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淀粉基天然高分子重金属离子捕集剂放大试验
1
作者 胡晶 尚小琴 +1 位作者 武伦福 刘汝锋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18,共6页
以乙二胺改性淀粉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AMS)小试工艺为依据,考察了pH、搅拌速度、反应时间和乙二胺用量对放大试验的影响,确定了AMS中间放大试验配方工艺,研究了产品氮含量对重金属捕集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 以乙二胺改性淀粉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AMS)小试工艺为依据,考察了pH、搅拌速度、反应时间和乙二胺用量对放大试验的影响,确定了AMS中间放大试验配方工艺,研究了产品氮含量对重金属捕集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FTIR)表征产品结构。结果表明:放大试验结果与小试结果基本吻合,反应时间和搅拌速度影响显著,产品氮含量越高捕集重金属离子性能越好,改进后的工艺产品氮含量可达到11.46%;放大试验产品AMS被乙二胺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捕集剂 淀粉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st-g-gma) 放大试验 优化
下载PDF
乙二胺改性淀粉GMA共聚物对Pb(Ⅱ)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2
2
作者 谢国仁 尚小琴 +2 位作者 刘汝峰 胡晶 胡卓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70-976,共7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环氧开环反应,得到富含—NH2官能团的新型氨基改性淀粉(AMS),用FT-IR、SEM和XRD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AMS对水溶液中Pb(Ⅱ)的吸附性能和吸附热力学,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Pb...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环氧开环反应,得到富含—NH2官能团的新型氨基改性淀粉(AMS),用FT-IR、SEM和XRD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AMS对水溶液中Pb(Ⅱ)的吸附性能和吸附热力学,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Pb(Ⅱ)初始浓度及温度对AMS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AMS的吸附性能有显著影响;该吸附是一个快速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方程拟合效果优于Freundlich方程;分离因子在0~1之间;在初始浓度100mg.L-1,pH值为6.0、25℃下的最大吸附容量为0.481 mmol.g-1;吸附为自发、吸热的熵增加过程,升温有利于吸附;AMS可重复使用5次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淀粉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氨基改性淀粉 吸附 Pb(Ⅱ)
下载PDF
PP/PP-g-GMA-St/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3
作者 刘长丰 周正发 +3 位作者 邵华 杨森 徐卫兵 于少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1-213,共3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处理钙基蒙脱土得到有机蒙脱土。采用反应挤出对极性很弱的PP进行接枝改性,得到接枝物PP-g-GMA-St,GMA的接枝率为0.7%。然后将其作为聚丙烯和有机蒙脱土的相容剂,熔融共混后得到分散效果良好的纳米复合材料。用FT...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处理钙基蒙脱土得到有机蒙脱土。采用反应挤出对极性很弱的PP进行接枝改性,得到接枝物PP-g-GMA-St,GMA的接枝率为0.7%。然后将其作为聚丙烯和有机蒙脱土的相容剂,熔融共混后得到分散效果良好的纳米复合材料。用FT-IR对接枝物进行了验证;并用XRD,TEM对复合体系的插层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相容剂 PP—g—GMA—St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聚合物对多壁碳纳米管的包覆改性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洪胜 冯青平 +1 位作者 高彦芳 谢续明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8-592,共5页
探讨了聚合物对碳纳米管的包覆改性.将多壁碳纳米管(MWNTs)通过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酸(体积比=3∶1)处理,使其带上羧基.将羧化MWNTs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苯乙烯双组分接枝聚苯乙烯(PS-g-(GMA-co-St))通过溶液共混方法,使其接在MW... 探讨了聚合物对碳纳米管的包覆改性.将多壁碳纳米管(MWNTs)通过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酸(体积比=3∶1)处理,使其带上羧基.将羧化MWNTs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苯乙烯双组分接枝聚苯乙烯(PS-g-(GMA-co-St))通过溶液共混方法,使其接在MWNTs上的羧基和GMA所带的环氧基团之间发生酯化反应,实现MWNTs表面接枝上PS-g-(GMA-co-St).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羧化MWNTs平均管径约为40nm,而接枝上PS-g-(GMA-co-St)的改性MWNTs管径可达约100nm.用四氢呋喃(THF)对表层包覆的PS-g-(GMA-co-St)刻蚀后,其直径降回到约40nm,这和先前观察到的羧化MWNTs的直径基本一致.对刻蚀后的MWNTs样品的FT-IR分析也表明MWNTs表面上存在接枝PS.表面经过PS-g-(GMA-co-St)修饰后,可以形成包覆层,为MWNTs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制备纳米功能材料提供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PS-g-(GMA-co-St) 包覆
下载PDF
PPS/PA1010合金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温延娜 赵清香 +3 位作者 刘民英 王玉东 龚长勇 郭培德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9,共4页
选用丙烯酸接枝聚丙烯(PPgAA)和自制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嵌段共聚苯乙烯(St)接枝聚丙烯[PPg(GMAcoSt)]为增容剂,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法制备了PPS/PA1010/PPgAA合金和PPS/PA1010/PPg(GMAcoSt)合金,并分别对两种合金的力学... 选用丙烯酸接枝聚丙烯(PPgAA)和自制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嵌段共聚苯乙烯(St)接枝聚丙烯[PPg(GMAcoSt)]为增容剂,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法制备了PPS/PA1010/PPgAA合金和PPS/PA1010/PPg(GMAcoSt)合金,并分别对两种合金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合金其它力学性能不下降的情况下,随着PPgAA含量的增加,共混合金的冲击强度先提高后降低,当PPgAA含量为7份时,冲击强度比原合金提高了86.7%,比纯PPS提高了39.3%;而随着PPg(GMAcoSt)含量的增加,冲击强度也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尼龙 1010 丙烯酸接枝聚丙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嵌段共聚苯乙烯接枝聚丙烯
下载PDF
微乳液法制备MMT-CaCO_3复合粒子及其增强聚丙烯的研究
6
作者 周正发 邵华 +2 位作者 刘长丰 任凤梅 徐卫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2-35,共4页
利用CTAB/环己烷/正己醇微乳液体系同步处理Ca2+-MMT和合成CaCO3,最终制得MMT-CaCO3复合粒子。另外采用反应挤出,对极性很弱的PP进行接枝改性,得到接枝物PP-g-GMA-St;然后将其作为PP和MMT-CaCO3复合粒子的相容剂,熔融共混后得到分散效... 利用CTAB/环己烷/正己醇微乳液体系同步处理Ca2+-MMT和合成CaCO3,最终制得MMT-CaCO3复合粒子。另外采用反应挤出,对极性很弱的PP进行接枝改性,得到接枝物PP-g-GMA-St;然后将其作为PP和MMT-CaCO3复合粒子的相容剂,熔融共混后得到分散效果良好的纳米复合材料。并用XRD,TEM等对复合体系的插层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MMT-CaCO3复合粒子 PP-g-GMA-St 聚丙烯 纳米复合材料 工业化
下载PDF
SBR-g-(GMA-co-St)对SBR/PVC TPV的增容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红磊 宋科明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0期59-60,共2页
用红外、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苯乙烯(St)多单体熔融接枝丁苯橡胶(SBR-g-(GMA-co-St))对SBR/PVC TPV的增容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熔融接枝改善了SBR的极性,SBR-g-(GMA-co-St)作为增容剂有... 用红外、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苯乙烯(St)多单体熔融接枝丁苯橡胶(SBR-g-(GMA-co-St))对SBR/PVC TPV的增容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熔融接枝改善了SBR的极性,SBR-g-(GMA-co-St)作为增容剂有效降低了TPV相间的界面张力,明显提高了相界面的粘着力,综合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橡胶/聚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 多单体熔融接枝丁苯橡胶 增容
下载PDF
r-PET/OBC/OBC-g-(GMA-co-St)共混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华集 曾丽 +2 位作者 张雯 陈晓 黄巧玲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0-74,共5页
以自制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熔融接枝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OBC-g-(GMA-co-St))为相容剂,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为基体材料,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OBC)为增韧材料,通过高速混合、双螺杆挤出、注塑成型等工艺制备了r-PE... 以自制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熔融接枝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OBC-g-(GMA-co-St))为相容剂,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为基体材料,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OBC)为增韧材料,通过高速混合、双螺杆挤出、注塑成型等工艺制备了r-PET/OBC/OBC-g-(GMA-co-St)共混材料,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测试并分析了OBC-g-(GMA-co-St)对r-PET/OBC共混材料界面性能、结晶性能、储能模量等的影响,另外还通过拉伸和冲击试验测试了r-PET/OBC/OBC-g-(GMA-co-St)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OBC-g-(GMA-co-St)用量的增加,r-PET/OBC/OBC-g-(GMA-co-St)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断裂伸长率大幅度上升然后趋于平缓,缺口冲击强度随之增大,弯曲强度则有所降低。其中,在OBC-g-(GMA-co-St)用量为1.5%的r-PET/OBC/OBC-g-(GMA-co-St)共混材料中,OBC球状粒子嵌入了r-PET基体,二者界面黏结力增强。与纯r-PET相比,该共混材料的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升高,过冷度和结晶度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储能模量略有降低,另外,其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260.97%和11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苯乙烯熔融接枝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 共混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