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图像采集的退役零件SfM三维重建精度研究
1
作者 岳星宇 张秀芬 何宇奇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9-1275,共7页
运动恢复结构(SfM)是一种单目多视图三维重建技术。针对SfM多视图三维重建的速度及质量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图像采集的退役零件SfM三维重建精度优化方法。首先,构建了图像采集试验平台,以导靴和凸轮轴瓦盖为试验对象,选取图像质量、图... 运动恢复结构(SfM)是一种单目多视图三维重建技术。针对SfM多视图三维重建的速度及质量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图像采集的退役零件SfM三维重建精度优化方法。首先,构建了图像采集试验平台,以导靴和凸轮轴瓦盖为试验对象,选取图像质量、图像数量、拍摄距离及视角数量4个对重建质量有影响的参数为影响因素,每种因素取3个水平,设计了正交试验;然后,根据试验设计方案,对两个试验对象分别进行了9组图像采集,并用Reality Capture软件对其进行了三维建模;最后,根据重建点云和模型的准确性、重建的完整性与重建效率3个指标,对重建结果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分析获得了最优参数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图像数量与视角数量对三维重建质量影响显著,拍摄距离与图像质量对三维重建质量影响不显著。该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图像三维重建速度及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目多视图 三维重建质量 三维重建速度 运动恢复结构 正交试验 图像数量 视角数量
下载PDF
基于Mask-RCNN与SFM的单目视觉长方体三维测量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宋乐 侯宇鹏 +3 位作者 张俊鹏 吴桐 齐昊鸣 商恩浩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为解决基于运动结构恢复(Structure from motion,SFM)多视角拍摄的局限性,以实现自动化三维测量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可用于长方体三维测量的基于Mask-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ask-reg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Mask-RCNN)和SFM的单... 为解决基于运动结构恢复(Structure from motion,SFM)多视角拍摄的局限性,以实现自动化三维测量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可用于长方体三维测量的基于Mask-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ask-reg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Mask-RCNN)和SFM的单目视觉测量方法。以箱体三维测量为例,该方法包括测量点提取、转换矩阵计算和三维映射测量三个部分,仅需一次标定获取内部参数,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单视角自动化三维测量,避免复杂重建的同时降低了视觉测量方法的应用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棋盘格标志物下获得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在6%以内,在箱体自带标志物下获得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在8%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Mask-区域卷积神经网络 单目视觉 运动结构恢复 三维测量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SfM摄影测量的潮间带牡蛎礁地貌调查
3
作者 庄佳铨 罗科 +4 位作者 彭雲 樊一阳 林杭杰 王韫玮 于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5-54,共10页
牡蛎礁是一种重要的海岸地貌系统,礁体的空间分布格局,深刻影响着周围的水动力和沉积动力过程,进而反作用于牡蛎礁自身演化。江苏海门蛎蚜山牡蛎礁为中国海岸重要且稀有的生态系统,近年来,沉积物覆盖和人为捕捞导致牡蛎礁退化严重。本... 牡蛎礁是一种重要的海岸地貌系统,礁体的空间分布格局,深刻影响着周围的水动力和沉积动力过程,进而反作用于牡蛎礁自身演化。江苏海门蛎蚜山牡蛎礁为中国海岸重要且稀有的生态系统,近年来,沉积物覆盖和人为捕捞导致牡蛎礁退化严重。本文利用无人机对蛎蚜山牡蛎礁进行地貌观测,基于运动恢复结构(SfM,Structure from Motion)摄影测量技术重建出航拍区域的高分辨率三维模型,包括正射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并对重建的模型进行目视解译和剖面分析。结果表明,位于航拍区域的牡蛎礁主要有三种形态:条带状、斑块状和环状。条带状牡蛎礁脊线整体上呈南北走向,可能由环状牡蛎礁退化或牡蛎的生物自组织过程形成。航拍区域的地貌面高差可达5 m以上,地势最高处高程为0.5 m(85高程,下同),最低处高程为−4.7 m。礁区内的礁体仍处于退化状态,其演化过程主要为:礁体表面出现坑洼→坑洼进一步扩张、延伸→形成溶槽→礁体分隔、分解,同时伴有沉积物对礁体的掩埋。本研究表明,无人机SfM技术可以高效获取牡蛎礁的地貌信息,为研究牡蛎礁演化过程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恢复结构 牡蛎礁 地貌观测 空间分布 礁体演化
下载PDF
SfM摄影测量法对黄土高原典型切沟的测量精度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薪伊 史扬子 +3 位作者 杨扬 黄婷婷 刘瑛娜 张光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36,共12页
在黄土高原六道沟小流域选择7条代表性切沟,以激光扫描法(laser scanning,LS)和实时动态差分(real-time kinematic,RTK)GPS的测量结果为基准,评估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摄影测量法对切沟及切沟侵蚀的测量精度。与LS和... 在黄土高原六道沟小流域选择7条代表性切沟,以激光扫描法(laser scanning,LS)和实时动态差分(real-time kinematic,RTK)GPS的测量结果为基准,评估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摄影测量法对切沟及切沟侵蚀的测量精度。与LS和RTK GPS相比,SfM摄影测量法所测各切沟DEM总体差异不大,平均高程差值为-0.162~0.436 m;SfM摄影测量法对切沟长度、表面宽度、周长和面积的测量精度较高,相对误差基本不超过±7%;所测深度和体积的相对误差较大,介于-37.4%~18.0%。与RTK GPS所测切沟侵蚀相比,SfM摄影测量法测得的切沟侵蚀空间分布和形态参数变化均十分接近。研究结果证实,SfM摄影测量法可作为一种高精度测量方法应用于黄土高原的切沟和切沟侵蚀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沟 切沟侵蚀 sfm摄影测量法 激光扫描法 实时动态差分GPS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基于SfM方法的高密度点云数据生成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74
5
作者 魏占玉 Arrowsmith Ramon +1 位作者 何宏林 高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36-648,共13页
地形数据的质量(精度和分辨率)影响着地球科学的研究水平。Li DAR测量是目前获取高分辨率地形数据的有效技术方法之一,但是其高昂的测量成本和相对复杂的后期数据处理限制了Li DAR技术的大众化应用。近年来,一种被称为Sf M(Structure fr... 地形数据的质量(精度和分辨率)影响着地球科学的研究水平。Li DAR测量是目前获取高分辨率地形数据的有效技术方法之一,但是其高昂的测量成本和相对复杂的后期数据处理限制了Li DAR技术的大众化应用。近年来,一种被称为Sf M(Structure from Motion)的适合大众化使用的新的高精度3维地形数据获取技术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新型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利用高效的图像特征匹配算法从多视角照片中提取重叠区域的3维地形数据。由于Sf M技术仅需要目标物体的照片,而且对相机拍摄位置、图像尺度及拍摄焦距没有要求,因此利用简单测量平台采集地面照片就可以获取高质量的3维地形数据。与Li DAR技术相比,大大降低了获取高精度数据的成本,使得高精度3维地形数据的使用大众化。文中介绍了Sf M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展示了Sf M技术获取高精度3维地形数据的简单而有效的特性,特别适合于植被稀少的区域。文中利用近千米高空拍摄的、具有约70%重叠度的一套随Li DAR飞行采集的数字航空照片生成具有真彩色的高密度Sf M点云数据,点密度高达25.5个/m2,可生成分辨率0.2m的DEM(数字高程模型)。对比相同区域的LiDAR点云数据,统计分析表明58.3%的Li DAR数据与Sf M数据的垂直偏差<0.1m,88.3%的Li DAR数据的垂直偏差<0.2m;而且发现不同地貌的Sf M数据精度存在差异,平缓地形的Sf M数据精度高于陡峭地形的Sf M数据精度。文中还介绍了以氦气球作为拍摄平台的Sf M测量系统,可以快捷地获取高精度的3D地形数据和正射影像,比目前常用的差分GPS测量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数据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e from motion(sfm) LIDAR DEM
下载PDF
基于激光扫描和SFM的非同步点云三维重构方法 被引量:40
6
作者 陈辉 马世伟 Andreas Nuechter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48-1157,共10页
室外场景具有测量数据量大、扫描数据易重叠及建筑物表面信息复杂等特点,单靠激光扫描方法能够获得场景精确的深度信息,但缺乏颜色和纹理信息,利用从运动中恢复结构(SFM)方法可获得丰富的彩色信息,但重构精度不高,若将两种设备固定进行... 室外场景具有测量数据量大、扫描数据易重叠及建筑物表面信息复杂等特点,单靠激光扫描方法能够获得场景精确的深度信息,但缺乏颜色和纹理信息,利用从运动中恢复结构(SFM)方法可获得丰富的彩色信息,但重构精度不高,若将两种设备固定进行在线实时同步测量,易受到测量环境和系统制约不易实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扫描和SFM结合的非同步点云数据融合的三维重构方法。首先,提出利用手动选择控制点进行7自由度初始配准,再利用迭代最近点(ICP)算法对初始配准结果进行精确配准,最后利用最近点搜索算法将分布在经基于面片的多视图立体视觉(PMVS)算法优化后的SFM数据中的颜色信息与激光扫描的点云坐标进行融合。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显示,本文的方法能有效地将激光扫描与SFM点云数据进行融合,实现了室外大场景的三维彩色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激光扫描 sfm 点云配准 数据融合 三维重构
下载PDF
融合Gabor特征的SFM算法三维人脸建模 被引量:3
7
作者 吴从中 张凌华 詹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0-185,共6页
采用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算法进行三维人脸建模一直以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其对错误的匹配点比较敏感,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融合Gabor特征的SFM算法三维人脸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Gabor滤波器提取纹理特征,判别轮廓... 采用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算法进行三维人脸建模一直以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其对错误的匹配点比较敏感,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融合Gabor特征的SFM算法三维人脸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Gabor滤波器提取纹理特征,判别轮廓特征点匹配的准确性;针对图像数增多,传统因子分解法不易修正旋转矩阵的问题,利用旋转矩阵的性质求得修正矩阵,避开方程组的求解;提出引入迭代最近点算法将稀疏三维特征点与三维模型进行配准,缩小空间距离,并结合薄板样条函数插值生成特定的三维人脸模型,为增强真实感,进行纹理映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匹配点的准确性,能够重建出具有较强真实感的三维人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恢复结构(sfm) GABOR滤波器 因子分解 修正矩阵 迭代最近点(ICP)
下载PDF
大规模场景运动恢复结构研究综述
8
作者 高翔 李梦晗 申抒含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69-994,共26页
运动恢复结构旨在基于图像间的局部特征匹配解算相机在全局统一坐标系下的绝对位姿,是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中的关键问题.近年来,随着采集设备、计算资源以及理论方法的发展,运动恢复结构研究已逐渐由实验室小规模可控场景向室内外大规模... 运动恢复结构旨在基于图像间的局部特征匹配解算相机在全局统一坐标系下的绝对位姿,是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中的关键问题.近年来,随着采集设备、计算资源以及理论方法的发展,运动恢复结构研究已逐渐由实验室小规模可控场景向室内外大规模实际场景扩展,并取得了成果显著的理论方法与实际应用.文中从实际应用出发,综述了面向大规模场景三维重建的运动恢复结构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专注于运动恢复结构中相机位姿解算核心问题,并全面介绍了其中的最新成果按照解析式与学习式方法进行;在此基础上,为助力社区发展,讨论与分析的运动恢复结构当前研究进展与未来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恢复结构 大规模场景三维重建 解析式sfm方法 学习式sfm方法
下载PDF
面向传动性能的分体式RV减速器结构优化
9
作者 杨晨昊 王金栋 +1 位作者 李澳 唐雷雨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77,82,共7页
针对当前国产RV减速器加工成本高,传动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分体式摆线轮结构对原齿廓进行优化以减少加工难度,提升加工效率。分析RV减速器传动原理,提出了分体式摆线轮的设计方法,确定各零部件的参数尺寸,以负载性能,传动精度,传动效率为... 针对当前国产RV减速器加工成本高,传动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分体式摆线轮结构对原齿廓进行优化以减少加工难度,提升加工效率。分析RV减速器传动原理,提出了分体式摆线轮的设计方法,确定各零部件的参数尺寸,以负载性能,传动精度,传动效率为评价指标,构建多目标评价函数,采用NSGA算法实现面向性能的RV减速器结构参数优化。构建RV减速器三维模型,采用Adams动力学分析对其各项指标进行评定,验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同时,采用有限元分析对设计出RV减速器结构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V减速器 遗传算法 结构分析 运动仿真 模态分析
下载PDF
SfM摄影测量方法在活动构造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0
作者 毕海芸 郑文俊 +2 位作者 曾江源 俞晶星 任治坤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6-674,共19页
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形地貌数据是活动构造定量研究的基础。摄影测量方法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获取高精度地形地貌数据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技术手段。相比于传统的测量方法,摄影测量方法可在大范围内同时进行,不受地面通视条件的限制,... 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形地貌数据是活动构造定量研究的基础。摄影测量方法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为获取高精度地形地貌数据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技术手段。相比于传统的测量方法,摄影测量方法可在大范围内同时进行,不受地面通视条件的限制,且测量成本相对较低。尤其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理论及高效的自动特征匹配算法的发展,一种名为"Structure from Motion"(SfM)的三维重建技术被引入摄影测量方法中,极大地提高了摄影测量的自动化程度。文中介绍了摄影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发展历程,并综述了摄影测量方法在活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最后通过SfM摄影测量方法在活动构造研究中的1个具体应用实例,展示了摄影测量方法在活动构造定量研究中的巨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影测量 structure from motion(sfm) 高精度地形地貌数据 活动构造
下载PDF
基于运动恢复结构原理的电网设施三维静态重建方法
11
作者 赵辉 韩璟琳 +3 位作者 李光毅 张菁 胡平 刘宇航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3-1031,共9页
电网设备数字化是电网数字孪生的关键环节。传统依据设计资料和台账数据的手工建模方式工作效率低、与实际情况差异性大。为解决上述弊端,同时综合考虑部分电网设施弱纹理性、色彩单一的特点导致特征点难以提取的问题与三维重建的实时... 电网设备数字化是电网数字孪生的关键环节。传统依据设计资料和台账数据的手工建模方式工作效率低、与实际情况差异性大。为解决上述弊端,同时综合考虑部分电网设施弱纹理性、色彩单一的特点导致特征点难以提取的问题与三维重建的实时性、准确性要求,研究了一种面向数字孪生电网设施的三维静态模型重建方法。首先,以运动恢复结构为基础原理,对此原理中位姿估计、稠密点云的提取、表面重建等步骤进行完整的算法流程设计。其次,通过提高特征点匹配条件,以及五点法和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的有效结合,改善相机位姿估计的准确度,第三,联合使用最小特征值算法和Kanade-Lucas-Tomasi(KLT)光流法,以提高稠密点云的选择数量,最终有效提升点云重建精度及视觉效果。最后,以组合式变电箱为例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及精度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构建可视化电网设施虚拟模型,为传统电网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孪生电网的实现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三维重建 运动恢复结构 加速稳健特征 最小特征值算法
下载PDF
矿山巷道三维模型可视化实现方法研究
12
作者 危磊 《重庆建筑》 2024年第8期24-26,39,共4页
巷道的数字化与可视化是近年来开采领域研究的热点。为寻求一种高效便捷的巷道可视化方法,该文从摄影测量获得的图像集出发,利用运动恢复结构算法结合基于面片的多视角立体匹配算法重建巷道表面点云模型,巷道表面点云模型经过网格剖分... 巷道的数字化与可视化是近年来开采领域研究的热点。为寻求一种高效便捷的巷道可视化方法,该文从摄影测量获得的图像集出发,利用运动恢复结构算法结合基于面片的多视角立体匹配算法重建巷道表面点云模型,巷道表面点云模型经过网格剖分和纹理映射后得到巷道的三维实景模型。以湖南邵阳常乐矿区三号矿井巷道为研究对象,重建了一段长约15 m的巷道模型,模型精度判别指标选用控制点距离,发现实测控制点距离与三维实景模型中的控制点距离之间的误差最大不超过1.5 cm。此外,将不同时段的巷道监测点位移量与模型所得位移量进行对比,发现相对误差控制在4.4%以内。验证了运动恢复结构算法在矿山巷道可视化研究中的可行性,生成的巷道三维实景模型细节丰富、纹理逼真,依据巷道三维实景模型监测变形满足精度需求,在地下远程作业中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 可视化 运动恢复结构 摄影测量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和SfM的天津港堆场散料体积测量 被引量:9
13
作者 阮琼瑶 李文达 +1 位作者 张尚弘 王龙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8-205,共8页
随着智慧港口的快速发展,露天堆场的自动化、智能化管控越来越重要,其中准确快速测量露天堆场散装物料体积、堆场占用率等物理量是堆场智能化管理发展的重要工作。以天津港典型堆场为例,应用大疆悟二飞行器、禅思X5S云台相机、Agisoft M... 随着智慧港口的快速发展,露天堆场的自动化、智能化管控越来越重要,其中准确快速测量露天堆场散装物料体积、堆场占用率等物理量是堆场智能化管理发展的重要工作。以天津港典型堆场为例,应用大疆悟二飞行器、禅思X5S云台相机、Agisoft Metashape软件,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与SfM技术,建立了堆场散装物料的数字高程模型,得到了堆场料堆分布图,计算了料堆总体积和堆场占用率,研究了模型参数设置对测量精度和效率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获得堆场料堆总体积和堆场占用率,每平方千米堆场的测量内外业耗时1h左右,料堆体积测量相对误差小于3%,堆场占用率测量绝对误差小于0.5%,满足堆场测量的实际需求。模型参数对最终的计算结果精度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模型参数设置越高,生成模型耗费的时间就越长,因此模型参数设置为最低时,时间成本最低,在大范围堆场测量中具有实用意义。基于无人机和SfM快速测量堆场散料体积的方法可改变传统的大型堆场管理模式。研究成果可以为堆场散料体积快速测量与堆场智能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sfm(structure from motion) 大型散料堆场 体积测量 快速测量 大疆悟二飞行器 应用 智能化管理
下载PDF
基于模糊变结构补偿的机械臂运动路径避障规划算法
14
作者 李井林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机械臂的活动范围可以自由调整,其准确的运动规律较难获取,导致机械臂运动路径避障规划存在规划效果差、规划路径长以及规划耗时长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模糊变结构补偿的机械臂运动路径避障规划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机械臂进行相关动力学分... 机械臂的活动范围可以自由调整,其准确的运动规律较难获取,导致机械臂运动路径避障规划存在规划效果差、规划路径长以及规划耗时长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模糊变结构补偿的机械臂运动路径避障规划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机械臂进行相关动力学分析,将分析结果与模糊变结构相结合对机械臂力矩进行补偿控制;然后使用Q-learning算法计算补偿控制结果,获取路径最佳规划策略;最后通过该策略完成机械臂避障路径的规划。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算法进行路径规划时的规划结果较为准确,规划路径短且规划耗时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变结构 补偿控制 机械臂 运动路径 避障规划算法
下载PDF
基于单目增量式稀疏SFM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安帅 杨杰 +1 位作者 乔羽 李鹏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102-107,共6页
为研究视觉SLAM(Simu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以及视觉SFM(Structure From Motion)领域中机器人能低成本重建出可进行语义识别三维场景的问题,借鉴Colmap算法,对重建过程中的部分步骤加以改进,对初始化图像的选择进行了精选,... 为研究视觉SLAM(Simu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以及视觉SFM(Structure From Motion)领域中机器人能低成本重建出可进行语义识别三维场景的问题,借鉴Colmap算法,对重建过程中的部分步骤加以改进,对初始化图像的选择进行了精选,在重建出有误差的三维点云中进行多次基于光束平差法的优化,对无人机拍摄的图像进行重建分析,结果表明,图像在重建的完整度、鲁棒性、精确度以及效率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重建 增量sfm 运动恢复结构
下载PDF
基于SFM算法的单木结构参数提取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英伟 林文树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0-184,218,共6页
针对传统森林资源调查方法获取单木结构参数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FM算法的单木结构参数快速提取方法。以哈尔滨市城市林业示范基地树木为研究对象,利用SFM算法获得单木照片的三维点云,并利用点云数据处理软件对获得的点... 针对传统森林资源调查方法获取单木结构参数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FM算法的单木结构参数快速提取方法。以哈尔滨市城市林业示范基地树木为研究对象,利用SFM算法获得单木照片的三维点云,并利用点云数据处理软件对获得的点云数据进行单木结构参数提取,最后与实测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分别利用SIFT算法、SURF算法以及ORB算法对相机校检后的树木照片进行特征点提取匹配,特征点正确匹配个数分别为23、145以及25,相应的耗时分别为18.56、16.04、1.58 s;2)利用SFM算法能获得树木照片的稀疏点云和稠密点云,平均每棵树木点云量为80万个;3)基于点云数据提取单木结构参数的胸径、树高及冠幅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79 cm、0.77 m及0.79 m;胸径、树高、冠幅的提取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均>0.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m算法 特征点提取 点云 单木结构参数
下载PDF
Quantify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errill and rill erosion in a loess at different slopes using structure from motion(SfM)photogrammetry 被引量:2
17
作者 Tao He Yang Yang +5 位作者 Yangzi Shi Xiaozhen Liang Suhua Fu Gege Xie Baoyuan Liu Yingna Liu 《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 SCIE CSCD 2022年第3期393-406,共14页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errill and rill erosion is essential for unravelling soil erosion principl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ractices.To quantify interrill and rill erosion and thei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errill and rill erosion is essential for unravelling soil erosion principl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ractices.To quantify interrill and rill erosion and their spatial development,four 30-min rainfalls at 90 mm h^(-1)intensity were consecutively simulated on runoff plots packed with a loess at six slopes of 10°,15°,20°,25°,30°and 35°.The soil surface was measured using the structure from motion(SfM)photogrammetry upon each simulation run,and the runoff and sedime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measured at every 10 min.Rills did not develop until the third simulation run.During the initial two runs,the lower third section was more severely eroded than the upper and middle thirds along the slope direction,yet the interrill erosion was statistically uniform from left to right.Rills tended to emerge by both sidewalls and in the lower portion in the third run.The corresponding rill erosion increased with slope from 10°to 20°and then decreased for the slopes steeper,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slope trend of the sediment yield directly measured.The rills expanded substantially primarily via head retreat and to a lesser extent via sideward erosion after receiving another 30-min rainfall.Rill erosion contributed 69.3%of the total erosion loss,and shifted the critical slope corresponding to the maximum loss from 20°to 25°.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e significance of rill erosion not only in total soil loss but also in its relation to slope,as well as the effectiveness of SfM photogrammetry in quantifying interrill and rill ero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rill and rill eros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structure from motion(sfm) PHOTOGRAMMETRY SLOPE Rainfal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SfM摄影测量法测定切沟的精度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史扬子 黄婷婷 +2 位作者 罗建勇 杨扬 刘宝元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6,共8页
选取河北省滦平县两间房村的一条典型切沟,以实时动态差分(Real-time Kinematic,RTK)GPS的测量结果为基准,评估了断面测量法与SfM方法对该切沟的测量精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地面控制点(Ground Control Point,GCP)布设方案对SfM测量... 选取河北省滦平县两间房村的一条典型切沟,以实时动态差分(Real-time Kinematic,RTK)GPS的测量结果为基准,评估了断面测量法与SfM方法对该切沟的测量精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地面控制点(Ground Control Point,GCP)布设方案对SfM测量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SfM测量法可作为一种高精度的方法运用于切沟测量,与RTK GPS相比,断面测量法的体积测量误差高达37.28%;而SfM方法的误差仅为2.40%,且相对RTK GPS所测切沟DEM的差值主要集中于-0.2~0.2 m。此外,轻便、小巧的激光测距仪可有效替代RTK GPS用于GCP坐标的测量,在此基础上得到的切沟体积误差仅为0.23%。将切沟沟缘与沟底共18个GCP抽稀至4~16个,并利用SfM方法重建该切沟的三维形态。各方案所得切沟DEM相比未抽稀结果的差值主要集中于-0.05~0.05 m,且体积差值百分比均低于5%。研究结果证实,SfM摄影测量法在切沟测量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可应用于野外切沟的快速、精确测量,对于切沟定量监测与切沟侵蚀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m摄影测量法 切沟测量 实时动态差分GPS 地面控制点 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基于SFM算法的山核桃生长发育三维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其表 姜广宇 +1 位作者 王洁 尹建新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第6X期252-254,共3页
论文以山核桃树为研究对象,提出通过基于两张图像的快速SFM算法,建立树木的3D模型,并分析各个树龄段的山核桃树木模型,为模拟真实山核桃树的生长过程打下基础。它可以帮助研究者通过图形方式更有效地观察与解释山核桃生长中的结构与功... 论文以山核桃树为研究对象,提出通过基于两张图像的快速SFM算法,建立树木的3D模型,并分析各个树龄段的山核桃树木模型,为模拟真实山核桃树的生长过程打下基础。它可以帮助研究者通过图形方式更有效地观察与解释山核桃生长中的结构与功能、生长发育等各种规律,增强对问题的洞察与见解能力,并加快模型验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运动恢复结构(sfm) 生长模型
下载PDF
低空无人机平台应用于海滩地形监测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陈奇 张阳 +4 位作者 唐雯雯 朱永兰 何方婷 宗羿冰 贾建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68,共14页
消费级无人机的普及使得海滩监测有新的选择,但不同无人机平台的监测精度与适用情景各异,有必要进行适用性评价。本研究利用两种无人机平台(精灵4 RTK、经纬M300 RTK)与两种地形监测技术(SFM摄影测量、激光雷达)在象山县大沙海滩进行海... 消费级无人机的普及使得海滩监测有新的选择,但不同无人机平台的监测精度与适用情景各异,有必要进行适用性评价。本研究利用两种无人机平台(精灵4 RTK、经纬M300 RTK)与两种地形监测技术(SFM摄影测量、激光雷达)在象山县大沙海滩进行海滩地形监测,计算低空无人机监测海滩地形的平面误差与高程误差,分析不同无人机平台准同步监测结果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利用无人机监测结果分析大沙海滩的地形特征,讨论海滩地形冬季前后变化。分析结果显示,无人机平台能胜任高精度的海滩地形变化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滩监测 sfm摄影测量 激光雷达 精度对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