (TAT), 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 oxygen saturation/the 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 (SpO2/FIO2), and high-mobility group-1 (HMG-1). The administration of rhTM was started during 6 days at a bolus dose of 0.06 mg/kg/day immediately after the diagnosis of ARDS. Results: Eleven of the 17 ARDS-patients were alive at 28 days after the beginning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rhTM. The serial pattern of the SpO2/FIO2 showed remark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urvivors and nonsurvivors from day 5 to day 7. The TAT in the survivor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levels in the TAT on day 7 in comparison to that of the nonsurvivors. The serial changes of HMG-1 showed increased levels in the nonsurvivors until day 5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rhTM. Conclusions: Additional rhTM administration can safely improve the parameters in survival ARDS-patients, as demonstrated by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the SpO2/FIO2, HMG-1 and T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ECOMBINANT HUMAN soluble thrombomodulin 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 SpO2/FIO2 High-Mobility Group-1
下载PDF
血清sTM联合MR-proADM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黄江波 王媛媛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6期750-755,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联合中区肾上腺髓质素(MR-proADM)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月西安工会医院收治的147例AECOPD合并PT...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联合中区肾上腺髓质素(MR-proADM)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月西安工会医院收治的147例AECOPD合并PTE患者为PTE组,根据1年后生存状态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另选取同期100例单纯AECOPD患者为非PTE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TM、MR-proADM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ECOPD合并PTE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TM联合MR-proADM预测AECOPD合并PTE患者死亡的临床价值。结果 与非PTE组比较,PTE组血清sTM、MR-proADM水平均升高(P<0.05)。随访1年,147例AECOPD合并PTE患者病死率为22.45%(33/147)。死亡组和生存组的年龄、AECOPD严重程度、AECOPD临床分级、机械通气情况及血清sTM、MR-proADM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重度AECOPD、AECOPD临床分级Ⅲ级、sTM≥1 012.74 pg/mL、MR-proADM≥212.72 pg/mL是AECOPD合并PTE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TM、MR-proADM单项和联合检测预测AECOPD合并PTE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95%CI:0.715~0.852)、0.786(95%CI:0.711~0.850)、0.884(95%CI:0.820~0.931)。结论 血清sTM、MR-proADM水平升高与AECOPD合并PTE患者死亡密切相关,血清sTM联合MR-proADM预测AECOPD合并PTE患者死亡的价值较高,可能成为预测AECOPD合并PTE患者预后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血栓栓塞症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中区肾上腺髓质素 预后
下载PDF
Elevated Plasma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and Soluble Throm-bomodulin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as a Possible Index for Prognosis and Treatment Strategy 被引量:2
3
作者 ZHONG-HUA LIU RAN WEI +13 位作者 YA-PING WU TON LISMAN ZENG-XIAN WANG JI-JU HAN DAO-LING REN BIN CHEN ZUO-LI XIA BIAO CHEN ZHEN ZHU YAN ZHANG XING CUI HAI-TAO HU PHILIP G. DE GROOT WEN-BO XU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60-264,共5页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endothelial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via enhanced levels of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and soluble thrombomodulin (sTM). Methods Ca...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endothelial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via enhanced levels of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and soluble thrombomodulin (sTM). Methods Case patients were from Xuanwu Hospital (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China), and all of them met clinical criteria for SARS. Healthy controls were some of the hospital employees. Endothelial injury bio-markers tPA and sTM were detected by commercial ELISA-methods. Results Classic plasma markers of endothelial injury, tPA and sTM significantly elevated in SARS patients in comparison to controls [t-PA: 1.48±0.16 nmol/L versus 0.25±0.03 nmol/L (P〈0.0001), and sTM: 0.26±0.06 nmol/L versus 0.14±0.02 nmol/L (P〈0.05)]. The only patient who died had extremely high levels of these endothelial injury markers (t-PA: 2.77 nmol/L and sTM: 1.01 nmol/L). The likelihood ratio analysis indicated the excellent discriminating power for SARS at the optimal cut-point of 0.49 nmol/L for tPA and 0.20 nmol/L for sTM,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 numerical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among these endothelial injury markers in SARS patients. The numerical 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 Pearson r between t-PA and sTM was 0.5867 (P〈0.05). Conclusion Increased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tPA and sTM in patients with SARS suggest the possibility of endothelial injury. SARS patients might need anticoagulant therapy or fibrinolytic therapy in order to reverse intraalveolar coagulation, microthrombi formation, alveolar and interstitial fibrin deposition. It may not only provide a useful treatment and prognostic index but also allow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logical condition of the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soluble thrombomodulin(stm SARS-CORONAVIRUS Bio-markers Endothelial injury
下载PDF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联合肾损伤分子1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所致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4
作者 林建 王俊贤 +2 位作者 殷沛宏 菅宏蕴 叶晴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77-82,共6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联合肾损伤分子1(KIM-1)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所致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7例PNS患者,依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102例)和非AKI组(75...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联合肾损伤分子1(KIM-1)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所致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7例PNS患者,依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102例)和非AKI组(75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及sTM、KIM-1水平。对比不同AKI分期患者sTM、KIM-1水平。分析影响PNS患者AKI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sTM、KIM-1及两者联合对PNS所致AKI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性别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合并基础疾病、用药史、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24 h尿蛋白、尿酸、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水平高于非AKI组(P<0.05),尿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虑低于非AKI组(P<0.05)。AKI组sTM、KIM-1水平高于非AKI组。Ⅲ期和Ⅱ期AKI患者sTM、KIM-1水平高于Ⅰ期(P<0.05),Ⅲ期患AKI患者sTM、KIM-1水平高于Ⅱ期(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胱抑素C[O^R=2.965(95%CI:1.220,7.207)]、eGFR[O^R=3.340(95%CI:1.374,8.118)]、sTM[O^R=3.089(95%CI:1.271,7.508)]、KIM-1[O^R=3.016(95%CI:1.241,7.330)]均为影响PNS患者AKI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sTM、KIM-1及两者联合对PNS所致AKI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6.47%(95%CI:0.668,0.841)、73.53%(95%CI:0.637,0.816)、71.57%(95%CI:0.616,0.798),特异性分别为70.67%(95%CI:0.589,0.803)、74.66%(95%CI:0.631,0.837)、96.00%(95%CI:0.880,0.99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4(95%CI:0.684,0.816)、0.783(95%CI:0.717,0.839)、0.891(95%CI:0.841,0.935)。结论sTM、KIM-1两者联合对PNS所致AKI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肾损伤分子-1 急性肾损伤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8 d死亡的无创预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晓洁 王巍巍 +1 位作者 王怡萌 王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期263-268,共6页
目的分析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乳酸(Lac)、D-二聚体(D-D)、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水平与患者28 d死亡的关系。方法采用队列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和武... 目的分析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乳酸(Lac)、D-二聚体(D-D)、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水平与患者28 d死亡的关系。方法采用队列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和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救治的375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8例、女177例,年龄(65.26±11.35)岁。根据入院氧合指数(OI)分为轻度组[96例,OI>200 mmHg(1 mmHg=0.133 kPa)]、中度组(152例,OI>100~200 mmHg)和重度组(127例,OI≤100 mmHg),根据28 d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238例)和死亡组(137例)。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OI与血清Lac、D-D、sTM、ESM-1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预后的危险影响因素,并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构建危险因素预测其发生的价值。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使用F检验,两两比较使用SNK法;非正态分布使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两比较使用Bonferroni校正;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结果3组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血清Lac、D-D、sTM和ESM-1水平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均P<0.001)。血清Lac、D-D、sTM、ESM-1水平与OI均呈负相关(r=-0.663、-0.664、-0.690、-0.682,均P<0.001)。死亡组脓毒性休克比例、ICU时间≥10 d、机械通气时间≥3 d、年龄、D-D、sTM、Lac、ESM-1水平及脓毒症相关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均高于存活组[65.69%(90/137)比52.10%(124/238)、63.50%(87/137)比52.10%(124/238)、58.39%(80/137)比47.06%(112/238)、(66.24±4.73)岁比(64.87±6.07)岁、(3.59±0.84)mg/L比(2.87±0.70)mg/L、(125.77±19.25)μg/L比(102.29±20.94)μg/L、8.39(7.31,8.84)mmol/L比5.62(4.11,8.04)mmol/L、3.91(3.20,4.48)μg/L比2.92(2.31,3.47)μg/L、14.00(12.00,17.00)分比12.00(10.00,13.00)分],OI低于存活组[92.74(82.83,156.64)mmHg比183.87(137.68,254.56)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675、4.594、4.471,t=2.439、9.232、10.767,Z=9.199、9.319、7.270、8.723;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脓毒性休克、SOFA评分、Lac、D-D、sTM和ESM-1为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25、3.410、1.461、2.231、1.048、1.316,均P<0.05),OI为独立保护因素(OR=0.978,P<0.05)。ROC分析显示,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血清Lac[曲线下面积(AUC)=0.786]、D-D(AUC=0.748)、sTM(AUC=0.797)和ESM-1(AUC=0.788)对28 d死亡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而四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08,大于任一单项指标(P<0.001)。结论血清Lac、D-D、sTM和ESM-1水平是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28 d死亡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乳酸 D-二聚体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预后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Hcy、NOS及STM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卫平 赵建国 +5 位作者 耿洁 张琦 张根利 张学齐 严炜 李国森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6期2147-2148,共2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及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在急性脑梗死(ACI)疾病中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50例ACI患者及50例健康成人血清标本中的Hcy、NOS及STM水平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及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在急性脑梗死(ACI)疾病中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50例ACI患者及50例健康成人血清标本中的Hcy、NOS及STM水平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I患者Hcy、NOS及STM结果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患者血清NOS、STM升高水平与Hcy升高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Hcy、NOS及STM是ACI发生内皮损伤的标志物,检测其平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一氧化氮合成酶 血栓调节蛋白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KL-6、sTM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宋然 祁红辉 +3 位作者 李雪 王晓君 郭瑞霞 刘健 《疑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670-675,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6(KL-6)、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及其与ARDS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3月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收治ARDS患者105...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6(KL-6)、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及其与ARDS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3月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收治ARDS患者105例,根据氧合指数(PaO_(2)/FiO_(2))分为轻度组(n=33)、中度组(n=42)、重度组(n=30);根据住院28 d内死亡情况将其分为死亡亚组(n=39)和存活亚组(n=66)。检测各组血清KL-6、sTM水平,并采用Logistic方法分析其与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KL-6、sTM预测ARDS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3组ARDS患者血清KL-6、sTM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F/P=35.261/0.000、49.251/0.000),死亡亚组入院24 h内APACHEⅡ评分、入院24 h内SOFA评分、潮气量、平均气道压力、FiO_(2)、血清KL-6、sTM水平高于存活亚组(t/P=10.038/0.000、7.869/0.000、4.785/0.000、8.204/0.000、12.333/0.000、39.265/0.000、42.491/0.000),机械通气时间≥3 d占比、ICU住院时间≥10 d占比多于存活亚组(t/P=4.654/0.031、4.686/0.030),PaO_(2)、PaO_(2)/FiO_(2)低于存活亚组(t/P=8.863/0.000、5.914/0.000)。入院24 h内SOFA评分、PaO_(2)、FiO_(2)、PaO_(2)/FiO_(2)、血清KL-6、sTM均是ARDS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KL-6、sTM及二者联合预测ARDS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2(95%CI 0.720~0.904)、0.752(95%CI 0.654~0.850)、0.904(95%CI 0.830~0.979),敏感度分别为0.795、0.821、0.872,特异度分别为0.803、0.758、0.894,约登指数分别为0.598、0.578、0.766。结论ARDS患者血清KL-6、sTM水平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有关,可作为ARDS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评估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6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氧合指数 危险分层 预后
下载PDF
糖调节受损患者血浆sEPCR,sTM,vWF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廖国玲 杨风琴 杨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77-78,82,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浆蛋白C受体(sEPCR)、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在糖调节受损状态下的变化.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60例健康人(对照组)和59例糖调节受损患者的血浆sEPCR,sTM和vWF.结果 空腹血糖受损患... 目的 探讨血浆蛋白C受体(sEPCR)、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在糖调节受损状态下的变化.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60例健康人(对照组)和59例糖调节受损患者的血浆sEPCR,sTM和vWF.结果 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浆sEPCR,sTM和vWF含量分别为120.92±24.46 μg/L,19.94±5.08 μg/L和99.13±14.78 U/L,高于对照组(117.28±20.27 μg/L,18.09±6.37 μg/L,98.12±10.70 U/L),t为1.9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耐量减退患者血浆sEPCR,sTM和vWF含量分别为126.34±28.52 μg/L,21.61±7.60 μg/L和106.02±22.85 U/L,较对照组显著增高,t为0.952,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相关分析,血浆sEPCR,sTM和vWF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89,P〈0.01;r=0.55,P〈0.01;r=0.88,P〈0.01).结论 随糖调节受损的发生发展,血浆sEPCR,sTM和vWF水平随之也增高,血浆sEPCR,sTM和vWF变化可能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蛋白C受体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糖调节受损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浆sTM和vWF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陈春 龚园 +3 位作者 汤和青 侯俊 方为 冯雪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0-561,共2页
目的研究盐酸戊乙奎醚对梗阻性黄疸患者全身性血管内皮细胞(VEC)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术前分别肌注盐酸戊乙奎醚0.02mg/kg(P组)、东莨菪碱0.3mg(S组)和生理盐水(C组)。分别于术前、手... 目的研究盐酸戊乙奎醚对梗阻性黄疸患者全身性血管内皮细胞(VEC)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术前分别肌注盐酸戊乙奎醚0.02mg/kg(P组)、东莨菪碱0.3mg(S组)和生理盐水(C组)。分别于术前、手术结束、术后6、24、72h采血动态监测三组患者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结果三组患者血浆sTM和vWF水平在手术结束、术后6、24h时均高于术前(P<0.01),但P组和S组低于C组(P<0.01);P组又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与东莨菪碱均可减轻梗阻性黄疸导致的VEC损伤,而盐酸戊乙奎醚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梗阻性黄疸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sTM、HCY水平变化及其与神经损害的关系
10
作者 李在坡 赵绍林 +3 位作者 何效兵 张永进 徐英达 何明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9期42-43,4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评价sTM水平及HCY含量与神经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 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2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荧光偏振...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评价sTM水平及HCY含量与神经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 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2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荧光偏振免疫法分别测定第1、3、7、14天sTM水平及第1、14天HCY含量,同时给予NIHSS评分。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sTM及HCY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且呈动态变化,sTM及HCY呈正相关(r=0.78,P<0.01),且二者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r=0.63,P<0.01;r=0.72,P<0.01)。结论 sTM及HCY的检测可作为急性脑梗死血管内皮损伤的观察指标,有助于脑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损害
下载PDF
HP联合CVVH治疗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构建
11
作者 王亚丽 周晋萌 +4 位作者 王美霞 姚哲放 赵兰 王彩虹 李小洋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8期2664-2669,共6页
目的构建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AK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收治的150例SA-AK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进行HP联合CVVH治疗,观... 目的构建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AK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收治的150例SA-AK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进行HP联合CVVH治疗,观察治疗7 d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根据治疗28 d后患者是否死亡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的临床资料。采用LASSO回归初筛SA-AKI患者经HP联合CVVH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将筛选出的指标作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AKI患者HP联合CVVH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根据结果构建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7 d后SA-AKI患者尿量多于治疗前,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及入院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KI患者进行HP联合CVVH治疗的住院时间为6~28 d,平均(16.79±5.08)d,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0.67%(16/150)。治疗28 d后,预后良好组有103例患者,预后不良组有47例患者,病死率为31.33%(47/150)。两组脓毒症来源、入院SOFA评分、急性肾损伤(AKI)分期、ICU住院时间、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肝素结合蛋白(HBP)、Dickkopf相关蛋白3(DKK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5个变量(入院SOFA评分、AKI分期、sTM、HBP、DKK3)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SOFA评分、AKI分期、sTM、HBP、DKK3水平升高是SA-AKI患者HP联合CVVH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模型为Log(P)=1.570×X_(入院SOFA评分)+1.629×X_(AKI分期)+1.324×X_(sTM)+1.541×X_(HBP)+1.449×X_(DKK3)-7.108。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5项指标联合预测SA-AKI患者HP联合CVVH治疗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6。结论对SA-AKI患者进行HP联合CVVH治疗效果明显,以入院SOFA评分、AKI分期、sTM、HBP、DKK3构建A-AKI患者HP联合CVVH治疗后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 血液灌流 连续性血液滤过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Dickkopf相关蛋白3 肝素结合蛋白
下载PDF
霉酚酸酯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CysC、TGF-β_1、sTM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卫鹏宇 王葳 +1 位作者 朱胜保 张帆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9期2707-2710,共4页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胱抑素C (CysC)、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的影响。方法从上海利普陀区立群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中选取86...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胱抑素C (CysC)、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的影响。方法从上海利普陀区立群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霉酚酸酯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持续治疗6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CysC、TGF-β_1、sTM、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24 h尿蛋白量、血白蛋白、血清肌酐(Scr)、补体C3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转阴、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血尿消失、肾功能恢复正常等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ysC、TGF-β_1、sTM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CysC、TGF-β_1、sTM水平[(1.23±0.34) mg/L、(51.92±9.86) pg/mL、(12.23±3.18) n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5±0.45) mg/L、(56.86±10.79) pg/mL、(29.15±7.06)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AER、尿β2-MG、24 h尿蛋白量、血白蛋白、Scr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C3水平明显升高,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与对照组的4.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霉酚酸酯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狼疮性肾炎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下调血清CysC、TGF-β_1、s TM表达,调节UAER、尿β2-MG、24 h尿蛋白量、血白蛋白、Scr、C3水平恢复正常,减轻患者肾脏损伤,促进肾功能改善,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酯 厄贝沙坦 狼疮性肾炎 胱抑素C 转化生长因子-β1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TGF-β1、CysC、sTM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13
作者 汪洪 陈丽 +2 位作者 刘春燕 徐佳 王艳 《西部医学》 2020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胱抑素C(CysC)、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LN患者为LN组,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LN患者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20...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胱抑素C(CysC)、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LN患者为LN组,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LN患者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2000)情况分为活动组(SLEDAI评分≥10分)49例和非活动组(SLEDAI评分<10分)31例。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TGF-β1、sTM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水平。结果LN组血清TGF-β1、CysC、sT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活动组TGF-β1、CysC、sTM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N患者血清TGF-β1、CysC、sTM水平与C反应蛋白、24h尿蛋白、SLEDAI评分呈正相关(P<0.05)。难治性狼疮组血清TGF-β1、CysC、sTM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敏感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GF-β1、CysC、sTM水平判断治疗预后是否为难治性狼疮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4、0.845、0.837。结论LN患者血清TGF-β1、CysC、sTM水平表达增高,与疾病活动性及治疗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胱抑素C 转化生长因子-Β1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下载PDF
H-FABP、TpP和sTM在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晓星 彭亚飞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21期3249-3252,共4页
目的评估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血栓前体蛋白(TpP)和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在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的非ST段抬高型冠脉综合征患者119例,按照诊断标准... 目的评估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血栓前体蛋白(TpP)和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在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的非ST段抬高型冠脉综合征患者119例,按照诊断标准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46例)和NSTEMI组(73例),选择同期非冠心病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H-FABP、TpP和sTM水平。比较3组血清H-FABP、TpP和sTM水平的变化,观察NSTEMI患者血清H-FABP、TpP和sTM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发生NSTEMI的Logistics分析和相互之间相关性分析及诊断NSTEMI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NSTEMI组的血清H-FABP、TpP和sTM水平明显高于UA组和对照组(P<0.01),并且UA组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STEMI患者血清H-FABP、TpP和sTM水平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P<0.01)。NSTEMI患者血清H-FABP水平与TpP(r=0.768,P<0.01)和sTM(r=0.866,P<0.01)水平呈正相关,而血清TpP水平与sTM水平呈正相关(r=0.658,P<0.01)。通过对血清H-FABP、TpP和sTM水平的Logistics分析发现H-FABP、TpP和sTM是检测发生NSTEMI的独立因素(P<0.01)。在诊断NSTEMI方面,联合检测的最佳截断值为>0.513,其灵敏度为93.2%,特异性为93.5%,其AUC为0.981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明显优于H-FABP(Z=4.227,P<0.01),TpP(Z=3.570,P<0.01)和sTM(Z=4.447,P<0.01),而血清H-FABP、TpP和sTM的曲线下面积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FABP、TpP和sTM水平对于鉴别UA和NSTEMI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联合3个指标较单个指标诊断NSTEMI具有更高的诊断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 血栓前体蛋白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sTM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雯雯 叶嗣颖 陈桂蓝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期16-19,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96例ARDS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氧合指数(OI)分为轻度组(25例)、中度组(53例)和重度组(1... 目的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96例ARDS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氧合指数(OI)分为轻度组(25例)、中度组(53例)和重度组(18例)。根据患者28 d后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46例)和死亡组(50例),另择同期入院的48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程度组ARDS患者、不同结局组患者血清sTM水平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的差异,分析血清sTM水平和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绘制ROC生存曲线分析血清sTM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对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sTM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组ARDS患者血清sTM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组各指标水平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各指标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TM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91,P<0.05)。生存组血清sTM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sTM水平对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高于APACHEⅡ评分(P<0.05)。结论sTM可能参与ARDS的病情发展过程,且其水平变化可作为判断ARDS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预后 变化
下载PDF
霉酚酸酯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狼疮性肾炎对患者活动指数、肾脏病理指标、血清TGF-β1及sTM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睿 薛健楠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9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狼疮性肾炎(LN)对患者活动指数、肾脏病理指标、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8月于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诊治的86例L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狼疮性肾炎(LN)对患者活动指数、肾脏病理指标、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8月于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诊治的86例L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予以霉酚酸酯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予以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TGF-β1、sTM水平、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肾脏病理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GF-β1、sTM水平、SLEDAI及纤维新月体、白金耳、微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TGF-β1、sTM水平、SLEDAI及纤维新月体、白金耳、微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霉酚酸酯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效果显著,能降低血清TGF-β1及sTM水平、SLEDAI,以及改善肾脏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酯 厄贝沙坦 狼疮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 转化生长因子β1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下载PDF
血清vWF:Ag、Claudin-5及sTM联合检测在ARDS患儿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琛璐 王雪君 +1 位作者 刘润武 许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1期2614-2618,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Claudin-5及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该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6例ARDS患儿纳为ARDS组,40例ARDS风险患儿纳为风险... 目的研究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Claudin-5及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该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6例ARDS患儿纳为ARDS组,40例ARDS风险患儿纳为风险组,同时将30例健康志愿儿童纳为对照组。并根据柏林定义下的氧合指数,将ARDS患儿分为中轻度组与重度组。随访28 d,统计ARDS患儿生存情况,并将其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分别比较ARDS组、风险组、对照组以及不同病情、不同预后ARDS患儿血清vWF:Ag、Claudin-5及sTM水平,分析血清vWF:Ag、Claudin-5及sTM在诊断ARDS及预测患儿预后中的价值。结果血清vWF:Ag、Claudin-5及sTM水平在ARDS组、风险组及对照组依次下降(P<0.05),且任意两组间血清vWF:Ag、Claudin-5及sTM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ARDS患儿血清vWF:Ag、Claudin-5及sTM水平均明显高于中轻度组(P<0.05);ARDS死亡组患儿血清vWF:Ag、Claudin-5及sTM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vWF:Ag、Claudin-5及sTM在诊断ARDS及预测ARDS患儿预后中均具有一定效能。结论ARDS患儿血清vWF:Ag、Claudin-5及sTM水平均异常升高,且vWF:Ag、Claudin-5及sTM在ARD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均具有一定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 CLAUDIN-5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期诊断 预后预测
下载PDF
内皮细胞损伤分子标志物在恶性肿瘤器官衰竭患者中 的研究
18
作者 周坤 索冰 +2 位作者 李艳丽 高庆峰 吴彩宇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2023年第5期645-651,共7页
目的评价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在恶性肿瘤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北大荒集团总医院确诊为恶性肿瘤的240例患... 目的评价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在恶性肿瘤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北大荒集团总医院确诊为恶性肿瘤的240例患者,其中无器官衰竭患者125例(无器官衰竭组),MOF115例患者,所有入选者均检测sTM、t-PAIC,并根据实验室检验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中的信息计算患者qSOFA评分及SOFA评分。两组间非正态分布数据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发生MOF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判断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约登指数最大处作为最佳截断值。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qSOFA、sTM、t-PAIC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发生MOF的恶性肿瘤患者60 d死亡率,qSOFA评分,SOFA评分,sTM、t-PAIC显著高于无器官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TM、t-PAIC是恶性肿瘤患者发生MOF的危险因素(OR=1.750、1.185,P<0.001、P=0.00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qSOFA、sTM、t-PAIC预测恶性肿瘤患者发生MOF的截断值分别为2分、27.40 kU/L、18.65μg/L,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0.848、0.824。sTM+t-PAIC联合诊断的效率最高,AUC为0.881。将qSOFA≥2分、sTM≥27.40 kU/L,t-PAIC≥18.65μg/L的患者作为高水平组,小于截断值的作为低水平组,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qSOFA、sTM、t-PAIC高水平组患者的总生存率较低水平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01、P<0.001)。结论发生MOF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浆sTM、t-PAIC水平显著升高,是恶性肿瘤患者发生MOF的危险因素。通过实验室无创、快速的检测对发生MOF的恶性肿瘤患者提早进行干预,改善肿瘤患者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衰竭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 短期预后
下载PDF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预测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郭峻氚 刘琪 肖东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90-595,共6页
目的 评估内皮细胞损伤相关的生物标记物预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分析了2015-07-2017-10期间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14例脓毒症患者。采用预后肌酐标准来确定AKI患者,包括需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由APACHE... 目的 评估内皮细胞损伤相关的生物标记物预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分析了2015-07-2017-10期间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14例脓毒症患者。采用预后肌酐标准来确定AKI患者,包括需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由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衡量病情严重程度。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AKI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最终114例脓毒症患者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其中非AKI组63例,AKI组51例。两组年龄、性别、BMI、感染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与非AKI组比较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慢性肾功能不全、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机械通气、ICU停留时间、CRRT、28 d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皮细胞标志物中,AKI组较非AKI组sTM(11.9±3.3和7.6±2.1, P<0.001)、E-选择素(65.7±13.5和45.5±10.5, P<0.001)和PAI-1(178.6±32.6和75.5±21.0, P<0.001)均有显著升高,而蛋白C水平显著降低(45.6±9.6和56.8±11.3, P<0.001)。凝血生物标志物中,AKI组血小板计数、FDP、PT、ATⅢ、纤溶酶原和α2-PI与非AKI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TM具有高特异度(98%),但敏感度有限(55%),AUC为0.73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TM是AKI的独立预测因子(OR:0.74, 95%CI0.35-1.24,P=0.033)。结论 内皮生物标志物在AKI脓毒症患者中发生显著变化。sTM是脓毒症AKI的独立预测因子,其优于其他凝血和炎症生物标志物以及器官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脓毒症 内皮损伤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蛋白质C
下载PDF
可溶性P-选择素及血栓调节蛋白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邢迎红 曹书华 +2 位作者 崔克亮 李健 王今达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478-480,共3页
目的 :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改变 ,寻求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连续监测 30例 ICU中严重感染、创伤患者外周血可溶性 P选择素 (s P选择素 )和血栓调节蛋白 (TM)浓度的动态变化 ,并计算其诊... 目的 :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改变 ,寻求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连续监测 30例 ICU中严重感染、创伤患者外周血可溶性 P选择素 (s P选择素 )和血栓调节蛋白 (TM)浓度的动态变化 ,并计算其诊断 MODS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正确诊断指数。结果 :发生 MODS患者的 s P选择素、TM水平比未发生 MODS患者明显升高 (P均 <0 .0 5 )。 s P选择素对 MODS的诊断灵敏度高 ,但特异度不理想 ,诊断能力不高 ;提高诊断的截断值其特异度和正确诊断能力提高。TM对 MODS诊断的灵敏度高而特异度不足 ;诊断能力低 ;提升截断值后灵敏度下降 ,特异度提高 ,诊断能力提高 ,但 TM仍不足以作为独立的 MODS诊断指标。两个指标联合诊断意义更大。结论 :s P 选择素联合 TM有助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可溶性P-选择素 血栓调节蛋白 MODS 免疫荧光技术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