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cter聚类方法在单细胞RNA测序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1
作者 何佳 王文杰 +1 位作者 张刘超 李康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4-357,362,共5页
目的研究Specter聚类的原理和方法,探讨其适用条件,并将其应用于卵巢癌单细胞测序(scRNA-seq)数据的聚类分析,标记得到的细胞亚群。方法通过模拟试验和实际单细胞RNA数据分析,对Specter聚类和较常用的其他三种方法进行比较,并用ARI和NM... 目的研究Specter聚类的原理和方法,探讨其适用条件,并将其应用于卵巢癌单细胞测序(scRNA-seq)数据的聚类分析,标记得到的细胞亚群。方法通过模拟试验和实际单细胞RNA数据分析,对Specter聚类和较常用的其他三种方法进行比较,并用ARI和NMI两种评价指标的总得分进行评价。结果模拟试验显示,在设定的条件下,Specter聚类性能均优于其他三种方法;实例数据结果也表明,Specter聚类能够得到合理的细胞亚群。结论Specter聚类方法降低了参数敏感性,提高了聚类的准确性,具有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er scRNA-seq 聚类 细胞亚群
下载PDF
The Empty Face of the Self-portrait: Time, Specter, and Event in The Fourth Portrait by Meng-Hung Chung
2
作者 Emily ShuHui Tsai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6年第5期255-266,共12页
This short paper aims to critically analyze a contemporary Taiwan Residents film, The Fourth Portrait, directed by Meng-Hung Chu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lenzian theories. In Deleuze's two books on cinema, the di... This short paper aims to critically analyze a contemporary Taiwan Residents film, The Fourth Portrait, directed by Meng-Hung Chu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lenzian theories. In Deleuze's two books on cinema, the discussion of images demonstrates the entangled juxtaposition of the three levels: brain-thought, cinema-screen, and world-images that compose the cinematic consciousness. Through the interacted movement-images and time-images, the film unfolds the storyline within the aesthetic pleasure of poetic sentiment that gradually leads the audience to learn that a wandering boy, Hsiao-Hsiang, after the death of his father, has had several adventurous encounters that gradually expose the secrecy of his traumatic family: His birth mother has no decent job and his step-father has killed his own brother. This broken family has been haunted by the shared guilt and the undead memory as Derrida famously claims that hauntology precedes ontology. As the past coexists with the present, Deleuze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I, with a central fracture in its pure form of the past demonstrating an ontological enigma that remains forever a secret. When the director uses the four portraits to indicate the four important events of this wandering boy, he deliberately leaves empty the fourth portrait, the self-portrait of the boy; it remains as an incomplete piece which symbolizes an enigma of his own life. It shows certain constitutive unnamable forces acting within the boy that seduces him forever to painfully misrecognize himsel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nematic consciousness specter TIME images REPETITION
下载PDF
重写艺术史:从驱逐西方中心主义“话语幽灵”开始 被引量:1
3
作者 支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9,207,共10页
作为一门学科,“艺术史”首先产生于欧洲,其艺术史观念与写作范式一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随着西方学术话语的全球化扩张,西方中心主义作为“艺术史书写的话语幽灵”一直或明或暗地支配着世界各国的艺术史书写。无... 作为一门学科,“艺术史”首先产生于欧洲,其艺术史观念与写作范式一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随着西方学术话语的全球化扩张,西方中心主义作为“艺术史书写的话语幽灵”一直或明或暗地支配着世界各国的艺术史书写。无论是“艺术史”“欧洲艺术史”“世界艺术史”还是“全球艺术史”,艺术史书写术语的翻新固然体现了世界各国艺术史学者对“人类艺术通史”书写的憧憬与努力,但并没有改变现有艺术史书写作为西方中心主义话语实践的客观事实。从“不完整的艺术史”“不平等的艺术史”到“不真实的艺术史”,西方中心主义话语幽灵让东方艺术反复辗转于“缺席的东方”“替补的东方”和“易容的东方”三种大同小异的失语状态。要完成世界艺术史的重写与重构,必须从驱逐西方中心主义“话语幽灵”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史 西方中心主义 重写文明史 话语幽灵
下载PDF
论《从此以后》中的创伤、幽灵叙事和主体性重构
4
作者 杜丽丽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2-67,共6页
创伤与幽灵叙事存在密切联系,因为以幽灵的形式对现在造成侵扰的多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创伤,在这种意义上,历史书写即是对创伤的挖掘和治疗。文章通过对格雷厄姆·斯威夫特《从此以后》的文本细读,探讨小说所再现的个人和家族历史记... 创伤与幽灵叙事存在密切联系,因为以幽灵的形式对现在造成侵扰的多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创伤,在这种意义上,历史书写即是对创伤的挖掘和治疗。文章通过对格雷厄姆·斯威夫特《从此以后》的文本细读,探讨小说所再现的个人和家族历史记忆中的创伤,以及它所采用的幽灵叙事模式;借鉴列维纳斯的他者理论,分析在追寻的叙事框架下,当代主人公比尔·昂文艰难的自我主体性重构;进而论述以《从此以后》为代表的“新维多利亚小说”在创伤表征和创伤见证方面的伦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此以后》 创伤 幽灵 他者 主体性 创伤表征
下载PDF
德里达对马克思批判精神的继承及其当代价值——基于《马克思的幽灵》的文本研究
5
作者 张卓璐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2-86,共5页
在《马克思的幽灵》中,德里达运用“幽灵学”的解构逻辑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新型的解读,以解构的方法论述了马克思“幽灵”的到来及其内涵,捍卫了马克思批判精神在现实与未来中的重要地位,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基于《马克思的幽灵》... 在《马克思的幽灵》中,德里达运用“幽灵学”的解构逻辑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新型的解读,以解构的方法论述了马克思“幽灵”的到来及其内涵,捍卫了马克思批判精神在现实与未来中的重要地位,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基于《马克思的幽灵》文本,分析研究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式阅读,合理借鉴其关于继承马克思批判精神遗产的观点的价值,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以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 《马克思的幽灵》 解构的马克思主义 批判精神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小型长寿期铅铋堆主要设备辐照损伤计算
6
作者 胡晓 喻宏 +3 位作者 郭佳欣 黄毅 乔鹏瑞 王事喜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1-939,共9页
通过计算小型长寿期铅铋堆主要部件和设备的原子离位数dpa,评估结构材料的辐照损伤程度。首先用MCNP计算反应堆内部最敏感的位置,采用SPECTER、SRIM程序分别计算包壳、组件外套管、异型钢、吊篮在寿期内的dpa。结果表明:SRIM与SPECTER... 通过计算小型长寿期铅铋堆主要部件和设备的原子离位数dpa,评估结构材料的辐照损伤程度。首先用MCNP计算反应堆内部最敏感的位置,采用SPECTER、SRIM程序分别计算包壳、组件外套管、异型钢、吊篮在寿期内的dpa。结果表明:SRIM与SPECTER计算结果对比,偏差在6%以内;铅铋堆堆内部件辐照损伤最严重的部件是堆芯中心补偿棒组件的外套管,在辐照寿期内dpa为17.95,远小于设计限值30;铅铋堆在寿期内运行,结构材料的辐照损伤均在安全限值范围内。研究结论对小型铅铋堆设计和安全运行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损伤 铅铋堆 specter SRIM
下载PDF
“幽灵”似的画框——从“画框”看小说《微暗的火》中的后现代书写策略
7
作者 周韵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9期15-19,共5页
“诗如画”是纳博科夫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微暗的火》中,小说人物谢德的诗歌遗作《微暗的火》以纷繁的意向、缤纷的色彩呈现出如画的书写。虽然小说围绕着谢德的诗歌展开,主体部分却在于金波特为谢德诗歌所作的注释及索引。该... “诗如画”是纳博科夫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微暗的火》中,小说人物谢德的诗歌遗作《微暗的火》以纷繁的意向、缤纷的色彩呈现出如画的书写。虽然小说围绕着谢德的诗歌展开,主体部分却在于金波特为谢德诗歌所作的注释及索引。该文在将谢德的诗歌看作绘画的基础上,借用德里达的“画框”哲学,论述小说人物金波特的副文本撰写是对谢德诗歌的“加框”;但金波特的画框并不同于传统视野,尤其是康德的论述中“艺术品的附庸”,而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纳博科夫通过让金波特为谢德作品加框这一行为,展现出其别具一格的、开拓性的后现代书写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框 幽灵 后现代 纳博科夫 《微暗的火》 解构
下载PDF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的砷、铅和硒 被引量:13
8
作者 付晓陆 汪钊 叶海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0-81,共2页
研究了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进行茶叶中有害及有益的微量元素砷、铅和硒的测定,并对各种试验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该方法简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价格便宜,能满足茶叶测定要求。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测定 茶叶 微波消解 样品
下载PDF
关于“幽灵批评”的批评 被引量:10
9
作者 曾艳兵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6-174,共9页
近20年来在西方出现了一种批评理论或批评方法,名曰"幽灵批评"。布朗肖的阅读理论被看作这一理论的源头。在布朗肖看来,阅读行为具有幽灵性质,而这又归因于文本的幽灵性质。文本的幽灵性质则决定了书写在文本上的历史的性质... 近20年来在西方出现了一种批评理论或批评方法,名曰"幽灵批评"。布朗肖的阅读理论被看作这一理论的源头。在布朗肖看来,阅读行为具有幽灵性质,而这又归因于文本的幽灵性质。文本的幽灵性质则决定了书写在文本上的历史的性质。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被认为是一部典型的幽灵作品,其幽灵性质既在于剧中幽灵出现,又在于作品本身的幽灵性质。幽灵文学的源头几乎可以一直追溯到西方文学的源头。幽灵批评的对象最为典型的就是哥特文学。幽灵批评的影响使得几乎所有的批评都具有了"幽灵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灵 批评 幽灵批评
下载PDF
Calculation of dpa rate in graphite box of Tehran Research Reactor(TRR) 被引量:2
10
作者 Mohamad Amin Amirkhani Mohsen Asadi Asadabad +2 位作者 Mostafa Hassanzadeh Seyed Mohammad Mirvakili Ali Mohammadi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44-56,共13页
Radiation damag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must be considered while designing nuclear facilities and nuclear materials. In this study, radiation damage is investigated in graphite, which is used as a neutron reflect... Radiation damag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must be considered while designing nuclear facilities and nuclear materials. In this study, radiation damage is investigated in graphite, which is used as a neutron reflector in the Tehran Research Reactor (TRR) core. Radiation damage is shown by displacement per atom (dpa) unit. A cross section of the material was created by using the SPECOMP code. The concentration of impurities present in the non-irradiated graphite was measured by using the ICP-AES metho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MCNPX code had identified the most sensitive location for radiation damage inside the reactor core. Subsequently, the radiation damage (spectral-averaged dpa values) in the aforementioned location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SPECTER, SRIM Monte Carlo codes, and Norgett, Robinson and Torrens (NRT) model. The results of “Ion Distribution and Quick Calculation of Damage”(QD) method groups had a minor difference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SPECTER code and NRT model. The maximum radiation damage rate calculated for the graphite present in the TRR core was 1.567 9 10^-8 dpa/s. Finally, hydrogen retention was calculated as a function of the irradiation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ation damage GRAPHITE specter SRIM MCNPX TEHRAN Research Reactor
下载PDF
民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建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6,共6页
民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应以近代中国具体历史语境为基础、以更加宽广的视阈辩证认识。民粹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它是一部分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者思想转变的桥梁,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资源。民... 民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应以近代中国具体历史语境为基础、以更加宽广的视阈辩证认识。民粹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它是一部分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者思想转变的桥梁,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资源。民粹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幽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需要加以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粹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系 幽灵
下载PDF
空无与黑夜:青年阿尔都塞的哲学关键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一兵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37,共10页
本文主要讨论了青年阿尔都塞哲学中思想的多重理论逻辑。作者简述了青年阿尔都塞哲学思想的一般发展线索,特别是指认出鲜为人知的作为天主教徒和受黑格尔哲学影响的两个异质思想阶段,并着重探讨了贯穿青年阿尔都塞思想中的空无本体论和... 本文主要讨论了青年阿尔都塞哲学中思想的多重理论逻辑。作者简述了青年阿尔都塞哲学思想的一般发展线索,特别是指认出鲜为人知的作为天主教徒和受黑格尔哲学影响的两个异质思想阶段,并着重探讨了贯穿青年阿尔都塞思想中的空无本体论和主体之缺席说,以及这些思想对后来阿尔都塞哲学的根本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阿尔都塞 《黑格尔的幽灵》 黑格尔的内容概念 空无
下载PDF
论德里达历史哲学中的“准-先验”维度 被引量:5
13
作者 方向红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1-38,共8页
德里达关于历史、政治和社会的哲学思想之所以被认为晦涩难解,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德里达历史哲学中存在着先验维度。这一维度最早以目的论的形式参与了德里达早期思想的形成过程,成为解构理论的隐性要素;随着对海德格尔事件的反省,藉... 德里达关于历史、政治和社会的哲学思想之所以被认为晦涩难解,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德里达历史哲学中存在着先验维度。这一维度最早以目的论的形式参与了德里达早期思想的形成过程,成为解构理论的隐性要素;随着对海德格尔事件的反省,藉“精神”之名的先验之维进入了匿名状态;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德里达对“幽灵”、“友谊”等一系列重大的历史和政治主题的思考中,先验之维由隐而显,展示出与后现代理论、“历史终结论”和普世主义伦理学迥然不同的理论旨趣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 目的论 精神 幽灵 准-先验
下载PDF
论德里达对马克思的另一种阅读 被引量:1
14
作者 常清 乔东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5-19,共5页
在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遭遇挫折的世纪之交,德里达出版了《马克思的幽灵》一书,郑重提出要维护"马克思的幽灵",即维护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德里达对马克思文本的重新解读不是要回到传统的马克思,而是要借"马克思的... 在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遭遇挫折的世纪之交,德里达出版了《马克思的幽灵》一书,郑重提出要维护"马克思的幽灵",即维护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德里达对马克思文本的重新解读不是要回到传统的马克思,而是要借"马克思的幽灵"来建构一种解构的马克思主义,以在全球化语境中祛除"新国际"话语的"宏伟叙事",呼吁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 马克思的幽灵 批判性 解构 复活
下载PDF
解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朱尔斯·汤森《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一文评介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小萍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3-110,共8页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政治哲学教授朱尔斯·汤森(JulesTownshend)于2004年4月在英国政治学学会的年度会议上宣读了"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一文,该文不仅条理清晰地分析了本来并非清晰的德里达的解构思路,同时在回顾...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政治哲学教授朱尔斯·汤森(JulesTownshend)于2004年4月在英国政治学学会的年度会议上宣读了"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一文,该文不仅条理清晰地分析了本来并非清晰的德里达的解构思路,同时在回顾十年反响的基础上,指出了德里达解构的意义和局限性:即德里达对"幽灵"的解构有助于我们从坏的"幽灵"那里解放出来;不过德里达在解构幽灵的同时同样被幽灵所困扰。本文通过对汤文的评介指出:我们从德里达的解构中能够获得从传统思维方式中难以获得的启示,从而拓宽和深化我们的研究视野,从存在的历史境域中理解事物的发展,在真的追求中研究时代中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时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 幽灵 本体政治
下载PDF
“法国理论”在美国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扬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2-179,共8页
"法国理论"作为过去半个世纪里后现代话语的代表,它是"美国化"的产物。其是耶非耶的战火从法国烧向美国,然后又烧回法国,应是意料中事。弗朗索瓦·库塞的《法国理论:福柯、德里达、德勒兹公司怎样改造了美国的... "法国理论"作为过去半个世纪里后现代话语的代表,它是"美国化"的产物。其是耶非耶的战火从法国烧向美国,然后又烧回法国,应是意料中事。弗朗索瓦·库塞的《法国理论:福柯、德里达、德勒兹公司怎样改造了美国的知识生活》所勾勒的"法国理论"新大陆旅行踪迹,因此值得重视。库塞以1997年索卡尔和布里克蒙的《知识欺诈》为"法国理论"美国接受的转折点,可以见出科学与人文的纠葛始终是余波未消。但无论考究1966年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讨会,以及媒体在传播"法国理论"过程中的不朽功绩,甚或通过解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碰撞,深入探究"法国理论"背后的政治动因,均可见出"法国理论"在美国何以必走学院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欺诈 霍普金斯会议 罗特林奇 马克思的幽灵
下载PDF
德里达对政治在场本体论的批判——以《马克思的幽灵》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少东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5-100,共6页
德里达后期的政治著作沿袭了其早期提出的解构哲学思想,在批判逻辑中心主义和语音中心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驳斥政治在场本体论。以《马克思的幽灵》为例,德里达在此文本中展现了独特的政治哲学思想:用文本差异来反抗政治中的语音中心主义... 德里达后期的政治著作沿袭了其早期提出的解构哲学思想,在批判逻辑中心主义和语音中心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驳斥政治在场本体论。以《马克思的幽灵》为例,德里达在此文本中展现了独特的政治哲学思想:用文本差异来反抗政治中的语音中心主义,用幽灵学来对抗政治的在场本体论,用无限的他者来拯救未来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在场本体论 语音中心主义 幽灵学 无限的他者
下载PDF
近现代中国留学生的情结与误区——以新文化运动中“科学主义”的提倡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丹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2-117,共6页
士的幽灵,在近现代中国留学生中徘徊。“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化基因,构成他们的主流文化情结: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及文化传承向西方“取经”。没有哪个国家的留学生像他们这样,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也没有哪个国家的留学... 士的幽灵,在近现代中国留学生中徘徊。“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化基因,构成他们的主流文化情结: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及文化传承向西方“取经”。没有哪个国家的留学生像他们这样,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也没有哪个国家的留学生像他们这样,将西方的科学与民主,当作“主义”来热切追求。一百多年来,他们就像他们的先辈———士大夫阶层一样,从未脱离中国政治斗争的漩涡;但又与士大夫们不同,常常陷入急功近利、脱离实际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留学生 以天下为己任 惟科学主义 士的幽灵
下载PDF
面具与面孔——解读《望岩》中杰克的“幽灵”身份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绍平 闫桂姝 《语言教育》 2017年第4期86-90,F0003,共6页
在《望岩》中,伍慧明向读者披露了1956年到1965年间,麦卡锡政权在极端反共的政策下对华裔美国人实施的"坦白计划"。作为"契纸儿子",杰克成了既不能做自己、又不甘心一辈子作别人的"幽灵"。本文从德里达... 在《望岩》中,伍慧明向读者披露了1956年到1965年间,麦卡锡政权在极端反共的政策下对华裔美国人实施的"坦白计划"。作为"契纸儿子",杰克成了既不能做自己、又不甘心一辈子作别人的"幽灵"。本文从德里达幽灵学的角度入手并结合聂珍钊的文学伦理学批评,通过杰克的在场方式、伦理选择和构建的华裔美国人身份,剖析其幽灵身份的苦痛。透过幽灵身份的焦虑与困惑,本文认为,种族主义是华裔美国人无法言说的精神创伤,是华裔美国人"幽灵"身份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慧明 《望岩》 “坦白运动” “幽灵”身份
下载PDF
试论罗伯-格里耶笔下的欲望幽灵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唯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6,共6页
文学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作家对于人之本质属性的理解有着内在的联系。在罗伯-格里耶看来,人的真实主体是无意识的欲望。因此,他笔下的人物非"人物",而是"器物"型的欲望幽灵。主要分为四类:施虐狂、受虐狂、窥... 文学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作家对于人之本质属性的理解有着内在的联系。在罗伯-格里耶看来,人的真实主体是无意识的欲望。因此,他笔下的人物非"人物",而是"器物"型的欲望幽灵。主要分为四类:施虐狂、受虐狂、窥视者和强迫症患者。它们有着各自的癖好,也有着一些大体相似的特征,如幼儿习气,平面化需求,缺失思想等。它们是形象化的本我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格里耶 人物 欲望幽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