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2
篇文章
<
1
2
…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足痿理法方药文献研究
1
作者
刘秋赤
范颖
+2 位作者
石岩
梁茂新
乔文军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4期248-251,共4页
足痿首见于《素问》,从历代医家差异性注释中归纳提炼出足痿阳明虚弱、肾虚受湿、湿热交阻、寒湿阻滞、湿邪困脾五类病因病机。通过对足痿理法方药进行全面考察梳理,并探寻足痿与现代疾病之间的联系,揭示足痿诊治的规律性,以期为当今治...
足痿首见于《素问》,从历代医家差异性注释中归纳提炼出足痿阳明虚弱、肾虚受湿、湿热交阻、寒湿阻滞、湿邪困脾五类病因病机。通过对足痿理法方药进行全面考察梳理,并探寻足痿与现代疾病之间的联系,揭示足痿诊治的规律性,以期为当今治疗足痿相关疾病,以及统编教材《中医内科学》痿疾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痿
痿疾
《素问》
理法方药
文献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海科辨治重症脑血管病的“六辨”思路
2
作者
龚利芬
黄珊
+2 位作者
张学颖
江晨
吴海科(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174-2178,共5页
重症脑血管病为涉及意识障碍的一类脑血管病重症,与中医中风病之中脏腑相对应。吴海科教授扎根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尤其精研与中医病机相关的《素问·至真要大论》,并结合临床实践,立足于传统四诊“望闻问切”的辨...
重症脑血管病为涉及意识障碍的一类脑血管病重症,与中医中风病之中脏腑相对应。吴海科教授扎根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尤其精研与中医病机相关的《素问·至真要大论》,并结合临床实践,立足于传统四诊“望闻问切”的辨证方法,简化并创立了针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六辨”辨证体系,即“辨神志以知病情变化”“辨色泽以明气血盛衰”“辨舌象以推病势进退”“辨脉象以判预后转归”“辨气息以识脏腑虚实”“辨寒热以知阴阳表里”,突出了神志、面色、舌象、脉象、气息、寒热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辨证中的意义。此“六辨”信息获取较简便,发挥了中医诊法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辨证中的特点和优势,可为建立重症脑血管病的中医临床诊疗规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血管病
《素问·至真要大论》
辨神志
辨面色
辨舌象
辨脉象
辨气息
辨寒热
吴海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的成书、版本及东传日本考述
3
作者
高寰宇
宋咏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59-163,共5页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是研究运气学说的入门之作,由刘温舒撰著,成书于北宋元符年间,元、明、清及民国均有多个刻本、抄本或影印本,元代古林书堂曾将其与《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合刊。室町时代末至江户时代初,该书东渐日本,受到幕府和...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是研究运气学说的入门之作,由刘温舒撰著,成书于北宋元符年间,元、明、清及民国均有多个刻本、抄本或影印本,元代古林书堂曾将其与《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合刊。室町时代末至江户时代初,该书东渐日本,受到幕府和医家的重视,庆长、元和、宽永、正保、宽文等年间均有和刻本刊行。日本学者依据该书创作了诸多相关书籍,促进了原著的传播与传承,反映出这一时期日本学界研究运气学说的情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刘温舒
版本
医书流布
日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帝内经·素问》所载术语“络”的英译研究
4
作者
刘为雯
安玥
+2 位作者
陈卓霖
钟嘉滢
刘帅帅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8期195-200,共6页
系统梳理和分类《黄帝内经·素问》中术语“络”的定义和内涵,对比分析李照国、文树德、倪毛信3位译者的《黄帝内经·素问》译本中术语“络”的英译,总结出以下英译策略:应准确分类“一词多义”,追求术语翻译标准、简洁、统一;...
系统梳理和分类《黄帝内经·素问》中术语“络”的定义和内涵,对比分析李照国、文树德、倪毛信3位译者的《黄帝内经·素问》译本中术语“络”的英译,总结出以下英译策略:应准确分类“一词多义”,追求术语翻译标准、简洁、统一;以“经”译“经”,充分利用副文本完善医学、文化、哲学多维度内涵的传播;灵活运用音译加括号夹注、意译、增译、脚注等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素问》
络
中医英译
术语翻译
李照国
文树德
倪毛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意觉”通感:“自我”的隐显与唐宋词的演进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彤彤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0-137,共8页
“六根互用”理论体现出通感从“五官”到“六根”的转化。“意觉”,是指人或动物受到外界刺激而在情感、心理、精神上产生的感觉,对生理、心理、文学创作意义重大。于词而言,温庭筠词中的意觉通感呈现出女性化、代言体的抒情特色,其自...
“六根互用”理论体现出通感从“五官”到“六根”的转化。“意觉”,是指人或动物受到外界刺激而在情感、心理、精神上产生的感觉,对生理、心理、文学创作意义重大。于词而言,温庭筠词中的意觉通感呈现出女性化、代言体的抒情特色,其自我意识处于隐没状态;李煜词中意觉运用得以丰富,其对自我意识的书写推动词体转型,但这种“萌发”大致属于无意识地运用与表露;苏轼词中意觉运用具有抒情自我化、书写哲理思辨等特质,其意觉运用中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认知和表达欲望,同时也为词体的功能、格调、地位都带来极大的拓展和提升。温、李、苏三位词人的创作反映出唐宋词从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发展历程,而“自我”意觉的觉醒是其间重要关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
意觉
唐宋词
温庭筠
李煜
苏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坡文谈录》《东坡诗话录》伪书考实
被引量:
1
6
作者
杜春雷
《图书馆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129,共6页
旧题元人陈秀民著《东坡文谈录》《东坡诗话录》是两部较为知名的专门评说苏轼诗文的文话、诗话著作。《四库全书总目》、孙诒让《温州经籍志》指出二书体例不纯,采辑随意,并杂收明人著述,故怀疑其是伪作,但未能定谳。今人因缺乏确凿证...
旧题元人陈秀民著《东坡文谈录》《东坡诗话录》是两部较为知名的专门评说苏轼诗文的文话、诗话著作。《四库全书总目》、孙诒让《温州经籍志》指出二书体例不纯,采辑随意,并杂收明人著述,故怀疑其是伪作,但未能定谳。今人因缺乏确凿证据证成其伪,仍重视二书的价值,多所利用。实则《东坡文谈录》《东坡诗话录》确为伪书,二书是截取王世贞编著、璩之璞增补《苏长公外纪》卷四、卷五“诗话”“文谈”,冒名元人陈秀民,别署书名,以充秘本。如此,以往建立在二书真实性基础上的相关研究和结论,应重做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坡文谈录》
《东坡诗话录》
《苏长公外纪》
辨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帝内经》的两部早期英文译本
被引量:
3
7
作者
杨渝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2,202,203,共9页
《黄帝内经》是中国的医学经典,亦是西方学界了解中国医学理论的基础。它成为西方汉学家翻译中国医学知识的首选之作,20世纪之前已有拉丁文、法文、德文等译介。我们以两篇未被学界重视或发现的早期英文译本为研究对象,梳理两部译文的...
《黄帝内经》是中国的医学经典,亦是西方学界了解中国医学理论的基础。它成为西方汉学家翻译中国医学知识的首选之作,20世纪之前已有拉丁文、法文、德文等译介。我们以两篇未被学界重视或发现的早期英文译本为研究对象,梳理两部译文的翻译简史,通过对底本、术语和译文错误的比较研究,分析译者的翻译动机和对中医认知的切入点,以期探讨中医知识西传中所存在的特殊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素问》
早期英文译介
皮尔斯·道森
阿尔弗雷德·佛尔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轼与文同研究二题
8
作者
张小花
庆振轩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4,共4页
苏轼有关文同的诗文创作,自罗琴女士统计的79首(篇)问世后,学界多遵循借鉴,几无质疑。剔除重复,查漏补缺,得出85首(篇)的最新数字,并对个中难以系年的诗文详加考证,确定创作年代。苏、文两家的姻亲关系,始于文同少子文务光与苏辙之女的...
苏轼有关文同的诗文创作,自罗琴女士统计的79首(篇)问世后,学界多遵循借鉴,几无质疑。剔除重复,查漏补缺,得出85首(篇)的最新数字,并对个中难以系年的诗文详加考证,确定创作年代。苏、文两家的姻亲关系,始于文同少子文务光与苏辙之女的琴瑟之好。苏轼与文同并非中表兄弟,其自称“从表弟”是基于后辈姻亲与志趣相投以示亲近,不可坐实。文章去伪、去冗以存真,旨在揭示二人在君子相惜与姻亲基础上建立的深厚友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文同
友谊
诗文创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素问·风论》辨“中风”病名之内涵
9
作者
熊为锋
陈昕力
+1 位作者
张舒雯
贺娟
《四川中医》
2023年第12期25-28,共4页
“中风”是中医学的重要疾病概念,从《素问·风论》到《伤寒论》之太阳中风证,《金匮要略》之中风历节病,再到现代之脑中风,虽临床表现完全不同,但其本质病机存在着密切关联。《素问·风论》之风包含了“邪气之总称”及“汗出...
“中风”是中医学的重要疾病概念,从《素问·风论》到《伤寒论》之太阳中风证,《金匮要略》之中风历节病,再到现代之脑中风,虽临床表现完全不同,但其本质病机存在着密切关联。《素问·风论》之风包含了“邪气之总称”及“汗出恶风”症状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容纳着人体真气虚的核心病机。《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继承《素问·风论》对疾病命名的方式及对其核心病机的认识。但今之脑中风的概念则是后世医家在前三者基础上,以相似症状为依据对“中风”病名内涵的进一步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风论》
中风
脑中风
病名内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俗纪闻》中江南及闽地的医界习俗、礼仪与医学知识
10
作者
刘雅仙
《中医药文化》
2023年第6期555-561,共7页
《清俗纪闻》是江户幕府时期日本官员所撰写的一部有关清代江南地区社会风俗文化的书籍,内容详实生动,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其中医家和患者在当时社会中所需遵守的相应行为规范、民间预防疾病和孕产妇妊娠前后处理的风俗习惯的记录,以...
《清俗纪闻》是江户幕府时期日本官员所撰写的一部有关清代江南地区社会风俗文化的书籍,内容详实生动,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其中医家和患者在当时社会中所需遵守的相应行为规范、民间预防疾病和孕产妇妊娠前后处理的风俗习惯的记录,以及医者与患者之间的互动过程,都有十分直观的呈现,有效填补了国内史料在这一方面的不足,有助于完善学界对此领域的研究。此外,书中所反映出的中日文化交流的情况,对研究当时中国对外往来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俗纪闻》
医疗文化
清代
江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议“虚不受补”
被引量:
5
11
作者
王波
王洪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83-1484,共2页
受《内经》所论"传化之府受五脏之浊气"的启发,对临床"虚不受补"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临床虚不受补可能是由于脏腑功能虚弱导致五脏浊气久留体内、因虚致实,补益药不能与正气相接反助邪生患。强调临床治疗需明辨虚实,...
受《内经》所论"传化之府受五脏之浊气"的启发,对临床"虚不受补"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临床虚不受补可能是由于脏腑功能虚弱导致五脏浊气久留体内、因虚致实,补益药不能与正气相接反助邪生患。强调临床治疗需明辨虚实,以免出现虚虚实实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
五藏别论
浊气
虚不受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述《素问》三虚相合易发疫疠的医学思想及其对预防温疫的启示
被引量:
8
12
作者
苏颖
《吉林中医药》
2014年第3期223-224,248,共3页
《黄帝内经》中关于疫疠的理论对于防治温疫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分析《素问·本病论》《素问·刺法论》三虚相合易发疫疠的重要理论观点、基本内容及其在疫疠发生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显示,某些年份所致的异常气候是导致疫疠的重要...
《黄帝内经》中关于疫疠的理论对于防治温疫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分析《素问·本病论》《素问·刺法论》三虚相合易发疫疠的重要理论观点、基本内容及其在疫疠发生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显示,某些年份所致的异常气候是导致疫疠的重要外在因素,人体五脏之气不足、精气与神气失守是致病的根本。这种既重视外在气候因素,又重视人体正气在疫疠发生发展过程中能起到重要作用的"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医学思想,对于防治温疫及外感流行性疾病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
三虚相合
疫疠
温疫
启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帝内经》与针灸理论
被引量:
6
13
作者
张国山
刘密
+3 位作者
章海凤
雷毅军
李铁浪
常小荣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4期10-12,共3页
《黄帝内经》是我国秦汉以前医疗水平的代表性著作,构建针灸学理论体系为后世针灸学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从"五行道地,异法方宜"、"取类比象,遂生经络"、"以痛为输,渐以定穴"、"补虚泻实,凝...
《黄帝内经》是我国秦汉以前医疗水平的代表性著作,构建针灸学理论体系为后世针灸学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从"五行道地,异法方宜"、"取类比象,遂生经络"、"以痛为输,渐以定穴"、"补虚泻实,凝神侯气"四个方面来探讨《黄帝内经》针灸学理论体系,以溯古求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灵枢
素问
针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儒家道家思想对王冰的影响
被引量:
4
14
作者
贯剑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14,共3页
通过对王冰《素问》注文的梳理 ,分析王冰学术观点与道家、儒家思想的理论传承关系。认为王冰的许多养生学观点均源于道家 ,如主张少私寡欲、自然无为、恬淡守道 ,注重饮食起居等等 ;在医理方面 ,其阴阳、天人相应、气机运动等观点均深...
通过对王冰《素问》注文的梳理 ,分析王冰学术观点与道家、儒家思想的理论传承关系。认为王冰的许多养生学观点均源于道家 ,如主张少私寡欲、自然无为、恬淡守道 ,注重饮食起居等等 ;在医理方面 ,其阴阳、天人相应、气机运动等观点均深受儒家求理思想的影响。强调道家、儒家思想对王冰的影响不是单一的 ,而是呈现重迭交融之态 ,同时指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王冰
影响
道家思想
《素问》
养生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素问遗篇》考
被引量:
6
15
作者
邹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373-374,384,共3页
[目的]考证《素问遗篇》的文献源起及作者。[方法]以文献研究的方法,从术语、用词、修辞、治法、理论等方面,全面考证《素问遗篇》的相关论述,求证本原。[结果]《素问遗篇》是唐以后作品。文中有两处引用《玄珠密语》;文中修辞用语非汉...
[目的]考证《素问遗篇》的文献源起及作者。[方法]以文献研究的方法,从术语、用词、修辞、治法、理论等方面,全面考证《素问遗篇》的相关论述,求证本原。[结果]《素问遗篇》是唐以后作品。文中有两处引用《玄珠密语》;文中修辞用语非汉代以前用法,如黑尸鬼、青尸鬼、赤尸鬼、黄尸鬼、白尸鬼等;文中多处用"假令",该修词用法始于《伤寒杂病论》,《内经》其他篇章无此用法;对运气理论的认识,继承了王冰理论;文中中许多治疗方法为刘温舒所创,既非《内经》所论,又非王冰所出。刘温舒作《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以运气七篇、王冰理论为依据,深谙运气之理并多有发挥,具备撰写《素问遗篇》的理论基础。[结论]《素问遗篇》为刘温舒所作。刘温舒在《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中做图以明运气之理,创造性地做干支起运、司天决。天、地甲子理论创始于王冰《玄珠密语》,刘温舒《素问遗篇》以之为三年化疫的理论依据,并做了发挥,提出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遗篇
刘温舒
考证
五运六气
天地甲子
三年化疫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五运六气要旨之探讨
被引量:
4
16
作者
杨威
于峥
于志静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4年第2期24-28,共5页
《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为金代刘完素所著,经弟子马宗素整理、校订、刊发,仅有一部清抄本传世。该书详细阐释五运六气格局及其医学意义,论及大小运、平气运及"年月日时同"等,养生重应时之所宜补衰抑盛,诊病参脉候推生克,治病...
《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为金代刘完素所著,经弟子马宗素整理、校订、刊发,仅有一部清抄本传世。该书详细阐释五运六气格局及其医学意义,论及大小运、平气运及"年月日时同"等,养生重应时之所宜补衰抑盛,诊病参脉候推生克,治病从标本察顺逆,提倡知常御变,综合考量运气加临、脏腑虚实、疾病演变等,为后学者临证体验提供了线索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
刘完素
马宗素
五运六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牛肃《纪闻》与佛教
被引量:
2
17
作者
夏广兴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3-69,共7页
佛教东渐,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汇互融,经过几百年流播,至隋唐,影响已渐入肌理。此时的诸部佛典完备译出,成为刺激隋唐五代叙事文学演变发展的一种活跃因素。本文以牛肃《纪闻》为对象,全面爬梳其中之佛经故事的踪影,逐一胪列新发现的受...
佛教东渐,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汇互融,经过几百年流播,至隋唐,影响已渐入肌理。此时的诸部佛典完备译出,成为刺激隋唐五代叙事文学演变发展的一种活跃因素。本文以牛肃《纪闻》为对象,全面爬梳其中之佛经故事的踪影,逐一胪列新发现的受佛经故事题材濡染刻烙的小说,探寻其“本事”之源。文中从汉译佛典及相关传录中梳理出部分小说题材之“摹本”,以实证材料同小说题材相对应,从而论证小说融摄佛经故事,以展示梵汉文化交融对隋唐五代小说的深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肃
《纪闻》
佛教
小说
佛教思想
佛经故事
唐代
五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通俗文》性质略论
被引量:
3
18
作者
林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4年第3期19-26,共8页
《通俗文》是东汉末服虔所撰中国古代第一部俗语词辞书,在小学史与辞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价值然而由于这部书早已亡佚,有关研究一直不够深入,对此书性质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分歧文章通过将《通俗文》的佚文与《说文》《方言》《玉篇》《...
《通俗文》是东汉末服虔所撰中国古代第一部俗语词辞书,在小学史与辞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价值然而由于这部书早已亡佚,有关研究一直不够深入,对此书性质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分歧文章通过将《通俗文》的佚文与《说文》《方言》《玉篇》《正续一切经音义》《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古今辞书进行比较, 发现这部书所收语词不是方言, 而是民族共同语(通语)?不是专门收新字新词或冷僻俗字,而是东汉末正在使用的常用字词,其中有源自古汉语者,有源自方言者,当然更有大量的新字新词?因此认为《通俗文》的性质与《现代汉语词典》相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文
性质
通语性
共时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亦师亦友亦兄亦弟——论苏轼与文同的忘年交谊
被引量:
3
19
作者
喻世华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64-68,共5页
苏轼与文同的关系非常亲密,固然与世交、亲戚、同乡等因素有关,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道德、学问的相互钦佩,性格上的投契和艺术上的传承。苏轼与文同的关系没有世俗和利害因素搀杂其中,是真正的知己和知音。这种纯粹的交谊,对于今天的人...
苏轼与文同的关系非常亲密,固然与世交、亲戚、同乡等因素有关,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道德、学问的相互钦佩,性格上的投契和艺术上的传承。苏轼与文同的关系没有世俗和利害因素搀杂其中,是真正的知己和知音。这种纯粹的交谊,对于今天的人们有着特别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文同
交谊
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阴阳五行圆运动与脾瘅辨治辑要
被引量:
8
20
作者
刘洋
王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11期1-3,7,共4页
脾瘅源于《黄帝内经·素问》"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圆运动"在河图中已有体现,与五行是融合的,不能分开;五行为病,皆病其不圆。阴阳二气,阳升阴降相互融合,并非单纯五行顺生平面图形,乃以"...
脾瘅源于《黄帝内经·素问》"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圆运动"在河图中已有体现,与五行是融合的,不能分开;五行为病,皆病其不圆。阴阳二气,阳升阴降相互融合,并非单纯五行顺生平面图形,乃以"中土"为轴,四维之东方木气、南方火气、西方金气、北方水气为轮,螺旋上升,螺旋下降,河图乃一立体圆运动图。阴阳乃天地万物生长变化原始物质,圆运动与阴阳息息相关;脾土五行居中央,为上下气机升降之枢。故可从阴阳五行圆运动辨治脾瘅。脾瘅系嗜食肥甘厚味之果,亦为"消渴"之因。脾虚伏热乃脾瘅关键病机,亦为治疗根本。脾瘅之病,皆为病其不圆,阴阳失其平秘,治疗目的当为使运动复圆,阴平阳秘。脾虚伏热法当补脾胃之气,兼清伏热。脾虚肺消法当补脾肺之气,培土以生金。心脾两虚,阴火内盛,法当升浮阳气东垣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脾瘅-脾胃自病-脾虚伏热;脾瘅-心脾同病子病及母-心脾两虚,阴火内盛;脾瘅-肝脾同病木郁克土-肝郁脾虚,湿热中阻;脾瘅-脾肾同病土虚水侮-脾肾阴虚。肝郁脾虚,湿热中阻,法当疏肝解郁,清热祛湿逍遥散加栀子、黄芩。脾肾阴虚,法当补脾肾之阴兼清伏热,肾气丸类方。阴阳五行圆运动理论与脾瘅发生、发展、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诊治关联紧密。寻求脾瘅证型共性和根源,拿捏升降补泄,使疾病向愈。黄元御《四圣心源》理论看似简单,实则深奥,更需深入探究。更应具前瞻意识,运用治未病理念,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现代医疗技术结合中医,更准确辨证,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瘅
脾虚伏热
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五行
圆运动
立体圆运动图
消渴
黄元御
四圣心源
治未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足痿理法方药文献研究
1
作者
刘秋赤
范颖
石岩
梁茂新
乔文军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4期248-251,共4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GZY-KJS-2020-045)。
文摘
足痿首见于《素问》,从历代医家差异性注释中归纳提炼出足痿阳明虚弱、肾虚受湿、湿热交阻、寒湿阻滞、湿邪困脾五类病因病机。通过对足痿理法方药进行全面考察梳理,并探寻足痿与现代疾病之间的联系,揭示足痿诊治的规律性,以期为当今治疗足痿相关疾病,以及统编教材《中医内科学》痿疾的修订提供参考。
关键词
足痿
痿疾
《素问》
理法方药
文献研究
Keywords
Wilting of the Legs
Flaccidity Disease
su wen
Principle-Method-Recipe-Medicines
Literature Research
分类号
R255.6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海科辨治重症脑血管病的“六辨”思路
2
作者
龚利芬
黄珊
张学颖
江晨
吴海科(指导)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中医院
出处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174-2178,共5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7A020213015)
佛山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佛卫函[2022]92号)
佛山市科技局科研项目(编号:2020001005772)。
文摘
重症脑血管病为涉及意识障碍的一类脑血管病重症,与中医中风病之中脏腑相对应。吴海科教授扎根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尤其精研与中医病机相关的《素问·至真要大论》,并结合临床实践,立足于传统四诊“望闻问切”的辨证方法,简化并创立了针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六辨”辨证体系,即“辨神志以知病情变化”“辨色泽以明气血盛衰”“辨舌象以推病势进退”“辨脉象以判预后转归”“辨气息以识脏腑虚实”“辨寒热以知阴阳表里”,突出了神志、面色、舌象、脉象、气息、寒热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辨证中的意义。此“六辨”信息获取较简便,发挥了中医诊法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辨证中的特点和优势,可为建立重症脑血管病的中医临床诊疗规范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重症脑血管病
《素问·至真要大论》
辨神志
辨面色
辨舌象
辨脉象
辨气息
辨寒热
吴海科
Keywords
sever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CVD)
Profound and Important Theory in Plain Questions(
su wen
)
distinguishing the mind
distinguishing the complexion
distinguishing the tongue picture
distinguish the pulse condition
distinguish the breath
distinguish cold-heat
WU Hai-Ke
分类号
R277.743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的成书、版本及东传日本考述
3
作者
高寰宇
宋咏梅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59-163,共5页
基金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2FY102001)。
文摘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是研究运气学说的入门之作,由刘温舒撰著,成书于北宋元符年间,元、明、清及民国均有多个刻本、抄本或影印本,元代古林书堂曾将其与《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合刊。室町时代末至江户时代初,该书东渐日本,受到幕府和医家的重视,庆长、元和、宽永、正保、宽文等年间均有和刻本刊行。日本学者依据该书创作了诸多相关书籍,促进了原著的传播与传承,反映出这一时期日本学界研究运气学说的情状。
关键词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刘温舒
版本
医书流布
日本
Keywords
su wen
Ru Shi Yun Qi Lun Ao
Liu
wen
shu
version
the process of spreading medical books
Japan
分类号
G256.2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R2-09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帝内经·素问》所载术语“络”的英译研究
4
作者
刘为雯
安玥
陈卓霖
钟嘉滢
刘帅帅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8期195-200,共6页
基金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2YJC740046)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学科共建项目(GD20XWY20)
广州中医药大学202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一般培育项目(2023YBPY15)。
文摘
系统梳理和分类《黄帝内经·素问》中术语“络”的定义和内涵,对比分析李照国、文树德、倪毛信3位译者的《黄帝内经·素问》译本中术语“络”的英译,总结出以下英译策略:应准确分类“一词多义”,追求术语翻译标准、简洁、统一;以“经”译“经”,充分利用副文本完善医学、文化、哲学多维度内涵的传播;灵活运用音译加括号夹注、意译、增译、脚注等翻译策略。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素问》
络
中医英译
术语翻译
李照国
文树德
倪毛信
Keywords
Huangdi Neijing
su wen
Luo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rminology translation
LI Zhaoguo
wen
Shude
NI Maoxin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意觉”通感:“自我”的隐显与唐宋词的演进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彤彤
机构
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0-137,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2CZW021)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23jyxm0490)。
文摘
“六根互用”理论体现出通感从“五官”到“六根”的转化。“意觉”,是指人或动物受到外界刺激而在情感、心理、精神上产生的感觉,对生理、心理、文学创作意义重大。于词而言,温庭筠词中的意觉通感呈现出女性化、代言体的抒情特色,其自我意识处于隐没状态;李煜词中意觉运用得以丰富,其对自我意识的书写推动词体转型,但这种“萌发”大致属于无意识地运用与表露;苏轼词中意觉运用具有抒情自我化、书写哲理思辨等特质,其意觉运用中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认知和表达欲望,同时也为词体的功能、格调、地位都带来极大的拓展和提升。温、李、苏三位词人的创作反映出唐宋词从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发展历程,而“自我”意觉的觉醒是其间重要关节点。
关键词
通感
意觉
唐宋词
温庭筠
李煜
苏轼
Keywords
synaesthesia
sense of consciousness
Ci-poetry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wen
Tingyun
Li Yu
su
Shi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坡文谈录》《东坡诗话录》伪书考实
被引量:
1
6
作者
杜春雷
机构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出处
《图书馆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129,共6页
基金
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元集序跋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CZW040)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旧题元人陈秀民著《东坡文谈录》《东坡诗话录》是两部较为知名的专门评说苏轼诗文的文话、诗话著作。《四库全书总目》、孙诒让《温州经籍志》指出二书体例不纯,采辑随意,并杂收明人著述,故怀疑其是伪作,但未能定谳。今人因缺乏确凿证据证成其伪,仍重视二书的价值,多所利用。实则《东坡文谈录》《东坡诗话录》确为伪书,二书是截取王世贞编著、璩之璞增补《苏长公外纪》卷四、卷五“诗话”“文谈”,冒名元人陈秀民,别署书名,以充秘本。如此,以往建立在二书真实性基础上的相关研究和结论,应重做审视。
关键词
《东坡文谈录》
《东坡诗话录》
《苏长公外纪》
辨伪
Keywords
Dongpo
wen
Tan Lu
Dongpo Shi Hua Lu
su
Zhang Gong Wai Ji
Falsification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帝内经》的两部早期英文译本
被引量:
3
7
作者
杨渝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2,202,203,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项目“十九世纪前欧洲科学家和汉学家视野下的中医西传研究”(项目编号:2018VJX066)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挖掘、整理及翻译标准化研究”(项目编号:19ZDA301)
+1 种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医疗援外有效性”(项目编号:21BGJ009)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中医英文教材中的术语翻译问题和国家形象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9BTQ004)。
文摘
《黄帝内经》是中国的医学经典,亦是西方学界了解中国医学理论的基础。它成为西方汉学家翻译中国医学知识的首选之作,20世纪之前已有拉丁文、法文、德文等译介。我们以两篇未被学界重视或发现的早期英文译本为研究对象,梳理两部译文的翻译简史,通过对底本、术语和译文错误的比较研究,分析译者的翻译动机和对中医认知的切入点,以期探讨中医知识西传中所存在的特殊面相。
关键词
《黄帝内经·素问》
早期英文译介
皮尔斯·道森
阿尔弗雷德·佛尔克
Keywords
su wen
in Huang Di Nei Jing
early English versions
Percy Dawson
Alfred Forke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轼与文同研究二题
8
作者
张小花
庆振轩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文学院
兰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4,共4页
基金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宋代家书文献整理与研究”(2021YB063)
兰州交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信息沟通与南宋理学思想传播之关系研究—以朱熹书信为中心的考察”(2021048)。
文摘
苏轼有关文同的诗文创作,自罗琴女士统计的79首(篇)问世后,学界多遵循借鉴,几无质疑。剔除重复,查漏补缺,得出85首(篇)的最新数字,并对个中难以系年的诗文详加考证,确定创作年代。苏、文两家的姻亲关系,始于文同少子文务光与苏辙之女的琴瑟之好。苏轼与文同并非中表兄弟,其自称“从表弟”是基于后辈姻亲与志趣相投以示亲近,不可坐实。文章去伪、去冗以存真,旨在揭示二人在君子相惜与姻亲基础上建立的深厚友谊。
关键词
苏轼
文同
友谊
诗文创作
Keywords
su
Shi
wen
Tong
Friendship
Poetry Creation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素问·风论》辨“中风”病名之内涵
9
作者
熊为锋
陈昕力
张舒雯
贺娟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出处
《四川中医》
2023年第12期25-28,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编号:20VJXG033)。
文摘
“中风”是中医学的重要疾病概念,从《素问·风论》到《伤寒论》之太阳中风证,《金匮要略》之中风历节病,再到现代之脑中风,虽临床表现完全不同,但其本质病机存在着密切关联。《素问·风论》之风包含了“邪气之总称”及“汗出恶风”症状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容纳着人体真气虚的核心病机。《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继承《素问·风论》对疾病命名的方式及对其核心病机的认识。但今之脑中风的概念则是后世医家在前三者基础上,以相似症状为依据对“中风”病名内涵的进一步扩展。
关键词
《素问·风论》
中风
脑中风
病名内涵
Keywords
su wen
-Theory of Wind
stroke
cerebral stroke
connotation of disease name
分类号
R221.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俗纪闻》中江南及闽地的医界习俗、礼仪与医学知识
10
作者
刘雅仙
机构
杭州市交通职业高级中学
出处
《中医药文化》
2023年第6期555-561,共7页
基金
云南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科研创新重点项目(2021Z049)。
文摘
《清俗纪闻》是江户幕府时期日本官员所撰写的一部有关清代江南地区社会风俗文化的书籍,内容详实生动,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其中医家和患者在当时社会中所需遵守的相应行为规范、民间预防疾病和孕产妇妊娠前后处理的风俗习惯的记录,以及医者与患者之间的互动过程,都有十分直观的呈现,有效填补了国内史料在这一方面的不足,有助于完善学界对此领域的研究。此外,书中所反映出的中日文化交流的情况,对研究当时中国对外往来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清俗纪闻》
医疗文化
清代
江南
Keywords
Qing
su
Ji
wen
(《清俗纪闻》Records on Anecdotes of Qing Customs)
Medical Culture
Qing Dynasty
Jiangnan Regions
分类号
R-092 [医药卫生]
G05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议“虚不受补”
被引量:
5
11
作者
王波
王洪武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83-1484,共2页
文摘
受《内经》所论"传化之府受五脏之浊气"的启发,对临床"虚不受补"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临床虚不受补可能是由于脏腑功能虚弱导致五脏浊气久留体内、因虚致实,补益药不能与正气相接反助邪生患。强调临床治疗需明辨虚实,以免出现虚虚实实的错误。
关键词
素问
五藏别论
浊气
虚不受补
Keywords
su wen
Wu Zang Bie Lun
Furbid Qi
Deficiency and non-acceptance complement
分类号
R222.19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述《素问》三虚相合易发疫疠的医学思想及其对预防温疫的启示
被引量:
8
12
作者
苏颖
机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14年第3期223-224,248,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1373768)
文摘
《黄帝内经》中关于疫疠的理论对于防治温疫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分析《素问·本病论》《素问·刺法论》三虚相合易发疫疠的重要理论观点、基本内容及其在疫疠发生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显示,某些年份所致的异常气候是导致疫疠的重要外在因素,人体五脏之气不足、精气与神气失守是致病的根本。这种既重视外在气候因素,又重视人体正气在疫疠发生发展过程中能起到重要作用的"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医学思想,对于防治温疫及外感流行性疾病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素问》
三虚相合
疫疠
温疫
启示
Keywords
su wen
consistency of three deficiencies
epidemic diseases
plague
enlightenment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帝内经》与针灸理论
被引量:
6
13
作者
张国山
刘密
章海凤
雷毅军
李铁浪
常小荣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4期10-12,共3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项目(2009CB5229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326)
+1 种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项目(20124323110001)
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项目(12K087)
文摘
《黄帝内经》是我国秦汉以前医疗水平的代表性著作,构建针灸学理论体系为后世针灸学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从"五行道地,异法方宜"、"取类比象,遂生经络"、"以痛为输,渐以定穴"、"补虚泻实,凝神侯气"四个方面来探讨《黄帝内经》针灸学理论体系,以溯古求源。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灵枢
素问
针灸
Keywords
Huang Di Nei Jing
Ling Shu
su wen
Acu-moxa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45.0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儒家道家思想对王冰的影响
被引量:
4
14
作者
贯剑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14,共3页
文摘
通过对王冰《素问》注文的梳理 ,分析王冰学术观点与道家、儒家思想的理论传承关系。认为王冰的许多养生学观点均源于道家 ,如主张少私寡欲、自然无为、恬淡守道 ,注重饮食起居等等 ;在医理方面 ,其阴阳、天人相应、气机运动等观点均深受儒家求理思想的影响。强调道家、儒家思想对王冰的影响不是单一的 ,而是呈现重迭交融之态 ,同时指出 。
关键词
儒家思想
王冰
影响
道家思想
《素问》
养生学
Keywords
Wang Bing
su wen
Confucian
Taoist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cultivation
分类号
K826.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素问遗篇》考
被引量:
6
15
作者
邹勇
机构
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
出处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373-374,384,共3页
文摘
[目的]考证《素问遗篇》的文献源起及作者。[方法]以文献研究的方法,从术语、用词、修辞、治法、理论等方面,全面考证《素问遗篇》的相关论述,求证本原。[结果]《素问遗篇》是唐以后作品。文中有两处引用《玄珠密语》;文中修辞用语非汉代以前用法,如黑尸鬼、青尸鬼、赤尸鬼、黄尸鬼、白尸鬼等;文中多处用"假令",该修词用法始于《伤寒杂病论》,《内经》其他篇章无此用法;对运气理论的认识,继承了王冰理论;文中中许多治疗方法为刘温舒所创,既非《内经》所论,又非王冰所出。刘温舒作《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以运气七篇、王冰理论为依据,深谙运气之理并多有发挥,具备撰写《素问遗篇》的理论基础。[结论]《素问遗篇》为刘温舒所作。刘温舒在《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中做图以明运气之理,创造性地做干支起运、司天决。天、地甲子理论创始于王冰《玄珠密语》,刘温舒《素问遗篇》以之为三年化疫的理论依据,并做了发挥,提出治疗方法。
关键词
素问遗篇
刘温舒
考证
五运六气
天地甲子
三年化疫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Keywords
"Yi Plan of
su wen
"
LIU
wen
shu
exploration
Five Yun and Six Qi
Jia Zi of Heaven and Earth
transformation of plague in three years
su
wen
Rushi Yunqi Lun'ao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五运六气要旨之探讨
被引量:
4
16
作者
杨威
于峥
于志静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处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4年第2期24-28,共5页
基金
科技部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YZ-1114)
文摘
《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为金代刘完素所著,经弟子马宗素整理、校订、刊发,仅有一部清抄本传世。该书详细阐释五运六气格局及其医学意义,论及大小运、平气运及"年月日时同"等,养生重应时之所宜补衰抑盛,诊病参脉候推生克,治病从标本察顺逆,提倡知常御变,综合考量运气加临、脏腑虚实、疾病演变等,为后学者临证体验提供了线索与依据。
关键词
《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
刘完素
马宗素
五运六气
Keywords
Diagrammatizing Main Ideas in
su wen
s
Liu Wan
su
Ma Zong
su
Yunqi theory
分类号
S18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R7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牛肃《纪闻》与佛教
被引量:
2
17
作者
夏广兴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3-69,共7页
文摘
佛教东渐,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汇互融,经过几百年流播,至隋唐,影响已渐入肌理。此时的诸部佛典完备译出,成为刺激隋唐五代叙事文学演变发展的一种活跃因素。本文以牛肃《纪闻》为对象,全面爬梳其中之佛经故事的踪影,逐一胪列新发现的受佛经故事题材濡染刻烙的小说,探寻其“本事”之源。文中从汉译佛典及相关传录中梳理出部分小说题材之“摹本”,以实证材料同小说题材相对应,从而论证小说融摄佛经故事,以展示梵汉文化交融对隋唐五代小说的深层影响。
关键词
牛肃
《纪闻》
佛教
小说
佛教思想
佛经故事
唐代
五代
Keywords
Niu
su
, Ji
wen
, Buddhism, Fictions
分类号
I207.409 [文学—中国文学]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通俗文》性质略论
被引量:
3
18
作者
林源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4年第3期19-26,共8页
文摘
《通俗文》是东汉末服虔所撰中国古代第一部俗语词辞书,在小学史与辞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价值然而由于这部书早已亡佚,有关研究一直不够深入,对此书性质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分歧文章通过将《通俗文》的佚文与《说文》《方言》《玉篇》《正续一切经音义》《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古今辞书进行比较, 发现这部书所收语词不是方言, 而是民族共同语(通语)?不是专门收新字新词或冷僻俗字,而是东汉末正在使用的常用字词,其中有源自古汉语者,有源自方言者,当然更有大量的新字新词?因此认为《通俗文》的性质与《现代汉语词典》相类似。
关键词
通俗文
性质
通语性
共时性
Keywords
Tong
su wen
Synchronnism
Tong Yu Xing
分类号
H16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亦师亦友亦兄亦弟——论苏轼与文同的忘年交谊
被引量:
3
19
作者
喻世华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
出处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64-68,共5页
文摘
苏轼与文同的关系非常亲密,固然与世交、亲戚、同乡等因素有关,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道德、学问的相互钦佩,性格上的投契和艺术上的传承。苏轼与文同的关系没有世俗和利害因素搀杂其中,是真正的知己和知音。这种纯粹的交谊,对于今天的人们有着特别的意义。
关键词
苏轼
文同
交谊
意义
Keywords
su
Shi
wen
Tong
friendship
significance
分类号
I207.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阴阳五行圆运动与脾瘅辨治辑要
被引量:
8
20
作者
刘洋
王东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11期1-3,7,共4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3601017)~~
文摘
脾瘅源于《黄帝内经·素问》"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圆运动"在河图中已有体现,与五行是融合的,不能分开;五行为病,皆病其不圆。阴阳二气,阳升阴降相互融合,并非单纯五行顺生平面图形,乃以"中土"为轴,四维之东方木气、南方火气、西方金气、北方水气为轮,螺旋上升,螺旋下降,河图乃一立体圆运动图。阴阳乃天地万物生长变化原始物质,圆运动与阴阳息息相关;脾土五行居中央,为上下气机升降之枢。故可从阴阳五行圆运动辨治脾瘅。脾瘅系嗜食肥甘厚味之果,亦为"消渴"之因。脾虚伏热乃脾瘅关键病机,亦为治疗根本。脾瘅之病,皆为病其不圆,阴阳失其平秘,治疗目的当为使运动复圆,阴平阳秘。脾虚伏热法当补脾胃之气,兼清伏热。脾虚肺消法当补脾肺之气,培土以生金。心脾两虚,阴火内盛,法当升浮阳气东垣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脾瘅-脾胃自病-脾虚伏热;脾瘅-心脾同病子病及母-心脾两虚,阴火内盛;脾瘅-肝脾同病木郁克土-肝郁脾虚,湿热中阻;脾瘅-脾肾同病土虚水侮-脾肾阴虚。肝郁脾虚,湿热中阻,法当疏肝解郁,清热祛湿逍遥散加栀子、黄芩。脾肾阴虚,法当补脾肾之阴兼清伏热,肾气丸类方。阴阳五行圆运动理论与脾瘅发生、发展、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诊治关联紧密。寻求脾瘅证型共性和根源,拿捏升降补泄,使疾病向愈。黄元御《四圣心源》理论看似简单,实则深奥,更需深入探究。更应具前瞻意识,运用治未病理念,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现代医疗技术结合中医,更准确辨证,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
关键词
脾瘅
脾虚伏热
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五行
圆运动
立体圆运动图
消渴
黄元御
四圣心源
治未病
Keywords
Pi-dan/脾瘅
Spleen deficiency heat
Huang Di Neijing
su wen
circular movement
diabetes
HUANG Yuanyu
Four Saints’ Heart Source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足痿理法方药文献研究
刘秋赤
范颖
石岩
梁茂新
乔文军
《亚太传统医药》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吴海科辨治重症脑血管病的“六辨”思路
龚利芬
黄珊
张学颖
江晨
吴海科(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的成书、版本及东传日本考述
高寰宇
宋咏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帝内经·素问》所载术语“络”的英译研究
刘为雯
安玥
陈卓霖
钟嘉滢
刘帅帅
《中医药导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意觉”通感:“自我”的隐显与唐宋词的演进
张彤彤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东坡文谈录》《东坡诗话录》伪书考实
杜春雷
《图书馆杂志》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黄帝内经》的两部早期英文译本
杨渝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苏轼与文同研究二题
张小花
庆振轩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素问·风论》辨“中风”病名之内涵
熊为锋
陈昕力
张舒雯
贺娟
《四川中医》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清俗纪闻》中江南及闽地的医界习俗、礼仪与医学知识
刘雅仙
《中医药文化》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小议“虚不受补”
王波
王洪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试述《素问》三虚相合易发疫疠的医学思想及其对预防温疫的启示
苏颖
《吉林中医药》
2014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黄帝内经》与针灸理论
张国山
刘密
章海凤
雷毅军
李铁浪
常小荣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浅议儒家道家思想对王冰的影响
贯剑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素问遗篇》考
邹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五运六气要旨之探讨
杨威
于峥
于志静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牛肃《纪闻》与佛教
夏广兴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通俗文》性质略论
林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亦师亦友亦兄亦弟——论苏轼与文同的忘年交谊
喻世华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阴阳五行圆运动与脾瘅辨治辑要
刘洋
王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