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8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ong Jiang Martial Arts School
1
《China Today》 1997年第6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The song Jiang Martial Arts school
下载PDF
The Application of English Songs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2
作者 韩琛 袁俊芳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8期279-280,共2页
Shakespeare once said no profit grows where is no pleasure ta’en.The proper application of English songs in middle school classroom can stimulat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break down the dull atmosphere and impr... Shakespeare once said no profit grows where is no pleasure ta’en.The proper application of English songs in middle school classroom can stimulat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break down the dull atmosphere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English songs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is an operable teaching art by giving ex amples of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On the one hand,it enables students to master more methods of English learning.On the other hand,it can also help teachers reduce the pressure of teaching and embody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of"teacherleading and student-centered"better by learning English so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LISH songS MIDDLE school APPLICATION
下载PDF
校歌文化:从西电的四首校歌谈起
3
作者 卢朝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44-149,共6页
“校歌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是校友与母校情感寄托的一种纽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办学历史上有四首校歌,它们分别诞生在江西中央苏区、延安革命圣地、塞外名镇张家口和古城西安... “校歌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是校友与母校情感寄托的一种纽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办学历史上有四首校歌,它们分别诞生在江西中央苏区、延安革命圣地、塞外名镇张家口和古城西安。这四首校歌反映了西电人九十多年办学史上始终如一的育人理念和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本文介绍了四首校歌的创作背景和时代内涵,以及与西电渊源颇深的词曲作者的精彩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歌文化 西电科大 红色根脉传承
下载PDF
论李元度《小学弦歌》的编选内容与诗学旨趣
4
作者 王友胜 丁畅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作为晚清重要蒙学读物与诗歌名选,《小学弦歌》的诗选关涉“教”与“戒”两大基础面相,编选路径以“诗歌”之瓶装“教化”之酒,欲于学童“天性未漓”之时,向其传授日常伦理、立志修身、为官准则等,以达到“厚人伦,励风俗”的诗学效果。... 作为晚清重要蒙学读物与诗歌名选,《小学弦歌》的诗选关涉“教”与“戒”两大基础面相,编选路径以“诗歌”之瓶装“教化”之酒,欲于学童“天性未漓”之时,向其传授日常伦理、立志修身、为官准则等,以达到“厚人伦,励风俗”的诗学效果。该选本秉持教化为先、以诗训蒙的诗学宗旨,标举重情重理、至性至情的诗学范式,彰显温柔敦厚、文质并重的诗学主张。该书亦存在选诗题材雷同、编排失序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元度 《小学弦歌》 编选内容 诗学旨趣 编选局限
下载PDF
宋代重建越州学宫始末考
5
作者 许珊珊 屠剑虹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8-43,共6页
绍兴自唐代始设立官学,至五代废,仅有司庙祭先圣而已。北宋初期,采取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主要是重视科举而非教育,地方官学仍未受到真正重视,越州官学也是名存实亡。后虽在有识之士的推动下修复越州官学,但学宫狭小且处于喧闹之地,严... 绍兴自唐代始设立官学,至五代废,仅有司庙祭先圣而已。北宋初期,采取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主要是重视科举而非教育,地方官学仍未受到真正重视,越州官学也是名存实亡。后虽在有识之士的推动下修复越州官学,但学宫狭小且处于喧闹之地,严重影响教学和人才的培养。北宋中期,师从胡瑗的越州监簿吴孜毅然捐献自己的宅第作为越州学宫,这在当时释、道兴盛,而地方官学尚未真正得到重视的大背景下,确实可称为惊世骇俗之举。吴孜的远见卓识和崇高品德不仅深受人们赞赏,且对引领社会风气,提倡重教尚学带来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地方官学 越州学宫 吴孜
下载PDF
江南抗倭时期“唐宋派”的经世活动与海洋书写
6
作者 朱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7-35,共9页
“唐宋派”作为明嘉靖年间著名的文学流派,他们取法唐宋以溯秦汉,反对佶屈聱牙、摹拟剽窃的复古文风,其文论思想注重“文”与“道”的并重,有着强烈的经世济民情怀。嘉靖年间的江南沿海地区,海疆不靖,倭寇侵扰频繁,沿海民众深受其害。... “唐宋派”作为明嘉靖年间著名的文学流派,他们取法唐宋以溯秦汉,反对佶屈聱牙、摹拟剽窃的复古文风,其文论思想注重“文”与“道”的并重,有着强烈的经世济民情怀。嘉靖年间的江南沿海地区,海疆不靖,倭寇侵扰频繁,沿海民众深受其害。面对这“不靖的海”,“唐宋派”成员在抗倭的时代背景下,其文学创作、经世实践等都发生了明显的“海洋转向”,抗倭、海洋诗文书写成为他们生命历程与文学创作中十分耀眼的篇章。这种“海洋转向”为“唐宋派”文学地位的形成与影响的扩大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动江南文人海洋诗文创作一代风气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派 海洋转向 嘉靖大倭寇 海洋诗文
下载PDF
民族建构与音乐转型:学堂乐歌的发明及其内在张力
7
作者 陈朗 《社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7-172,共26页
中国近代音乐转型源于民族建构的现实需要。本文以中国近代第一种新音乐“学堂乐歌”为核心,讨论了民族建构与音乐转型的复杂关联。基于培养新民的要求,梁启超设想了一种兼具“普遍主义”与“诗乐合一”两大核心特征的新音乐。他的设想... 中国近代音乐转型源于民族建构的现实需要。本文以中国近代第一种新音乐“学堂乐歌”为核心,讨论了民族建构与音乐转型的复杂关联。基于培养新民的要求,梁启超设想了一种兼具“普遍主义”与“诗乐合一”两大核心特征的新音乐。他的设想启发了学堂乐歌的音乐实践,催生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学堂乐歌,即以沈心工为代表的普遍主义乐歌和以李叔同为代表的诗乐合一乐歌,也引发了一些进行调和的音乐理论尝试。不同的音乐类型背后蕴含着不同的理论假设,普遍主义与诗乐合一之间的张力体现了民族国家理论与雅乐传统的龃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建构 音乐转型 诗乐合一 普遍主义 学堂乐歌
下载PDF
日本的“中国音乐史学”特征及其影响
8
作者 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共12页
从学理基础、研究方向和具体成果看,东洋史学与东洋音乐研究、近代日本音乐教育、日本民族音乐学、日本的“中国音乐史学”等,对中国音乐史学具有重要影响。这促使中国音乐史学界从反思中认知日本的相关研究成果,也从反思的认知中构建... 从学理基础、研究方向和具体成果看,东洋史学与东洋音乐研究、近代日本音乐教育、日本民族音乐学、日本的“中国音乐史学”等,对中国音乐史学具有重要影响。这促使中国音乐史学界从反思中认知日本的相关研究成果,也从反思的认知中构建中国的音乐学术,从而促进中国音乐史学迈向新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洋史学 东洋音乐研究 中国音乐史学 学堂乐歌
下载PDF
也谈安大简《诗经》“侯六”“魏九”——兼论安大简《诗经》的版本问题
9
作者 朱佩弦 刘刚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7-104,共8页
安大简《诗经》“侯六”“魏九”二国风当确指“魏风”与“唐风”(晋诗),其命名之所以异于传世本《毛诗》,可能是由于该本之祖本采用了根据采诗或献诗时魏国实际政治中心所在(“霍”,即“侯”)与晋诗的实际采取之地(“晋国之魏邑”)命... 安大简《诗经》“侯六”“魏九”二国风当确指“魏风”与“唐风”(晋诗),其命名之所以异于传世本《毛诗》,可能是由于该本之祖本采用了根据采诗或献诗时魏国实际政治中心所在(“霍”,即“侯”)与晋诗的实际采取之地(“晋国之魏邑”)命名的方式。从“侯六”“魏九”命名的原生态化,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安大简《诗经》的祖本应该是早于儒家诗教本的一个两周官学的初编本,楚国学官出于对本国礼乐祭祀文化的保护目的,在此初编本的基础上进行了节选,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无《雅》《颂》和《国风》不全的安大简《诗经》的面貌;而从安大简《诗经》中异体字大量出现于同篇的特点来看,该选本可能同时兼有“识字辨义”的教育功用,是教授楚国官学之“国子”的初级教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大简 《诗经》 “侯六” “魏九” 两周官学 初编 初级教本
下载PDF
宋代利州路教育发展刍议
10
作者 杨锐明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0-36,共7页
蜀地教育始自西汉文翁,到宋代盛极一时。宋代四川地域广阔,但是各地教育水平不一。利州路作为蜀地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继承地方重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官学,辅以书院、私学,再加上“类省试”等特殊政策,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然而水平... 蜀地教育始自西汉文翁,到宋代盛极一时。宋代四川地域广阔,但是各地教育水平不一。利州路作为蜀地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继承地方重学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官学,辅以书院、私学,再加上“类省试”等特殊政策,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然而水平却与世人对宋代四川教育的高度评价不相符,相对落后且内部发展不平衡是利州路教育水平的真实状况。政府对蜀政策的转变、地方经济差距、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风俗习惯差异等都是造成利州路教育发展受限和不均衡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利州路 官学 私学 教育水平
下载PDF
宛陵诸子继风雅:宣城派对梅尧臣的继承和革新
11
作者 梅雪容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3-49,共7页
明末清初诗派结社频出,施闰章、高咏等人形成地方性诗人集群“宣城派”,而由宣城派诞生的“宣城体”与“宛陵体”一脉相承,都是对梅尧臣个人诗歌风格的推崇和效仿而产生;不同在于宣城体是清初宣城派继承宣城地域文化底蕴而形成,虽继承... 明末清初诗派结社频出,施闰章、高咏等人形成地方性诗人集群“宣城派”,而由宣城派诞生的“宣城体”与“宛陵体”一脉相承,都是对梅尧臣个人诗歌风格的推崇和效仿而产生;不同在于宣城体是清初宣城派继承宣城地域文化底蕴而形成,虽继承梅尧臣风雅,然根据世代变化、时运周折,也积累了自己的一些风格和特色。清代宣城派对梅尧臣诗歌风格的接受和新变,来源于地域因素、家族因素以及清初宗宋热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尧臣 宣城派 文学地理 宋诗 清诗
下载PDF
江湖与江西之间:戴表元的诗学归属与救治策略
12
作者 赵源 《池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3-27,共5页
作为宋元之际的重要诗论家,戴表元的诗学主张对于诗学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宋元诗学转型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对江湖与江西两种诗风的调和与救治,戴表元尤其致力于此。过往学界多将戴表元目为江西后学,然而经过考察,综合考量诗风、地域与师... 作为宋元之际的重要诗论家,戴表元的诗学主张对于诗学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宋元诗学转型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对江湖与江西两种诗风的调和与救治,戴表元尤其致力于此。过往学界多将戴表元目为江西后学,然而经过考察,综合考量诗风、地域与师承关系,应当指出戴表元诗学脱胎于江湖诗派。戴表元对江西、江湖两派的弊端均有深切体认,故而提出了相应的救治策略,推动了宋元诗学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表元 江湖诗派 江西诗派 宋元诗学
下载PDF
Discussed in the early 80s Taiwan campus song shallowly to mainland pop music influence
13
作者 李亚妮 《魅力中国》 2010年第7X期261-261,257,共2页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seventies and eighties of the modern influx of Chinese mainland pop music-music school in Taiwan,with its pristine purity of musical styles,catchy melodies fresh,really meaningful lyrics,the ...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seventies and eighties of the modern influx of Chinese mainland pop music-music school in Taiwan,with its pristine purity of musical styles,catchy melodies fresh,really meaningful lyrics,the arrangement is simple and unique form of singing affect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of young people. It is both spirited and close to the voice of young people (especially close to the university campus life),among young people a strong resonance. At the same time,it is the emergence of China's Mainland the concept of pop mu-sic’s aesthetic,value orientation,creative tactics,techniques and style of singing had a dramatic impact,as well as future changes in the mainland pop and development has injected new impet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 years Taiwan’s school song the MAINLAND POP MUS
下载PDF
与道进退,淡乃其至:张栻的人生境界与诗歌书写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维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3-151,共9页
张栻开创南轩学派,为南宋中兴时期著名学者,也是一位个性突出的作家。他一生与道进退,矢志致君泽民的事业,其诗歌即有深入表现,渗透着以道自任、忧患民瘼的精神情怀。与社会政治中“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内在相通,赋性冲和、钟情自... 张栻开创南轩学派,为南宋中兴时期著名学者,也是一位个性突出的作家。他一生与道进退,矢志致君泽民的事业,其诗歌即有深入表现,渗透着以道自任、忧患民瘼的精神情怀。与社会政治中“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内在相通,赋性冲和、钟情自然是其个性品格的另一面,并对其创作产生影响,自然山水在其诗中表现充分。他主张学者不汩利禄,不眩文采,“淡乃其至”成为其人生境界与诗学追求,他往往以冲和的语言、平淡的意象营造出淡雅诗境。明道义而抒性情,以思理慧性见长,是宋代诗学乃至宋学的特色,张栻与道进退、淡乃其至的人生境界与诗歌书写可谓典型,对南宋中兴时期学术发展与多元诗学风貌的建构具有特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栻 与道进退 自然性情 人生境界 诗歌书写 南宋中兴 湖湘学派
下载PDF
宋代的家塾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芳芳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5,共8页
家塾,也称馆塾、家馆或馆,是两宋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的家塾,主要在中上层家庭或家族中设置。依据家世和经济背景,有三类家庭或家族常设置家塾。家塾的具体位置,一般是在家族居所及附近,或与之有隶属关系的僧寺。家塾日常运营的经... 家塾,也称馆塾、家馆或馆,是两宋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的家塾,主要在中上层家庭或家族中设置。依据家世和经济背景,有三类家庭或家族常设置家塾。家塾的具体位置,一般是在家族居所及附近,或与之有隶属关系的僧寺。家塾日常运营的经费,绝大部分由本家族自己提供。家族经商、田租的收入,建家塾者的俸禄,本族兄弟的赞助等,都是家墪惯常的经济来源。根据家塾规模和所属家庭、家族的特色,其管理各不相同。作为家庭和家族的私学,宋代家塾的所有权特色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的家塾 设置家塾的三类家庭 居处与环境 开销与经费来源 日常管理
下载PDF
南宋初期诏令与文风的演变
16
作者 彭民权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81,共10页
诏令不应该仅仅是研究文学历史语境的史料来源,它与文学的深层纠葛更应该受到重视。在两宋之交的历史语境下,南宋初期与文学相关的诏令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性。文学摆脱了北宋后期的封禁枷锁,开始恢复生气,诗赋取士重新成为国家的基本政... 诏令不应该仅仅是研究文学历史语境的史料来源,它与文学的深层纠葛更应该受到重视。在两宋之交的历史语境下,南宋初期与文学相关的诏令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性。文学摆脱了北宋后期的封禁枷锁,开始恢复生气,诗赋取士重新成为国家的基本政策。南宋初期由于皇帝对苏轼的偏爱,全国上下掀起崇苏热潮,促使江西诗派勃兴并成为文坛主流,对南宋文学影响深远。绍兴年间,朝廷实行严厉的言禁制度,尤其是震惊朝野的多起诗文获罪案例,对全国的诗文作者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这种高压的文艺政策促使献赋颂成为一代文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初期 江西诗派 南宋文论 诏令 诗赋 苏轼
下载PDF
意境化与知性化:现代派新诗意象与唐宋诗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学祖 《长江学术》 2023年第3期24-37,共14页
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派诗人擅于运用唐宋诗词意象,并与西方诗歌意象相融合。这种意象意境化的追求,是吸收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意象与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结果,也是对唐宋诗词讲究情景交融,追求“象外之象”“味外之旨”含蓄蕴藉诗风的继承与... 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派诗人擅于运用唐宋诗词意象,并与西方诗歌意象相融合。这种意象意境化的追求,是吸收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意象与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结果,也是对唐宋诗词讲究情景交融,追求“象外之象”“味外之旨”含蓄蕴藉诗风的继承与创造性转化。现代派诗人们在意象的选择与运用上始而趋同,继而分化乃至最终趋异。一部分诗人追求意象意境化,呈现出朦胧空灵之美感色彩;另一部分趋向于对玄学化、思辨化诗风的体悟与追随,并与唐宋诗的理趣美因素相融合,造成一种浓厚而独特的知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化 知性化 现代派 新诗意象 唐宋诗词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通史中的唐宋派
18
作者 向云 陈文新 《天中学刊》 2023年第1期102-110,共9页
作为明代重要的散文流派,唐宋派进入本土学者的中国文学通史始于1904年。清末民初,传统学术观居于主导地位,文学史中的唐宋派叙述与《明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大体相近。“五四”以后,纯文学观、进化史观确立了其主导地... 作为明代重要的散文流派,唐宋派进入本土学者的中国文学通史始于1904年。清末民初,传统学术观居于主导地位,文学史中的唐宋派叙述与《明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大体相近。“五四”以后,纯文学观、进化史观确立了其主导地位,唐宋派叙述被纳入复古与革新相互对峙的框架,唐顺之的“本色论”和归有光的日常生活散文受到极大关注;与七子派相较,唐宋派是换了另一种旗帜的复古还是开启了文坛的新气象,也成为关注焦点。1938年后,叙述基调渐趋一致,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作为“五四”以来具有总结性意义的著述,对20世纪中叶的中国文学史统编教材具有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通史 唐宋派 20世纪上半叶 中国文学发展史
下载PDF
浅析宋氏妇科流派宋世华治疗不孕症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19
作者 卢艺 宋世华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6期224-228,共5页
宋氏妇科是起源于唐宋时期流传至今的妇科流派,是浙江四大妇科流派之一。本文总结该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宋世华治疗不孕症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其认为治疗不孕症需治病求本,调经种子,注重肝脾肾;辨证论治,创立调经种子六法;夯实基础,把握... 宋氏妇科是起源于唐宋时期流传至今的妇科流派,是浙江四大妇科流派之一。本文总结该流派代表性传承人宋世华治疗不孕症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其认为治疗不孕症需治病求本,调经种子,注重肝脾肾;辨证论治,创立调经种子六法;夯实基础,把握时机;用药轻灵,重视清补之法,因地因人制宜;孕后静心,调摄安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宋氏妇科 学术流派 宋世华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唐宋派”当称为“本色派”考辨
20
作者 张慧琼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4-161,共8页
“唐宋派”是现行文学史标称的一个明代作家流派,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主要成员。此种观点自1947年被郭绍虞正式提出后,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对明清相关文献进行考证、辨析可以发现,明代文学史上确实存在一个以“王、唐、茅... “唐宋派”是现行文学史标称的一个明代作家流派,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主要成员。此种观点自1947年被郭绍虞正式提出后,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对明清相关文献进行考证、辨析可以发现,明代文学史上确实存在一个以“王、唐、茅、归”为核心成员的文学流派,然以“唐宋派”名之欠妥。原因有三:一是推崇唐宋文是明前中期一种普遍现象,“王、唐、茅、归”仅是其中持论者;二是“王、唐、茅、归”不仅推崇唐宋文,同时也推崇其他时代符合他们审美标准的散文;三是“王、唐、茅、归”推崇散文的标准不是以时代论,而是以是否符合他们所倡导的“本色论”而定。深入辨析考察“王、唐、茅、归”的文学活动和文学思想,可知他们交往密切,同声应气反对“前七子”文学拟古主义,共倡“本色论”文艺观,故将他们称为“本色派”更符合文学史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派 争议 考辨 本色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