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美博物馆藏入华粟特人围屏石塌图像新考
1
作者 程雅娟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1,共9页
本文将吉美博物馆藏入华粟特人围屏石塌与《万迪达德》《亚斯纳》《耶斯特》等《阿维斯陀》经文本进行分析,与同时期波斯、粟特、印度的本土文物和图像对比,从多元证据角度释读其图像内涵。吉美博物馆藏入华粟特人围屏石塌图像囊括了中... 本文将吉美博物馆藏入华粟特人围屏石塌与《万迪达德》《亚斯纳》《耶斯特》等《阿维斯陀》经文本进行分析,与同时期波斯、粟特、印度的本土文物和图像对比,从多元证据角度释读其图像内涵。吉美博物馆藏入华粟特人围屏石塌图像囊括了中亚、西亚、南亚与中原的文明内涵,所反映的丧葬信仰既受到萨珊波斯文化中“灵魂重生”的浪漫思想影响,也受到了琐罗亚斯德教中“死后审判”思辨思想的影响,两者矛盾却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美博物馆 粟特 围屏石塌
下载PDF
陕西清涧桑树坪汉代墓葬发掘简报
2
作者 闫宏东(摄影) 申宝发(绘图) +1 位作者 何家欢(绘图/摄影) 郝志国(摄影/执笔)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9,共17页
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于1996年和2001年两次对榆林市清涧县桑树坪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21座,墓葬年代大致为西汉时期,延续时间较长,应属于平民墓葬。其葬俗葬制、随葬器物等方面体现出一定地域特色。这批墓葬为探讨陕北地... 榆林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于1996年和2001年两次对榆林市清涧县桑树坪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21座,墓葬年代大致为西汉时期,延续时间较长,应属于平民墓葬。其葬俗葬制、随葬器物等方面体现出一定地域特色。这批墓葬为探讨陕北地区西汉时期丧葬习俗和物质文化提供了具有一定价值的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清涧 西汉 木椁墓 石室墓
下载PDF
唐杨会墓石棺彩绘颜料的分析研究
3
作者 康卫东 张尚欣 付倩丽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4-122,共9页
为了科学认知出土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的唐杨会墓彩绘颜料,本工作利用拉曼光谱和带能谱仪的扫描电镜对杨会墓石棺上的有代表性的六个彩绘颜料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绿色为石绿,白色为铅白、黑色为炭黑、褐色为铅丹与密陀僧的混... 为了科学认知出土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的唐杨会墓彩绘颜料,本工作利用拉曼光谱和带能谱仪的扫描电镜对杨会墓石棺上的有代表性的六个彩绘颜料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绿色为石绿,白色为铅白、黑色为炭黑、褐色为铅丹与密陀僧的混合颜料,红色为朱砂,粉色为铅丹与铅白的混合颜料,含铅颜料保存良好,未发现变色情况。本研究将为相关考古学研究和文物保护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杨会墓 石棺 彩绘颜料 分析
下载PDF
云南祥云县检村石棺墓出土铜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晓岑 贠雅丽 李穆斌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24,共7页
为研究滇西地区青铜文化及相关铜器的制作技术,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和金相分析的方法,对云南祥云检村石棺墓出土的17件样品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祥云检村石棺墓出土的铜器以红铜为主,少数为Cu-Sn合金。这些器物的制作工艺主要是铸造、... 为研究滇西地区青铜文化及相关铜器的制作技术,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和金相分析的方法,对云南祥云检村石棺墓出土的17件样品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祥云检村石棺墓出土的铜器以红铜为主,少数为Cu-Sn合金。这些器物的制作工艺主要是铸造、铸后冷加工等,制作工艺相对单一。3件编钟均为Cu-Sn合金,并且锡成分具有等比递增的现象。兵器矛经过鉴定后说明由于墓主身份的不同,随葬的矛也有实用器和随葬器两类。农具锸和工具锥和凿的鉴定表明有冷加工或使用过的痕迹,可能曾是实用器;而农具锄经鉴定并没有在农作中使用过,仅作为随葬品,进一步证明随葬铜锄是青铜时代滇西地区的一种丧葬习俗。分析表明,当时已根据不同器物的用途进行了不同的制作和加工。本研究结果对研究滇西青铜文化及金属技术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祥云县检村 石棺墓 铜器 制作技术
下载PDF
汉画“东海太守”与“李少君” 被引量:1
5
作者 索德浩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7,共8页
本文以"东海太守"、"少君"两个榜题为线索,结合文献对四川合江3号、新津4号石棺(函)中的二人对视相握的画像进行了分析,认为画面中两人分别为东海太守汲黯和郎中李少君,"东海太守"、"郎中"为... 本文以"东海太守"、"少君"两个榜题为线索,结合文献对四川合江3号、新津4号石棺(函)中的二人对视相握的画像进行了分析,认为画面中两人分别为东海太守汲黯和郎中李少君,"东海太守"、"郎中"为秦汉时期官职。汲黯、李少君均曾在滨海地区生活过,深受神仙思想影响,二人对视相握是为了表现论道、成仙的场景,符合黄老学和方仙道融合的历史背景。该故事对于探讨滨海地域神仙信仰对蜀地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石棺上出现这类画像是为了帮助墓主升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画像石棺 东海太守 李少君 升仙
下载PDF
阴间与阳间——墓葬与建筑 被引量:3
6
作者 齐东方 《世界建筑》 2015年第8期29-33,131,共5页
墓葬本身就是建筑,也是礼仪实施的场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无论是真实地再现生活中的建筑,还是采用象征的手法表现,都是研究中国建筑史的重要视觉材料,还能探讨社会历史的变迁。
关键词 墓葬建筑 壁画 石椁
下载PDF
天水棺床墓、墓主人及石棺床屏风画相关问题新论 被引量:1
7
作者 高世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7-56,共10页
天水棺床墓年代定为北周至隋初较为合理;天水棺床墓及出土石棺床与北朝隋初入华粟特人墓葬、石葬具差异明显,墓主人可能不是入华粟特人,其族属需要进一步探讨;据文献记载,北周鲜卑贵族宇文广葬于上邽(今天水市秦州区),南北朝诗人庾信为... 天水棺床墓年代定为北周至隋初较为合理;天水棺床墓及出土石棺床与北朝隋初入华粟特人墓葬、石葬具差异明显,墓主人可能不是入华粟特人,其族属需要进一步探讨;据文献记载,北周鲜卑贵族宇文广葬于上邽(今天水市秦州区),南北朝诗人庾信为宇文广撰写的《墓志铭》与天水棺床墓、屏风画多处吻合,棺床屏风画与庾信《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中的8首诗作高度契合,为深入研究天水墓葬的族属、墓主人身份和屏风画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水棺床墓 年代族属 宇文广墓志铭 庾信《屏风诗》 棺床屏风画
下载PDF
大同金代张澄石棺铭跋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未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7-28,39,共3页
大同发现的金代张澄石棺铭显示其所属的张氏墓地是按照五音姓利原则来规划的。在燕云地区,类似的资料还有辽代两例,并可溯源至唐代。这说明燕云地区的五姓葬法,系唐、辽、金一脉相承而来,与中原北方地区宋元墓葬习见的同类葬俗并为唐代... 大同发现的金代张澄石棺铭显示其所属的张氏墓地是按照五音姓利原则来规划的。在燕云地区,类似的资料还有辽代两例,并可溯源至唐代。这说明燕云地区的五姓葬法,系唐、辽、金一脉相承而来,与中原北方地区宋元墓葬习见的同类葬俗并为唐代以降之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 金代 石棺铭 五音墓地
下载PDF
鰼国及鰼文化考略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德埙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2期81-92,共12页
习水县千余座的鳛人石棺椁墓葬文化,堪称贵州第一。今贵州黔北的夜郎系民族的远古先人是不狼山(濮郎山)人。其中的一支鳛人,进入四川,跟纵目的蜀人(蚕丛氏)文化融合,友好相处,被称为"髳人"或"髳鳛"。另一支鳛人在... 习水县千余座的鳛人石棺椁墓葬文化,堪称贵州第一。今贵州黔北的夜郎系民族的远古先人是不狼山(濮郎山)人。其中的一支鳛人,进入四川,跟纵目的蜀人(蚕丛氏)文化融合,友好相处,被称为"髳人"或"髳鳛"。另一支鳛人在习水河流域,建立了鳛国。故鳛人跟髦人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石室文化。《百家姓考略》"髳鳛"部族"皆巴蜀之民也"。鳛国在历史上共存在了3324年。鳛人石棺椁墓葬品类齐全,时代序列完整,数量很多,共分崖石棺和石棺椁两类。《酉阳直隶州志》的记载。猪婆龙抢宝的两边为对称的两尾鳛鱼是鳛部民族典型的图腾崇拜,因而是鳛国的国徽。习水的仓头坝应该是鳛国的首府。日本弥生时代的石棺椁和石瓮是夜郎鳛国石棺椁的日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水县 鳛国 髳(髦)鳛 石棺椁 仓坝 鳛鱼龙 猪婆龙抢宝
下载PDF
疆北草原的石人石棺墓与中原文化的联系
10
作者 李玉洁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106,共5页
我国新疆北部的大草原上,有一些战国时期的石人石棺墓葬,其中包括单墓制墓葬,或者两个以上、用围墙围起来的坟院制墓葬。但是无论单墓制、或者坟院制墓葬的石棺墓前多有面向东的石人、或者条石。这些石人石棺墓葬,当是我国古代新疆地区... 我国新疆北部的大草原上,有一些战国时期的石人石棺墓葬,其中包括单墓制墓葬,或者两个以上、用围墙围起来的坟院制墓葬。但是无论单墓制、或者坟院制墓葬的石棺墓前多有面向东的石人、或者条石。这些石人石棺墓葬,当是我国古代新疆地区塞种人的遗存。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历史》中所说的"独眼人",就是塞种人的一支。这些石棺墓前的石人,是我国最早的墓前石像生。汉代以后,墓前立石像生的风俗传入内地,成为我国古代墓葬文化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人石棺墓 疆北草原 汉文化
下载PDF
汉代墓室艺术品反映的汉代农耕文明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32-136,共5页
汉代墓室壁画、画像砖石和陶明器,是汉代社会思想和文化的产物,具有特定的艺术功能,也是汉代艺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内容。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陕西、四川、江苏、山西、浙江、云南、内蒙等地。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农业题材的有... 汉代墓室壁画、画像砖石和陶明器,是汉代社会思想和文化的产物,具有特定的艺术功能,也是汉代艺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内容。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陕西、四川、江苏、山西、浙江、云南、内蒙等地。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农业题材的有农业技术、农具改良、普及牛耕、水利灌溉、粮食加工、畜牧和养殖等。为我们研究和了解汉代艺术风格特点和农业生产发展状况,提供了直观和宝贵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墓室艺术品 壁画 画像砖石 陶明器 农业生产
下载PDF
赤水水王塘宋墓石刻艺术
12
作者 曾春蓉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0年第1期100-103,共4页
今黔北地域已发现了多个宋代墓葬,其中有的还保留有珍贵的墓室石刻,极具研究价值。赤水水王塘宋墓即是其中之一,此墓留存了六件石刻于杨粲墓博物馆,数量虽少,但具有良好的构图效果以及较高的雕刻技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域在宋代的... 今黔北地域已发现了多个宋代墓葬,其中有的还保留有珍贵的墓室石刻,极具研究价值。赤水水王塘宋墓即是其中之一,此墓留存了六件石刻于杨粲墓博物馆,数量虽少,但具有良好的构图效果以及较高的雕刻技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域在宋代的艺术水平,对于该地域此时期的社会生活研究也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 宋墓 墓室石刻
下载PDF
汉画像石棺的宗教认识
13
作者 汪小洋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44-49,共6页
汉画像石棺有着很强的地域性,但在宗教思想的主要内容上与汉画像石是一致的。从时间上看,汉画像石棺出现并流行于东汉;从地域上看,以四川盆地最为集中;从宗教内容上看,主要表现死者升仙的愿望。通过对"天门"、仙界等的深入认... 汉画像石棺有着很强的地域性,但在宗教思想的主要内容上与汉画像石是一致的。从时间上看,汉画像石棺出现并流行于东汉;从地域上看,以四川盆地最为集中;从宗教内容上看,主要表现死者升仙的愿望。通过对"天门"、仙界等的深入认识,在相关的比较后,汉画像石棺为我们理解汉画像石的宗教内容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石棺 天门 仙界 宗教思想
下载PDF
成都金堂李家梁子M23号墓石棺构件矿物组成及风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嶙 邹建文 +4 位作者 王通洋 裴月霓 刘雨茂 王世明 廖昕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7-103,共7页
成都金堂李家梁子M23号墓出土的汉朝石棺存在表面粉化、剥落等病害现象,急需保护修复。现场调查表明,该石质文物风化病害主要表现为裂隙状风化、页片状风化、粒状风化、粉末状风化等。本文借助X射线衍射(XRD)、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 成都金堂李家梁子M23号墓出土的汉朝石棺存在表面粉化、剥落等病害现象,急需保护修复。现场调查表明,该石质文物风化病害主要表现为裂隙状风化、页片状风化、粒状风化、粉末状风化等。本文借助X射线衍射(XRD)、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对金堂石质文物进行了微观成分及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文物材质为红色砂岩,其碎屑物主要为石英、钠长石、岩屑和少量云母,胶结物以钙质为主,含少量的炭质及泥质。该砂岩产生风化病害的主要原因是钙质胶结物的溶解流失及泥质胶结物遇水的崩解,同时还受岩屑、长石类碎屑风化蚀变的影响。该研究可为石棺的后期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基础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棺 矿物成分 风化机理 保护修复
下载PDF
鲜卑粟特墓葬中的波斯神兽解读 被引量:6
15
作者 康马泰 毛民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52-59,共8页
到目前为止,粟特人在中国北朝还留有很多文化上的谜,所以我们不能确定说本文提到的"飞行神兽"等于伊朗文化圈原初意义上的"森木鹿"。但是,可以明确的是,这一类神兽的图像,就是马尔夏克教授指出的:"森木鹿类型... 到目前为止,粟特人在中国北朝还留有很多文化上的谜,所以我们不能确定说本文提到的"飞行神兽"等于伊朗文化圈原初意义上的"森木鹿"。但是,可以明确的是,这一类神兽的图像,就是马尔夏克教授指出的:"森木鹿类型的,表现‘神的荣光’"的神兽。而且在中国被当成吉祥图案,一如龙凤和独角兽麒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考古 鲜卑墓葬 粟特石棺床 含綬鸟 凤凰 “神的荣光”
下载PDF
“反弹琵琶”:敦煌壁画舞姿艺术形象来源考 被引量:11
16
作者 葛承雍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5,共7页
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被誉为中国唐代舞蹈文化中最著名的绝技艺术形象,长期享誉海内外,但反弹琵琶最早出现时间和艺术源流一直没有明确答案。本文依据近年出土的长安唐贞顺皇后墓石椁线刻画,指出"反弹琵琶"最早... 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被誉为中国唐代舞蹈文化中最著名的绝技艺术形象,长期享誉海内外,但反弹琵琶最早出现时间和艺术源流一直没有明确答案。本文依据近年出土的长安唐贞顺皇后墓石椁线刻画,指出"反弹琵琶"最早来源为开元二十五年(737)男性胡人的艺术造型,其从男性舞者转变为女性舞伎的过程,正是从长安皇家艺术吸纳异域外来文化中开启,传播至敦煌艺术工匠创作之中的。本文采用长安刻画、吐蕃银壶、敦煌壁画三处"反弹琵琶"艺术形象的互参互比,证明来自异域的绘画粉本是敦煌这一独特造型的传播来源,初步释读了这一长期未解的艺术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反弹琵琶 石槨线画 胡人造型 吐蕃银壶
下载PDF
安徽萧县西虎山汉墓清理简报 被引量:7
17
作者 宋彦昭 董宜锋 +1 位作者 孙运良 周水利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33,共11页
本次在西虎山窑场共清理3座西汉石棺墓,出土各类器物61件,以陶器为主,部分有彩绘,在M3中还发现了汉画像石,这在皖北地区属首次发现。这次发掘揭示了淮北地区汉代石棺墓的面貌,对研究该地区的文化、经济及丧葬习俗提供了实物资料。
关键词 萧县 西虎山 汉墓 石棺墓 画像石
下载PDF
浙江温州南宋赵叔仪夫妇墓的发掘 被引量:7
18
作者 梁岩华 黄培量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48,49-53,共6页
2005年3月于温州景山发现的南宋赵叔仪夫妇合葬墓的墓葬形制与结构和出土遗物作完整的介绍,并以此对宋史相关内容及宋代的丧葬文化作一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温州 砖椁石顶墓 宋史
下载PDF
试论夏塔图吐蕃棺板画的源流 被引量:7
19
作者 许新国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5-73,共9页
文章主要就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郭里木乡夏塔图出土的一幅吐蕃棺板画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就近年出土的粟特石棺画与吐蕃棺板画进行了对比与分析。
关键词 吐蕃 棺板画 粟特 石棺画
下载PDF
恐龙之乡川南游
20
作者 张立生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9年第2期120-130,共11页
川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优美,是四川的精品旅游路线之一。自贡的恐龙群窟,堪称世界奇观。盐都自贡僰海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宜宾,风景秀丽。珙县石碑龙,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和重大的学术意义,僰... 川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光优美,是四川的精品旅游路线之一。自贡的恐龙群窟,堪称世界奇观。盐都自贡僰海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宜宾,风景秀丽。珙县石碑龙,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和重大的学术意义,僰人悬棺,是世界上最大的悬棺群。兴文石海洞乡是不可多得的喀斯特公园,其洞穴与漏斗都是世界级的,独具一格的景观配置,构成了一幅世界上极为壮观、极为独特的自然奇观。蜀南竹海更以其浩瀚的翠绿、万壑的柔情,无比的峻秀,给恐龙之乡增添了无比的美丽,无穷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之乡 Bo人悬棺 石海洞乡 四川南部 景观旅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