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病原线虫对桔小实蝇种群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1
- 1
-
-
作者
林进添
曾玲
梁广文
陆永跃
宾淑英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植物保护系
-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36-741,共6页
-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2B2160203)
广东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2004A20401002)
+1 种基金
广东省植物检疫防疫项目(粤农函[2003]363)
广东省2004年度桔小实蝇为害控制专项(粤财农[2004])
-
文摘
通过室内和田间实验研究了昆虫病原线虫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dorsalis(Hendel)的控制作用。室内实验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线虫的4个品系(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carpocapsaeAll品系与A24品系,夜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feltiaeSN品系和嗜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bacteriophoraH06品系),以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对桔小实蝇的侵染力最强,其3天的LD50和LD95分别为35.0和257.1条/cm2土壤。按300条/cm2土壤的量施用,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对当代桔小实蝇的控制效果为86.3%。用以虫期作用因子组建的生命表方法评价了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对田间桔小实蝇下代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按300条/cm2土壤的量施用线虫,对照杨桃园的桔小实蝇种群趋势指数为105.9,而处理杨桃园的桔小实蝇种群趋势指数下降为15.5;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对桔小实蝇的干扰控制指数为0.146,即线虫处理果园的下代种群密度仅为对照果园的14.6%。
-
关键词
小卷蛾斯氏线虫
夜蛾斯氏线虫
嗜菌异小杆线虫
桔小实蝇
侵染力
控制效果
生命表
-
Keywords
steinernema carpocapsae
steinernema feltiae
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
Bactrocera ( 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
pathogenicity
control efficacy
life table
-
分类号
Q968
[生物学—昆虫学]
-
-
题名应用斯氏线虫防治梨象鼻虫的研究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刘新生
吴学仁
赵春明
魏国树
邓天赋
-
机构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
-
出处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91年第4期166-168,共3页
-
文摘
本文报道芜菁夜蛾线虫对梨象鼻虫幼虫具有很高的侵染力,采用沙埋法滴入线虫,3天后幼虫全部死亡,并在其尸体内大量繁殖,平均每虫尸可繁殖侵染期线虫1.6万条,试验证明这些线虫能继续侵染梨象鼻虫幼虫。花盆试验,每平方米喷洒60和120万条线虫,4周后害虫致死率达87~92%;田间试验,每平方米喷洒60和80万条线虫,杀虫效果可达80.3~82.9%。
-
关键词
梨
梨象鼻虫
斯氏线虫
防治
-
Keywords
steinernema feltiae s. bibionis Rhynchites foveipennis infectivity
-
分类号
S476.1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枸杞负泥虫的研究
被引量:5
- 3
-
-
作者
程惠珍
陈君
杨军
-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
-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9-121,共3页
-
文摘
枸杞负泥虫LemadecempuntataScopoli是药用植物枸杞的重要害虫。我们从它的体背上经常覆盖有茶褐色虫屎的特性考虑,应用昆虫病原线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在室内筛选中发现这种害虫对芫菁夜蛾线虫Steinernemafeltiae及小卷蛾线虫S.carpocapsae十分敏感,感染死亡率达90%以上。在田间防治中,用1500~1600条/mL线虫悬浮液喷在枸杞上,杀虫效果可达70%以上。试验证明,昆虫病原线虫对枸杞负泥虫的防治是具有应用前景的。
-
关键词
枸杞负泥虫
芫菁夜蛾线虫
小卷蛾线虫
防治
-
Keywords
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
Ten-spotted lema
Borbary Wolfberry
steinernema feltiae s. carpocapsae
-
分类号
S435.67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三种斯氏线虫与其共生细菌之间的专化性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张军鸽
漆永红
马娟
刘长仲
陈书龙
-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8-133,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167,30671409)
-
文摘
在自然条件下,芜菁夜蛾斯氏线虫、长尾斯氏线虫和拟双角斯氏线虫体内携带的共生细菌分别为伯氏致病杆菌、Xenorhabdus 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在一种线虫的生长培养基上分别接种3种致病杆菌,测试对线虫的恢复发育、性比、后代产量及形态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致病杆菌的专化性低于长尾斯氏线虫和拟双角斯氏线虫,在3种致病杆菌上均可发育,但在伯氏致病杆菌上的发育率显著高于X.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长尾斯氏线虫和拟双角斯氏线虫侵染期幼虫仅在其各自共生细菌X.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上发育。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侵染期幼虫在伯氏致病杆菌上发育后的雌雄比为1.77,而在X.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上仅为0.77和0.74;在伯氏致病杆菌上的产量高于X.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在伯氏致病杆菌和X.ehlersii上产生的侵染期幼虫长度显著大于X.budapesten-sis。对3种致病杆菌上培养产生的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侵染期幼虫体内携带的细菌进行分离和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侵染期幼虫除可携带其共生细菌伯氏致病杆菌外,还可携带X.budapestensis,但不能携带X.ehlersii。
-
关键词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
长尾斯氏线虫
拟双角斯氏线虫
共生菌
专化性
-
Keywords
steinernema feltiae
s . longicaudum
s . ceratophorum
Xenorhabdus spp.
specificity
-
分类号
S476.1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