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Discuss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ctonic Transformation and Its Mechanism of 2nd Episode of Zhu-Qiong Movement in Zhu 1 Depression, South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Yang Hu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1年第1期1-12,共12页
<div style="text-align:justify;"> Based on the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high-accuracy 3D seismic dat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unconformities, fracture systems, sedimentary filling and paleo-... <div style="text-align:justify;"> Based on the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high-accuracy 3D seismic dat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unconformities, fracture systems, sedimentary filling and paleo-stress field in Zhu 1 depression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nd episode of Zhu-Qiong movement was an important tectonic transformation that occurred during rifting, basin structure patterns above and below the regional angular unconformity caused by 2nd episode had distinct differences. The orientations of those basin-controlling faults changed from NE, NEE to EW, NWW,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paleo-stress field veered from NNW extension clockwise to sub-NS extension and basin structures patterns transformed from NE, NEE strong rifting to sub-EW, NWW weak rifting. The depocenter showed seesaw-like migration from S to N. And the sedimentary systems transformed from semi-deep-deep lacustrine facies to braided river delta facies developed in shore-shallow lacustrine. Combined with its tectonic recombination of periphery plates that period, the mechanism of above tectonic transformation had direct correspondence to the readjustment of the Indian plate and the Pacific plate. The southward subduction of the pro-to-south China Sea is the direct cause of this tectonic transformation. </d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tonic Transformation Genetic Mechanism 2nd episode of Zhu-Qiong movement Zhu 1 Depression
下载PDF
沉积盆地中的流体 被引量:46
2
作者 李明诚 李剑 +2 位作者 万玉金 邓祖佑 杜秀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17,共5页
沉积盆地中的流体是整个地流体的一部分 ,是指通过和占据盆地岩石孔隙空间的所有流体。盆地流体起着传输能量和搬运物质的作用 ,也是盆地中最活跃的一种地质营力 ,直接影响和控制着沉积盆地的构造、沉积、成岩和成矿等作用。油气运移主... 沉积盆地中的流体是整个地流体的一部分 ,是指通过和占据盆地岩石孔隙空间的所有流体。盆地流体起着传输能量和搬运物质的作用 ,也是盆地中最活跃的一种地质营力 ,直接影响和控制着沉积盆地的构造、沉积、成岩和成矿等作用。油气运移主要是沉积盆地内的含烃流体活动 ,它是盆地流体与盆地岩石在温度、压力场下的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幕式流动是油气运移的最大特征 ,与盆地的幕式构造活动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研究盆地流体可以为研究地壳深部地流体提供一个窗口。地壳深部的变质流体可能也是呈幕式活动并产生幕式的构造运动。在盆地外深部流体的作用下有必要对油气的无机成因、热降解机理、深盆热水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流体 盆地流体 油气运移 幕式流体 幕式构造活动 沉积盆地
下载PDF
中国喜马拉雅运动的期次及其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84
3
作者 贾承造 何登发 陆洁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125,169,共6页
黄汲清先生于 194 5年提出用喜马拉雅运动表示中国境内新生代的造山运动。这一概念为地球科学家普遍接受 ,但在构造运动分期与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认识上存在分歧。在对前人的基本观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地质地貌、岩浆活动、构造变形... 黄汲清先生于 194 5年提出用喜马拉雅运动表示中国境内新生代的造山运动。这一概念为地球科学家普遍接受 ,但在构造运动分期与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认识上存在分歧。在对前人的基本观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地质地貌、岩浆活动、构造变形等大量资料 ,提出喜马拉雅运动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 ,分别对应于始新世晚期、古近纪与新近纪之间、新近纪与第四纪之间的构造活动。印度与欧亚的碰撞及其持续挤压作用导致了青藏高原及其东南缘与北缘强烈挤压缩短与隆升 ,东亚大陆向东挤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运动 造山运动 期次 动力学背景 构造特征
下载PDF
西天山特克斯达坂晚古生代若干不整合的厘定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2
4
作者 李永军 张天继 +3 位作者 栾新东 王小刚 杨高学 佟黎明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5-153,共9页
地层不整合接触是研究地质发展历史及鉴定地壳运动特征和运动时期的重要依据。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西天山特克斯达坂一带晚古生代地层中厘定出6个不整合面,证实区内乃至天山地区曾有过至少6幕褶皱运动,丰富了研究区的幕式褶皱内... 地层不整合接触是研究地质发展历史及鉴定地壳运动特征和运动时期的重要依据。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西天山特克斯达坂一带晚古生代地层中厘定出6个不整合面,证实区内乃至天山地区曾有过至少6幕褶皱运动,丰富了研究区的幕式褶皱内容。新确立了特克斯运动(东图津河组与科古琴山组之间的角度不整合),证实了天山主褶皱幕是鄯善运动,是记录塔里木板块与准噶尔板块碰撞缝合的重要构造运动。特克斯运动等6幕褶皱运动为天山地区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更为详尽的幕式演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 构造运动 褶皱幕 晚古生代 西天山
下载PDF
徐家围子断阶带对火山岩体和沉积相带的控制 被引量:17
5
作者 程日辉 王璞珺 +2 位作者 刘万洙 单玄龙 陈树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6-129,135,共5页
徐家围子断陷在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期间从断陷边缘至断陷中心形成一系列的断阶带 ,控制断阶带形成的同沉积断层也分割了凸起带、斜坡带和凹陷带等次级盆地单元。徐家围子断陷的次级构造单元在断陷北部和南部存在差别。北部区由东、西两... 徐家围子断陷在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期间从断陷边缘至断陷中心形成一系列的断阶带 ,控制断阶带形成的同沉积断层也分割了凸起带、斜坡带和凹陷带等次级盆地单元。徐家围子断陷的次级构造单元在断陷北部和南部存在差别。北部区由东、西两个半地堑组成 ,而南部区由 3个半地堑组成。每个半地堑一般是由盆缘凸起带、陡坡断阶带、凹陷带和缓坡或缓坡断阶带组成 ,半地堑之间为次级凸级。断阶带的发育控制了盆地自边缘至凹陷的地形 ,因此控制了沉积相类型与分布 ;同时断裂活动引发的或与断裂活动伴生的火山活动导致火山物质的盆地充填 ,改造或塑造盆地次级单元构造样式和盆地地形 ,因此也控制沉积相类型与分布。徐家围子断陷的断阶带控制了火山岩体和沉积相带的分布 ,这种控制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 ,并非单一机制所能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阶带 火山岩体 幕式活动 沉积相 分布 松辽盆地
下载PDF
西天山伊宁地块主褶皱幕鄯善运动的确立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永军 杨高学 +2 位作者 张天继 栾新东 王晓刚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0-427,共8页
地层不整合接触是研究地质发展历史及鉴定地壳运动特征和运动时期的重要依据,主褶皱幕是一造山带多幕构造运动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最为重要的一次构造运动。天山的构造运动幕次多且因地而异,前人认识多有分歧,也没有确立主褶皱幕。伊宁地... 地层不整合接触是研究地质发展历史及鉴定地壳运动特征和运动时期的重要依据,主褶皱幕是一造山带多幕构造运动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最为重要的一次构造运动。天山的构造运动幕次多且因地而异,前人认识多有分歧,也没有确立主褶皱幕。伊宁地块伊什基里克山一带上、下石炭统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在岩石组合、沉积环境、古生物地理区系、构造样式、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等方面差异最为显著,凸显了鄯善运动对区内构造格架和盆山演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是主褶皱幕。鄯善运动记录了西天山沟—弧—盆格局消亡,天山残余小洋盆终结,塔里木板块和准噶尔板块最终拼合在一起,形成了统一大陆的重要演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褶皱幕 鄯善运动 地质意义 伊宁地块 西天山
下载PDF
陆相断陷湖盆T-R层序的特点及其控制因素——以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层序地层为例 被引量:25
7
作者 操应长 姜在兴 +1 位作者 夏斌 杨伟利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122,共12页
一般认为经典层序的湖 (海 )平面变化轨迹为正弦曲线 ,且可分出低位稳定、上升、高位稳定和下降 4个阶段。按照Vail的层序地层学理论 ,每个三级层序由 3个体系域组成 ,目前也有人认为划分出 4个体系域更合适。但在断陷湖盆中 ,发育了一... 一般认为经典层序的湖 (海 )平面变化轨迹为正弦曲线 ,且可分出低位稳定、上升、高位稳定和下降 4个阶段。按照Vail的层序地层学理论 ,每个三级层序由 3个体系域组成 ,目前也有人认为划分出 4个体系域更合适。但在断陷湖盆中 ,发育了一种特殊的层序 ,其湖平面变化呈折线 ,仅可分出上升阶段 (T)和下降阶段 (R) ,缺失稳定阶段 ,我们将此类层序称为T R层序。潮湿气候条件下的幕式构造运动和沉积物快速充填是T R层序形成的关键。层序发育的早期阶段 ,幕式构造运动产生新生可容空间 ,决定了T旋回的发育 ,形成了以深水泥岩、页岩等沉积为特征的湖侵域 ;晚期阶段 ,沉积物快速充填减少可容空间 ,决定了R旋回的演化 ,形成了以前积式砂体为特征的湖退域。T R层序与油气勘探关系密切 ,湖侵域烃源岩发育 ,湖退域储层发育 ,并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层序 平面变化轨迹 幕式构造运动 控制因素 断陷湖盆
下载PDF
海西构造旋回阴山幕式造山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旋回充填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涛 侯明才 +3 位作者 陈洪德 侯中健 陈安清 苏中堂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0-317,共8页
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物充填规律与阴山造山带间的相互关系,为大型克拉通盆地沉积充填规律与造山带耦合关系提供实证。通过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晚古生代9条野外剖面和133口典型钻井详细的沉积充填序列分析,结果清楚地揭示晚古生代太原-山... 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物充填规律与阴山造山带间的相互关系,为大型克拉通盆地沉积充填规律与造山带耦合关系提供实证。通过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晚古生代9条野外剖面和133口典型钻井详细的沉积充填序列分析,结果清楚地揭示晚古生代太原-山西期、石盒子期、石千峰期存在明显的3个由粗-细-粗的沉积充填旋回。构造沉降史分析准确标定出285Ma B.P.、274Ma B.P.和256Ma B.P.为造山活动加剧、盆地强烈沉降的时间节点,而这3个时间节点正好对应于太原-山西期、石盒子期、石千峰期3个时期内退积-进积的沉积转换,这说明海西期华北板块向西伯利亚板块俯冲-碰撞造山所导致的阴山古陆的幕式造山运动与盆地的旋回充填存在密切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回充填 幕式造山 盆山耦合 阴山造山带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中国东部盆地喜山运动Ⅱ幕研究现状及问题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士林 肖焕钦 +4 位作者 林舸 鲁国明 张德圣 夏永健 彭美丽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26,132,共7页
渐新世末至早中新世,喜山运动Ⅱ幕促使中国东部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由断陷沉降向整体坳陷转变,造成古/新近系地层的广泛不整合、盆内次级断层发育以及局部地区的正反转构造等特征;并且造成不整合面附近地层的沉积体系发育特征由渐新世末的... 渐新世末至早中新世,喜山运动Ⅱ幕促使中国东部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由断陷沉降向整体坳陷转变,造成古/新近系地层的广泛不整合、盆内次级断层发育以及局部地区的正反转构造等特征;并且造成不整合面附近地层的沉积体系发育特征由渐新世末的滨浅湖、冲积扇和河流—三角洲相沉积为主到中新世的冲积扇—辫状河相沉积为主的转变。文中重点探讨了喜山运动Ⅱ幕活动时限、剥蚀程度、对油气成藏影响以及动力学机制等仍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其中剥蚀恢复研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综合利用声波时差、磷灰石裂变径迹以及镜质体反射率等多种剥蚀恢复手段可以有效地研究喜山运动II幕的剥蚀程度。喜山运动II幕的成因主要存在板块碰撞导致的走滑挤压模式和岩石圈弹性回返模式的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 剥蚀 油气成藏 动力学机制 喜山运动Ⅱ幕 第三纪 中国东部盆地
下载PDF
长江口粗粉砂和极细砂输移特性研究——幕式再悬浮和底形运动 被引量:18
10
作者 程和琴 宋波 +1 位作者 薛元忠 毛兴华 《泥沙研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0-27,共8页
在长江口区主航槽中利用悬浮物浓度测定系统(ACP1) 第一次获得了近底紊流“猝发”(burst) 和床面泥沙喷发(ejection) 的连续时间序列可视图像和数据,同时利用高分辨率流速仪以及旁侧声纳、热敏式双频测深仪... 在长江口区主航槽中利用悬浮物浓度测定系统(ACP1) 第一次获得了近底紊流“猝发”(burst) 和床面泥沙喷发(ejection) 的连续时间序列可视图像和数据,同时利用高分辨率流速仪以及旁侧声纳、热敏式双频测深仪等手段获得了大量底形沙波的实测图像和数据。这些图像和数据结果表明:长江口南支南港之间粗粉砂至极细砂在涨落潮流的作用下,呈现静止———细颗粒泥沙起、悬扬———粗颗粒喷发运移的同时进行大尺度底形运动—细颗粒起扬、悬扬—静止的输移循环模式,即当U< 50cm/s,泥沙在底床上基本不运动;50cm/s< U< 65cm/s,小尺度紊流猝发发生,泥沙开始小尺度起扬,并有幕式猝发现象;65cm/s< U< 100cm/s 时,小尺度紊流猝发强度和持续宽度急剧增大,床面细颗粒泥沙开始喷发导致床面开始冲淤,形成中小尺度沙波;100cm/s< U< 110cm/s 时,大尺度紊流形成,床面粗颗粒泥沙开始喷发;到了U> 110cm/s 时,宏观紊流规模更大,床面粗颗粒泥沙的喷发强度和持续宽度急剧增大,导致床面形成大尺度沙波运动。由于 U> 110cm/s的落潮流速远远大于涨潮流速,且落潮最大流速达137cm/s,落急( 流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粉砂 极细砂 幕式再悬浮 输移模式 长江口
下载PDF
近亲属为主导的情景训练对精神发育迟缓病儿心理、智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7
11
作者 陈毅克 黄敏菁 +1 位作者 黎素清 覃聪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730-734,共5页
目的分析近亲属为主导的情景训练对精神发育迟缓(MR)病儿心理功能、智力发育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MR病儿,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42例)... 目的分析近亲属为主导的情景训练对精神发育迟缓(MR)病儿心理功能、智力发育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MR病儿,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实施常规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42例)实施以近亲属为主导的情景训练,两组均干预7个月,对比两组智力发育指标[中国韦氏婴幼儿及儿童智力量表智商指数(IQ)、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适应行为商数(ADQ)]优良率、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 88)评分、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分、病儿近亲属亲职压力指标简表(PSI SF)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病儿近亲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IQ、ADQ优良率分别为90.48%、92.86%,高于对照组69.05%、66.67%(P<0.05);观察组干预后GMFM 88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PSI SF(41.12±6.88)、HAMA(13.02±2.25)评分低于对照组(53.74±8.26)、(17.35±2.19)分(P<0.05);观察组病儿近亲属满意度92.86%高于对照组69.05%(P<0.05)。结论以近亲属为主导的情景训练能改善MR病儿智力发育情况与心理功能,提高病儿运动功能,改善病儿近亲属心理状态,减轻近亲属亲职压力,提高近亲属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障碍 记忆 情景 运动 运动功能 近亲属主导 情景训练 智力发育 心理功能
下载PDF
地壳中的热流体活动与油气运移 被引量:45
12
作者 李明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55-161,共7页
地壳中的热流体活动实际就是地壳流体作用,是最近十多年来才被认识到并发展起来的前沿科学。地壳流体起着传输能量和搬运物质的作用,是地壳中最活跃的一种营力,直接影响和控制着整个地壳的构造、沉积、成岩和成矿等作用。通过对地壳... 地壳中的热流体活动实际就是地壳流体作用,是最近十多年来才被认识到并发展起来的前沿科学。地壳流体起着传输能量和搬运物质的作用,是地壳中最活跃的一种营力,直接影响和控制着整个地壳的构造、沉积、成岩和成矿等作用。通过对地壳流体的研究可能产生全新的地质科学理论。油气运移是发生在沉积盆地中的热流活动,它贯穿在整个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散失过程中,直接控制着油气藏的形成并影响着盆地中的构造活动和成岩作用。研究油气运移可以为研究整个地壳流体提供一个窗口和借鉴。不连续的幕式排烃机理可以使人们联想到地壳深部的变质流体也可能呈幕式活动并产生幕式的构造运动。在深部流体活动的作用下有必要对石油的无机成因学说、热降解机理和深盆热水运移等问题重新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体 油气运移 幕式构造运动 地壳
下载PDF
燕山地区喜马拉雅期地壳运动划分及表现特征 被引量:10
13
作者 易明初 李晓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25-326,共2页
在全面总结燕山地区新生代沉积相和厚度分析、地貌类型及特征、新生代岩浆活动、活动构造类型及特征、延(庆)涿(鹿)地堑盆地及其构造演化、地震地质分析以及大量的同位素年龄测试结果基础上,结合前人对邻区地壳运动划分的意见,系... 在全面总结燕山地区新生代沉积相和厚度分析、地貌类型及特征、新生代岩浆活动、活动构造类型及特征、延(庆)涿(鹿)地堑盆地及其构造演化、地震地质分析以及大量的同位素年龄测试结果基础上,结合前人对邻区地壳运动划分的意见,系统地将燕山地区喜马拉雅期地壳运动划分为两期、三幕和三亚幕,为我国东部地区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新生代地壳运动年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地区 喜马拉雅运动 造山运动 地壳运动
下载PDF
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眼动功能和执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孙志刚 王斌 +3 位作者 薛曼 宋丽华 李素水 王学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眼动功能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n=42)和利培酮组(n=37),在基线、治疗4周和8周时进行探究性眼球运动测试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1眼...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眼动功能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n=42)和利培酮组(n=37),在基线、治疗4周和8周时进行探究性眼球运动测试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1眼动功能显示,治疗8周时两组的凝视点数显著提高(P<0.01);反应性探索评分(RSS分),两组在治疗4周、8周时均显著升高(P<0.01),而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分值两组治疗4周时显著下降(P<0.01),治疗8周时平均降为负分;2WCST测验治疗前两组均存在执行功能障碍,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与基线时相比,齐拉西酮组治疗4周、8周时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明显降低(P均<0.01),正确反应数和分类完成数均明显提高(P均<0.01);利培酮组治疗4周、8周时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明显降低(P均<0.01),正确反应数和分类完成数均明显提高(P均<0.01)。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对比,治疗4周时随机错误数齐拉西酮组(29.70±10.66)较利培酮组(35.07±12.36)显著降低(t=2.06,P<0.05),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组(20.13±7.08)较利培酮组(23.26±6.28)显著降低(t=2.07,P<0.05);其余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眼球轨迹运动有显著影响,改善眼动功能,与对照组利培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执行功能受损,齐拉西酮对执行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较利培酮效果显著;齐拉西酮是一种对认知功能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齐拉西酮 眼动功能 执行功能
下载PDF
丽水、椒江凹陷伸展运动与油气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6-320,共5页
丽水、椒江凹陷基本的构造样式是伸展构造,伸展运动主要发生在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古新世,伸展运动过程具“幕式”渐进伸展的特点。研究区不同构造部位其伸展特征不同,表现为伸展率南大北小、最大伸展期南早北晚的特征。晚白垩世以来... 丽水、椒江凹陷基本的构造样式是伸展构造,伸展运动主要发生在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古新世,伸展运动过程具“幕式”渐进伸展的特点。研究区不同构造部位其伸展特征不同,表现为伸展率南大北小、最大伸展期南早北晚的特征。晚白垩世以来的伸展构造样式的演变大致可归纳为两个序列:丽水凹陷的断裂构造系统演变是由多米诺正断层系统演变为铲式或坡坪式正断层系统;椒江凹陷的断裂系统的演变是由非旋转的平面式正断层控制的地堑-地垒系统演变为铲式或坡坪式正断层系统。伸展运动控制着沉积序列、沉积体系的分布,从而控制着生储盖组合的空间展布。裂陷盆地在结构上可以归纳为三层结构(即基底、裂陷期层序和裂陷后层序),油气呈三层楼式分布。丽水、椒江凹陷地区主要的油气分布在裂陷期层序本身,自生自储式油气藏应是寻找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运动 油气藏 分布规律 构造演化 沉积
下载PDF
莱州湾凹陷层序地层格架及幕式油气成藏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孙景耀 郭永华 +2 位作者 郭铁恩 隋桂梅 运倩茹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6年第5期30-34,共5页
莱州湾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典型的断陷湖盆之一,由于受构造升降、古地貌和古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其层序地层格架由低位、湖侵、高位和河流体系域组成。构造升降不仅是莱州湾凹陷油气成藏具有幕式成藏特点的直接原因,而且晚期构造活动是影响... 莱州湾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典型的断陷湖盆之一,由于受构造升降、古地貌和古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其层序地层格架由低位、湖侵、高位和河流体系域组成。构造升降不仅是莱州湾凹陷油气成藏具有幕式成藏特点的直接原因,而且晚期构造活动是影响该区早期形成的油藏最终能否保存下来的关键因素。古近纪晚期济阳坳陷的区域性地壳抬升,使莱州湾凹陷走滑构造带的主断层上升盘东营组顶部沉积盖层遭受剥蚀,使早期运聚形成的油藏中的部分原油被生物降解,新近纪充注的油气因上覆地层加厚而得以成藏。从而可以预测,该凹陷周缘走滑构造带的主断层下降盘和中央隆起构造带是其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凹陷 层序地层学 幕式油气成藏 构造活动 生物降解
下载PDF
吉林省喜山构造旋回运动幕次的划分
17
作者 卢兴波 董红辰 +3 位作者 贾海明 苑强 朱书宏 彭玉鲸 《世界地质》 CAS 2015年第2期419-425,共7页
依据吉林省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演化、岩石地层序列中区域性不整合接触关系的确认,结合区域火山岩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初步确定喜山构造旋回经历了伊普尔期/路特期、普里亚本期/吕珀尔期、夏特期/阿基坦期、赛拉瓦勒期/托尔托纳期、墨西拿... 依据吉林省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演化、岩石地层序列中区域性不整合接触关系的确认,结合区域火山岩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初步确定喜山构造旋回经历了伊普尔期/路特期、普里亚本期/吕珀尔期、夏特期/阿基坦期、赛拉瓦勒期/托尔托纳期、墨西拿期/赞克尔期和皮亚琴察期/格拉斯期等6个构造运动幕,而后进入新构造运动发展期。其中普里亚本期/吕珀尔期幕为构造主幕,波及了整个中国东部,乃致改变了滨西太平洋大陆边缘的构造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山旋回 运动幕 吕珀尔期主幕 吉林省
下载PDF
巴塘夏塞地区原图姆沟组内假整合面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仕华 《四川地质学报》 2001年第2期70-73,共4页
巴塘县夏塞地区三叠系十分发育 ,过去划分混乱 ,我们在开展 1∶5万区调过程中 ,在原图姆沟组内发现一假整合面。所此 ,自下而上解体出中下三叠统党恩组、列衣组及上三叠统曲嘎寺组、勉戈组。该面是印支运动第Ⅱ幕在区内的表现。
关键词 假整合面 印支运动第Ⅱ幕 三叠系 原图姆沟组 岩石地层单元
下载PDF
断裂控油气规律理论研究现状与进展
19
作者 高卫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0年第17期126-129,共4页
断裂构造是含油气盆地多种构造类型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不仅控制了盆地内沉积建造和层序发育,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盆地内烃源岩、储集层、圈闭发育特征和油气的运移、聚集及油气藏的分布,只是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的断裂在时空上对油气... 断裂构造是含油气盆地多种构造类型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不仅控制了盆地内沉积建造和层序发育,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盆地内烃源岩、储集层、圈闭发育特征和油气的运移、聚集及油气藏的分布,只是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的断裂在时空上对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则不相同。目前,关于断裂控油气规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断裂坡折带理论、断裂封闭性理论和断裂幕式活动理论三个方面,断裂坡折带理论集中研究同沉积断裂对沉积层序的控制,断裂封闭性理论和断裂幕式活动理论集中研究断裂活动与油气运聚关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断裂构造 坡折带 封闭性 幕式活动
下载PDF
首发抑郁症患者多导睡眠图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华强 赵俊雄 胡纪明 《上海精神医学》 2009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观察自然夜间多导睡眠图(PSG)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日本1518K多导睡眠生理仪,采用眼电图和下颌肌电图及脑电图等技术,对2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SG)进行整夜监测,并与21名正常受试者对照。结果首发抑郁症... 目的观察自然夜间多导睡眠图(PSG)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日本1518K多导睡眠生理仪,采用眼电图和下颌肌电图及脑电图等技术,对2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SG)进行整夜监测,并与21名正常受试者对照。结果首发抑郁症患者组PSG主要指标表现为REM睡眠潜伏期(RL)前移[正常组(81±11)min,首发抑郁症患者组(62±19)min,P<0.01];睡眠维持率(SMT)下降[正常组(98±5)%,首发抑郁症患者组(87±8)%,P<0.01],第二阶段睡眠降低[正常组(57±5)%,首发抑郁症患者组(43±12)%,P<0.01]及REM3个睡眠参数有改变。结论REM睡眠潜伏期前移是首发抑郁症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抑郁症 多导睡眠图 睡眠 快速眼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