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苏联解体教训为镜鉴的铸牢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
1
作者 何金生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6,共7页
民族凝聚力究竟何以可能,是学术研究亟待深化的问题。总结我国建党一百年铸牢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实践经验,以苏联解体教训为镜鉴,民族凝聚力问题绝非单纯的政治问题,而是多因素相互交集相互作用的结果。物质文明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多元一... 民族凝聚力究竟何以可能,是学术研究亟待深化的问题。总结我国建党一百年铸牢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实践经验,以苏联解体教训为镜鉴,民族凝聚力问题绝非单纯的政治问题,而是多因素相互交集相互作用的结果。物质文明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意识的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共识的思想支柱,政治文明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稳定和谐意识的政治保障,社会文明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由小康到大同社会意识的社会环境因素,生态文明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态意识的自然根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引领各族人民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百年 中华民族 民族凝聚力 五种因素 苏联解体
下载PDF
苏联因素对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家钦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86,共6页
本文初步探讨了苏联因素对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影响,认为苏联的建设成就使毛泽东坚信,只要真心实意学苏联,中国经济就能获得高速发展;通过借鉴苏联模式,毛泽东探索出了“大跃进”的发展方针;通过批判苏联领导人的“老子党”和大国沙... 本文初步探讨了苏联因素对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影响,认为苏联的建设成就使毛泽东坚信,只要真心实意学苏联,中国经济就能获得高速发展;通过借鉴苏联模式,毛泽东探索出了“大跃进”的发展方针;通过批判苏联领导人的“老子党”和大国沙文主义作风以及通过打破苏联模式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地位,毛泽东使党和人民清除了民族自卑心理,振奋了民族精神,从而全面投身于“大跃进”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苏联因素 “大跃进” 高速度 发展方针 群众运动
下载PDF
国内关于苏联解体诸问题研究述评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西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23,共5页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是世界当代史的一件大事。我国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成绩斐然。学者们主要围绕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重要因素、直接原因展开研究...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是世界当代史的一件大事。我国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成绩斐然。学者们主要围绕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重要因素、直接原因展开研究,研究范围从以前偏重经济和政治领域逐渐扩大到民族主义、社会、文化、科技、外交等领域,并出现从全球化理论以及从三个代表思想反思苏联解体的新视角。对这些研究做一系统的梳理,无疑有利于对苏联解体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解体 根本原因 重要因素 直接原因 三个代表思想 全球化
下载PDF
苏联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研制的决定性因素分析——基于苏联核计划解密档案文献资料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玉宝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45,55,共7页
长期以来,人们都将苏联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研制的根本原因归结于苏联获取了大量的核情报。实际上,核情报的确在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研制过程中起了重要的催化剂作用,大大加快了原子弹研制的进程。然而,如果没有健全的组织领导体系作为基本前... 长期以来,人们都将苏联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研制的根本原因归结于苏联获取了大量的核情报。实际上,核情报的确在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研制过程中起了重要的催化剂作用,大大加快了原子弹研制的进程。然而,如果没有健全的组织领导体系作为基本前提,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作为基本条件,雄厚的科学研究实力作为基本保证,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基本动力,再多的核情报也无济于事。正是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最终确保了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原子弹 库尔恰托夫
下载PDF
对苏联解体过程中民族因素作用的再评价
5
作者 杨恕 胡锦涛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4期46-50,共5页
沙俄的本土扩张以及苏联时期民族工作中的某些失误是苏联民族问题错综复杂的根源。民族因素在苏联解体过程中加剧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矛盾,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苏联民族国家建设的成绩,夸大民族因素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文章追溯... 沙俄的本土扩张以及苏联时期民族工作中的某些失误是苏联民族问题错综复杂的根源。民族因素在苏联解体过程中加剧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矛盾,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苏联民族国家建设的成绩,夸大民族因素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文章追溯了苏联民族问题的起源,分析了苏联民族国家建设的成绩、不足以及民族问题在不同区域的不同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解体 民族因素
下载PDF
论毛泽东“第二次结合”理论启动的苏联因素
6
作者 伍屏芝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24,共5页
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是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的重要思想。毛泽东既是"第二次结合"的倡导者,也是"第二次结合"的开拓者。在毛泽东启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结合&qu... 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是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的重要思想。毛泽东既是"第二次结合"的倡导者,也是"第二次结合"的开拓者。在毛泽东启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结合"的过程中,苏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与参照体系。它为毛泽东提出"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提供了契机,为毛泽东揭示"第二次结合"的基本内涵提供了借鉴,促成了毛泽东"第二次结合"标志性理论成果的创生,为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第二次结合” 理论启动 苏联因素
下载PDF
试论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7
作者 谢雪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10,共5页
对苏联高等教育模式概念进行了讨论 ,概述了苏联高等教育模式性质和特点 ,分析了政治、经济、文化、理论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概述了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高等教育模式 政治 文化 特点 性质 概念 具体内容 苏联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矛盾因素新论
8
作者 陈任远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56-59,共4页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过程中 ,国民党之于合作是出于内外交困的逆境 ,中国共产党之于合作是因为远大的阶级目标和本身相对弱小的阶级力量 ,苏俄之于合作是根源于其国际环境的恶化与巩固新政权的需要。这一系列矛盾因素的彼此互动 。
关键词 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孙中山 俄国 对华政策
下载PDF
试析20世纪70年代中越关系剧变原因之苏联因素 被引量:4
9
作者 饶小琴 《西伯利亚研究》 2011年第5期79-84,共6页
20世纪70年代中越关系的变化出人意料,两国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就从肝胆相照的兄弟变为不共戴天的敌人,促成这一剧变的诸多因素中,苏联因素不容忽视。苏联对第三世界政策的调整,导致其对越南政策的变化,在越南问题上由超然的脱身态度变为... 20世纪70年代中越关系的变化出人意料,两国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就从肝胆相照的兄弟变为不共戴天的敌人,促成这一剧变的诸多因素中,苏联因素不容忽视。苏联对第三世界政策的调整,导致其对越南政策的变化,在越南问题上由超然的脱身态度变为积极援助,中苏两国关于援越问题产生矛盾,越南出于自身国家利益考虑,推行有利于自身的倾向性政策,越南在中苏两国关系的天平上倒向了苏联一边。与此同时,苏联调整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政策,中苏关系破裂,从而影响中美关系走向,中美和解对中越关系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两国关系交恶,矛盾冲突愈演愈烈,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中越处于全面紧张和严重对立状态,两国关系产生戏剧性变化。总之,苏联的全球性进攻战略政策对此期中越关系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年代 中国 越南 苏联
下载PDF
苏联因素对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苗国强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58-61,共4页
中华苏维埃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形态的工农民主政权,在它的建立、发展及转型过程中,苏联都经过共产国际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苏联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因自身错误而导致的严重危害,对此,应区别对待。中国革命的正确之道在于独立... 中华苏维埃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形态的工农民主政权,在它的建立、发展及转型过程中,苏联都经过共产国际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苏联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因自身错误而导致的严重危害,对此,应区别对待。中国革命的正确之道在于独立自主地探寻适合于自己的革命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因素 共产国际 中华苏维埃政权 中国革命 “左”倾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北京城市规划中的苏联因素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扬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97-105,127,128,共10页
新中国成立之初,规划建设"新北京"、打造社会主义城市空间是中央与北京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所聘请的中国建筑与规划专家一开始即与苏联专家在规划思路上产生了分歧。由于新政权缺乏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之初,规划建设"新北京"、打造社会主义城市空间是中央与北京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所聘请的中国建筑与规划专家一开始即与苏联专家在规划思路上产生了分歧。由于新政权缺乏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经验,除启用原有的技术人员之外,邀请苏联专家进行指导、学习苏联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经验成为当时的现实性选择。从1953年的规划草案到1958年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莫斯科城市规划建设的经验和苏联专家的建议是其重要的借鉴与参照。尽管北京城市规划方案的最终出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苏联因素是影响20世纪50年代北京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突出因素,其影响值得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50年代 北京 城市规划 苏联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