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3敏化SrCO_(3)修饰纳米晶TiO_(2)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质研究
1
作者 王纪超 邓开坊 《河南化工》 CAS 2023年第11期25-30,共6页
研究了SrCO_(3)表面修饰对纳米晶TiO_(2)电极的光电性能的影响。SrCO_(3)修饰层的存在对电极的能带结构和陷肼态分布具有显著影响,能够有效抑制半导体电极表面的电荷复合,从而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压和光电转化效率。结果显示,N... 研究了SrCO_(3)表面修饰对纳米晶TiO_(2)电极的光电性能的影响。SrCO_(3)修饰层的存在对电极的能带结构和陷肼态分布具有显著影响,能够有效抑制半导体电极表面的电荷复合,从而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压和光电转化效率。结果显示,N3敏化一层SrCO_(3)修饰层的纳米晶TiO_(2)太阳能电池在100 mW/cm^(2)白光照射下的光电转化效率达7.46%,而未修饰的TiO_(2)电极的转化效率为6.12%,效率提高了2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srco_(3) 能带结构 陷阱态 光电转化效率
下载PDF
真空铝热还原法生产金属锶──SrCO_3热分解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金丽 张明杰 郭清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76-778,共3页
碱土金属碳酸盐是所有碳酸盐中最稳定的一族·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了SrCO3 在各种条件下的热分解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添加Al2 O3 ,碳或减少系统分压均可降低SrCO3的分解温度 ,其中添加Al2 O3 的影响最大·当向SrCO3... 碱土金属碳酸盐是所有碳酸盐中最稳定的一族·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了SrCO3 在各种条件下的热分解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添加Al2 O3 ,碳或减少系统分压均可降低SrCO3的分解温度 ,其中添加Al2 O3 的影响最大·当向SrCO3 中添加碳时 ,除降低其分解温度外 ,所产生的CO还可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铝热还原法 srco3 热分解 添加剂 碱土金属 碳酸锶
下载PDF
特殊形貌SrCO_3粒子的简易合成 被引量:16
3
作者 齐利民 席凯 马季铭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6-128,共3页
在纯水介质中通过简单调节SrCO3浓度合成出了均一的橄榄状SrCO3粒子和由针状SrCO3粒子向两端辐射而成的束状聚集体.聚甲基丙烯酸钠(PMAA)的存在有着使SrCO3粒子形貌由束状聚集体逐渐变得两端钝化且膨胀的趋势,在适当条件下可得到较为均... 在纯水介质中通过简单调节SrCO3浓度合成出了均一的橄榄状SrCO3粒子和由针状SrCO3粒子向两端辐射而成的束状聚集体.聚甲基丙烯酸钠(PMAA)的存在有着使SrCO3粒子形貌由束状聚集体逐渐变得两端钝化且膨胀的趋势,在适当条件下可得到较为均一的花生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o3 仿生合成 形貌调控 碳酸锶
下载PDF
微波辅助共沉淀法制备SrCO_3∶Eu^(3+)红色荧光粉 被引量:7
4
作者 燕文清 康明 +2 位作者 刘军 孙蓉 刘君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49-1054,共6页
采用微波辅助共沉淀法制备SrCO3∶Eu3+红色荧光粉,并利用XRD、SEM和PL-PLE分别对样品SrCO3∶Eu3+的物相、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激发波长以及Eu3+浓度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Eu3+作为红色发光中心进入到文石型碳... 采用微波辅助共沉淀法制备SrCO3∶Eu3+红色荧光粉,并利用XRD、SEM和PL-PLE分别对样品SrCO3∶Eu3+的物相、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激发波长以及Eu3+浓度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Eu3+作为红色发光中心进入到文石型碳酸锶晶格中占据非中心对称的格位。不论是以284nm为中心的Eu3+-O2-电荷迁移带跃迁激发,还是以393nm、464nm的f-f跃迁激发,样品的发射光谱均以614nm为主,对应于Eu3+的电偶极跃迁5D0→7F2,属于红色发光。随着Eu3+掺杂浓度的增大,发光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其中在284nm激发下的猝灭浓度为3mol%;在393nm和464nm激发下的猝灭浓度为12mol%。根据Dexter理论,样品的浓度猝灭机理为电偶极-偶极跃迁。这种红色荧光粉SrCO3∶Eu3+有望应用于荧光灯和白光LED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o3∶Eu3+ 白光LED 微波辅助 红色荧光粉
下载PDF
SrCO3添加量对钨合金电极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保红 王玲 唐亮亮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54,共7页
本文分析了SrCO3添加量(质量分数)对钨合金电极材料组织、密度、硬度、电导率、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rCO3质量分数在3%7%范围内对电极材料的组织均匀性影响不大;SrCO3质量分数为10%时,材料中部分区域出现了Sr3WO6的聚集,呈现出明... 本文分析了SrCO3添加量(质量分数)对钨合金电极材料组织、密度、硬度、电导率、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rCO3质量分数在3%7%范围内对电极材料的组织均匀性影响不大;SrCO3质量分数为10%时,材料中部分区域出现了Sr3WO6的聚集,呈现出明显的组织不均。电极材料的相对密度随SrCO3质量分数增加缓慢降低,当SrCO3质量分数达到10%时,降低幅度加大。电极材料的硬度、电导率、热导率等性能随SrCO3质量分数增大而降低,当SrCO3质量分数达到10%时降低幅度加大,与相对密度随SrCO3质量分数增大而变化的趋势一致。在本文研究范围内,SrCO3最佳添加量(质量分数)为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o3 钨合金 电极材料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SrCO_3∶Eu^(2+)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君玉 燕文清 +3 位作者 康明 孙蓉 王浩 陈超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78-1482,共5页
首先采用微波辅助共沉淀制备SrCO3∶Eu3+前驱物,然后高温还原得到SrCO3∶Eu2+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荧光光度仪分析样品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确定样品的最佳煅烧温度为1100℃,助熔剂硼酸的最佳用量为15%。研究表明,样品的激发图谱由... 首先采用微波辅助共沉淀制备SrCO3∶Eu3+前驱物,然后高温还原得到SrCO3∶Eu2+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荧光光度仪分析样品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确定样品的最佳煅烧温度为1100℃,助熔剂硼酸的最佳用量为15%。研究表明,样品的激发图谱由220~320 nm和400~580 nm两个宽带光谱组成;发射图谱位于550~700 nm宽带吸收峰,其特征发射峰值位于610 nm(λex=475 nm),属于红色发光。这种宽带激发和发射的碳酸锶基质的稀土荧光粉可望用于制造荧光玻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o3∶Eu2+ 荧光粉 微波辅助 宽带激发 发光机理
下载PDF
在ThO_2-SrCO_3/BaSO_4催化剂中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徐立进 邱发礼 吕绍洁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29,共4页
研究了ThO2-SrCO3/BaSO4催化剂在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的催化作用,发现在SrCO3/BaSO4中添加ThO2可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其C2选择性及C2收率可达61.31%和18.17%,而且经过300h的连... 研究了ThO2-SrCO3/BaSO4催化剂在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的催化作用,发现在SrCO3/BaSO4中添加ThO2可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其C2选择性及C2收率可达61.31%和18.17%,而且经过300h的连续考察,活性稳定。用XRD方法研究了3组份催化剂的物相组成,推测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用TPD方法研究3组份催化剂的酸碱性与活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氧化偶联 催化剂 稳定性
下载PDF
以PVP为结构导向剂合成SrCO_3纳米结构 被引量:2
8
作者 蔡建岩 吕卅 孙闻东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5-138,共4页
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结构导向剂,并分别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和柠檬酸(CA)为配体,合成了不同种形貌的SrCO3.用XRD,TEM和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H及PVP的质量和配体的类型等因素均对产物形貌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结构导向剂 螯合剂 srco3 纳米材料
下载PDF
天青石中添加CaCl_2生产SrCO_3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曹优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0-82,共3页
报导了添加剂CaCl2 在天青石还原焙烧中的反应行为 ;并从试验中寻找出了使用该添加剂的最佳反应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CaCl2 用量为 0 .5 %~ 1% ,反应温度为 115 0~ 12 0 0℃ ,反应时间为 30min ,矿∶煤为 1∶0 .6 ,矿、煤粒度为 2 0~... 报导了添加剂CaCl2 在天青石还原焙烧中的反应行为 ;并从试验中寻找出了使用该添加剂的最佳反应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CaCl2 用量为 0 .5 %~ 1% ,反应温度为 115 0~ 12 0 0℃ ,反应时间为 30min ,矿∶煤为 1∶0 .6 ,矿、煤粒度为 2 0~ 40目时 ,可使SrCO3 生产的转化率最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L2 天青石 转化率 反应条件 srco3 碳酸锶
下载PDF
SrCO3复合改性FeSiAlCr微波吸收剂研究
10
作者 邓联文 刘秀丽 +3 位作者 周克省 黄生祥 赵新闻 黄伯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23-1025,共3页
采用气体雾化和高能球磨处理工艺并结合SrCO3复合改性技术制备FeSiAlCr薄片状微波吸收剂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观测试样的微观结构和形貌;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系统测量样品在2~18GHz频率范围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 采用气体雾化和高能球磨处理工艺并结合SrCO3复合改性技术制备FeSiAlCr薄片状微波吸收剂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观测试样的微观结构和形貌;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系统测量样品在2~18GHz频率范围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计算模拟了FeSiAlCr吸收剂和经纳米SrCO3复合改性的SrCO3/FeSiAlCr吸收剂构成的单层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气体雾化工艺结合高能球磨处理技术可以获得纳米晶结构和薄片状形貌的Fe-SiAlCr材料,通过纳米SrCO3复合改性处理还能有效降低材料的介电常数,改善微波电磁参量的匹配性能;SrCO3/FeSiAlCr复合改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厚度为1.2mm的吸波涂层在2~6GHz范围的反射系数均低于-5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iAlCr合金 纳米srco3 复合改性 微波吸收
下载PDF
SrCO_3∶Mn^(2+)绿色荧光粉的合成和发光性能
11
作者 梁玉军 江庆军 +3 位作者 李永周 涂东 金萍 杨文龙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7-341,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结合高温固相法,在碳还原气氛下合成了SrCO3∶Mn2+绿色荧光粉,用XRD和荧光光谱分别对样品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证实,样品为单一斜方晶系的SrCO3相;荧光光谱检测表明,样品在267 nm左右紫外线激发下,产生峰位... 采用共沉淀法结合高温固相法,在碳还原气氛下合成了SrCO3∶Mn2+绿色荧光粉,用XRD和荧光光谱分别对样品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证实,样品为单一斜方晶系的SrCO3相;荧光光谱检测表明,样品在267 nm左右紫外线激发下,产生峰位位于547 nm的明亮绿光,对应于Mn2+的4T1(4G)→6A1(6S)电子跃迁。样品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 000℃,Mn2+的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o3∶Mn2+ 共沉淀法 发光
下载PDF
用超声波技术制备高纯SrCO_3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上远 刘相果 +1 位作者 彭晓东 魏群义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10,14,共4页
以工业SrCO3、HCl、H2SO4、Na(OH)为主要原料,利用结晶分离法获得高纯Sr(OH)2,进而在超声作用下用NH4HCO3为碳酸化原料制备出高纯SrCO3,并研究反应温度和反应浓度对碳酸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结晶分离法可获得纯度为99.78%的Sr(O... 以工业SrCO3、HCl、H2SO4、Na(OH)为主要原料,利用结晶分离法获得高纯Sr(OH)2,进而在超声作用下用NH4HCO3为碳酸化原料制备出高纯SrCO3,并研究反应温度和反应浓度对碳酸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结晶分离法可获得纯度为99.78%的Sr(OH)2晶体;在超声波空化作用下,制备的高纯SrCO3粒径小且分布均匀;低反应温度和低反应浓度可增强超声波空化效应,进而改善高纯SrCO3的理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srco3 理化特性 超声波 结晶分离法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SrCo_(0.9)Dy_(0.1)O_(3-δ)的制备及电性能研究
13
作者 蒋龙 裴启明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3年第10期15-17,25,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SrCo0.9Dy0.1O3-δ(SCDO),并对其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CDO为立方钙钛矿结构,SCDO的电导率在工作温度范围内高于600S/cm,满足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对阴极材料电导率...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SrCo0.9Dy0.1O3-δ(SCDO),并对其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CDO为立方钙钛矿结构,SCDO的电导率在工作温度范围内高于600S/cm,满足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对阴极材料电导率的要求;温度的升高降低了电池的欧姆阻抗和电极的极化阻抗,较高的电导率和较低的极化电阻提高了电池的功率输出;在800℃,SCDO电极材料的极化阻抗仅为0.18Ω·cm2,功率密度达到433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钙钛矿srco0.9Dy0.1O3-δ(SCDO) 电导率 欧姆阻抗 极化阻抗 极化电阻 功率密度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SrCo_(1-x)Ga_xO_(3-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熊明文 尹屹梅 +1 位作者 原鲜霞 马紫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13-719,共7页
采用EDTA-柠檬酸联合络合法制备了SrCo1-xGaxO3-δ(x=0、0.1、0.2、0.3、0.4)系列阴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热膨胀测试、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对试样进行分析,研究了Ga掺杂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均为钙铁矿... 采用EDTA-柠檬酸联合络合法制备了SrCo1-xGaxO3-δ(x=0、0.1、0.2、0.3、0.4)系列阴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热膨胀测试、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对试样进行分析,研究了Ga掺杂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均为钙铁矿结构,随着Ga含量的增加,阴极粉体材料热膨胀系数、电导率和阴极材料表面的吸附氧逐渐减小。其中,SrCo0.8Ga0.2O3-δ的面电阻最小,600℃时为0.73 cm2,以其为阴极的单电池在650℃的工作温度下的最大输出功率达0.484 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阴极材料 srco1-xGaxO3 微观结构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EDTA-柠檬酸法合成的SrCo_(0.8)Fe_(0.2)O_(3-δ)钙钛矿的结构及制氧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沈秋婉 郑瑛 +1 位作者 罗聪 郑楚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90-896,共7页
采用EDTA-柠檬酸联合络合法合成了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Sr Co0.8Fe0.2O3-δ(SCF182)粉体。通过XRD和ESEM研究了前驱体溶液不同的p H值对合成的SCF182粉体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并采用固定床实验研究前驱体溶液p H值对SCF182的氧吸... 采用EDTA-柠檬酸联合络合法合成了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Sr Co0.8Fe0.2O3-δ(SCF182)粉体。通过XRD和ESEM研究了前驱体溶液不同的p H值对合成的SCF182粉体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并采用固定床实验研究前驱体溶液p H值对SCF182的氧吸附/脱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 H值对SCF182晶胞结构和参数影响不大,但影响SCF182的晶粒粒径和微观形貌,当p H值为8的弱碱性条件下时,能够合成蓬松多孔网状纳米结构的钙钛矿粉体。固定床实验显示,前驱体溶液的p H值影响合成的粉体SCF182的氧吸附速率;且SCF182的氧脱附性能随p H值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p H值为8时氧脱附量达到峰值为42.2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载氧体 srco0.8Fe0.2O3 pH值 EDTA-柠檬酸联合络合 氧吸附/脱附
下载PDF
SrCO_3/TiO_2复合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
16
作者 吴小娟 蒋银花 +2 位作者 吴敏 宋铂 孙岳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55,共4页
采用丝网印刷法制备了SrCO3/TiO2复合薄膜电极;组装电池,研究了复合电极的光电性能。结果表明:敏化SrCO3/TiO2复合薄膜电极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比敏化TiO2电极电池均有增加,总的光电转换效率从3.01%提高到了3.... 采用丝网印刷法制备了SrCO3/TiO2复合薄膜电极;组装电池,研究了复合电极的光电性能。结果表明:敏化SrCO3/TiO2复合薄膜电极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比敏化TiO2电极电池均有增加,总的光电转换效率从3.01%提高到了3.53%,增加了17.3%。另外紫外光谱表明,SrCO3/TiO2复合薄膜电极吸附更多的染料。电化学阻抗谱研究表明,SrCO3/TiO2复合薄膜电极相对于空白TiO2电极有更小的阻抗,有利于电子在薄膜中的传输,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o3/TiO2复合薄膜电极 TiO2电极 交流阻抗 太阳能电池
下载PDF
掺杂SrCO3对Ba4(Sm0.2Nd0.8)9.33Ti18O54微波介质陶瓷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陈春华 沈晓冬 +1 位作者 崔升 吴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2,共4页
研究SrCO3掺杂对Ba4(Sm0.2Nd0.8)9.33Ti18O54(BSNT)材料相组成、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采用X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BSNT掺杂SrCO3后陶瓷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SrCO3掺杂量低于4%时,SrCO3与BSNT陶瓷共熔... 研究SrCO3掺杂对Ba4(Sm0.2Nd0.8)9.33Ti18O54(BSNT)材料相组成、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采用X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BSNT掺杂SrCO3后陶瓷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SrCO3掺杂量低于4%时,SrCO3与BSNT陶瓷共熔而不产生第二相。同时发现随着SrCO3掺杂量的增加,介电常数εr和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近似线性增加。在BSNT陶瓷中掺杂SrCO3可以得到τf近乎于0。掺杂4%的SrCO3在1 360℃下烧结3 h,可得到介电性能最佳的BSNT陶瓷(εr=83.4,Qf=8.47 THz(4.67 GHz),τf=-2.1×1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介质陶瓷 srco3掺杂 Ba4(Sm0 2Nd0 8)9 33Ti18O54 介电性能
下载PDF
SrCO_3对NbCr_2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孔隙的影响
18
作者 王宵 刘显理 +1 位作者 方超 郑海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98,共3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及热压烧结工艺原位合成Laves相NbCr2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探讨造孔剂SrCO3对NbCr2多孔材料孔隙的影响。结果表明:随SrCO3含量的增加,NbCr2多孔材料的相对密度先减少后增加,孔隙率先增加后减少;当SrCO3质量分数为1%时,Nb... 采用机械合金化及热压烧结工艺原位合成Laves相NbCr2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探讨造孔剂SrCO3对NbCr2多孔材料孔隙的影响。结果表明:随SrCO3含量的增加,NbCr2多孔材料的相对密度先减少后增加,孔隙率先增加后减少;当SrCO3质量分数为1%时,NbCr2多孔材料的总孔隙率最高,达到44.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Cr2金属间化合物 多孔材料 srco3 孔隙率
下载PDF
Morphology Control of SrCO_3 Crystals using Complexons as Modifiers in the Ethanol-water mixtures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明轩 霍冀川 +2 位作者 于永生 崔彩萍 雷永林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23-1229,共7页
Using SrC12-6H2O and Na2CO3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s and adding different complexons as modifiers with simple co-precipitation method, SrCO3 crystals with distinct morphologies like spherical, bundle-like, overlappin... Using SrC12-6H2O and Na2CO3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s and adding different complexons as modifiers with simple co-precipitation method, SrCO3 crystals with distinct morphologies like spherical, bundle-like, overlapping plate-like, hexagonal star-like, dumbbell-like, etc. can be synthesized in the ethanol-water mixtures.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graph (FT-IR). The interrelated effect mechanism is presented in the end.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ifier carboxyl group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SrCO3 crystal morphologies, which can alter the crystal growth unit (Sr^2+) supply mode and induce the crystal formation with the morphologies matching their spatial configu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o3 complexon MODIFIER morphology control ethanol-water mixtures
下载PDF
Visible-Light-Sensitive SrCO3/AgI Hybrids for Tetracycline Degradation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云宁 吴湘锋 +7 位作者 LI Hui ZHANG Weiguang WANG Hui CHANG Tianlong FU Yunxuan LIU Xutao GUO Yudong SHANG Jialu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20年第5期885-892,共8页
The SrCO3/AgI photocatalysts were prepared via a co-precipitation method by using SrCO3 as a co-photocatalyst and AgI as a photo sensitizer.X-ray diffraction,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X-ray photoelec... The SrCO3/AgI photocatalysts were prepared via a co-precipitation method by using SrCO3 as a co-photocatalyst and AgI as a photo sensitizer.X-ray diffraction,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meter,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e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tructure,micro-morphology,chemical compositions,optical properties and photo-generated carrier behaviors of the as-prepared samples,respectively.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the as-developed composites was also proposed.Analysis results show SrCO3,an insulator,can improve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s and recyclability of AgI for degrading tetracycline under visible light.As the theoretical molar ratio of Sr(NO3)2 to AgNO3 increases,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the hybrids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scends.When the theoretical molar ratio of that is 1:1,it acquires the maximum of 66.6% within 8 min.This is higher than 32.0% of pure AgI and 34.0% of SrCO3.Moreover,after three times degradations it is 63.0%,which is higher than 13.6% of AgI.The improvement of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sample is attribu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ybrids.The main activated species in catalysis process are superoxide radic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I srco3 INSULATOR PHOTOCATALYSTS TETRACYCLIN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