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17篇文章
< 1 2 2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患儿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海华 宋金岭 +1 位作者 张志国 王芳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4期440-443,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74例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7例。2组均接受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74例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7例。2组均接受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2组均治疗14 d。对比2组中医证候评分、病症恢复时间、临床疗效、炎症反应、胃肠激素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总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发热、腹痛、呕吐、腹泻等病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2组胃泌素(GS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2组胃动力素(MTL)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患儿疗效确切,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与胃肠功能,促进患儿康复,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暖胃汤 脾胃虚寒型 急性胃肠炎 小儿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田耀洲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采撷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颖 田耀洲 +1 位作者 林琳 丁金荣 《光明中医》 2024年第8期1526-1529,共4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具有病情反复、缠绵难愈的特点。病理主要以胃腺体的萎缩、伴或不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为特征。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积极控制CAG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其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具有病情反复、缠绵难愈的特点。病理主要以胃腺体的萎缩、伴或不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为特征。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积极控制CAG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其病理进展或逆转其病理变化,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及预防胃癌发生。田耀洲教授认为此病属本虚标实,脾胃虚弱是本,气滞、湿郁、瘀血为标,虚、滞、湿、瘀相互胶结推动着疾病的进展,在辨证上推崇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用药上推崇中西医结合,并擅用经方与药对,精准辨治与用药。田教授开创的自拟方剂芪芝方,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脾胃湿热型CAG的临床症状。今将田教授辨治CAG之经验及自拟方剂分享给大家,以期为临床辨治CAG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湿热证 名医经验
下载PDF
李延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志成 刘桉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13-218,共6页
冠心病为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属中医学的“胸痹”“心痛”等疾病范畴。李延教授认为本病之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虚、脾胃健运失常为本,标实在于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有形实邪痹阻心脉。治疗时重视调理脾胃,重用黄芪、... 冠心病为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归属中医学的“胸痹”“心痛”等疾病范畴。李延教授认为本病之病性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虚、脾胃健运失常为本,标实在于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有形实邪痹阻心脉。治疗时重视调理脾胃,重用黄芪、白术、党参、五味子等健脾养心以治本,结合通阳化浊、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温阳散寒等治法,标本兼治,通补兼顾,使脾气健旺,心气充沛,瘀去痰消,胸阳得以舒展,则心之血脉恢复畅通,胸痹心痛诸症得到缓解。李延教授从脾胃论治冠心病的经验可为中医临床诊治冠心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胸痹 本虚标实 脾虚 痰浊 血瘀 调理脾胃 健脾养心 李延
下载PDF
国医大师杨春波辨治脾胃湿热证胃肠病经验 被引量:4
4
作者 黄铭涵 何友成 +2 位作者 杨正宁 林尧 杨春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杨春波教授为全国第3届国医大师,擅长运用“脾胃湿热”理论诊治胃肠系统疾患。杨老认为,脾胃湿热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应从“三因制宜”角度辨识脾胃湿热证胃肠病的个体化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针对脾胃湿热证胃肠病的辨治用药,杨老... 杨春波教授为全国第3届国医大师,擅长运用“脾胃湿热”理论诊治胃肠系统疾患。杨老认为,脾胃湿热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应从“三因制宜”角度辨识脾胃湿热证胃肠病的个体化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针对脾胃湿热证胃肠病的辨治用药,杨老以清化湿热、调气舒络为总治则,创制“清化饮”为基本方,并结合辨析寒热、分利三焦、顾护正气、扶正防邪等辨治心得立方。作者结合杨老临床验案,阐述杨老辨治脾胃湿热证胃肠病的临证经验,以期对指导临床诊治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杨春波 脾胃湿热证 胃肠病
下载PDF
消痞汤对脾胃虚弱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陈硕 李江辉 +7 位作者 洪嘉辉 李素 吴冬萍 陈梅芳 谢君灵 顾新月 陈少东 林秋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88-3292,共5页
目的考察消痞汤对脾胃虚弱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和胰酶肠溶片,观察组给予消痞汤,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脑肠肽指标(C... 目的考察消痞汤对脾胃虚弱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和胰酶肠溶片,观察组给予消痞汤,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脑肠肽指标(CGRP、5-HT、SP、NPY)、Hp转阴率、胃液成分(游离酸、胃蛋白酶、亚硝酸盐、总酸)、胃肠激素(GAS、MLT、SS)、胃黏膜病理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脑肠肽指标、NPY、SS、游离酸、胃蛋白酶、总酸升高(P<0.05),MLT、亚硝酸盐、黏膜炎症和黏膜萎缩评分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Hp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痞汤可安全有效地缓解胃黏膜炎症和萎缩,改善胃液成分和胃肠激素,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肠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痞汤 常规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虚弱
下载PDF
通调带脉治疗脾胃与妇科合病临证思路
6
作者 李博 杨小静 +3 位作者 梁婧翘 张雅冬 韩强 许昕(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59-163,共5页
现代医学中消化科疾病和妇科疾病分属不同学科,从中医整体观认知,脾胃与妇科合病可统称为带脉病。中医学认为,带脉病基本病因病机系湿热中阻蕴带、寒湿困脾阻带、火热灼带及精气血不足所致带脉虚陷,治疗主要采用通调带脉法,从带脉、脾... 现代医学中消化科疾病和妇科疾病分属不同学科,从中医整体观认知,脾胃与妇科合病可统称为带脉病。中医学认为,带脉病基本病因病机系湿热中阻蕴带、寒湿困脾阻带、火热灼带及精气血不足所致带脉虚陷,治疗主要采用通调带脉法,从带脉、脾、胃、肝及冲脉、任脉多经参详论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体现。通调带脉法包括清带脉湿热、温带脉寒湿、止带脉疼痛和固带脉虚脱。临证论治腹部症状包含脾胃和妇科疾病时,可斟酌考虑,灵活运用,化繁为简,异病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脉 脾胃病 异病同治 妇科疾病
下载PDF
针刺“老十针”对脑瘫患儿脾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郭鑫 史华 +1 位作者 张英英 梁东林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老十针”对脑瘫患儿脾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12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脑瘫儿童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老十针”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次30 m... 目的:探讨针刺“老十针”对脑瘫患儿脾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12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脑瘫儿童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老十针”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次30 min,每周治疗5 d,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针刺治疗,其他条件同治疗组。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采用脾胃系疾病患者报告的结局量表(SSD-PRO)、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4.0)及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CMFM-88)评定两组患儿的脾胃功能及生存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的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SSD-PRO、PedsQL4.0及CMFM-88总分及各维度分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针刺“老十针”能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脾胃功能,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其粗大运动功能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老十针 脑瘫 脾胃功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益胃宁胶囊联合瑞巴派特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证临床研究
8
作者 叶春荣 何友成 +1 位作者 汤水华 严锦贤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42-146,共5页
目的观察益胃宁胶囊联合瑞巴派特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CAG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瑞巴派特片,0.1 g/次,每日3次,口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益胃宁胶囊,2 g/次,每日3... 目的观察益胃宁胶囊联合瑞巴派特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CAG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瑞巴派特片,0.1 g/次,每日3次,口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益胃宁胶囊,2 g/次,每日3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疗效、胃镜疗效和病理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监测2组不良反应。结果2组均无病例脱落。研究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70.0%(28/40),研究组中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分下降(P<0.05,P<0.01);2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中医症状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胃镜疗效总有效率(82.5%)优于对照组(67.5%),研究组病理疗效总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胃宁胶囊联合瑞巴派特片可有效改善CAG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表现及黏膜病变程度,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胃宁胶囊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气虚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健脾升清利咽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咽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魏然 姜辉 +1 位作者 王嘉玺 李金飞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8期1647-1650,1656,共5页
目的观察名中医刘大新教授采用健脾升清利咽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咽炎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2月期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刘大新教授门诊就诊的脾胃虚弱型慢性咽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观察名中医刘大新教授采用健脾升清利咽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咽炎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2月期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刘大新教授门诊就诊的脾胃虚弱型慢性咽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选用四君子汤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健脾升清利咽汤。治疗14 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2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患者咽干、咽痛、次要症状(咽异物感、咽痒、咳嗽、咯痰)、咽后壁黏膜、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及咽侧索粗厚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F、RP、BP、GH、VT、SF、MH、R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健脾升清利咽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咽炎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大新 健脾升清利咽汤 脾胃虚弱 慢性咽炎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泻黄散加味治疗脾胃积热型小儿便秘疗效及对证候积分的影响
10
作者 王芳 曹国云 +3 位作者 付峰 刘兴岳 何佳明 潘蕊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69-173,共5页
目的研究泻黄散加味与排便训练联合治疗脾胃积热型小儿便秘疗效以及对证候积分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7月—2021年7月共101例脾胃积热型便秘患儿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研究泻黄散加味与排便训练联合治疗脾胃积热型小儿便秘疗效以及对证候积分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7月—2021年7月共101例脾胃积热型便秘患儿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和排便训练,而观察组采用泻黄散加味颗粒和排便训练治疗。观察治疗后2组患儿用药前后便秘改善程度及临床疗效差异,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水平[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胃饥饿素(GHR)]、血清学指标水平[血清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一氧化氮(NO)],统计2组不良反应以及半年内复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2组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各项评分、大便干结、腹胀、舌红苔黄、口干口臭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MTL、GAS、GHR、SP、VIP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P<0.05),NO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2组患儿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治疗2个月均已治愈,经过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便秘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黄散加味与排便训练联合治疗脾胃积热型患儿便秘表现出显著效果,使患儿便秘症状和胃肠激素表达均得到可观改善,纠正其消化系统的神经调节机制,有利于预防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便秘 脾胃积热 排便训练 泻黄散加味 疗效 证候积分
下载PDF
加减黄芪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结肠炎反复发作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解则红 何丰华 +5 位作者 刘玉姿 吴晔 梁莉婕 李舒 陈永和 洪安婧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加减黄芪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结肠炎反复发作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8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中医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目的探讨加减黄芪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结肠炎反复发作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8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中医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加减黄芪健脾汤治疗,对照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记录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的水平及中医症状积分,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停药1个月后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4、8周的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4、8周的临床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停药1个月后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黄芪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结肠炎反复发作性腹泻具有显著疗效,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黄芪健脾汤 脾胃虚弱型 慢性结肠炎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从“气化”浅述国医大师葛琳仪运用风药治疗脾胃病之学术思想
12
作者 徐素美 谢益文 +3 位作者 张翔 徐王达 颜雯茜 黄琦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48-552,共5页
[目的]介绍国医大师葛琳仪教授(以下简称葛教授)分层次施用风药辨治脾胃病的临床特色及其临证经验。[方法]通过理论溯源,跟师随诊,整理并分析葛教授基于气化理论运用风药治疗脾胃系疾病的临床医案,总结葛教授巧施风药辨治脾胃病的思路... [目的]介绍国医大师葛琳仪教授(以下简称葛教授)分层次施用风药辨治脾胃病的临床特色及其临证经验。[方法]通过理论溯源,跟师随诊,整理并分析葛教授基于气化理论运用风药治疗脾胃系疾病的临床医案,总结葛教授巧施风药辨治脾胃病的思路、心得和用药特色,并附医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气化是生命的基本活动,气化异常是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葛教授指出,脾胃病的基本病机是“气化异常”,常从“气化”切入,巧施风药以调畅气机,恢复脾升胃降功能,维稳五脏气机,具体分为四个层次:以风药疏肝和脾、壮气运脾、燥湿健脾以及搜风通络养脾。常用的风药有柴胡、防风、黄芪、升麻、佛手、紫苏梗、苍术、娑罗子、桑叶、藿香、草果、厚朴、佩兰、徐长卿、炒僵蚕等及其组成的药对、药串。[结论]葛教授临证精于辨证,从“气”切入,按不同层次巧施风药治疗脾胃病,特色鲜明,疗效显著,其学术思想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 风药 脾胃病 学术思想 国医大师 葛琳仪
下载PDF
丁书文从脾胃论治心系疾病的临证应用
13
作者 仇玉平 江镇 +2 位作者 李晓 李伟 丁书文(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4期402-404,409,共4页
丁书文教授推崇李东垣的脾胃内伤学说,强调脾胃在人体脏腑功能中的重要性,主张心系疾病从脾胃论治。丁书文教授基于李东垣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心系疾病“热毒”学说,指出心系热毒是脾胃功能失调、湿痰瘀热胶结导致。治疗既治心系疾病之标... 丁书文教授推崇李东垣的脾胃内伤学说,强调脾胃在人体脏腑功能中的重要性,主张心系疾病从脾胃论治。丁书文教授基于李东垣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心系疾病“热毒”学说,指出心系热毒是脾胃功能失调、湿痰瘀热胶结导致。治疗既治心系疾病之标,亦调脾胃后天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书文 李东垣 学术思想 脾胃论治 心系疾病 临床经验
下载PDF
温中和胃汤联合耳穴压豆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治疗疗效及对血清VIP、MTL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韩广明 赵炜 吕迎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96,共5页
目的 温中和胃汤联合耳穴压豆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CG)患者的治疗疗效及对血清VIP、MTL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该院接收的脾胃虚寒型CG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 目的 温中和胃汤联合耳穴压豆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CG)患者的治疗疗效及对血清VIP、MTL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该院接收的脾胃虚寒型CG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耳穴压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中和胃汤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胃肠功能指标[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肽(VIP)]以及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在患者停药3个月后,对其进行为期半年的跟踪随访调查,记录其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62%、76.74%,不良反应总共发生率分别为17.02%、9.30%,6个月内复发率分别为0.00%、13.9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6个月复发率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对比,观察组胃隐痛、喜温喜按、劳累/受凉后症状加重和泛吐清水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疲倦怠、舌淡胖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TL高于对照组(P<0.05),VIP、IL-1β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L-6浓度无差异(P>0.05)。结论 温中和胃汤联合耳穴压豆可有效提高脾胃虚寒型CG治疗疗效,降低VIP和IL-1β表达,同时提高MTL表达水平,降低短期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脾胃虚寒型 温中和胃汤 血管活性肽 复发
下载PDF
中药热奄包联合隔姜灸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胡杏娟 邱健行 +4 位作者 戈焰 张伦 高春凤 陈妙燕 彭伟娇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8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究中药热奄包联合隔姜灸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脾胃病科收治的80例明确诊断为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目的:探究中药热奄包联合隔姜灸在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脾胃病科收治的80例明确诊断为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热奄包联合隔姜灸中医护理,对照组给予该病内科基础性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7 d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7 d后,两组躯体职能、躯体疼痛、躯体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联合隔姜灸干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热奄包 隔姜灸 脾胃虚寒 胃脘痛
下载PDF
基于医学院校解剖学微课资源库联合内镜病例图库在脾胃病临床实践教学中受训学生反馈情况的研究
16
作者 彭卓嵛 陈婧 +2 位作者 李敏 黄鸿娜 王伟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7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解剖学微课资源库联合内镜病例图库在脾胃病临床实践教学的受训学生反馈情况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1—2022年选取2019级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整群抽样法抽取90名本科生,分为A组(采用传统实践教学模...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解剖学微课资源库联合内镜病例图库在脾胃病临床实践教学的受训学生反馈情况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1—2022年选取2019级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整群抽样法抽取90名本科生,分为A组(采用传统实践教学模式)、B组(采用传统结合内镜图库教学模式)、C组(传统联合微课及内镜图库教学模式)各30名,受训结束后,进行对比研究。带教教师经过系统培训并完成一致性检验后,采用微信小程序(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对校解剖学微课资源库联合内镜病例图库在脾胃病临床实践教学中的认识及临床实践教学体会。结果三组在教学效果的互动性、生动性、学习效率方面的评价,C组的互动性、生动性、学习效率均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学生在学习环境轻松、可自主决定学习步调、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技能、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提高学习兴趣等方面,C组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脾胃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医学院校解剖学微课资源库联合内镜病例图库,受训学生反馈情况良好,有助于提高临床实践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内镜病例图库 脾胃病科 临床实践教学
下载PDF
穴位埋线辅助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感染临床研究
17
作者 刘兵 钱小情 +2 位作者 李丽乐 王健 杨艳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8期157-161,共5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辅助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脾胃虚弱型CAG伴Hp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四联疗法治疗)和观察组(予穴位埋线辅助四联疗法治疗)各5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辅助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脾胃虚弱型CAG伴Hp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四联疗法治疗)和观察组(予穴位埋线辅助四联疗法治疗)各56例。治疗结束后,2组均随访5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胃黏膜功能指标[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病理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43%,高于对照组80.36%(P<0.05)。治疗后3个月,2组血清G-17、PGⅠ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上述2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2组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SF-36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5个月,2组病理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病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8.93%,与对照组3.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个月,复发率观察组1.85%,低于对照组15.56%(P<0.05)。结论:穴位埋线辅助四联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CAG伴Hp感染,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胃黏膜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脾胃虚弱型 穴位埋线 四联疗法 胃黏膜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茵黄益肠合剂对脾胃虚弱型糖尿病性腹泻患者血糖、血脂及炎性标志物的影响
18
作者 陈维军 庞永诚 +4 位作者 吕锐萍 阮自良 石天杰 陈蕊 殷丽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2期34-36,40,共4页
目的 观察茵黄益肠合剂对脾胃虚弱型糖尿病性腹泻患者血糖、血脂及炎性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昆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弱型糖尿病性腹泻患者6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 目的 观察茵黄益肠合剂对脾胃虚弱型糖尿病性腹泻患者血糖、血脂及炎性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昆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弱型糖尿病性腹泻患者6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黄益肠合剂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果糖胺(FA)]、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SAA)]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4 d后,2组血清FPG、FA、TC、TG、CRP、IL-6、PCT及SA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血清FPG、TC、TG、CRP、IL-6、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2组FA、SA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整个服药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茵黄益肠合剂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性腹泻的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显著改善血糖、血脂及炎性标志物水平,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腹泻 脾胃虚弱型 茵黄益肠合剂 血糖 血脂 炎性标志物
下载PDF
健脾祛湿和络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内涵探讨
19
作者 郎睿 王新慧 +2 位作者 闫蕾 杨嘉仪 余仁欢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466-470,共5页
从多维论治角度结合部分健脾祛湿和络方的研究进展,阐释健脾祛湿和络方有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中医学内涵。IMN以脾虚证、肾虚证为核心证候,健脾祛湿和络方立方以调理脾胃为基础,脾肾同治。从肺肾相关、肠肾相关、肺与大肠相表... 从多维论治角度结合部分健脾祛湿和络方的研究进展,阐释健脾祛湿和络方有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中医学内涵。IMN以脾虚证、肾虚证为核心证候,健脾祛湿和络方立方以调理脾胃为基础,脾肾同治。从肺肾相关、肠肾相关、肺与大肠相表里等理论看,健脾祛湿和络方亦体现出了脾肺同治、肠肾同治、肠肺同治的中医学内涵,脾、肺、肠、肾相结合的多维论治是健脾祛湿和络方取效之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健脾祛湿和络方 调理脾胃 脾肾同治 脾肺同治 肠肾同治 肠肺同治
下载PDF
从“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及体质论治小儿慢性荨麻疹
20
作者 王丹 侯江红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7期129-133,共5页
慢性荨麻疹因其反复发作、瘙痒难耐的特点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属于儿科临床难治病证。慢性荨麻疹虽属于外科范畴,侯江红教授认为“内之症或不及其外,外之症则必根于其内也”,治疗时不可拘泥于外治之法,必当思外而揣内,究其内在本因... 慢性荨麻疹因其反复发作、瘙痒难耐的特点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属于儿科临床难治病证。慢性荨麻疹虽属于外科范畴,侯江红教授认为“内之症或不及其外,外之症则必根于其内也”,治疗时不可拘泥于外治之法,必当思外而揣内,究其内在本因。考虑小儿好发该病,多责之于乳食所伤,侯教授指出小儿慢性荨麻疹的发生多由脾胃不和导致,因此临床辨证可从脾胃湿热型、气虚热盛型、营卫失和型入手,治疗采用培土生金法健运脾胃、调补肺脾、调和肺脾,以扶正固表、调和营卫、解表透疹。体质形成由脏腑盛衰偏颇所决定,因此亦认为体质因素是荨麻疹治疗与预防的重要病机,其中高敏偏颇体质患儿易出现荨麻疹、易咳嗽、哮喘等非健康倾向,故将调理高敏体质作为防治的重点,有效减少了患儿荨麻疹的复发率。此外还注重治养兼顾,讲求医患配合,从饮食、运动、作息、家长行为心理等方面改变养护观念,避免家长过度就医对患儿造成过度用药,通过非药物干预的方法来有效调动患儿自身免疫功能,亦增进了医患之间的信任。文章附案例一则,详细介绍侯江红教授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临证经验,以期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慢性荨麻疹 脾胃 肺脾 体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