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板切开复位固定椎管成形在椎管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黄超 步星耀 +5 位作者 闫兆月 周伟 马春晓 周志龙 郭晓鹤 屈鸣麒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537-539,共3页
目的总结椎板切开复位固定椎板成形在椎管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椎管手术病例,其中颈段9例,胸腰段28例;21例采用椎板成形术(椎板成形组),16例采用传统的椎板切除术(椎板切除组)。术后复查CT、MRI,并随访6个月~1年,其... 目的总结椎板切开复位固定椎板成形在椎管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椎管手术病例,其中颈段9例,胸腰段28例;21例采用椎板成形术(椎板成形组),16例采用传统的椎板切除术(椎板切除组)。术后复查CT、MRI,并随访6个月~1年,其中28例胸腰段椎管内病变,对比术前及术后1年脊柱X-线正侧位片,测量正侧位Cobb角。结果椎板成形组术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椎板切除组术后有血肿瘢痕入侵及不明原因的腰腿疼痛等情况。28例胸腰段椎管内病变中,15例采用椎板成形术,手术前后Cobb角无明显变化(P>0.05),13例采用传统椎板切除术,术后Cobb角较术前有所增大(P<0.05)。结论椎管内病变应用椎板成形术从解剖上重建椎管结构,对比传统的椎板切除术,有利于保留椎管完整性,保护脊柱稳定性,减少并发症,该方法简便实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成形术 椎板棘突回植 椎管
下载PDF
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在椎管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罗选荣 陆显祯 +2 位作者 苏松 袁川 杨云川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5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在椎管肿瘤术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总结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共18例椎管内肿瘤患者术中采用铣刀卸下椎板,处理完椎管内肿瘤后再将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住回植,予钛条钛钉固定,恢复椎管正常解剖... 目的探讨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在椎管肿瘤术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总结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共18例椎管内肿瘤患者术中采用铣刀卸下椎板,处理完椎管内肿瘤后再将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住回植,予钛条钛钉固定,恢复椎管正常解剖结构。结果所有病例未出现因铣刀卸下椎板,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固定而导致硬脊膜破损、脊髓和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随访3-18个月,未见回植组织移位、塌陷、畸形愈合及椎管狭窄症。结论椎管内肿瘤术中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钛条钛钉固定的方法简便、实用,有利于恢复脊柱的正常解剖结构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肿瘤 棘突椎板复合体 原位回植 椎管成形
下载PDF
患椎棘突骨板在胸腰椎脊柱骨折PLF手术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玉龙 洪建明 +1 位作者 吴军 刘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28期3521-3522,3525,共3页
目的比较胸腰椎脊柱骨折经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植骨(PLF)手术不同骨源植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组,均行PLF手术。A组20例取髂骨瓣植骨,B组21例行同种异体骨植骨,C组24例行患椎棘突骨板植骨... 目的比较胸腰椎脊柱骨折经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植骨(PLF)手术不同骨源植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胸腰椎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组,均行PLF手术。A组20例取髂骨瓣植骨,B组21例行同种异体骨植骨,C组24例行患椎棘突骨板植骨。结果手术时间:A组(128±25)min,B组(95±7)min,C组(92±5)min;术中出血量:A组(563±135)mL,B组(351±60)mL,C组(336±57)mL;A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与B组和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A组、C组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B组出现排异反应4例,2例行异体骨取出清创术后愈合2,例经长期换药愈合。3组均无死亡、神经功能损害加重及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等情况发生。A组发生术后取骨区疼痛7例占35%,B组发生伤口痛、渗液4例占19%,C组无不良并发症发生。术后A组及C组胸腰椎骨性融合率均为95%,B组融合率为84%。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神经功能损伤评分3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胸腰椎脊柱骨折取患椎棘突骨板植骨能保证术后融合率,恢复脊柱的远期稳定,其较取髂骨与同种异体骨操作简便、安全经济、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植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脊柱骨折 患椎 棘突骨板 植骨 单纯后外侧
下载PDF
棘突椎板原位回植并椎间植骨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存平 陈印明 +2 位作者 姜建军 王本龙 渠立振 《河北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388-390,共3页
目的:探讨病椎棘突椎板原位回植,RF内固定,椎间植骨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远期疗效。方法:2001年4月至2007年2月收治该病人68例资料齐全,棘突椎板整块取下,神经根管减压,RF内固定,椎间盘摘除,滑脱椎复位,椎间植骨,棘突椎板再原位回... 目的:探讨病椎棘突椎板原位回植,RF内固定,椎间植骨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远期疗效。方法:2001年4月至2007年2月收治该病人68例资料齐全,棘突椎板整块取下,神经根管减压,RF内固定,椎间盘摘除,滑脱椎复位,椎间植骨,棘突椎板再原位回植。随访时观察病人的疗效,椎间是否融合,滑脱是否复发,测量术前、术后及随访时固定椎间隙的高度变化。结果:随访12-60个月,平均36个月。21例Ⅰ度滑脱与39例Ⅱ度滑脱术后全部解剖复位,8例Ⅲ度滑脱,有2例留有Ⅰ度滑脱,68例椎间完全融合,65例术后疼痛完全消失,有3例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结论:棘突椎板原位回植,重建椎管后部结构,可预防疤痕粘连压迫硬膜及神经根,预防术后复发,远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突椎板原位回植 椎间植骨 RF内固定
下载PDF
超声骨刀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周冲 杨福兵 +3 位作者 王斌 包长顺 郑晓梅 刘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特点,观察其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行手术治疗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超声骨刀成功完成15例手术(超声骨刀组),不采用超声骨刀成功完成16例手术(非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特点,观察其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行手术治疗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超声骨刀成功完成15例手术(超声骨刀组),不采用超声骨刀成功完成16例手术(非超声骨刀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远期疗效。结果 3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超声骨刀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非超声骨刀组(P〈0.05)。两组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超声骨刀对骨组织有良好的切割作用,并且精度高,对软组织保护好,出血少,术中视野清楚。术后患者症状得到较明显改善,未出现因使用超声骨刀而导致脊膜、脊髓及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随访3-12个月,回置椎板棘突复合体愈合良好,未见塌陷、移位、畸形愈合及椎管狭窄。结论超声骨刀能顺利有效地卸下椎板棘突复合体,对骨组织有良好的切割能力,并对神经、血管及其他软组织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椎管内肿瘤 椎管手术 椎板棘突复合体
下载PDF
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联合空心螺钉固定在胸腰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林锋 陆成武 +5 位作者 陈小杰 叶宏 邱必成 吴建斌 赖必华 林伟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95-799,共5页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应用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空心钉重建脊柱后柱结构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2月~2015年10月,对31例原发性椎管内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并应用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联合空心钉置入重建脊柱后柱结构。其中26例患...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应用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空心钉重建脊柱后柱结构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2月~2015年10月,对31例原发性椎管内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并应用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联合空心钉置入重建脊柱后柱结构。其中26例患者获得随访,男11例,女15例,年龄29~76岁(46.5±8.4岁)。所有随访的患者均行X线、CT检查观察脊柱稳定性及椎管成形情况,MRI检查评价肿瘤的切除情况,术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定法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成功置入64枚空心螺钉,手术时间为75~148min(96±21min),术中出血量为170~305ml(225±32ml),4例出现脑脊液漏,未出现脊髓损伤、感染等相关并发症。随访6~28个月(13.5±2.1个月),术后动力位X线片提示脊柱活动度基本得以保留,无椎体失稳或滑脱;末次随访CT评估发现2个节段的空心螺钉累及关节突关节,没有观察到螺钉断裂或位移现象,20例(76.9%)患者达到骨性愈合;MRI示肿瘤无复发;腰椎JOA评分从术前11.2±2.1分升至末次随访时的24.6±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达80.8%。结论:原发性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空心钉固定棘突椎板复合体可以有效重建脊柱后柱结构,固定可靠,能有效避免术后医源性椎管狭窄,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有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棘突椎板复合体 空心螺钉 椎管成形术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王锋 龙耀武 +3 位作者 赵睿 刘湘 袁智锐 赵晓东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4期457-460,共4页
目的比较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并ARCH钛板内固定术和颈椎后路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颈椎后路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椎板成形术治疗,47例)和... 目的比较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并ARCH钛板内固定术和颈椎后路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颈椎后路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椎板成形术治疗,47例)和观察组(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并ARCH钛板内固定术治疗,47例)。以JOA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选取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随访时间14~48(31.5±15.4)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14~50(32.5±17.6)个月。(1)临床疗效:两组JOA评分术后3个月均明显高于术前(P <0.05);术后3个月JOA评分及末次随访时JOA改善率、治疗效果优良率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2) ADL评分:两组术后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且术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3)术前颈椎活动度、椎管侵占率、致压物最大直径、术后3个月JOA评分等因素与JOA改善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并ARCH钛板内固定术和颈椎后路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均能获得满意疗效,但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并ARCH钛板内固定术可使颈椎术后获得即刻稳定,患者能获得更佳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能有效避免门轴侧下陷、颈椎生理曲度进一步丢失等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 ARCH钛板内固定 颈椎病
下载PDF
显微切除+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疗效分析(附18例报告) 被引量:13
8
作者 韩易 姜之全 +3 位作者 郑夏林 李小绪 娄飞云 张少军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07-710,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切除+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疗效。方法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白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采用显微切除+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18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显微切除+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疗效。方法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白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采用显微切除+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18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椎管MRI检查评价肿瘤的切除情况,采用脊柱CT三维重建或脊柱X线检查观察椎管成形情况,术后3个月采用Franke1分级标准评价患者的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8例肿瘤均在显微镜下全部切除,术中无硬脊膜破损及神经根损伤。术后无脑脊液漏及切口感染。患者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无肿瘤复发,无椎管狭窄、脊柱失稳,术后3个月Franke1分级显示患者脊髓功能恢复D级4例,E级14例。结论显微切除+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可最大程度的切除肿瘤及减少脊髓损伤,术后椎管成形且脊柱稳定,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棘突椎板复合体 椎管成形 神经鞘瘤
原文传递
椎间打压植骨联合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超远 孟祥翔 +2 位作者 秦晓彬 付玉娟 付鹏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73-777,共5页
目的研究椎间打压植骨联合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方法,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更为理想的手术模式。方法 1998年1月-2010年10月,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打压植骨联合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 目的研究椎间打压植骨联合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方法,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更为理想的手术模式。方法 1998年1月-2010年10月,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间打压植骨联合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52~76岁,平均62.4岁。病程7个月~25年,平均6.5年。单节段不稳22例,L3、41例,L4、510例,L5、S111例;多节段不稳26例,L3、4、L4、5及L5、S15例,L2、3及L3、42例,L3、4及L4、510例,L4、5及L5、S19例。合并椎间盘突出32例,椎管狭窄46例,退变性脊柱侧弯16例。手术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植骨椎间隙融合、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变化情况评定疗效。结果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中、术后未出现神经损伤、螺钉断裂、伤口感染等并发症。4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年。植骨椎间隙融合时间12~18周,平均16.2周。脊柱滑移或退变性侧弯得到纠正,基本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分别为(5.2±2.3)、(11.9±2.0)、(11.6±2.1)mm;JOA评分分别为(3.2±2.1)、(12.8±1.6)、(13.6±1.2)分;腰椎前凸角分别为(—20.5±10.5)、(30.5±8.5)、(31.2±5.6)°。术后各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根据JOA改善率评定,获优36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5.8%。结论椎间打压植骨联合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手术方法有效可行,稳定性好,融合率高,是一种接近于解剖性重建的椎管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不稳症 腰椎融合 棘突椎板复合体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