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ncient Charm of the southern Dynasty Mausoleum Stone Carvings
1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6年第1期28-29,共2页
IN the Qthe field to the south-east of Naning there Squat several stone aniInals. These sfoneanimals of the Southern Dynasty(420-557 A.D.) tombs are treasurs ofart emforying the cfor Of Naningcapital of sin dynastieS.
关键词 The Ancient Charm of the southern dynasty Mausoleum stone carvings
下载PDF
佛教中国化视域下大足宝顶山石刻大小佛湾密教造像研究
2
作者 党措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9-140,共12页
重庆大足石刻宝顶石窟大佛湾第21、22号龛与小佛湾第9号窟之密教造像别具特色,是佛教传入巴蜀地区后与当地的民间信仰相互糅合的产物,大佛湾第22号龛应是将瑜伽密教金刚界曼荼罗部分神祇和宋代流行于巴蜀地区突出秽迹金刚法的瑜伽教相结... 重庆大足石刻宝顶石窟大佛湾第21、22号龛与小佛湾第9号窟之密教造像别具特色,是佛教传入巴蜀地区后与当地的民间信仰相互糅合的产物,大佛湾第22号龛应是将瑜伽密教金刚界曼荼罗部分神祇和宋代流行于巴蜀地区突出秽迹金刚法的瑜伽教相结合,大佛湾第21号龛与小佛湾第9号窟都与密教金刚界曼荼罗有密切关联,小佛湾第9号窟是南宋时期密教高僧赵智凤用来修习瑜伽密法的观想窟,其窟内外造像除与金刚界大曼荼罗高度相似外,又融合“柳本尊十炼”等诸尊像,是巴蜀地区佛教中国化的典型案例,在佛教中国化的演进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顶山石刻 佛教中国化 金刚界曼荼罗神祇 宋代瑜伽教
下载PDF
重庆荣昌刘家庙新见南宋十圣观音窟初考
3
作者 邓新航 龙红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2,共10页
重庆荣昌刘家庙十圣观音窟是目前所见大足地区以外同类题材的唯一一窟。此窟雕凿于南宋绍兴年间,其造像粉本虽源自巴蜀地区宋代石窟艺术的中心——大足,但也并非完全模仿,而是加入了荣昌当地工匠的个性理解和设计创造。川东大足、荣昌... 重庆荣昌刘家庙十圣观音窟是目前所见大足地区以外同类题材的唯一一窟。此窟雕凿于南宋绍兴年间,其造像粉本虽源自巴蜀地区宋代石窟艺术的中心——大足,但也并非完全模仿,而是加入了荣昌当地工匠的个性理解和设计创造。川东大足、荣昌一带的十圣观音造像,不仅是宋代昌州地区极具时代性和地域性的观音群像,而且也是五代以来观音信仰加剧中国化、民间化、区域化和世俗化的鲜活物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荣昌 刘家庙石窟 南宋时期 十圣观音 大足石刻
下载PDF
南宋临安大石佛院园林复原研究
4
作者 单怡辰 沈实现 +1 位作者 晋亚日 汪笑雪 《园林》 2024年第5期91-99,共9页
大石佛院是南宋时期西湖最负盛名的寺庙园林之一,至今最远可追溯到公元前秦朝时,当时相传其作为秦始皇揽船石。南宋时期,大佛头作为泛舟西湖北望宝石山的重要地标,是《西湖清趣图》中突出且重要的寺庙园林,其睒电窗的窗式与朱墙壶门是... 大石佛院是南宋时期西湖最负盛名的寺庙园林之一,至今最远可追溯到公元前秦朝时,当时相传其作为秦始皇揽船石。南宋时期,大佛头作为泛舟西湖北望宝石山的重要地标,是《西湖清趣图》中突出且重要的寺庙园林,其睒电窗的窗式与朱墙壶门是南宋时期极具代表性的寺庙建筑形式。在详细考据有关大石佛院的文献古籍和历史绘画的基础上,梳理其历史沿革,并从周边环境、空间布局、建筑形制、园林活动等诸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将大石佛寺分为大石佛院、十三间楼和兜率寺三个部分,并结合《西湖清趣图》进行寺庙内外的复原想象,还原南宋时期大石佛院的园林盛景。大石佛院的复原研究为山地寺庙园林的研究提供较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南宋西湖园林研究的后续展开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园林 大石佛寺 寺庙园林 园林复原 山地园林 西湖园林
下载PDF
常任侠中国敦煌美术史研究论略
5
作者 吴衍发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常任侠的中国敦煌美术史研究成果丰硕,主要体现在敦煌佛教美术研究、中印佛教美术交流及其影响研究两个方面。常任侠立足于唯物史观和美术史的宏阔视野,采用艺术考古研究方法,对汉唐石刻壁画艺术进行考察与研究,揭示其演变的重要特征和... 常任侠的中国敦煌美术史研究成果丰硕,主要体现在敦煌佛教美术研究、中印佛教美术交流及其影响研究两个方面。常任侠立足于唯物史观和美术史的宏阔视野,采用艺术考古研究方法,对汉唐石刻壁画艺术进行考察与研究,揭示其演变的重要特征和基本规律,既肯定了印度佛教文化对汉唐石刻壁画艺术的影响,又强调了汉唐时期本土文化对印度佛教文化艺术的吸收、融合、改造。他的敦煌美术史研究丰富了中国古代敦煌美术史研究的资料库,为中国古代美术史研究和学科建构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刻壁画 发展演变 汉唐时代 敦煌美术史 常任侠
下载PDF
汉画像石的时空体现
6
作者 刘光继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7-74,共8页
汉代造型艺术中的汉画像石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礼制状况,另一方面,其对时空的处理方式折射出先秦时期以老庄为代表的时空观。汉画像石虚实相随、有无相生、动静相宜的画面呈现方式,体现出中国古代审美文化中“天人... 汉代造型艺术中的汉画像石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礼制状况,另一方面,其对时空的处理方式折射出先秦时期以老庄为代表的时空观。汉画像石虚实相随、有无相生、动静相宜的画面呈现方式,体现出中国古代审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造型艺术 汉画像石 中国传统文化 老庄 时空体现
下载PDF
南朝陵墓石刻艺术及其在中外交流中的民族特征
7
作者 尚荣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09-115,共7页
石刻始见于南阳,后传至襄阳,并随国家文化政治中心的转移而至建康。南朝陵墓石刻初融合秦代装饰写实与汉代雄浑写意造型风格,之后不断吸收波斯文化和佛教文化艺术形式,在不同文化艺术持续频繁的交流中形成其经典造型。南朝陵墓石刻具有... 石刻始见于南阳,后传至襄阳,并随国家文化政治中心的转移而至建康。南朝陵墓石刻初融合秦代装饰写实与汉代雄浑写意造型风格,之后不断吸收波斯文化和佛教文化艺术形式,在不同文化艺术持续频繁的交流中形成其经典造型。南朝陵墓石刻具有民族装饰化、调和折中化、中外融合性等艺术风格。南朝陵墓石刻承袭了传统艺术,并积极汲取北方和海外的艺术风格,创作题材得到了拓展,传统技法得到进一步丰富,这对后世石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 陵墓石刻 艺术风格 中外交流 文化特质 民族特征
下载PDF
试论边疆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构建--以宋代天涯亭、清代“天涯”石刻为中心
8
作者 刘栋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02-110,共9页
宋代广南西路钦州天涯亭的设立者并非余靖,而是地方社会人士设立,充当着宋代南部边疆的标识。清代琼州府崖州的“天涯”石刻,并非程哲镌刻,而是雍正十一年(1733),崖州地方人士设立,表明此时清代的南部边疆已转移至此。南部边疆地区不断... 宋代广南西路钦州天涯亭的设立者并非余靖,而是地方社会人士设立,充当着宋代南部边疆的标识。清代琼州府崖州的“天涯”石刻,并非程哲镌刻,而是雍正十一年(1733),崖州地方人士设立,表明此时清代的南部边疆已转移至此。南部边疆地区不断重构历史书写,并制造历史遗址正是历史时期华夏国家南部疆界的构建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国家认同 边疆地区 宋代天涯亭 清代“天涯”石刻
下载PDF
常任侠与中国敦煌美术史研究
9
作者 吴衍发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08-115,共8页
常任侠的敦煌美术史研究体现为敦煌佛教美术研究和中印佛教美术交流与影响研究。他立足于唯物史观和美术史的宏阔视野,采用艺术考古研究方法,对汉唐时代石刻壁画艺术进行考察研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重要特征和规律,肯定了印度佛教文化对... 常任侠的敦煌美术史研究体现为敦煌佛教美术研究和中印佛教美术交流与影响研究。他立足于唯物史观和美术史的宏阔视野,采用艺术考古研究方法,对汉唐时代石刻壁画艺术进行考察研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重要特征和规律,肯定了印度佛教文化对汉唐石刻壁画艺术的影响,及其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而具有的中国民族风格。他的相关研究,作为珍贵的文献资料,丰富了中国古代敦煌美术史研究的资料库,为中国古代美术史研究和学科建构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刻壁画 发展演变 汉唐时代 敦煌美术史 常任侠
下载PDF
明代牌坊传统石雕艺术图案特征识别——以金溪牌坊为例
10
作者 商雪芸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0期268-271,共4页
牌坊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实物载体,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形态,还集文化、艺术、技术等于一体,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丰富的艺术魅力、欣赏价值和文化内涵。牌坊中包含的石雕装饰是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生活习俗与精神面貌于一体... 牌坊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实物载体,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形态,还集文化、艺术、技术等于一体,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丰富的艺术魅力、欣赏价值和文化内涵。牌坊中包含的石雕装饰是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生活习俗与精神面貌于一体,以表达人们的精神需求。文章以田野调查和文献阅读为主要研究方法,将金溪部分村落中典型的明代牌坊作为石雕艺术的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石雕图案的内容及艺术表达形式来分析金溪明代牌坊所蕴含的石雕艺术规律、文化价值和精神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石雕艺术 雕刻图案 图案意义
下载PDF
《宋代石刻文献全编》正误
11
作者 和艳芳 《中国文字研究》 2023年第1期99-105,共7页
《宋代石刻文献全编》是宋代石刻文献的总集,对宋代政治、历史、文化、民俗研究有重要作用。然其辑录或有阙失,本文以石刻拓本为据,对编者整理过程中的疏误进行全面订正,以期裨益于宋代石刻文献的收集与整理。
关键词 《宋代石刻文献全编》 拓片 正误
下载PDF
题咏、交游与不朽——宋人石刻文学的传播意识
12
作者 郭伟欣 邓诩嘉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2-69,共8页
石刻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播媒介,具有质地坚固、长于保存以及难以窜改、复制与移动的特点,从而呈现出在时间维度上的严肃属性。在印刷媒介越发普及的时期,宋人将石刻大量用于文学传播,出现了在石刻总量较唐代大幅下滑的同时,文学类石刻的... 石刻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播媒介,具有质地坚固、长于保存以及难以窜改、复制与移动的特点,从而呈现出在时间维度上的严肃属性。在印刷媒介越发普及的时期,宋人将石刻大量用于文学传播,出现了在石刻总量较唐代大幅下滑的同时,文学类石刻的比重却显著增加的特殊现象。宋代石刻文学繁荣背后的逻辑,并不是对媒介工具理性的把握,而更多出于古人对时间媒介的偏好。表现在传播观念上的取舍选择,折射出宋人石刻文学传播中鲜明的题咏、交游和不朽意识,这分别对应着作者主导下即时发表的诉求,异时空文学交往的乐趣,以及“意垂千载休”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石刻 石刻文学 传播意识
下载PDF
宋代亲属财产诉讼中的“利益衡平”艺术及其当代借鉴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本顺 陈景良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6-114,共9页
在社会变动情势下,宋代亲属间争财竞产,无日无之。宋代法官们在涉及居丧嫁娶、奁产性质、不孝子免惩、田宅交易、户绝立嗣继产、遗嘱继承等亲属间财产诉讼中,能够根据具体个案事实,在综合考量法意法理、民意民情、风俗习惯、血缘伦理的... 在社会变动情势下,宋代亲属间争财竞产,无日无之。宋代法官们在涉及居丧嫁娶、奁产性质、不孝子免惩、田宅交易、户绝立嗣继产、遗嘱继承等亲属间财产诉讼中,能够根据具体个案事实,在综合考量法意法理、民意民情、风俗习惯、血缘伦理的基础上,以"利益衡平"的司法艺术与精神,追求个案的实质正义和判决的社会良性效果,解决了法律僵化滞后与社会变动不居之间的张力,较为彻底妥当地化解了亲属间财产纷争,维护了血缘伦理亲情与家庭和谐。宋代法官"利益衡平"的司法艺术品质,是其实践理性与经验智慧的结晶,体现的是宋代法官在权变精神涵养下的价值判断和能动创造性,对当代民事财产纠纷的化解,能够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本土法律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法官 亲属 财产争讼 利益衡平 审判艺术 启迪与借鉴
下载PDF
南宋私家园林石门张氏东园遗址考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敏霞 鲍沁星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8-91,共4页
2002年考古勘探在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发现的较为完整的园林遗址,被考古部门认定为南宋名园——张氏东园的遗址。遗址在2011年被列入浙江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是罕见的南宋私家园林考古发现,同时也是京杭大运河沿线重要的古代造... 2002年考古勘探在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发现的较为完整的园林遗址,被考古部门认定为南宋名园——张氏东园的遗址。遗址在2011年被列入浙江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是罕见的南宋私家园林考古发现,同时也是京杭大运河沿线重要的古代造园遗迹,但迄今尚未引起关注和重视。以遗址考古简报为基础,实地调查并进行局部测绘,对古代文献典籍进行考证,揭示宋元两代名园——石门张氏东园的兴衰史,在此基础上对东园的性质、年代、园主以及造园手法进行了考证和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南宋园林 石门镇 张氏东园 古代园林 叠山 武康石 京杭大运河
下载PDF
两宋城市化进程与说唱音乐的繁荣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笑岩 胡郁青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05-108,共4页
两宋时期,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民阶层规模不断壮大,城市工商业繁荣,出现了大批独立的商业化游艺场所——瓦舍(又称瓦子)。众多说唱艺人汇集于此,互相交流、观摩,极大地推动了说唱音乐的向前发展,使说唱音乐真正走向成熟。
关键词 北宋 南宋 城市化进程 说唱音乐
下载PDF
南宋时期的三首道教经韵 被引量:1
16
作者 蒲亨强 陈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31,共9页
当代道乐经韵大多来源甚古,但至今仍不明其历史源流之详情。本文运用文献稽考和古今互证之法,择要分析南宋产生的经韵曲目在当代运用的现状特点,进而分析其产生年代和发展演变的轨迹,籍以弄清现存道乐保存传统的程度及其历史价值,为推... 当代道乐经韵大多来源甚古,但至今仍不明其历史源流之详情。本文运用文献稽考和古今互证之法,择要分析南宋产生的经韵曲目在当代运用的现状特点,进而分析其产生年代和发展演变的轨迹,籍以弄清现存道乐保存传统的程度及其历史价值,为推动相关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认识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道教 经韵 宗教艺术 南宋 破狱 倒卷帘 召请 考证
下载PDF
宋代画家李唐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鸣阳 华雯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5年第4期70-75,共6页
李唐是宋代最重要的画家之一。本文将针对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的有关画家李唐的研究进行研究综述,以寻出李唐研究的热点、趋势、存在问题等。本文首先按时间顺序梳理海内外学者关于李唐的研究,以呈现李唐研究状态的自然流变;其次,分... 李唐是宋代最重要的画家之一。本文将针对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的有关画家李唐的研究进行研究综述,以寻出李唐研究的热点、趋势、存在问题等。本文首先按时间顺序梳理海内外学者关于李唐的研究,以呈现李唐研究状态的自然流变;其次,分析总结李唐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画院 李唐 南渡 复入画院
下载PDF
陕西关中民间桩柱石雕的生成时代新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鼎 王金志 姚志薇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17-121,共5页
考诸题记、文献及风格,目前俗称为拴马桩的陕西关中民间桩柱石雕的生成时代,多被等同于石质拴马桩的兴起时间并形成诸如明清、元代以降及宋至晚清等诸多观点;而经由现象学的分析发现,当前被视为拴马桩之别称的望桩与其说是流行观念中所... 考诸题记、文献及风格,目前俗称为拴马桩的陕西关中民间桩柱石雕的生成时代,多被等同于石质拴马桩的兴起时间并形成诸如明清、元代以降及宋至晚清等诸多观点;而经由现象学的分析发现,当前被视为拴马桩之别称的望桩与其说是流行观念中所俗称的拴马桩,毋宁说就是关中民间桩柱石雕的原初称谓望桩亦即民间望柱或表、碣;循此作为原名为望桩的关中桩柱石雕的兴起时代实为望柱的生成时间实即兴于汉唐而非宋元;这为重新认识其造物思想等研究提供了某种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柱石雕 拴马桩和望桩 原名与俗称 现象学 汉唐与宋元
下载PDF
鄞县东钱湖南宋神道石刻艺术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锽 《东南文化》 CSSCI 1999年第5期71-77,4,共8页
浙江鄞县东钱湖南宋神道石刻是我国规模最大、艺术最精的石刻艺术群之一,对于研究南宋时期的雕塑艺术,了解时人的精神风貌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东钱湖 南宋 神道石刻 雕塑艺术
下载PDF
南朝石刻艺术数字化建设与展示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祥民 刁朦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87-94,共8页
南朝石刻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很多都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开展数字化保护迫在眉睫。基于南朝石刻的保护现状,着眼于对南朝石刻进行数字化设计与展示设计研究,通过搭建南朝石刻相关信息资料数据库等新媒体信息平台,进一步推广传... 南朝石刻作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很多都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开展数字化保护迫在眉睫。基于南朝石刻的保护现状,着眼于对南朝石刻进行数字化设计与展示设计研究,通过搭建南朝石刻相关信息资料数据库等新媒体信息平台,进一步推广传播南朝石刻的文化艺术价值。南朝石刻的数字化,需要解决其艺术风格甄别、艺术与技术结合等问题,从而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石刻 文化遗产 虚拟现实 数字化保护 数字化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