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rague-Dawley大鼠外周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动员、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继英 刘刚 +2 位作者 马栋 付维力 余家阔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11-816,共6页
目的:探讨Sprague—Dawley大鼠外周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的动员、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分析其表面标记和多向分化潜能,为运动创伤中的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产品培育提供新来源的、可以微创获得和自体细胞... 目的:探讨Sprague—Dawley大鼠外周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的动员、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分析其表面标记和多向分化潜能,为运动创伤中的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产品培育提供新来源的、可以微创获得和自体细胞移植的种子细胞。方法:联合动员大鼠外周血MSC.采集腹主动脉外周血4ml。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培养至第3代。于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和生长状态。取第3代MSC,鉴定其表型并向成骨、成脂和成软骨诱导分化.以证明其干细胞的特性。结果:经淋巴分离液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培养的外周血单核细胞.3~5天可见少量长梭形细胞贴壁,7-9天见细胞成簇生长,并形成克隆集落。第3代细胞形态较均一.生长增殖良好;表达典型的MSC标记CD44和CD90,不表达造血干细胞标记CD34和CD45。成骨诱导21天后,茜素红和ALP染色阳性,有矿化结节形成。成脂诱导21天后,油红0染色阳性.细胞内有脂滴形成。细胞微团无血清成软骨诱导21天后。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细胞外有蛋白多糖分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特异性软骨基质II型胶原表达阳性。结论:采用联合药物动员方法能促进干细胞向外周血释放,分离培养的外周血干细胞经鉴定为MSC,体外具备三系分化潜能,有望成为运动创伤中新的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产品培育的种子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MSC 动员 多向分化潜能 spraguedawley大鼠
下载PDF
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的睡眠结构和呼吸暂停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菁 王广发 凌亦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21-624,共4页
目的 :了解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生理状态下的睡眠结构以及清醒 /睡眠状态下的呼吸暂停情况。方法 :对每只SD大鼠进行 6h的睡眠呼吸监测。大鼠的皮质脑电、颈部肌电以及通过微压传感器记录到的呼吸信号经过多导生理仪放大 ,以波形形... 目的 :了解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生理状态下的睡眠结构以及清醒 /睡眠状态下的呼吸暂停情况。方法 :对每只SD大鼠进行 6h的睡眠呼吸监测。大鼠的皮质脑电、颈部肌电以及通过微压传感器记录到的呼吸信号经过多导生理仪放大 ,以波形形式在计算机上同步显示并储存。使用人机交互的方法进行脑电分期和呼吸暂停的判断。SA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2 6只成年雄性SD大鼠的非快动眼睡眠期 (NREM)和快动眼睡眠期 (REM)分别占总睡眠时间的 (83 3± 7 1) %和 (16 2± 7 1) %。全部监测大鼠在睡眠中出现呼吸暂停 ,平均睡眠呼吸暂停指数 (AI)为 (11 5± 4 6 )次 /h。其中REM期的呼吸暂停最频繁。且叹息后呼吸暂停主要发生于NREM期 ,而自发呼吸暂停主要发生于REM期。结论 :成年SD大鼠具有与人类相似的睡眠结构 ,睡眠中发生的中枢性呼吸暂停现象及其表现特点也与人类SAS患者相似 ,可以作为研究睡眠呼吸暂停中枢发病机制的天然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spraguedawley大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族细胞因子受体4轴在缺氧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Sprague-Dawley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3
作者 盛瑾 夏宇 +5 位作者 石蓓 许官学 赵然尊 沈长银 王冬梅 刘志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0-216,I0002,共8页
目的观察缺氧预处理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入受体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CXC族细胞因子受体(CXCR)4轴在促进Sprague-Dawley(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对SD大鼠的MSCs进行体外培养、鉴定... 目的观察缺氧预处理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入受体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CXC族细胞因子受体(CXCR)4轴在促进Sprague-Dawley(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对SD大鼠的MSCs进行体外培养、鉴定,并行缺氧预处理。128只SD大鼠被随机分入MSCs移植组(MSCs组)、缺氧预处理MSCs移植组(预处理MSCs组)、AMI组、假手术组,每组32只。MSCs组、预处理MSCs组和AMI组大鼠均予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成AMI 10min后,预处理MSCs组大鼠在梗死区域、梗死区边缘局部共注射5×105/\mL经缺氧预处理的MSCs,MSCs组大鼠注射5×105/\mL MSCs,AMI组大鼠注射相同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假手术组大鼠仅行开胸处理。造模前和造模后28d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项反映心脏功能的指标。分别于造模后1、7、14和28d每组各处死8只大鼠取其心脏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常规病理染色,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梗死区心室壁厚度和心室肌内微血管密度(MVD)。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激光共聚焦定性、定量测定各组心肌组织内SDF-1和CXCR4的表达。结果造模后28d时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显示,预处理MSCs组、MSCs组、AMI组的LVDd和LVDs均显著长于假手术组(P值均<0.05),LVEF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值均<0.05);预处理MSCs组、MSCs组的LVDd和LVDs均显著短于AMI组(P值均<0.05),LVEF均显著高于AMI组(P值均<0.05);预处理MSCs组的LVDd和LVDs均显著短于MSCs组(P值均<0.05),LVEF均显著高于MSCs组(P<0.05)。造模后28d,预处理MSCs组、MSCs组的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均显著小于AMI组(P值均<0.05),预处理MSCs组显著小于MSCs组(P<0.05);预处理MSCs组、MSCs组左心室前壁厚度均显著厚于AMI组(P值均<0.05),预处理MSCs组显著厚于MSCs组(P<0.05)。造模后28d,预处理MSCs组、MSCs组、AMI组心肌梗死区的MVD定量和AMI组梗死边缘区的MVD定量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值均<0.05),预处理MSCs组、MSCs组梗死边缘区的MVD定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值均<0.05),预处理MSCs组、MSCs组心肌梗死区和梗死边缘区的MVD定量均显著高于AMI组(P值均<0.05),预处理MSCs组心肌梗死区和梗死边缘区的MVD定量均显著高于MSCs组(P值均<0.05)。造模后1、7、14和28d,预处理MSCs组、MSCs组和AMI组的SDF-1和CXCR4蛋白荧光强度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值均<0.05),预处理MSCs组、MSCs组均显著高于AMI组(P值均<0.05),预处理MSCs组均显著高于MSCs组(P值均<0.05)。结论SD大鼠AMI区局部注射缺氧预处理的MSCs或MSCs后可使SDF-1和CRCR4在受损组织局部表达上调,同时心功能得到改善。SDF-1/CRCR4轴在心肌梗死区局部表达上调可能是缺氧预处理MSCs或MSCs移植后改善心脏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族细胞因子受体4 缺氧预处理 心肌梗死 spraguedawley大鼠
下载PD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umbosacral spinal cord urogenital center in Sprague Dawley rats
4
作者 Mouwang Zhou Wenting Wang Qingshan Che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1099-1103,共5页
BACKGROUND: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selective innervation of the sacral nerve tract to the bladd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ladder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 However, there are ... BACKGROUND: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selective innervation of the sacral nerve tract to the bladd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ladder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 However, there are very few studies reporting detaile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rogenital center and lumbosacral nerve roots.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pinal cord segment of the lumbosacral spinal cord urogenital center, and to observ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ESIGN, TIME AND SETTING: A neuroanatomical study was performed at the Laboratory of Neuroanatomy,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between September 2007 and March 2008. MATERIALS: Horseradish peroxidase-conjugated cholera toxin B subunit (CB-HRP) was purchased from Sigma, USA; surgical microscope was purchased from Zhenjian Zhongtian Optical Instrument, Jiangsu Province, China; BCL-420 biological and functional experimental system was purchased from Taim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ichuan Province, China. METHODS: A total of 36 adult, Sprague 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groups A (n = 10), B (n = 10), C (n = 10), and D (n = 6). CB-HRP (3%, 10-15 μL) was injected into the bladder detrusor muscle (group A), external urethral sphincter (group B), and perineal muscles (group C), respectively. Rats in group D were not given any treatments. MAIN OUTCOME MEASURES: At 72 hours after CB-HRP injection, CB-HRP-positive neurons were analyzed in lumbosacral segments using 3, 3', 5, 5'-tetramethylbenzidine staining and an Olympus optic microscope, while anatomical structures in the respective spinal nerve tract were observed using a surgical microscope. RESULTS: CB-HRP-positive neurons were distributed in the L6-S1 segments of the spinal cord, and neurons primarily innervating the bladder detrusor muscle were located at the sacral parasympathetic nucleus and the intermediolateral nucleus. In addition, neurons that primarily innervate the external urethral sphincter and perineal muscles were observed in the ventrolateral portion (Onuf's nucleus). The lumbar-sacral nerve roots were composed of varying nerve tracts, Le., they were typically divided into 1-2 sub-bundles, and the sub-bundles were then divided into 2-3 tiny bundles. There were extensive fibro-connections between the rootlets. CONCLUSION: The urogenital center in Sprague Dawley rats was located in the L6 -S1 segments of the spinal cord, and the rootlets were clearly observed. Therefore, this rat experimental model could be utilized for highly selective anterior/posterior rhizot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ogenital center MORPHOLOGY microsurgical anatomy sprague dawley rats
下载PDF
抑郁症模型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与海马5-HT含量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0
5
作者 肖爱娇 闵建新 +2 位作者 王莉 伍庆华 陈晓凡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44-947,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抑郁症模型大鼠血清雌二醇(E2)水平、海马5-羟色胺(5-HT)含量及其中缝核雌激素受体β(ERβ)和色氨酸羟化酶2(TPH2)表达的变化,探讨抑郁症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给予孤养和21... 目的:观察抑郁症模型大鼠血清雌二醇(E2)水平、海马5-羟色胺(5-HT)含量及其中缝核雌激素受体β(ERβ)和色氨酸羟化酶2(TPH2)表达的变化,探讨抑郁症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给予孤养和21d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应激(CUMS)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清雌二醇(E2)水平、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测定海马5-羟色胺(5-HT)含量、RT-PCR技术检测中缝核ERβmRNA和TPH2mRNA表达以及荧光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检测中缝核ERβ蛋白和TPH2蛋白表达。结果:21d应激后,模型组大鼠血清E2水平下降、海马5-HT含量减少、中缝核ERβmRNA和TPH2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及ERβ阳性细胞数和TPH2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E2与海马5-HT之间可能存在E2→中缝核5-HT能神经元ERβ→TPH2→海马5-HT的功能作用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雌二醇 5-羟色胺 受体 雌激素 色氨酸羟化酶 海马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阿司匹林不同剂量和给药方法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维维 唐海沁 +2 位作者 徐维平 黄晓晖 李结华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607-610,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于不同时间间隔,服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后,鼠血浆中水杨酸浓度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方法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1(10 mg.kg-1.d-1,隔天一次)、实验组2(10 mg.kg-1.d-1,每天一次)、实验组3(30mg.kg-1.d-1,隔天一... 目的研究大鼠于不同时间间隔,服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后,鼠血浆中水杨酸浓度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方法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1(10 mg.kg-1.d-1,隔天一次)、实验组2(10 mg.kg-1.d-1,每天一次)、实验组3(30mg.kg-1.d-1,隔天一次)、实验组4(30mg.kg-1.d-1,每天一次),连续灌服阿司匹林7次后取血,观察各组大鼠血浆中水杨酸浓度及血小板聚集率的改变。结果小剂量阿司匹林每天一次用药与大剂量阿司匹林隔天一次用药后血浆中水杨酸浓度及二磷酸腺苷和花生四烯酸诱导下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大剂量阿司匹林每天一次用药后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每天一次与大剂量阿司匹林隔天一次给药能起到同样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药代动力学 血小板聚集 模型 动物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骶管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模型神经根局部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温优良 李智 +1 位作者 梁兴森 杨波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研究骶管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大鼠模型神经根局部炎症因子的作用,以明确骶管注射治疗LDH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中药组(C组)及西药组(D组),每组12只,均作硬膜外腔置管处理,除假... 目的:研究骶管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大鼠模型神经根局部炎症因子的作用,以明确骶管注射治疗LDH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中药组(C组)及西药组(D组),每组12只,均作硬膜外腔置管处理,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复合压迫与炎性刺激两种因素予以造模。各组大鼠于术后第3天开始按1 ml/kg剂量标准给予硬膜外注药,A组和B组用生理盐水,C组给予2%利多卡因+复方丹参注射液+生理盐水(2∶2∶16)混合液,D组给予2%利多卡因+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生理盐水(2∶2∶16)混合液。隔1周1次,共计3次。每注射1次1周后,各取4只大鼠处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神经根局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前列腺素E2(PGE2)、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6(IL-6)。结果:与A组比较,B组造模区神经根组织内TNF-α、PGE2、IL-1和IL-6的含量增高(P<0.01)。C组和D组造模区神经根组织内PGE2、IL-1和IL-6的含量较B组明显减少,且D组比C组更明显(P<0.05),各组造模区神经根组织内TNF-α变化不明显。结论:复合压迫与炎性刺激两种因素可以导致相应神经根组织内产生大量的致炎因子TNF-α、PGE2、IL-1和IL-6。骶管注射治疗通过有效减少神经根压迫区部分炎性介质PGE2、IL-1和IL-6含量而起作用,且糖皮质激素作用比复方丹参注射液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注射 椎间盘移位 炎症因子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仙茅苯甲酸酯类酚苷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雷 郭元晖 +4 位作者 辛海量 聂燕 韩婷 秦路平 张巧艳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419-1426,共8页
目的:评价仙茅苯甲酸酯类酚苷(benzylbenzoate glucosides from Curculigo orchioides,COBG)对去卵巢大鼠的抗骨质疏松作用。方法:70只3月龄的Sprague-Dawley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去卵巢组。再将去卵巢大鼠分为6组,连续12周分别... 目的:评价仙茅苯甲酸酯类酚苷(benzylbenzoate glucosides from Curculigo orchioides,COBG)对去卵巢大鼠的抗骨质疏松作用。方法:70只3月龄的Sprague-Dawley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去卵巢组。再将去卵巢大鼠分为6组,连续12周分别灌胃给予蒸馏水,1mg/kg尼尔雌醇,6、18和54mg/kgCOBG,3.0g/kg仙茅乙醇提取物。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骨密度,并制备胫骨切片进行骨形态计量分析,采用试剂盒测定血清和尿的生化指标。结果:去卵巢大鼠骨质流失和骨组织结构退化显著,其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尿钙排出增加,血清抗氧化物水平降低(P<0.05,P<0.01)。6、18和54mg/kgCOBG使去卵巢大鼠骨密度显著增加,骨组织微结构得到改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损耗减少,并抑制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增加,减少尿钙排出(P<0.05,P<0.01)。结论:COBG通过改善去卵巢大鼠的抗氧化状态防止骨丢失,COBG有可能成为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茅 卵巢切除术 骨质疏松 绝经后 抗氧化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脂向分化过程中miRNA-27b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肖金刚 陈建霖 +3 位作者 李晓宇 张勇 田卫东 刘磊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59-761,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与脂肪干细胞脂向分化密切相关的microRNA(miRNA)表达情况,为阐明脂肪干细胞脂向分化的调控机制提供新的线索。方法: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结合密度梯度离心获得脂肪干细胞,将第3代细胞采用脂向诱导液(α-MEM培养基内加入100mL/... 目的:探讨与脂肪干细胞脂向分化密切相关的microRNA(miRNA)表达情况,为阐明脂肪干细胞脂向分化的调控机制提供新的线索。方法: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结合密度梯度离心获得脂肪干细胞,将第3代细胞采用脂向诱导液(α-MEM培养基内加入100mL/L胎牛血清、1μmol/L地塞米松、10μmol/L胰岛素、200μmol/L吲哚美辛和0.5mmol/L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进行脂向诱导;分别应用miRNA芯片技术及实时定量PCR技术对脂肪干细胞脂向分化中的miRNA-27b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miRNA-27b的变化趋势,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miRNA-27b与脂肪干细胞脂向分化相关的生物学功能。结果:建立了脂肪干细胞体外脂向分化的模型,miRNA芯片及实时定量PCR结果均表明miRNA-27b在脂肪干细胞体外脂向分化过程中表达显著下调。结论:miRNA-27b可能与脂肪干细胞的脂向分化密切相关,并可能通过调控其靶基因PPARγ的表达而促进脂肪干细胞的脂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脂肪组织 RNA 小分子干扰 聚合酶链反应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荷丹片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玉娟 任明 +3 位作者 刘莉 张喆 李少春 刘彤彤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98-70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荷丹片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荷丹片高(3g·kg-1·d-1)、中(1.5g·kg-1·d-1)、低(0.5g·kg-1·d-1)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荷丹片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荷丹片高(3g·kg-1·d-1)、中(1.5g·kg-1·d-1)、低(0.5g·kg-1·d-1)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鼠饲料喂养,其余各组使用高脂饲料造模。12周后取各组大鼠腹主动脉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主动脉形态学变化;腹静脉取血测定各组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NO含量。结果:高剂量荷丹片可以升高血清SOD、NO水平,降低血清MDA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荷丹片高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荷丹片组镜下表现主动脉粥样硬化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高剂量荷丹片通过减轻AS大鼠氧化应激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氧化性应激 降血脂药(中药)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一氧化氮 大鼠 spraguedawley 荷丹片
下载PDF
游泳运动与药物综合治疗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海波 汪敏 +3 位作者 李章春 秦萍 周丽琴 张玉娟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750-1752,共3页
目的探讨游泳运动与药物综合治疗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的病理学改变及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2)、CAP模型对照组(n=12)、运动治疗组(n=12)、药物治疗组(n=12)及运动与药物综合治... 目的探讨游泳运动与药物综合治疗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的病理学改变及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2)、CAP模型对照组(n=12)、运动治疗组(n=12)、药物治疗组(n=12)及运动与药物综合治疗组(n=12)。采用消痔灵制备CAP大鼠模型。药物治疗组及综合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运动治疗组及综合治疗组采用每天1次,每周6d,持续3周的游泳运动;空白对照组、CAP模型对照组及运动治疗组给予无菌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第4、8、11、14、18、22天取各组大鼠前列腺,计算前列腺指数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cAP各治疗组大鼠前列腺指数小于模型对照组(P〈0.05),综合治疗组前列腺指数小于药物治疗组及运动治疗组(P〈0.05)。在治疗过程的4~22d,CAP模型对照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可见明显的慢性炎症病理学改变;运动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及综合治疗组大鼠前列腺慢性炎症改变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其中,综合治疗组缓解程度较明显。结论游泳运动有利于前列腺组织炎性病理学损害的缓解,能够辅助大鼠cAP的治疗,与药物并用综合治疗大鼠CAP的病理学改变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 运动疗法 慢性病 前列腺 病理学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石会娟 梁起保 +1 位作者 薛茜 邹玉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39-941,共3页
目的:观察康脑液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及脑组织中氨基酸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康脑液低、中、高剂... 目的:观察康脑液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及脑组织中氨基酸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康脑液低、中、高剂量组,依达拉奉组,每组6只。脑缺血2h再灌注24h后断头取血、取脑,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和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Asp、Glu、Gly、GABA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康脑液能够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及脑组织Asp、Glu水平,升高Gly、GAB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脑液能够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可能与其影响血液及脑组织内兴奋性氨基酸及抑制性氨基酸代谢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天冬氨酸 谷氨酸 甘氨酸 Γ氨基丁酸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大鼠 spraguedawley 康脑液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缺氧缺血脑损伤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龙琦 尹晓娟 封志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用药对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的治疗作用,为探索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有效方法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和新的思路。方法:将50只新生7d龄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10)... 目的: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用药对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的治疗作用,为探索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有效方法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和新的思路。方法:将50只新生7d龄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10)和HIBD模型组(HI组)(n=40)。HI组又根据A药(NGF)、B药(bFGF)两因素,用药、不用药两个水平,交叉分成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10)、NGF治疗组(n=10)、bFGF治疗组(n=10)和NGF+bFGF联合治疗组(n=10)。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大体改变及免疫组化改变,分析两药对于HIBD神经元数目的影响。结果:各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萎缩,生理盐水对照组最严重,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海马CA1区的nestin阳性细胞数多于其他各组,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NGF、bFGF均可提高HIBD后海马区神经元的数量;(2)NGF、bFGF的联合应用可提高对HIBD后海马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神经元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神经生长因子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鼠品系的选择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伟 靳春杰 +2 位作者 孟兆联 吴建国 颜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5,共4页
背景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是目前公认的经典动物模型,常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实验研究,但模型的制作多使用无色素大鼠的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技术,无法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进行活体动态观察,且... 背景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是目前公认的经典动物模型,常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实验研究,但模型的制作多使用无色素大鼠的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技术,无法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进行活体动态观察,且实验中需要的动物数量较多。近年来有色素大鼠已逐渐用于制作DR模型,但采用活体动物FFA检测比较两种模型的研究较少。目的比较有色索大鼠和无色素大鼠糖尿病模型FFA和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的表现,选择适合活体监测视网膜血管改变的糖尿病模型大鼠品系。方法选择健康雄性Brown—Norway(BN)大鼠和Sprague—Dawley(SD)大鼠各15只,经尾静脉注射55mg/kg STZ制作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注射后每周经鼠尾断端采血检测血糖,血糖值≥16.7mmol/L为造模成功。造模6周后选取大鼠右眼为实验眼,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模型鼠的眼前节变化,用眼底照相和FFA检查观察大鼠眼底血管变化,然后制备模型鼠离体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过碘酸希夫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模型鼠视网膜血管的病理改变,比较2种不同品系大鼠视网膜血管在同样的病理改变下FFA的表现。结果造模后6周,共纳人造模成功的BN大鼠11只和SD大鼠10只,2种大鼠血糖分别为(24.73±2.98)mmol/L和(22.36±3.65)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7.873,P〉0.05)。BN大鼠组发生晶状体混浊者6眼,SD大鼠组5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7)。FFA检查显示,BN大鼠组眼底在棕褐色背景下视网膜血管显影清晰,无脉络膜血管背景荧光干扰,9眼可见血管迂曲、荧光素渗漏等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血管改变,而SD大鼠组由于脉络膜背景荧光和涡静脉的干扰,视网膜血管显影不清晰,未见背景期糖尿病视网膜血管改变。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显示,2种不同品系大鼠均被证实有视网膜毛细血管管径变化、周细胞数目的减少及血管内皮细胞数目的增加,BN大鼠组和SD大鼠组视网膜内皮细胞/周细胞(E/P)分别为11.50±3.68和12.86±3.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9.785,P〉0.05)。结论通过活体FFA观察,BN模型大鼠早期糖尿病视网膜血管改变的成像效果优于SD大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 疾病模型 大鼠品系 Brown—Norway大鼠 spraguedawley大鼠 色素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不同发育期雌性大鼠生殖系统毒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晓鹏 李丽 +2 位作者 张文众 王伟 刘兆平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6年第6期508-514,共7页
为研究不同发育期雌性大鼠暴露于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SIF)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并确定敏感期及有害作用剂量,在孕鼠妊娠第12~18天灌胃给予SIF(胎儿期暴露),母鼠分别在仔鼠出生后第5~10天和第15~20天灌胃给予SIF(新生儿期暴露和... 为研究不同发育期雌性大鼠暴露于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SIF)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并确定敏感期及有害作用剂量,在孕鼠妊娠第12~18天灌胃给予SIF(胎儿期暴露),母鼠分别在仔鼠出生后第5~10天和第15~20天灌胃给予SIF(新生儿期暴露和婴儿期暴露),仔鼠在出生后第25~30天灌胃给予SIF(青春前期暴露)。SIF的剂量分别为0(对照)、10、50、100、150、200mg/kgBW。观察雌性仔鼠生殖系统发育指标的近期和远期(出生后70d)改变。对近期的影响:(1)胎儿期暴露:100、150、200mg/kgBWSIF组肛殖距(anogenital distance,AGD)显著增大,200mg/kgBWSIF组阴门开张时间(Vaginal opening,VO)提前,150、200mg/kgBWSIF组出生后第14天的卵巢/体重比显著增加;(2)新生儿期暴露:150、200mg/kgBWSIF组出生后第11天的子宫/体重比和卵巢/体重比显著增加,200mg/kgBWSIF组动情周期延长;(3)婴儿期和青春前期暴露于SIF对生殖系统发育各指标无明显影响。对远期的影响: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和青春前期暴露于SIF对出生后70天的各指标亦无明显影响。150mg/kgBWSIF可对仔代雌性大鼠表现出明显的不良作用,胎儿期和新生儿期是大豆异黄酮生殖毒性的两个敏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 异黄酮类 大鼠 spraguedawley 毒性试验
下载PDF
经颈动脉途径大鼠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技术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肖 官泳松 +2 位作者 周翔平 焦河 费泽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颈动脉途径大鼠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技术。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分别手术切开腹部及颈部,经左颈总动脉途径并直视下将导管选择性插入肝动脉内。结果插管与造影的成功率分别为95%和100%。结论经颈动脉途径大鼠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方法... 目的探讨经颈动脉途径大鼠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技术。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分别手术切开腹部及颈部,经左颈总动脉途径并直视下将导管选择性插入肝动脉内。结果插管与造影的成功率分别为95%和100%。结论经颈动脉途径大鼠肝动脉插管及造影方法简捷,技术成功率高,具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spraguedawley 颈动脉 肝动脉 插管法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幼鼠血管VEGF和vWF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亚璞 刘戈力 +2 位作者 魏莹 陈维彬 高芳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5-377,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在代谢综合征(MS)幼鼠血管壁和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3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NC组)、高脂组(FC组)和高脂+高盐组(FSC组)。实验4周末测体质量、腹围、血压、内脏...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在代谢综合征(MS)幼鼠血管壁和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3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NC组)、高脂组(FC组)和高脂+高盐组(FSC组)。实验4周末测体质量、腹围、血压、内脏脂肪质量、血脂,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取腹主动脉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壁VEGF和vWF表达,ELISA方法检测血清VEGF和vWF表达。结果:FSC组体质量、腹围、血压、内脏脂肪、血糖、胰岛素水平均较NC组增加,血脂紊乱加重,并出现胰岛素抵抗。FC组仅体质量、内脏脂肪质量高于NC组,其他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SC组血管壁及血清中VEGF和vWF较NC组和FC组均升高。FC组较NC组血管VEGF及血清中VEGF和vWF均升高。结论:VEGF和vWF参与了血管壁的功能紊乱或损伤的病生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X 胰岛素抗药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von WILLEBRAND因子 疾病模型 动物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大黄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陈霞 赵宏贤 +1 位作者 王巧稚 李昌平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398-1400,共3页
目的从细胞凋亡方面,探讨大黄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黏膜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和大黄素组。采用胰管逆行注射3%牛磺胆酸钠溶液制作SAP模型,大黄素组制作SAP模型1 ... 目的从细胞凋亡方面,探讨大黄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黏膜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和大黄素组。采用胰管逆行注射3%牛磺胆酸钠溶液制作SAP模型,大黄素组制作SAP模型1 h后给予大黄素25 mg/kg腹腔注射,2 h后重复1次。TUNEL法检测回肠黏膜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回肠黏膜细胞GRP78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SAP组大鼠肠黏膜细胞凋亡及GRP78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SAP组相比较,大黄素组大鼠肠黏膜细胞凋亡减少(P<0.05),GRP78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素可减少SAP时的肠黏膜细胞凋亡,保护肠黏膜屏障,但这种保护作用似乎并未涉及到内质网应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急性病 肠黏膜 大黄素 细胞凋亡 大鼠 spraguedawley 症急性胰腺炎 葡萄 糖调节蛋白78
下载PDF
1.8 mT不同频率正弦电磁场对青年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延峰 高玉海 +1 位作者 甄平 陈克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1-567,共7页
目的:研究1.8mT不同频率的正弦交变电磁场对青年大鼠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32只6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Hz组、25Hz组和40Hz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均每日给予1.8mT不同频率的正弦电磁场干预,干预时间... 目的:研究1.8mT不同频率的正弦交变电磁场对青年大鼠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32只6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Hz组、25Hz组和40Hz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均每日给予1.8mT不同频率的正弦电磁场干预,干预时间均为90min。干预后第4、8周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全身骨密度,并在第8周骨密度检测之后处死实验大鼠,分离骨组织,检测股骨与腰椎骨的骨密度,测量股骨长度、直径、内外两髁外侧间距,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检测股骨和腰椎骨的生物力学指标,显微CT分析胫骨松质骨的骨微结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Hz组、40Hz组大鼠的全身骨密度、股骨骨密度、股骨最大载荷、屈服强度以及腰椎骨最大载荷、弹性模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股骨的长度、直径、两髁间的宽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显微CT分析结果显示,10Hz组、40Hz组大鼠胫骨松质骨的骨小梁数量、分离度、骨体积百分比较对照组均增加(均P〈0.01)。25Hz组全身骨密度及股骨生物力学性能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0、40Hz的1.8mT正弦交变电磁场可提高青年大鼠骨密度、改善骨微结构和骨生物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spraguedawley 电磁场 胫骨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病理学 物力哮
下载PDF
通经补肾复方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程书珍 刘恒 +3 位作者 王晓梅 王丽君 骆朋好 刘爱民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19-922,共4页
目的:观察通经补肾中药方对铝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氧化应激(OS)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3月龄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按剂量从小到大分为M1、M2、M3组)、中药组(按剂量从小到大分为N1、N2、N3组),每组12只。... 目的:观察通经补肾中药方对铝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氧化应激(OS)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3月龄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按剂量从小到大分为M1、M2、M3组)、中药组(按剂量从小到大分为N1、N2、N3组),每组12只。模型组在常规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AlCl.36H2O喂饲大鼠,持续染毒3个月,制作AD动物模型。用电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模型组大鼠对电刺激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逃避正确率显著降低,证明AD模型制备成功。中药组大鼠喂饲高剂量铝饲料,并以不同剂量通经补肾中药方灌胃。上述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脑组织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M2、M3组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SOD、GSH-Px的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M1组与C组,M2组与M3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3组比较,N2、N3组大鼠SOD、GSH-Px的活性明显增高(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N1组与M3组,N2组与N3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铝的过多摄入使大鼠处于强氧化应激状态,通经补肾中药方可显著提高模型大鼠抗氧化能力,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丙二醛 大鼠.spraguedawley 通经补肾复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