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modynamic performance of coil embolization and stentassisted coil embolization treatments:a numerical comparative study based on subject-specific models of cerebral aneurysms 被引量:2
1
作者 WANG ShengZhang ZHANG YiSen +3 位作者 LU Gang YANG XinJian ZHANG XiaoLong DING GuangHong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1年第11期2053-2063,共11页
He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blood velocity,blood pressure,flow impingement,wall shear stress and oscillatory shear index are considered to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initiation,growth,rupture and recurrence o... He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blood velocity,blood pressure,flow impingement,wall shear stress and oscillatory shear index are considered to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initiation,growth,rupture and recurrence of the cerebral aneurysms.Endovascular therapy is widely implemented to treat the cerebral aneurysms by releasing coils into the aneurysm sac for limiting the blood flow to the sac and stent-assisted coil embolization is adopted to occlude the wide-necked or complex aneurysms.Some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stents are not only a mechanical device but may act as a biological system and contribute to vessel wall healing.Hemodynamics simulation helps people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he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n the recurrence of the coiled aneurysm and it also benefits the interventional planning of neurosurgeons.This study constructed the numerical model for a subject-specific ICA aneurysm treated with stent-assisted coil embolization,which combined the coiled model of the aneurysm with a porous stent placement,and simulated the pulsatile blood flow in these aneurysm models.When a stent was placed across the aneurysm orifice in the coiled aneurysm,the high wall shear stress around the distal aneurysm root was reduced more than that of the coiled aneurysm without a stent.The simulated results point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stent not only protects the parent artery from occlusion due to extension of coils or thrombosis,but may also reduce the recurrence risk of the stent-assisted coiled aneury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速度 螺旋模型 动脉瘤 弹簧圈 动力学性能 治疗 栓塞 数值比较
原文传递
单支架与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分叉处宽颈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
2
作者 张化彪 张本骏 +3 位作者 李亚华 张庆辉 徐苗 韩新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559,共4页
目的:探讨单支架辅助弹簧圈(SSAC)和双支架辅助弹簧圈(DSAC)栓塞颅内分叉处宽颈动脉瘤(WNB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颅内分叉处WNBA患者109例,其中SSAC栓塞68例和DSAC栓塞41例。比较两组术中支... 目的:探讨单支架辅助弹簧圈(SSAC)和双支架辅助弹簧圈(DSAC)栓塞颅内分叉处宽颈动脉瘤(WNB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颅内分叉处WNBA患者109例,其中SSAC栓塞68例和DSAC栓塞41例。比较两组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替罗非班或依替巴肽应用情况,手术时间、费用,术后即刻Raymond-Roy闭塞分级(RROC)以及出院时改良Rankin(mRS)评分;术后3~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支架内狭窄情况、RROC和mRS评分。结果:SSAC组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率、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和替罗非班或依替巴肽应用率,出院时和术后3~6个月的mRS评分以及术后支架内狭窄率均低于DSAC组(P<0.05)。结论:SSAC治疗颅内分叉处WNBA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支架内狭窄率低、并发症少,且手术耗时短、费用低,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支架辅助弹簧圈 双支架辅助弹簧圈 颅内分叉处宽颈动脉瘤
下载PDF
三枚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治疗儿童椎-基底动脉大动脉瘤一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婷 梁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69-472,共4页
儿童椎-基底动脉大动脉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神经介入治疗是其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而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儿童椎-基底动脉大动脉瘤在临床上应用较少,其手术难度及风险性相对较大。作者总结1例3枚支架(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儿童椎... 儿童椎-基底动脉大动脉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神经介入治疗是其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而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儿童椎-基底动脉大动脉瘤在临床上应用较少,其手术难度及风险性相对较大。作者总结1例3枚支架(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儿童椎-基底动脉大动脉瘤的病史、影像学资料及介入治疗过程等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分析其诊治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基底动脉瘤 颅内栓塞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LVIS支架 儿童
下载PDF
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在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4
作者 苗统 周国平 +2 位作者 王飞 翟书鹏 魏康康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3期142-144,共3页
目的:比较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在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支... 目的:比较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在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预后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RS)]、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mRS、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5.00%(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用于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可有效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效果优于尼莫地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 法舒地尔 尼莫地平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 脑血管痉挛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弹簧圈单栓与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比较
5
作者 刘云诗 谢晓东 +4 位作者 胡平 闫天凌 王栋华 曹友林 周小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3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弹簧圈栓塞对比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1年9月在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05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通过1∶1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分析单纯栓塞组和支架... 目的探讨单纯弹簧圈栓塞对比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1年9月在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05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通过1∶1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分析单纯栓塞组和支架辅助栓塞组两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每组匹配23例患者,其中支架辅助栓塞组术后脑血管痉挛和出院时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为13.04%(3例)和8.70%(2例),高于单纯栓塞组0和4.35%(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再出血、病死发生率和日常生活能力较差的比例相同,均为4.35%(1例)、4.35%(1例)和8.70%(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栓塞治疗破裂动脉瘤相比,支架辅助栓塞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和不良预后的风险略高,但不增加再出血、致残、致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单纯弹簧圈栓塞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3D-TOF-MRA与CE-MRA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随访中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昶荣 陈忠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599-603,共5页
目的比较3D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造影(3D-TOF-MRA)和对比增强型MR血管造影(CE-MRA)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术后采用3D-TOFMRA、CE-MRA和DSA评估动脉瘤残留情况。... 目的比较3D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造影(3D-TOF-MRA)和对比增强型MR血管造影(CE-MRA)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术后采用3D-TOFMRA、CE-MRA和DSA评估动脉瘤残留情况。结果 3D-TOF-MRA、CE-MRA对动脉瘤残留、病变血管、载瘤血管闭塞的诊断准确度均相似(P>0.05)。结论 3D-TOF-MRA和CE-MRA对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后动脉瘤残留的检测均具有良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支架 支架辅助弹簧圈 MR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两种不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对比
7
作者 马学雷 耿守科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6期135-138,共4页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1月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信封法分为观察组(n=46)、对照组(n=47)。观察组采用Lvis支架辅助治疗,对照...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1月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信封法分为观察组(n=46)、对照组(n=47)。观察组采用Lvis支架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功能、远期预后。结果:观察组栓塞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状况优于出院时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相对优于Enterprise支架辅助治疗,能够提高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栓塞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且手术具有安全性,且远期预后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颅内动脉瘤 神经功能 远期预后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出血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莫浩伟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7期49-52,共4页
目的观察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出血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例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统计手术选用支架类型、术后即刻Raymond分... 目的观察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出血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例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统计手术选用支架类型、术后即刻Raymond分级、手术并发症和术后6个月mRS评分。结果36例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中,Solitaire型支架占38.89%,LVIS型支架占30.56%,Enterpris型支架占25.00%,其他类型支架占5.56%;完全栓塞占72.22%,瘤颈部分未栓塞占16.67%,瘤体不完全栓塞占11.1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其中血管痉挛和缺血事件发生率均为8.33%,出血事件发生率为5.56%,脑积水发生率为2.78%;痊愈占63.89%,显著好转占13.89%,轻度残疾占8.33%,中度残疾和中重度残疾占5.56%,死亡占2.78%。结论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出血性颅内动脉瘤疗效确切,栓塞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预后改善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临床疗效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卞立松 李静伟 +6 位作者 张鸿祺 李桂林 何川 李传捷 叶立双 柳江 王志潮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入院治疗的40例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临床症状及影像学随访。按治疗方式分为支...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入院治疗的40例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临床症状及影像学随访。按治疗方式分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A组,34例)和载瘤动脉闭塞组(B组,6例),并根据术后1年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随访评价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年,A组患者改善29例(85.3%),稳定1例(2.9%),进展4例(11.8%),4例进展患者死于脑梗死并发症(术后1周至半年);B组6例患者均较术前改善,未发生颅内出血及缺血事件。结论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和载瘤动脉闭塞技术治疗椎-基底夹层动脉瘤相对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治疗性 -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载瘤动脉闭塞
下载PDF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常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临床结果及复发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白京岳 孟庆斌 +1 位作者 王子博 管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95-1099,共5页
目的分析常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颈内动脉(ICA)-后交通动脉(PComA)动脉瘤的效果及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常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ICA-PComA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 目的分析常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颈内动脉(ICA)-后交通动脉(PComA)动脉瘤的效果及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常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ICA-PComA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常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动脉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入组患者199例(224枚动脉瘤),平均年龄为57岁,女性168例(84.4%)。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20例患者20枚(8.9%)动脉瘤复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动脉瘤复发和未复发患者伴高血压、动脉瘤位于大弯侧、破裂动脉瘤、动脉瘤直径、瘤颈宽、瘤颈口有优势PComA、流入道未致密栓塞、第1枚弹簧圈成篮即刻造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伴高血压、动脉瘤破裂、动脉瘤直径≥5 mm、瘤颈口有优势PComA、流入道未致密填塞、第1枚弹簧圈成篮未覆盖瘤颈口是术后动脉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伴高血压、动脉瘤破裂、动脉瘤直径≥5 mm、瘤颈口有优势PComA、流入道未致密填塞、第1枚弹簧圈成篮未覆盖瘤颈口的ICA-PComA动脉瘤患者,常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复发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 复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法舒地尔用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治疗脑动脉瘤对患者的恢复效果及血清Caspase-3、ET-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芳英 高军 +1 位作者 陈笛 康梅娟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6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 研究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结合术后法舒地尔治疗老年脑动脉瘤对患者恢复效果及血清Caspase-3、ET-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动脉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匹配1∶1原则,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观察组患... 目的 研究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结合术后法舒地尔治疗老年脑动脉瘤对患者恢复效果及血清Caspase-3、ET-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动脉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匹配1∶1原则,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结合术后法舒地尔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意识状态、日常生活质量、神经功能损伤、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清Caspase-3、ET-1水平、预后以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管内栓塞程度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的GCS、Barthel均显著上升,NFI评分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GCS、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F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spase-3、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可能出现的低血压、呕吐以及颜面潮红等情况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脑动脉瘤患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及时使用法舒地尔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Caspase-3、ET-1水平,延缓神经元细胞的损伤,对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 法舒地尔 半胱氨酸蛋白酶-3 内皮素-1
下载PDF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脉瘤 被引量:9
12
作者 韩金涛 张宇翔 +5 位作者 贾子昌 姜除寒 刘恋 栾景源 梁飞 赵彦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采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2例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 目的:探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采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2例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2例患者共64个颅内动脉瘤,其中25个位于大脑中动脉M1分叉处,16个位于前交通动脉,10个位于颈内动脉C7段,5个位于颈内动脉C6段,4个位于基底动脉顶端,3个位于大脑前动脉A3段,1个位于大脑中动脉M2段。有49个动脉瘤采取单支架辅助栓塞,其余15个采用双支架技术辅助栓塞(“Y”型14个和“X”型1个)。所有患者术后即刻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评估动脉瘤的即刻栓塞效果(Raymond评分)和载瘤动脉血流情况。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及影像学随访,临床随访为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的临床预后;影像学随访为术后6个月复查脑血管DSA评估患者动脉瘤闭塞情况(Raymond评分)和载瘤动脉通畅情况。结果:6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DSA显示:57个动脉瘤(89.1%,57/64)完全闭塞(RaymondⅠ级),6个动脉瘤(9.3%,6/64)瘤颈残留(RaymondⅡ级),1个动脉瘤(1.6%,1/64)瘤体残留(RaymondⅢ级)。3例患者(4.8%,3/62)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2例为术中血栓形成,予动脉内替罗非班治疗后血流恢复,1例为术后局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经保守治疗出院时均无致残性功能障碍。术后3个月时55例患者获临床随访,均预后良好(mRS≤2分),7例患者失访。50例患者(52个动脉瘤)获术后6个月DSA影像随访:RaymondⅠ级45个(86.5%,45/52),RaymondⅡ级4个(7.7%,4/52),RaymondⅢ级3个(5.8%,3/52),12例患者失访。结论: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脉瘤有很高的技术成功率,并具有较低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较高的动脉瘤闭塞率,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好,但其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宽颈 Neuroform Atlas支架 支架辅助栓塞术
下载PDF
闭环支架半释放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德才 李健 +2 位作者 张弢 娄飞云 姜之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41-346,共6页
目的探讨闭环支架半释放技术在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1月采用闭环支架半释放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37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共40个动脉瘤,其中破裂动脉瘤21... 目的探讨闭环支架半释放技术在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1月采用闭环支架半释放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37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共40个动脉瘤,其中破裂动脉瘤21个,未破裂19个。结果16个动脉瘤使用LVIS支架,24个动脉瘤使用Enterprise或Enterprise2支架。技术成功率100%(40/40)。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8.1%(3/37)。术后即刻DSA显示RaymondⅠ级32个,Ⅱ级5个,Ⅲ级3个。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0分32例,1分2例,2分3例。37例随访时间6~19个月,平均9.6月。出院后3个月mRS 0分33例,1分2例,2分2例。末次DSA显示RaymondⅠ级31个,Ⅱ级6个,Ⅲ级3个。31个动脉瘤治愈,7个动脉瘤稳定,2个动脉瘤复发。结论闭环支架半释放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弹簧圈 支架辅助 栓塞
下载PDF
Neuroform Atlas在双支架技术治疗复杂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金涛 李选 +5 位作者 贾子昌 栾景源 梁飞 张宇翔 赵世录 赵彦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 探讨Neuroform Atlas支架在双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复杂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wide-neck bifurcation aneurysm,WNB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2月到2022年5月采用Neuroform Atlas支架以双支架辅助栓塞(... 目的 探讨Neuroform Atlas支架在双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复杂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wide-neck bifurcation aneurysm,WNB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2月到2022年5月采用Neuroform Atlas支架以双支架辅助栓塞(dual stent-assisted coiling,DSAC)治疗的19例复杂WNBA患者临床资料。19例患者共19个WNBA,其中5个为破裂性动脉瘤。分布部位:10个位于大脑中动脉M1分叉处、7个位于前交通动脉、2个位于基底动脉尖。其中18个动脉瘤采取“Y”型DSAC、1个采取“X”型DSAC技术治疗。栓塞后复查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采取Raymond量表评估即刻栓塞效果和载瘤动脉情况。临床随访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临床预后,影像学随访采取复查全脑血管DSA,评估患者术后6个月时动脉瘤闭塞情况和载瘤动脉通畅情况。结果 19例患者手术步骤均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DSAC后复查DSA显示动脉瘤即刻闭塞情况:16个为RaymondⅠ级(完全闭塞)、2个为RaymondⅡ级(瘤颈残留)、1个为RaymondⅢ级(瘤体残留)。1例患者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为分支动脉内血栓形成,予替罗非班治疗后血流恢复,苏醒后无明显神经功能缺失。术后3个月时18例患者获临床随访,均预后良好(m RS≤2分)。术后6个月时16例患者获DSA影像随访:RaymondⅠ级14个、RaymondⅡ级1个、RaymondⅢ级1个。结论 Neuroform Atlas支架用于DSAC治疗WNBA技术成功率较高,有较低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较高的动脉瘤闭塞率,较传统支架有一定优势,但其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叉部宽颈动脉瘤 双支架辅助栓塞 Neuroform Atlas支架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迟发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永强 武跃辉 +2 位作者 李信晓 陈超 王新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0期1227-1231,共5页
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迟发性脑梗死(DCI)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01—2020-01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因颅内动脉瘤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术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的患者83例。依据术后是否发生DCI分为迟发性脑梗死... 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迟发性脑梗死(DCI)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01—2020-01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因颅内动脉瘤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术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的患者83例。依据术后是否发生DCI分为迟发性脑梗死组(DCI组)11例患者,非迟发性脑梗死组(NDCI组)72例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DCI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危险因素的预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010)、D-二聚体(P=0.010)、动脉瘤直径(P<0.010)、脑血管痉挛(P<0.010)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SAC)(P=0.014)是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发生DCI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P=0.028,OR=0.024,95%CI:1.507~9.664)、脑血管痉挛(P=0.009,OR=31.330,95%CI:2.372~413.875)、SAC(P=0.049,OR=25.949,95%CI:1.009~67.090)是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发生DCI的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危险因素来构建ROC曲线,结果显示女性(AUC=0.802,灵敏度90.9%,特异度69.4%,P<0.010)、脑血管痉挛(AUC=0.745,灵敏度54.6%,特异度94.4%,P<0.010)和SAC(AUC=0.686,灵敏度63.6%,特异度73.6%,P=0.048)均能有效预测DCI的发生。结论性别、脑血管痉挛以及SAC治疗是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发生DCI的危险因素并且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迟发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ROC曲线
下载PDF
支架精显技术指导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
16
作者 马云通 武庆全 +3 位作者 张翔 李光香 宋国红 马辉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8期979-984,共6页
目的观察支架精显技术指导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01-2022-01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46)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指导下采用支架辅... 目的观察支架精显技术指导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01-2022-01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46)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指导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组(n=46)在支架精显技术指导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对比2组手术时间、成像质量、栓塞效果、神经预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1.05±0.20)h比(1.61±0.32)h,P<0.05],镍钛金属丝伪影评分低于对照组[(1.06±0.20)分比(1.23±0.21)分,P<0.05],镍钛金属丝显影、双螺旋显影评分高于对照组[(1.32±0.25)分比(0.95±0.16)分,(1.52±0.32)分比(1.31±0.21)分,P<0.05],动脉瘤栓塞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20±0.38)分比(2.42±0.39)分,(2.25±0.36)分比(2.52±0.41)分,P<0.05]及脑梗死、颅内动脉瘤复发发生率(0比8.89%、0比11.11%)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架精显技术指导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可提高支架可视度和栓塞效果,降低脑梗死并发症和颅内动脉瘤复发风险,改善患者神经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支架精显技术 复发
下载PDF
单纯弹簧圈栓塞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对比
17
作者 季东凯 刘诚林 +5 位作者 倪海波 李建 孙晓峰 钱晓波 邱耀忠 张立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3期86-89,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单纯弹簧圈栓塞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介入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将应用单纯弹簧圈栓... 目的对比分析单纯弹簧圈栓塞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介入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将应用单纯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的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的4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改良的Rankin评分(MRS)、巴塞尔指数(BI)、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前,两组GCS、MRS、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上述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的效果更好,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能力,还可以降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单纯弹簧圈栓塞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颅内栓塞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影响
18
作者 牛艳国 王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颅内栓塞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支架辅助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弹簧圈栓塞术,n=55)和研究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n=55)。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住院...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颅内栓塞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支架辅助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弹簧圈栓塞术,n=55)和研究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n=55)。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神经功能、血清髓磷脂碱性蛋白(MBP)水平、临床疗效以及脑脊液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术后,2组患者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血清MBP和脑脊液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颅内栓塞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其脑脊液炎症水平和血清MB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辅助弹簧圈颅内栓塞 颅内破裂动脉瘤 神经功能 髓磷脂碱性蛋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LEO支架构建crossing Y形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19
作者 王开杉 陈渝杰 +3 位作者 唐俊 朱刚 胡荣 缪洪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252-2259,共8页
目的探讨使用LEO支架构建crossing Y形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8-2022年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36例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影像,其中55例患者... 目的探讨使用LEO支架构建crossing Y形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8-2022年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36例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影像,其中55例患者采用LEO支架构建crossing Y形支架辅助栓塞治疗。观察使用LEO支架构建crossing Y形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动脉瘤的成功率、手术相关并发症、围手术期缺血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量表评价患者出院及临床随访时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使用术后即刻及随访脑血管造影Raymond分级评估栓塞效果、术后随访CTA及MRA评估有无复发。结果55例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患者均成功栓塞,未见支架打开不良、支架打折等不良事件;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1.82%),迟发性缺血2例(3.64%),未见围手术期出血事件。术后即刻造影致密栓塞(RaymondⅠ级)50例(90.91%),瘤颈残留(RaymondⅡ级)3例(5.45%),RaymondⅢ级2例(3.64%)。40例患者于术后6~24个月获得影像随访,造影RaymondⅠ级38例(95%),RaymondⅡ级2例(5%);9例患者行CTA或MRA复查未见复发;术后随访动脉瘤栓塞效果较术后即刻好转。出院时mRS评分0~1分50例,2分1例,3分1例,4分2例,5分1例。获得4~24个月临床随访预后,mRS评分0~1分50例,2分2例,3分1例,4分1例,6分1例;出院时mRS评分较差患者临床随访mRS评分好转。结论使用LEO支架构建crossing Y形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成功率及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围手术期缺血事件发生率低,近期疗效可,远期疗效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治疗 分叉部宽颈动脉瘤 crossing Y形支架 弹簧圈栓塞 LEO支架
下载PDF
Solitaire AB与Enterprise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3
20
作者 秦琨 曾少建 +4 位作者 舒航 周东 周德祥 彭超 陈光忠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11-515,共5页
目的比较Solitaire AB与Enterprise支架对血管内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Solitaire AB或Enterprise支架治疗的218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Solitaire AB... 目的比较Solitaire AB与Enterprise支架对血管内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Solitaire AB或Enterprise支架治疗的218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Solitaire AB支架治疗(Solitaire AB组)70例,Enterprise治疗(Enterprise组)148例。随访时间为术后2个月至2年,以术后Raymond分级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对两种支架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两组患者Hunt-Hess分级(Z=1.550,P=0.121)、Fisher分级(Z=1.537,P=0.124)、动脉瘤大小(Z=0.192,P=0.848)和部位(χ-2=0.337,P=0.73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即刻Raymond分级(Z=0.682,P=0.495)、随访Raymond分级(Z=0.206,P=0.837)和mRS评分(P=0.66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支架种类不是影响预后的因素[随访Raymond分级(OR=0.029,95%CI:0.126-0.199,P=0.661)和术后mRS评分(OR=2.000,95%CI:0.204-19.603,P=0.552]。结论 Solitaire AB和Enterprise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效果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Enterprise支架 SOLITAIRE AB支架 支架辅助栓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