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nerogenetic Mechanism of the Songxi Silver Antimony Deposit of Northeastern Guangdong-Ore-Controlling Role of Organic Matter
1
作者 胡凯 肖振宇 +3 位作者 翟建平 于辰声 黄震 刘庆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1999年第4期305-313,共9页
Organic geochemistry and comparisons o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ganic matter in wall rocks of the ore\|controlling strata and ores of the Lower Jurassic Songling black shale formation and the related Songxi silver\|a... Organic geochemistry and comparisons o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ganic matter in wall rocks of the ore\|controlling strata and ores of the Lower Jurassic Songling black shale formation and the related Songxi silver\|antimony deposit of northeastern Guangdong have been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wer Jurassic Songling shale formation is a suite of biologic\|rich and organic\|rich ore\|bearing marine sedimentary rocks. Micro\|components of the organic matter in the Songling black shale formation consists primarily of algae, amorphous marine kerogen, solid bitumen, and pyrobitumen. The thermal evolution of organic matter is at the over\|maturity stage. There is a general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and metallogenetic elements such as Ag and Sb in the black shale formation. Organic matter in the host rocks in the Songxi ore deposit played a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silver\|antimony depositing environment during the forming process of the black shale ore\|bearing formation. In the absence of vitrinite, the relative level of thermal maturity calculated by solid bitumen reflectance indicates that the ore\|forming temperature of the Songxi silver\|antimony deposit was about 150-170℃, which was considered as an epithermally reworked ore deposit. The roles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Songxi ore deposit are a primitive accumulation of the metallogenetic elements (Ag, Sb) in the sea\|water cycle system for ore source and a concentration of metals by ion exchange or chelation as well as reduction of the oxidized met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锑矿床 有机物 总有机碳 TOC 沉积岩 有机地球化学
下载PDF
粤东北嵩溪银-锑矿有机质中银的异常富集及其矿床勘探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胡凯 于辰声 +3 位作者 马东升 翟建平 张文兰 肖振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3-90,共8页
运用电子探针测定了粤东北嵩溪黑色页岩型 Ag- Sb矿床岩石中海相镜质体和固体沥青两种不同类型有机质中银的含量。矿区有机质中银含量的变化在 1 0 0× 1 0 - 6~ 350×1 0 - 6范围内 ,是原岩石中银含量的几十至上百倍。有机质... 运用电子探针测定了粤东北嵩溪黑色页岩型 Ag- Sb矿床岩石中海相镜质体和固体沥青两种不同类型有机质中银的含量。矿区有机质中银含量的变化在 1 0 0× 1 0 - 6~ 350×1 0 - 6范围内 ,是原岩石中银含量的几十至上百倍。有机质中银的平均值也高出该矿床工业开采矿石品位的数倍之多 ,具有显著的银异常富集特征。本项研究认为有机质中银的异常值主要来源于嵩溪黑色页岩矿源层的原岩和含矿流体。在沉积成岩和后期热液改造过程中 ,有机质能够通过化学络合作用和还原作用捕获矿源层中岩石和含银流体中的成矿元素银 ,并使之进一步富集 (或沉淀 )在固体沥青中 ;据此建议矿区中沥青的分布和沥青中银矿化的特征可作为矿床勘探中一种新的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固体沥青 异常富集 嵩溪银锑矿
下载PDF
粤东宝山银(锑)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 被引量:13
3
作者 姚德贤 李兆麟 +1 位作者 叶艮法 张守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粤东宝山大型银(锑)矿床产于早侏罗世火山-沉积地层中,银、硫(锑)化物矿体呈脉状,沿下侏罗统金鸡组上段碳质页岩和粉砂岩的层间断裂中分布。矿床深部其青磐岩化蚀变,中部以黄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为主,上部以硅化为特征。矿区自西向... 粤东宝山大型银(锑)矿床产于早侏罗世火山-沉积地层中,银、硫(锑)化物矿体呈脉状,沿下侏罗统金鸡组上段碳质页岩和粉砂岩的层间断裂中分布。矿床深部其青磐岩化蚀变,中部以黄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为主,上部以硅化为特征。矿区自西向东锑矿化减弱,银矿化增强,在垂直方向上,60 m 标高之上为锑矿化富集带,0m 标高以下为银矿化富集带。研究表明,区域早侏罗世火山-沉积地层可能是矿源层,矿床是与燕山中—晚期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矿床 锑矿床 地质特征 成因
下载PDF
广东嵩溪银(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根文 肖振宇 夏斌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36,共6页
嵩溪银(锑)矿床形成于下侏罗统金鸡组,呈脉状穿层产出,具脉状、角砾状构造,矿石含大量硫盐矿物。成矿物质在剖面上具分带现象,上部富Sb、As;中部富Ag、Au、Pb、Zn;下部富Mo、Cu。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30~340℃之间。围岩蚀变包... 嵩溪银(锑)矿床形成于下侏罗统金鸡组,呈脉状穿层产出,具脉状、角砾状构造,矿石含大量硫盐矿物。成矿物质在剖面上具分带现象,上部富Sb、As;中部富Ag、Au、Pb、Zn;下部富Mo、Cu。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30~340℃之间。围岩蚀变包括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及青磐岩化。硫、氧同位素和成矿年龄显示,成矿作用与下部早白垩世石英斑岩有关,嵩溪银(锑)矿床为与陆相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嵩溪银(锑)矿床 广东
下载PDF
粤东嵩溪银矿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成矿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
5
作者 郭锐 彭恩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7-572,共6页
嵩溪银矿位于粤东晚古生代梅县-惠阳坳陷带的北段,晚侏罗世陆相火山岩盆地的边缘。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表明,晚侏罗世是粤东构造岩浆活动最强烈时期,火山岩的原始成岩物质来源于下地壳。地质勘探表明矿体在空间上呈脉状分布于早、中侏... 嵩溪银矿位于粤东晚古生代梅县-惠阳坳陷带的北段,晚侏罗世陆相火山岩盆地的边缘。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表明,晚侏罗世是粤东构造岩浆活动最强烈时期,火山岩的原始成岩物质来源于下地壳。地质勘探表明矿体在空间上呈脉状分布于早、中侏罗世的地层中,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的结构构造和蚀变的分带性说明矿床具典型的热液矿床特征。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具壳幔混合铅特征,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和与成矿有关的石英脉的氢氧同位素、方解石脉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说明成矿热液以岩浆热液为主。根据矿床的矿化蚀变特征和成矿物质、成矿热液来源,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周边岩浆岩分布特征和岩浆岩成份及其来源的综合分析,认为嵩溪大型银矿床的形成与晚侏罗世陆相火山作用有关,矿床成因类型为陆相火山岩浆期后热液脉状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特征 火山作用 银矿 嵩溪 粤东
下载PDF
美多热液型锑银矿床成矿模式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磊 钟康惠 +1 位作者 赵洪飞 白荣龙 《四川有色金属》 2016年第1期12-15,共4页
本文通过介绍美多热液型锑银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对矿床的成矿模式做简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渐新世-晚中新世期间,美多矿区所在地大气降水下渗萃取火成碎屑岩和三叠统土门格拉组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中的成矿物质,在地热... 本文通过介绍美多热液型锑银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对矿床的成矿模式做简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渐新世-晚中新世期间,美多矿区所在地大气降水下渗萃取火成碎屑岩和三叠统土门格拉组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中的成矿物质,在地热异常的背景下形成富矿热液。在温度、压力及其它物理化学条件突变的情况下,矿物质在NNE-NE向张性裂隙沉积、富集形成脉状锑银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多锑银矿床 热液型 成矿模式 分析
下载PDF
广东嵩溪银(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成矿模式
7
作者 陈根文 肖振宇 夏斌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00-105,共6页
嵩溪银(锑)矿床赋存于下侏罗统金鸡组,矿石具脉状、角砾状构造,含大量硫盐矿物。围岩蚀变包括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及青磐岩化。主成矿阶段温度集中于150~260℃。硫、氢、氧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源和围岩,... 嵩溪银(锑)矿床赋存于下侏罗统金鸡组,矿石具脉状、角砾状构造,含大量硫盐矿物。围岩蚀变包括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及青磐岩化。主成矿阶段温度集中于150~260℃。硫、氢、氧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源和围岩,成矿流体既有岩浆水也有大气降水参与,成矿作用与早白垩世石英斑岩有关,嵩溪银(锑)矿床为与陆相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矿模式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嵩溪银(锑)矿床 广东省
下载PDF
广东省梅县嵩溪银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黄继森 廖远森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8年第1期44-48,共5页
根据嵩溪银锑矿V2、V4、V5、V6号矿脉的产状、形态和矿化特征,分析了矿体沉积环境,控矿构造,成矿物质来源等因素,探讨了矿床的成因;初步认为早侏罗系海底安山玄武岩熔浆,沿寨岗上盆地边缘扩张性断裂上涌,在喷溢过程中,大量含Fe、Ag、Sb... 根据嵩溪银锑矿V2、V4、V5、V6号矿脉的产状、形态和矿化特征,分析了矿体沉积环境,控矿构造,成矿物质来源等因素,探讨了矿床的成因;初步认为早侏罗系海底安山玄武岩熔浆,沿寨岗上盆地边缘扩张性断裂上涌,在喷溢过程中,大量含Fe、Ag、Sb及多金属元素从喷口溢在富含有机质的局限-半局限海盆中沉积,形成矿源层或矿胚层。由于海盆中不断地接受上涌基性熔浆,在带来新的矿质来源的同时,含矿热水溶液流经含矿层间破碎裂隙,促使矿源层或矿胚层中矿化组分活化、迁移,在有利的物理化学和构造条件下沉淀富集成矿。其矿床成因应属海底火山喷流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县嵩溪 银锑矿 地质特征 成因探讨
下载PDF
粤东嵩溪银锑矿床成矿构造及矿化富集规律浅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曾茂华 《矿产与地质》 2001年第6期712-717,共6页
论述了嵩溪银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脉形态特征及组构特征 ,通过分析得出矿床成矿断裂的产生有四个阶段 ,其中银、锑矿化主要与第二。
关键词 成矿构造 矿脉特征 银锑矿床 广东 形成机制 矿化富集规律
下载PDF
内蒙古阿拉善盟乱石山北一带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志成 金鼎国 +1 位作者 杨志勇 李注苍 《黄金》 CAS 2021年第5期6-12,共7页
乱石山北一带位于阿木乌苏—鹰咀红山—老硐沟金、钨、锑成矿带(Ⅳ级)上。为快速准确开展矿产调查,通过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对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选择具有元素组合复杂、异常强度高、面积及规模较大等特征的综合异常,... 乱石山北一带位于阿木乌苏—鹰咀红山—老硐沟金、钨、锑成矿带(Ⅳ级)上。为快速准确开展矿产调查,通过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对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选择具有元素组合复杂、异常强度高、面积及规模较大等特征的综合异常,采用踏勘检查、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槽探工程等多种查证手段找寻矿化线索,在AP2土壤综合异常区发现Ag、Sb、Pb、Au、As富集强度高,在AP4土壤综合异常区寻找到1条银砷锑矿化体。结合成矿地质条件,认为该区找矿前景很好,是寻找中低温热液型金银砷锑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异常查证 金银砷锑多金属矿 乱石山北一带 阿拉善盟
下载PDF
藏南措美-隆子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桁 何明华 赵逊 《科技资讯》 2018年第9期65-70,共6页
矿床成因分析是找矿的基础工作。本文基于藏南措美-隆子一带金锑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结果,在揭示该成矿带上金锑铅锌银矿床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初步认为该成矿带上的金、锑、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系燕山晚期-喜马拉雅... 矿床成因分析是找矿的基础工作。本文基于藏南措美-隆子一带金锑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的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结果,在揭示该成矿带上金锑铅锌银矿床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初步认为该成矿带上的金、锑、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系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构造-热事件,驱动地热系统流体循环形成的中低温热液脉状矿床,大气降水下渗与岩浆水混合构成地热水循环系统。流体包裹体具中低温和低盐度特征,马扎拉锑金矿床的氢、氧同位素和硫同位素测试分析显示有岩浆水参与,并且岩浆水在成矿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受区域近南北向挤压和近东西向区域性大断裂的影响,成矿流体易于充填在其次级的走向近南北向、北西向、北东向的张性断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锑矿床 铅、锌、锑、银矿床 地质特征 成因探讨 藏南措美-隆子成矿带
下载PDF
广东梅县嵩溪Ag(Sb)矿床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蒙晓莲 汪礼明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52-62,共11页
广东梅县嵩溪Ag(Sb)矿床,位于广东东北部、蕉梅凹陷区内,中生代寨岗上火山喷发沉积盆地的北部边缘外侧。本文在研究矿床特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矿床成因特征,并做了成矿模拟实验,提出了该矿床是一个火山喷流沉积-热液改造... 广东梅县嵩溪Ag(Sb)矿床,位于广东东北部、蕉梅凹陷区内,中生代寨岗上火山喷发沉积盆地的北部边缘外侧。本文在研究矿床特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矿床成因特征,并做了成矿模拟实验,提出了该矿床是一个火山喷流沉积-热液改造的大型Ag(Sb)矿床。火山喷流沉积大约发生于154Ma(相当于下侏罗统),热液改造发生在上侏罗统大规模火山活动时期,是一个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理论意义的低温Ag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特征 成矿模拟实验 银矿床 锑矿床
下载PDF
西秦岭锑成矿带银硐梁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永宁 李玉鹏 司马军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1期81-81,83,共2页
锑矿是我国工业中重要的金属材料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途径。银硐梁锑矿位于甘肃境内,属于西秦岭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有助于推动区域锑矿的找矿勘查工作。研究表明,锑矿与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有成... 锑矿是我国工业中重要的金属材料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途径。银硐梁锑矿位于甘肃境内,属于西秦岭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有助于推动区域锑矿的找矿勘查工作。研究表明,锑矿与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有成因联系,严格受控于断裂破碎带带控制,主要与三叠系官亭群中部之钙质石英砂岩有成因联系,矿区已发现锑矿体12处,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锑矿带 银硐梁锑矿床 找矿标志
下载PDF
粤东嵩溪银-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14
作者 屈尚侠 《矿产与地质》 2005年第4期375-379,共5页
论述了嵩溪银-锑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并通过对矿床的构造环境、矿石结构构造、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的分析,得出矿床成因为火山喷流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的结论。
关键词 银-锑矿床 成因 地质特征 嵩溪 粤东
下载PDF
北喜马拉雅扎西康铅锌锑银矿床成因的多元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42
15
作者 张建芳 郑有业 +5 位作者 张刚阳 高顺宝 叶先仁 张众 刘敏院 李及秋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00-1010,共11页
扎西康矿床是北喜马拉雅金锑多金属成矿带中发现的唯一一个大型Pb-Zn-Sb-Ag共生矿床.矿体赋存于SN向的高角度张扭性断裂带中,该矿床的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硫锑铅矿和辉锑矿等硫化物的3δ4S值为4.5‰~12.0‰,多数集中在8‰~11‰,... 扎西康矿床是北喜马拉雅金锑多金属成矿带中发现的唯一一个大型Pb-Zn-Sb-Ag共生矿床.矿体赋存于SN向的高角度张扭性断裂带中,该矿床的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硫锑铅矿和辉锑矿等硫化物的3δ4S值为4.5‰~12.0‰,多数集中在8‰~11‰,富集重硫且变化较小,表明其硫源是一致的,主要来源于围岩中的海相地层还原硫.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比值分别在18.474~19.637,15.649~15.774和39.660~40.010范围内,并成一条直线,具有放射性异常铅的特征,投图落在上地壳铅演化线附近.流体包裹体的δDV-SMOW为-127‰~-135‰,1δ8OH2O为-13.7‰~12.4‰,偏向于西藏地热水的分布范围;He-Ar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地壳流体和饱和大气水的混合,没有明显的地幔流体成分混入.其多元同位素组成与北喜马拉雅成矿带的金或金锑等其他矿床具有明显的差异,表明其成矿作用具有特殊性,在中新世随着印度与欧亚板块后碰撞挤压向伸展走滑阶段转换,在北喜马拉雅构造带内形成一系列的SN向高角度断裂,并促使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熔融层,引起局部热流值剧增,地温异常梯度增大,驱动地下水对流循环,萃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的一套浊流或喷流灰黑色碳硅泥岩系地层中的成矿物质,沿着SN向断裂带充填交代成矿,属于沉积-构造-热泉水改造的多阶段充填交代热液脉状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铅锌锑银矿 矿床地质 矿床成因 地球化学 北喜马拉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