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nd Cover Map Delineation, for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ase Study in North Sinai, Egypt Using SPOT4 Data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1
作者 Nasser H. Saleh Mohamed A. Aboelghar 《Advances in Remote Sensing》 2013年第1期35-43,共9页
Land cover map for a part of North Sinai was produced using the FAO—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System (LCCS) of 2004. The standard FAO classification scheme provides a standard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that can be... Land cover map for a part of North Sinai was produced using the FAO—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System (LCCS) of 2004. The standard FAO classification scheme provides a standard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that can be used to analyze spatial and temporal land cover variability in the study area. This approach also has the advantage of facilitating the integration of Sinai land cover mapping products to be included with the regional and global land cover datasets. The total study area is 7450 km2 (1,773,842) feddans. The landscape classification was performed on SPOT4 data acquired in 2011 using combined multi-spectral bands of 20 meter spatial resolu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was used to edit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 in order to reach the maximum possible accuracy. GIS was also used to include all necessary information. The identified vegetative land cover classes of the study area are irrigated herbaceous crops, irrigated tree crops and rain fed tree crops. The non-vegetated land covers in the study area include: bare rock, bare soil, bare soil stony, bare soil very stony, bare soil salt crusts, loose and shifting sands and sand dunes. The water bodies were classified as artificial perennial water bodies (fish ponds and irrigated canals) and natural perennial water bodies as lakes (standing) and rivers (flowing). Artificial surfaces in the study area include linear and non-linear. The produced maps and the statistics of the different land covers are included in the following sub-s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t data Land COVER Mapping LCCS System
下载PDF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Band Ratios, Brovey and HSV Techniques for Lithologic Discrimination and Mapping Using Landsat ETM<sup>+</sup>and SPOT-5 Data
2
作者 Ahmed Madan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4年第1期5-11,共7页
This study aims to assess and to evaluate band ratios, brovey and HSV (Hue-Saturation-Value) techniques for discrimination and mapping the basement rock units exposed at Wadi Bulghah area, Saudi Arabia using multispec... This study aims to assess and to evaluate band ratios, brovey and HSV (Hue-Saturation-Value) techniques for discrimination and mapping the basement rock units exposed at Wadi Bulghah area, Saudi Arabia using multispectral Landsat ETM+ and SPOT-5 panchromatic data.?FieldSpec instrument is utilized to collect the spectral data of diorite, marble, gossan and volcanics, the main rock units exposed at the study area. Spectral profile of diorite exhibits very distinguished absorption features around 2.20 μm and 2.35 μm wavelength regions. These absorption features lead to lowering the band ratio values within the band-7 wavelength region. Diorite intrusions appear to have grey and dark grey image signatures on 7/3 and 7/2 band ratio images respectively. On the false color composite ratio image (7/3:R;7/2:G and 5/2:B), diorite, marble, gossan and volcanics have very dark brown, dark blue, white and yellowish brown image signatures respectively. Image fusion between previously mentioned FCC ratio image and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5 meters) SPOT-5 panchromatic image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brovey and HSV transformation methods. Visual and statistical assessment methods prove that HSV fused image yields best image interpretability results rather than brovey image. It improves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original FCC ratios image with acceptable spectral preser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 ETM+ data spot-5 Panchromatic Image BAND Ratios-Brovey and HSV TECHNIQUES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n Ethernet-base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of resistance spot welding for white-body assembly
3
作者 梅冬胜 张忠典 +1 位作者 李冬青 魏艳红 《China Welding》 EI CAS 2012年第2期78-82,共5页
The resistance spot weld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utomotive industry. The electrical parameters (power supply voltage, welding current, SCR firing angle and current flow angle) of welding process can reflect t... The resistance spot weld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utomotive industry. The electrical parameters (power supply voltage, welding current, SCR firing angle and current flow angle) of welding process can reflect the quality of joint and the status of welding equipment, many data acquisition devices designed to collect those parameters have been discussed in many papers, but there is such a deficiency that one computer can only link with an acquisition device. At automobile assembly field, there are hundreds of welding machines working at the same time, so the existing device can not be satisfied with manufacturing deman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double-MCU data acquisition device based on Ethernet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data acquisition devices can altogether link with a computer using a HUB, the effective value or the instantaneous value of electrical parameters can be transmitted to the computer over UDP/IP. All the data are read through Ethernet port of a computer using a LabView application, which can process, store and present all data to the user. Finally the experiments prove that the designed Ethernet-base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is suitabl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acquisition resistance spot welding ETHERNET UDP/IP
下载PDF
基于LEACH协议的能量优化方法
4
作者 李波 郝丽君 +1 位作者 陈嵩杰 唐孟麒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6-662,共7页
针对低功耗自适应聚类协议产生的整体能耗不均及网络生命周期短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能量优化方法。结合能量模型、节点发送及融合数据的综合能耗计算簇头比例;利用节点剩余能量与节点基站间的距离,优化成簇阶段中簇头选取阈值公式。... 针对低功耗自适应聚类协议产生的整体能耗不均及网络生命周期短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能量优化方法。结合能量模型、节点发送及融合数据的综合能耗计算簇头比例;利用节点剩余能量与节点基站间的距离,优化成簇阶段中簇头选取阈值公式。在普通节点入簇阶段,引入簇规模密度,避免簇规模差距过大,采用就近原则与簇密度规模更新簇头。在数据传输阶段,引入“热区”边界对簇头分类,不同类簇头采用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均衡网络能耗且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优化 低功耗自适应聚类协议 分簇 生命周期 热区 数据传输 阈值
下载PDF
基于多期SPOT-5影像的降雨型浅层滑坡遥感解译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李铁锋 徐岳仁 +3 位作者 潘懋 丛威青 温铭生 连建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4-210,共7页
2005年6月17—23日福建省建瓯市发生特大暴雨,诱发大量中小型浅层滑坡灾害。利用发灾前、后两期SPOT-5影像(包括全色和多光谱),采用几何精校正、影像配准、影像增强、数据融合等处理方法,结合野外调查,建立滑坡解译标志,利用两期影像对... 2005年6月17—23日福建省建瓯市发生特大暴雨,诱发大量中小型浅层滑坡灾害。利用发灾前、后两期SPOT-5影像(包括全色和多光谱),采用几何精校正、影像配准、影像增强、数据融合等处理方法,结合野外调查,建立滑坡解译标志,利用两期影像对比分析,提取滑坡点信息,最终共解译出滑坡点2186个。选取300个解译的灾害点进行了野外验证,野外验证的准确率达92%。研究表明,SPOT-5融合影像在中小型滑坡信息提取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t-5 数据融合 浅层滑坡 影像解译 福建建瓯
下载PDF
基于SPOT遥感数据的甘蔗叶面积指数反演和产量估算 被引量:37
6
作者 何亚娟 潘学标 +3 位作者 裴志远 马尚杰 Heather McNirn Jiali Shang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26-231,共6页
利用SPOT遥感数据进行甘蔗叶面积指数LAI反演,建立最佳NDVI-LAI反演模型,同时结合不同生育期甘蔗叶面积指数的时序变化规律,建立各生育期甘蔗叶面积指数LAI与产量的相关关系,得到甘蔗叶面积指数LAI-产量最佳估产模型。在验证甘蔗叶面积... 利用SPOT遥感数据进行甘蔗叶面积指数LAI反演,建立最佳NDVI-LAI反演模型,同时结合不同生育期甘蔗叶面积指数的时序变化规律,建立各生育期甘蔗叶面积指数LAI与产量的相关关系,得到甘蔗叶面积指数LAI-产量最佳估产模型。在验证甘蔗叶面积指数LAI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反演的甘蔗叶面积指数LAI进行甘蔗单产估算。结果表明:甘蔗叶面积指数LAI与NDVI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全生育期二者的相关性最高,以二次函数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决定系数R2为0.842 9。将遥感数据反演得到的平均叶面积指数LAI数据代入甘蔗叶面积LAI-产量模型得到全县平均单产,与统计数据相比,相对误差仅为2.6%。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估产效果,可以为甘蔗区域估产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spot遥感数据 归一化植被指数 叶面积指数 产量
下载PDF
基于SPOT/VGT NDVI的大区域农作物空间分布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杨 江南 +3 位作者 侍昊 吕恒 薛春燕 王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2-247,I0046,共7页
随着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及时准确掌握小区域农作物长势和分布的方法相对成熟,但对于省级以上的大区域而言,进行作物遥感测量涉及数据、耗费时间和经费等问题,而中国的农业普查制度又存在时效性的问题。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利用SP... 随着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及时准确掌握小区域农作物长势和分布的方法相对成熟,但对于省级以上的大区域而言,进行作物遥感测量涉及数据、耗费时间和经费等问题,而中国的农业普查制度又存在时效性的问题。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利用SPOT/VGT NDVI长时间序列数据作为农作物分布研究的底图,分别与研究区农业普查数据和野外调查样方数据进行农作物空间分布的统计回归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大区域而言,SPOT/VGT NDVI长时间序列数据对农业作物生长期特征监测有较好地反应,其逐旬的时间分辨率可以弥补空间分辨率的不足,可有效地对农作物长势进行动态监测;农业普查数据、野外调查样方与SPOT/VGT NDVI时间序列分类结果结合进行回归分析,基本可以满足空间分布情况的调查研究,相对于遥感分类法和传统抽样调查等方式,该方法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地掌握大区域农作物空间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遥感 数据处理 spot/VGT NDVI 逐步回归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基于SPOT-VGT NDVI时间序列的农牧交错带植被物候监测 被引量:51
8
作者 侯学会 牛铮 +1 位作者 高帅 黄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2-150,I0003,共10页
为了分析中国农牧交错带植被典型物候期(生长开始日期,生长结束日期和生长季长度)的变化趋势,利用2001-2010年SPOT-VGT NDVI(SPOT-VEGETATION 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数据,基于Savitzky—Golay滤波和动态阈值法,提... 为了分析中国农牧交错带植被典型物候期(生长开始日期,生长结束日期和生长季长度)的变化趋势,利用2001-2010年SPOT-VGT NDVI(SPOT-VEGETATION 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数据,基于Savitzky—Golay滤波和动态阈值法,提取了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物候期,探讨研究区植被物候期的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化。研究表明,农牧交错带植被的生长季一般从4月中旬到5月下旬开始,9月下旬至10月下旬结束;从西南部到东北部,植被物候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农田植被物候期与自然植被略有不同;对研究区10a物候期线性拟合,得出研究区大部分植被覆盖区域生长季开始日期呈现提前趋势,提前日期大约为1~10d左右;除部分地区外,2001-2010年农牧交错带植被生长季结束日期没有明显变化趋势;10a间研究区大部分草地生长季延长,也有一部分地区的生长季出现缩短趋势。研究提取结果与已有的相关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可为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评价和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物候 监测 spot-VEGETATION NDVI时间序列 农牧交错带
下载PDF
SPOT卫星数据图像处理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钟仕全 胡自宁 石剑龙 《广西地质》 2002年第4期23-26,共4页
使用ENVI图像处理软件进行SPOT卫星数据与TM数据进行复合制作卫星影像图技术研究 ,经反复试验 ,成功地研制成了既有明显色彩差异 ,又具有较高分辨率的假彩色遥感图像 ,为卫星遥感影像图开发利用提供方法技术。文章就有关的图像处理方法... 使用ENVI图像处理软件进行SPOT卫星数据与TM数据进行复合制作卫星影像图技术研究 ,经反复试验 ,成功地研制成了既有明显色彩差异 ,又具有较高分辨率的假彩色遥感图像 ,为卫星遥感影像图开发利用提供方法技术。文章就有关的图像处理方法及其应用作简单介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t数据 处理方法 应用
下载PDF
陕北地区GIMMS、SPOT--VGT和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27
10
作者 宋富强 康慕谊 +3 位作者 杨朋 陈雅如 刘阳 邢开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80,共9页
为了选择适合监测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的最佳遥感序列数据,精确监测陕北黄土高原退耕前后的植被变化,选取GIMMS、SPOT-VGT和MODIS3种常用的遥感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和均方根误差分析方法,比较3种遥感数据在陕北黄土高原植被空间分布、归... 为了选择适合监测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的最佳遥感序列数据,精确监测陕北黄土高原退耕前后的植被变化,选取GIMMS、SPOT-VGT和MODIS3种常用的遥感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和均方根误差分析方法,比较3种遥感数据在陕北黄土高原植被空间分布、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3个方面的异同。结果表明:1)在植被空间分布方面,GIMMS/NDVI、SPOT-VGT/NDVI和MODIS/NDVI在大范围上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但通过分布图分析可以看出,MODIS遥感数据由于其地物分辨率高及NDVI动态范围大的优点,比SPOT-VGT和GIMMS数据更适合于反映植被类型多样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的空间分布。2)在季节变化方面,3种遥感数据NDVI季节变化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均方根误差分析结果表明,MODIS/NDVI与GIMMS/NDVI之间的差异明显大于MODIS/NDVI与SPOT-VGT/NDVI之间的差异;不同季节3种遥感数据NDVI差异也不同,夏季由于云雨较多,3种遥感数据NDVI之间差异最大。3)在年际变化方面,MODIS和SPOT-VGT数据反映出陕北黄土高原地区NDVI在1999—2007年间呈显著增加趋势,而GIMMS/NDVI却未呈现显著变化,说明GIMMS/NDVI在反映陕北高原地区植被年际变化方面存在显著缺陷。通过相关分析可以看出,GIMMS/NDVI和MODIS/NDVI年际变化之间的相关系数随植被覆盖度的升高而降低,尤其在针阔混交林区,其NDVI相关系数甚至为负值,表明GIMMS传感器对高覆盖度植被变化的响应不太敏感,与其他两者相比更易受水气和云的干扰。因此,GIMMS/NDVI不能作为历史均值NDVI直接应用到MODIS应用模型中,尤其在反映高覆盖度植被年际变化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MMS spot-VGT NDVI 时间序列对比分析
下载PDF
用基于IHS变换的SPOT-5遥感图像融合进行作物识别 被引量:13
11
作者 钱永兰 杨邦杰 雷廷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遥感图像融合可以发挥多源遥感数据的优势。但是由于遥感数据和融合模型的多样性,目前仍难以找到一种适合于各种类型数据之间、各种应用需要的"万能"的融合算法,而是根据特定图像,特定地表覆盖状况和特定应用的需要选择适合... 遥感图像融合可以发挥多源遥感数据的优势。但是由于遥感数据和融合模型的多样性,目前仍难以找到一种适合于各种类型数据之间、各种应用需要的"万能"的融合算法,而是根据特定图像,特定地表覆盖状况和特定应用的需要选择适合的融合模型。SPOT-5图像是一种较新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目前已用于运行化农情遥感监测,以弥补传统低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应用的不足。该文将SPOT-5多光谱和超模式全色图像进行融合,以进行中国东北地区大豆识别。对实验数据分别做基于IHS变换和PCA变换的融合处理,通过比较得出,基于IHS变换的融合方法用于SPOT-5遥感图像融合更利于东北大豆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HS变换 PCA变换 spot-5 遥感图像融合 数据融合 象元级融合 作物识别
下载PDF
优化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图斑提取与检查工具集
12
作者 刘振宇 魏灵辉 +1 位作者 唐建智 王文宝 《北京测绘》 2024年第8期1093-1098,共6页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图斑提取的自动化实现能为自然资源监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为提高变化图斑提取的自动化程度和准确率,基于ArcGIS平台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采用通用开发工具设计了变化图斑的提取和检查工具集。该工具集实现...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图斑提取的自动化实现能为自然资源监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为提高变化图斑提取的自动化程度和准确率,基于ArcGIS平台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采用通用开发工具设计了变化图斑的提取和检查工具集。该工具集实现了变化图斑的自动提取、检查、编辑修正、整合与处理。经实际应用,证明该工具集能够高效准确地提取、检查和处理图斑数据,辅助相关人员快速及时、客观真实地获取地表变化情况,为自然资源变化监测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监测 遥感影像 变化图斑 优化设计 数据质量
下载PDF
数据融合思想在舌象反光点检测上的应用
13
作者 黄丹语 黄晓阳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0-23,共4页
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舌诊研究系统已能够较好地代替中医大夫进行望诊。但这类舌诊系统大多是建立在标准的采集环境之中,在密闭、光照稳定的环境下进行舌象采集,从而得到高质量的舌象图像。而在开放环境下,光照情况以及... 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舌诊研究系统已能够较好地代替中医大夫进行望诊。但这类舌诊系统大多是建立在标准的采集环境之中,在密闭、光照稳定的环境下进行舌象采集,从而得到高质量的舌象图像。而在开放环境下,光照情况以及拍摄角度等较为复杂,采集到的舌象往往会有反光点存在,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数据融合的反光点检测算法,在几个不同的色彩空间下,分别对舌象进行反光点检测,再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的融合,得到最终的舌象反光点检测图像。该算法能够较好地将舌象绝大部分的反光点检测出来,且具有自适应性,可为后续实现移动设备自然条件下自动识别处理舌象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舌象 反光点检测
下载PDF
基于完全邻域保持嵌入的光伏组件热斑故障诊断
14
作者 宋远大 易辉 +2 位作者 缪小冬 冒泽慧 李红涛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0-468,共9页
针对局部阴影遮挡引起的光伏组件热斑,提出一种基于完全邻域保持嵌入的热斑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采用流形学习从光伏组件运行数据中提取非线性特征,在不借助红外图像的前提下实现组件状态的高灵敏检测。所提方法较传统方法能够更精准地... 针对局部阴影遮挡引起的光伏组件热斑,提出一种基于完全邻域保持嵌入的热斑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采用流形学习从光伏组件运行数据中提取非线性特征,在不借助红外图像的前提下实现组件状态的高灵敏检测。所提方法较传统方法能够更精准地反映组件运行状态,进而实现故障检测与故障分级。依托国家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实验平台,通过对15组不同程度的热斑故障样本进行性能验证与对比,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故障检测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光伏组件 热斑故障 评估函数
下载PDF
基于SPOT-5进行中国海岛海岸带1:5万基础地理数据更新 被引量:2
15
作者 焦红波 王平 +2 位作者 金继业 姜伟男 侯晨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8-492,共5页
应用SPOT-5卫星遥感资料,对中国海岛海岸带区域1:5万基础地理数据中的交通运输线、水系、居民地面和海岸线四类要素进行了更新研究和实践工作,详细编制了更新的工作流程、作业方法、技术要点、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的内容与流程,使数据的... 应用SPOT-5卫星遥感资料,对中国海岛海岸带区域1:5万基础地理数据中的交通运输线、水系、居民地面和海岸线四类要素进行了更新研究和实践工作,详细编制了更新的工作流程、作业方法、技术要点、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的内容与流程,使数据的现势性达到了2004~2006年,为中国近海海洋规划和工程项目实施提供了现势性强的基础资料,也为基础地理数据的更新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实践,积累了工作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地理数据 更新 海岛海岸带 spot-5 遥感
下载PDF
利用多源数据界定南宁市“城区”空间
16
作者 黄振辉 罗国玮 韦意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9期72-75,共4页
如何界定“城区”的地理边界,在学术界和行政管理工作中一直存在争议。针对遥感影像判读主观性强且缺少人文经济属性以及夜间灯光大数据精度低等不足,基于遥感影像、POI点、OSM道路网等多源数据,以市、区政府驻地为“种子”构建城区图... 如何界定“城区”的地理边界,在学术界和行政管理工作中一直存在争议。针对遥感影像判读主观性强且缺少人文经济属性以及夜间灯光大数据精度低等不足,基于遥感影像、POI点、OSM道路网等多源数据,以市、区政府驻地为“种子”构建城区图斑连接条件,以公服设施密度为城区图斑筛选条件,采用点、面缓冲的连接方法界定南宁市的“城区”空间。结果表明,“种子”建立3 km缓冲连接扩张7次的结果最符合实际,成功识别出29个城中村,识别率达到82.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界定 图斑连接 多源数据 “城区”
下载PDF
基于DPM-SPOT的2000—2015年中亚荒漠化变化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文倩 丁建丽 +2 位作者 谭娇 张钧泳 刘博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9-126,共8页
中亚地区与中国西部同属一个完整的内陆地理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极其相似,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间大发展,对中亚地区荒漠化的研究,将更好的服务于我国向中亚开放发展的战略。依据2000—2015年SPOT VEGETATION为数据源,引入像元二分模... 中亚地区与中国西部同属一个完整的内陆地理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极其相似,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间大发展,对中亚地区荒漠化的研究,将更好的服务于我国向中亚开放发展的战略。依据2000—2015年SPOT VEGETATION为数据源,引入像元二分模型法(DPM),得到2000—2015年间中亚地区的植被覆盖度数据,通过计算转换,最终获取4期中亚地区土地荒漠化程度分布图与荒漠化等级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亚地区荒漠化总体呈"7"字形分布,基本沿东北西南方向对称;中亚地区整体荒漠化情况不容乐观,荒漠化面积比例约占到中亚地区面积的80%;荒漠化有扩张趋势,2000—2010年,约以每年20 km的速度向北部扩张,但从2010—2015年以后增速明显放缓。总体来看,中亚西南部荒漠化程度依然在加剧。研究表明,基于遥感数据对中亚荒漠化问题的研究,可以有效弥补地面数据不足这一劣势,为以后大尺度的遥感制图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地区 荒漠化 DPM spot VEGETATION数据
下载PDF
基于大连市社会化生态环境检测机构监督抽查结果的分析
18
作者 邢军 马骏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7期87-91,共5页
为有效提升生态环境检测机构数据质量,进一步强化对社会化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通过列举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代表性问题,对照检验检测资质认定行业规范,分析生态环境检测过程中影响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建立智慧化、全链条信息监管平台,... 为有效提升生态环境检测机构数据质量,进一步强化对社会化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通过列举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代表性问题,对照检验检测资质认定行业规范,分析生态环境检测过程中影响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建立智慧化、全链条信息监管平台,推动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严格监督管理,建立高规格惩戒机制等建议,有效提升社会化生态环境检测机构质量管理水平,着力促进生态环境检测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检测 监督抽查 数据质量 因素分析 建议
下载PDF
基于SPOT 5卫星影像的空间数据快速更新
19
作者 王铁军 尹大林 刘倩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8年第3期18-20,共3页
介绍了SPOT 5卫星HRG、HRS影像,讨论了SPOT 5影像空中三角测量的方法,以及利用SPOT 5影像进行DEM、DOM、DLG等地理信息产品生产的流程,对比了有、无地面控制纠正SPOT 5影像的精度情况,最后分析了SPOT 5影像在空间数据快速更新中的作用。
关键词 spot 5 卫星影像 空间数据 地理信息
下载PDF
基于SPOT数据的广州市遥感地质构造解译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耿明 王利花 刑宇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4,共4页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构造信息,探讨了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的遥感示矿模型,通过遥感地质构造解译分析提高遥感找矿效果,为广州城市地质调查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研究建立起城市地质遥感构造信息提取的一套技术体系,在遥感地质找矿中具有一定...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构造信息,探讨了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的遥感示矿模型,通过遥感地质构造解译分析提高遥感找矿效果,为广州城市地质调查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研究建立起城市地质遥感构造信息提取的一套技术体系,在遥感地质找矿中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t数据 城市地质 遥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