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战时期美国对东南亚区域合作的政策选择——从东约(SEATO)到东盟(ASEAN) 被引量:1
1
作者 喻常森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58,共8页
受冷战的影响,20世纪50-70年代的东南亚区域合作经历了由外源型向内生型的方式转换。外来因素不仅塑造了东南亚区域主义基本样式,决定了区域合作的性质,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和方向。在众多的外部因素中,域外大国,尤其是... 受冷战的影响,20世纪50-70年代的东南亚区域合作经历了由外源型向内生型的方式转换。外来因素不仅塑造了东南亚区域主义基本样式,决定了区域合作的性质,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和方向。在众多的外部因素中,域外大国,尤其是西方阵营的主导性国家——美国的外交政策发挥着关键作用。冷战时期,美国对东南亚区域合作的政策也经历了由积极介入、强力主导到施加间接影响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对东约(SEATO)和东盟(ASEAN)这两个不同性质的区域合作组织采取不同的政策。本文即选取这两个区域组织为案例,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分析冷战时期美国对东南亚不同类型的区域组织采取不同政策的原因和政策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区域合作 美国 外交政策 东约 东盟
下载PDF
人民币中亚区域化贸易基础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汪晓文 宫文昌 +1 位作者 张凯 陈丽婷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6,共7页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发展是人民币中亚区域化的重要经济基础。立足中亚国家,采用2009-2015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季度面板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人民币中亚区域化的贸易基础。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发展是人民币中亚区域化的重要经济基础。立足中亚国家,采用2009-2015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季度面板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和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人民币中亚区域化的贸易基础。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直接投资额,以及中亚五国汇率波动均对人民币中亚区域化有正向影响,而中亚国家人均GDP对人民币中亚区域化程度具有负向影响。最后,根据以上结论,从扩大双边贸易规模、优化贸易产业结构、建立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等方面提出了推动人民币中亚区域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亚 人民币区域化 贸易规模 贸易结构
下载PDF
人民币升值预期与东南亚人民币化——基于小国视角跨期均衡货币替代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见 刘力臻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2年第2期74-80,共7页
通过建立东南亚国家代表性居民效用最大化的跨期均衡货币替代模型,我们发现人民币升值预期是东南亚人民币化的重要机遇。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人民币持续升值的现实和不断强化的升值预期,进一步探讨了基于人民币升值预期背景的东南亚人... 通过建立东南亚国家代表性居民效用最大化的跨期均衡货币替代模型,我们发现人民币升值预期是东南亚人民币化的重要机遇。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人民币持续升值的现实和不断强化的升值预期,进一步探讨了基于人民币升值预期背景的东南亚人民币化的可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预期 东南亚人民币化 货币替代 策略选择
下载PDF
美国东盟关系的“三级跳”与东南亚地区秩序 被引量:15
4
作者 任远喆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17-28,共12页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的东盟战略经历了"善意的忽视""选择性再接触"和"全方位介入"3个阶段。在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美国通过军事援助、经济合作、多边接触与盟友协助4种方式强化了同...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的东盟战略经历了"善意的忽视""选择性再接触"和"全方位介入"3个阶段。在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美国通过军事援助、经济合作、多边接触与盟友协助4种方式强化了同东盟关系,将其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美国东盟关系的发展取决于其对"利益"和"对手"的认知,需要站在东南亚地区秩序转变的视角下来审视。目前,东南亚地区秩序出现了中美东盟"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国提供"一代一路""亚投行"等经济上的公共产品,美国逐步强化军事安全体系,而东盟则发挥着地区机制和规范的"引领者"角色。特朗普上台后,美国东盟关系面临着新的不确定性。稳定的中-美-东盟三边关系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有助于东南亚地区建立新的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东盟关系 亚太“再平衡” 地区秩序 东南亚
下载PDF
从“南洋”到“东南亚”——东南亚地区名称变迁与中国地区政策的调整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亚男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5-520,共6页
近现代以来,东南亚地区的名称在中国对外政策话语体系中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名称的变迁附着了丰富的政治含义,既反应出该地区内国际关系性质、内容和特征的转移,也伴随着中国对该地区基本定位的变化和外交政策的调整。将这两条线索结合... 近现代以来,东南亚地区的名称在中国对外政策话语体系中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名称的变迁附着了丰富的政治含义,既反应出该地区内国际关系性质、内容和特征的转移,也伴随着中国对该地区基本定位的变化和外交政策的调整。将这两条线索结合起来考察,能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决策层对世界整体局势的判断、对自身国际地位的认知以及对东南亚角色的界定等因素如何决定性地影响了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发展,并从中发现解读当前政策变化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 南洋 东南亚 名称 地区政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