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宋怀乡词意象研究
1
作者 陈咏贤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9期196-198,共3页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北方地区被金、蒙古等外族占领,许多文人因国破家亡而背井离乡。这一历史背景,加之南宋特殊的地理环境,如江南水乡的秀丽与江北荒凉的对比,深刻影响了词人的创作情感和意象选择。文章分析了这些词人的...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北方地区被金、蒙古等外族占领,许多文人因国破家亡而背井离乡。这一历史背景,加之南宋特殊的地理环境,如江南水乡的秀丽与江北荒凉的对比,深刻影响了词人的创作情感和意象选择。文章分析了这些词人的代表作,探讨了怀乡词中的自然、乐器、动物等意象如何被用来表达情感与思想,最终揭示了南宋怀乡词作为一种特殊文化现象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怀乡词 意向 创作 文学价值
下载PDF
清代论词“南北宋之争”推阐
2
作者 彭志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64-76,共13页
“南北宋之争”是古代词学批评中颇为重要的命题,清人接踵阐述对该话题的看法,或者推崇北宋词,或者尊尚南宋词,或者抱持兼容并取态度。清初,“南北宋之争”话题蔚然兴起,宋徵璧、朱彝尊、宋荦等人的观点尤具卓识。清中叶,“南北宋之争... “南北宋之争”是古代词学批评中颇为重要的命题,清人接踵阐述对该话题的看法,或者推崇北宋词,或者尊尚南宋词,或者抱持兼容并取态度。清初,“南北宋之争”话题蔚然兴起,宋徵璧、朱彝尊、宋荦等人的观点尤具卓识。清中叶,“南北宋之争”呈炽盛情势,吴衡照、王昶、蒋方增等人不断推进相关思考。清末,“南北宋之争”趋于分流与落定,陈廷焯、姚椿、谢章铤等人贡献尤多。在清代众人的不断努力下,“南北宋之争”的边界、外延等方面都逐渐得以确立,推动了清词中兴局面的形成,对古典词论的拓展深化亦裨益甚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词论 南北宋之争 词学史
下载PDF
南宋世变背景下“词史”作品的形成与特点
3
作者 邓婷允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79-84,共6页
词发源于民间曲子词,后经过文人加工,词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展,词的地位也不断提升,达到了可以承载“史”的地位,而南宋世变背景下的历史事件成为词史作品的重要题材内容。社会动荡中的词史书写,与当时的社会现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或... 词发源于民间曲子词,后经过文人加工,词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展,词的地位也不断提升,达到了可以承载“史”的地位,而南宋世变背景下的历史事件成为词史作品的重要题材内容。社会动荡中的词史书写,与当时的社会现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或强调国家民族的灾难,或展露崇高而感人的家国情怀,或褒奖与讽刺相关的历史人物。词史作品简洁精辟、含蓄蕴藉的特点突出,求真实录与温柔敦厚是其要掌握的“度”。以词为史记录历史事件,传承词史书写传统,体现了词与历史的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世变 “词史” 形成 特点
下载PDF
论辛弃疾词意象的创新性和交融性 被引量:3
4
作者 陶文鹏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7-75,共9页
辛弃疾词的意象富于创新性,这源于他的卓荦奇才和灵心妙思。他营造意象既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又有敏锐独到的感受,更擅长飞腾起想象和幻想的翅膀。他巧妙运用社会意象来表现自然意象,或反过来用自然意象表现社会意象。他使两大类意象紧密... 辛弃疾词的意象富于创新性,这源于他的卓荦奇才和灵心妙思。他营造意象既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又有敏锐独到的感受,更擅长飞腾起想象和幻想的翅膀。他巧妙运用社会意象来表现自然意象,或反过来用自然意象表现社会意象。他使两大类意象紧密结合,互相映衬。他与鸥鹭结为盟友,共同演出了饶有诗情画意理趣的"连续剧"。辛弃疾为了营造新鲜的有交融性的意象,锐意创新,不倦地实践以诗文为词,向多种文体广泛吸取艺术营养,变北宋词的"就景叙情"为"即事叙景",为南宋及其后词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意象 南宋词 稼轩词
下载PDF
论士人的心理构成对南宋词风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虹 付红妹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0-114,共5页
靖康之变,宋室南渡,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变化,士人的心理世界也随之生变。爱国主义精神、理性意识、闲逸心态共同建构了南宋士人的心理世界。词至南宋几乎为士人所独享,士人们的心灵世界无疑会直接影响到词风的形成。于是,... 靖康之变,宋室南渡,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变化,士人的心理世界也随之生变。爱国主义精神、理性意识、闲逸心态共同建构了南宋士人的心理世界。词至南宋几乎为士人所独享,士人们的心灵世界无疑会直接影响到词风的形成。于是,在士人们旋律不一的复杂心态的影响下,豪放、风雅、疏狂成为南宋词坛的主要风格。从南渡词人张元干、朱敦儒、陈与义到中兴词人张孝祥、辛弃疾、陆游;江湖词人姜夔、吴文英;再到遗民词人周密、张炎,等等,这些南宋主要词人的作品无不或轻或重、或隐或显地呈现了这样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士人心 豪放 风雅 疏狂
下载PDF
“重光后身”说与清初词学演进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昌强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3-153,共11页
"重光后身"这一词学命题,最初仅为基于轮回转世观念的比附,后来逐渐具有明确指涉。清及民国学界对此命题的讨论,聚焦于陈子龙、纳兰性德二人。词史上,陈、纳兰二人一方面以其创作实绩显示了在诸如艳情、家国和词学体格等词学... "重光后身"这一词学命题,最初仅为基于轮回转世观念的比附,后来逐渐具有明确指涉。清及民国学界对此命题的讨论,聚焦于陈子龙、纳兰性德二人。词史上,陈、纳兰二人一方面以其创作实绩显示了在诸如艳情、家国和词学体格等词学主题上与李煜的相似性,另一方面则分别在词学理论或渊源方面与李煜存在具体而微的异同。这既反映了作为词学典范的李煜,在明季清初词坛的经典化及其接受程度;亦反映了明季清初的令词演进及其统序。而纳兰性德对陈子龙的推崇,特别是《今词初集》选阵所显示的对云间词派及其羽翼力量的认同,也揭示了纳兰性德的词学流派意识,以及更为明显的廓清词坛,并于阳羡、浙西之外另树一帜的立派努力。由是可知,"重光后身"说所显示的以陈子龙、纳兰性德为代表的令词统序,也是清初"南北宋之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与其他词学力量一起,共同参与并支撑起清词中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光后身 纳兰性德 令词统序 南北宋之争 清初词学.
下载PDF
论南宋遗民词人对陶渊明的受容及其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丁楹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69-74,共6页
南宋遗民词人的独特人格魅力,表现在他们对整个人生有了深刻的内省,儒家乱邦不居、无道则隐的思想,佛道全身避祸、自然闲适、根绝尘念的观念,构成了他们人格精神的基础,他们继承发展了晋宋士人陶渊明的人格风度,羡慕和仿效他的行为方式... 南宋遗民词人的独特人格魅力,表现在他们对整个人生有了深刻的内省,儒家乱邦不居、无道则隐的思想,佛道全身避祸、自然闲适、根绝尘念的观念,构成了他们人格精神的基础,他们继承发展了晋宋士人陶渊明的人格风度,羡慕和仿效他的行为方式,吸收了晋宋时代士人人格精神的有益因素,从而在"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的境界里消解了入世与归隐的两难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遗民词人 陶渊明 受容
下载PDF
北宋后南北词坛互动关系之考论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维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6期91-96,共6页
北宋以后 ,词学的发展形成了建立在地理文化意义上的南宗与北宗两大体派 ;但由于南北两朝文化上的统一性———即同属于汉文化体系、词人的相互交往及词作的越境传播等原因 ,又造成了南北词坛相互交流、相互融通和相互牵动的关系 ,形成... 北宋以后 ,词学的发展形成了建立在地理文化意义上的南宗与北宗两大体派 ;但由于南北两朝文化上的统一性———即同属于汉文化体系、词人的相互交往及词作的越境传播等原因 ,又造成了南北词坛相互交流、相互融通和相互牵动的关系 ,形成了南北宗分而不离的格局。以往的词学研究 ,无视北方金元词坛“半壁江山”的存在 ,从而使对 12 - 13世纪间词文学发展的描述失去了全面、客观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互动关系 金代 元代 汉文化 词人 传播 词史 词学史
下载PDF
文化视野下的南宋观潮词 被引量:1
9
作者 谭钟琪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4-178,共5页
钱塘江观潮是典型的宋代都会风俗。南宋时期,观潮从极富地域色彩的习俗,上升为影响一时风尚的文化活动。通过观潮、咏潮等文学创作,观潮从文人的审美对象转化为文人理想的寄托场所,是特定时代下的文人心理的反映。经过词人心灵的过滤,... 钱塘江观潮是典型的宋代都会风俗。南宋时期,观潮从极富地域色彩的习俗,上升为影响一时风尚的文化活动。通过观潮、咏潮等文学创作,观潮从文人的审美对象转化为文人理想的寄托场所,是特定时代下的文人心理的反映。经过词人心灵的过滤,“潮”也从最初单纯景物的刻画、民风民俗的表现,成了词人正气豪情的宣泄,壮志难酬的寄托,发展为词人世界里被赋予多层内涵的意象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潮 南宋文化 观潮词 弄潮儿
下载PDF
南宋三国词的时代特色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武英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3-166,共4页
靖康之难的渔阳鼙鼓粉碎了剪红刻翠的时代风尚,给南宋词注入了动荡的社会内容和惊心动魄的时代气息,使其更富审美情趣和历史价值。其中三国词在这方面更加突出,通过蕴含其中的民族隐痛和时代创伤,对三国英雄较为理性、客观、公正的评价... 靖康之难的渔阳鼙鼓粉碎了剪红刻翠的时代风尚,给南宋词注入了动荡的社会内容和惊心动魄的时代气息,使其更富审美情趣和历史价值。其中三国词在这方面更加突出,通过蕴含其中的民族隐痛和时代创伤,对三国英雄较为理性、客观、公正的评价,不甘沉沦的民族集体意识与理想无法实现的悲壮无奈的矛盾,可从中领略南宋三国词的时代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三国词 历史价值 时代特色 评价
下载PDF
论《绝妙好词》对词学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荣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2-97,共6页
周密编纂的《绝妙好词》一书,对前辈词论家沈义父的词学观有所酌取,又因与张炎论词主张相通,故为张炎之《词源》以及传张炎词法的陆行直《词旨》所取材。这部词选对清代词学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所昭示的"南宋体"词;对词选家... 周密编纂的《绝妙好词》一书,对前辈词论家沈义父的词学观有所酌取,又因与张炎论词主张相通,故为张炎之《词源》以及传张炎词法的陆行直《词旨》所取材。这部词选对清代词学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所昭示的"南宋体"词;对词选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开宗立派。自《绝妙好词》后,一种新的选词型态———选派词选确立,即通过选词确立宗派阵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妙好词》 词学思想 南宋体词 选词派
下载PDF
南宋后期辞赋创作探微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培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9-47,共9页
南宋后期辞赋的风貌是较为独特的。宋代理学通过改造文人的知识结构、认识世界思考人生的方式而深刻影响着当时的辞赋创作。在缺乏崇高诉求的环境下,宗教情怀在文人的精神世界中得以显现,并在辞赋当中反映出来。政治混乱,乡居生活是文... 南宋后期辞赋的风貌是较为独特的。宋代理学通过改造文人的知识结构、认识世界思考人生的方式而深刻影响着当时的辞赋创作。在缺乏崇高诉求的环境下,宗教情怀在文人的精神世界中得以显现,并在辞赋当中反映出来。政治混乱,乡居生活是文人心灵栖居的最后归属,描写乡居的辞赋越来越反映出它的本真之美,而非过去那种作为忘世的媒介存在于文学中。在末世气氛笼罩下,辞赋担当起抒发乱世之音、亡国之音的职责,映射着人们对国家与未来的愤激、无奈和彷徨。国势萎靡不振,理学的治国理想是厚人伦淳风俗,辞赋创作因此表现出重征实、重人文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辞赋创作 宋代理学
下载PDF
南宋雅词的推出与浙西词派的崛起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浩然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5年第4期46-51,共6页
清代初年北宋词风盛行之际,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诸家,在广泛搜集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编纂《词综》推出南宋雅词。在《词综》问世之前,朱彝尊、陈维崧借助《乐府补题》推动"后补题"倡和,冲击了以小令为主的创作格局。龚翔麟随后... 清代初年北宋词风盛行之际,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诸家,在广泛搜集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编纂《词综》推出南宋雅词。在《词综》问世之前,朱彝尊、陈维崧借助《乐府补题》推动"后补题"倡和,冲击了以小令为主的创作格局。龚翔麟随后汇刻朱彝尊等诸家词为《浙西六家词》,以创作实绩宣告浙西一派的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雅词 《词综》 《浙西六家词》 浙西词派
下载PDF
“避世”与“抗世”的矛盾结合——南宋贬谪词对张、柳渔父意象的继承及其原因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幼良 张英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7-113,共7页
唐宋贬谪词中渔父意象的原型,远溯自庄子《外物》、屈原《渔父》,近承于张志和《渔歌子》,柳宗元《江雪》。南宋贬谪词中的渔父意象运用得格外频繁。其意象所表达的含义,是对张氏渔父避世精神和柳氏渔父抗世精神的继承与结合。究其原因... 唐宋贬谪词中渔父意象的原型,远溯自庄子《外物》、屈原《渔父》,近承于张志和《渔歌子》,柳宗元《江雪》。南宋贬谪词中的渔父意象运用得格外频繁。其意象所表达的含义,是对张氏渔父避世精神和柳氏渔父抗世精神的继承与结合。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渔父意象中隐含的庄子、屈子形象与南宋贬谪词人在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贬谪的原因上具有相似性;其次是南宋贬谪词人大多有"避世"的客观条件,即有较为丰足的物质基础;再者是因为南宋特殊的时代环境形成了文人"进则尽节,退则乐天"的思想,在文学上又有北宋苏东坡以及南宋赵构作榜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父 意象 张志和 柳宗元 南宋贬谪词 原因
下载PDF
两宋江西词发展及其贡献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邱昌员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3-119,共7页
两宋时期,江西涌现出190多位词人。名列全国前茅。大量的统计数据直观地表明,这些词人具有旺盛的创作力、极高的创作水准和丰富的词学思想,取得了比全国大多数地区词人都要突出的成就,为宋代词作的繁荣及传播作出了贡献。他们形成了两... 两宋时期,江西涌现出190多位词人。名列全国前茅。大量的统计数据直观地表明,这些词人具有旺盛的创作力、极高的创作水准和丰富的词学思想,取得了比全国大多数地区词人都要突出的成就,为宋代词作的繁荣及传播作出了贡献。他们形成了两宋江西词坛上的七个词人群体,即晏欧词人、江西诗派中的江西词人、江西南渡词人、辛派中的江西词人、淳雅派中的江西词人、风格闲逸的江西词人和“凤林书院”词人。这七个群体具有不同的创作风貌、审美特色和规模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宋时期 江西词人 “七个词人群体” 江西词派 数据统计
下载PDF
南北宋词异同平议 被引量:2
16
作者 诸葛忆兵 《北方论丛》 2002年第1期98-101,共4页
南北宋词发展演变的轨迹显著。北宋词多风花雪月之吟唱,无寄托可供寻 觅,多即席配乐而作,多自然感发、率情之作;南宋词多黍离芰麦之悲苦,多用比兴寄托手法 ,以费心构思、巧妙安排为主,逐渐演变成为文人案头的雅致文学。清人在... 南北宋词发展演变的轨迹显著。北宋词多风花雪月之吟唱,无寄托可供寻 觅,多即席配乐而作,多自然感发、率情之作;南宋词多黍离芰麦之悲苦,多用比兴寄托手法 ,以费心构思、巧妙安排为主,逐渐演变成为文人案头的雅致文学。清人在朱彝尊之前大都喜爱北宋词,朱彝尊之后南宋词备受推崇。事实上,北宋、南宋之词,各有所长,不可偏废。北宋词处于词的兴起期,南宋词处于词的高峰期,这是词史发展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词 南宋词 兴起 高峰
下载PDF
南北宋婉约词不同的表现形态及其成因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忻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1-45,共5页
本文从尚实与尚虚、言情的率真与意趣的骚雅两个方面对南北宋婉约词不同的表现形态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笔者认为宋代婉约词的基本发展趋势是由外放而趋内敛,由追求抒情上的淋漓尽致而变为崇尚思深味厚、曲折幽深的境界。
关键词 南北宋 婉约词 表现形态 成因
下载PDF
《词综》与《乐府补题》的关系——兼论浙西词派咏物词的演变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翠玲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2-147,共6页
朱彝尊在编纂《词综》过程中发现了《乐府补题》的版本,并将其大部分词收入《词综》,这扩大了《乐府补题》的传播范围。朱彝尊等人以“拟补题”和“后补题”形式创作了大量咏物词,这形成了浙西词人的独特风格,也影响了以后浙西词派的发... 朱彝尊在编纂《词综》过程中发现了《乐府补题》的版本,并将其大部分词收入《词综》,这扩大了《乐府补题》的传播范围。朱彝尊等人以“拟补题”和“后补题”形式创作了大量咏物词,这形成了浙西词人的独特风格,也影响了以后浙西词派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彝尊 《词综》 《乐府补题》 浙西词派 咏物词
下载PDF
南宋遗民词审美特征探微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楹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23-28,共6页
从南宋遗民词的文本出发,对南宋遗民词人的审美取向和艺术创造,即清空、沉郁的审美特质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清空,主要表现为对白石的推崇追慕,这和南宋遗民词人的隐居生活密切相关,和他们的隐居不仕的文化心理相契合,是词人在潜身草野... 从南宋遗民词的文本出发,对南宋遗民词人的审美取向和艺术创造,即清空、沉郁的审美特质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清空,主要表现为对白石的推崇追慕,这和南宋遗民词人的隐居生活密切相关,和他们的隐居不仕的文化心理相契合,是词人在潜身草野、怡情山水的生活中为了求得对不可忍受现实痛苦的一种暂时性精神超脱相一致的审美选择。沉郁,是指南宋遗民词感情的深沉郁勃,遗民词人身虽隐居,但终生都没有忘怀故国、故家,失意和苦闷增加了情感的浓度和思想的深度,使其词在情绪的深沉和感情的力度上,都呈现出深沉郁勃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遗民词 审美特征 创作心理
下载PDF
论词在宋代的地域性接受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金梅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的产生除了直接源自本土外,还有一种"异地移植"的方式。积极的文化移植是一个有选择的接受过程。因此,移植之后的新文化已不完全等同于原来的文化,其突出的特点是带上了浓厚的地方色彩。词具有明显的地域... 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的产生除了直接源自本土外,还有一种"异地移植"的方式。积极的文化移植是一个有选择的接受过程。因此,移植之后的新文化已不完全等同于原来的文化,其突出的特点是带上了浓厚的地方色彩。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词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早期具有明显的北方文化气质。至宋代,词则完成了由"北方文学"向"南方文学"的转变。五代以后,全国性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南移,环境的变化对词的面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词向"南方文学"转变的基本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地域 南方化 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