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松毛虫幼虫和蛹在油松各轮枝层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马占山 张执中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519-526,共8页
将油松植株看作是处于不同空间层次的亚生境单元——“轮枝层”构成的一个多层次立体结构,以Taylor幂法则模型及笔者重新解释的Taylor幂法则,作为描述种群空间格局的基本模型和准则。采用模糊聚类分析,灰色聚类分析,趋势面分析等方法,... 将油松植株看作是处于不同空间层次的亚生境单元——“轮枝层”构成的一个多层次立体结构,以Taylor幂法则模型及笔者重新解释的Taylor幂法则,作为描述种群空间格局的基本模型和准则。采用模糊聚类分析,灰色聚类分析,趋势面分析等方法,研究油松毛虫在各轮枝层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在各层间的变化规律;并测定了种群个体在油松植株内层间垂直分布的种群聚集度。结果表明:(1)种群在各轮枝层分布格局的种群聚集度,均为逆密度制约型,并给出了种群聚集临界密度m_0的值,因而可以对各轮枝层的空间格局连续统作出定量描述;(2)各轮枝层的种群聚集度在各层间的变化是非线性的;可以按聚集特征参数划分一定类别;(3)种群个体在植株内垂直分布的种群聚集度也是逆密度制约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毛虫 种群 幼虫 空间格局
下载PDF
阔叶红松林不同林层和生长阶段树木生长对采伐强度的响应 被引量:3
2
作者 魏龙鑫 耿燕 +5 位作者 崔可达 乔雪涛 岳庆敏 范春雨 张春雨 赵秀海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2-655,共14页
采伐是调整林分结构的重要手段。不同林层的树木对采伐强度有着不同的响应方式。但以往考察采伐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时多采用定性或简单定量的方法(如按树高等距)划分森林的垂直层次,这就忽略了同一林层内不同树种间和不同发育阶段树木生... 采伐是调整林分结构的重要手段。不同林层的树木对采伐强度有着不同的响应方式。但以往考察采伐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时多采用定性或简单定量的方法(如按树高等距)划分森林的垂直层次,这就忽略了同一林层内不同树种间和不同发育阶段树木生长的差异。该研究在吉林蛟河天然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内建立轻度(胸高断面积采伐强度17.3%)、中度(34.7%)、重度(51.9%)采伐以及对照(不采伐)样地,跟踪调查采伐后自然恢复2、4、7年保留木的生长动态。根据不同树种每一个体所处的林层位置和生长发育阶段,将保留木划分为3个组别:林冠层树种的成熟个体(Ⅰ)、林冠层树种的未成熟个体(Ⅱ)以及林下层树种的全部个体(Ⅲ),比较不同恢复时期各组别树木的生长对于采伐强度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第Ⅱ组树木的平均胸径相对生长速率(0.033 cm·cm^(-1)·a^(-1))显著高于第Ⅰ(0.016 cm·cm^(–1)·a^(-1))和Ⅲ组(0.018 cm·cm^(-1)·a^(-1))。总体来看,采伐促进了大多数林冠层优势树种(第Ⅰ、Ⅱ组)的生长,尤其是第Ⅱ组树木的相对生长速率随采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第I组树木的相对生长速率只在重度采伐样地显著高于对照样地。然而林冠层少见种的生长速率并未受到采伐活动的显著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第Ⅰ和Ⅱ组树木生长对于采伐的响应都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伐后短期内(2年)采伐样地与对照样地的生长速率没有显著差异,而采伐对树木生长的促进效果在伐后2–4年才开始出现,并在随后的监测期内持续存在。各组别树木的相对生长速率均随初始胸径的增大而降低,且这种负相关关系的斜率随采伐强度增加逐渐增大,表明随着采伐强度增加,较小的树木个体从减弱的竞争中获益更多,呈现出更加明显的生长释放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采伐强度 相对生长速率 林层 个体大小 恢复时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