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Following Designs Using Direct State Derivative Measurement Feedback in Novel Reciprocal State Space Form
1
作者 Yuan-Wei Tseng Rong-Ching Wu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19年第2期394-409,共16页
The paper introduces effective and straightforward algorithms of both explicit and implicit model-following designs with state derivative measurement feedback in novel reciprocal state space form (RSS) to handle state... The paper introduces effective and straightforward algorithms of both explicit and implicit model-following designs with state derivative measurement feedback in novel reciprocal state space form (RSS) to handle state derivative related performance output and state related performance output design cases. Applying proposed algorithms, no integrators are required. Consequently, implementation is simple and low-cost. Simulation has also been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Since acceleration can only be modeled as state derivative in state space form and micro-accelerometer which is the state derivative sensor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 in many microelectromechanical and nan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NEMS) applications,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are suitable for MEMS/NEMS systems installed with micro-accelero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iprocal STATE space form STATE DERIVATIVE Measurement Feedback EXPLICIT Model-Following design IMPLICIT Model-Following design
下载PDF
数字增强下的城市步行空间设计与优化方法——以广州火车站片区详细规划为例
2
作者 陈虹 叶晟之 慕容卓一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8-134,共7页
在梳理步行空间复合立体化发展趋势以及人流分析方法演进的基础上,迎合人本需求与数字手段结合的契机,基于“以流定形”设计范式,提出以数据分析人流进而指导步行空间设计的“数流定形”方法,通过提炼人流在不同观测尺度下的流动特征及... 在梳理步行空间复合立体化发展趋势以及人流分析方法演进的基础上,迎合人本需求与数字手段结合的契机,基于“以流定形”设计范式,提出以数据分析人流进而指导步行空间设计的“数流定形”方法,通过提炼人流在不同观测尺度下的流动特征及其与步行空间从结构网络到空间形态的互动关系,利用动态定位分析、sDNA空间句法分析、MassMotion仿真等数字技术,建立数字协同的步行空间设计优化方法,并以广州火车站片区详细规划为例开展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流定形 数字支持 步行空间 设计方法
下载PDF
基于开放、共享理念的小学校园规划设计研究--以磁县第五实验小学为例
3
作者 任洪国 樊少杰 刘玉晨 《城市建筑》 2024年第8期1-4,共4页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转变会对校园空间形式产生重大影响,校园空间规划设计如何顺应当下开放、共享的教育理念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文章借助磁县第五实验小学规划设计实践案例,探讨了小学校园规划设计的新思路,并对...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转变会对校园空间形式产生重大影响,校园空间规划设计如何顺应当下开放、共享的教育理念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文章借助磁县第五实验小学规划设计实践案例,探讨了小学校园规划设计的新思路,并对校园建筑空间组织形式进行了解读,以期为今后小学校园空间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共享 小学校园 空间形态 规划设计
下载PDF
Collective Forms and Collective Spaces: A Discussion of Urban Design Thinking and Practice Based on Research in Chinese Cities
4
作者 Sam Jacoby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CSCD 2019年第4期8-17,共10页
The paper examines how social projects,social spaces,and social realities define three contexts and shifts critical to understanding urban design in China,which are the transformations from collective forms to communi... The paper examines how social projects,social spaces,and social realities define three contexts and shifts critical to understanding urban design in China,which are the transformations from collective forms to community building,from government to governance,and from urban versus rural development to urban-rural integration.The argument presented is that a unique unification of administration,production,and reproduction spaces into one institution,produced collective forms in China,whose collective spaces and collective subjectivities contrast with Western-centric explanations of urban design and urban sociology that depend on abstract notions of the public,public space,community,and place making.Instead,collective forms and collective spaces are defined by concrete activities,interests,and benefits that provide social networks of support and care to clearly identifiable constituencies.The collective and the community in China are thus always legibly spatialized and develop in parallel to a socialized model of governance that derives from a“differential mode of association.”This creates a spatialized governmentality,an instrumentalization of spatial design by government that brings spatial and social problems of governance closely together.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historical formations of these changing contexts is the basis to outlin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urban design approach that deals with spati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s,practices,and policies.The paper brings together research conducted in Chinese cities including Wuhan,Beijing,and Shangh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ctive forms collective spaces people's commune danwei xiaoqu urban design spatialized governmentality
原文传递
弹道导弹中段突防红外诱饵空域设计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磊 蔡远文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6-89,共4页
对弹道导弹中段红外诱饵突防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建模与仿真方法对诱饵空域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基于弹头与诱饵的运动学模型、导引头识别模型、突防效果评价模型,通过搜索法和模拟退火算法分析不同空域构型下的诱饵目标群突防效... 对弹道导弹中段红外诱饵突防过程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建模与仿真方法对诱饵空域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基于弹头与诱饵的运动学模型、导引头识别模型、突防效果评价模型,通过搜索法和模拟退火算法分析不同空域构型下的诱饵目标群突防效果,最后对特定条件下诱饵空域构型突防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防 诱饵 空域设计
下载PDF
室内空间形态设计中的视觉肌理 被引量:4
6
作者 范伟 符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22-125,145,共5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间形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其重要构成要素之一的视觉肌理能否完美表达,对于室内空间形态的丰富和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室内空间形态中的视觉肌理的要素分析,就空间形态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间形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其重要构成要素之一的视觉肌理能否完美表达,对于室内空间形态的丰富和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室内空间形态中的视觉肌理的要素分析,就空间形态设计的视觉肌理表达特点及途径,进行初步探究,从而找到室内空间形态设计在视觉肌理表达上的有效构思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间 形态设计 视觉肌理
下载PDF
格网——城市区段空间形态设计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正 韩冬青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9-72,共4页
讨论了城市区段空间形态设计的格网方法 ,从过程性和复合性两个方面提出了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理解方式 ,对认识城市空间形态的两种不同视角及组织城市区段空间形态的两种不同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在相关国外城市设计案例分析的基础上 ,从... 讨论了城市区段空间形态设计的格网方法 ,从过程性和复合性两个方面提出了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理解方式 ,对认识城市空间形态的两种不同视角及组织城市区段空间形态的两种不同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在相关国外城市设计案例分析的基础上 ,从格网的生成、调整和深化设计等方面探讨了运用格网模式组织城市区段空间的基本方法。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网 空间形态 城市建设 城市空间 城市设计
下载PDF
古城空间形态分析及景观设计——以太谷古城空间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晋芳 郭晋平 原阳 《农学学报》 2016年第3期60-67,共8页
空间句法可以将空间形态抽象为客观量化的数据,表达空间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的空间形态研究角度。通过空间句法的应用,以文献资料和调研资料为依据,利用Depth map软件对太谷古城空间进行研究。选取明清时期和现今2个时期太谷... 空间句法可以将空间形态抽象为客观量化的数据,表达空间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的空间形态研究角度。通过空间句法的应用,以文献资料和调研资料为依据,利用Depth map软件对太谷古城空间进行研究。选取明清时期和现今2个时期太谷古城地图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古城道路系统抽象成的轴线模型和线段模型,得到古城的整合度、可理解度、选择度、熵值等特征值,针对不同的空间形态采用相应的景观设计手法。在2个时期古城空间形态特征值对比研究的过程中,总结古城空间的形态发展变化,提出客观地对待现有特征,利用现有资源使古城空间形态与现代发展相适应,并对太谷古城的景观设计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谷古城 空间句法 空间形态 景观设计
下载PDF
基于建模与仿真的多诱饵空域设计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磊 蔡远文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62-65,共4页
对弹道导弹中段红外诱饵突防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建模与仿真方法对多诱饵空域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基于弹头与诱饵的运动学模型、导引头识别模型、突防效果评价模型,通过搜索法和模拟退火算法分析不同空域构型下的诱饵目标群突... 对弹道导弹中段红外诱饵突防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建模与仿真方法对多诱饵空域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基于弹头与诱饵的运动学模型、导引头识别模型、突防效果评价模型,通过搜索法和模拟退火算法分析不同空域构型下的诱饵目标群突防效果,最后对特定条件下诱饵空域构型突防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防 多诱饵 空域设计
下载PDF
基于寻路理论的铁路枢纽客站空间设计探讨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鑫 沈中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04-109,共6页
枢纽型铁路客站在设计上加强了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联系,但也存在着影响旅客在铁路枢纽客站中寻路的因素:枢纽客站空间型制加大了旅客的空间认知难度、空间规模巨大使旅客寻路空间范围变广、空间功能集约加大旅客寻路信息处理量、空间立... 枢纽型铁路客站在设计上加强了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联系,但也存在着影响旅客在铁路枢纽客站中寻路的因素:枢纽客站空间型制加大了旅客的空间认知难度、空间规模巨大使旅客寻路空间范围变广、空间功能集约加大旅客寻路信息处理量、空间立体流动增加了旅客垂直方向上的定位难度。因此在设计中要构建简洁清晰的建筑平面剖面、应用分区分级原则组织空间、增加室内外空间中的"地标"、组建关联良好的可识别空间,以此帮助人们定向定位,从而提升客站空间整体的人性化设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路理论 铁路枢纽客站 空间设计 平面组织形式 人性化设计
下载PDF
基于特征的构件模型及其规范化设计过程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忠杰 徐晓飞 战德臣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9-47,共9页
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是解决软件危机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还缺乏规范化的模式和方法以支持具有高复用性能的构件的识别与设计,借助特征空间作为工具以解决上述问题.首先介绍特征与特征空间的概念,从特征变化的相互依存关系入手,提出特征依... 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是解决软件危机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还缺乏规范化的模式和方法以支持具有高复用性能的构件的识别与设计,借助特征空间作为工具以解决上述问题.首先介绍特征与特征空间的概念,从特征变化的相互依存关系入手,提出特征依赖的概念和4种具体的特征依赖.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特征空间的构件模型,使用特征的“型-值”机制与特征依赖表达构件的复用性.然后讨论了构件复用度的度量手段和规范化设计的目标,提出4种构件规范化模式(原子模式、基本模式、框架模式和内聚模式),研究了以特征空间分解为基础的规范化方法,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该方法实现了多粒度、多模式构件的共存和构件间基于组合的松散耦合,从而提高了构件的复用效率并降低复用成本.结果在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c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系统的构件化设计与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指导构件设计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件 特征空间 特征依赖 复用度 规范化模式 构件设计
下载PDF
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形态探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庆双 王超 刘晓通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399-404,共6页
在可持续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下,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人性化及可持续设计,逐渐受到关注。以高层办公建筑空间构成、建筑类型与内部公共空间的关系及高层办公建筑对公共交往空间的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国内外的相关... 在可持续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下,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人性化及可持续设计,逐渐受到关注。以高层办公建筑空间构成、建筑类型与内部公共空间的关系及高层办公建筑对公共交往空间的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国内外的相关设计实例分析了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几种主要形态及其组成要素和特点;提出了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办公建筑 内部公共空间 人性化设计 形态探析
下载PDF
平面设计的空间创意 被引量:13
13
作者 高喜银 郄建业 +1 位作者 魏晓英 李秀霞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7-178,共2页
利用图形以及图形和平面空间的关系,在平面空间里设计出具有吸引力的展示空间形式,并把握观众对平面设计的认知空间大小,赋予认知空间一定的外延,能够提高平面设计的传达效果。
关键词 平面设计 展示空间形式 认知空间大小 认知空间外延
下载PDF
道路景观空间形态分析与设计原则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云霞 刘光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2-14,18,共4页
道路景观的空间形态对于道路景观外部造型的展现和道路交通安全极其重要,对道路景观的整体空间造型影响深远。分析道路景观空间的特征,道路空间形态的造型要素、构成要素,解析形式美法则在道路景观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原则,以期为道路景观... 道路景观的空间形态对于道路景观外部造型的展现和道路交通安全极其重要,对道路景观的整体空间造型影响深远。分析道路景观空间的特征,道路空间形态的造型要素、构成要素,解析形式美法则在道路景观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原则,以期为道路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景观设计 空间形态 景观空间 形式美
下载PDF
空间中的杆件、板片、盒子——东南大学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探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彧 张嵩 杨靖 《新建筑》 2011年第4期53-57,共5页
2007年东南大学建筑设计基础教育新一轮教改开始,这一轮教改建立在现代主义建筑教育"设计模式"基础上,确立了"空间与形式"在现代建筑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对构成空间的形式要素——杆件、板片、盒子三者与空间的关系... 2007年东南大学建筑设计基础教育新一轮教改开始,这一轮教改建立在现代主义建筑教育"设计模式"基础上,确立了"空间与形式"在现代建筑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对构成空间的形式要素——杆件、板片、盒子三者与空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介绍了新一轮教改的教学框架、教学过程、教学案例,指出"空间与形式"教学并非建筑教育的全部内容,环境和功能对建筑设计同等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基础教学 空间与形式 杆件 板片 盒子
下载PDF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灰空间”形式 被引量:8
16
作者 景峰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0-133,共4页
"灰空间"在建筑中表现为一种过渡的模糊的、形态内涵丰富的复合空间形式。现结合园林景观"灰空间"的设计实例,分析了"灰空间"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空间与物质的表现形式,旨在为园林景观空间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灰空间” 表现形式 园林景观设计
下载PDF
模拟爆炸成形弹丸对大间隔靶的侵彻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谢文 龙源 +1 位作者 岳小兵 方向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2-395,共4页
为考察爆炸成形弹丸 (EFP)的飞行特性及侵彻威力 ,用火炮发射长径比为 1 5的钢EFP模拟弹丸 ,其着靶速度在 130 0m/s左右。对大间隔的多层A3薄钢靶板进行侵彻 ,利用高速摄影了EFP在靶间飞行姿态变化 ,对其侵彻过程及机理进行了分析 ,实... 为考察爆炸成形弹丸 (EFP)的飞行特性及侵彻威力 ,用火炮发射长径比为 1 5的钢EFP模拟弹丸 ,其着靶速度在 130 0m/s左右。对大间隔的多层A3薄钢靶板进行侵彻 ,利用高速摄影了EFP在靶间飞行姿态变化 ,对其侵彻过程及机理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 ,所设计的EFP具有较为理想的飞行稳定性 ,对多层间隔靶的侵彻能力强 ,为设计攻击舰艇等装甲目标的战斗部提供了较重要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成形弹丸 间隔靶 反装甲末敏弹 侵彻性能 飞行稳定性 侵彻机理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入口·空间·形态——建筑“整体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雁娟 郑东军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556-561,共6页
建筑入口是建筑内外空间的连接、过渡部分.文章从空间角度入手,对入口在建筑形态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入口空间形态的基本类型,进一步对建筑入口空间与建筑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了由局部到整体,局部服从整体的“整体化”的... 建筑入口是建筑内外空间的连接、过渡部分.文章从空间角度入手,对入口在建筑形态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入口空间形态的基本类型,进一步对建筑入口空间与建筑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了由局部到整体,局部服从整体的“整体化”的设计方法.本文观点为建筑创作时更好地处理建筑整体形态与入口空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口 空间 建筑形态 整体化设计
下载PDF
形式在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锐 李兰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2-154,共3页
从视觉表达实践的角度,结合形式设计所针对的形状元素,以及形式存在的二维空间元素和其构成的结构线元素3个方面来探究形式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 平面设计 形式 形状 空间 线条
下载PDF
BDS/GPS双模自适应抗干扰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方能 许江宁 +1 位作者 吴苗 李豹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4-68,共5页
针对现代导航战对卫星导航接收机干扰对抗能力的要求,研究了BDS/GPS双模自适应抗干扰接收机的关键技术。在分析传统空时零陷技术的基础上,引入基于数字波束形成的自适应抗干扰技术,并使用惯性模块和历书进行卫星信号初始来波方向估计,... 针对现代导航战对卫星导航接收机干扰对抗能力的要求,研究了BDS/GPS双模自适应抗干扰接收机的关键技术。在分析传统空时零陷技术的基础上,引入基于数字波束形成的自适应抗干扰技术,并使用惯性模块和历书进行卫星信号初始来波方向估计,显著增强了接收机的抗干扰能力。同时,提出了BDS/GPS双模多阵元天线耦合测量与校正技术,有效解决了双模天线设计难题。仿真测试表明:接收机使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后,总体抗干扰能力可达85dB,比单一使用空时零陷技术增加了8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抗干扰 空时零陷 数字波束形成 天线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