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in Southwestern Mountainous Areas of Yunn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Strategy of "Protecting Farmland in Flatland Areas and Constructing Mountainous Cities" : A Case in Lianghe County 被引量:4
1
作者 贺一梅 杨子生 +2 位作者 张博胜 邓有旺 张德省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10期1774-1777,1780,共5页
According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owns' construction in the southwestern mountainous areas of Yunnan Province, this study has built constructive land suit- 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hich is different to flat ... According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owns' construction in the southwestern mountainous areas of Yunnan Province, this study has built constructive land suit- 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hich is different to flat area. Then this study deter- mined single evaluation factors index and comprehensive suitability index using "ex- treme conditions method" and "suitability index method", and analyzed and assessed the constructive land suitability on each evaluation unit polygons and its suitability level by using GIS software. Taking Lianghe County of Dehong Dai-Jingpo Au- tonomous Prefecture as an example to evaluate land suitability in Lianghe County's main towns around the gentle slope, the results show, in the evaluation area, the area of land suitable for construction and unsuitable for construction respectively ac- count 73.58% and 26.42%. And first-class, second and third-class of land suitable for construction should be composited at the ratio of about 11:49:40. Th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method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is applicable for evalu- ating the construction land suitability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southwest Yunnan Province, and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land policy measures which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farmland and promot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and even similar mountainous areas of the whole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untainous area Constructive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Comprehensive suitability index southwestern yunnan Province
下载PDF
A New Basal Sauropod Dinosaur from the Lufeng Basin,Yunnan Province,Southwestern 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LU Junchang Yoshitsugu KOBAYASHI +1 位作者 LI Tianguang ZHONG Shim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336-1342,共7页
A new dinosaur Chuxiongosaurus lufengensis gen.et sp.nov.is erected based on a nearly complete skull.The taxo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lacrimal perpendicular to the ventral margin of the upper jaw,which is similar to ... A new dinosaur Chuxiongosaurus lufengensis gen.et sp.nov.is erected based on a nearly complete skull.The taxo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lacrimal perpendicular to the ventral margin of the upper jaw,which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codontosaurus;a depression present on the dorsal profile of the snout behind the naris;the rostral profile of the maxilla slopes continuously towards the rostral tip;and the presence of 25 dentary teeth.It also displays prosauropod characters such as a relatively long skull,the slope of the maxillary rostral profile,and teeth that do not have basically constricted crowns.The new specimen is more basal than Anchisaurus and represents the first basal sauropod dinosaur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xonomy Chuxiongosaurus lufengensis SAUROPODA JURASSIC yunnan southwestern China
下载PDF
滇西南1976年龙陵M_(S)7.3、M_(S)7.4双强震触发滑坡遥感解译及其构造意义
3
作者 李浩峰 徐岳仁 +4 位作者 郭雅丽 刘晗 赵昕雨 陆玲玉 唐嘉诚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40,共24页
深入研究中国滇西南地区发育的龙陵-澜沧新生地震构造带对于合理划分活动地块边界及未来开展强震危险性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使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对已发生的双强震震例开展回溯研究是一种可行的技术手段。文中对震前、震后高分辨率Ke... 深入研究中国滇西南地区发育的龙陵-澜沧新生地震构造带对于合理划分活动地块边界及未来开展强震危险性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使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对已发生的双强震震例开展回溯研究是一种可行的技术手段。文中对震前、震后高分辨率Keyhole卫星影像进行遥感解译,结合野外验证和前人研究结果,获得了1976年M_(S)7.3、M_(S)7.4龙陵双强震触发滑坡较为完整的数据库。结果显示:1)共解译滑坡14448个,总面积为17.2km^(2),70.9%的滑坡分布在花岗岩质的岩体风化层中,单体滑坡面积集中在数百至1000m^(2)区间,多为表层风化层内的浅层滑坡,滑动距离较小;2)同震滑坡密集区与高烈度区不匹配,其空间分布显示破裂区规模约为30km,且均位于活动断裂的一侧,表明其发震构造并非为龙陵-瑞丽断裂或畹町断裂。滇西南地区共轭强震破裂可能局限了单次强震的空间规模,因此在确认未来强震危险区时应重点关注NE向与NW向构造的交会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南地区 1976年龙陵M_(S)7.3、M_(S)7.4双强震 地震滑坡 Keyhole卫星影像 遥感解译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滇西南少数民族民居中“火塘偏心”现象与形制演变关系
4
作者 焦梦婕 白寅崧 王红军 《住宅科技》 2024年第4期36-41,共6页
文章首先对早期民居形制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指出火塘对空间秩序和空间形制演变的影响;然后,基于2022年7月在滇西南的实地调研并结合文献,提取仍在主室内使用火塘的民居案例,对火塘在主室内的位置偏移现象进行分析,并归纳为单向正... 文章首先对早期民居形制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指出火塘对空间秩序和空间形制演变的影响;然后,基于2022年7月在滇西南的实地调研并结合文献,提取仍在主室内使用火塘的民居案例,对火塘在主室内的位置偏移现象进行分析,并归纳为单向正中、略微偏心和偏至角落3种类型;最后,以“火塘偏心”为线索,进一步讨论滇西南地区民居形制演变过程,尝试探寻形制演变背后的推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南地区 民居 火塘 空间形制演变
下载PDF
Basin Fluid Mineralization during Multistage Evolution of the Lanping Sedimentary Basin,Southwestern China 被引量:5
5
作者 GU Xuexlang ZHANG Yongmei +1 位作者 DONG Shuyi TANG Jux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6期984-995,共12页
The Lanping sedimentary basin has experienced a five-stage evolution since the late Paleozoic: ocean-continent transformation (late Paleozoic to early mid-Triassic); intracontinental rift basin (late mid-Triassic ... The Lanping sedimentary basin has experienced a five-stage evolution since the late Paleozoic: ocean-continent transformation (late Paleozoic to early mid-Triassic); intracontinental rift basin (late mid-Triassic to early Jurassic); down-warped basin (middle to late Jurassic); foreland basin (Cretaceous); and strike-slip basin (Cenozoic). Three major genetic types of Ag-Cu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s, including the reworked hydrothermal sedimentary, sedimentary-hydrothermally reworked and hydrothermal vein types,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products of basin fluid activity at specific sedimentary-tectonic evolutionary stages. Tectonic differences of the different evolutionary stages resulted in considerable discrepancy in the mechanisms of formation-transportation, migration direction and emplacement processes of the basin fluids, thus causing differences in mineralization styles as well as in genetic types of ore depos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basin fluids 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basin Lanping basin yunnan southwestern China
下载PDF
滇西南地区地壳S波速度结构反演及强震孕震环境分析
6
作者 杨建文 金明培 +2 位作者 叶泵 茶文剑 张天继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3-555,共13页
基于滇西南地区31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三分量波形数据,提取径向P波接收函数,以“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区地壳剪切波速模型”为初始模型,进行精细化结构反演(垂向精度达2km级),并采用Bootstrap重采样技术进行统计和评估,获取了各... 基于滇西南地区31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三分量波形数据,提取径向P波接收函数,以“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区地壳剪切波速模型”为初始模型,进行精细化结构反演(垂向精度达2km级),并采用Bootstrap重采样技术进行统计和评估,获取了各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结合地壳厚度、泊松比分布,对滇西南地区的地壳深部结构及强震孕震环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地壳S波速度分布在横向和垂向上均存在明显的非均匀特性。在中上地壳0~20km深度范围内存在明显且连续的低速层,平均厚度约15km,最大厚度达20km。在中下地壳20~28km深度范围内局部区域存在明显的低速层(厚度约8km),主要分布在普文断裂北端至阿墨江断裂中部区域(23°N附近),另外,在红河断裂附近和澜沧江断裂北部的局部区域也有分布;②从孕震环境来看,景谷M_(S)6.6和M_(S)5.8、墨江M_(S)5.9地震均发生在中上地壳低速层内,老挝M_(S)6.0地震发生在高、低速度的过渡区域。滇西南地区新生破裂带较为发育,地震波速的减小可能与地壳断裂或微裂隙中有流体的存在有关,研究区NW向新生破裂带的存在以及流体的长期作用,为带内高应变的突然释放提供了条件。另外,4个地震均发生在泊松比变化的高梯度带上,且地震发生处地壳厚度变化均较大。地壳厚度、泊松比变化剧烈的地区,地壳物质组成差异明显,壳内应变易于积累,有利于强震的诱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南 S波速度 中下地壳低速层 泊松比高梯度带 孕震环境
下载PDF
云南纳帕海岩溶湿地生态环境变化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79
7
作者 田昆 陆梅 +3 位作者 常凤来 莫剑锋 黎良才 杨永兴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5-42,共8页
利用原状土就地取样野外定位研究方法,对云南西北高原的纳帕海岩溶湿地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的2年定位研究表明,纳帕海湿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表现为湿地面积不断缩小,沼泽类型改变,沼泽旱化、沙化,中旱生植物侵入,沼泽发生逆向生态演替,生... 利用原状土就地取样野外定位研究方法,对云南西北高原的纳帕海岩溶湿地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的2年定位研究表明,纳帕海湿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表现为湿地面积不断缩小,沼泽类型改变,沼泽旱化、沙化,中旱生植物侵入,沼泽发生逆向生态演替,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养分衰减退化,土壤酶活性降低,水质变劣.分析了引起纳帕海湿地环境变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表明人为活动干扰是引起其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湿地 生态环境 驱动机制 退化 旱化 沙化 纳帕海
下载PDF
滇西南昌宁—孟连带和澜沧江带古特提斯多岛洋构造演化 被引量:175
8
作者 刘本培 冯庆来 +2 位作者 方念乔 贾进华 何馥香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29-539,共11页
昌宁—孟连带位于保山—耿马和思茅一临沧地块之间,保存有多种缝合带记录和罕见的泥盆纪至中三叠世连续洋盆沉积序列,代表古特提斯多岛洋主支部位,临沧地块很可能是一个亲冈瓦纳的外来地体,晚二叠世前增生到思茅地块西缘。因此,澜沧江... 昌宁—孟连带位于保山—耿马和思茅一临沧地块之间,保存有多种缝合带记录和罕见的泥盆纪至中三叠世连续洋盆沉积序列,代表古特提斯多岛洋主支部位,临沧地块很可能是一个亲冈瓦纳的外来地体,晚二叠世前增生到思茅地块西缘。因此,澜沧江带和昌宁—孟连带晚二叠世前属于同一个洋盆,向南与泰国北部难河—程逸缝合带连接。古特提斯的最后封闭发生于晚印支期,以后又遭受新特提斯阶段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特提斯 构造演化 昌宁-孟连带
下载PDF
滇西南昌宁-孟连构造带晚泥盆世枕状玄武岩和层状硅质岩的特征 被引量:20
9
作者 杨文强 冯庆来 段向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9-747,共9页
滇西南耿马地区回爱剖面发育有昌宁-孟连构造带最早的枕状玄武岩,与其共生的放射虫硅质岩、硅质泥岩含有晚泥盆世放射虫和牙形石化石。对硅质岩和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玄武岩的化学成分具有高P、Ti的特点,轻稀土元素富集,在稀土元... 滇西南耿马地区回爱剖面发育有昌宁-孟连构造带最早的枕状玄武岩,与其共生的放射虫硅质岩、硅质泥岩含有晚泥盆世放射虫和牙形石化石。对硅质岩和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玄武岩的化学成分具有高P、Ti的特点,轻稀土元素富集,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图上表现为明显的右倾,微量元素中K、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与Nb、Ta、Zr等高场强元素富集。化学投图结果表明玄武岩形成于洋岛环境。硅质岩的Al/(Al+Fe+Mn)比值大部分介于0.5~0.7之间,Al_2O_3/(Fe_2O_3+Al_2O_3)位于0.41~0.8之间,大部分硅质岩的Ce/Ce*比值小于1,具弱的Ce负异常,总体表现为大陆边缘型硅质岩的特征。这说明研究区晚泥盆世为邻近大陆边缘的洋盆环境,具洋壳性质的昌宁-孟连古特提斯盆地在晚泥盆世已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泥盆世 洋岛玄武岩 硅质岩 昌宁-孟连构造带 滇西南
下载PDF
资源贫瘠地区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玉萍 张嘉强 +1 位作者 吴海涛 丁士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0-136,共7页
引入双槛模型,分两个阶段考察滇西南资源贫瘠地区农户改良陆稻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第一,农户决定是否采用改良陆稻技术(采用决定)的影响因素;第二,如果采用,农户决定改良陆稻技术采用程度(采用程度决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 引入双槛模型,分两个阶段考察滇西南资源贫瘠地区农户改良陆稻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第一,农户决定是否采用改良陆稻技术(采用决定)的影响因素;第二,如果采用,农户决定改良陆稻技术采用程度(采用程度决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农户决定是否采用改良陆稻技术的因素和影响农户决定改良陆稻技术采用程度的因素存在很大差异。农户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状况,例如耕地面积、市场远近、缺粮程度、海拔高度和有无技术推广项目等对农户的采用决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家庭劳动力比重和水田面积比例则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户家庭规模和台地面积比例对农户技术采用程度决定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耕地面积、水田面积比例和海拔高度则对其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在制定资源贫瘠山区的农业技术推广政策时,应该充分注意区分影响技术推广广度和深度的不同因素,使不同政策措施更能在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槛模型 改良陆稻 技术采用 滇西南
下载PDF
滇西南菜区小菜蛾发生规律及抗药性现状 被引量:8
11
作者 尹艳琼 杨明文 +7 位作者 彭桂清 赵雪晴 李向永 黄玲 习有强 李晨 许晓敏 谌爱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8-291,310,共5页
为掌握滇西南菜区小菜蛾的发生规律和抗药性现状,2013-2017年进行了田间系统调查幼虫、性信息素诱集成虫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滇西南菜区小菜蛾田间种群每年早春存在种群激增现象,3-5月份出现春季高峰期,6月后种群数量保持较低水... 为掌握滇西南菜区小菜蛾的发生规律和抗药性现状,2013-2017年进行了田间系统调查幼虫、性信息素诱集成虫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滇西南菜区小菜蛾田间种群每年早春存在种群激增现象,3-5月份出现春季高峰期,6月后种群数量保持较低水平。抗性测定表明,该地区小菜蛾对丁醚脲、Bt、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茚虫威均为低水平抗性,对氟啶脲和多杀霉素为中等水平抗性;对阿维菌素为中到高抗,对高效氯氰菊酯为高抗水平。建议该区域1-5月放置性信息素诱杀成虫,3-4月用丁醚脲、Bt制剂、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茚虫威等进行化学防治,6-12月小菜蛾的发生虫量在经济阈值下,可不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种群消长 抗药性 滇西南
下载PDF
滇西点仓山构造带新生代岩浆活动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戚学祥 赵宇浩 +3 位作者 朱路华 胡兆初 张超 吉风宝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17-2228,共12页
点苍山构造带是哀牢山-金沙江大型走滑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造带内新生代花岗岩以发生糜棱岩化韧性变形和含有富铝含水矿物-黑云母和白云母为特征。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花岗岩和混合岩化花岗岩脉的形成时代分别为27.9... 点苍山构造带是哀牢山-金沙江大型走滑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造带内新生代花岗岩以发生糜棱岩化韧性变形和含有富铝含水矿物-黑云母和白云母为特征。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花岗岩和混合岩化花岗岩脉的形成时代分别为27.9±0.7Ma、28.5±0.5Ma和34.8±0.4Ma,样品11QDC-34中3个点206Pb/238U年龄22~24Ma是对后期叠加构造变形变质作用的响应。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花岗岩具有高硅(SiO2〉70.95%)、富碱(Na2O+K2O=7.16%~8.44%)、高钾(Na2O/K2O〈1.0)、富铝(Al2O3〉13.48%,A/CNK多大于1.1)的S型花岗岩岩石学特征。花岗岩LREE/HREE比值变化较大,δEu在0.13~0.75之间,以及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展示出的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和K,放射性生热元素Th和U及亲岩浆元素Ce、La、Zr和Hf相对原始地幔强烈富集,高场强元素(HSFE)Nb、P、Ti、Sr和LILE中的Ba表现出明显的负异常,以及在Th/Yb-Ba/La和Th/Yb-Sr/Nd判别图解中,样品沿沉积岩熔融体演化趋势线分布,在Rb/Ba-Rb/Sr图解中分布于页岩和砂岩部分熔融区,揭示其岩浆来源于壳源物质低度部分熔融的产物。构造带中花岗岩体(脉)普遍发生不同程度糜棱岩化韧性变形、同一岩体不同部位糜棱岩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及锆石结晶温度远高于糜棱岩的角闪岩相变质温度说明点苍山深变质带大规模韧性走滑剪切作用发生于28Ma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新生代岩浆活动 点苍山构造带 滇西
下载PDF
滇西南耿马地区弄巴剖面早石炭世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古地理意义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凡 冯庆来 +1 位作者 张志斌 段向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5-340,共6页
滇西南耿马地区弄巴剖面由不同时代、不同岩性的地层断片组成,其中早石炭世2个断片由玄武岩和灰白色、紫红色放射虫硅质岩、硅质泥岩、凝灰岩组成。对硅质岩进行地球化学研究后发现,该地区硅质岩SiO2含量均在80%以上,MnO/TiO2的平均值为... 滇西南耿马地区弄巴剖面由不同时代、不同岩性的地层断片组成,其中早石炭世2个断片由玄武岩和灰白色、紫红色放射虫硅质岩、硅质泥岩、凝灰岩组成。对硅质岩进行地球化学研究后发现,该地区硅质岩SiO2含量均在80%以上,MnO/TiO2的平均值为0.58,Al/(Al+Fe+Mn)的平均值约为0.48,Ce/Ce的平均值为0.91,与已知大地构造背景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表明其为近大陆边缘的洋盆边缘型硅质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南 弄巴剖面 硅质岩 玄武岩 地球化学
下载PDF
云南滇西地区早古生代增生杂岩的厘定及其洋壳俯冲消减作用--基于1∶5万文东幅地质调查的新认识 被引量:5
14
作者 彭智敏 王保弟 +7 位作者 胡金锋 付于真 王国芝 张辑 刘云鹤 张璋 关俊雷 韩文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56-1672,共17页
【研究目的】澜沧岩群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查明澜沧岩群的物质组成、构造属性、时代及变质变形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重建特提斯的时空格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研究方法】在1∶5万详细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开展LA-MC-ICP-MS锆石... 【研究目的】澜沧岩群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查明澜沧岩群的物质组成、构造属性、时代及变质变形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重建特提斯的时空格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研究方法】在1∶5万详细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开展LA-MC-ICP-MS锆石U-Pb年代学等综合研究。【研究结果】查明了澜沧岩群的物质组成及变质变形特征,具有基质+块体的构造混杂岩特征,经历了3期变质变形,整体表现为逆冲推覆-增生造山的构造变形样式。通过碎屑锆石、变酸性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厘定其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澜沧岩群中高压变质岩的原岩具有岩浆弧、OIB和E-MORB的特征,说明澜沧岩群经历了深俯冲、增生造山作用过程。【结论】结合区域已有的研究资料及本文研究成果,认为澜沧岩群不是基底岩系,而是昌宁—孟连原-古特提斯洋俯冲消减形成的早古生代增生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岩群 原-古特提斯洋 增生杂岩 早古生代 地质调查工程 滇西
下载PDF
滇西南古特提斯石炭纪海山碳酸盐台地的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海清 刘本培 方念乔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8-23,共6页
应用露头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首次对滇西古特提斯(昌宁-孟连带)中海山碳酸盐台地的石炭系进行了研究。识别出6个三级层序,其中早石炭世晚期1个、威宁期3个、鱼塘寨组3个,顶部一个归属二叠纪。三级层序和相应的海平面变化旋... 应用露头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首次对滇西古特提斯(昌宁-孟连带)中海山碳酸盐台地的石炭系进行了研究。识别出6个三级层序,其中早石炭世晚期1个、威宁期3个、鱼塘寨组3个,顶部一个归属二叠纪。三级层序和相应的海平面变化旋回可以和黔南对比,但副层序厚度较大(黔南副层序小于10m,鱼塘寨10~50m),碳、氧同位素普遍偏轻以及存在麦粒蜓带厚度变薄事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两者之间经历了同样的冰川型全球海平面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特提斯 海山 碳酸盐台地 石炭系 层序地层
下载PDF
确定南澜沧江缝合带的火山岩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22
16
作者 朱勤文 张双全 谭劲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6-307,共12页
本文着重根据火山岩的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厘定了我国西南“三江”地区昌宁-孟连带C1—P2火山岩和南澜沧江带P—T3火山岩的构造-岩浆类型。昌宁-孟连火山岩带为洋脊/准洋脊型-洋岛型玄武岩、蛇绿混杂岩带,代... 本文着重根据火山岩的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厘定了我国西南“三江”地区昌宁-孟连带C1—P2火山岩和南澜沧江带P—T3火山岩的构造-岩浆类型。昌宁-孟连火山岩带为洋脊/准洋脊型-洋岛型玄武岩、蛇绿混杂岩带,代表澜沧江洋或古特提斯的残迹;南澜沧江火山岩带是一个陆缘火山弧带,是澜沧江洋盆向东俯冲消减、碰撞以及陆内俯冲过程的产物。两带火山岩是成对分布的古特提斯缝合带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地球化学 缝合带 南澜沧江
下载PDF
二维分形参数与构造活动关系研究--以滇西南块体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石峰 何宏林 +2 位作者 Alexander L Densmore 毕丽思 魏占玉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2-873,共12页
构造地貌能够记录构造运动的长期积累,并能通过相关参数定量表达。但是,由于地貌还受到气候和岩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如何利用相关参数来表达地貌与构造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研究热点。文中利用水平分辨率为90m的SRTM数据,采用元分维模型,通... 构造地貌能够记录构造运动的长期积累,并能通过相关参数定量表达。但是,由于地貌还受到气候和岩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如何利用相关参数来表达地貌与构造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研究热点。文中利用水平分辨率为90m的SRTM数据,采用元分维模型,通过变差函数法计算了滇西南地区的二维分形参数。并对比了在不同岩性不同气候条件下分形参数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二维分形参数与岩性、气候因素相关性不强。而分维值与构造活动因素相关性很好,在构造活动强烈区域分维值较低,在构造活动不强烈区域分维值较高。这说明分维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构造活动的强弱,为研究区域构造活动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参数 构造活动 滇西南块体
下载PDF
滇西南昌宁—孟连构造带火山岩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冯庆来 刘本培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3年第4期402-409,共8页
昌宁—孟连构造带火山岩非常发育,是重要的含矿岩系。在构造带南段,火山岩统称为依柳组,北段统称为平掌组下段,以往时代均归属早石炭世。本文工作表明,该区火山岩可分为两套:一套为早石炭世火山岩,分布于该构造带西部,以拉斑玄武岩系列... 昌宁—孟连构造带火山岩非常发育,是重要的含矿岩系。在构造带南段,火山岩统称为依柳组,北段统称为平掌组下段,以往时代均归属早石炭世。本文工作表明,该区火山岩可分为两套:一套为早石炭世火山岩,分布于该构造带西部,以拉斑玄武岩系列为主,代表大洋中脊、洋岛残留物,仍称为依柳组;另一套为晚二叠世火山岩,分布于构造带中、东部,以碱性玄武岩系列为主,可能属亚速尔型洋岛火山岩范畴,而非大洋蛇绿岩套,新命名为老厂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地层学 昌宁─孟连 构造带
下载PDF
滇西昌宁-孟连带硅质岩的阴极发光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崔春龙 曾允孚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7-40,共4页
阴极发光手段在恢复碳酸盐岩和砂岩的原始结构构造、成岩及孔隙演化等方面已显示出独特作用,而用于地层学研究较少。硅质岩多为自生成因,常由非晶质或隐晶质SiO2 矿物组成,多数在成岩中发生重结晶作用,通常在低能(< 20 00... 阴极发光手段在恢复碳酸盐岩和砂岩的原始结构构造、成岩及孔隙演化等方面已显示出独特作用,而用于地层学研究较少。硅质岩多为自生成因,常由非晶质或隐晶质SiO2 矿物组成,多数在成岩中发生重结晶作用,通常在低能(< 20 000 eV)阴极射线下发光很弱,常被研究者们忽视。通过对滇西昌宁- 孟连带晚古生代硅质岩的高能(25 000eV)阴极发光及相关研究表明:自生或重结晶的硅质岩(含放射虫化石)(石英)发光明显,其发光强弱和发光特征与Fe,Co,Ni和Mn,Cr,REE质量分数有直接关系,并受地层的沉积- 构造背景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发光 地质意义 硅质岩 滇西
下载PDF
文化生态视角下脱贫后乡村振兴的逻辑与路径——以滇西南地区直过民族乡村为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乔晶 耿虹 +1 位作者 李玥 李彦群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6-115,共10页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多主体扶贫行为的规模化介入与跨越式发展的引领下,地方性空间生产逻辑发生突变,使得滇西南直过民族乡村原生的“自然-文化”共同体被赋予了新的形式与内涵,在大幅提升发展水平的同时,也蕴含了由于文化生态突变而导致...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多主体扶贫行为的规模化介入与跨越式发展的引领下,地方性空间生产逻辑发生突变,使得滇西南直过民族乡村原生的“自然-文化”共同体被赋予了新的形式与内涵,在大幅提升发展水平的同时,也蕴含了由于文化生态突变而导致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基于文化生态学理论,解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过渡的内在逻辑,以滇西南直过民族乡村为例,研判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振兴目标的滞后性困境、振兴模式的持续性困境与振兴主体的适应性困境,针对性提出以时间整体性呈现、空间整体性保护与治理整体性协同为内容的乡村振兴实现路径,为促进民族聚落文化的延续与超越、助推滇西南乡村从脱贫胜利向乡村振兴有序过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脱贫后乡村 文化生态 直过民族乡村 滇西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