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s of picoplankton in the Nansha Islands are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6
1
作者 YANGYanhui JIAONianzh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93-504,共12页
Dynamics of major picoplankton groups, Synechococcus (Syn), Prochlorococcus (Pro), picoeukaryotes (Euk) and heterotrophic bacteria (Bact) was investigated by flow cytometry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Nansha Islands are... Dynamics of major picoplankton groups, Synechococcus (Syn), Prochlorococcus (Pro), picoeukaryotes (Euk) and heterotrophic bacteria (Bact) was investigated by flow cytometry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Nansha Islands area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veraged over the whole investigation area, depth-weighted integrated cell abundance (DWA) of Syn, Pro, Euk and Bact was 1.6 (0.4-5.7)×103, 5.4 (0.1-7.3)×104, 0.7 (0.2-2.2)×103, and 2.3 (1.4-3.2)×105 cells/mL respectively. Picoautotrophic cell abundance was low in the northwest part of the Nansha Islands where surface water temperature was low and the upper mixed layer was shallow. Concurrently, a surface maximum vert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 was observed in this area. While in the southeast and east zones where temperatures were relatively higher and nitraclines were deeper, picoplankton is abundant and a subsurface maximum around 50-75 m is observed. Coupling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picoplankton abundance and hydrological status was found, suggesting a strong influence of currents and water column structure on picoplankton distribution in the investigation area. Contrary to that in the shelf water in the East China Se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 and Bact in the Nansha Islands area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as not significantly negative but weakly positive. Moreover, a similar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yn and Pro was observed. Possible reasons for these differences in the two marine regimes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ECHOCOCCUS PROCHLOROCOCCUS pico-eukaryotes heterotrophic bacteria nansha Islands area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nitrogen form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of southwestern Nansha Trough,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12
2
作者 郑国侠 宋金明 +2 位作者 孙云明 戴纪翠 张蓬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80-288,共9页
The area of the southwestern Nansha Trough is one of the most productive areas of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It is a typical semi-deep sea area of transition from shoal to abyssal zone.To understand distributions an... The area of the southwestern Nansha Trough is one of the most productive areas of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It is a typical semi-deep sea area of transition from shoal to abyssal zone.To understand distributions and roles of nitrogen forms involved in biogeochemical cycling in this area,contents of nitrogen in four extractable forms:nitrogen in ion exchangeable form(IEF-N),nitrogen in weak acid extractable form(WAEF-N),nitrogen in strong alkali extractable form(SAEF-N) and nitrogen in strong oxidation extractable form(SOEF-N),as well as in total nitrogen content(TN) in surface sediments were determined from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cruise in April-May 1999.The study area was divided into three regions(A,B and C) in terms of clay sediment(<4 μm) content at <40%,40%-60% and >60%,respectively.Generally,region C was the richest in the nitrogen of all forms and region A the poorest,indicating that the finer the grain size is,the richer the contents of various nitrogen are.The burial efficiency of total nitrogen in surface sediments was 28.79%,indicating that more than 70% of nitrogen had been released and participated in biogeochemical recycling through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沉积物 南中国海 海洋学
下载PDF
Study of radioactive status in the Zhujiang Estuary and adjacent sea area in South China Sea (SCS) 被引量:1
3
作者 Liu Huai, Su Xiling, Chen Chi, Gou Min Liang Qianlin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 of South China Sea, SOA, Guangzhou, China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2期263-272,共10页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n radioactive activities of water, sediment and some marine organismsin the Zhujiang Estuary, adjacent sea area and the distributary mouths of the Zhujiang River, activities of total α. rad...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n radioactive activities of water, sediment and some marine organismsin the Zhujiang Estuary, adjacent sea area and the distributary mouths of the Zhujiang River, activities of total α. radioactivity, total β radioactivity, artificial radioactive 90Srand 157Cs, and factors inflenc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ent of U in seawater are studied.The mainly radioactive pollution substances and their sources in the sea area are studied by γ spectra obtained from sediment in the sea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radioactivity substances are natural radioactivity U,Th series and 40K. which were produced by the modern industry and transported into the sea through the main current of the Zhujiang R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 Study of radioactive status in the Zhujiang Estuary and adjacent sea area in south China sea area SCS
下载PDF
Distribution of Organic Matter,Iron,Mangenese in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Nansha Islands Sea Area,South China Sea
4
作者 周伟华 吴云华 +1 位作者 陈绍勇 殷克东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2003年第2期14-21,共8页
Concentrations of organic matter, iron and manganese in the deep sea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Nansha Islands sea area, South China Sea are measured.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s of iron and manganese are disc... Concentrations of organic matter, iron and manganese in the deep sea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Nansha Islands sea area, South China Sea are measured.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s of iron and manganese are discussed.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iron and manganese in the sediments results from reduction, diffusion, and redeposition of manganese (or iron) oxide and hydroxide in the sediment. There are the maxima of iron and manganese in solid phase in the top of the sediment, which is caused by the penetration of O2 and the upward flux of Mn2+ ( or Fe2+ ). Manganese bacteria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ycle of solid-phase iron and manganese in the ocean environment. Manganese bacteria oxidize Mn2+ ( or Fe2+ ) in dissolved state to Mn4+ ( or Fe3+ ) in oxidized state under the aerobic condition, whereas they reduce iron and manganese in anaerobic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质 表面沉积物 南沙群岛海洋区域 中国南部 海洋地球化学
下载PDF
10th Annual Investigations and Research on Marine Biology in the Nansha Islands and Adjacent Sea Area
5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5年第3期237-237,共1页
关键词 Annual Investigations and Research on Marine Biology in the nansha Islands and adjacent sea Area
下载PDF
南沙及其西南海域的潮波系统 被引量:11
6
作者 曹德明 方国洪 +2 位作者 黄企洲 于克俊 王新怡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98-208,共11页
不同研究者所给出的南沙及其西南海域的同潮图历来有很大差别。为了给出更准确的同潮图,本文采用沿岸和岛屿200多个验潮站的调和常数给出了M2,S2,K1和O1四个主要分潮新的同潮图,同时还探讨了这些分潮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M2和S2... 不同研究者所给出的南沙及其西南海域的同潮图历来有很大差别。为了给出更准确的同潮图,本文采用沿岸和岛屿200多个验潮站的调和常数给出了M2,S2,K1和O1四个主要分潮新的同潮图,同时还探讨了这些分潮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M2和S2在泰国湾的期波系统很相似,但在卡里马塔海峡和爪哇海差别相当大。M2潮波基本上属于驻波性质,而S2潮波则具有向西传播特征。在某些区域,如望加锡海峡的部分区域,S2的振幅可以超过M2。泰国湾中K1和O1的潮波系统也相类似。在卡里马塔海峡,这两个潮波都向南传播,但在爪哇海,O1潮波继续向东传播而K1潮波则倒过来向西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海南 海浪 潮波系统 西南海域 潮汐
下载PDF
南沙海槽区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古森昌 陈忠 +1 位作者 颜文 刘芳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3-47,共5页
对南沙海槽区 73个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及沉积环境特征进行了研究。微量元素主要有 Cu、Pb、Zn、Ni、Co、Cr、Sr、Ba和 Zr,表现为亲陆性 ,常量组分为 Si O2 、Al2 O3、TFe、Ca O、Mg O、K2 O、Na2 O、Mn O、P2 O5 、Ti O2 ,表现为边缘... 对南沙海槽区 73个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及沉积环境特征进行了研究。微量元素主要有 Cu、Pb、Zn、Ni、Co、Cr、Sr、Ba和 Zr,表现为亲陆性 ,常量组分为 Si O2 、Al2 O3、TFe、Ca O、Mg O、K2 O、Na2 O、Mn O、P2 O5 、Ti O2 ,表现为边缘海向深海过渡的沉积环境特点。沉积物质含有粘土组分、碳酸盐型生物碎屑组分、陆源碎屑非粘土组分以及火山碎屑、岛源物质 ,沉积环境与水深关系密切 ,在 2 0 0 m以浅 ,沉积物的供给复杂 ,沉积环境多变 ,在 2 0 0 m以深 ,沉积物的供给和沉积环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常量组分 因子分析 表层沉积物 南沙海槽区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下载PDF
三万年来南沙海区古环境重建:生物标志物定量与单体碳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胡建芳 彭平安 +4 位作者 贾国东 房殿勇 张干 傅家谟 汪品先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1-218,共8页
1796 2钻孔沉积物提供了南沙海区 3万年来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的高分辨沉积记录。通过对 314个柱状样沉积物进行有机分析 ,提取了相关的古环境信息 ,揭示出南沙海区末次冰期的古海洋环境及古气候是不稳定的 ,水生生物来源的生物标志物沉... 1796 2钻孔沉积物提供了南沙海区 3万年来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的高分辨沉积记录。通过对 314个柱状样沉积物进行有机分析 ,提取了相关的古环境信息 ,揭示出南沙海区末次冰期的古海洋环境及古气候是不稳定的 ,水生生物来源的生物标志物沉积通量在冰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H3时出现了海洋生产力增大事件 ;陆源指标如高碳类脂物的沉积通量 ,既反映了陆源物对南沙海区海洋沉积的贡献 ,又揭示了造成末次冰期南沙海区陆源物质增高的古气候事件。高碳正烷烃、长链脂肪醇、长链脂肪酸的单体化合物碳同位素 δ1 3C值 :- 34.2‰~ - 2 8.6‰、- 35 .8‰~ - 2 6 .6‰、- 31.8‰~ - 2 7.1‰都显示其陆源 C3植物输入的特征 ,末次冰期的普遍的干旱化在这一地区并不存在。这些化合物的堆积速率在 H3都出现了极大值 ,反映出在南海海平面降低 ,巽它陆架出露背景下这一时期丰富的季风降雨导致河流洪水泛滥 ,从而引起南沙海区输入的陆源营养元素增多 ,海洋表层生产力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海区 古环境 生物标志物 单体碳同位素 古气候 沉积记录 沉积物 有机分析 有机地球化学 堆积速率
下载PDF
南沙海槽南部海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9
作者 陈 忠 古森昌 +1 位作者 颜 文 刘芳文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3,共4页
南沙海槽南部海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表现为亲陆性,丰度为:Ba>Sr>Zn>Ni>Zr>Pb>Cr>Cu>Co,浓集程度为Ba>Sr>Cr>Zr>Pb>Zn>Co>Ni>Cu,元素Cu-Zn,Cu-Ni,Cu-Ba及Ba-Zn呈明显正相关,Cu,Ni,Ba... 南沙海槽南部海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表现为亲陆性,丰度为:Ba>Sr>Zn>Ni>Zr>Pb>Cr>Cu>Co,浓集程度为Ba>Sr>Cr>Zr>Pb>Zn>Co>Ni>Cu,元素Cu-Zn,Cu-Ni,Cu-Ba及Ba-Zn呈明显正相关,Cu,Ni,Ba,Zn,Cr与水深变化关系较为密切。元素与CaCO3含量、氧化物含量、粒度组成的相关系数表明:(1)Pb,Co,Zr,既存在于陆源碎屑矿物晶格中,又以吸附状态被黏土吸附,还受碳酸盐沉积影响。(2)Sr,主要受生物碳酸盐沉积作用影响。(3)Cu,Zn,Ni,Cr,Ba,主要受黏土的吸附作用及铁锰氧化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海槽南部海区 重金属元素 相关系数 影响因素 表层沉积物 丰度 南海
下载PDF
南沙海槽南部海区表层沉积物的碳酸盐沉积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忠 古森昌 +1 位作者 颜文 刘芳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41-146,共6页
关键词 南沙海槽 碳酸盐 沉积类型 碳酸钙 CACO3 海洋沉积物
下载PDF
南沙海槽东南缘深水逆冲推覆构造 被引量:11
11
作者 韩冰 朱本铎 +2 位作者 万玲 张伙带 吕文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61-1067,共7页
位于我国南海南部南沙海槽东南缘深水逆冲推覆构造系统记录着古南海俯冲与消亡及南海扩张的演化史,为现今仍在活动的构造系统。本文综合阐述了深水逆冲推覆构造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形成时代和形成过程,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其动力... 位于我国南海南部南沙海槽东南缘深水逆冲推覆构造系统记录着古南海俯冲与消亡及南海扩张的演化史,为现今仍在活动的构造系统。本文综合阐述了深水逆冲推覆构造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形成时代和形成过程,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其动力学机制,建立构造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几何学特征差异该构造系统在平面上可划分为南段和北段,垂向上分为上部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和下部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受控于动力学机制,北段褶皱构造变形强度明显大于南段,体现在相邻逆冲褶皱排列间距明显小于南段。综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认为:下部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变形机制为晚白垩世—早中新世古南海俯冲消亡于婆罗洲之下的地壳缩短作用,而上部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变形机制为中中新世以来三角洲推进的重力滑脱作用与苏禄海盆扩张的地壳缩短作用的叠加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推覆构造 构造演化 南沙海槽 南海
下载PDF
论南沙海槽的地壳性质 被引量:19
12
作者 苏达权 黄慈流 夏戡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09-415,共7页
根据海上地球物理测量,对四条剖面的重力和地震剖面资料进行联合正反演推算,结合已发表的国内外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南沙海槽的地壳厚度及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沙海槽的地壳为一个减薄的陆壳,从南沙微陆块向婆罗洲方向厚度减薄... 根据海上地球物理测量,对四条剖面的重力和地震剖面资料进行联合正反演推算,结合已发表的国内外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南沙海槽的地壳厚度及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沙海槽的地壳为一个减薄的陆壳,从南沙微陆块向婆罗洲方向厚度减薄,具有类似大陆边缘从陆壳向洋壳过渡部位的地壳构造特征。顺着海槽的走向,地壳厚度变化趋势是从东北向西南变薄。从构造演化的角度分析,南沙海槽是古南海洋陆交界的边缘,由于古南海的闭合及晚白垩世以后婆罗洲逆时针方向旋转,海槽的大部分是陆壳,其西南端可能有残留的洋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槽 南沙海槽 地壳性质 地壳厚度
下载PDF
南沙海槽南部及邻近海区表层沉积物中的碎屑矿物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忠 古森昌 +1 位作者 颜文 刘芳文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4-90,共7页
南沙海槽南部海区73个表层沉积物中的碎屑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自然铅、褐铁矿、锐钛矿、金红石等,其分布受地形、地貌的控制,可分为西北大陆坡碎屑矿物组合、槽底碎屑矿物组合、东南大陆架碎屑矿物组合3种类型。不同组合类型具有... 南沙海槽南部海区73个表层沉积物中的碎屑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自然铅、褐铁矿、锐钛矿、金红石等,其分布受地形、地貌的控制,可分为西北大陆坡碎屑矿物组合、槽底碎屑矿物组合、东南大陆架碎屑矿物组合3种类型。不同组合类型具有不同的物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海槽 碎屑矿物 矿物组合类型 物质来源 石英 长石 地形 地貌 褐铁矿
下载PDF
南沙群岛海域水体漫衰减系数K_d(490)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清凌 陈楚群 施平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6,共8页
对南沙群岛海区水体Kd(490)的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Kd(490)的垂直分布与同步测量的海水叶绿素a浓度的垂直分布有很强的要关性;Kd(490)的垂直分布反映出该区域海水存在较强的分层现象。研究中还发现上行辐亮度漫衰减... 对南沙群岛海区水体Kd(490)的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Kd(490)的垂直分布与同步测量的海水叶绿素a浓度的垂直分布有很强的要关性;Kd(490)的垂直分布反映出该区域海水存在较强的分层现象。研究中还发现上行辐亮度漫衰减系数KL(490)与Kd(490)垂直变化趋势相当一致,但是以二者达到最大值的深度为界,上层水体的KL(490)值稍大于Kd(490)值,在这一深度以下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 南沙群岛 漫衰减系数 水下光谱测量 海洋光学
下载PDF
南沙群岛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物、铁和锰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伟华 吴云华 陈绍勇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9,共7页
通过1997年11月(冬季)和1999年7月(夏季)两个航次对南沙群岛海域的现场调查,实测了南沙深海盆表层沉积物中的有机物、Fe和Mn的含量,讨论了沉积物中Fe、Mn的平面和深度分布。在沉积物的上层几厘米处Fe和Mn都出现了峰值,这是上层Mn2+(Fe2+... 通过1997年11月(冬季)和1999年7月(夏季)两个航次对南沙群岛海域的现场调查,实测了南沙深海盆表层沉积物中的有机物、Fe和Mn的含量,讨论了沉积物中Fe、Mn的平面和深度分布。在沉积物的上层几厘米处Fe和Mn都出现了峰值,这是上层Mn2+(Fe2+)氰化、再沉淀引起的,沉积物中Fe和Mn的深度分布是氧化锰(铁)和氢氧化锰(铁)的还原、扩散和再沉淀的结果。细菌在海洋环境的Fe、Mn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洋底的厌氧环境中细菌将Fe、Mn还原为低价离子或可溶性化合物向间隙水和上覆水移动,在沉积物表层的氧化条件下细菌又使环境中的Fe、Mn沉淀,使其再次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 表层沉积物 南沙群岛 海洋沉积物
下载PDF
南海重要珊瑚礁过渡性水域软骨鱼类的组成与分布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国宝 李永振 +1 位作者 陈新军 舒黎明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1-467,共7页
2004年5—7月和2005年3—4月采用深水三重刺网在南海的羚羊礁、华光礁、银砾滩、东岛、滨湄滩、排洪滩、本固暗沙、比微暗沙、武勇暗沙、海鸠暗沙、双子群礁、中业群礁、鲎藤礁、美济礁、仁爱礁、仙宾礁、南方浅滩、棕滩、大渊滩、永署... 2004年5—7月和2005年3—4月采用深水三重刺网在南海的羚羊礁、华光礁、银砾滩、东岛、滨湄滩、排洪滩、本固暗沙、比微暗沙、武勇暗沙、海鸠暗沙、双子群礁、中业群礁、鲎藤礁、美济礁、仁爱礁、仙宾礁、南方浅滩、棕滩、大渊滩、永署礁、南薰礁、牛轭礁、道明群礁等23座重要珊瑚礁过渡性水域进行了2个航次专业调查,其中有21座岛礁共渔获到7目15科33种408尾软骨鱼类,而美济礁和南方浅滩没有渔获到软骨鱼类。根据调查资料,通过物种各分类阶元的分布、优势度(IRI)和单位努力量渔获量等几个方面分析南海重要珊瑚礁过渡性水域软骨鱼类的组成与分布,旨在为南海珊瑚礁渔业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西沙群岛的重量单位努力量渔获量范围为73~499kg/10^4m^2,其优势种类是迈氏条尾虹、灰六鳃鲨和黑梢真鲨;中沙群岛的重量单位努力量渔获量范围为114~245kg/10^4m^2,其优势种类是迈氏条尾虹、灰三齿鲨;南沙群岛除了美济礁和南方浅滩外其重量单位努力量渔获量范围为51~846kg/10^4m^2,其优势种类是黑梢真鲨、灰三齿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鱼类 过渡性水域 分布 珊瑚礁 南海
下载PDF
南海及邻近海域异常海温影响局域大气环流的初步试验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东晓 谢强 周发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2-90,共9页
南海及邻近海域表层海温 (SST)异常的气候意义可以通过IAP AGCM的数值模拟得到反映。数值试验表明 ,东亚大气环流对这种SST异常的响应具有时变性 (或称季节性 ) ,在空间上维持一定的经向结构和纬向结构。确切地说 ,南海冷水年份 ,即南... 南海及邻近海域表层海温 (SST)异常的气候意义可以通过IAP AGCM的数值模拟得到反映。数值试验表明 ,东亚大气环流对这种SST异常的响应具有时变性 (或称季节性 ) ,在空间上维持一定的经向结构和纬向结构。确切地说 ,南海冷水年份 ,即南海和孟加拉湾负距平、西太平洋正距平的年份 ,2 ,3月份南海有东北风异常 ;夏季菲律宾附近维持一个反气旋式的差值环流 ,它的低频活动造成了这个地区降水场的低频振荡 ;与环流较一致的是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有所减弱、东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海温异常 数值试验 SST 大气环流
下载PDF
南海及其周缘地区全新世海平面遗迹的构造含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桂华 邱燕 朱本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68,共11页
通过对海南岛海岸带野外考察,在文昌市铜鼓岭石头公园观察到高程为30m的海平面遗迹,在东方市黄流镇观察到高程为25~35m的海平面遗迹,在三亚市鹿回头观察到高程为2.5m的海平面遗迹。综合研究前人在该区关于海平面变化的研究成果,... 通过对海南岛海岸带野外考察,在文昌市铜鼓岭石头公园观察到高程为30m的海平面遗迹,在东方市黄流镇观察到高程为25~35m的海平面遗迹,在三亚市鹿回头观察到高程为2.5m的海平面遗迹。综合研究前人在该区关于海平面变化的研究成果,得出如下几点初步认识:(1)南海及其周缘地区中全新世以来海平面呈下降趋势,海平面最高位置出现在7000a左右、高于现代海平面3m左右的位置;(2)南海中全新世以来海平面遗迹所揭示的古海平面高程的差异性是古海平面本身持续下降和该区地壳差异性垂直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3)南海及其周缘地区中全新世期间中央海盆及其西缘的珠江口、红河、湄公河和昭披耶河4个河流三角洲地区为构造沉降区,而南海周缘的台湾岛、雷州半岛、印支半岛、南马来半岛、爪哇岛和苏拉威西岛6个地区为构造抬升区,抬升幅度最大的地方在台湾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遗迹 中全新世 地壳差异性垂直运动 南海及其周缘地区
下载PDF
南海及邻区中生代(晚三叠世—白垩纪)地层分布特征及含油气性对比 被引量:33
19
作者 夏戡原 黄慈流 黄志明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4年第2期73-83,共11页
南海周边陆区晚三叠世—白垩纪地层分布及沉积相特征与板块碰撞拼合有关。南海北部陆区晚三叠世—白垩纪地层 ,特别是海相地层的分布与哀劳山—红河早印支期缝合带有关。上三叠统—下侏罗统有海相地层 (浅海海湾相或海陆交互相碎屑岩 )... 南海周边陆区晚三叠世—白垩纪地层分布及沉积相特征与板块碰撞拼合有关。南海北部陆区晚三叠世—白垩纪地层 ,特别是海相地层的分布与哀劳山—红河早印支期缝合带有关。上三叠统—下侏罗统有海相地层 (浅海海湾相或海陆交互相碎屑岩 )分布 ,而中、上侏罗统及白垩系为陆相地层。南海西部陆区晚三叠世—白垩纪地层 ,特别是海相地层的分布与昌宁—孟连—劳勿—文冬晚印支期缝合带有关 ,致使中南半岛西部、云南及西藏羌塘地区在晚三叠世—白垩纪时期具有相似的沉积特征 ,即中、晚三叠世沉积海相地层 ,其后地壳普遍隆起 ,海水退却 ,陆地范围扩大。南海南面的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 ,东面的菲律宾、台湾岛以及南海东北部中生代地层的分布 ,与西藏雅鲁藏布缝合带、印尼巴里散缝合带、加里曼丹卢帕尔缝合带、菲律宾巴拉望缝合带有关 ,这些缝合带的缝合时间是晚白垩世—早第三纪 ,以致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为深海硅质岩及浅海灰岩地层 ,其后地层为陆相地层。台西、台西南和礼乐等 3个盆地的下白垩统烃源岩有机质含量一般为中等 ,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 ,成熟度中等 ,以产气为主 (已在台西南盆地下白垩统钻获天然气 ) ;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烃源岩有机质含量一般较高 ,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地层 分布特征 石油 天然气 白垩纪 印支运动
下载PDF
南海及邻域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20
作者 詹文欢 钟建强 +1 位作者 丘学林 陆成斌 《华南地震》 1992年第3期11-20,共10页
将南海及邻域的现代构造应力问题视为弹性板的平面应力问题,用有限元法对现代构造应力场进行计算。以海沟俯冲带为主要边界,全区离散成1130个单元和612个节点。根据各单元的地壳厚度、P波速度、密度以及泊松比将区内地壳分成5种类型。... 将南海及邻域的现代构造应力问题视为弹性板的平面应力问题,用有限元法对现代构造应力场进行计算。以海沟俯冲带为主要边界,全区离散成1130个单元和612个节点。根据各单元的地壳厚度、P波速度、密度以及泊松比将区内地壳分成5种类型。考虑了4种外力作用方式,这些外力分别反映了印澳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对研究区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将计算得出的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与震源机制解的P轴方向进行比较,选择一种和后者符合最好的边界条件和计算结果作为可取模式,并分析了南海及邻域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数值模拟 震源 南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