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街道建成环境对短距离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1
作者 贺慧 张庆昊 +2 位作者 郭亮 张彤 荣升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23,共7页
短距离通勤在交通活动中占据相当的比例,其通勤方式选择存在一定弹性。街道作为承载短距离通勤活动的空间,其建成环境可能对通勤方式选择产生一定影响。文章借助随机森林算法测度街道建成环境对短距离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识别出建成环... 短距离通勤在交通活动中占据相当的比例,其通勤方式选择存在一定弹性。街道作为承载短距离通勤活动的空间,其建成环境可能对通勤方式选择产生一定影响。文章借助随机森林算法测度街道建成环境对短距离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识别出建成环境要素的影响梯度及作用曲线,并基于此评估在武汉市主城区内每条街道上,不同短距离通勤方式的选择倾向。结果表明:街道网络特征、断面及景色特征等均对短距离通勤方式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相同街道建成环境对各类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并不一致;在公园绿地附近、住区或商业中心等不同城市区域的街道上,短距离通勤方式的选择倾向存在差异。结论可为绿色出行导向下的街道更新及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 建成环境 短距离通勤 通勤方式选择 随机森林算法
下载PDF
社区营造视角下传统村落主街保护更新研究——以环巢湖地区烔炀老街为例
2
作者 陈思佳 张定青 邓盈盈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9期9-14,共6页
针对传统村落存在的活力消退、特色流失等问题,如何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保护好凝聚传统村落公共生活及文化意义的街巷空间,并结合当代发展需求进行改造更新,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环巢湖地区传统村落具有“主街模式”的典型特征,本研究... 针对传统村落存在的活力消退、特色流失等问题,如何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保护好凝聚传统村落公共生活及文化意义的街巷空间,并结合当代发展需求进行改造更新,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环巢湖地区传统村落具有“主街模式”的典型特征,本研究以安徽省巢湖市烔炀老街为例,引入社区营造理念与方法,将主街公共空间归属感和商埠民俗文化沉浸感作为营造核心,从社区共同体构建及物质空间改造两个层面,政府引导与村民参与、空间修复与场所营造、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环境整治与风貌提升四个方面提出主街保护更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营造 传统村落 主街模式 保护更新 环巢湖地区
下载PDF
基于激光扫描和形貌等效的行道树风荷载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梦思 周晓青 +4 位作者 黄希桂 蔡鸣 崔冬瑾 李伟文 李利孝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5,共9页
行道树风荷载的准确模拟是对其开展风致失效模式分析以及加固处置的先决条件.为精确模拟行道树的风荷载,提出一种基于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激光扫描与树冠形貌等效融合的典型行道树风荷载数值模拟方法,对典型行道树的风致失效模... 行道树风荷载的准确模拟是对其开展风致失效模式分析以及加固处置的先决条件.为精确模拟行道树的风荷载,提出一种基于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激光扫描与树冠形貌等效融合的典型行道树风荷载数值模拟方法,对典型行道树的风致失效模式进行了探讨.首先通过移动式3D激光扫描建立山茶树和南洋楹两种行道树的点云模型,并采用树冠形貌等效方法构建了两种行道树数值分析模型;然后探讨等效建模方法中模型尺寸随风速变化的折减规律;最后分析行道树模型在不同等级风速作用下的风振响应特性和失效模式.研究表明,基于3D激光扫描和树冠形貌等效的行道树风荷载模拟方法可准确模拟行道树风荷载特性,行道树顺风向阻力模拟值与试验值的误差在5%以内;树木破坏形态以弯曲破坏为主,且树木各级枝干初始破坏呈现出3级枝条、2级枝条、1级枝条和主干的顺序特征,但在风速较大时则出现主干或重要枝干破坏先于次要枝干的现象.本研究提出的树冠形貌等效的行道树风荷载模拟方法精确性良好,对城市行道树风致易损性分析以及城市绿化系统的防灾减灾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风荷载 行道树 形貌等效 有限元模拟 失效模式 风振响应
下载PDF
历史街区旅游业发展模式影响机理及创新研究——以新疆伊宁市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吕越 陈忠清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2-670,共9页
通过构建"历史街区旅游业发展模式支持度"假设模型,以新疆伊宁市前进街、阿依墩街、伊犁街、六星街为例研究历史街区旅游业发展模式支持度的影响因素、提出创新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地域与现代文化共生、消费需求和景观及... 通过构建"历史街区旅游业发展模式支持度"假设模型,以新疆伊宁市前进街、阿依墩街、伊犁街、六星街为例研究历史街区旅游业发展模式支持度的影响因素、提出创新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地域与现代文化共生、消费需求和景观及空间意象是影响历史街区旅游业发展模式支持度的关键因素,历史信息涌现、街道布局及功能和业态分布及种类是重要因素。(2)历史街区旅游业发展创新模式构建需以地域与现代和谐共生的城市文化为前提,以满足游客体验和休闲需求为推动力,以"创意"、"人性"、"精致"和"生活"为设计手段,以"文化"、"体验"、"休闲"、"创意"、"人性"、"精致"、"生活"和"特色"为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旅游业发展模式 影响机理 创新 伊宁市
下载PDF
街道家具对城市景观形象的营造方式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小开 孙媛媛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5-38,共4页
基于当前城市景观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个性丧失、千城一面的状况,着重研究了街道家具对城市景观形象的营造方式。指出街道家具对城市景观形象的营造主要有精致点缀、个性小品、气氛营造和独立创造景观4个不同的层次。进而深入研究,指出这4... 基于当前城市景观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个性丧失、千城一面的状况,着重研究了街道家具对城市景观形象的营造方式。指出街道家具对城市景观形象的营造主要有精致点缀、个性小品、气氛营造和独立创造景观4个不同的层次。进而深入研究,指出这4个不同层次在城市景观形象营造中的相互关系和理论模型,用于指导城市景观形象的规划和街道家具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街道家具 景观形象 营造方式
下载PDF
基于GIS的武汉市街道汽车尾气扩散模式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将军 李勇 甘复兴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7-539,共3页
通过对武汉市珞喻路路段的车流量、NOx浓度和气象要素的调查与监测,分析了车流量特征和NOx分布特征,并用街道峡谷扩散模式进行了模拟。在此基础上,结合GIS描述了城市汽车尾气扩散模式,并在利用GIS及二次开发的条件下动态、直观地反映污... 通过对武汉市珞喻路路段的车流量、NOx浓度和气象要素的调查与监测,分析了车流量特征和NOx分布特征,并用街道峡谷扩散模式进行了模拟。在此基础上,结合GIS描述了城市汽车尾气扩散模式,并在利用GIS及二次开发的条件下动态、直观地反映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汽车尾气 扩散模式 GIS
下载PDF
街道职能改革与社区治理模式建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玉东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30,共7页
街道的职能设置是影响社区治理的重要因素,扩大职能、削减职能和将职能融入社会网格等不同的街道职能设置方式,都会对形成不同的社区治理模式产生影响。上海模式、建邺模式和栖霞模式是因街道职能设置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社区治理模式的... 街道的职能设置是影响社区治理的重要因素,扩大职能、削减职能和将职能融入社会网格等不同的街道职能设置方式,都会对形成不同的社区治理模式产生影响。上海模式、建邺模式和栖霞模式是因街道职能设置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社区治理模式的典型代表。比较这些社区治理模式的目的,不仅在于探讨好的社区治理标准和样式,更在于通过比较不同模式所能带来的治理绩效,探讨街道职能改革和增进社区治理效益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 职能 社区 模式
下载PDF
C规划规划:沧州市步行和自行车友好街巷规划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熊文 姜超 +1 位作者 严海 王中昌 《城市交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62,共13页
通过比较全球近60座城市的交通发展模式,针对中国中小城市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的出行特征,提出C模式概念,即步行和自行车导向型交通模式。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分析C模式下的典型问题与居民出行需求。基于此,提出适应步行和自行车交... 通过比较全球近60座城市的交通发展模式,针对中国中小城市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的出行特征,提出C模式概念,即步行和自行车导向型交通模式。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分析C模式下的典型问题与居民出行需求。基于此,提出适应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发展的C规划3C理念,即具有中国特色、步行和自行车友好、跨越用地边界的街道规划。C规划的重点是利用并连通既有城市支路与街巷,形成步行和自行车优先通行的廊道网络;C设计的重点是基于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特征和公众意愿,通过跨界设计实现不同出行群体的和谐共生。以沧州市核心区为例进行规划实践并展示典型街巷设计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 街道设计 C模式 C规划 C设计 步行和自行车友好街巷
下载PDF
深圳市路内停车收费管理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10
9
作者 陆洋 吕国林 《城市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6-29,25,共5页
为提升路内停车秩序、促进道路交通运行效率提升,深圳市重新启动了路内停车收费管理工作。从实施目的、原则和策略三个方面,阐述深圳市路内停车收费管理的实施情况。路内停车收费费率定价遵循平衡路内外停车使用、制定合理比价关系,以... 为提升路内停车秩序、促进道路交通运行效率提升,深圳市重新启动了路内停车收费管理工作。从实施目的、原则和策略三个方面,阐述深圳市路内停车收费管理的实施情况。路内停车收费费率定价遵循平衡路内外停车使用、制定合理比价关系,以及区域差别、分时差别的原则,建立了路内停车收费与动态交通运行联动的调节机制。管理模式层面,成立专门机构,通过取证权外派方式解决执法警力不足问题;收费技术层面,采用无纸化电子收费,避免利益冲突;执法方面,严格规范执法流程,对首次路内违法停车采取弹性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车管理 路内停车 停车收费 管理模式
下载PDF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问题与规划对策——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29
10
作者 景国胜 《城市交通》 2004年第1期46-51,共6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机动化水平的提高,道路的交通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道路的步行、休闲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行的道路横断面形式已不能很好的适应这种需要。本文在分析城市现状道路横断面主要问题的基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机动化水平的提高,道路的交通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道路的步行、休闲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行的道路横断面形式已不能很好的适应这种需要。本文在分析城市现状道路横断面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考虑机动车、非机动车、公交车、绿化带、分隔带需要的思路和对策,为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横断面 车道宽度 断面型式
下载PDF
江南水乡城镇特色的继承与发扬──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中心区的城市设计 被引量:7
11
作者 夏健 《规划师》 2000年第4期36-39,共4页
作者通过分析、提炼江南水乡城镇形态的历史特色,将其运用于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中心区的城市设计中,探索以传统城市特色空间为基础的地区风格创造与设计。
关键词 城市设计 水乡城镇 工业园区 中心区 江苏
下载PDF
城市街道空间的演变:从道路系统1.0到“绿街系统” 被引量:5
12
作者 金广君 朱超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6-111,共6页
"绿街系统"建设是城市发展新常态时期下提出的一个关于现行道路系统整改的概念,它是以小汽车为主导向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变下城市街道的一场革命。论文选取集中体现交通冲突的城市中心区为基本单位,以中心区街道的空间形态特征... "绿街系统"建设是城市发展新常态时期下提出的一个关于现行道路系统整改的概念,它是以小汽车为主导向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变下城市街道的一场革命。论文选取集中体现交通冲突的城市中心区为基本单位,以中心区街道的空间形态特征为视角,通过交通方式的改变总结出道路系统从1.0阶段到4.0阶段的演变过程,进而论述道路系统4.0——"绿街系统"的构成及元素组合模式。旨在打造更具人气、生态、健康、快捷并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空间骨架与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心区 道路系统 绿街系统 街道空间演变 元素组合模式
下载PDF
智慧路灯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8
13
作者 吴春海 《照明工程学报》 2017年第5期24-26,78,共4页
本文介绍了城市照明控制技术发展情况,阐述了智慧路灯热潮的原因和应用情况。针对智慧路灯的应用、平台、传输、硬件四个层级,提出技术关键是平台开放性和通信方式的选择,并对PLC、Zig Bee、NB-Io T、LoRa四种通信方式进行具体分析和比... 本文介绍了城市照明控制技术发展情况,阐述了智慧路灯热潮的原因和应用情况。针对智慧路灯的应用、平台、传输、硬件四个层级,提出技术关键是平台开放性和通信方式的选择,并对PLC、Zig Bee、NB-Io T、LoRa四种通信方式进行具体分析和比较,为智慧路灯的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路灯 技术关键 通信方式
下载PDF
街名的构成方式及其拼写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宝贵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46-48,共3页
以大连街道名称为例,从地理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街名的构成方式,讨论了街名的拼写问题,并对新街名的命名提出建议。
关键词 街名 构成方式 拼写 建议
下载PDF
从“桐芳巷”到“新天地”——谈苏州历史街区保护对策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雨村 《规划师》 2003年第6期20-23,共4页
苏州“桐芳巷”所代表的“新建街区、风貌延续”是苏州古城更新的主要模式,上海“新天地”里弄改造则是保留传统形式、改变原有功能的代表性实例,二者均对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成功与失误并存。历史街区的保护与... 苏州“桐芳巷”所代表的“新建街区、风貌延续”是苏州古城更新的主要模式,上海“新天地”里弄改造则是保留传统形式、改变原有功能的代表性实例,二者均对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成功与失误并存。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已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更新改造问题,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甚至是时空等诸多因素。在借鉴前人或他人成功经验的同时,苏州历史街区的保护必须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对策和实施道路:建立多元化的保护机制;全面保护,更新利用;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市 历史建筑 历史街区 古城保护 城市规划
下载PDF
住区商业街的7种空间模式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川 裴燕 《华中建筑》 2012年第1期142-144,共3页
住区商业街,继承了传统居住区商业配套功能,在城市大型住区中应用十分普遍。该文针对住区商业街在"住区内部城市空间"属性这一问题上的缺失,通过调研、分析,归纳总结了7种住区商业街的空间模式。希望能为住区商业街的规划设计... 住区商业街,继承了传统居住区商业配套功能,在城市大型住区中应用十分普遍。该文针对住区商业街在"住区内部城市空间"属性这一问题上的缺失,通过调研、分析,归纳总结了7种住区商业街的空间模式。希望能为住区商业街的规划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 商业 商业街 空间形态 模式
下载PDF
闽南近代骑楼建筑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志宏 《华中建筑》 2006年第11期189-192,共4页
通过对近代骑楼源起不同观点的多角度剖析,从骑楼单体与骑楼街道两个层面,研究闽南传统木骑楼与近代骑楼在建筑类型上的差异及其演变特征,论证骑楼是沿街建筑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在近代,骑楼主要是作为城镇街屋改造的一种方式,并探讨近... 通过对近代骑楼源起不同观点的多角度剖析,从骑楼单体与骑楼街道两个层面,研究闽南传统木骑楼与近代骑楼在建筑类型上的差异及其演变特征,论证骑楼是沿街建筑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在近代,骑楼主要是作为城镇街屋改造的一种方式,并探讨近代骑楼的规划建造方式与骑楼制度形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骑楼 传统木骑楼 街屋改造 规划方式
下载PDF
古城特色商业街的商业模式分析——以绍兴鲁迅故里和仓桥直街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爱情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26-32,共7页
在界定古城特色商业街和商业模式的基础上,从古城商业街入手探究适合其特色的商业模式。以绍兴鲁迅故里和仓桥直街为例,利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式,分析古城特色商业街商业模式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发展商业的同时就如何维... 在界定古城特色商业街和商业模式的基础上,从古城商业街入手探究适合其特色的商业模式。以绍兴鲁迅故里和仓桥直街为例,利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式,分析古城特色商业街商业模式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发展商业的同时就如何维护古城特色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 古城 特色商业街 商业模式
下载PDF
室内步行街三级排烟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梅红 池巧灵 陈立民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29-1232,共4页
为研究三级排烟模式且顶部设有自然排烟窗的室内商业步行街火灾烟气蔓延特性,在步行街首层环廊位置进行热态发烟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两级排烟,三级排烟模式下环廊排烟可有效阻止烟气蔓延至步行街高大空间;一旦发生小规模火灾或产生低... 为研究三级排烟模式且顶部设有自然排烟窗的室内商业步行街火灾烟气蔓延特性,在步行街首层环廊位置进行热态发烟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两级排烟,三级排烟模式下环廊排烟可有效阻止烟气蔓延至步行街高大空间;一旦发生小规模火灾或产生低热量烟气时,步行街顶部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比自然排烟方式具有明显的排烟效果,但排烟风机的延迟开启易造成烟气蔓延范围扩大。为了营造安全的疏散条件,避免烟气从环廊蔓延至步行街,应增大环廊排烟设备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步行街 三级排烟模式 热烟试验 排烟效果
下载PDF
单进口放行方式下交叉口行人嵌套相位设计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小红 张协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11-1219,共9页
依据单进口放行方式下的信号相位设计原理,考虑到行人与不同相位机动车之间的冲突,利用行人二次过街方案设置原理,提出了单进口放行方式下交叉口行人嵌套相位设计方案;并给出了该方案下行人过街延误计算模型。运用VISSIM仿真软件对南宁... 依据单进口放行方式下的信号相位设计原理,考虑到行人与不同相位机动车之间的冲突,利用行人二次过街方案设置原理,提出了单进口放行方式下交叉口行人嵌套相位设计方案;并给出了该方案下行人过街延误计算模型。运用VISSIM仿真软件对南宁市快环路下某信号交叉路口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可行有效,实施行人二次过街嵌套相位方案后,交叉口机动车平均延误降低了22.1%,该相位下行人延误减少了50.7%。进一步,当行人流量不大于1 000 per/h时,行人延误计算模型接近仿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工程 信号控制 嵌套相位 行人二次过街 信号交叉口 进口单独放行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