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野生水松表型多样性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
1
作者 杨晓娟 梁永延 +4 位作者 王禧龙 邓必玉 卢志海 童德文 刘世男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70,共10页
以广西贵港覃塘、梧州苍梧、南宁宾阳、桂林雁山和桂林平乐的野生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Staunton ex D.Don)K.Koch〕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5个分布地水松球果、种子和... 以广西贵港覃塘、梧州苍梧、南宁宾阳、桂林雁山和桂林平乐的野生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Staunton ex D.Don)K.Koch〕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5个分布地水松球果、种子和叶的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宾阳水松的果长、果宽、单果鲜质量、单果出籽率、种子宽、种子厚、种翅宽、种子大小、种子千粒质量和叶形指数最大;桂林雁山水松的果长、果宽、单果鲜质量、单果籽粒数、果形指数、单果出籽率、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种翅长、种翅宽、种形指数、种子大小和种翅长宽比最小,而其叶长、叶宽和叶面积最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分布地间球果、种子和叶的表型性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供试表型性状的分布地间变异系数为7.43%~69.03%,其中,叶表型性状的分布地间变异系数均值最大(38.20%)。绝大多数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其中,果长、单果鲜质量、种子长、种翅长、种翅宽、种子大小和叶宽与其他表型性状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可作为水松优良种质筛选的重要指标。总体来看,球果和种子表型性状与经度、纬度、海拔、年均降水量和年均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年均温呈极显著正相关;叶表型性状与经度、纬度、海拔、年均降水量和年均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年均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5.890%,表明这3个主成分能够反映水松表型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从不同分布地水松表型性状的综合得分看,南宁宾阳最高(1.854)、贵港覃塘次之(1.187)、桂林雁山最低(-3.128)。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贵港覃塘、梧州苍梧和南宁宾阳为一组,桂林雁山和桂林平乐分别单独为一组。综上所述,广西5个分布地野生水松的表型多样性较为丰富,尤其是叶表型性状;比较而言,南宁宾阳和贵港覃塘的水松表型性状较好,可作为广西水松优良单株筛选和良种选育的材料。经度、纬度、海拔、年均温、年均降水量和年均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广西水松表型性状变化的重要地理-气候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松 表型多样性 相关性分析 地理-气候因子
下载PDF
作为译者和论者的双重改写:斯当东与《异域录》英译本
2
作者 赵连城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4年第2期26-35,共10页
清代使臣图里琛所著《异域录》不仅是史学典籍,也是文学文本。汉学家斯当东最早将其英译,并在副文本中加入大量点评。作为译者,他以自己的宗教立场和审美偏好过滤原作,并通过种种方式将其改头换面为彼时欧洲游记的样式;作为论者,他以回... 清代使臣图里琛所著《异域录》不仅是史学典籍,也是文学文本。汉学家斯当东最早将其英译,并在副文本中加入大量点评。作为译者,他以自己的宗教立场和审美偏好过滤原作,并通过种种方式将其改头换面为彼时欧洲游记的样式;作为论者,他以回环曲折的论述方式,将自己的观点包裹在相对立的观点之中,隐蔽地传达其对《异域录》所涉中国内政、外交的看法。他熟谙当时英人的阅读偏好和对华态度,在迎合大众审美的同时也发表自己的独特观点,正是这种读者意识使得他的译本在当时流传极广、影响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当东 《异域录》 宗教立场 对华态度 读者意识
下载PDF
斯当东与《大清律例》的英译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冬梅 王克非 《国际汉学》 CSSCI 2023年第4期29-36,154,155,共10页
本文结合相关史料、语料发现,斯当东翻译《大清律例》的直接原因是对治外法权的追求,深层原因是英国对华政策与斯当东的外交官梦想。他竭力把《大清律例》英译本塑造成能够解密中华文明权威、真实的样本;并充分运用副文本,对包括法律在... 本文结合相关史料、语料发现,斯当东翻译《大清律例》的直接原因是对治外法权的追求,深层原因是英国对华政策与斯当东的外交官梦想。他竭力把《大清律例》英译本塑造成能够解密中华文明权威、真实的样本;并充分运用副文本,对包括法律在内的中华文明进行全面评述;他运用自由的译法、运用西方法律术语体系来表述全然不同的中华法系,并把《大清律例》界定为刑法。他的译本极大地影响了西方后来对中国法律的认知以及在华治外法权的攫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律例》 斯当东 翻译动因 翻译策略和方法
下载PDF
冯梦龙文言小说《范希周》最早英译本研究
4
作者 赵连城 《国际汉学》 CSSCI 2023年第5期84-90,158,共8页
《范希周》作为最早被完整译为英文的文言小说之一,映射出19世纪初期英国汉学之境况。通过比较小斯当东译本和韦斯顿译本,可见彼时英国汉学家翻译动机各异其趣、翻译水平参差不齐。两位译者将《范希周》归入关系错综的不同文类,究其原因... 《范希周》作为最早被完整译为英文的文言小说之一,映射出19世纪初期英国汉学之境况。通过比较小斯当东译本和韦斯顿译本,可见彼时英国汉学家翻译动机各异其趣、翻译水平参差不齐。两位译者将《范希周》归入关系错综的不同文类,究其原因,不仅是由于中英知识体系之间的碰撞,还与当时两种体系内部或隐或现的变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希周》 英国汉学 小斯当东
下载PDF
清代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商馆大班小斯当东的礼单和画押
5
作者 颜景波 《地方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44-51,共8页
小斯当东是19世纪中英关系中的重要人物。这位清代中期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广州商馆的大班,经常出现在中外文献和中英外交活动中,一生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缘于小斯当东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采取中国传统交际手段,使用中国传统文书格式,以期... 小斯当东是19世纪中英关系中的重要人物。这位清代中期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广州商馆的大班,经常出现在中外文献和中英外交活动中,一生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缘于小斯当东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采取中国传统交际手段,使用中国传统文书格式,以期获得清朝官府和广州十三行商的认同,力图推动中英商贸往来和实现政治诉求。最新发现小斯当东的礼单和画押,成为了解这个“中国通”的具体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斯当东 广州十三行 礼单 画押
下载PDF
近代中英关系史上的小斯当东——《小斯当东回忆录》译后余语 被引量:4
6
作者 屈文生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22,共7页
小斯当东是近代中英关系史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商人、外交使节、议员等多重身份,使得他的经历富有故事性。他于1856年完成的《小斯当东回忆录》极具史料价值。从小斯当东的履历、小斯当东与中国、小斯当东与《大清律例》的翻译... 小斯当东是近代中英关系史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商人、外交使节、议员等多重身份,使得他的经历富有故事性。他于1856年完成的《小斯当东回忆录》极具史料价值。从小斯当东的履历、小斯当东与中国、小斯当东与《大清律例》的翻译、小斯当东的英国议员经历等角度出发,可以展现《小斯当东回忆录》一书的主要内容,并勾勒出小斯当东在中英交往初期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斯当东 《小斯当东回忆录》 《大清律例》 中英关系
下载PDF
托马斯·斯当东与马戛尔尼使团使华 被引量:1
7
作者 侯毅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71-75,82,共6页
文章回顾了乔治·托马斯·斯当东(George Thomas Staunton)在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过程中的活动,重点论述了随同该使团使华对斯当东一生的影响,旨在引起史学界对这位曾在中英关系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英国中国问题专家的关注。
关键词 马戛尔尼使团 斯当东 中英关系
下载PDF
译者惯习视域下小斯当东《大清律例》翻译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操萍 钱灵杰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40-44,71,共6页
以译者惯习理论为视角,考察19世纪英国汉学家小斯当东的法律典籍翻译实践,揭示译者惯习对《大清律例》翻译活动的影响。认为译者借翻译法典促进英中两国沟通,本质上是语言惯习作用下的主动诉求。受政治惯习指挥,译者为满足英国殖民扩张... 以译者惯习理论为视角,考察19世纪英国汉学家小斯当东的法律典籍翻译实践,揭示译者惯习对《大清律例》翻译活动的影响。认为译者借翻译法典促进英中两国沟通,本质上是语言惯习作用下的主动诉求。受政治惯习指挥,译者为满足英国殖民扩张与贸易需求,在翻译过程中综合运用删节、改写、解释等策略保证了译本的可读性与准确性。在学术惯习的规约下,译者追求汉学研究的实用性,译本因实用价值高而得到充分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斯当东 《大清律例》 语言惯习 政治惯习 学术惯习
下载PDF
时代语境与个体标准:斯当东《玉娇梨》节译本研究
9
作者 赵连城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37-144,共8页
斯当东是19世纪早期为数不多的英国汉学家之一,其节译的《玉娇梨》在当时颇具影响力。其译文反映出欧洲对中国的主流观点如何与译者的经历、计划等个体偶然因素交织在一起,最终使得译本呈现出与原作既相似又相异,对中国文化既贬斥又美... 斯当东是19世纪早期为数不多的英国汉学家之一,其节译的《玉娇梨》在当时颇具影响力。其译文反映出欧洲对中国的主流观点如何与译者的经历、计划等个体偶然因素交织在一起,最终使得译本呈现出与原作既相似又相异,对中国文化既贬斥又美化的独特形态。在叙事上,他对原文的调整前后统一。在前两章,他显然以欧洲小说为参照,但由于他本人并不打算出版全译本,故而逐渐放松了对原作的干预,也使得英国读者得以瞥见中国古典小说特有的叙事习惯。在翻译的细节上,他在人名和身份上主要采取异化法,而由于他本人不熟悉中国职官典制、科举制度与佛道文化,又不加检验校对,译文中存在多处“无心之失”。在对小说的评价上,他一方面遵从当时欧洲主流的观点,同时又有基于个体经验的独特标准,他的评价“既褒又贬”“摇摆不定”,正是不同的标准冲撞、调和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当东 《玉娇梨》 叙事结构 误译 19世纪汉学
下载PDF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小斯当东《异域录》英译研究
10
作者 操萍 钱灵杰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83-86,共4页
译者的意志性及社会身份对翻译行为和翻译质量的影响是译者行为批评关注的对象。社会历史环境、译者自身的心理因素等多种存在决定了译者的意志性并最终导致其译者行为。19世纪初期,作为兼商人、外交官、汉学家等多重社会角色于一身的... 译者的意志性及社会身份对翻译行为和翻译质量的影响是译者行为批评关注的对象。社会历史环境、译者自身的心理因素等多种存在决定了译者的意志性并最终导致其译者行为。19世纪初期,作为兼商人、外交官、汉学家等多重社会角色于一身的小斯当东选译《异域录》的行为反映出他是受社会人意志主导的译者,其翻译策略则彰显出他是受译者意志主导的社会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批评 小斯当东 《异域录》 意志性
下载PDF
乔治·汤马士·斯当东与鸦片战争
11
作者 刘胜勇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9-32,共4页
文章介绍了乔治·汤马士·斯当东的生平简历,12岁随任马戛尔尼使团副使兼秘书的父亲斯当东访华,后在东印度公司任职和成为下院议员。认为乔治·汤马士·斯当东曾推动英国的汉学研究,后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过程中却成... 文章介绍了乔治·汤马士·斯当东的生平简历,12岁随任马戛尔尼使团副使兼秘书的父亲斯当东访华,后在东印度公司任职和成为下院议员。认为乔治·汤马士·斯当东曾推动英国的汉学研究,后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过程中却成为极力鼓吹武力征服中国的侵略性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治·汤马士·斯当东 汉学研究 鸦片战争 乾隆皇帝
下载PDF
英国牛痘接种术传入中国的桥梁——斯当东与《英吉利国新出种痘奇书》 被引量:10
12
作者 侯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1-126,共6页
天花是一种恶性传染病,无特效药治疗,只能通过种痘预防发病。18世纪末,英国人在中国人痘接种术的基础上发明了牛痘接种术。1805年,英国汉学家斯当东将英国医生编写的一本介绍英国牛痘接种术的小册子翻译成为汉语,题名《英吉利国新出种... 天花是一种恶性传染病,无特效药治疗,只能通过种痘预防发病。18世纪末,英国人在中国人痘接种术的基础上发明了牛痘接种术。1805年,英国汉学家斯当东将英国医生编写的一本介绍英国牛痘接种术的小册子翻译成为汉语,题名《英吉利国新出种痘奇书》出版发行,将英国牛痘接种术介绍入中国,使之很快得以推广,挽救了无数中国人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 斯当东 英吉利国新出种痘奇书 中英关系
原文传递
是文化交流,还是文化霸权?——从《大清律例》首个英译本中的文化误读切入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波 董晓波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大清律例》首个英译本在微观层面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上,存在着较多"不忠实"的现象,甚至是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一种"误读"。文化误读有无意性误读和蓄意性误读之分,翻译目的直接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基于勒菲弗尔翻... 《大清律例》首个英译本在微观层面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上,存在着较多"不忠实"的现象,甚至是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一种"误读"。文化误读有无意性误读和蓄意性误读之分,翻译目的直接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基于勒菲弗尔翻译操纵理论,文章揭示出小斯当东翻译《大清律例》中的误读是一种蓄意性误读,根本目的在于——服务于英国想要控制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和迎合"西方法律文明中心主义"文化霸权的意识形态。小斯当东《大清律例》译本需要重新评价和定位,无论是采取忠实、简化还是改写的翻译策略,这种蓄意性文化误读不过是打着"文化交流"的幌子,实质是意识形态对翻译实施的一种文化霸权和权力操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斯当东 大清律例 文化误读
原文传递
小斯当东英译科技典籍《群芳谱》探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春龙 许明武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63,共4页
英国首位汉学家小斯当东对中国法律、文学、科技等方面典籍翻译均有涉猎。然而,小斯当东译介科技典籍《群芳谱》之史鲜被提及。文章考察了小斯当东英译《群芳谱》之底本,分析了其翻译原则和翻译原因,指出《群芳谱》英译为其旨在全面认... 英国首位汉学家小斯当东对中国法律、文学、科技等方面典籍翻译均有涉猎。然而,小斯当东译介科技典籍《群芳谱》之史鲜被提及。文章考察了小斯当东英译《群芳谱》之底本,分析了其翻译原则和翻译原因,指出《群芳谱》英译为其旨在全面认知中国之举,棉花种植信息为其主要关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斯当东 群芳谱 棉谱 科技典籍 英译
原文传递
小斯当东与英使访华“礼仪之争”
15
作者 赵连城 《全球史评论》 2021年第1期143-154,343-344,共14页
清代乾嘉时期,英国马戛尔尼和阿美士德使团访华时,中英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英使是否当行中国的"三跪九叩"之礼,也即所谓"礼仪之争"。小斯当东在两个使团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阿美士德使团,面对当时使团内部对... 清代乾嘉时期,英国马戛尔尼和阿美士德使团访华时,中英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英使是否当行中国的"三跪九叩"之礼,也即所谓"礼仪之争"。小斯当东在两个使团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阿美士德使团,面对当时使团内部对于行礼的意义和限度的分歧,他坚持己见,最终成功说服阿美士德拒绝行礼。通过细读小斯当东不同时期的文本,并与其他阿美士德使团成员的文本横向对比,可以发现小斯当东对叩头礼的态度关涉诸多因素,他标榜的"个人经验"和"国家荣誉"有其潜文本,而他在东印度公司的职位、贵族身份和事业规划亦是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斯当东 阿美士德使团 礼仪之争 叩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