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泻阴补阳针刺法结合任务导向性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临床研究
1
作者 黄灵慧 王继兵 +4 位作者 尹正录 曹星星 吴家昊 陈波 孟兆祥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7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泻阴补阳针刺法结合任务导向性镜像疗法(TOMT)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镜像组、普通针刺组和针刺补泻组,每组各27例,3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及治疗,镜像组行TOMT治疗,普通针刺组... 目的:探讨泻阴补阳针刺法结合任务导向性镜像疗法(TOMT)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镜像组、普通针刺组和针刺补泻组,每组各27例,3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及治疗,镜像组行TOMT治疗,普通针刺组在镜像组基础上加用普通针刺治疗,针刺补泻组在普通针刺基础上加用泻阴补阳法,1次/d,每周5次,连续治疗6周。3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足内翻角度、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下肢部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足内翻角度改善情况、下肢运动功能、小腿踝跖屈肌群肌张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对比3组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足内翻角度、FMA评分和MB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补泻组治疗后MAS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针刺补泻组的足内翻角度、FMA评分及MAS评分、MBI评分和临床疗效均优于镜像组和普通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普通针刺组的足内翻角度、FMA评分与MBI评分优于镜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泻阴补阳针刺法结合TOMT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有显著的疗效,可明显改善足内翻角度,缓解小腿踝跖屈肌群肌张力,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协调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阴补阳 任务导向性镜像疗法 脑卒中 足内翻
下载PDF
吴灵芝教授治疗脑瘫足内翻(脾虚肝亢证)经验
2
作者 谢莹 吴灵芝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8期68-70,共3页
吴灵芝教授认为,脑瘫足内翻(脾虚肝亢证)主要见于痉挛型四肢瘫、痉挛型双瘫以及痉挛型偏瘫,其病机为脾虚生痰、血少筋强、阴急阳缓,宜从肝脾论治;临床治疗上针药并用,辅以肌内效贴加强疗效,诸法并用以达健脾化痰、养血柔筋、平衡阴阳之... 吴灵芝教授认为,脑瘫足内翻(脾虚肝亢证)主要见于痉挛型四肢瘫、痉挛型双瘫以及痉挛型偏瘫,其病机为脾虚生痰、血少筋强、阴急阳缓,宜从肝脾论治;临床治疗上针药并用,辅以肌内效贴加强疗效,诸法并用以达健脾化痰、养血柔筋、平衡阴阳之效,可有效降低踝部内侧肌张力,促进踝部内、外侧肌张力平衡,改善足内翻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痿证 脑瘫 偏枯 足内翻 脾虚肝亢证 针药结合 肌内效贴 吴灵芝
下载PDF
电针联合肌力训练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疗效观察及对肌肉形态和踝关节肌力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孟海超 王正田 +2 位作者 曲淑婕 常永霞 郝丽莎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拮抗疗法联合被动模式下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肌肉形态和踝关节肌力的影响。方法纳入120例卒中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两组均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另予被动模式下... 目的观察电针拮抗疗法联合被动模式下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肌肉形态和踝关节肌力的影响。方法纳入120例卒中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两组均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另予被动模式下等速持续向心和离心肌力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电针拮抗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胫骨前肌和后肌的厚度、踝关节跖屈肌张力评分、踝背屈肌群肌力及下肢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踝关节跖屈肌张力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踝背屈肌群肌力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胫骨前肌和后肌均明显增厚(P<0.05),且观察组厚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拮抗疗法联合被动模式下等速肌力训练可改善卒中后足内翻患者胫骨前肌和后肌的厚度,促进肌张力和肌力恢复,提高患者运动能力,疗效优于单纯肌力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肌力训练 中风后遗症 足内翻 肌力 肌张力
下载PDF
矫形鞋垫联合运动贴布对脑卒中恢复期足内翻患者步行障碍的影响
4
作者 黄丽钦 罗玲华 陈健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究矫形鞋垫联合运动贴布对脑卒中恢复期足内翻患者步行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于本院接受康复治疗的65例脑卒中恢复期足内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n=32),就诊时间为2... 目的探究矫形鞋垫联合运动贴布对脑卒中恢复期足内翻患者步行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于本院接受康复治疗的65例脑卒中恢复期足内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n=32),就诊时间为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就诊患者作为研究组(n=33)。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矫形鞋垫联合运动贴布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步行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态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FAC)评估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8周后,研究组FAC评估等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简式下肢功能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FMA及BBS评分均高于前一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FMA及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8周后,研究组FMA及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步速快于对照组,起立行走测试时间短于对照组,生理耗能指数(PCI)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矫形鞋垫联合运动贴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恢复期足内翻患者步行障碍,有效提高下肢步行功能、运动功能及平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形鞋垫 运动贴布 脑卒中 足内翻 步行障碍 下肢运动
下载PDF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回顾与Meta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冯丝丝 汤铭志 +4 位作者 黄淦 李曼 高婧涵 王菊枚 顾力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4期586-591,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整合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16.0软件对各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利用个别研究的不良事件来确定...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整合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16.0软件对各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利用个别研究的不良事件来确定安全性。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独针灸或康复训练相比,联合治疗疗效显著[OR=4.01,95%CI(2.39,6.73)];可改善下肢运动功能[WMD=3.77,95%CI(2.62,4.93)]、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WMD=8.72,95%CI(6.43,11.00)]、降低痉挛程度[WMD=-1.36,95%CI(-1.87,-0.87)],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在改善卒中后足内翻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但由于当前纳入文献数量较少且研究间存在一定异质性,仍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足内翻 针灸 康复训练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灸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选穴规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超士 王刚 +2 位作者 叶梓安 孙威涛 欧筝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54-260,共7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剖析针灸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选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检索时间...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剖析针灸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选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4月21日关于针灸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相关临床研究论文,总结针灸处方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6.0、SPSS Modeler18.0、Excel对数据进行频次分析并行关联规则建模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53篇,提取针灸处方153组,共计119个穴位,腧穴引用频次累计1087次。针灸治疗卒中后足内翻使用频次前6位的穴位分别是阳陵泉、足三里、照海、丘墟、悬钟、三阴交;最常用的经脉为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特定穴主要选取五输穴、下合穴、八会穴、原穴、八脉交会穴,五腧穴中主要以合穴为主;治疗方法主要以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及单独针刺为主。高频腧穴关联分析示核心穴对为“阳陵泉-悬钟”;聚类分析示有:阳陵泉-悬钟、丘墟-照海、足三里-太冲-解溪-三阴交和其他穴位4大聚类。【结论】针灸在治疗卒中后足内翻中选穴多样化,主要以阳陵泉、足三里及踝关节局部特定腧穴为主穴,治疗思路多从气血筋骨论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卒中后足内翻的治疗提供选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卒中 足内翻 选穴规律 数据挖掘 聚类分析 关联规则分析
下载PDF
针刺跷脉穴配合康复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7
作者 杨丹 姜美玉 +3 位作者 杨孝芳 葛耘 曾贤 刘明辉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对比针刺跷脉腧穴配合康复与常规康复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选用跷脉腧穴针刺配合下肢康复治疗,对照组选用常规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0 d休息1 d,... 目的对比针刺跷脉腧穴配合康复与常规康复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选用跷脉腧穴针刺配合下肢康复治疗,对照组选用常规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0 d休息1 d,治疗10次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记录症状体征并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组间比较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city Index,CSI)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CSI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CSI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研究表明两种治疗方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阴跷脉 阳跷脉 康复 中风后遗症 足内翻
下载PDF
牵张训练配合“平衡阴阳”电针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期足内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璐 谢辉 +3 位作者 陈锐 何可 刘小卫 艾坤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90-92,97,共4页
目的观察踝关节牵张训练配合"平衡阴阳"电针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期足内翻的疗效。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及踝关节背屈被动牵张训练,研究组增加"平衡阴阳"电针法... 目的观察踝关节牵张训练配合"平衡阴阳"电针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期足内翻的疗效。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及踝关节背屈被动牵张训练,研究组增加"平衡阴阳"电针法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2 d。采用静息状态足内翻角度的测量、简化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和Brunnstrom下肢功能分期评定,对患者足内翻程度和下肢运动功能进行治疗前后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静息状态足内翻角度、FMA评分及Brunnstrom下肢功能分期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后研究组静息状态足内翻角度、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Brunnstrom下肢功能分期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踝关节牵张训练配合"平衡阴阳"电针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期足内翻可明显改善足内翻角度,提高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且疗效优于单纯踝关节牵张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期 足内翻 电针 平衡阴阳 牵张训练
下载PDF
踝足矫形器的改进与应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宋林 庄淑美 +3 位作者 郑家鼎 胡耀全 李振忠 王和鸣 《中国康复》 2005年第1期64-64,F003,共2页
目的:设计和制作“T”形和可调式踝足矫形器(AFO),探讨其对预防、矫治踝关节畸形的作用。 方法:截瘫、偏瘫及骨折患者中配戴“T”形AFO(T形组)40例,配戴传统式AFO(传统组)34例及可调式 AFO(可调组)10例,分别观察其踝关节活动度的保... 目的:设计和制作“T”形和可调式踝足矫形器(AFO),探讨其对预防、矫治踝关节畸形的作用。 方法:截瘫、偏瘫及骨折患者中配戴“T”形AFO(T形组)40例,配戴传统式AFO(传统组)34例及可调式 AFO(可调组)10例,分别观察其踝关节活动度的保持状态。结果:配戴4-12周后T形组仅3例踝关节活 动度评为差,传统组10例,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可调组中8例畸形状况明显改善。结论:“T” 形AFO可预防足下垂和内外翻足;可调式可以较好矫治踝关节畸形,2种既保留原有的功能,又增加和扩大 了对踝关节畸形的预防、矫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足矫形器 足下垂 内翻足 外翻足
下载PDF
热敏灸配合穴位透刺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彭天忠 刘华 +6 位作者 胡穗发 龚惠华 周成 谢桂 廖小香 熊佳 张宁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4期383-387,共5页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穴位透刺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卒中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配合穴位透刺治疗组和康复治疗对照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热敏灸配合透刺治疗,对照组予以康复治疗。两组均采...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穴位透刺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卒中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配合穴位透刺治疗组和康复治疗对照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热敏灸配合透刺治疗,对照组予以康复治疗。两组均采用Holden步行能力分级、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Tinetti步态分析量表评分进行评价,并比较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olden步行能力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Tinetti步态分析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inetti步态分析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透刺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疗效明显,能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艾条灸 热敏灸 针刺 康复训练 卒中 足内翻 中风后遗症
下载PDF
不同透刺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文熠 倪丽伟 李景轩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6期521-523,共3页
目的比较临床上常用的几种透刺疗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疗效。方法将83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4组,1组为常规针刺对照组(n=20),其余3组在此基础上施以不同透刺方法,分别为透刺1组(丘墟透照海,n=21)、透刺2组(太白透束骨,n=21)和透刺3... 目的比较临床上常用的几种透刺疗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疗效。方法将83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4组,1组为常规针刺对照组(n=20),其余3组在此基础上施以不同透刺方法,分别为透刺1组(丘墟透照海,n=21)、透刺2组(太白透束骨,n=21)和透刺3组(交信透附阳,n=21),比较其对患者踝关节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透刺法和常规针刺均能改善中风后足内翻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刺1组疗效优于其他各组(P<0.01),透刺2组疗效优于透刺3组和对照组(P<0.05,P<0.01),而透刺3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刺法和常规针刺均能改善中风后足内翻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刺1组疗效优于其他各组(P<0.01),透刺2组、透刺3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而透刺2组、透刺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丘墟透照海、太白透束骨对中风后足内翻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而交信透跗阳相较于其他透刺方法和常规针刺,则并不具有疗效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中风后遗症 足内翻 透针
下载PDF
电针拮抗肌结合Bobath疗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刚 龚鹏 +2 位作者 刘洋 师帅 韩胜旺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第12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拮抗肌结合Bobath疗法对中风后足内翻的治疗作用及效果。方法:把120例中风后足内翻的病人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电针拮抗肌结合Bobath疗法)60例和对照组(Bobath疗法)60例。对比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下肢痉挛程度、下肢... 目的:探讨电针拮抗肌结合Bobath疗法对中风后足内翻的治疗作用及效果。方法:把120例中风后足内翻的病人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电针拮抗肌结合Bobath疗法)60例和对照组(Bobath疗法)60例。对比两组病人治疗前后下肢痉挛程度、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用修改的Ashworth法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病人的下肢痉挛程度的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结论:电针拮抗肌结合Bobath疗法可以改善中风后足内翻患者的下肢痉挛程度,纠正足内翻,进而提高病人下肢运动功能,治疗效果优于单纯Bobath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电针 拮抗肌 足内翻 BOBATH疗法
下载PDF
电针拮抗肌运动点加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足内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燕敏 刘立安 +1 位作者 石宁 王春红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拮抗肌运动点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Bobath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电针拮抗肌运动点治疗,对照组在... 目的观察电针拮抗肌运动点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Bobath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电针拮抗肌运动点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踝关节自主外翻最大关节活动度和表面肌电测试RMS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Ashworth量表分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shworth量表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足外翻关节活动度及表面肌电RMS值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足外翻关节活动度及表面肌电RMS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拮抗肌运动点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脑卒中足内翻的有效方法 ,能改善患者踝关节的痉挛度及活动度,提高患者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足内翻 中风并发症 改良Ashworth量表 康复训练 拮抗肌
下载PDF
软瘫期给予胫前肌及腓骨长短肌电针针刺疗法预防脑卒中后出现足下垂、足内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雪红 赵树平 +2 位作者 王金平 李伟 张俊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6期43-45,共3页
目的 探讨软瘫期电针针刺胫前肌及腓骨长短肌配合现代康复疗法预防脑卒中后出现足下垂及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软瘫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及患侧下肢针刺足三里、阳陵泉、申脉... 目的 探讨软瘫期电针针刺胫前肌及腓骨长短肌配合现代康复疗法预防脑卒中后出现足下垂及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软瘫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及患侧下肢针刺足三里、阳陵泉、申脉、解溪、太溪、丰隆、照海、悬钟、承山、太冲等穴位,并选其中足三里-丰隆、悬钟-太冲两组穴位加用电针综合治疗仪进行刺激,周一至周六每日一次。实验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和分别用电针针刺胫前肌及腓骨长短肌,其中周一周四电针针刺胫前肌,周二,三,五,六电针针刺腓骨长短肌。实验组和对照组电针综合治疗仪均选用20~30Hz的连续波进行刺激,每次30min。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的观察两组足下垂发生率和足内翻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足下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足内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软瘫期给予胫前肌及腓骨长短肌电针针刺配合现代康复疗法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后出现足下垂和足内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现代康复 脑卒中 足下垂 足内翻
下载PDF
运动疗法结合“丘墟透照海”刺法治疗偏瘫后足内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5
作者 陈伟 王井妹 +1 位作者 肖燕平 朱聪 《中医临床研究》 2013年第7期39-40,42,共3页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结合"丘墟透照海"刺法治疗偏瘫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脑外伤、卒中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运动疗法结合"丘墟透照海"刺法,对照组仅采用与...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结合"丘墟透照海"刺法治疗偏瘫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脑外伤、卒中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运动疗法结合"丘墟透照海"刺法,对照组仅采用与治疗组相同的运动疗法。比较在治疗前后的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肌张力,按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中的D和E两项及步行速度评价步行能力。结果:MAS评分治疗后5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MFM评分治疗后5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步行速度治疗后5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结合"申脉透照海"刺法治疗偏瘫后足内翻疗效优于单纯运动疗法,可以更好改善偏瘫后足内翻患者的肌张力、足内翻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丘墟透照海”刺法 足内翻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下载PDF
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冯春燕 张春红 李金坡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14期129-131,共3页
就近年来针刺结合康复治疗足内翻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中西医治疗理念趋同,不断碰撞并尝试多方融合,临床疗效显著,但仍需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研究,为临床标准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针刺 康复 卒中后 足内翻 综述
下载PDF
“从阳引阴”针法配合电刺激治疗中风后足内翻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曹燚 袁梦鑫 +1 位作者 刘慧慧 黄玲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第4期66-70,共5页
目的:探究“从阳引阴”针法配合电刺激治疗中风后足内翻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针刺基础上施以电刺激跗阳、申脉,对照组则采用传统针刺法,每日1次,一疗程为6 d,治疗4个疗程。... 目的:探究“从阳引阴”针法配合电刺激治疗中风后足内翻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针刺基础上施以电刺激跗阳、申脉,对照组则采用传统针刺法,每日1次,一疗程为6 d,治疗4个疗程。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踝内翻角度以及RM Gait步态分析等数据,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29/30,96.7%)明显优于对照组(25/30,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MA、MAS评分、踝内翻角度、患侧单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双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步频、步速和患侧步长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MAS分值、踝内翻角度、患侧单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双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步频、步速和患侧步长与疗前相比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MA、MAS分值、踝内翻角度、患侧单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双支撑相占步态周期百分比、步频、步速和患侧步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阳引阴”针法配合电刺激治疗中风后足内翻临床疗效突出,有效缓解肌痉挛,减轻足内翻,普遍满意度较高,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足内翻 从阳引阴 针刺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随机对照实验的文献质量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美英 卢智 +3 位作者 杨树安 陈华 王润云 王利春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23期14-17,共4页
目的:评价国内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了解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研究的现状,以进一步提高研究者临床研究设计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全面广泛收集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随机对照实验文献,采用CONS... 目的:评价国内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了解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研究的现状,以进一步提高研究者临床研究设计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全面广泛收集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随机对照实验文献,采用CONSORT声明和STRICTA标准对2013年11月份以前发表的合格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文献21篇,所有文献均为针刺疗法与针刺疗法的对照,疗效的统计学分析基本正确;大部分文章对病例来源,随机方法,诊断标准,疗效标准,纳入和排除标准,统计学方法等基本内容进行了描述;所有文章均未对样本估算,分配隐藏,盲法的应用,随访情况进行描述。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几年研究者更多采用了随机对照的方法,但亦存在不足,研究者的临床研究设计水平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卒中后足内翻 随机对照实验 质量评价
下载PDF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侧足内翻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9
作者 吴威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侧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偏瘫侧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侧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偏瘫侧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等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是治疗中风偏瘫侧足内翻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康复训练 足内翻 中风后遗症 电针
下载PDF
针刺足三阴经为主配合远端取穴对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20
作者 齐敏 文洪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8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阴经为主与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足三阴经为主,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每组针刺一次为30min,10次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阴经为主与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足三阴经为主,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每组针刺一次为30min,10次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结论:针刺足三阴经为主对中风后足内翻的治疗及下肢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足内翻 针灸 足三阴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