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蝶骨电极联合脑电图监测对颞叶内侧癫痫诊断的效果
1
作者 张弘弛 《实用医技杂志》 2023年第8期565-568,共4页
目的观察表面蝶骨电极联合脑电图检查在颞叶内侧癫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就诊于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科初诊疑似颞叶内侧癫痫患者100例,分别进行常规脑电图(REEG)、视频脑电图(VEEG)及VEEG+表面蝶骨电极监... 目的观察表面蝶骨电极联合脑电图检查在颞叶内侧癫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就诊于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科初诊疑似颞叶内侧癫痫患者100例,分别进行常规脑电图(REEG)、视频脑电图(VEEG)及VEEG+表面蝶骨电极监测,对比3种检查的痫样放电检出率、局灶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的痫样放电检出率,其定位结果与磁共振成像(MRI)结果进行比较。结果VEEG联合表面蝶骨电极检查痫样放电检出率93%(93/100)高于REEG 23%(23/100)、VEEG 86%(8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面性癫痫患者诊断中,VEEG联合表面蝶骨电极检查痫性放电检出率88%(37/42)高于REEG、VEEG检查痫性放电检出率21%(9/42)、83%(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局灶性癫痫患者诊断中,VEEG联合表面蝶骨电极检查痫性放电检出率94%(33/35)高于REEG、VEEG检查痫性放电检出率29%(10/35)、83%(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疑似颞叶内侧癫痫的患者,无论何种发作形式,颞区痫样放电占77%(77/100)明显高于其他脑区14%(14/100)。VEEG+蝶骨电极对于病灶侧别的单侧测定率59%(59/100)高于REEG、VEEG及MRI检测的11%、54%、30%(11/100、54/100、30/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蝶骨电极+VEEG联合监测对颞叶内侧癫痫患者的痫样放电检出率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骨 脑电描记术 癫痫 颞叶
下载PDF
颅底重建的修补材料选择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怀鹏 张翼鹏 +3 位作者 王溪 王维 王亮 陈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580-2586,共7页
背景: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因其微创、显露充分、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已成为前颅底中线及侧颅底占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随着手术范围及适应证也的不断扩展,颅底磨除范围相应增加,这也使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也相应增高。严重的脑脊液漏可导致... 背景: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因其微创、显露充分、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已成为前颅底中线及侧颅底占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随着手术范围及适应证也的不断扩展,颅底磨除范围相应增加,这也使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也相应增高。严重的脑脊液漏可导致患者致命性的颅内感染及极差的预后。因此在神经内镜手术后,可靠的颅底重建是手术成功的基本条件,文章以此对颅底重建原则、方法、颅底重建应用的不同材料的生物学特性等展开综述。目的:阐述颅底重建的原则方法,总结不同重建材料的研究进展及不同生物学特性在颅底重建中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及PubMed数据库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收录的文献,中文检索词为“颅底重建、神经内镜、颅底骨缺损、经鼻蝶手术入路、多重修补、带蒂黏膜瓣、聚醚醚酮、羟基磷灰石”,英文检索词为“Skull base reconstruction,Neuroendoscopy,Skull base bone defect,Transnasal-sphenoidal operative approach,Multiple repair,Pedicled mucosal flap,Polyether-ether-ketone(PEEK),Hydroxylapatite”,最终纳入60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神经内镜经鼻蝶术后,即使颅底缺损越来越大,颅底重建的目地依旧是预防脑脊液漏避免严重并发症,目前多层修补是一致认可的修复原则。(2)骨性支撑的类骨材料诸如聚醚醚酮、羟基磷灰石因为价格昂贵且术前准备繁琐,临床应用较少;临床医生多靠类硬膜结构的生物材料及带蒂黏膜瓣完成修补,但受限于修补支撑力弱及黏膜瓣血运情况,少数病患仍有一定概率存在脑脊液漏的风险。(3)因此,术中类硬膜、类骨结构人工生物材料以及带蒂黏膜瓣修补颅底缺损符合恢复颅底的解剖修复,有助于硬膜、骨质结构的再生,这样也使疏水组织-类硬膜结构-类骨结构-黏膜的一体化生物材料研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重建 神经内镜 颅底骨缺损 经鼻蝶手术入路 多重修补 带蒂黏膜瓣 聚醚醚酮 羟基磷灰石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钉固定与蝶形骨块复位对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
3
作者 杨雷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的分析弹性髓内钉固定与蝶形骨块复位对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42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碟形骨块复位... 目的分析弹性髓内钉固定与蝶形骨块复位对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42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碟形骨块复位,观察组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骨膜蛋白(PN)、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1)水平,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外形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中日常生活、肌力、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MS中日常生活、肌力、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分别为(18.24±1.48)分、(23.82±1.15)分、(37.75±2.11)分、(13.28±1.20)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N、P1NP、CTX-1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N、P1NP水平分别为(440.28±44.56)ng/mL、(189.43±20.25)ng/mL,均高于对照组,CTX-1水平为(0.30±0.03)ng/mL,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观满意度、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5.77%、88.73%,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13.01±1.20)d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的疗效显著,肩关节功能恢复较佳,且患者对外观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移位骨折 弹性髓内钉固定 蝶形骨块复位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内镜下经鼻垂体腺瘤术后应用鼻腔清创术的临床效果及对鼻部症状、生活质量的中远期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哲培 聂晟 +2 位作者 赵继匡 黄毅 曾忆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10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垂体腺瘤术后应用鼻腔清创术的临床效果及对鼻部症状、生活质量的中远期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1日~2021年3月31日宁波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4例拟行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垂体腺瘤术后应用鼻腔清创术的临床效果及对鼻部症状、生活质量的中远期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1日~2021年3月31日宁波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4例拟行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观察组术后4周给予内镜下鼻腔清创术,对照组术后4周未进行鼻腔清创术。分别于术后4周、8周、12周、6个月采用12条鼻部症状评估量表(anterior skull base nasal inventory-12,ASK-12)、鼻阻塞评分(nasal obstruction symptom evaluation,NOSE)、鼻腔鼻窦结局测试(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评估鼻部症状,中国气味识别测试(Chinese smell identification test,CSIT)评估嗅觉功能,健康调查12条简表(shor tform12-item health survey,SF-12)评估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鼻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ASK-12、NOSE、SNOT-20评分逐渐下降(P<0.05),CSIT自评问卷(CSITself)、CSIT嗅觉识别(CSITOI)、SF-12生理(SF-12PCS)、SF-12心理(SF-12MCS)评分逐渐增高(P<0.05)。观察组术后4周、8周、12周、6个月ASK-12、NOSE、SNOT-2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CSIT self、CSITOI、SF-12 PCS、SF-12M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蝶窦炎、萎缩性鼻炎、嗅觉障碍、鼻腔粘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蝶窦切除垂体腺瘤术后给予内镜下鼻腔清创术可改善鼻部症状,改善嗅觉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术后鼻部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Endoscopy) 清创术(Debridement) 蝶骨(sphenoid bone) 嗅觉(Olfactory Perception) 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
下载PDF
眶上翼点入路处理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和鞍结节脑膜瘤 被引量:8
5
作者 卢亦成 丁学华 +5 位作者 胡国汉 王驹 侯立军 楼美清 陈志刚 张光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05-707,共3页
目的 :总结近 5年来采用眶上翼点入路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1 7例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和鞍结节脑膜瘤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采用眶上翼点入路和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大型鞍结节脑膜瘤 9例和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 8例。结果 :大型鞍结节脑膜瘤... 目的 :总结近 5年来采用眶上翼点入路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1 7例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和鞍结节脑膜瘤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采用眶上翼点入路和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大型鞍结节脑膜瘤 9例和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 8例。结果 :大型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全切除 8例 ,次全切除 1例。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全切除 7例 ,次全切除 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前视力明显减退的 1 1例患者 ,术后 4例明显好转 ,2例改善 ,4例无变化 ,1例较术前恶化。结论 :眶上翼点入路在大型蝶骨嵴内侧脑膜瘤和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处理中是一种较好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上翼点入路 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蝶骨嵴内侧 鞍结节
下载PDF
圆孔外面的观察和测量及其面积的回归方程 被引量:8
6
作者 钱亦华 郑靖中 +2 位作者 段保国 马建国 上官丰和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09-512,共4页
60具成人颅骨颅底外面的圆孔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圆孔多呈圆形,其次是卵圆形,其它形较少见.据圆孔与翼突外侧板根部延长线的位置关系,分圆孔位置为三型.圆孔外面观的各项测值左右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其中管性圆孔管长度个体差异较大.圆... 60具成人颅骨颅底外面的圆孔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圆孔多呈圆形,其次是卵圆形,其它形较少见.据圆孔与翼突外侧板根部延长线的位置关系,分圆孔位置为三型.圆孔外面观的各项测值左右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其中管性圆孔管长度个体差异较大.圆孔的面积左右比较对称者占3.33±2.34%,左>右者占65.51±6.30%,右>左者占34.48±6.30%.圆孔面积左右对称性比较,对临床诊断疾病有参考意义.其面积的回归方程可由其长、宽径乘积推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 圆孔 形态测量 蝶骨 回归方程
下载PDF
颅底内面圆孔的形态研究及其面积的回归方程 被引量:6
7
作者 钱亦华 郑靖中 +2 位作者 段保国 马建国 上官丰和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6-100,共5页
对60具成人颅骨颅底内面的圆孔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研究.结果如下:圆孔最多见者为圆形,其次是椭圆形,其它形较少见.据圆孔与翼突外侧板根部延长线的位置关系,分圆孔位置为三型.圆孔横径左右有较显著差异;圆孔长径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左右... 对60具成人颅骨颅底内面的圆孔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研究.结果如下:圆孔最多见者为圆形,其次是椭圆形,其它形较少见.据圆孔与翼突外侧板根部延长线的位置关系,分圆孔位置为三型.圆孔横径左右有较显著差异;圆孔长径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左右有较显著差别,且个体差异较突出.圆孔的面积左右比较对称者占7.84%,左>右者占49.02±6.51%,右>左者占43.14±6.45%.圆孔面积左右对称性比较,对临床有参考意义.文内由圆孔长、宽径乘积推算其面积的回归方程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颅骨 圆孔 形态学 面积
下载PDF
前床突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毅 赵树清 +2 位作者 刘恩重 蔺友志 金国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0-223,共4页
目的为颅底外科提供前床突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取164例(328侧)成人干颅骨和30例(60侧)成人尸头标本,观察和测量前床突及其邻近结构,在形态学上对其进行分类,观察其变异情况。结果国人前床突的外形可分为三边型、四边型、五边型、乳头型... 目的为颅底外科提供前床突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取164例(328侧)成人干颅骨和30例(60侧)成人尸头标本,观察和测量前床突及其邻近结构,在形态学上对其进行分类,观察其变异情况。结果国人前床突的外形可分为三边型、四边型、五边型、乳头型、J-型、手指型,其中以三边型最为多见。前床突内侧缘可呈钝角、直角、锐角和弧形。前床突与中床突、后床突可形成骨桥或通过韧带连接。气化前床突占11.7%,气腔可与蝶窦、筛窦相通。结论前床突及其周围结构复杂,且国人前床突具有高度变异性。处理该区域病变术前需行充分影像学检查,了解前床突气化情况;术前、术中密切关注骨桥变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床突 颅底 神经解剖学 蝶骨
下载PDF
颈外动脉结扎在大型和巨大型蝶骨嵴外侧型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树鹏 姚鑫 +3 位作者 甘燕玲 陈步东 梁思泉 杨玉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76-479,共4页
探讨外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术前结扎颈外动脉的适用条件和临床效果。32例大型、巨大型蝶骨嵴外侧型脑膜瘤患者分为颈外动脉结扎组和未结扎组,术后统计显示,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分别为(471.00±182.00)ml和(994.00±278.00)ml、肿瘤... 探讨外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术前结扎颈外动脉的适用条件和临床效果。32例大型、巨大型蝶骨嵴外侧型脑膜瘤患者分为颈外动脉结扎组和未结扎组,术后统计显示,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分别为(471.00±182.00)ml和(994.00±278.00)ml、肿瘤全切除率100.00%(14/14)和72.22%(13/18)、手术时间分别为(5.60±1.40)h和(8.10±1.70)h、发生术后并发症病例分别为1例(7.41%)和7例(38.89%);各项变量比较颈外动脉结扎组均优于未结扎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提示:大型、巨大型蝶骨嵴外侧型脑膜瘤患者术前结扎颈外动脉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和肿瘤全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骨 脑膜瘤 结扎术 颈外动脉
下载PDF
眼眶扁平肥厚型脑膜瘤CT及MRI表现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爱英 王振常 +1 位作者 杨本涛 鲜军舫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 探讨眼眶外壁蝶骨大翼扁平肥厚型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其影像学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 10例眼眶蝶骨大翼扁平肥厚型脑膜瘤 ,其中 9例行CT检查 ,10例行MRI检查。结果 CT及MRI最常见的表现为蝶骨大翼增厚伴有软组... 目的 探讨眼眶外壁蝶骨大翼扁平肥厚型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其影像学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 10例眼眶蝶骨大翼扁平肥厚型脑膜瘤 ,其中 9例行CT检查 ,10例行MRI检查。结果 CT及MRI最常见的表现为蝶骨大翼增厚伴有软组织肿块 ,增强后均可见中等到明显强化。结论 CT可清楚显示蝶骨大翼骨质改变 ,MRI显示软组织清晰 ,并准确判断病变的范围 ,两者结合在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骨 脑膜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蝶鞍周围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浩 刘海生 凌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研究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的解剖学,为临床内镜经蝶垂体病变手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选择10具经动脉灌注染料的成人尸体头部标本,男8具,女2具;模拟扩大经鼻-蝶窦手术入路,同时测量海绵窦内重要解剖结构与鞍底的距离。结果根据蝶窦... 目的研究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的解剖学,为临床内镜经蝶垂体病变手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选择10具经动脉灌注染料的成人尸体头部标本,男8具,女2具;模拟扩大经鼻-蝶窦手术入路,同时测量海绵窦内重要解剖结构与鞍底的距离。结果根据蝶窦后壁骨性结构特征将蝶窦腔分为中间腔、旁中间腔以及外侧腔等5个部分。扩大经鼻-蝶窦手术入路可清晰地显示鞍底的骨膜、硬脑膜外层、海绵窦内侧壁,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及眼神经等重要解剖结构;打开蝶骨平台可显示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鞍膈及视丘下部等解剖结构。蝶鞍周围结构与鞍底中线的距离分别为视神经管隆起(5.72±1.56)mm,颈内动脉管隆起(5.42±1.38)mm,鞍膈(10.01±1.46)mm,视交叉(14.96±1.42)mm,海绵窦内颈内动脉(11.02±2.06)mm,海绵窦内动眼神经(13.75±1.79)mm,海绵窦内滑车神经(15.14±1.53)mm,海绵窦内外展神经(12.68±1.52)mm。结论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手术入路可清晰地显露蝶鞍周围的解剖结构,适用于鞍旁、鞍上病变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经鼻-蝶窦入路 蝶鞍周围 解剖学 手术入路
下载PDF
颅眶孔和眶外侧沟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虞昊 张毅 +1 位作者 金国华 杨洪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5-488,共4页
目的为颅底外科提供颅眶孔和眶外侧沟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取100例(200侧)成人干颅骨和30例(60侧)成人尸头标本,观察和测量颅眶孔及其邻近结构,在形态学上对其进行分类,观察其变异情况。结果颅眶孔的出现率为65.5%(131侧),颅眶孔位于蝶骨... 目的为颅底外科提供颅眶孔和眶外侧沟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取100例(200侧)成人干颅骨和30例(60侧)成人尸头标本,观察和测量颅眶孔及其邻近结构,在形态学上对其进行分类,观察其变异情况。结果颅眶孔的出现率为65.5%(131侧),颅眶孔位于蝶骨的大翼,额骨或是位于或接近于蝶额缝。颅眶孔可为1~3个。眶外侧沟的出现率为24%(48侧)。在湿标本中,颅眶孔内未见动脉。脑膜中动脉眶支的走行可分为3型:Ⅰ型:脑膜中动脉的眶支经颅眶孔与泪腺动脉交通;Ⅱ型:脑膜中动脉的眶支呈双干经颅眶孔和眶上裂与泪腺动脉交通;Ⅲ型:脑膜中动脉的眶支经眶上裂与泪腺动脉交通。结论颅眶孔和眶外侧沟及其周围结构复杂,且国人颅眶孔和眶外侧沟具有高度变异性;处理该区域病变术前需关注颅眶孔和眶外侧沟变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眶孔 脑膜中动脉 眼眶 蝶骨 颅底
下载PDF
鼻内镜经鼻入路手术治疗颅底脊索瘤 被引量:2
13
作者 覃道芬 高下 +1 位作者 周平 陈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730-732,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经鼻入路手术治疗颅底脊索瘤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5月-2006年12月收治9例颅底脊索瘤病人,运用鼻内镜经鼻入路切除蝶骨斜坡区脊索瘤,7例肿瘤未能全切除者术后辅以埋置放射性粒子(125I)进行内照射,帮助杀灭残... 目的:探讨鼻内镜经鼻入路手术治疗颅底脊索瘤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5月-2006年12月收治9例颅底脊索瘤病人,运用鼻内镜经鼻入路切除蝶骨斜坡区脊索瘤,7例肿瘤未能全切除者术后辅以埋置放射性粒子(125I)进行内照射,帮助杀灭残余的肿瘤组织。结果: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后并发症。9例患者术后随访,平均18个月。正常生活工作6例,生活自理3例。术后6例患者头痛消失,3例头痛减轻。结论:鼻内镜经鼻入路最适宜切除病变主要位于中、上斜坡,肿瘤大部在硬膜外、生长到鼻窦、鼻腔鼻咽部的肿瘤。鼻内镜经蝶入路手术治疗颅底脊索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容易操作、省时的手术入路,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索瘤 蝶骨 斜坡 颅底 内镜外科
下载PDF
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方新运 邵雪非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5期404-406,共3页
目的总结轻型颅脑损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后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眼外肌运动、眼睑活动、瞳孔大小分析20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动眼神经麻痹的严重程度及功能恢复,随访时间平均为14.2月(3个月~2年)。结果 15名男性患者和5名女性患者纳入此... 目的总结轻型颅脑损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后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眼外肌运动、眼睑活动、瞳孔大小分析20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动眼神经麻痹的严重程度及功能恢复,随访时间平均为14.2月(3个月~2年)。结果 15名男性患者和5名女性患者纳入此次研究。最常见的外伤原因是交通事故65.4%(13例);眼内肌麻痹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上睑下垂、眼外肌麻痹和眼内肌麻痹的恢复率分别是95%(19例),83.3%(17例)和50%(10例)。结论眼球活动受限是影响轻型颅脑损伤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蝶骨骨折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机制参与了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动眼神经麻痹 蝶骨骨折
下载PDF
16-MSCT对蝶骨微细骨折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志忠 杨廷桂 +5 位作者 欧幼宽 吴祺钊 王志杰 王福南 李清清 林瑜娜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16-MSCT)对外伤性蝶骨微细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随访常规头颅CT检查诊断有可疑蝶骨微细骨折者,于复查时常规5mm层厚螺旋扫描后进行0.625mm、1.25mm、2.5mm及5mm高分辨率骨算法重建(以下简称骨重建)、采集数...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16-MSCT)对外伤性蝶骨微细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随访常规头颅CT检查诊断有可疑蝶骨微细骨折者,于复查时常规5mm层厚螺旋扫描后进行0.625mm、1.25mm、2.5mm及5mm高分辨率骨算法重建(以下简称骨重建)、采集数据完整者61例,结合二维及三维图像进行阅片;按不同层厚计算微细骨折的显示分值及显示率,进行自身对照。结果:61例均查出有微细骨折,每例1~35处不等。分组比较微细骨折的显示率:①0.625mm层厚的显示率为100%;②1.25mm层厚的显示率为89.52%;③2.5mm层厚的显示率为53.33%;④5mm层厚的显示率为30.95%;以上分组比较经统计学(趋势卡方检验)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扫描层厚与显示效果间存在线性趋势,即层厚越薄显示效果越好。结论:16-MSCT趋于各向同性,在本文研究范围内重建层厚越薄、微细骨折显示越清楚,即0.625mm层厚的微细骨折显示率明显优于1.25mm、2.5mm及5mm层厚。作者认为对可疑蝶骨微细骨折的病例应常规做0.625mm高分辨率骨算法重建,有利于减少蝶骨微细骨折的漏诊,提高诊疗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骨 骨折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骨算法
下载PDF
用大鼠制作脑缺血模型血管阻断部位的选择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成英 陈前芬 田鹤村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2年第1期12-16,共5页
利用 4 5只经墨汁、乳胶混和液灌注的大鼠脑标本 ,观测大脑中动脉的起始、行径及表面投影。大鼠的大脑中动脉可分三段 ,中段较长 ,分支较少 ,表面为蝶骨大翼覆盖。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血管的最佳阻断部位是大脑中动脉中段 。
关键词 蝶骨大翼 脑缺血 动物模型 血管阻断部位 大脑中动脉中段
下载PDF
成人颅面部气化腔的CT评估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晓强 赵鹏飞 +1 位作者 杨正汉 王振常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3期1054-1057,共4页
目的测量成人额窦、上颌窦、蝶窦及颞骨气化腔容积,评估各气化腔间含气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正常成人受检者的副鼻窦HRCT图像,在原始图像上行气体三维容积重建,分别测量不同侧别额窦、上颌窦、蝶窦及颞骨气化腔容积,并进行... 目的测量成人额窦、上颌窦、蝶窦及颞骨气化腔容积,评估各气化腔间含气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正常成人受检者的副鼻窦HRCT图像,在原始图像上行气体三维容积重建,分别测量不同侧别额窦、上颌窦、蝶窦及颞骨气化腔容积,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正常成人上颌窦、额窦、蝶窦及颞骨气化腔平均容积分别约17.43ml、3.42 ml、5.98 ml、5.90 ml。男性含气腔容积普遍较大,但性别、侧别间含气腔容积均无显著差异(P>0.05)。除蝶窦外,不同侧别间含气腔容积分别线性相关(P=0.000)。除上颌窦与颞骨气化腔外,其他含气腔两两线性相关(P<0.05)。结论正常成人颅面部各含气腔在气化程度上具有一定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窦 上颌窦 蝶窦 颞骨 气化 CT
下载PDF
1例蝶骨嵴巨大脑膜瘤的围手术期及康复期护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建芬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18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蝶骨嵴巨大脑膜瘤围手术期及康复期的护理。方法对笔者所在科1例蝶骨嵴巨大脑膜瘤应用全脑血管造影术+血管内介入颈外供血动脉超选栓塞术后再行开颅脑膜瘤切除术,例举所采取的围手术期及康复期的护理干预,并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蝶骨嵴巨大脑膜瘤围手术期及康复期的护理。方法对笔者所在科1例蝶骨嵴巨大脑膜瘤应用全脑血管造影术+血管内介入颈外供血动脉超选栓塞术后再行开颅脑膜瘤切除术,例举所采取的围手术期及康复期的护理干预,并进行分析。结果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高压氧对视神经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患者右眼睑下垂缓解,能微睁眼。结论严密观察病情是护理的关键,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疼痛护理、营养支持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骨嵴脑膜瘤 护理
下载PDF
蝶骨嵴脑膜瘤69例治疗探讨
19
作者 刘春生 杨玉山 +1 位作者 李庆彬 只达石 《天津医药》 CAS 1999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回顾近8年收治的69例蝶骨嵴脑膜瘤,对其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手术采取改良翼点入路。术中腰穿CSF引流对降低颅压效果明显。术前颈外动脉结扎,对控制以颈外动脉供血为主的肿瘤术中出血效果可靠。结果... 目的:回顾近8年收治的69例蝶骨嵴脑膜瘤,对其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手术采取改良翼点入路。术中腰穿CSF引流对降低颅压效果明显。术前颈外动脉结扎,对控制以颈外动脉供血为主的肿瘤术中出血效果可靠。结果:内侧型肿瘤全部应用显微技术,全切率69%。40%外侧型肿瘤应用显微手术,全切率为92.5%。术后视力恢复率为54.8%,手术致残率17.4%,手术病死率5.8%。长期随诊优良率80%。11例颅眶沟通肿瘤眼球回缩率为100%。结论:随着手术器械和手术入路的改进,显微手术技巧的提高,术前及术中有效的辅助手术措施的应用,使外科治疗水平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骨 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方式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模型血管阻断部位的选择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成英 陈前芬 田鹤村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0年第3期146-149,共4页
利用 45只经墨汁与乳胶混合液灌注的大鼠脑标本 ,观测大脑中动脉的起始、行程及表面投影。大鼠的大脑中动脉可分三段 ,中段较长 ,分支较少 ,表面为蝶骨大翼覆盖。著者认为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血管的最佳阻断部位是大脑中动脉中段 ,经... 利用 45只经墨汁与乳胶混合液灌注的大鼠脑标本 ,观测大脑中动脉的起始、行程及表面投影。大鼠的大脑中动脉可分三段 ,中段较长 ,分支较少 ,表面为蝶骨大翼覆盖。著者认为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血管的最佳阻断部位是大脑中动脉中段 ,经蝶骨大翼行颅骨开窗可达此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大脑中动脉 蝶骨大翼 脑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