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Spirit of Place:Interpretation of Eighteen-Step Ladder Heritage in Chongqing Municipality of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DU Tongyun SUN Dajia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2年第11期45-48,共4页
Taking Eighteen-Step Ladder in Chongqing Municipality of China for example,physical space forms of street space structure,space hierarchy,street scale,and unit architectural type were elaborat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 Taking Eighteen-Step Ladder in Chongqing Municipality of China for example,physical space forms of street space structure,space hierarchy,street scale,and unit architectural type were elaborat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spirit of place of traditional bl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NGQING Eighteen-Step LADDER Traditional block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spirit of PLACE
下载PDF
职场剧《平凡之路》的空间叙事与职业主体精神的表达
2
作者 张丹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185-188,共4页
职场剧《平凡之路》用温情包裹现实的叙事方式,降低了职场剧中常见的高冷格调,呈现出轻松的风格与浅喜的格调。该剧聚焦律师行业中经营规模不大的律所,通过离婚案、网暴案、养老案、抚养权案等百姓生活中常见的普通案例,展现刚步入职场... 职场剧《平凡之路》用温情包裹现实的叙事方式,降低了职场剧中常见的高冷格调,呈现出轻松的风格与浅喜的格调。该剧聚焦律师行业中经营规模不大的律所,通过离婚案、网暴案、养老案、抚养权案等百姓生活中常见的普通案例,展现刚步入职场的实习律师的成长之路。剧情采取多维空间叙事透视律师工作的日常,凸显新个体在职业角色呈现和社会化实践过程中的差异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对避免机构“过度社会化”、推动职场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普世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场剧 《平凡之路》 空间叙事 主体精神
下载PDF
初探空间诗学视角下的城市公园场所营造
3
作者 熊承霞 李泉如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56-60,82,共6页
公园作为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是市民亲近自然和放松身心的疗愈场所。在科技数字化世界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公园空间的“同质化”和“碎片化”现象日益严重,如何以“诗性化”和“个性化”为核心,构建“诗情画意”和“个性魅力”的城市公园... 公园作为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是市民亲近自然和放松身心的疗愈场所。在科技数字化世界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公园空间的“同质化”和“碎片化”现象日益严重,如何以“诗性化”和“个性化”为核心,构建“诗情画意”和“个性魅力”的城市公园景观场所,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空间诗学的视角来审视和思考景观,通过空间诗学中的诗性空间与诗性场所精神的理念为切入点,并结合上海松江方塔园的实践案例进行解析,以此来探讨“诗意”在城市公园中的“场所意象”营造策略。这不仅是对城市公园单纯地环境提升,更多地是希望用诗学的场所营造来创造更多的生态价值,探寻出一条耐久重用性的持续设计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诗学 景观场所 场所精神 城市公园 营造策略
下载PDF
基于融合发展的延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铮争 潘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4,共13页
融合发展是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创新举措。革命文物由于数量多、分布广,存在保护不平衡、展陈同质化、辐射带动效果不佳等普遍性问题。本文以延安革命文物为例,构建以革命文物为核心价值的要素体系,从全域资源视角出发,运用GIS空... 融合发展是新时代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创新举措。革命文物由于数量多、分布广,存在保护不平衡、展陈同质化、辐射带动效果不佳等普遍性问题。本文以延安革命文物为例,构建以革命文物为核心价值的要素体系,从全域资源视角出发,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综合分析革命文物空间集聚性、城市关联性、道路通达性、资源组合性等空间特性,提出“分类保护、轴线带动、组团开发”的保护利用空间策略,探索革命文物整体保护和融合发展的路径,切实推进革命文物内涵价值和空间特质融入现代生活,改善民生福祉,赋能老区发展,促进延安精神传承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精神 革命文物 地理信息系统 GIS空间分析
下载PDF
场所精神理论下传统街区文化空间呈现与感知
5
作者 赵寰熹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109,共13页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传统街区面临着文化空间的传承问题。地方文脉的传承,与地区空间格局的演变、空间特性的延续、人们对区域氛围的感知变化等问题密切相关。选择场所精神理论作为切入点,以北京天桥地区为例,使用质性研究中扎根理论三...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传统街区面临着文化空间的传承问题。地方文脉的传承,与地区空间格局的演变、空间特性的延续、人们对区域氛围的感知变化等问题密切相关。选择场所精神理论作为切入点,以北京天桥地区为例,使用质性研究中扎根理论三级编码和地理空间展示与分析方法,从空间格局演变、场所精神分析、文化空间的呈现与场所精神的传承三个方面,对城市传统街区文化空间呈现与感知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对天桥地区的整体认知体现在“古今具有高知名度的艺术表演区域”这一内涵上。人们通过观看展览演出等活动,体验区域的整体空间氛围,进而感受地方文化。这样的游览模式,适合此类新旧文化空间同时呈现的传统街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精神理论 文化空间 传统街区 空间格局 北京天桥地区
下载PDF
中华体育精神的空间传承与创新——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看北京2022年冬奥会
6
作者 吴戈 李玄 张欣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体育实践中形成和积淀的优秀精神文化,为实现体育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价值引领。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研究方法,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为理论框架,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实... 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体育实践中形成和积淀的优秀精神文化,为实现体育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价值引领。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研究方法,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为理论框架,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的空间3个维度,分析北京2022年冬奥会空间生产与中华体育精神传承创新的关系。北京2022年冬奥会空间生产既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空间的物质化、概念化和感性化的过程,又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空间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互动、协商的过程。北京2022年冬奥会空间生产与中华体育精神有着密切关系,既是中华体育精神的具体体现、有效传播和创新发展,又助力实现体育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体育精神 空间传承与创新 空间生产理论 北京2022年冬奥会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融入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逻辑向度与体系建构
7
作者 屠明将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5-71,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全面系统提炼了教育家精神内核,明确指出其对引领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价值功能。在此背景下,将师范生培养定位为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首要环节,从人民性、文化性和育人性三个层面揭示教育家精神对于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全面系统提炼了教育家精神内核,明确指出其对引领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价值功能。在此背景下,将师范生培养定位为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首要环节,从人民性、文化性和育人性三个层面揭示教育家精神对于变革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独特意义。继而基于教育家精神的国家性、空间整合性、时间一致性与标准适切性四个维度,从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层面重塑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最后,秉持高质量师范教育发展的实践关怀,围绕教育家精神融入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标准建设、情怀感召、校地共育、氛围营造与学习支持五个方面提出具体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职前教师教育课程 空间整合性 时间一致性
下载PDF
基于场所精神理论的校园线性街景空间重构探索--以北京大学校园道路景观廊道设计为例
8
作者 王鑫 马建仁 +1 位作者 陈杰 唐琳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第5期31-37,共7页
基于场所精神理论,探讨线性廊道的构成要素与功能属性,通过空间、物质、人文环境、行为活动4个构成要素分析线性廊道设计系统,提出最小干预、空间复合利用、生态可持续、公众参与的线性街景空间重构策略。以北京大学校园道路景观廊道设... 基于场所精神理论,探讨线性廊道的构成要素与功能属性,通过空间、物质、人文环境、行为活动4个构成要素分析线性廊道设计系统,提出最小干预、空间复合利用、生态可持续、公众参与的线性街景空间重构策略。以北京大学校园道路景观廊道设计为例,针对场地内存在的校园轴线序列模糊、交通动线混杂拥堵、周期性暴雨内涝困扰、街景郁闭缺乏交流等问题,从场所精神感知路径的空间定向与文化认同两方面提出线性街景空间系统设计方案,以期重构校园道路景观廊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精神 线性景观 廊道 校园更新 空间重构 街景
下载PDF
红岩精神的视觉空间再生产与跨媒介传播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秦红雨 杨志远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4期125-136,共12页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与传承对精神谱系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红岩精神通过物质性、社会性、精神性的建构搭建起多维的红岩视觉空间,并通过多元媒介进行全方位的传播。通过对红岩空间的“三元性”...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与传承对精神谱系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红岩精神通过物质性、社会性、精神性的建构搭建起多维的红岩视觉空间,并通过多元媒介进行全方位的传播。通过对红岩空间的“三元性”探讨,凝练出红岩视觉空间的丰富性、交互性和延展性特征并思考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空间传承与跨媒介传播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岩精神 空间生产 视觉空间 跨媒介传播
下载PDF
三螺旋模型视角下中国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
10
作者 王洋 郭燕青 《江苏商论》 2023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本文采用中国内地31个省域的空间面板数据,探究了以三螺旋理论为基础的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并对空间异质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企业和学研是影响本省域企业家精神的主要因素。空间杜宾模型得出,中国企业家精神存在空间相关性... 本文采用中国内地31个省域的空间面板数据,探究了以三螺旋理论为基础的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并对空间异质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企业和学研是影响本省域企业家精神的主要因素。空间杜宾模型得出,中国企业家精神存在空间相关性,本省的政府和企业发展对邻近省域的企业家精神存在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三螺旋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中国城市经济韧性测度及空间演化研究:以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晓燕 杨莹 方基凤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5-33,共9页
从城市经济韧性的角度,使用熵值法与空间分析法对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韧性进行测度,分析其空间演化路径及空间相关性,探讨中国城市经济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发现在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均出现了城市经济韧性高... 从城市经济韧性的角度,使用熵值法与空间分析法对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韧性进行测度,分析其空间演化路径及空间相关性,探讨中国城市经济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发现在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均出现了城市经济韧性高-高集聚。在关注超大特大城市发展的同时,还关注其对周边城市的经济联动作用,以期打造高经济韧性、强风险抵御能力、快恢复力的韧性城市群,从而实现二十大中所提出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韧性 空间演化 城市群
下载PDF
建筑共享空间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文会 《服装设计师》 2023年第4期88-91,共4页
共享空间理论作为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思想之一,由美国建筑师波特曼在1967年提出,其目的是通过建筑物空间层次的连续性扩展,在有限的空间中生成最小的视距和最大的视角,从而增强人们内在精神力的交流与体验。而服装的穿着状态体现的是人... 共享空间理论作为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思想之一,由美国建筑师波特曼在1967年提出,其目的是通过建筑物空间层次的连续性扩展,在有限的空间中生成最小的视距和最大的视角,从而增强人们内在精神力的交流与体验。而服装的穿着状态体现的是人本身散发的由内到外的精神力,空间距离的疏远是社会关系的呈现。因此,文章以建筑共享空间理论为基础,探讨共享空间理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为服装可持续设计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空间理论 视距 空间精神力 服装设计
下载PDF
面塑类非遗的时空演进与创新研究
13
作者 陈龙一 甯先娇 《科技创业月刊》 2023年第S01期7-11,共5页
面塑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饱含中华文明的乡土情怀、地域文化和工匠技艺,借助传统手艺人的“一揉一捏”精巧技艺留存下不同时代、不同地域风土人情的史实资料,是追溯中国社会变迁、展现乡土生活文化符号、复兴传统工匠精神、延续劳动人民世... 面塑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饱含中华文明的乡土情怀、地域文化和工匠技艺,借助传统手艺人的“一揉一捏”精巧技艺留存下不同时代、不同地域风土人情的史实资料,是追溯中国社会变迁、展现乡土生活文化符号、复兴传统工匠精神、延续劳动人民世代美好祝愿的重要乡土文化遗产。梳理我国不同地域面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脉络,挖掘工匠精神内涵,以期留住乡土非遗文化根脉,唤醒沉淀于民族血液中的乡土记忆。通过个案研究天津面塑非遗传承所面临的美育课程开发、工匠精神重塑、数字化转型等问题,提出新时代面塑非遗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能及时弥补我国面塑类非遗传承研究领域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塑类非遗 时空演进 工匠精神 数字化转型 创新发展
下载PDF
“场所精神”视角下工业废弃地再利用设计策略研究
14
作者 覃洋 杨健 《华中建筑》 2023年第7期101-105,共5页
由于产业转型,昆明产生了大量工业废弃地,不仅影响城市市容市貌,而且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同时工业废弃地没有得到合理的再利用也给城市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该文以昆钢重工研发中心为例,从“场所精神”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工业废弃地的空... 由于产业转型,昆明产生了大量工业废弃地,不仅影响城市市容市貌,而且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同时工业废弃地没有得到合理的再利用也给城市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该文以昆钢重工研发中心为例,从“场所精神”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工业废弃地的空间形态、场地边界、历史元素、场所肌理四个方面工业废弃地再利用设计策略;深层挖掘工业废弃地的多重感染力,丰富城市功能空间,打造好的生活品质,提高城市空间形象度;同时通过对城市建设废弃地的再利用设计策略进行探讨与实践,期待实践成果可以为城市的废弃地再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以及实践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弃地 场所精神 历史元素 空间形态 再利用
下载PDF
建筑场所精神演绎——以永泰梧桐君澜度假酒店设计为例
15
作者 唐丹明 《福建建设科技》 2023年第4期8-12,共5页
以永泰梧桐君澜度假酒店的设计、建造过程为背景,基于对永泰民居建筑"场所精神"的充分解读,深入剖析建筑场所精神的传递与演绎,从"布局"至"造屋"乃至"造空间"的过渡中,分析建筑场所精神由外而... 以永泰梧桐君澜度假酒店的设计、建造过程为背景,基于对永泰民居建筑"场所精神"的充分解读,深入剖析建筑场所精神的传递与演绎,从"布局"至"造屋"乃至"造空间"的过渡中,分析建筑场所精神由外而内的深刻转变。本文从场所精神的六个重要呈现要素:宏观地理空间布局、建筑单体布局规制、建筑空间序列的基本结构、建筑空间序列的情景转换、建筑空间尺度的抑扬顿挫、建筑外在风貌与形式,逐一展开分析,充分论证并研究建筑场所精神的演绎方法。实践证明:传承传统地域文化与建筑空间布局手法的设计策略,能够在新建建筑的空间氛围塑造中,充分达成场所精神的传递与共鸣,可为类似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精神 宏观地理 布局规制 空间序列 空间尺度
下载PDF
全媒体视阈下沂蒙精神的影像生成逻辑与传播策略研究
16
作者 孙浩 仇梦圆 《沂蒙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4-51,共8页
沂蒙精神是在先进文化的引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精心培育下,由党和山东人民经过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铸就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过程中具有强大的价值导向功能与社会感召力。在视觉文化时代,沂蒙精神影像... 沂蒙精神是在先进文化的引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精心培育下,由党和山东人民经过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铸就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过程中具有强大的价值导向功能与社会感召力。在视觉文化时代,沂蒙精神影像化是当今传播沂蒙精神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基于全媒体时代背景,研究沂蒙精神影像化的艺术价值、政治价值与文化价值,总结沂蒙影像的生成逻辑,分析在当今全媒体环境中沂蒙精神传播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时代条件,探究出全媒体视阈下沂蒙精神影像化传播的优化路径。以期为新时代借助影像艺术传承好沂蒙精神,优化沂蒙精神影像化传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精神 全媒体 空间生产 沂蒙影像 文化自觉
下载PDF
信阳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类型、分布及时代价值
17
作者 张金林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7-81,共5页
信阳市是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富集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主要类型有革命战争旧(遗)址(群)、烈士墓(群)、陵园(墓地)、故(旧)居(宅)、纪念地(碑)、重要革命史迹。在时间上,呈菱形分布。在空间上,分布广泛,但不均匀,具有集聚性特征。在时... 信阳市是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富集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主要类型有革命战争旧(遗)址(群)、烈士墓(群)、陵园(墓地)、故(旧)居(宅)、纪念地(碑)、重要革命史迹。在时间上,呈菱形分布。在空间上,分布广泛,但不均匀,具有集聚性特征。在时代价值上,是弘扬革命精神的物质载体、传承红色基因的抓手、讲好革命故事的依托、发展全域旅游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阳市 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时空分布 时代价值 大别山精神
下载PDF
空间与秩序融合与再生——基于场所精神的福州麦浦中学建筑方案设计研究
18
作者 林晓嵩 《福建建筑》 2023年第11期27-33,共7页
场所空间营造有利于塑造校园场所认同和场所依恋感,是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基于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精神”理念,以福州麦浦中学建筑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文化认同感、场地方向感、精神归属感三个方面展开宏观总体规划设计、... 场所空间营造有利于塑造校园场所认同和场所依恋感,是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基于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精神”理念,以福州麦浦中学建筑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文化认同感、场地方向感、精神归属感三个方面展开宏观总体规划设计、中观建筑设计和微观空间设计研究,注重文化空间与礼制秩序的认同、建成校园建筑与遗存传统建筑的认同、场所环境与师生精神情感的认同,从而达到新旧建筑、人与环境的融合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精神 生态校园 中学建筑 空间秩序 融合再生
下载PDF
新加坡图书馆空间的现代性特征述论 被引量:5
19
作者 姚春美 苏瑞竹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104,共6页
新加坡图书馆空间的现代性特征很突出,对其进行探讨能为国内图书馆建设提供借鉴。文章通过时空结合的双向度解释,系统阐述其现代性特征的展现领域与形塑路径。研究发现,其现代性特征主要表现为空间构建特征、空间服务特征与空间人文特征... 新加坡图书馆空间的现代性特征很突出,对其进行探讨能为国内图书馆建设提供借鉴。文章通过时空结合的双向度解释,系统阐述其现代性特征的展现领域与形塑路径。研究发现,其现代性特征主要表现为空间构建特征、空间服务特征与空间人文特征,分别通过跨界融合、空间再造和场所精神来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图书馆 第三空间 跨界融合 空间再造 场所精神
下载PDF
世纪广场的文化与生活意义探索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莹 梁璞 《规划师》 2003年第8期61-63,共3页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特有的空间环境与场所精神。世纪广场是上海南京东路商业街上的一处“亮点”,广场的生气感、空间的认同感、表意性、围合物及场所精神仍值得商榷。
关键词 世纪广场 空间环境 城市广场 人文景观 城市公共空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