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ck Damage Structure of the South Longmen-Shan Fault in the 2008 M8 Wenchuan Earthquake Viewed with Fault-Zone Trapped Waves and Scientific Drilling 被引量:9
1
作者 LI Yonggang XU Zhiqin LI Haib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2期444-467,共24页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results from scientific drilling and fault-zone trapped waves (FZTWs) at the south Longman-Shan fault (LSF) zone that ruptured in the 2008 May 12 M8 Wenchuan earthquake in Sichuan,China.I...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results from scientific drilling and fault-zone trapped waves (FZTWs) at the south Longman-Shan fault (LSF) zone that ruptured in the 2008 May 12 M8 Wenchuan earthquake in Sichuan,China.Immediately after the mainshock,two Wenchuan Fault Scientific Drilling (WFSD) boreholes were drilled at WFSD-1 and WFSD-2 sites approximately 400 m and 1 km west of the surface rupture along the Yinxiu-Beichuan fault (YBF),the middle fault strand of the south LSF zone.Two boreholes met the principal slip of Wenchuan earthquake along the YBF at depths of 589-m and 1230-m,respectively.The slip is accompanied with a 100-200-m-wide zone consisting of fault gouge,breccia,cataclasite and fractures.Close to WFSD-1 site,the nearly-vertical slip of ~4.3-m with a 190-m wide zone of highly fractured rocks restricted to the hanging wall of the YBF was found at the ground surface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A dense linear seismic array was deployed across the surface rupture at this venue to record FZTWs generated by aftershocks.Observations and 3-D finite-difference simulations of FZTWs recorded at this cross-fault array and network stations close to the YBF show a distinct low-velocity zone composed by severely damaged rocks along the south LSF at seismogenic depths.The zone is several hundred meters wide along the principal slip,within which seismic velocities are reduced by ~30-55% from wall-rock velocities and with the maximum velocity reduction in the ~200-m-wide rupture core zone at shallow depth.The FZTW-inferred geometry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outh LSF rupture zone at shallow depth are in general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from petrological and structural analyses of cores and well log at WFSD boreholes.We interpret this remarkable low-velocity zone as being a break-down zone during dynamic rupture in the 2008 M8 earthquake.We examined the FZTWS generated by similar earthquakes before and after the 2008 mainshock and observed that seismic velocities within fault core zone was reduced by ~10% due to severe damage of fault rocks during the M8 mainshock.Scientific drilling and locations of aftershocks generating prominent FZTWs also indicate rupture bifurcation along the YBF and the Anxian-Guangxian fault (AGF),two strands of the south LSF at shallow depth.A combination of seismic,petrologic and geologic study at the south LSF lead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ult-zone structure and rupture dynamics,and the amplification of ground shaking strength along the low-velocity fault zone due to its waveguide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pture zone rock damage structure scientific drilling fault-zone trapped waves Wenchuan Earthquake longmen-shan fault
下载PDF
Seismogenic Structure around the Epicenter of the May 12,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from Micro-seismic Tomography 被引量:7
2
作者 AN Meijian FENG Mei +5 位作者 DONG Shuwen LONG Changxing ZHAO Yue YANG Nong ZHAO Wenjin ZHANG Jizh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期724-732,共9页
A three-dimensional local-scale P-velocity model down to 25 km depth around the main shock epicenter region was constructed using 83821 event-to-receiver seismic rays from 5856 aftershocks recorded by a newly deployed... A three-dimensional local-scale P-velocity model down to 25 km depth around the main shock epicenter region was constructed using 83821 event-to-receiver seismic rays from 5856 aftershocks recorded by a newly deployed temporary seismic network. Checkerboard tests show that our tomographic model has lateral and vertical resolution of -2 km. The high-resolution P-velocity model revealed interesting structures in the seismogenic layer: (1) The Guanxian-Anxian fault, Yingxiu-Beichuan fault and Wenchuan-Maoxian fault of the Longmen Shan fault zone are well delineated by sharp upper crustal velocity changes; (2) The Pengguan massif has generally higher velocity than its surrounding areas, and may extend down to at least -10 km from the surface; (3) A sharp lateral velocity variation beneath the Wenchuan-Maoxian fault may indicate that the Pengguan massif's western boundary and/or the Wenchuan-Maoxian fault is vertical, and the hypocenter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possibly located at the conjunction point of the NW dipping Yingxiu-Beichuan and Guanxian-Anxian faults, and vertical Wenchuan-Maoxian fault; (4) Vicinity along the Yingxiu- Beichuan fault is characterized by very low velocity and low seismicity at shallow depths, possibly due to high content of porosity and fractures; (5) Two blocks of low-velocity anomaly are respectively imaged in the hanging wall and foot wall of the Guanxian-Anxian fault with a -7 km offset with -5 km vertical compon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chuan earthquake seismogenic structure micro-seismic tomography Pengguan massif longmen shan fault zone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大型地震断裂带的变形机制
3
作者 张蕾 李海兵 +12 位作者 王焕 吴琼 杨少华 孙知明 司家亮 Marie-Luce CHEVALIER 曹勇 郑勇 潘家伟 刘栋梁 赵中宝 马绪宣 卢海建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4-870,共17页
近年来,大震频发,地震发生机制和地震断裂作用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课题,而断裂带的变形机制,尤其是大型地震断裂带的变形机制是认识断裂活动性和地震发生机制的关键。本文通过介绍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断裂带和鲜水河断裂带的最新... 近年来,大震频发,地震发生机制和地震断裂作用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课题,而断裂带的变形机制,尤其是大型地震断裂带的变形机制是认识断裂活动性和地震发生机制的关键。本文通过介绍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断裂带和鲜水河断裂带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青藏高原大型地震断裂带的变形机制,主要认识如下:(1)汶川地震使不同性质断层同时破裂,并在地壳浅部(~732.6 m深度)富流体断层泥中发生了熔融作用,颠覆了地震的传统认识,深化了对浅部断层力学性质的认识。(2)龙门山断裂带映秀—北川断裂带在晚三叠世曾经发生Mw7.4~7.9级的逆冲-左行走滑大地震,断裂岩的高磁化率各向异性度值指示了大地震活动。(3)汶川—茂县断裂带在新生代时期存在三期不同构造变形,青藏高原东缘不存在下地壳隧道流模式。(4)龙门山断裂带汶川—茂县断裂带曾经发生了摩擦热温度>500℃的大地震活动,孕震环境为还原性的含有硫化物的低温热液流体环境。(5)强震频发的鲜水河断裂带是藏东南物质外迁的主要边界,具有长期蠕滑变形行为,流体作用较强,流体的注入明显提高断层核部强矿物含量,促进了蠕滑断层的局部变强。上述认识丰富和完善了断裂作用理论,提高了对青藏高原大型地震断裂带变形机制的认识,为断裂带活动性、地震发生机制、地震危险性评估和防震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岩 变形机制 龙门山断裂带 鲜水河断裂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应力状态与强震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123
4
作者 易桂喜 闻学泽 +3 位作者 辛华 乔慧珍 王思维 宫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12-1120,共9页
龙门山断裂带可分为南段、中段和北段,2008年汶川M8.0级地震发生在该断裂带中-北段.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是否存在发生强震的危险性倍受关注.利用1977—2012年四川区域地震台网资料,获得了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图像以及汶川... 龙门山断裂带可分为南段、中段和北段,2008年汶川M8.0级地震发生在该断裂带中-北段.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是否存在发生强震的危险性倍受关注.利用1977—2012年四川区域地震台网资料,获得了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图像以及汶川地震前、后b值的差值Δb图像.同时,根据宽频带数字地震波形资料,计算了2007年以来南段及附近区域ML≥3.8级地震的视应力.结果表明,2008年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天全—芦山、泸定和宝兴北部等区域应力增强,而靠近汶川余震区南端的大邑地区应力水平降低.天全至宝兴段应力水平相对较高,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条件.鲜水河断裂带康定以南段应力水平低,短期内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 B值 地震视应力 相对应力水平 强震危险性
下载PDF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7.0级地震介绍 被引量:111
5
作者 刘杰 易桂喜 +4 位作者 张致伟 官致君 阮祥 龙锋 杜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04-1407,共4页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7.0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震源机制解为逆冲型.震后3天震区已发生3000多次余震,其中M5级余震4次,最大余震是4月21日17时05分芦山、邛崃交界M5.4级地震,余震区长轴约45km,短轴约20km.芦山M7.0级地震与2008...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7.0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震源机制解为逆冲型.震后3天震区已发生3000多次余震,其中M5级余震4次,最大余震是4月21日17时05分芦山、邛崃交界M5.4级地震,余震区长轴约45km,短轴约20km.芦山M7.0级地震与2008年5月12日汶川M8.0级地震均位于龙门山断裂带,但汶川地震发生在该断裂带中-北段,两个地震的余震区存在约45km的间隔,芦山M7.0级地震不是汶川地震的余震,但两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M7 0级地震 汶川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下载PDF
龙门山断裂带晚第四纪的大地震活动--来自古地震研究的资料 被引量:24
6
作者 冉勇康 王虎 +3 位作者 陈立春 陈文山 梁明剑 徐锡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38-1948,共11页
2018年5·12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的大地震活动特征一直是倍受关注的科学问题.而探槽古地震研究是最直接揭示活断层带晚第四纪大地震活动规律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系统总结龙门山断裂带近十年来探槽古地震研究成果,全面分析了龙... 2018年5·12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的大地震活动特征一直是倍受关注的科学问题.而探槽古地震研究是最直接揭示活断层带晚第四纪大地震活动规律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系统总结龙门山断裂带近十年来探槽古地震研究成果,全面分析了龙门山断裂带不同段落的晚第四纪大地震活动与复发特征.结果显示:龙门山断裂带的大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北川—映秀断裂和江油—灌县断裂中段(包括小鱼洞断裂)是全新世以来,最为活跃的段落,约距今6000年以来,发生过3次位移量近似相等的事件,分别发生在5920—5730cal BP和3300—2300cal BP,大地震活动具有3000年左右的准周期复发特征;北川—映秀断裂的北段具有独立破裂的能力,该段汶川地震前一次事件发生在大约665—1030AD,可能是历史上记载的942AD地震事件,另一次事件发生在8240—7785BC;江油—灌县断裂的南段(大川—双石断裂)发震能力明显弱于断裂带中段和北段.现有古地震数据表明,沿北川—映秀断裂,除汶川地震以外,并未显示出不同段落间在全新世期间存在级联破裂的证据,这可能意味着2008年汶川M8地震是龙门山断裂带上罕见的巨大地震事件.另外,青川断裂上探槽揭露的古地震变形事件不像是断裂直接位错的结果,更可能是被动响应北川—映秀断裂右旋位错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探槽 古地震 晚第四纪 大地震活动
下载PDF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裂的滑动速率、复发周期和构造成因 被引量:596
7
作者 张培震 徐锡伟 +1 位作者 闻学泽 冉勇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66-1073,共8页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在中国大陆南北地震带中段.由于龙门山断裂带历史上只发生过3次6~6(?)级强震.而且其晚第四纪构造活动速率很低,以至于对其潜在地震危险性认识不足.为什么在龙门山地区突发大地震,该地震具有哪些特征?其成因机...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在中国大陆南北地震带中段.由于龙门山断裂带历史上只发生过3次6~6(?)级强震.而且其晚第四纪构造活动速率很低,以至于对其潜在地震危险性认识不足.为什么在龙门山地区突发大地震,该地震具有哪些特征?其成因机制是什么?本文在地震地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利用震前的GPS观测结果,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思考和探讨.结果表明,5.12汶川大地震是龙门山断裂带的映秀—北川断裂突发错动的结果,地表上形成200多公里长的地表破裂带;灌县—江油断裂在地震中也发生了破裂,形成的地表破裂带长达60多公里.震前的GPS观测表明,横跨整个龙门山断裂带的滑动速率不超过~2 mm/yr,单条断裂的活动速率不超过~1 mm/yr,与地震地质研究结果和历史地震记录相一致.利用地震地质考察和地震波反演得到的最大同震位移可以获得相当于5.12汶川大地震的强震复发周期为2000~6000年.龙门山断裂带发育在破裂强度很大的变质杂岩体中,断裂带本身在剖面上呈"犁形"或"铲形"结构,有利于能量积累,形成破坏性巨大的地震.所以,5.12汶川大地震是一次低滑动速率、长复发周期和高破坏强度的巨大地震,是一种值得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的新的地震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2汶川大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高破坏强度 新地震类型
下载PDF
四川省芦山M_S7.0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被引量:30
8
作者 李传友 徐锡伟 +8 位作者 甘卫军 闻学泽 郑文俊 魏占玉 许冲 谭锡斌 陈桂华 梁明剑 李新男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1-683,共13页
2013年4月20日的芦山"4·20"M S7.0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震中地区分布多条NE向断裂,构造较为复杂。这次地震震源机制解显示为逆冲型地震,破裂面为NE走向,与龙门山断裂带的运动性质和走向一致。地表调查只在大川... 2013年4月20日的芦山"4·20"M S7.0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震中地区分布多条NE向断裂,构造较为复杂。这次地震震源机制解显示为逆冲型地震,破裂面为NE走向,与龙门山断裂带的运动性质和走向一致。地表调查只在大川-双石断裂(前山断裂)和新开店断裂(大邑断裂南段)发现局部分布的NE向地表裂缝、沿地表裂缝分布的喷砂冒水和砂土液化,不规则的边坡开裂等地表变形,以及断裂沿线较严重的滑坡崩塌和房屋破坏。野外调查没有发现明显的地震地表破裂。GPS测量结果显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位于芦山县城附近或其以东,而芦山西侧的断裂也可能参与了部分活动。根据野外地质调查、GPS观测、震源机制解、震源深度、余震分布等结果综合判定,芦山7.0级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是芦山之下、大川-双石断裂和新开店断裂之间的龙门山前缘滑脱带。此滑脱带在该段的运动导致了这次地震的发生,并可能带动了它上面的大川-双石和新开店等断裂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7 0级地震 发震构造 龙门山断裂带 龙门山前缘滑脱带
下载PDF
汶川地震断裂带滑移行为、物理性质及其大地震活动性--来自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的证据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海兵 许志琴 +4 位作者 王焕 张蕾 何祥丽 司家亮 孙知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80-1697,共18页
断裂带物质组成、结构及其物理性质是理解断裂变形机制和地震破裂过程的基础和关键,断裂带地震(黏滑)和非地震(蠕滑)滑移行为不仅对了解地震活动性和山脉隆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直接为防震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以穿过龙门山映秀—... 断裂带物质组成、结构及其物理性质是理解断裂变形机制和地震破裂过程的基础和关键,断裂带地震(黏滑)和非地震(蠕滑)滑移行为不仅对了解地震活动性和山脉隆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直接为防震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以穿过龙门山映秀—北川和灌县—安县断裂带的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岩心和地表出露的断裂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断裂岩组成、结构、显微构造和钻孔物性测井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龙门山逆冲断裂带滑移行为和物性特征,初步探讨了大地震活动性和有关断裂带的隆升作用:(1)映秀—北川断裂带倾向NW,浅部倾角~65°,发育的断裂岩厚约180~280m,由碎裂岩、假玄武玻璃(地震化石)、断层泥和断层角砾岩组成.断裂带具有高自然伽马、高磁化率值、低电阻率、低波速等物理性质以及对称型破碎结构.断层泥普遍具有摩擦热效应的高磁化率值和石墨化作用特征,是古地震滑动的岩石记录.表明映秀—北川断裂带为经常发生大地震的断裂带,晚新生代以来类似汶川地震的大地震复发周期小于6000—10000年,具有千年复发周期特征.(2)灌县—安县断裂带倾向NW,浅部倾角~38°,发育的断裂岩厚约40~50 m,仅由断层泥和断层角砾岩组成,具有典型的"压溶"结构,表现出蠕滑性质.除压溶作用外,定向富集的层状黏土矿物和微孔隙的发育使断层强度变弱.断裂带具上盘破碎的非对称型破碎结构,除具低磁化率值特征外,其他物性与映秀—北川断裂带一致.(3)根据断裂岩厚度与断层滑移量相关经验公式关系,以及断层产状,粗略估算映秀—北川断裂带自中生代以来累积垂直位移量大于9km,灌县—安县断裂带累积垂直位移量小于3km.映秀—北川断裂带长期大地震产生的累积垂直位移量是龙门山隆升的主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断裂带 滑移行为 断裂带物理性质 大地震活动性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 龙门山
下载PDF
龙门山断裂南段天全段的新活动特征与1327年天全地震的关系 被引量:7
10
作者 梁明剑 陈立春 +2 位作者 冉勇康 王虎 李东雨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6-559,共14页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之后,仅过5a时间,2013年在汶川以南的芦山发生了7.0级地震,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危险性成为关注的热点。通过地震地质调查和古地震研究,发现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双石-大川断裂(芦山地震震区以南段)在全新世有过...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之后,仅过5a时间,2013年在汶川以南的芦山发生了7.0级地震,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危险性成为关注的热点。通过地震地质调查和古地震研究,发现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双石-大川断裂(芦山地震震区以南段)在全新世有过新活动,主要表现为断续展布的槽谷地貌,探槽揭露断层断错了晚第四纪地层。综合历史地震史料分析认为,1327年天全地震震中应在四川天全一带,与双石-大川断裂新活动有密切关系;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其震级可定为6^(1/2)~7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27年天全地震 历史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 发震构造 双石-大川断裂
下载PDF
汶川地震主滑移带(PSZ):映秀—北川断裂带内的斜切逆冲断裂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海兵 许志琴 +9 位作者 王焕 司家亮 李天福 宋圣荣 裴军令 郭力维 孙知明 黄尧 Marie-Luce Chevalier 刘栋梁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139,共19页
2008年5月12日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发生了毁灭性的汶川地震(Ms 8.0),并沿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安县断裂分别产生约270 km和80 km长、并具不同运动性质的地表破裂带。大地震后的断裂带科学钻探是研究地震机制的有效方法,为更好地... 2008年5月12日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发生了毁灭性的汶川地震(Ms 8.0),并沿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安县断裂分别产生约270 km和80 km长、并具不同运动性质的地表破裂带。大地震后的断裂带科学钻探是研究地震机制的有效方法,为更好地了解汶川地震过程中的断裂机制、岩石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特征,2008年11月4日(汶川地震后的178 d)快速实施了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WFSD),该项目在这两条断裂带的上盘布置深浅不一的五口群钻(500~3000 m深)。笔者以汶川科钻一号孔(WFSD-1)岩心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岩心的岩石学研究和构造分析,识别出映秀—北川断裂带中的不同断裂岩分布和组合,以及确定了汶川地震主滑移带位置,为进一步研究汶川地震断裂机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 汶川地震主滑动带(PSZ) 岩心 映秀-北川断裂带 龙门山
下载PDF
汶川、芦山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地壳形变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静 刘杰 +3 位作者 任金卫 江在森 闫伟 岳冲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6-198,共13页
为研究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芦山地震前地壳形变特征,本文利用1999—2015年四期GPS速度场和1990—2017年跨断层短水准资料,对跨断层GPS速度剖面、GPS应变率场、断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跨断层年均垂直变化速率等进行了分析讨论,总结... 为研究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芦山地震前地壳形变特征,本文利用1999—2015年四期GPS速度场和1990—2017年跨断层短水准资料,对跨断层GPS速度剖面、GPS应变率场、断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跨断层年均垂直变化速率等进行了分析讨论,总结了汶川和芦山地震前后龙门山断裂带三维地壳变形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中、北段处于强闭锁状态、断层面应力应变积累水平很高,而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闭锁较弱、变形速率明显高于中北段、依然可以积累应力应变,汶川地震震源位于闭锁相对弱的部位,这可能是导致汶川地震自初始破裂点沿龙门山断裂带向北东方向单侧破裂,而震中西南方向断层并没有发生破裂的原因之一。汶川地震的发生引起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应力应变积累速率加快、断层闭锁程度增强、闭锁面积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芦山地震的发生,而芦山地震震源位于汶川地震前强闭锁和弱闭锁的高梯度过渡部位。因为芦山地震只释放了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有限的应变能,并没有显著缓解该段的地震危险性,所以汶川和芦山地震之间的地震空段以及芦山地震西南方向的地震空段,依然需要持续关注。此外,本文还收集和对比分析了多次6~9级地震前地壳变形特征,同样显示地震成核于闭锁高梯度带区域而非完全闭锁区域内部,并且随着震级升高闭锁断层面的长度也在增大,这一现象还需在高分辨率形变数据的帮助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芦山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三维变形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闭锁特征与地震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腊月 李玉江 +3 位作者 张风霜 陈长云 尹海权 贾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67-479,共13页
利用华北地区1999~2007、2013~2017两期GPS水平运动速度场数据,采用块体负位错模型,分别反演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不同段的断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分布;结合地表应变结果,综合分析了郯庐断裂带前后两期的变形差异特征,并探讨了其与日... 利用华北地区1999~2007、2013~2017两期GPS水平运动速度场数据,采用块体负位错模型,分别反演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不同段的断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分布;结合地表应变结果,综合分析了郯庐断裂带前后两期的变形差异特征,并探讨了其与日本3·11地震间的可能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地震后,郯庐断裂带中南段郯城以北的段落闭锁程度有所减弱,中南段东部地区主张应变率增强,处于拉张状态;日本大地震的发生对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的应变积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2013~2017最新一期反演结果显示莒县以北断层闭锁程度仍较高,闭锁深度较深,为右旋挤压亏损,是1668年郯城地震的未破裂段;莒县以南到泗洪附近断层闭锁程度较低,无滑动亏损积累;泗洪以南到嘉山段断层闭锁程度较高,是历史地震的未破裂段,同时该地区小震不活跃,易于应力积累,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 断层闭锁 滑动亏损 应变积累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2008年汶川地震断裂带北东段南坝地区岩石特征与内部结构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成龙 李海兵 +5 位作者 王焕 张蕾 孙知明 张佳佳 云锟 张进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92-3208,共17页
龙门山断裂带中的映秀-北川断裂带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主发震断裂,它具有斜冲断裂的运动学特征(逆冲兼右旋走滑),其中南西段映秀断裂带以逆冲为主,而北东段北川断裂带以右旋走滑为主。断裂带的物质组成和内部结构的研究,有利于深入认识... 龙门山断裂带中的映秀-北川断裂带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主发震断裂,它具有斜冲断裂的运动学特征(逆冲兼右旋走滑),其中南西段映秀断裂带以逆冲为主,而北东段北川断裂带以右旋走滑为主。断裂带的物质组成和内部结构的研究,有利于深入认识断裂活动性质、构造变形行为和地震发震机制。本文以出露于映秀-北川断裂带北东段南坝地区的断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显微构造观察、XRD和μXRF等多种分析手段,探讨映秀-北川断裂带北东段的岩石组成和内部结构。研究表明发育于寒武纪粉砂质板岩中的断裂带宽度约30m,断层中心发育厚20~40cm的黑色断裂物质,2008年汶川地震的同震位移沿黑色物质层中厚约10mm滑动带滑动。断层NW侧和SE侧表现出近于对称的结构特征,两侧的角砾岩宽~4m和~3m,破碎带宽~10m和~12m。黑色断裂物质中石英含量30%~50%,长石含量18%~25%,黏土矿物总含量30%~36%,主要由伊利石、伊蒙混层和绿泥石组成,少有蒙脱石。XRD结果显示黑色断裂物质具有非晶质成分特征,SEM观测结果可见熔融结构特征,显微结构与μXRF结果呈现后期流体作用明显,其表明黑色断裂物质主要由古地震滑动形成的假玄武玻璃蚀变而成,并发育不同蚀变程度的多期假玄武玻璃。上述研究揭示出断裂摩擦熔融是汶川地震断裂带北东段南坝地区的重要动态弱化机制,其内部结构和岩石特征与南西段映秀断裂带具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断裂岩 假玄武玻璃 北川断裂带 龙门山
下载PDF
基于青衣江变形河流阶地研究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构造活动性 被引量:14
15
作者 苏鹏 田勤俭 +2 位作者 梁朋 李文巧 王林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3-545,共23页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第四纪沉积差,断层出露不明显,晚第四纪构造活动性资料零星。为了提高对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构造活动性的认识,探索芦山地震的发震构造,文中在分析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貌以及构造演化的基础上,对跨盐井-五龙断裂、大川-...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第四纪沉积差,断层出露不明显,晚第四纪构造活动性资料零星。为了提高对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构造活动性的认识,探索芦山地震的发震构造,文中在分析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貌以及构造演化的基础上,对跨盐井-五龙断裂、大川-双石断裂和芦山盆地的青衣江不同段的6级河流阶地进行了差分GPS连续测量和细致研究,结合对高分辨率航拍影像的地质解译,得到了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青衣江各段的河流阶地横剖面,通过不同河段河流阶地的对比分析,建立了龙门山断裂带南段青衣江河流阶地纵剖面。通过对河流阶地的变形分析,发现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晚第四纪以来,盐井-五龙断裂的平均垂向断错速率为0.6~1.2mm/a,大川-双石断裂没有明显的垂向活动,芦山地震的发震断层控制的山前褶皱最新活动。结合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壳深部结构资料和芦山地震的精定位余震资料等,认为芦山地震的发震构造不是大川-双石断裂,而是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山前盲逆断层和反冲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 芦山Ms7.0地震 河流阶地纵剖面 构造活动性 发震构造 盐井-五龙断裂 大川-双石断裂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南段重力异常及不同深度的横向构造特征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鑫 张景发 +4 位作者 姜文亮 蒋洪波 田甜 高敏 付萍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0-385,共16页
为研究郯庐断裂带南段及周边构造的深部特征、空间展布、交切关系,文中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该地区的布格重力场进行场源分离,剖析不同深度下的地壳横向构造;同时采用Parker变密度模型对莫霍面深度进行反演分析。研究表明,郯庐断裂... 为研究郯庐断裂带南段及周边构造的深部特征、空间展布、交切关系,文中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该地区的布格重力场进行场源分离,剖析不同深度下的地壳横向构造;同时采用Parker变密度模型对莫霍面深度进行反演分析。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南段表现为NNE走向的大型重力区域场梯度条带,切割深度达岩石圈地幔,其两侧密度结构及构造特征差异明显。沉积层及上地壳密度结构复杂,郯庐带东支2条断裂形成线性异常纵贯区域;而西支2条断裂线性异常较弱,截切EW向的重力异常体断续延展。中、下地壳密度结构简单,断裂带形成宽缓的低异常条带,反映了白垩纪—古近纪伸展环境下造成的地堑式构造。西支2条主干断裂纵穿合肥市,沿肥东凹陷西缘向S延伸,由于舒城以南的高密度圈闭体遮挡,尖灭于舒城县一带;而肥中、六安—合肥、肥西—韩摆渡EW向的深大断裂交切于西支,未延伸至东支。该区近代小震多发生于断裂构造所对应的重力高、低异常转化带之间,尤其是断裂之间的交会处与郯庐构造带内部,郯庐断裂带南段为历史强震空区段,考虑到断裂带莫霍面陡变及与多条深大断裂交切等深部环境,中强震危险性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南段 布格重力异常 小波多尺度分析 横向构造 莫霍面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世界上最快回应大地震的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 被引量:6
17
作者 许志琴 吴忠良 +1 位作者 李海兵 李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66-1679,共14页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之后,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实施了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快回应大地震的科学钻探,为地学家探索地震成因机制提供了极好的机遇.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WFSD)沿产生同震地表破裂的两...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之后,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实施了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快回应大地震的科学钻探,为地学家探索地震成因机制提供了极好的机遇.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WFSD)沿产生同震地表破裂的两条断裂带——龙门山的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安县断裂共实施了6口科学群钻.其目标在于对钻孔的岩心、岩屑和流体样品进行多学科观察、测试和研究,揭示汶川地震断裂带的深部物质组成、结构、产出以及构造属性;探索地震过程中的岩石物理和化学行为、能量状态与破裂演化过程;认识汶川地震发生的应力环境、巨大的地震破裂产生及传播原因、地下流体在地震的孕育、发生、停止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检验和深入理解地震断裂发震机理.目前,汶川科钻项目已取得的部分重要成果如下:(1)查明了汶川地震断裂带结构、组成;(2)揭示了汶川地震过程中"热增压"为重要断裂弱化机制,提出断裂带内石墨可作为判断大地震发生的标志;(3)发现目前世界上最低的断层摩擦系数,并首次记录到大震后断裂带快速愈合信息;(4)重建龙门山的构造格架,提出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新的成因模式;(5)通过对汶川地震余震的精确定位、钻孔附近的地震台阵观测,确定了地震活动与龙门山断裂带不同区段的空间关系;揭示断裂带深部流体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为确定大震孕育过程提供深部流体活动行为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构造带 WFSD 汶川地震10周年 地震机制 构造格架
下载PDF
龙门山汶川地震断裂带北川段岩石与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变形行为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成龙 李海兵 +1 位作者 王焕 张进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145-3166,共22页
断裂带的岩石组成、内部结构和地球化学特征是认识断裂活动性质和变形行为的关键,而断层泥作为断裂带核部的重要物质,不仅影响断裂带强度,而且控制断裂的滑移机制。本文以汶川地震的发震断裂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带北川段沙坝探槽中的断... 断裂带的岩石组成、内部结构和地球化学特征是认识断裂活动性质和变形行为的关键,而断层泥作为断裂带核部的重要物质,不仅影响断裂带强度,而且控制断裂的滑移机制。本文以汶川地震的发震断裂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带北川段沙坝探槽中的断层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断层泥进行宏观与显微构造观察、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XRD)、矿物自动化定量分析(TIMA)和薄片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μXRF)等多种分析,探讨了其所蕴含的断裂变形行为和滑移机制。研究表明:北川段断裂带NW盘主要为寒武纪碳质泥页岩和板岩,SE盘由半固结的黄色砂质黏土层组成。断裂带核部由面理发育的黑色断层角砾岩和面理化的断层泥组成,断层泥厚约25cm,分为黄色断层泥、灰色断层泥和黑色断层泥,汶川地震滑移带沿灰色断层泥和黑色断层泥边界分布,在滑移带附近可见明显的拖曳构造与R1次级剪切破裂,指示了逆冲滑动的性质。断层泥中的碎块呈棱角状大小不均一,显示出地震快速滑动特征,表现为粘滑行为。黄色和灰色断层泥中黏土矿物含量(42%~52%)远高于黑色断层泥(19%~29%),前者石英(36%~47%)、伊利石(18%~32%)和绿泥石(7%~15%)含量整体略高于后者中的含量,而长石含量整体低于后者,表明黄色和灰色断层泥中水-岩作用较强于黑色断层泥,推测前者断层泥的孔隙度高于后者;断层泥中含有较多的伊蒙混层,靠近滑移带Fe元素呈明显增加趋势,暗示了摩擦产生了大量的热,同时,黑色断层泥中发育有石墨,说明断层滑移具有热增压弱化机制。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带北段北川断裂在岩石组成和规模上与南段映秀断裂虹口段断裂带有着明显差异,但均存在断裂滑移的石墨化作用,这些研究对认识映秀-北川断裂带南北段的滑移行为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断裂泥 变形行为 北川断裂带 龙门山
下载PDF
秦岭-大别及邻区背景噪声的瑞利波层析成像 被引量:12
19
作者 丁文秀 付媛媛 +4 位作者 高原 廖武林 何亚娟 蔡永建 申学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959-2968,共10页
秦岭—大别造山带西起青藏高原东北缘,东至郯庐断裂带,是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之间的碰撞造山带.本文收集陕、豫、皖、赣、湘、鄂、渝等区域地震台网的160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连续两年地震背景噪声数据,用双台站互相关算法获得瑞利面波经验... 秦岭—大别造山带西起青藏高原东北缘,东至郯庐断裂带,是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之间的碰撞造山带.本文收集陕、豫、皖、赣、湘、鄂、渝等区域地震台网的160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连续两年地震背景噪声数据,用双台站互相关算法获得瑞利面波经验格林函数,提取相速度频散曲线,并根据面波层析成像反演得到秦岭—大别及邻区周期8~35 s范围内相速度分布图像.结果显示,大别地块在14 s相速度分布图中呈现低速异常,与8 s相速度分布图中的高速异常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大别HP/UHP(high pressure/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rocks,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影响仅存在于上地壳.25 s相速度图中,大致以太行一武陵重力梯度带为界,东部以高速异常为主,西部以低速异常为主,反映了地壳东薄西厚的结构特征.14~35 s相速度分布图显示郯庐断裂带南段东西两侧的显著差异,佐证了郯庐断裂带发生大规模左行平移运动时,其南段可能切入壳幔边界.同时,郯庐断裂带南段可能存在一个热物质上涌的通道,熔融的热物质通过该通道上升,混入大别地区的中下地壳,造成了红安一大别造山带的差异隆升.南秦岭与四川盆地东北部表现为低速异常,是否与青藏高原物质东流或者南秦岭的拆沉有关,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噪声成像 秦岭-大别造山带 郯庐断裂带南段 瑞利波层析成像
下载PDF
龙门山中央断裂南段盐井—五龙断裂的浅层地球物理方法探测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大虎 廖华 +4 位作者 梁明剑 王明明 王世元 杨歧焱 顾勤平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35,共10页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和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中,龙门山中央断裂南段的盐井—五龙断裂均未发现地表破裂现象,加之该断裂浅层地球物理资料极度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震危险性的评价和发震能力的评...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和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中,龙门山中央断裂南段的盐井—五龙断裂均未发现地表破裂现象,加之该断裂浅层地球物理资料极度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地震危险性的评价和发震能力的评估。针对龙门山中央断裂南段的盐井-五龙断裂经过区段的主要乡(镇)所在地多为宽度不大于300m的山间峡谷地区,且探测场区存在交通条件不便、场地工作面狭窄等问题,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探测工作中采用小道间距、小偏移距、多道短排列接收和共反射点多次覆盖观测的地震数据采集方式,并经数据处理后获得地震反射剖面图像。浅层地震探测定位结果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断面、探槽开挖和钻孔联合剖面资料,共同揭示了NE向的盐井—五龙断裂在宝兴县五龙乡东风村一带精确的空间展布位置、产状规模和近地表构造形态。探测结果表明盐井—五龙断裂于五龙乡北东风村西河两岸的T1阶地处隐伏通过,性质为倾向NW的逆冲断裂,近地表倾角50°-60°,上断点埋深19m。该断裂断错宝兴西河T2、T3阶地,西河右岸T1阶地断裂通过处两侧基岩的断距6-8 m,其破碎带及其影响带宽度约30m。本文浅层地球物理探测成果可对判定盐井—五龙断裂的近地表构造活动提供可靠的地震学证据,也为地震重灾区(宝兴县城)的灾后工程选址重建、地震危险性评价和制定抗震防灾规划提供了科学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中央断裂南段 盐井—五龙断裂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 高密度电阻率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