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an Integrated River Basin Management Model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River and Lake Management in China
1
作者 Xu Huifang Wang Su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7年第4期41-47,共7页
A model combining basin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is currently adopted for the lake and river management in China. In applications,the model suffers many problems,including the confusion of rights and r... A model combining basin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is currently adopted for the lake and river management in China. In applications,the model suffers many problems,including the confusion of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river basin authorities and the dominant governmental agencies,and the lack of effectiv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is paper,we employ the Great Lakes Basin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Loire-Brittany River Basin in France,the Southeast Basin in the United Kingdom,the Murray-Darling Basin in Australia,and general German model as examples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river and lake management modes,regarding river basin authorities,dominant governmental agencies,public participation,and basin management. This study may provide some referable experience for the integrated river basin management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basin MANAGEMENT LAKE and rive MANAGEMENT PUBLIC PARTICIPATION
下载PDF
2002年塔里木河流域四条源流区间耗水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王顺德 李红德 +6 位作者 胡林金 苏宏超 曹晓莉 孙本国 李春梅 毛炜峄 王进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6-502,共7页
2002年塔里木河四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量273.9×108m3,比多年平均值多46.9×108m3,偏多20.7%,属丰水年.其中发源于天山山脉的阿克苏河和开都河 孔雀河径流增幅大,水量充沛,属丰水年,而发源于昆仑山脉的叶尔羌河和和田河径流量... 2002年塔里木河四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量273.9×108m3,比多年平均值多46.9×108m3,偏多20.7%,属丰水年.其中发源于天山山脉的阿克苏河和开都河 孔雀河径流增幅大,水量充沛,属丰水年,而发源于昆仑山脉的叶尔羌河和和田河径流量保持多年均值年.2002年度,四条源流区总耗水量219.1×108m3,占出山口天然径流量的80.0%.其中阿克苏河流域总耗水量为65.90×108m3,占出山口天然径流量的60%;叶尔羌河流域耗水量61.92×108m3,年内无水量进入塔里木河干流;和田河流域耗水量36.45×108m3,占出山口天然径流量的80.9%.开 孔河流域内耗水54.76×108m3,占出山口天然径流量的9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 源流 区间耗水 2002年
下载PDF
黑河下游水环境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曹文炳 万力 +5 位作者 周训 胡伏生 陈劲松 龚斌 张文洋 董艳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1-25,共5页
黑河下游地区深处内陆腹地,气候极度干旱,冬春季节多大风,生态环境恶劣,黑河进入下游地区的水量是维系区内生态的主要水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中游地区过量开采,流入下游的水量大幅减少,导致东、西居延海相继干涸,绿洲草场大面积沙... 黑河下游地区深处内陆腹地,气候极度干旱,冬春季节多大风,生态环境恶劣,黑河进入下游地区的水量是维系区内生态的主要水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中游地区过量开采,流入下游的水量大幅减少,导致东、西居延海相继干涸,绿洲草场大面积沙化,沙尘暴肆虐,生态环境恶化。2002年以后,由于执行国务院有关黑河分水方案,东、西居延海相继恢复湖面,绿洲区生机盎然,生态环境得到恢复。黑河下游地区地下水储存量达到3000×108m3以上,水质较好。黑河沿途渗漏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不同河段渗漏的水量通过古河道网络迳流、排泄,维系着额济纳绿洲和古日乃荒漠绿洲植被生态。目前,正在修建旨在防止河床渗漏的甘蒙引水渠,遗弃原有河道,将会切断地下水的补给,导致依靠地下水滋养的古日乃荒漠绿洲植被消失,形成新的规模巨大的沙尘暴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沙尘暴 黑河流域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带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50
4
作者 王让会 宋郁东 +1 位作者 樊自立 游先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11,共5页
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之一 ,流域内的不同区域 ,由于物质及能量匹配上不够协调 ,宏观上表现出不同的脆弱性特征 .依据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有关原则 ,结合塔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 ,筛选出2 0个指标 ,建立生态环境综合... 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之一 ,流域内的不同区域 ,由于物质及能量匹配上不够协调 ,宏观上表现出不同的脆弱性特征 .依据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有关原则 ,结合塔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 ,筛选出2 0个指标 ,建立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通过构建生态脆弱性指数 ,综合地反映了塔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 .结果表明 ,阿克苏河流域属于生态环境改善区 ,叶尔羌河流域及塔河上游属于生态环境基本平衡区 ,和田河流域及塔河中游属于生态环境失调区 ,而塔河下游属于生态环境严重受损区 ,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对指导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 指标体系 生态脆弱性指数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塔里木河流域 新疆
下载PDF
清江流域溶洞发育特征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增银 万军伟 姚长宏 《中国岩溶》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1-158,共8页
清江流域是我国岩溶最发育的地区之一,国内第一大洞——腾龙洞即位于其中。文中着重分析了区内溶洞发育的区域特征及形成条件,从物质与能量输入—输出系统的水动力条件出发,将溶洞划分为伏流型和汇流型两类。
关键词 溶洞 水动力条件 伏流型溶洞 清江流域 溶洞发育
下载PDF
长江流域珍稀濒危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综述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红清 李迎喜 +2 位作者 雷阿林 雷明军 马晓洁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24,共8页
根据众多研究者对长江流域19省(自治区、直辖市)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已有研究结果,结合1991年《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和1999年8月国务院批复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对长江流域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 根据众多研究者对长江流域19省(自治区、直辖市)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已有研究结果,结合1991年《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和1999年8月国务院批复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对长江流域珍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资源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珍稀濒危植物60科109属154种,占全国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的39.7%,其中蕨类植物9科9属10种,裸子植物7科23属38种,被子植物44科77属106种;长江流域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26种,其中Ⅰ级31种,Ⅱ级95种。分析了长江流域珍稀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分布特点及保护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珍稀濒危植物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保护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源控油气作用及成藏体系评价 被引量:26
7
作者 庞雄奇 霍志鹏 +2 位作者 范泊江 董月霞 姜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6,共9页
"源控论"是指导中国陆相沉积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理论,但过去的研究在源控油气作用的定量表征和成藏体系的定量评价方面还不够深入,完善源控油气成藏概率定量预测模型、研究成藏体系的定量评价仍具有现实意义。为此,以渤海湾... "源控论"是指导中国陆相沉积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理论,但过去的研究在源控油气作用的定量表征和成藏体系的定量评价方面还不够深入,完善源控油气成藏概率定量预测模型、研究成藏体系的定量评价仍具有现实意义。为此,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为例,结合门限控烃和成藏体系理论,利用地质统计、模拟计算等方法分析了该区源控油气作用,划分了成藏体系并主要评价了该区的天然气资源潜力,进而预测了有利勘探区带。结果表明:①该区源控油气作用主要表现在有效烃源岩控制着油气的主要成藏期次和分布范围;②南堡凹陷可划分为5个成藏体系,其中南堡Ⅲ号成藏体系天然气资源量最为丰富,预测天然气资源量为4 271.46×108 m3,最大气藏规模为381.66×108 m3,气藏个数为476个。根据改进的油气成藏概率定量预测模型,将油气成藏概率大于70%作为该区有利勘探区带预测的标准,南堡凹陷最有利勘探区带主要有南堡Ⅱ、Ⅲ号油气成藏体系,并且上述2个成藏体系具备隐蔽油气藏和非常规气藏勘探潜力,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南堡凹陷 源控油气作用 有效烃源岩 成藏体系 定量预测模型 资源潜力 有利勘探区带
下载PDF
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战略目标的转变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33
8
作者 姚文艺 刘国彬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33-340,共8页
[目的]遵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简称"黄河国家战略")赋予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新使命,分析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面临的重大挑战,旨在为黄河流域生态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黄河国家战略&... [目的]遵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简称"黄河国家战略")赋予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新使命,分析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面临的重大挑战,旨在为黄河流域生态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黄河国家战略"的需求,结合长期的野外考察和学术研究成果,对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目标的转变进行了重点分析和探讨。[结果]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70 a余的持续治理,黄河泥沙显著减少,流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1)空间治理不均衡,局部地区水土流失依然严重;(2)人工植被系统空间结构雷同化,生态系统不稳定;(3)缺乏景观格局优化配置,难以有效解决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由"绿"变"稳"的问题;(4)生态治理的功能性机制性问题凸显,影响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新时期的水土保持肩负着高质量发展根基的新使命,其本身也面临着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传统理论内涵和理念更新的重大挑战。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严重制约生态治理效益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难题,以及促进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对策。[结论]"黄河国家战略"的实施必将大大推进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研究应着力解决高质量发展中生态保护治理的一系列关键科技问题,将水土保持战略目标由低标准大面积治理转向精致和精准治理,提升水土保持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生态经济 战略目标转变 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气候变化对春玉米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蒋菊芳 景元书 +2 位作者 王润元 魏育国 王鹤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2期272-279,共8页
为了用好有限的水资源,提高农业用水的有效性。以石羊河流域春玉米生长发育、水分利用效率和气象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气候变化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气温年际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气温变化线性拟... 为了用好有限的水资源,提高农业用水的有效性。以石羊河流域春玉米生长发育、水分利用效率和气象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气候变化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气温年际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气温变化线性拟合倾向率为0.383℃/10年,作物生长季4—10月呈现气温明显升高、气候变暖趋势。降水量除秋季呈减少趋势外,年降水、作物生长季和其他季节降水均呈缓慢波动增加趋势,作物生长季降水对年降水量增加的贡献最大。受气候变暖影响春玉米三叶期、拔节期、开花期每10年提前2~3天,乳熟期、成熟期每10年推后1~2天。而春季营养生长期每10年缩短2~3天,秋季生殖生长期每10年延长2~3天。由于气温显著升高,春玉米水分利用率呈上升趋势;气温对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正效应,气温每提高1℃,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46~0.57 kg/(hm2·mm)。而降水量与灌溉区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呈负相关,降水量每减少1 mm,水分利用效率可提高0.19~0.78 kg/(hm2·mm)。随着日照时数的波动增加,春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呈明显增加趋势,对水分利用效率影响为正效应,日照时数每增加10 h,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2~0.6 kg/(hm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气候变化 春玉米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珠江流域枯水期流量周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萍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79-382,共4页
本文从珠江流域的枯水问题入手,重点分析了珠江流域几个主要控制站(梧州站、马口+三水站、博罗站)约50年的流量时间序列,并利用正规化周期回归模型提取了序列的周期,最后,对厄尔尼诺、太阳黑子、人类活动等对枯水径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本文从珠江流域的枯水问题入手,重点分析了珠江流域几个主要控制站(梧州站、马口+三水站、博罗站)约50年的流量时间序列,并利用正规化周期回归模型提取了序列的周期,最后,对厄尔尼诺、太阳黑子、人类活动等对枯水径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珠江流域三个主要控制站点存在21年、11年的显著周期;厄尔尼诺现象的对枯水期流量的影响有滞后效应,总体而言,使珠江流域下游地区枯水期来水更枯,拉尼娜现象影响特征不明显;太阳黑子活动规律和枯水期流量变化特征相反,其周期和流量变化周期较为一致;人类活动对枯水的影响越来越大,使枯水期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大。最后提出珠江流域枯水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流域 枯水 流量 周期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气候与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蒋菊芳 魏育国 +1 位作者 刘明春 郭丽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567-12569,12576,共4页
基于石羊河流域气象站近35年气象和主要农作物种植资料,探讨流域农业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水文变化及其对作物布局、种植的影响。结果表明,≥0℃、≥10℃积温增加线性倾向率中北部大于南部,热量资源增加明显。年降水量以4.719mm/10a线... 基于石羊河流域气象站近35年气象和主要农作物种植资料,探讨流域农业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水文变化及其对作物布局、种植的影响。结果表明,≥0℃、≥10℃积温增加线性倾向率中北部大于南部,热量资源增加明显。年降水量以4.719mm/10a线性倾向率在增加,而年径流量以0.274亿m3/10a的速率在减少。气候生产力以134.62kg/(hm2.10a)的速率增加。春末夏初旱局部增加明显,无霜期延长,沙尘暴减少显著,大风南部增加、中北部减少。农业气候变化使春小麦种植区域向海拔较高区推进,播种期提前,生育期缩短,对产量形成不利,而对喜温作物玉米、棉花和酿酒葡萄等提高产量和品质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变化 石羊河流域 农作物 农业气象灾害
下载PDF
对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认识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宁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共4页
长江干流全长6 300 km,流域面积180万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8.8%,居住着全国约1/3的人口。流域内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9 616亿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6%。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长江水利委员会在1959年... 长江干流全长6 300 km,流域面积180万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8.8%,居住着全国约1/3的人口。流域内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9 616亿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36%。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长江水利委员会在1959年编制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中就对长江流域的防洪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规划,1972、1980年两次长江中下游防洪座谈会对其中的防洪规划又进行了系统的完善。基于对长江流域防洪形势演变的理解,分析了新编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特点,并依据专家对该规划的审查,讨论了规划触及的相关焦点问题,最后给出了看法和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规划 三峡工程 江湖关系 分蓄洪区 长江流域
下载PDF
1950—2011年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气候和农业水资源变化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菊芳 魏育国 +2 位作者 刘明春 丁文魁 李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期166-173,共8页
为揭示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用水矛盾的根源,利用1950—2011年石羊河流域中、下游人类活动、径流量和气象观测资料,比较气候变化过程中流域中、下游绿洲化推进对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近60年来,石羊河流域8... 为揭示石羊河流域中、下游用水矛盾的根源,利用1950—2011年石羊河流域中、下游人类活动、径流量和气象观测资料,比较气候变化过程中流域中、下游绿洲化推进对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近60年来,石羊河流域8条河流合成年径流量呈下降趋势,中游降水变化倾向率为5.1 mm/10年大于下游2.5 mm/10年,下游年蒸发量却以11.6 mm/10年的速度增加,且流域中、下游气温呈持续上升趋势(P<0.001),60年间气温分别升高了1.8和1.9℃,地表可利用农业水资源减少。中游人口以9.95万人/10年(P<0.001)快速增长是下游的5.5倍,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倾向率中游0.119 hm2/10年(P<0.001)大于下游0.036 hm2/10年(P<0.01),但保灌面积增加速度下游0.637万hm2/10年(P<0.01)大于中游0.451万hm2/10年(P<0.01),机井数量增速下游1867.6口/10年(P<0.01)大于中游884.3口/10年(P<0.001),人类过快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直接影响了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安全。随着气温持续升高、蒸发加剧、降水微弱增加和河流来水减少,保灌面积和机井数量迅速增加,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剧,导致研究区出现农业向生态争水,中游向下游争水的恶性局面,这也是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同时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气候 农业水资源 变化趋势
下载PDF
嘉陵江流域南充段森林资源演变动态 被引量:2
14
作者 黎云祥 陈绍发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72-177,共6页
简要分析了嘉陵江流域中段即南充地区近50年来森林资源的演变及现状,即区内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及其时空格局动态,林木种质资源现状,森林资源利用潜力,森林植被及森林覆盖率动态,森林蓄积及森林动物资源的演变等.得出区内森... 简要分析了嘉陵江流域中段即南充地区近50年来森林资源的演变及现状,即区内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及其时空格局动态,林木种质资源现状,森林资源利用潜力,森林植被及森林覆盖率动态,森林蓄积及森林动物资源的演变等.得出区内森林资源相对匾乏,分布不均,亟待保护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嘉陵江流域 演变 南充市 保护
下载PDF
松辽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总体思路
15
作者 李和跃 李靖 +1 位作者 张延坤 周庆瑜 《东北水利水电》 2001年第8期1-4,共4页
文章介绍了松辽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总体思路,包括规划目标、基本原则、编制依据、规划范围及水平年、规划基本任务及主要工作内容等。通过对松辽流域水资源的全面系统规划,推进流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松辽流域 规划思路
下载PDF
广西西江流域致洪暴雨过程中尺度特征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廖胜石 罗建英 +2 位作者 姚秀萍 王庆国 林开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61-1171,共11页
利用广西逐站逐小时降水量、1°×1°逐小时FY-2C的TBB资料和1°×1°逐6h NCEP/NCAR再分析资料,应用空间25点平滑滤波方法,分析了2005年6月18~22日西江流域致洪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机制... 利用广西逐站逐小时降水量、1°×1°逐小时FY-2C的TBB资料和1°×1°逐6h NCEP/NCAR再分析资料,应用空间25点平滑滤波方法,分析了2005年6月18~22日西江流域致洪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机制。结果表明:这次致洪暴雨过程的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雨团集中出现在TBB值的低值中心、低值中心北侧等值线密集的地方以及等值线曲率大的地方。镶嵌于大尺度西南气流中的中尺度涡旋系统在西江流域反复生成,导致对流云团不断生成和加强,是此次暴雨产生的直接原因。暴雨区上空中尺度经向垂直环流圈的存在对中尺度涡旋和对流云团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中低层弱的对流不稳定与强的水平风垂直切变和湿斜压性共存是此次暴雨产生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流域 致洪暴雨 TBB 中尺度滤波
下载PDF
陆面-水文耦合模型系统在淮河流域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翟春玲 余钟波 +7 位作者 郝振纯 孙永宾 姚峰 王铭业 刘臣亮 韩尚峰 谷黄河 王兴平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9-146,共8页
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分布式水文模型HMS,结合GIS技术,通过构建数字流域,提取流域特征信息,最终构建了分布式陆面-水文耦合模型(LSX-HMS).采用扰动分析法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利用实测水文资料进行参数率定和模型验证,确定性系数达0... 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分布式水文模型HMS,结合GIS技术,通过构建数字流域,提取流域特征信息,最终构建了分布式陆面-水文耦合模型(LSX-HMS).采用扰动分析法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利用实测水文资料进行参数率定和模型验证,确定性系数达0.760~0.939,表明该耦合模型在淮河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应用LSX-HMS对淮河蚌埠以上集水区域1980—1987年8a平均降水、蒸散发、日径流量和相对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各水文要素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降水要素的分布呈随纬度递减的趋势;蒸散发和径流量两个变量都是上游小,中下游大;相对土壤含水量在研究区西部及西南部的山区和丘陵区较低,平原区较高.研究成果为淮河流域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调配和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X-HMS模型 参数敏感性分析 淮河流域 耦合模型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北段辽河坳陷馆陶组地层沉积模式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彦东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69,154,共3页
从沉积背景研究入手,分析沉积体规模、几何形态、岩性、粒度分布、沉积构造、古气候环境等特征,并借助卫星地图观察现代陆相沉积,重点关注地貌、水系、供源范围、沉积体形态等,总结出现代山间盆地4种主要沉积类型,综合确定辽河馆陶组为... 从沉积背景研究入手,分析沉积体规模、几何形态、岩性、粒度分布、沉积构造、古气候环境等特征,并借助卫星地图观察现代陆相沉积,重点关注地貌、水系、供源范围、沉积体形态等,总结出现代山间盆地4种主要沉积类型,综合确定辽河馆陶组为山间辫状河冲积平原相沉积,并与现今辽河坳陷的曲流河泛滥平原相沉积有承继关系,为今后该油藏开展地质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模式 辫状河 曲流河 冲积扇 辽河坳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乌江流域1956—2014年降雨特征及输沙效应 被引量:8
19
作者 邬玉琴 何太蓉 钟博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研究乌江流域的降雨特征及输沙效应,为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恢复、防灾减灾、水资源合理利用等提供重要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累积距平法、双累积曲线法分析了乌江流域年际、年代、汛期降雨特征,以及降雨侵蚀力和人类活动对流域输沙... [目的]研究乌江流域的降雨特征及输沙效应,为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恢复、防灾减灾、水资源合理利用等提供重要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累积距平法、双累积曲线法分析了乌江流域年际、年代、汛期降雨特征,以及降雨侵蚀力和人类活动对流域输沙效应的影响。[结果](1)1956—2014年,乌江流域年降雨量和年侵蚀性降雨量均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研究时段内大致经历了少雨—多雨—少雨—多雨—少雨5个年际变化阶段。(2)乌江流域在1970—1979,1990—1999年为多雨时期,流域内59a中约有32.57%的降雨为侵蚀性降雨,且多发生于1960—1979年。(3)乌江流域汛期降雨以侵蚀性降雨为主,侵蚀性降雨主要发生在6月。(4)通过建立乌江流域年输沙量和年降雨侵蚀力双累积曲线方程,计算得出1984—1989,1990—1999和2000—2013年降雨侵蚀力的贡献率分别为15.55%,2.84%和12.46%;1990—1999年降雨侵蚀力对输沙变化的影响程度最低。[结论]乌江流域的降雨侵蚀产沙更多地发生在汛期,1983年后人类活动对输沙量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特征 输沙效应 累积距平 双累积曲线 乌江流域
下载PDF
浙江新一轮流域规划及河流治理的思考 被引量:13
20
作者 方子杰 王卫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4,共4页
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建设需从宏观层面上做好水利规划工作。为此,在上一轮流域规划制定及落实的基础上,浙江省开展了新一轮流域规划工作。新一轮的规划更加注重浙江省主体功能区划要求,注重流域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宏观布局。新一轮流域规划... 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建设需从宏观层面上做好水利规划工作。为此,在上一轮流域规划制定及落实的基础上,浙江省开展了新一轮流域规划工作。新一轮的规划更加注重浙江省主体功能区划要求,注重流域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宏观布局。新一轮流域规划以国务院批复的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为战略性基础,提出了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的功能要求,明确了不同河流河段治理开发和保护的功能定位及其目标任务,制定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指标以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对浙江省流域规划进行了宏观的介绍,以期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推进浙江省水利环保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规划 宏观布局 干支流 江河治理 浙江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