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mate change trend and causes of tropical cyclones affecting 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被引量:3
1
作者 BO Xiang XINNING Dong YONGHUA Li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20年第4期301-307,共7页
Tropical cyclones(TCs)in the South China Sea(SCS)cause serious disasters and loss every year to the coastal and inland areas of southern China.The types of TCs are usually difficult to forecast,and studies on the unde... Tropical cyclones(TCs)in the South China Sea(SCS)cause serious disasters and loss every year to the coastal and inland areas of southern China.The types of TCs are usually difficult to forecast,and studie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Cs affecting the SCS are lacking.In this study,the authors use the TC data during 1965–2017 from two best-track datasets to analyse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the frequency,the track activity,and the influencing indexes of the TCs affecting the SCS and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causes.The results show that,during 1965–2017,there were 535 TCs affecting the SCS,mainly occurring from June to November of each year,with the annual average frequency exhibiting a significant downward trend.Meanwhile,the frequency of the track activity in most areas of the SCS also demonstrate a remarkable decreasing trend but an increase in the Gulf of Tonkin and the Taiwan Strait.The large-scale environmental anomalous westerlies and the decrease of humidity in the mid-and low-level over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CS are likely the main causes for the decrease in frequency and the track activity.In addition,the analysis using the cyclone activity index shows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before mentioned TCs in southern China gradually decreases,while the influence of TCs in the SCS show a decreasing trend during past deca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pical cyclones affecting the South china Sea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cyclone activity index cause analysis
下载PDF
1971-2020年南海生成热带气旋的活动规律与大风分布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亚新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1,共8页
利用东京台风中心提供的1971—2020年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对南海生成热带气旋的发生频数、发生源地、强度和持续时间、移动路径以及大风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海热带气旋主要生成于5—12月,其中6—9月为盛行期,约有70... 利用东京台风中心提供的1971—2020年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对南海生成热带气旋的发生频数、发生源地、强度和持续时间、移动路径以及大风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海热带气旋主要生成于5—12月,其中6—9月为盛行期,约有70%的热带气旋生成;热带气旋生成位置季节变化明显,6—9月多生成于南海北部17°N附近,11月—次年4月多生成于14°N以南的南海南部,5月和10月为季节转换期,生成位置大幅北进或南撤;热带气旋中心最低气压为940~1004 hPa,平均值为985.4 hPa,近中心最大风速为35~85 kt,平均值为48.3 kt,平均持续天数为6.2 d;热带气旋移动路径以西移和西北移路径居多,各月都有发生,其次为东北移路径,主要发生在5—6月;近90%的南海热带气旋10级以上大风以中心呈对称分布,大风圈平均半径为53.2 n mile,在7级以上大风中以中心呈对称分布的略多于不对称分布的,7级大风圈的平均半径为142.3 n mi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热带气旋 活动规律 大风分布特征
下载PDF
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及其与热带气旋的关系:不同再分析资料对比 被引量:1
3
作者 邢彩盈 吴胜安 +1 位作者 朱晶晶 胡德强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9,共12页
利用1981—2020年中国气象局(CMA)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CMA大气再分析资料(CMA-RA)、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ERA5)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NCEP-I),对比CMA-RA与ERA5、NCEP-I对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及其与南海热带气旋活... 利用1981—2020年中国气象局(CMA)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CMA大气再分析资料(CMA-RA)、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ERA5)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NCEP-I),对比CMA-RA与ERA5、NCEP-I对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及其与南海热带气旋活动关系的表现能力,探讨CMA-RA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不同资料均表征出南海和西北太平洋西段槽区低层气旋式涡旋明显、东段均匀的特征,CMA-RA和ERA5对低层涡度场描述的差异较小。两两资料间得到的季风槽强度的相关性较高,且为CMA-RA>ERA5>NCEP-I,对南海槽区的描述差异最大;对东伸点的刻画具有较高一致性,CMA-RA较ERA5和NCEP-I偏西;但对南北位置的刻画一致性较差,其中CMA-RA与ERA5的差异较小。所有资料均刻画出季风槽区中、低层强辐合、高层强辐散的结构,沿105°~160°E平均的涡度垂直剖面差异以CMA-RA与ERA5最小、CMA-RA与NCEP-I最大。CMA-RA季风槽与热带气旋频数关系最密切,ERA5次之,ERA5季风槽强度与热带气旋强度关系最密切,ERA5和CMA-RA季风槽东伸点与热带气旋强度关系较NCEP-I密切。总体来看,CMA-RA对季风槽及其与南海热带气旋活动关系的刻画具有与ERA5和NCEP-I相当的表现能力,且与ERA5的一致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北太平洋季风槽 再分析资料 CMA-RA 热带气旋活动 对比分析
下载PDF
中国东南地区热带气旋大风及其伴随天气的统计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婧茹 李英 +1 位作者 孟青 王洁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24-1038,共15页
利用2010~2016年中国地面站重要天气报文、中国气象局(CMA)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以及地面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对热带气旋(TC)影响下我国东南地区地面大风及其伴随天气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域TC大风主要沿海岸线分布,至内... 利用2010~2016年中国地面站重要天气报文、中国气象局(CMA)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以及地面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对热带气旋(TC)影响下我国东南地区地面大风及其伴随天气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域TC大风主要沿海岸线分布,至内陆频次递减;TC大风多以东北风向为主,登陆前大风站点居多,12级以上的强风速基本分布在距TC中心300 km范围内。(2)强热带风暴(STS)和台风(TY)强度TC引起的站点大风最多,但16级以上大风主要出现在强台风(STY)和超强台风(Super TY)强度等级。慢速TC引起的站点大风主要出现其移向右前侧,快速主要出现在其右后侧。TC大风中向岸风均值略大于离岸风,其中12级以上风速向岸风站点多于离岸风,但16级以上大风则是离岸风站点明显多于向岸风。(3)约89.8%的TC大风伴随降水,分布于TC中心附近,东北风为主,峰值出现在8月。约10.2%的TC大风无降水,主要分布在TC外围,北风和东南风为主,风速较弱,多出现于5月和12月。12级以上TC大风几乎均伴随着降水,而无降水TC大风风速达12级以上样本很少。(4)约23.8%的TC大风伴随强对流天气,以东北风为主,平均风速大于非强对流TC大风。TC大风伴随的强对流天气包括短时强降水和雷暴,以短时强降水居多(约占该类TC大风的79.5%),主要分布在TC中心附近东北象限,而雷暴TC大风则主要出现在TC外围(约占该类TC大风的28.0%),东南象限相对较少。(5)同时出现短时强降水和雷暴的TC大风仅占强对流TC大风的7.5%,TC大风的1.8%,说明TC大风伴随的短时强降水中不常见雷暴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地区 热带气旋大风 伴随天气 统计特征
下载PDF
CHANGES IN MONSOON AND TROPICAL CYCLONE EXTREME PRECIPITATION IN SOUTHEAST CHINA FROM 1960 TO 2012 被引量:5
5
作者 ZHIZ HONG SU FUMIN REN +7 位作者 JIN WEI XIAOHONG LIN SHUNJI SHI XUEMING ZHOU Laboratory of Straits Meteorology Xiamen Meteorological Bureau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evere Weather (La SW),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CAMS) Fujian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Tropical Cyclone Research and Review》 2015年第1期12-17,共6页
Using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110 stations in Southeast China from 1960 to 2012,the extreme precipitation(EP)events associated with monsoon and tropical cyclones were examined using the Objective Synoptic Analys... Using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110 stations in Southeast China from 1960 to 2012,the extreme precipitation(EP)events associated with monsoon and tropical cyclones were examined using the Objective Synoptic Analysis Technique.In Southeast China,the extreme precipitation associated with tropical cyclones(TEP),which mainly occur in the summer(July–September),accounted for 27.9%of the total extreme precipitation amount,with 40–50%in the coastal regions.While the regional mean TEP amount showed an inconspicuous trend,total EP and monsoon EP(MEP)both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with the MEP trend being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Although there was little change in the frequency of tropical cyclones affecting Southeast China,the TEP contribution to frequenc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EP threshold and the frequency of TEP with daily precipitation of more than 300 mm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in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The upward trend in the highest-threshold TEP events presents a challenge for mitigation of the damage associated with tropical cycl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eme precipitation CHANGES tropical cyclone MONSOON southeast china
原文传递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热带气旋特点与灾情评估 被引量:8
6
作者 张丽佳 刘敏 +3 位作者 权瑞松 陆敏 王静静 许世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49,共9页
根据1990-2007年的热带气旋灾害相关资料,分析了中国东南沿海登陆热带气旋特点及其灾害损失,并采用综合灾情评估方法对热带气旋灾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东南沿海地区登陆热带气旋频率高,强度大,登陆热带气旋集中在福建、广东地区;7~9... 根据1990-2007年的热带气旋灾害相关资料,分析了中国东南沿海登陆热带气旋特点及其灾害损失,并采用综合灾情评估方法对热带气旋灾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东南沿海地区登陆热带气旋频率高,强度大,登陆热带气旋集中在福建、广东地区;7~9月为热带气旋登陆高峰期,而且登陆地点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综合灾情评估结果显示东南沿海地区热带气旋灾害损失偏重,福建省和浙江省灾害损失最严重,上海偏轻,广东省灾害损失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时空分布 灾情评估 东南沿海
下载PDF
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雪 任福民 +1 位作者 杨修群 王长金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4-510,共7页
利用近58年(1950~2007年)热带气旋资料,研究了南海(5°N~25°N,110°E~120°E)和西北太平洋(5°N~25°N,120°E~180°)两个区域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热... 利用近58年(1950~2007年)热带气旋资料,研究了南海(5°N~25°N,110°E~120°E)和西北太平洋(5°N~25°N,120°E~180°)两个区域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明显多于南海,且两区域的热带气旋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在年际变化上,两者之间相关系数仅为-0.09,即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在变化上相对独立。在季节变化上,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主要决定了整个西北太平洋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而南海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在活跃期5~11月内季节差异不够明显,8~9月为相对盛期;特别地,从热带气旋频数相对于整个西北太平洋所占比率来看,5~6月南海区域由前期的寂静期骤然上升至31.7%~33.8%,使得5~6月成为全年比率中最突出的2个月份。对上述热带气旋活动区域性差异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初步显示在年际变化上ENSO对南海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影响是显著的;在季节变化上,5~6月南海出现了较之西北太平洋更加有利于热带气旋生成的动力条件(季风槽)和热力条件(高海温),这可能是南海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相对于整个西北太平洋所占比率在5~6月成为全年最突出的两个月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西北太平洋 热带气旋活动 区域性差异
下载PDF
南海夏季风爆发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 被引量:8
8
作者 黄菲 李元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0,共10页
利用1965—2007年美国台风预警中心(JTWC)的热带气旋(TC)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初步研究南海夏季风爆发与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热带气旋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伴随着西北太平洋(尤其南海区域)TC生成个数和活动频... 利用1965—2007年美国台风预警中心(JTWC)的热带气旋(TC)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初步研究南海夏季风爆发与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热带气旋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伴随着西北太平洋(尤其南海区域)TC生成个数和活动频数比爆发前有显著增加,而超过1/2的年份南海夏季风爆发前2候和爆发候西北太平洋(150°E以西)有TC活动,表明TC活动可能是南海夏季风爆发的触发机制之一。在大多数(77%)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年,爆发前2候和爆发候西北太平洋TC活动偏多,且TC生成位置偏西;而大多数(77%)爆发偏晚年份,爆发前2候和爆发候没有TC活动。季风的偏早爆发受季节内振荡、西北太平洋TC活动、中纬度冷空气活动等复杂因素影响,而季风的偏晚爆发则主要受季节内振荡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夏季风爆发 热带气旋活动
下载PDF
1998年5月南海夏季风建立的诊断和模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宋正山 彭京备 +1 位作者 张道民 张庆云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7-566,共10页
利用NCEP/NCAR高空格点和TBB资料,通过大气热源、水汽汇和准地转位涡方程诊断分析,以及中期数值模拟试验,讨论了南海夏季风建立的中期突变过程物理机制,也讨论了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南海季风建立之前,在孟加拉湾... 利用NCEP/NCAR高空格点和TBB资料,通过大气热源、水汽汇和准地转位涡方程诊断分析,以及中期数值模拟试验,讨论了南海夏季风建立的中期突变过程物理机制,也讨论了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南海季风建立之前,在孟加拉湾有热带气旋发展,我国华南和南海地区受南下冷空气的锋面系统影响,该两个天气系统产生的降水凝结潜热的作用,增强了从孟加拉湾到南海、西太平洋低纬地区的低层西南气流及高空东风气流,並使200 hPa层上反气旋北跃到22°N附近,导致南海夏季风建立。1998年5月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主要是前期这两种热源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原的感热作用加强了四周低层气流向髙原的辐合及髙层气流向外的辐散,从而有利于夏季风建立,但相对于降水凝结潜热作用,影响较小。高原地形动力作用对西风带系统有明显的动力阻滞作用,有利于反气旋北上,但对低纬上下层风场的直接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 青藏高原 位涡 热带气旋 冷空气活动
下载PDF
厄尔尼诺(ElNino)事件与东南沿海热带气旋活动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成志 张胜军 《海洋技术》 2007年第4期94-97,共4页
统计分析了近50 a(1949~1998年)厄尔尼诺(ELNINO)事件以及我国东南沿海热带气旋历史资料,得出了厄尔尼诺(ELNINO)事件与我国东南沿海热带气旋的活动频数、移动路径、强度以及相关灾害的关系。
关键词 厄尔尼诺(EL NINO)事件 东南沿海 热带气旋活动
下载PDF
全球升温1.5℃与2.0℃情景下中国东南沿海致灾气旋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雪 苏布达 +4 位作者 温姗姗 姜彤 高超 王艳君 翟建青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5-704,共10页
将造成经济损失的热带气旋定义为致灾气旋。基于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气压、风速和降水量数据确定致灾气旋阈值,结合区域气候模式COSMO-CLM(CCLM)在1961—2100年的输出资料,预估致灾气旋发生频数及其风速与降水量,分析全球升温1.5℃与2.0℃... 将造成经济损失的热带气旋定义为致灾气旋。基于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气压、风速和降水量数据确定致灾气旋阈值,结合区域气候模式COSMO-CLM(CCLM)在1961—2100年的输出资料,预估致灾气旋发生频数及其风速与降水量,分析全球升温1.5℃与2.0℃情景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致灾气旋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1986—2015年,东南沿海地区致灾气旋发生频数共计180个,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风速和降水量分别为8.7 m/s和129.8 mm,对浙江东部及广东东部沿海影响最严重。(2)全球升温1.5℃,2020—2039年致灾气旋频数将由基准期(1986—2005年)的111个上升至138个,增加区域主要位于广东省西南地区及福建省南部地区;平均风速和降水量分别上升15%和17%,至8.4 m/s和109.9 mm,以福建省沿海地区增加最明显。(3)全球升温2.0℃,2040—2059年致灾气旋频数较1986—2005年增加33%,将达148个;风速上升32%,以浙江省东部、福建和广东省接壤的沿海地区及广东省南部增幅最大;降水量上升35%,以福建与广东省接壤的沿海地区及广东省西南地区增加明显。(4)相比升温1.5℃,全球气温额外升高0.5℃,东南沿海地区致灾气旋频数及其风速与降水量将分别上升9%、17%和18%。努力将温升控制在1.5℃,对降低致灾气旋频率和强度增加所导致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升温1.5℃和2.0℃ 致灾气旋 时空变化 CCLM模式 东南沿海地区
下载PDF
2000-2016年中国热带气旋灾害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倩 高路 +1 位作者 赵鹏 陈兴伟 《中国防汛抗旱》 2020年第5期50-57,共8页
分析热带气旋灾害的灾情时空特征,对科学认识热带气旋灾害、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选取死亡人口、倒塌房屋、受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等4项灾情指标,分析了2000-2016年登陆我国并致灾的热带气旋灾害时空特征,并进一... 分析热带气旋灾害的灾情时空特征,对科学认识热带气旋灾害、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选取死亡人口、倒塌房屋、受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等4项灾情指标,分析了2000-2016年登陆我国并致灾的热带气旋灾害时空特征,并进一步构建了热带气旋灾情指数(ATDI)。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6年我国致灾热带气旋频率高,影响范围非常广,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受热带气旋影响;17年间共发生135次热带气旋灾害,年均7.9次,死亡人口、倒塌房屋、受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4项灾情指标年际差异大,直接经济损失呈增长趋势。其中,重点分析了受灾最为严重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5省(自治区)的灾情特征。最后选取了热带气旋灾害中最严重的台风灾害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研究表明,台风风速、暴雨及持续时间是造成重大灾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台风 时空特征 灾情指数 东南沿海
下载PDF
试用灰色建模作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的热带气旋预报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雁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6-59,65,共5页
根据1970-2003年的热带气旋资料,采用GM(1,1)灰色模型,建立预报方程,对历年来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的热带气旋个数偏多的年份进行模拟和试报,经检验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热带气旋个数偏多的年份进行了预报,结论是200... 根据1970-2003年的热带气旋资料,采用GM(1,1)灰色模型,建立预报方程,对历年来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的热带气旋个数偏多的年份进行模拟和试报,经检验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热带气旋个数偏多的年份进行了预报,结论是2009年和2010年为灾变年份,即在这2年中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的热带气旋个数将大于等于10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 灰色预测模型 登陆 东南沿海 热带气旋
下载PDF
ENSO事件影响下登陆中国热带气旋年际变化特征的分位数回归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相军 李秋胜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22,共12页
热带气旋每年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了解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强度、位置和生成频率等特征,基于1949—201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分析了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活动年际变化特征规律。结... 热带气旋每年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了解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强度、位置和生成频率等特征,基于1949—2018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分析了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活动年际变化特征规律。结果发现: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活动年际变化特征受ENSO事件的影响,ElNiño年、LaNiña年和正常年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最大风速、最长生命期和生成位置的年际变化规律存在较大差异,且这种差异程度和热带气旋强度有关;此外,在不同的分位数下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活动特征的年际变化趋势系数并不相同。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的东南沿海热带气旋数据分析和趋势预测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活动特征 西北太平洋 登陆中国 分位数回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